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ppt课件1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ppt上课(课件)

A.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驱力,而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成熟限制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信息技术成为发展共享经济的首 要任务。
2.民族文化的内容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核心和灵魂:价值观 。
(2)体现: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 ,以及 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拓展】
(1)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 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 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遗 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思维方式:指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可以称为思维 的方法论。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国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即思维方式 不同。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习目标
1.搜集我国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的建筑,或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民 族服饰等,理解文化的民族性,明确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核心与体现形式等, 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2.比较不同国家奥运会会徽,分辨其异同,阐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的原 因,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和价值,增强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3.查阅“一带一路”中不同文化的交流情况,或党和国家关于中外文化交流 的基本观点,认同我国关于文化平等的原则,把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积极 参与到推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的实践中去,培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的学科 素养。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哪些以及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
答案: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 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 魂是价值观。
2.民族文化的内容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核心和灵魂:价值观 。
(2)体现: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 ,以及 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拓展】
(1)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 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 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遗 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思维方式:指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可以称为思维 的方法论。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国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即思维方式 不同。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习目标
1.搜集我国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的建筑,或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民 族服饰等,理解文化的民族性,明确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核心与体现形式等, 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2.比较不同国家奥运会会徽,分辨其异同,阐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的原 因,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和价值,增强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3.查阅“一带一路”中不同文化的交流情况,或党和国家关于中外文化交流 的基本观点,认同我国关于文化平等的原则,把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积极 参与到推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的实践中去,培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的学科 素养。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哪些以及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
答案: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 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 魂是价值观。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PPT课件部编版高中政治1

堂训练
解惑提高
1.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项 目
文化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
含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
义 性和普遍规律
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原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
因 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想一想】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是否正 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但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 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一体化的观点抹杀 了文化的多样性。 2.【想一想】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种说法正确 吗? 提示:不正确。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浙江高考)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 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 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 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3.【误区警示】 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引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解惑提高
1.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项 目
文化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
含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
义 性和普遍规律
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原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
因 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想一想】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是否正 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但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 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一体化的观点抹杀 了文化的多样性。 2.【想一想】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种说法正确 吗? 提示:不正确。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浙江高考)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 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 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 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3.【误区警示】 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引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猜 一 猜 : 这 是 哪 个 国 家 的 ?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化的有益成果
8.1 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侧重民族文化独具特色
1. 民族文化的地位 P104一段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区分:vs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灾难来临之际各个民 族骨子里蕴含的独特文化基因。你能举出一些示例吗?
4.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 观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 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5. 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 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中国56个民族, 每种民族文化各有特色; 对内 民 族 文 化 对外
中华民族与 世界其他国家、 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
2. 民族文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 或多或少融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历史发展
3. 民族文化的作用
人民智慧
借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 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 基。
侧重民族文化 独具特色
文化具有民族性
文化的民族性 与多样性
文化具有多样性
侧重世界文化 丰富多彩
1. 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形成 2. 民族文化的作用 3.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4. 民族文化的体现
1. 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原因 2.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1.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发生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以一种文化去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化的有益成果
8.1 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侧重民族文化独具特色
1. 民族文化的地位 P104一段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区分:vs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灾难来临之际各个民 族骨子里蕴含的独特文化基因。你能举出一些示例吗?
4.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 观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 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5. 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 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中国56个民族, 每种民族文化各有特色; 对内 民 族 文 化 对外
中华民族与 世界其他国家、 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
2. 民族文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 或多或少融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历史发展
3. 民族文化的作用
人民智慧
借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 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 基。
侧重民族文化 独具特色
文化具有民族性
文化的民族性 与多样性
文化具有多样性
侧重世界文化 丰富多彩
1. 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形成 2. 民族文化的作用 3.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4. 民族文化的体现
1. 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原因 2.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1.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发生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以一种文化去
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韩国代表团的服装在设 计中,韩国国旗的红蓝 两色幻化成象征速度与 力量的条纹点缀其上, 其中冲锋衣比较有特色, 将韩国的山川绘画地貌 在上面,颜值尚可。
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
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作用: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 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 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作 用,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根基。
文化具有民族性 【议学任务3】唐装的由来说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3.产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 的结晶,同时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唐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服饰,是以清代 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裁剪所设计的 现代服饰。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 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 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外国将中国或 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称中国人 为唐人“唐人”,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 街”。
注意: 1.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而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化。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1.地位
文
2.作用
化
文化的民族性
3.产生
的
4.核心
民
5.体现
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
与
多
1.为什么
样 性
文化的多样性
2.正确态度
谢谢观看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从服饰之美看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新课导入
思考:透过风格鲜明的各国家服饰,你感受到了什么?
目录
1 文化具有民族性
2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
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作用: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 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 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作 用,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根基。
文化具有民族性 【议学任务3】唐装的由来说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3.产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 的结晶,同时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唐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服饰,是以清代 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裁剪所设计的 现代服饰。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 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 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外国将中国或 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称中国人 为唐人“唐人”,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 街”。
注意: 1.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而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化。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1.地位
文
2.作用
化
文化的民族性
3.产生
的
4.核心
民
5.体现
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
与
多
1.为什么
样 性
文化的多样性
2.正确态度
谢谢观看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从服饰之美看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新课导入
思考:透过风格鲜明的各国家服饰,你感受到了什么?
目录
1 文化具有民族性
2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PPT课件

外 要求
意义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态度 原则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 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基本态度: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 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 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①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具有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维导引】
【解析】选B。题干强调春节起源于中国,各国以不同方式享用文化,这表明文 化具有民族性,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②③入选;世界各国应该认同本 民族文化,④不选;①与题意不符。
(二)新题演练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 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 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 )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主要手段
【解析】选B。皮影戏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说明民族文化具 有包容性,B入选;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A表述错误,排除;C、D与题意无关, 排除。
议题二 怎样正确理解文化多样性 【情境】有位哲人说,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 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 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 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 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 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意义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态度 原则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 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基本态度: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 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 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①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具有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维导引】
【解析】选B。题干强调春节起源于中国,各国以不同方式享用文化,这表明文 化具有民族性,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②③入选;世界各国应该认同本 民族文化,④不选;①与题意不符。
(二)新题演练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 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 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 )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主要手段
【解析】选B。皮影戏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说明民族文化具 有包容性,B入选;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A表述错误,排除;C、D与题意无关, 排除。
议题二 怎样正确理解文化多样性 【情境】有位哲人说,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 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 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 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 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 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课件1: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解析:材料中“平等相待的朋友”“彼此尊重的兄弟”,体现了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 重差异,C符合题意;A、B、D均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不选。
3.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 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 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 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
彰,譬如过春节、划龙舟等已成为加拿大盛事,而冰球、冰酒、太阳
C 马戏团等也已为中国人所熟知。这种情况说明( )
①中加文化已得到两国人民的认同
②文化多样性促进了中加两国文化繁荣
③中加文化都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 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的独特标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文化多样性丰富了中加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彼此文化能在对方国家生根,说 明两国文化都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②③符合题意。中加文化已得到两国人民的理解,不能说“认 同”,①不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④不选。
白族火把节
白族服饰
蒙古族那达慕
蒙古族服饰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 第30届伦敦奥运会会徽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会徽
比较29、30、31届奥运会会徽的异同,解释它们各自的文化印记。为什么不 同的奥运会承办国设计出不同的会徽?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 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 斥”“歧视”“居高临下”这一类词汇,因为我们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彼
C 此尊重的兄弟。这体现了( )
3.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 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 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 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
彰,譬如过春节、划龙舟等已成为加拿大盛事,而冰球、冰酒、太阳
C 马戏团等也已为中国人所熟知。这种情况说明( )
①中加文化已得到两国人民的认同
②文化多样性促进了中加两国文化繁荣
③中加文化都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 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的独特标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文化多样性丰富了中加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彼此文化能在对方国家生根,说 明两国文化都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②③符合题意。中加文化已得到两国人民的理解,不能说“认 同”,①不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④不选。
白族火把节
白族服饰
蒙古族那达慕
蒙古族服饰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 第30届伦敦奥运会会徽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会徽
比较29、30、31届奥运会会徽的异同,解释它们各自的文化印记。为什么不 同的奥运会承办国设计出不同的会徽?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 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 斥”“歧视”“居高临下”这一类词汇,因为我们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彼
C 此尊重的兄弟。这体现了( )
8.1 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课件 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课件(统编版必修4)

文化具有民族性
01 02
03 04
05
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产生
1.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2. 同时也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 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④文化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课堂练习 2.习总书记曾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
们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
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
A 、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一致的是(
)
①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6.有活力的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要勇于和善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01 文化具有民族性
目
录
02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具有民族性 阅读与思考 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

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美国员工倾向于不接受管理特权的观念,下级通 常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在美国,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更平等,关系 也更融洽,员工也更善于学习、进步和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中国相对而 言,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在这里地位象征非常重要,上级所拥有的特权被 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特权大大地有助于上级对下属权力的实施。这些特点 显然不利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创造和员工在企业中不断地学习和进 步。因而要在中国的企业当中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 “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这两项人本主义政策, 管理者有必要在实践当中有意识地减小企业内部权力之间的距离,才会更好地 实现管理目标。
1.特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 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思考]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唯一标识吗? 提示: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而非唯一标识。
2.形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 智慧 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3.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 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 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先生认为,春节应该是中华民族 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认为,“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 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据此可知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价值观构成民族文化 的核心和灵魂 ③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体现 ④是 人类的文化财富,彰显出各民族文化的趋同性
4.核心 (1)内容: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 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 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材料二 中国春节文化,是家的文化,是团圆的文化,是一种和谐 的文化。鲁迅曾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中国民俗文 化已走向世界:德国人对印着中国文字的贺年卡爱不释手,英国各 大报纸头版对首相卡梅伦给华人拱手拜年争相报道,巴黎百货公司 屋顶倒挂“福”字。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每一个国家和民 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 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 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 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3.要求: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 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 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3.【误区警示】 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引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业质量要求
核心要点提炼
1.理解文化的民族性。 1.一个核心:民族文化的核心。
2.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 2.一个根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
意义。
基。
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 3.两个要求:发展本民族文化,实现世界
要求。
文化繁荣。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1.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 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 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 面。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 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解惑提高
1.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项 目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图解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反对割裂文化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就 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基础;只看到各民族 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独 特价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中鲁迅的这句话,从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 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提示:(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 各民族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 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具特色。基于我国各地经济的和 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的影响,饼卷饮食文化呈 现出多样性的色彩。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1)同样是饼卷,却有山东煎饼、广东春卷、贵州丝娃娃、北京烤 鸭卷饼、浙江食饼筒、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巴黎牛冻春等形 式,你能用文化的眼光说明体现在饼卷饮食文化中的文化多样性的 原因吗?
文化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
含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
义 性和普遍规律
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原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
因 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①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 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联 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 系 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 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③民族性与世 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想一想】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是否正 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但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 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一体化的观点抹杀 了文化的多样性。 2.【想一想】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种说法正确 吗? 提示:不正确。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统编版新教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 性》ppt 课件1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文化具有民族性 互动探究 材料一 《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解说词:对于地道的山东人 来说,最适合被卷在一张煎饼里的似乎还是大葱,山东人最看重的 是煎饼的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 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 700千米,广东潮州的春卷,油炸后表 皮焦酥,内瓤软糯;再向西1 600千米,丝娃娃是贵阳女孩的最爱。北 京,烤鸭卷饼;浙江,食饼筒;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巴黎的牛冻春。 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 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