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含水率试验

合集下载

土含水率的检测方法汇总

土含水率的检测方法汇总

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烘干法一、定义土的含水量是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和达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本法是测定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二、适用范围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类。

三、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也可用红外线烘箱天平:感量0.01g。

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四、计算公式含水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100%注:计算至0.1%。

五、允许差值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平均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如下规定含水量(%)允许平行差值(%)5以下0.340以下≤140以上≤2酒精燃烧法一、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的含水量。

二、主要仪器设备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

天平:感量0.01g。

酒精:纯度95%。

三、其余同"烘干法"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比重计法)筛分法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4mm的土。

二、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筛: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mm、0.5mm、0.25mm、0.074mm。

天平:称量5000g,感量5g;称量1000g,感量1g;称量200g,感量0.2g。

三、试样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

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300-900g。

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1000-2000g。

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2000-4000g。

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4000g以上。

四、计算公式按下式计算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百分数:X=(A/B)×100式中:X-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百分数,%;A-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g;B-试样的总质量,g。

土的含水率试验

土的含水率试验

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黏质土、粉质土、砂类土、砂砾土、有机质土和冻土土类的含水率。

2.仪器设备2.1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

2.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称量1000g,感量0.1g。

2.3其他:干燥器、称量盒[为简化计算手续,可将盒质量定期(3~6个月)调整为恒质量值]等。

3.试验步骤3.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砾土、有机质土为50g,砂砾石为1~2kg,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

称量时,可在天平一端放上与该称量盒等质量的砝码,移动天平砝码,平衡后称量结果即为湿土质量。

3.2揭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

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或含石膏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0~70℃的恒温下,干燥12~15H为好。

3.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1H即可)。

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g。

4.结果整理4.1按下列计算含水率:w=(m-m0)/m0*100式中w----含水率(%),计算至0.1:;m----湿土质量(g);m0----干土质量(g)。

4.2整理数据于试验报告。

酒精燃烧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使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土除外)的含水量。

2.仪器设备2.1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

2.2天平:感量0.01g。

2.3酒精:纯度95%。

2.4滴管、火柴、调土刀等。

3. 试验步骤3.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黏质土5~10g,砂类土20~30g),放入称量盒内,称湿土质量m,准确至0.01g。

3.2用滴管将酒精注入放有试样的称量盒中,直至盒中出现自由液面为止。

为使酒精在试样中充分混合均匀,可将盒底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3.3点燃盒中酒精,燃至火焰熄灭。

3.4将试样冷却数分钟,按本试验3.3、3.4方法再重新燃烧两次。

(完整版)土的界限含水率(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完整版)土的界限含水率(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注: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不小于2% 时,应重做试验
土的界限含水率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 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一、仪器设备
圆锥仪与盛土杯
电子天平、筛及其他工具
二、试mm筛
二、试验准备
取0.5mm筛下土样三份
湿布闷土
二、试验准备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0.2mm,对于76g锥应为 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 在2mm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 5mm,用76g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
三、试验步骤
分层装满盛土杯
三、试验步骤
锥入试验
三、试验步骤
锥入试验
间隔不小于1cm
三、试验步骤
分别取土测定含水率 (称量准确至0.01g,计算到0.1%)
四、结果计算
在双对数坐标上,点绘a、b、c三点含水率的h-w图
注:两个含水率的差值不小于2%时, 应重做试验
四、结果计算
塑限的确定方法:

最佳含水率试验方法

最佳含水率试验方法

最佳含水率试验方法
最佳含水率试验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土壤最佳含水率的试验方法。

该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确定土壤的最佳含水率,以便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使用。

该试验方法的步骤如下:
1. 从试验土壤中取样,将样品送入实验室进行分析。

2. 对样品进行干燥处理,直到完全干燥。

这样可以确定样品的干重。

3. 在一系列不同的含水率下对样品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含水率。

对于每个含水率,将土样加入已知重量的塑料盘中,记录盘的重量,然后添加一定量的水。

搅拌样品,直到达到所需的含水率,并记录盘的重量。

4.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获得一组不同含水量下的数据。

然后,根据数据绘制含水量与干密度曲线图。

5. 通过比较不同含水率下的干密度来确定最佳含水率。

最佳含水率是能够获得最高的干密度的含水率。

该试验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土壤最佳含水率,并提供最佳含水率下的干密度值,为工程师和建筑师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以确保土壤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 -。

土的含水率试验

土的含水率试验

土的含水率试验
土的含水率试验是测定土壤中水分含量的一种方法。

它通
常用于测定土壤的湿度,以评估土壤的水分状况。

一种常见的含水率试验方法是重量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取一定量的干燥土壤样品,并记录其重量(称为干重)。

2. 将取样容器与土壤样品放入烘箱或干燥器中,在一定温
度下(通常为105°C)加热一段时间(通常为24小时)以去除土壤中的水分。

3. 取出土壤样品并快速放冷,以避免吸收大气中的水分。

4. 将样品放回烘箱中继续加热,使其完全干燥(通常为至
恒重为止,即样品重量不再发生变化)。

5. 取出样品并记录其重量(称为干燥重)。

6. 计算含水率的百分比:(干重-干燥重)/ 干燥重× 100%。

这个试验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比较土壤样品在干燥前和干燥后的重量差异来确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试验一含水率试验

试验一含水率试验

实验一 含水率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了解土的含‎水情况。

土的含水率‎是指土在温‎度105~110℃下烘干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与‎达到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土‎的干、湿状态。

含水率的变‎化将使土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它可使土变‎成半固态、可塑状态或‎流动状态,可使土变成‎稍湿状态、很湿状态或‎饱和状态,也可造成土‎在压缩性和‎稳定性上的‎差异。

含水率还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液性指数等‎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建筑物‎地基、路堤、土坝等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二、仪器设备(1)保持温度为‎105~110℃的自动控制‎电热恒温烘‎箱; (2)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1g 的天‎平; (3)玻璃干燥缸‎; (4)恒质量的铝‎制称量盒。

三、试验方法及‎原理含水率试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碳化钙气压‎法、炒干法等,其中以烘干‎法为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

这里只介绍‎烘干法烘干法是将‎试样放在温‎度能保持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量的方‎法,是室内测定‎含水率的标‎准方法。

1、操作步骤(1)从土样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5~30g (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 ‎),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

(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一起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量‎。

试样烘至恒‎量的时间,对于粘土和‎粉土宜烘8‎~10h ,对于砂土宜‎烘6~8h 。

对于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进‎行烘干。

(3)将烘干后试‎样和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

(4)将试样和盒‎从干燥器内‎取出,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

土的含水率试验

土的含水率试验

实验一 土的含水率试验(一)、试验目的土的含水率指土在105—1100C 下烘于恒量时所失去的水的质量和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值。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称为土的天然含水率。

所以,试验的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适用范围1、烘干法: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一般粘性土都可以采用。

2、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的含水率。

3、比重法:适用于砂类土。

(三)、烘干法试验1、仪器设备①烘箱:采用电热烘箱;②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③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2、操作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g,放入质量为m 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 1,精确至0.01g.(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0C 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

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0C 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加盒质量m 2为,精确至0.01g 。

3、计算含水率:按下式计算 %1000221⨯--==m m m m m m w s w4、要求:(1)计算准确至0.1%;(2)本试验需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5、本试验记录格式详见报告 实验二 土的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的试验1、仪器设备①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②精度为0.01g 的天平;③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测出环刀的容积V ,在天平上称环刀质量m 1。

(2)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3)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土的含水率试验记录

土的含水率试验记录

土的含水率试验记录实验目的:测定土壤样品的含水率,以评估土壤的水分状况。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包括称量天平、烘箱、试剂瓶、瓶塞、土壤样品、干燥皿等。

2.清洗和烘干干燥皿:将使用的干燥皿清洗干净,并放入预热至105℃的烘箱中,在恒温条件下烘烤2小时以上,至干燥无水分后取出。

3.每个土壤样品称重:将预烘好的干燥皿取出并冷却至室温,使用天平将干燥皿质量记录为M14.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使用精密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记为m1),尽量保证称取的土壤样品质量准确,记录下来。

5.将土壤样品放入试剂瓶:将刚刚称取好的土壤样品倒入试剂瓶中,并用瓶塞封好试剂瓶。

6.加入去离子水:在封好的试剂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使土壤与水充分接触并溶解其中的溶解质和游离水分。

7.摇匀:将试剂瓶充分摇匀,使土壤与水均匀混合。

8.静置:将试剂瓶放置在水平台面上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24小时,以确保土壤样品与水充分反应。

9.过滤:使用滤纸等过滤装置将试剂瓶中的土壤溶液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只保留溶液。

10.取样:将过滤后的土壤溶液取出一定量(通常为10毫升),为后续烘干准备。

11.烘干:将取样后的土壤溶液放入预热至105℃的烘箱中,在恒温条件下烘烤2小时以上,至水分完全蒸发,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12.称重:将烘干后的干燥皿取出并冷却至室温,使用天平将干燥皿和残留土壤溶液的质量记录为M213.计算含水率:根据公式含水率(%)=(m1-(M2-M1))/(M2-M1)×100%,计算出土壤的含水率。

实验数据记录:样品编号m1(g)M1(g)M2(g)含水率(%)120.2342.1538.2725218.4740.3635.9420322.1043.8939.2323419.8041.0237.2121521.1542.7538.9822实验结果分析: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样品1的含水率为25%,样品2为20%,样品3为23%,样品4为21%,样品5为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土的含水率试验(一)、试验目的土的含水率指土在105—1100C 下烘于恒量时所失去的水的质量和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值。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称为土的天然含水率。

所以,试验的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适用范围1、烘干法: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一般粘性土都可以采用。

2、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的含水率。

3、比重法:适用于砂类土。

(三)、烘干法试验1、仪器设备①烘箱:采用电热烘箱;②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③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2、操作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g,放入质量为m 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 1,精确至0.01g.(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0C 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

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0C 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加盒质量m 2为,精确至0.01g 。

3、计算含水率:按下式计算 %1000221⨯--==m m m m m m w s w4、要求:(1)计算准确至0.1%;(2)本试验需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5、本试验记录格式详见报告 实验二 土的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的试验1、仪器设备①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②精度为0.01g 的天平;③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测出环刀的容积V ,在天平上称环刀质量m 1。

(2)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3)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去修平(严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然后擦净环刀外壁。

(4)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环刀与湿土的总质量m 23、计算土的密度:按下式计算Vm m V m 12_==ρ 4、要求:①密度试验应进行2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②密度计算准确至0.01 g/cm 3.5、本试验记录格式详见实验报告实验三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 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

4、若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三)、筛分法实验1、 仪器设备:(1)符合GB6003——85的要求的试验筛。

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 、40mm 、20mm 、10mm 、5mm 、2mm ;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1、0.075mm 。

(2)、天平:称量1000g 与称量200g 。

(3)、台秤:称量5kg.。

(4)、振筛机:应符合GB9909——88的技术条件。

(5)、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木碾等。

2、操作步骤(无粘性土的筛分法)(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① 粒径小于2mm 颗粒的土取100g ——300g② 最大粒径小于10mm 的土取300g ——1000g③ 最大粒径小于20mm 的土取1000g ——2000g④ 最大粒径小于40mm 的土取2000g ——4000g⑤ 最大粒径小于60mm 的土取4000g 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 ;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 时,准确至1g 。

(2)将试样过2mm 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

(3)取2mm 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 筛下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试样分别称量,准确至0.1g 。

(4)各细筛上及底盘内土质量总和与筛前所取2mm 筛下土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各粗筛上及2mm 筛下的土质量总和与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注:若2mm 筛下的土,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则可省略细筛筛析;若2mm 筛上的土,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则可省略粗筛筛析。

3、计算与制图(1) 计算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x BA d m m x ⋅= 式中:X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m A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m B ——当细筛分析时或用密度计法分析时所取试样质量(粗筛分析时则为试样总质量),g ;d x ——粒径小于2mm 或粒径小于0.075mm 的试样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如试样中无大于2mm 粒径或无小于0.075mm 的粒径,在计算粗筛分析时则d x =100%。

(2)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以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以粒径在对数横坐标上进行绘制(详见教材)。

然后求出各粒组的颗粒质量的百分数。

(3)计算级配指标① 不均匀系数:② 曲率系数实验四 土的液、塑限试验(一)、试验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塑限,计算塑性指数、给土分类定名,共设计、施工使用。

(二)、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1、试验方法土的液、塑限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1060d d c u =1060230d d d c c =土的塑限试验:采用搓滚法;土的液限试验:采用碟式仪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 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5%的土。

(三)、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1、仪器设备①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圆锥仪、读数显示;②试样杯:直径40—50mm ,高30—40mm ;③天平:称量200g ,分度值0.01g ;④其他:烘箱、干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 的筛、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液限、塑限联合试验,原则上采用天然含水量的土样制备试样,但也允许采用 风干土制备试样。

(1)当采用天然含水量的土样时,应剔除大于0.5mm 的颗粒,然后分别按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之间状态制备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湿润。

静置时间可视原含水量的大小而定。

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过0.5mm 筛的代表性土样约200g ,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均匀土膏,然后放入密封的保湿缸中,静置24小时。

(2)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应使空气逸出。

高出试样杯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仪器底座上。

(3)取圆锥仪,在锥体上涂以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圆锥仪。

(4)调节屏幕准线,使初读数为零。

调节升降座,使圆锥仪锥角接触试样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内,经5秒后立即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5)取下试样杯,然后从杯中取10g 以上的试样2个,按实训一方法测定含水率。

(6)按以上(2)——(5)的步骤,测试其余2个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和含水率。

3、计算与制图(1) 计算含水量: %100*1⎪⎪⎭⎫ ⎝⎛-=s m m w (2)绘制圆锥下沉深度h 与含水量w 的关系曲线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纸上绘制h~w 的关系曲线。

如图所示。

①三点连一条直线。

②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量的一点分别与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 处查得相应的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应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高含水量的点连成一线。

③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时,应补做试验。

(3)确定液限、塑限在圆锥下沉深度h 与含水量w 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 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w L ;查得下沉深度为2mm 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 P ,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

(4)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塑性指数: P L P w w I -= 液性指数: PP L I w w I -=(5)按规范规定确定土的名称 4、本试验记录格式详见实验报告实验五 土的击实试(一)、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用标准的击实方法,测定土的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20mm 的土。

(二)、试验仪器设备1、击实仪:由击实筒、击锤和护筒组成。

2、天平:称量200g ,分度值0.1g 。

3、台秤:称量10kg ,分度值5g 。

4、孔径为5mm 的标准筛。

5、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

6、其他:烘箱、喷水设备、碾土设备、盛土器、修土刀和保湿设备等。

(三)、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制备和湿法制备。

干法制备:(1)取一定数量的代表性风干土样(轻型约为20kg ),放在橡皮板上碾散。

(2)轻型击实试验过5mm 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3)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依次相差约2%的含水率制备一组(不少于5个)试样,其中应有2个含水率大于塑限,2个含水率小于塑限,1个含水率接近塑限。

并按下式计算应加的水量:式中:m w ——土样所需加水质量,g ;m ——风干含水率时的土样质量,g ;w o ——风干含水率,%;w ——土样所要求的含水率,%。

(4)将一定量的土样平铺于不吸水的盛土盘内(轻型击实取土约2.5kg ),按预定含水率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所需加水量,拌匀并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

静置的时间分别为:高液限粘土不得少于24小时,低液限粘土可酌情缩短,但不应少于12小时。

湿法制备: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轻型为20kg )碾散,过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分别风干或)(01.001.01o ow w w w m m -⨯+=加水到所要求的不同含水率。

注意:制备试样时必须使土样中含水率分别均匀。

2、试样击实(1)、将击实仪放在坚实的地面上,击实筒内壁和底板涂一薄层润滑油,连接好击实筒与底板,安装好护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