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七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6分)字词积累。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票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qiáo cuì的脸现出yāng qiú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①qiáo cuì( ) ②yāng qiú( )③絮.叨( )④仿膳.( )(3)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2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发展繁荣不懈奋斗。

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④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强烈爱国情怀的体现。

语文部编版(2024)七年级初一上册第3单元题库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2024)七年级初一上册第3单元题库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请写出下列汉字或拼音。

菜qí 轻jié 窜攒2.如果你是鲁迅童年的伙伴,看到他因为拔何首乌根弄坏泥墙而被父亲训斥,你想要帮他开脱,你会对他的父亲说些什么?(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3.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人们的各种礼仪,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1è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yù的。

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闺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抵yù 帖子竹竿(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文中“看书”不相同的一项是()A.礼仪B.朗诵C.睡觉D.作揖(3)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哪些是谦辞或敬辞。

奉陪舍妹小儿光临敬辞:谦辞:(4)语段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第一、二单元综合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二单元综合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珠,那就是西湖。

阳春三月,杨柳夹岸,黄鹂用它那清脆的喉咙,应和.着清风流水,酝酿生机,令人陶醉;夏雨淅.淅沥沥,荷花映日,山色空蒙,湖水澄清,一片烂màn;秋天树木参差,层林尽染,金桂飘香,月满平潮,那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托出一片安静而祥和的夜;冬日则余晖斜照,暗香浮动,疏影横斜,断桥残雪,大人和孩子们外出踏雪,舒展筋骨。

西湖之美,真可谓目不暇接啊!(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héxīB.héqīC.hèxīD.hèqī(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烂màn hōng 托二、选择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眨眼淡雅诀别烘托繁花嫩叶B.瘫痪捶打薄烟舒活抖擞精神C.蓑笠窠巢抚摸谯悴呼朋影伴D.润湿暴怒烂漫婉转翻来覆去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三、名句默写4.(1)水何澹澹,。

(《观沧海》曹操)(2)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兄子胡儿曰:“ 。

”兄女曰:“ 。

”(《世说新语·咏雪》)(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春》朱自清)(5)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这首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种景物起笔,有什么作用?6.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9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9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9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 操纵(cāo zòng) 提供(tí gōng) 庇护(bì hù)B.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 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 计日程功(jì chéng héng gōng) 地方保护主义(dì fāng bǎo hù zhǔ yì)C. 语重心长(yǔ xīn zhòng cháng) 明察暗访(míng cháàn fǎng) 千辛万苦(qiān xīn wàn kǔ) 刚柔相济(gāng róu xiāng jì)D. 没落(mò luò) 文过饰非(wén guò shì fēi) 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én) 处心积虑(chǔ xīn jī lǜ)二、填空题2. 补全下列句子: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阅读理解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小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小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小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小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乙】王戎不取道旁李,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B. 一狼洞其中(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C. 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D. 亡处亡气(逃亡)【答案】D【解析】D项句意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亡同“无” 没有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⑤①⑥②④③B. ⑤⑥①④③②C. ⑥④③②①⑤D. ⑥②③①④⑤【答案】C【解析】通读语段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和明天的意义而要排序的内容正是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的因此第一空只能选⑥而不能选⑤ ⑥与④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应该衔接在一起③和②是推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该衔接在一起①和⑤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而且⑤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应该放在最后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⑥④③②①⑤故选C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B.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D.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答案】D【解析】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旧历丁卯年除夕逝世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B. 《望岳》的作者杜甫是唐代诗人人称“诗圣” 诗中的“岱宗”就是指泰山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情感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答案】C【解析】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六一居士D. 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答案】C【解析】C项“晚年号六一居士”有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柳宗元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答案】B【解析】B项“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应是“曾巩”7.下列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A. 思君/不见/下渝州B. 未若/柳絮/因风起C.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 险躁/则不能/治性【答案】C【解析】C项变诈巧变诡诈其间不断句“禽兽之变诈”结构完整其后断句故断句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此未足为吾学也足 _______________②闭户读书户 _______________③日沃汤数次汤 _______________④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 _______________8.(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4处)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8.(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②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8.(4)阅读【丙】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答案】(1)①值得, ②门, ③热水, ④起名命名【解析】(1)①句意为这些不值得我学习足值得②句意为闭门读书户门③句意为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洗几次汤热水④句意为后来他将读书的书斋称作“七录” 名起名命名【答案】(2)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解析】(2)“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意思是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句意完整后面应断开“不起草”“对客挥毫”是张溥的两种行为应各自断开故断句为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答案】(3)①再抄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②家中长辈应当把这看做(作)忧虑的事不能把这看做(作)可喜的事【解析】(3)①又再如是像这样已停止②当应当忧忧虑的事喜可喜的事【答案】(4)熟读经典做人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解析】(4)【丙】文从治学、品性、人际交往等方面来论述“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告诉我们治学要熟读经典锤炼品性要做到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人际交往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坚持长久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9.(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9.(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9.(3)下列对文章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9.(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A. 国人道之(讲述)B. 闻之于宋君(知道)C. 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D. 及其家穿井(等到)【答案】B【解析】(1)B项句子译为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答案】A【解析】(2)A项结构助词的B项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介词在故选A【答案】C【解析】(3)C项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答案】(4)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回答道“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解析】(4)对应答回答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作者说“冬至是所有节气里过得最为像模像样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冬至过得如何的“像模像样”10.(2)结合上下文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先一天是过小冬后一天是过大冬大冬是正日家家必庆之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10.(3)下面对文章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示例①吃是最隆重的庆祝方式冬至那日家里会吃汤圆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②冬至那日一家人围桌而坐企盼团圆家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了相处起来客客气气亲亲密密【解析】(1)根据原文第⑧段“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吃是最隆重的庆贺方式”、原文第⑨段“这时候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连脾气火爆的我妈脸上也多了笑容……但在过冬那几天却看到她们见面客客气气的晕黄的灯光下她们亲密地坐在一起搓汤圆”来概括即可【答案】(2)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过大冬前的过“小冬”比作戏剧开演前的“插科打诨” 把过“大冬”比作“主角”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解析】(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先要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含意和表达效果在“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这个句子中把“小冬”比作“插科打诨的” 把“大冬”比作“主角”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答案】B【解析】(3)B项“而又茫然的心情”理解错误“我们进进出出的不知怎么快乐才好”写出了节日里的人们的忙碌和兴奋之情11.(1)第②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11.(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 列数字打比方B. 举例子分类别C. 列数字举例子D. 举例子分类别【答案】C【解析】(1)根据第②段中“我国共有盐湖1500多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这些盐湖大多发育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等内容可知本段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C【答案】B【解析】(2)根据“盆地封闭而低洼的地形使流域内的河流自主向湖泊汇集而湖水又难以外泄盐分就通过河流不断地向湖泊输送从气候条件上看这些盐湖大多受干旱半干早气候控制”等内容可总结出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故选B【答案】D【解析】(3)A项原文表述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盐湖的国家来说目前已开发的盐湖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B项原文表述为“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性开发”C项原文表述为“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甚至有些‘特种盐湖’还能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如察尔汗盐湖、扎布耶盐湖等”故选D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综合性学习进入初三后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多数家长都不赞成学生再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时机不好在有限的应考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名著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为此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共同发声老师请不要让我的孩子阅读名著对此你怎么办?请你代替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回复一下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答案】各位家长你们好!我能够理解你们的意思你们希望在中考中学生们能够获得一个好成绩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名著这些也会出现在中考试卷上而且多读名著还能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古人曾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紧张但不能一味地只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要学会扩大视野走进名著世界领略民族风彩【解析】这里要针对家长不赞成学生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名著与中考成绩的关系、名著对孩子的影响等角度回复即可注意是以班主任的名义来回复注意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甲文段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13.(2)乙文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13.(3)这部作品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请结合选文说说理由【答案】(1)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可知这四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答案】(2)示例“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 该句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徒” 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得淋漓尽致(意对即可)【解析】(2)找到文中的拟人句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将蝉比作歌唱家把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原文进行分析即可【答案】(3)示例如乙文中“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意对即可)【解析】(3)《昆虫记》独特的魅力与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从“用它突出的嘴……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文中还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蝉比作歌唱家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生动有趣这部著作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作答时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即可。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易错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易错题

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1.注音:痴(chī)想隐秘(mì)凝(níng)成铁青喧(xuān)腾诱(yòu)惑一瞬(shùn)间2.解释:隐秘:隐蔽,不外露一瞬间:一眨眼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1.注音:训诫(jiè)耸(sǒng)立迂(yūn)回啜(chuò)泣瘦骨嶙峋(lín)(xún)心惊肉跳头晕(yūn)目眩(xuàn)小心翼翼(yì)2.解释:训诫:告诫,教导嶙峋:形容人瘦削头晕目眩:头晕眼睛昏花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惊奇,诧异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严肃。

第三课.《短文两篇》1.注音:收敛(liǎn)宽恕(shǜ)卑(bēi)微零落(luò)一丝不苟(gǒu)聒聒(guō)2.解释:收敛:收拢、合拢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宽恕:宽容,饶恕。

恕,饶恕。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第四课.《紫藤萝瀑布》1.注音:嚷(rāng)穗(suì)舱(cāng)绽(zhàn)凑(còu)酿(niàng)迸溅(bèng)挑(tiǎo)逗繁(fán)密伫(zhǜ)立凝(níng)望笼(lǒng)罩伶仃(dīng)稀零(líng)忍俊不禁( jīn)仙露琼(qióng)浆盘虬(qúu)卧龙2.解释: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第五课《童趣》1.注音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云端怡(yí)然称快第一单元词语集锦:痴想,隐秘,凝成,铁青,喧腾,诱惑,一瞬间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收敛,宽恕,卑微,零落,聒聒,断续,一丝不苟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碟阵,盘虬卧龙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第二单元第六课《理想》⒈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倔强()()洗濯()玷污()诅咒()碌碌终生()缀()连扒()窃2. 解释下面的词语,并指出加点字的含义。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学校准备开展“关爱动物”语文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撰写倡议书】小林同学撰写了倡议书,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忙解决,完成1—5题。

(8分)各位老师,各位同学:①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关爱动物,人人有责。

郑振铎笔下那只蒙受冤屈,后又受人nüè待的猫,令人惋惜;陈忠实笔下初生的幼鸽有着光溜溜的脑袋、又长又粗的huì,尽管“丑陋”但更让人期盼它们成长;百草园里轻捷的叫天子、肥胖的黄蜂、弹琴的蟋蟀,充满生机。

②近些年,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大肆捕杀动物,造成了生态破坏。

2022年召开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国作为主席国推动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方框。

2024年1月,为落实该框架,我国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

③因此,作为学生,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家园!倡议人:小林2024年6月3日1.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nüè()待又长又粗的huì()2.在语段□中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3.语段中“一些”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4.第③段画线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5.请根据你阅读倡议书后的感想,写一段话来呼吁大家保护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100字左右。

(2分)【制作名片卡】6.花花搜集了很多包含动物的古诗词,制作古诗词名片卡,请你填写合适的语句和寄托的情思。

(7分)二、阅读(45分)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动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阅读吧!(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

(7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各句中,对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 儿了。(描写) B.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 那“鸟的天堂”。(记叙) C.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比任何艺术还要艺术。(议论) D.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说明) 七、我会默写。(8 分)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3.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4.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乐园。(29 分)
3.表示颜色多、美的:


五、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4 分) 1.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的清晨
三、选词填空。(5 分)
陆续 连续 持续
1.( )的干旱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
2.这个车间( )创造了高产纪录。
3.一到三月,桃花、李花和海棠( )都开了。
照耀 照射
4.阳光( )在大地上。
5.阳光( )着大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绮.(qǐ) 碣.(jié)石飞漱.(shù) 曦.(xī)月
B.决眦.(zì)骊.(lì)驹峭.(qiào)头绝.(左山右献)(xiîn)
C.竦.(sǒng)峙踟.(chí)蹰自矜.(jīn) 素湍.(tuān)
D.岱.(dài)宗家圃.(pú) 陌.(bǎi)上酌.(zhuï)油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着.(zháo)(左巾右肖)头朝.(zhāo)发白帝未尝语.(yǔ)我
B.千余骑.(jì)几.(jǐ)二千年乘.(chíng)奔御风
C.青未了.(liǎo) 回清倒.(dào)影日数.(shù)千言
D.有好.(hǎo)女属.(shǔ)引凄异飞漱其间.(jiān)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B.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卷。

C.头上窝堕髻,耳中明月珠。

D.水河澹澹,山岛竦峙。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一点没有) 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
B、无他,但手熟尔(但:只是) 或王命急宣(或:或者)
C、以钱覆其口(覆:盖)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确实、实在)
D、重诺责,敦风义(敦:重视)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就:靠近)
5.解释下列各组中字形相同的加点词。

⑴安:尔安敢轻吾射( )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
⑵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先生是年乃能言( )
⑶去:睨之,久而不去( )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
⑷绝:绝(左山右献)多生怪柏( ) 哀转久绝( )
⑸归:蔡召其子至,归之( ) 来归相怨怒( )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尝射于家圃。

( )
(2)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 )
(3)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
(5)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
7.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徐/以杓酌油/沥之。

B.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C、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D.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8.给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译文。

(1)卒辇而致之。

()
A.士卒驾车运着送还给他。

B.士卒用车子去接他。

C.最终用车子送还给他。

D.最终用车子送他回家。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A.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B.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会生病。

巳虽然骑马能超过风,也没有它快。

D.虽然乘船能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3)无他,但手熟尔。

( )
A.无有他人,但是手已经熟了。

B.不是靠他人,只是自己的手练熟了。

C.没有别的,但是手熟而已。

D.没有别的,只是手熟练罢了。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造化钟神秀,。

荡胸生层云,。

(2)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3)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3)尝射于家圃,,,久而不去。

,。

10.文学常识填空。

(1)曹操是末年著名的家,家,。

我们本单元学习了他的诗歌《》。

(2)欧阳修是代著名的家、家,号,晚年又号。

本单元学习的《卖油翁》节选自他的《》。

(3)段玉裁是代家、家,他是戴震的。

第二部分:
(一)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平?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乎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囚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1.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加点的词的情味。

A、公亦以此自矜。

( )
B.睨之,久而不去。

( )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
D.康肃笑而遣之。

( )
12.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

本文省略了“时间”,试填下表把其他五个要素填在表内。

13.“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14.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为什么久而不去?对其箭术持何态度?
15. 在文中找出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语句。

16. 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
17. 卖油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二)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