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干密度、湿密度、含水率、压实系数计算方法
灰土取样中常用公式

灰土取样中常用公式
平均干密度的最小值=压实系数X最大干密度
计算干密度大于干密度的最小值小于最大干密度平行试验两次干密度之差小于3%
平行试验两次含水率之差小于1%
烘干前样盒土重在15—30g之间
湿密度=环内的土重/环刀容积
含水率=[(湿土重一干土重)/干土重]x100%
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
烘干后土重=烘干前土重/(1+含水率)
压实系数=平均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灰土回填计算公式
根据图纸要求的压实系数(例如:灰土≥0.95、素土≤0.94)
例如试验报告:最优含水率20.8%,最大干密度1.54g/CM
资料表格上的要求的最小干密度:
报告上最大干密度(1.54)*图纸上的要求压实系数(0. 95)=最小干密度(1.463)
实际干密度
最小干密度(1.463)报告上最大干密度(1.54)之间的取值(例如:取1.48就是实际干密度)
压实系数:
实际干密度(1.48)/报告上最大干密度(1.54)=压实系数0.96
实际含水率:
在报告上找出最小干密度(1.463)点画至抛物线上,一直延伸至尾端抛物线上,纵横轴相交抛物线的中间所对应的横轴就是含水率的取值范围《例如:相对应17.5-24.2之间取值》《取20.3%就是含水率》以此类推。
实际湿密度:实际干密度(1.48)*(1+含水率《20.3%》=实际湿密度(1.78))。
管道附属构筑物施工措施

管道附属构筑物施工措施(一)一般规定1、本章适用于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各类井室、支墩、雨水口工程。
管道工程中涉及的小型抽升泵房及其取水口、排放口构筑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有关规定。
2、管道附属构筑物的位置、结构类型和构造尺寸等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3、管道附属构筑物的施工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其砌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还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
4、管道附属构筑物的基础(包括支墩侧基)应建在原状土上,当原状上地基松软或被扰动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5、施工中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避免管道主体结构与附属构筑物之间产生过大差异沉降,而致使结构开裂、变形、破坏。
6、管道接口不得包覆在附属构筑物的结构内部。
(二)井室1、管道穿过井壁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类管道、金属类无压管道,其管外壁与砌筑井壁洞圈之间为刚性连接时水泥砂浆应坐浆饱满、密实;(2)金属类压力管道,井壁洞圈应预设套管,管道外壁与套管的间隙应四周均匀一致,其间隙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材料填嵌密实;(3)化学建材管道宜采用中介层法与井壁洞圈连接;(4)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井室,井壁洞圈应振捣密实;(5)排水管道接入检查井时,管口外缘与井内壁平齐;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对于砌筑结构井室应砌砖圈加固。
2、砌筑结构的井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砌筑前砌块应充分湿润;砌筑砂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拌制应拌合均匀、随用随拌;(2)排水管道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3)砌块应垂直砌筑,需收口砌筑时,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收口;圆井采用砌块逐层砌筑收口,四面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大于30mm,偏心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大于50mm;(4)砌块砌筑时,铺浆应饱满,灰浆与砌块四周粘结紧密、不得漏浆,上下砌块应错缝砌筑;(5)砌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6)内外井壁应采用水泥砂浆勾缝;有抹面要求时,抹面应分层压实。
回填土检测专业知识

1、饱和土:孔隙体积完全被水充满的土样。
2、压实系数:试样的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的比值3、土的密度: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与总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
4、干密度:是指土的固相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的密度)。
5、孔隙比:指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中固体颗粒体积的比值。
6、饱和度:土中孔隙所含水的体积与土中孔隙体积的比值称为土的饱和度。
7、含水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颗粒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8、平行测定: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二个以上试样同时进行试验。
9、纯水:脱气水和离子交换水。
10、土试样:用于试验的具有代表性的土样。
11、导热系数:表示土体导热能力的指标。
12、悬液:土粒与水的混合液。
13、酸碱度: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14、饱合土:孔隙体积完全被水充满的土样。
15、冻结温度:土中孔隙水发生冻结的最高温度。
16、相对误差: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的真值。
17.必然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件。
18试样饱和的方法粗粒土采用浸水饱和法;渗透系数大于10-4cm/s的细粒土采用毛细管饱和法;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4cm/s的细粒土采用抽气饱和法。
2、环刀法取样的方法:在环道内壁涂一层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环刀法测定土工试样的密度的计算步骤①计算湿密度,准确到0.01g/cm 3Vm o o =ρ ②计算干密度,准确到0.01g/cm 3d ρ=oo 0.011ωρ+ ③计算平均值,准确到0.01g/cm 3密度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4、扰动土制样采用的击样法:将根据环刀容积和要求干密度所需质量的湿土倒入装有环刀的击样器内,击实到所需密度。
含水率与干密度

含水率与干密度含水率=样品中的水与干重的比值,干密度=干重与样品体积的比值。
两者本无关系,若想推算两者关系,主要看物质的状态而定。
粉状物干密度可视为物体的堆积密度(g/ml、kg/l);含水后的的状态,决定堆积密度与含水率的推算关系。
若含水后状态无多大变化,如面粉等粉状物受潮,两者的关系可近似为:H2O%=(含水后的单位体积总重-干密度)/含水总重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系数,土密度=干密度*(1+含水率)实际含水率计算公式:称湿土,记录数据,然后把土样烘干,记录数据。
湿土质量-干土质量的=水质量,水质量/干土质量*100%=含水率。
实际湿密度计算公式:环刀与土总质量-环刀质量=环刀内湿土质量,湿土质量/环刀体积=湿土密度。
环刀体积计算方法:要用尺子测量环刀内径及内高,底面圆的面积*环刀高=环刀内体积。
实际干密度计算公式: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
压实度计算公式:压实度=实际干密度/该土样最大干密度*100%该土样最大干密度是试验室通过对该土样进行击实试验得出的。
要想求压实度,首先要做该土样的击实试验。
否则,想知道压实情况如何,就只能规定一个最小干密度,小于该最小干密度,为压实不合格。
干密度=干质量/干体积,湿密度=湿质量/湿体积湿质量=干质量+水的质量,若含水率已知,则水的质量=湿质量*含水率,即湿质量=干质量+湿质量*含水率。
体积题中也会给出相应条件,代入转化即可。
土方压实度试验方法及试验记录填写一、试验方法1.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施工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理、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也适用于甲方或监理要求全部使用此法检测土方密实度)。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式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路基压实度路基压实度【degree of compaction】(原: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路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
简介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
设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写)路基压实度是填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
先取压实前的土样送试验室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时的干密度,此为试样干密度。
再取由实试验后所得的试样最大干密度,用实际干密度除以最大干密度即是土的实际压实度。
用此数与标准规定的压实度路基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传统压实度检验方法①环刀法,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含骨料的细粒土。
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受土质限制,当环刀打入土中时,产生的应力使土松动,壁厚时产生的应力较大,因此干密度有所降低。
②灌砂法,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土。
优点是测定值精确;缺点是操作较复杂,须经常测定标准砂的密度和锥体重。
③核子密度仪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测定方法。
能快速测定湿密度和含水量,满足现场快速、无破损的要求,并具有操作方便,显示直观的优点,但应与灌砂法进行对比标定后方可使用。
灌沙法的检测步骤首先要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毫米,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
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 克。
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然后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最后将灌砂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砂筒内应放满砂,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试洞。
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土石坝的压实标准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土石坝的压实标准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郭庆国(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科研实验院,西安710043)李鹏徐彦文(陕西省水电工程局,西安710068)关键词:土石坝;土石料;压实标准;压实度;相对压实度摘要:土石坝施工的核心是土石料的填筑压实,压实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执行压实标准。
本文基于某些工程在执行压实标准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作了简略的分析,以引起注意外,着重对压实标准的定义、条件、相互关系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其目的旨在正确的应用压实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1 压实标准及有关指标碾压式土石坝的施工,关键工序是对坝体土石料的分层填筑压实,压实效果,用测得的干密度反映出来,所以干密度是设计和施工质控的主要指标。
一般当填筑的土石料较为均匀时,性质比较稳定,在同一压实条件下,干密度接近常数值,这时可用某一干密度作为设计和施工质控标准。
但天然土石料往往是不均匀的,在同一压实条件下,干密度指标是不同的,若仍用某一干密度作为设计和施工质控标准,必然出现对易于压实的土石料,压实后的干密度值容易达到,而压实结果是偏松的,对不易压实的土石料,压实干密度不易达到,而压实结果是偏紧密的,这样形成不均匀土石料在同一压实条件下,紧密程度不同,容易发生不均匀变形,危及坝体安全。
鉴于此种情况,在坝体设计中对不均匀土石料,不用某一固定干密度值作为设计和施工质控指标,而是对粘性土用压实度(见(1)式),对无粘性粗粒土用相对压实度(见(3)(4)式)作为设计标准和施工质控的依据。
式中:D为压实度;ρd 为干密度;ρdmax为最大干密度。
由(1)式看出,D为压实度,是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比值,反映相对紧密度的一个无量纲标准值,值的大小,是依据土石坝工程的规模(坝高、工程量、库容等)、重要性(地理位置、效益、作用等),工程等级由规范确定,对某一工程而言,它是一个固定值,代表该土石坝的设计标准;ρd是土料压实后测出的干密度,反映了压实效果的指标值,ρdmax是对该土料用标准压实方法(如ASTMD698方法)[5]测得最优含水量的干密度值,亦称标准压实条件下的最大干密度指标,反映土料的压实特性指标值,ρd 和ρdm ax为同一种土料在两种压实条件下的两个密度指标值。
土的干密度、湿密度、含水率、压实系数计算方法

土的干密度、湿密度、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压实系数1、实际含水率计算公式:称湿土,记录数据,然后把土样烘干,记录数据。
湿土质量-干土质量的=水质量,水质量/干土质量*100%=含水率。
2、实际湿密度计算公式:环刀与土总质量-环刀质量=环刀内湿土质量,湿土质量/环刀内体积=湿土密度。
环刀体积计算方法:要用尺子测量环刀内径及内高,底面圆的面积*环刀高=环刀内体积。
3、实际干密度计算公式: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
4、压实度计算公式:压实度=实际干密度/该土样最大干密度*100% 该土样最大干密度是试验室通过对该土样进行击实试验得出的。
要想求压实度,首先要做该土样的击实试验。
否则,想知道压实情况如何,就只能规定一个最小干密度,小于该最小干密度,为压实不合格。
①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水重/烘干土重×100%②以容积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土壤水分容积占单位土壤容积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土壤含水量(体积%)=水分容积/土壤容积×100%=土壤含水量(重量%)×土壤容重③以水层厚度表示土壤含水量将一定深度土层中的含水量换算成水层深度的mm表示,计算公式如下:水层厚度(mm)=土层厚度(mm)×土壤含水量(容积%)④相对含水量将土壤含水量换算成占田间持水量或全蓄水量的百分数,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对含量,计算公式如下: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水田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全蓄水量×100%。
回填土取样规定

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二、取样须知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的干密度、湿密度、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压实系数
1、实际含水率计算公式:称湿土,记录数据,然后把土样烘干,记录数据。
湿土质量-干土质量的=水质量,水质量/干土质量*100%=含水率。
2、实际湿密度计算公式:环刀与土总质量-环刀质量=环刀内湿土质量,湿土质量/环刀内体积=湿土密度。
环刀体积计算方法:要用尺子测量环刀内径及内高,底面圆的面积*环刀高=环刀内体积。
3、实际干密度计算公式: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
4、压实度计算公式:压实度=实际干密度/该土样最大干密度*100% 该土样最大干密度是试验室通过对该土样进行击实试验得出的。
要想求压实度,首先要做该土样的击实试验。
否则,想知道压实情况如何,就只能规定一个最小干密度,小于该最小干密度,为压实不合格。
①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水重/烘干土重×100%②以容积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水分容积占单位土壤容积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含水量(体积%)=水分容积/土壤容积×100%=土壤含水量(重量%)×土壤容重
③以水层厚度表示土壤含水量
将一定深度土层中的含水量换算成水层深度的mm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水层厚度(mm)=土层厚度(mm)×土壤含水量(容积%)
④相对含水量
将土壤含水量换算成占田间持水量或全蓄水量的百分数,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对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
水田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全蓄水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