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函数部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分析
高一函数知识点总结及例题

高一函数知识点总结及例题高一函数知识点总结及例题: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每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的所有可能的因变量值的集合。
- 奇偶性:奇函数的图像以原点对称,即满足$f(-x)=-f(x)$;偶函数的图像以y轴对称,即满足$f(-x)=f(x)$。
- 单调性:递增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逐渐升高;递减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逐渐降低。
例题:给定函数$f(x)=2x^2+3x-1$,求其定义域和值域。
解答:由于函数是多项式函数,所以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接下来求值域,可以求出函数的导函数$f'(x)=4x+3$,根据导函数的单调性可以判断函数的增减性。
导函数的系数为正数4,所以原函数是递增函数。
考虑到函数是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所以函数的最小值就是导数的零点,即$x=-\frac{3}{4}$。
将$x=-\frac{3}{4}$代入函数中,得到最小值为$f(-\frac{3}{4}) = -\frac{7}{8}$。
所以值域为$[-\frac{7}{8},+\infty)$。
2. 基本初等函数:- 线性函数:$f(x)=kx+b$,k为斜率,b为截距。
- 幂函数:$f(x)=x^a$,a为常数,当a>0时,函数递增;当a<0时,函数递减。
- 指数函数:$f(x)=a^x$,a为常数,a>1时,函数递增;0<a<1时,函数递减。
- 对数函数:$f(x)=\log_a x$,a为常数,a>1时,函数递增;0<a<1时,函数递减。
-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例题:已知函数$f(x)=2^x-3$,求解方程$f(x)=0$的解。
解答:将$f(x)$置0得到方程$2^x-3=0$,移项得$2^x=3$。
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x=\log_2 3$。
(完整版)函数的单调性知识点汇总及典型例题(高一必备),推荐文档

第二讲:函数的单调性一、定义:1.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内的任意两)(x f y =I I D 个自变量的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区间上21,x x 21x x <),()(21x f x f <)(x f D 是增函数.区间叫的单调增区间. D )(x f y =注意:增函数的等价式子:;0)()(0)]()()[(21212121>--⇔>--x x x f x f x f x f x x 难点突破:(1)所有函数都具有单调性吗?(2)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中有三个核心①②③ 函数为21x x <)()(21x f x f <)(x f 增函数,那么①②③中任意两个作为条件,能不能推出第三个?2.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内的任意两)(x f y =I I D 个自变量的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区间上21,x x 21x x <),()(21x f x f >)(x f D 是减函数.区间叫的单调减区间.D )(x f y =注意:(1)减函数的等价式子:;0)()(0)]()()[(21212121<--⇔<--x x x f x f x f x f x x (2)若函数为增函数,且.)(x f )()(,2121x f x f x x <<则题型一: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例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x f R I 两个不同的自变量都有则( )21,x x .0)()(2121>--x x x f x f A.在这个区间上为增函数 B.在这个区间上为减函数 )(x f )(x f C.在这个区间上的增减性不变 D.在这个区间上为常函数)(x f )(x f变式训练: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任意都有,且R )(x f 120x x <<1)()(2121<--x x x f x f 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则不等式的解集为)(x f y =,2)2(=f 0)(>-x x f ___.例3.证明:函数在上是增函数.x x x f +=3)(R 变式训练:讨论的单调性.并作出当时函数的图象.)0()(>+=a xax x f 1=a 变式训练:已知并用上的单调性,在判断函数)1,0()()(,2)1(2xx f x g x x x f =-=+定义证明.题型二:函数的单调区间难点突破:(1)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单调函数,那么它在整个定义域上也是单调函数吗?(2)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上吗?xx f 1)(=),0()0,(+∞-∞ 例1.(图像法)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1). (2).|2||1|)(-++=x x x f 3||2)(2++-=x x x f (3).|54|)(2+--=x x x f 例2.(直接法)求函数的单调区间.xxx f +-=11)(例3.(复合函数)(2017全国二)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2()ln(28)f x x x =--是( )A. B. C. D. )2,(--∞)1,(--∞),1(+∞),4(+∞变式训练: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1) (2)312+-=x x y 652+-=x x y (3)22311x x y ---=题型三:抽象函数的单调性问题例1.设函数是实数集上的增函数,令.)(x f R )2()()(x f x f x F --=(1)证明:是上的增函数;)(x F R (2)若求证:.,0)()(21>+x F x F 221>+x x 例2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下面三个条件:),0(+∞)(x f ①对任意正数,都有;b a ,)()()(ab f b f a f =+②当时,;1>x 0)(<x f ③.1)2(-=f (1)求的值;)1(f (2)使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在上是减函数;)(x f ),0(+∞(3)求满足的的取值集合.2)13(>+x f x 题型四:函数单调性的应用(1)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在解决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时,要注意将对应的自变量转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上.①正向应用:②逆向应用:例1.在上单调递减,那么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x f ()+∞,0()12+-a a f ⎪⎭⎫⎝⎛43f 变式训练:已知函数且对任意的,有),1()1()(x f x f x f -=+满足)(1,2121x x x x ≠>设则的大小关系_________..0)()(2121>--x x x f x f ),3(),2(),21(f c f b f a ==-=c b a ,,(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例2.设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且成立,求的取值)(x f ]1,1[-)1()2(x f x f -<-x范围.变式训练.①设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当时,单调递减,)(x f ]3,3[-30≤≤x )(x f 若成立,求的取值范围.)()21(m f m f <-m ②(2015全国二)设函数成立的)12()(,11)1ln()(2->+-+=x f x f xx x f 则使得的取值范围是( )x A. B. C. D. )1,31(),1(31,(+∞-∞ )31,31(-),31()31,(+∞--∞ ③(2018全国一)设函数,则满足的x 的取值范围()201 0x x f x x -⎧=⎨>⎩,≤,()()12f x f x +<是( )A .B .C .D .(]1-∞-,()0+∞,()10-,()0-∞,(3)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1.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1)1(42)(2+--=x a x x f ),3[+∞a 值范围是( )A.(1,2)B.(0,2)C.(0,1)D.[)+∞-,2变式训练: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求实数2)1(2)(2+--=x a x x f )4,[-∞的取值范围.a例2.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0,)2(,0,1)12()(2x x b x x b x b x f R b 是__________.例3.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a x y -=]4,(-∞a 第三节:函数的奇偶性一、知识梳理1.函数的奇偶性例1(2014全国二)偶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x f y =2=x 3)3(=f ___________.=-)1(f 例2(2017全国二)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时,()f x (,0)x ∈-∞,则__________.32()2f x x x =+(2)f =例3(2012全国二)设函数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1sin )1()(22+++=x xx x f M m 奇偶性定 义图象特点备注奇函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x f y =D 对内的任意一个,都有∈D ,且 D x x -,则这个函数叫做奇函数 ()()x f x f -=-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函数是奇函)(x f 数且在处有0=x 定义,则0)0(=f 偶函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x f y =D 内的任意一个,都有,且D x D x ∈-,则这个函数叫做偶函数()()x f x f =-★关于轴对称y则+=______.M m 2.函数的图象(1)平移变换:“上加下减,左加右减”例4(2010全国二)设偶函数满足,则)(x f )0(42)(≥-=x x f x ( )=>-}0)2(|{x f x A. B.}42|{>-<x x x 或}40|{><x x x 或C. D.}22|{>-<x x x 或}42|{>-<x x x 或(2)对称变换①;)()(x f y x f y x -=−−−−→−=轴对称关于②;)()(x f y x f y y -=−−−−→−=轴对称关于③;)()(x f y x f y --=−−−−→−=关于原点对称④;)10(log )10(≠>=−−−−→−≠>==a a x y a a a y a x y x 且且对称关于⑤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偶函数的额图象关于轴对称.y (3)翻折变换★★①.|)(|)(x f y x f y x x =−−−−−−−−−−−→−=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轴上方图象,将保留例5(2010全国二)已知函数,若均不相等,且⎪⎩⎪⎨⎧+-≤<=621100|,lg |)(x x x x f c b a ,,则的取值范围是( )),()()(c f b f a f ==c b a ⋅⋅A. B. C D.)10,1()6,5()12,10()24,20(例6(2011全国二)已知函数的周期为2,当时,()y f x =[1,1]x ∈-2()f x x =那么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共有( )()y f x =|lg |y x =A .10个 B .9个 C .8个D .1个★★★②.)||()()(x f y x f y y x f y y =−−−−−−−−−−−−−−−−−−−→−=轴左侧的图象)在轴对称的图象(去掉原于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保留例7(2011全国二)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单调递增的函数是((0,)+∞)A.B .C .D .3y x =||1y x =+21y x =-+||2x y -=例8(2010大纲)直线与曲线有四个交点,则的取值范围1=y a x x y +-=||2a 是____________.(4)函数图象的几种对称关系★①满足图象关于直线为轴对称;R x x f ∈),()()()(x f y x a f x a f =⇔-=+a x =例9(2018全国二)已知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x f ),(+∞-∞,若=2,则( ))1()1(x f x f +=-)1(f =++++)50(...)3()2()1(f f f f A .﹣50 B .0 C .2 D .50②图象关于为轴对称;)()()(x f x b f x a f ⇔-=+2ba x +=③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x a f y +=)(x b f y -=2ab x -= 如:和的图象,关于直线为轴对称.)(x f y =)1(x f y -=21=x 例10(2015全国二)已知函数则),的图像过点(4,1-2)(3x ax x f -==________.a 二、真题演练1.(2014全国一)设函数的定义域为,且是奇函数,是)(),(x g x f R )(x f )(x g 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是偶函数B. 是奇函数)()(x g x f )(|)(|x g x f C. 是奇函数 D. 是奇函数|)(|)(x g x f |)()(|x g x f 2.(2015全国一)已知函数,且,则⎩⎨⎧>+-≤-=-1),1(log 1,22)(21x x x x f x 3)(-=a f =( ))6(a f -A.- B.- C.- D.-745434143.(2015全国一)设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且)(x f y =x y -=,则( )1)4()2(=-+-f f =a A.-1 B.1 C.2 D.44.(2017全国一)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xxy cos 12sin -=5.(2017全国一)已知函数,则( ))2ln(ln )(x x x f -+=A. B.)单调递增在(2,0)(x f )单调递减在(2,0)(x f C. D.对称的图像关于直线1)(==x x f y )对称的图像关于点(0,1)(x f y =6.(2017全国三)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2sin 1xy x x=++A .B .C .D .二、课后作业1.若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那么在上是( ))(x f []7,3)(x f []3,7--A.增函数且最小值是 B.增函数且最大值是5-5-C.减函数且最大值是 D.减函数且最小值是5-5-2.若是偶函数,则在上( )32)1()(2++-=mx x m x f )(x f ()1,4--A.是增函数 B.是减函数 C.不具有单调性 D.单调性由的值确定m 3.已知函数若为奇函数,则________.()1,21x f x a =-+()f x a =4.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求函数的21xb ax x f ++=)()1,1(-5221=)(f )(x f 解析式___________.第四节:函数的零点一、知识梳理★零点:方程的解;函数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0)(=x f )(x f x 函数的零点是函数与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x g x f x F -=)(x f )(x g 零点存在定理:函数在定义域上连续,若,则在)(x f []b a ,0)()(<⋅b f a f )(x f 定义域上一定存在零点.[]b a ,例(2011全国二)在下列区间中,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43x f x e x =+-( )A . B . C . D .1(,0)4-1(0,)411(,4213(,242、真题演练1.(2017全国三)已知函数有唯一零点,则=( 211()2()x x f x x x a e e --+=-++a)A .B .C .D .112-13122.(2018全国一)已知函数,,若存在⎩⎨⎧>≤=0,ln 0,)(x x x e x f x a x x f x g ++=)()()(x g 两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a 三、课后作业1.关于的方程的根所在大致区间为( )x 015=--x x A. B. C. D.)1,0()2,1()4,3()5,4(2.已知,若)为常数(其中)(R x c b cx bx x x f ∈-++=,,735,)(102=-f 则=________.)(2f。
高中数学-函数零点问题及例题解析

高中数学-函数零点问题及例题解析一、函数与方程基本知识点1、函数零点:(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1)对于函数)(x f y =,我们把方程0)(=x f 的实数根叫函数)(x f y =的零点。
(2)方程0)(=x f 有实根⇔函数()y 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
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像是连续的曲线,则0)()(<b f a f 是()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二分法: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0f a f b ⋅<的函数()y f 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y 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二、函数与方程解题技巧零点是经常考察的重点,对此部分的做题方法总结如下:(一)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指出:“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0)()(<b f a f ,那么,函数)(x f y =在区间(a,b )内有零点,即存在),(b a c ∈,使得0)(=c f ,这个c 也是方程0)(=x f 的根”。
根据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判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否有零点(或方程在某个区间上是否有根)时,一定要注意该定理是函数存在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如例、函数xx x f 2)1ln()(-+=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0,1); (B )(1,2); (C ) (2,e ); (D )(3,4)。
分析:显然函数xx x f 2)1ln()(-+=在区间[1,2]上是连续函数,且0)1(<f ,0)2(>f ,所以由根的存在性定理可知,函数xx x f 2)1ln()(-+=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1,2),选B(二)求解有关函数零点的个数(或方程根的个数)问题。
高一数学上册第一章函数及其表示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函数及其表示(一)知识梳理1.映射的概念设B A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则称f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记作f(x).2.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B A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A 中的 任意数 x ,在集合B 中都有 唯一确定 的数y 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关系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___y=f(x),x ∈A(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A x x f y ∈=),(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 对于的函数值的集合所有的集合构成值域。
(3)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 、 值域 和 对应法则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1).图象法: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3).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等式来表示。
4.分段函数在自变量的不同变化范围中,对应法则用不同式子来表示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二)考点分析考点1:判断两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考点2:求函数解析式方法总结:(1)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则用待定系数法;(2)若已知复合函数)]([x g f 的解析式,则可用换元法或配凑法;(3)若已知抽象函数的表达式,则常用解方程组消参的方法求出)(x f1.2函数及其表示练习题(2)一、选择题1. 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⑴3)5)(3(1+-+=x x x y ,52-=x y ; ⑵111-+=x x y ,)1)(1(2-+=x x y ;⑶x x f =)(,2)(x x g =;⑷()f x =()F x = ⑸21)52()(-=x x f ,52)(2-=x x f .A. ⑴、⑵B. ⑵、⑶C. ⑷D. ⑶、⑸2. 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1x =的公共点数目是( )A. 1B. 0C. 0或1D. 1或23. 已知集合{}{}421,2,3,,4,7,,3A k B a a a ==+,且*,,a N x A y B ∈∈∈ 使B 中元素31y x =+和A 中的元素x 对应,则,a k 的值分别为( )A. 2,3B. 3,4C. 3,5D. 2,54. 已知22(1)()(12)2(2)x x f x x x x x +≤-⎧⎪=-<<⎨⎪≥⎩,若()3f x =,则x 的值是( )A. 1B. 1或32C. 1,32或 D.5. 为了得到函数(2)y f x =-的图象,可以把函数(12)y f x =-的图象适当平移, 这个平移是( )A. 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B. 沿x 轴向右平移12个单位 C. 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 D. 沿x 轴向左平移12个单位 6. 设⎩⎨⎧<+≥-=)10()],6([)10(,2)(x x f f x x x f 则)5(f 的值为( ) A. 10 B. 11 C. 12 D. 13二、填空题1. 设函数.)().0(1),0(121)(a a f x xx x x f >⎪⎪⎩⎪⎪⎨⎧<≥-=若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2. 函数422--=x x y 的定义域 . 3. 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2,0),(4,0)A B -,且函数的最大值为9,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4.函数0y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函数1)(2-+=x x x f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求函数()f x =.2. 求函数12++=x x y 的值域.3. 12,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x m x m --++=的两个实根,又2212y x x =+,求()y f m =的解析式及此函数的定义域.4. 已知函数2()23(0)f x ax ax b a =-+->在[1,3]有最大值5和最小值2,求a 、b 的值.参考答案(2)一、选择题 1. C 2. C 3. D 4. D∴2()3,12,f x x x x ===-<<而∴ x =5. D 平移前的“1122()2x x -=--”,平移后的“2x -”, 用“x ”代替了“12x -”,即1122x x -+→,左移 6. B [][](5)(11)(9)(15)(13)11f f f f f f f =====.二、 1.(),1-∞- 当10,()1,22a f a a a a ≥=-><-时,这是矛盾的; 当10,(),1a f a a a a<=><-时; 2. {}|2,2x x x ≠-≠且 240x -≠3. (2)(4)y x x =-+- 设(2)(4)y a x x =+-,对称轴1x =, 当1x =时,max 99,1y a a =-==-4. (),0-∞ 10,00x x x x -≠⎧⎪<⎨->⎪⎩ 5. 54- 22155()1()244f x x x x =+-=+-≥-. 三、 1. 解:∵10,10,1x x x +≠+≠≠-,∴定义域为{}|1x x ≠-2. 解: ∵221331(),244x x x ++=++≥∴y ≥,∴值域为)+∞ 3. 解:24(1)4(1)0,30m m m m ∆=--+≥≥≤得或,222121212()2y x x x x x x =+=+-224(1)2(1)4102m m m m =--+=-+∴2()4102,(03)f m m m m m =-+≤≥或.4. 解:对称轴1x =,[]1,3是()f x 的递增区间,max ()(3)5,335f x f a b ==-+=即min ()(1)2,32,f x f a b ==--+=即∴3231,.144a b a b a b -=⎧==⎨--=-⎩得。
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结

( a ,c ( 0 ,1 ) U ( 1 , ) ,b 0 )
c
2) 对数恒等式
a lo g a N N ( a 0 且 a 1 , N 0 )
3) 四个重要推论
①logabllggabllnnab; ②logamNnm nlogaN;
③logablog1ba;
④ lo g ab lo g bc lo g ac.
由f x是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f x在( ,- a )是增函数,
在(- a ,0)是减函数.
综上,函数 f x x a(a>0)的单调
区间是
x f x在(- a ,0),(0, a )是减函数.
在( ,- a ),( a ,+)是增函数,
单调区间的分界点为: a的平方根
5.函数f x x a (a>0)的值域
①找不到证明问题的切入口.如第(1)问,很 多考生不知道求其定义域.
②不能正确进行分类讨论.若对数或指数的 底数中含有参数,一般要进行分类讨论.
一般地,函数 y x x 是 自 变 量 , 是 常 数
叫做幂函数
y
y x, y x2, y x3,
1
y x2, y x1
的图象.
O
x
幂函数的性质
当x1x2 >a时,由x1,x2是任意的,知x1,x2可 无限接近.而x1,x2在同一个区间取值, 知x1,x2 ( a,+)时,x1x2 >a都成立. 此时,f(x2 )>f (x1). 所以x ( a,+)时,f(x)是增函数.
同时可知,x (0, a )时,f(x)是减函数.
⑵. 当x∈ (-∞,0)时,确定某单调区间
高等数学第一章函数部分的知识点及例题

−
2 −1
(6)lim 2
→1 2 −−1
3
2 +1
− 1 > 0
(8) = ቐ 2 +2+1
3 +1
1
→∞ 2
(9) lim
+
2
2
≤0
+⋯
2
,求在0处的极限
五、两个重要极限
sin
lim
→0
一般形式:当 →
=1
sin
0时
,求k=
−3
→3
2 +1
(6) lim
→∞ +1
− + = 0,求a,b。
七、无穷小的比较
设和都是同一过程的无穷小
→0
= 0,则是的高阶无穷小 = 0
若 lim
→0
= ≠ 0,则是的同阶无穷小
若 lim
→0
= 1,则是的等价无穷小~
重点:利用函数连续性求极限
若()为初等函数且在有定义
则 lim = 0
→0
若()是连续的
则 lim
→0
= lim
→0
例题、求下列函数的极限
(1)lim ln
x→0
(4)
sin x
x
2x+3 x+1
lim
x→∞ 2x+1
(2)x→0
lim 1 + 2x
结论:
除0以外,无穷小于无穷大互为导数
无穷小与常数的乘积为无穷小
无穷小与有界函数的乘积为无穷小
例题、求下列函数的极限
函数连续性判定方法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函数连续性判定方法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数学分析中,函数的连续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些例题来详细讲解函数连续性的判定方法,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函数连续性的定义设函数$f(x)$在点$x_0$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当自变量的增量$\Delta x$ 趋近于零时,函数的增量$\Delta y = f(x_0 +\Delta x) f(x_0)$也趋近于零,那么就称函数$f(x)$在点$x_0$ 处连续。
用数学语言表示为:$\lim_{\Delta x \to 0} \Delta y =\lim_{\Delta x \to 0}f(x_0 +\Delta x) f(x_0) = 0$或者$\lim_{x \to x_0} f(x) = f(x_0)$如果函数在区间内的每一点都连续,就称函数在该区间上连续。
二、函数连续性的判定方法1、利用定义判定直接根据连续性的定义,计算函数在某点的极限是否等于该点的函数值。
例 1:判断函数$f(x) = x^2$ 在$x = 1$ 处的连续性。
解:$\lim_{x \to 1} f(x) =\lim_{x \to 1} x^2 = 1^2 = 1$,而$f(1) = 1^2 = 1$,因为$\lim_{x \to 1} f(x) = f(1)$,所以函数$f(x) = x^2$ 在$x = 1$ 处连续。
2、左右极限相等且等于该点函数值如果函数在某点的左极限和右极限都存在且相等,并且等于该点的函数值,则函数在该点连续。
例 2:判断函数$f(x) =\begin{cases} x + 1, & x < 1 \\ 3, &x = 1 \\ x 1, & x > 1 \end{cases}$在$x = 1$ 处的连续性。
解:左极限$\lim_{x \to 1^} f(x) =\lim_{x \to 1^}(x +1) = 2$,右极限$\lim_{x \to 1^+} f(x) =\lim_{x \to 1^+}(x 1) = 0$,因为左极限和右极限不相等,所以函数$f(x)$在$x= 1$ 处不连续。
函数知识点及例题(有答案)

集合与函数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C B A x y y x C x y y B x y x A 、、,,,如:集合lg |),(lg |lg |======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A 表示函数y=lgx 的定义域,B 表示的是值域,而C 表示的却是函数上的点的轨迹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 a ⊂(答:,,)-⎧⎨⎩⎫⎬⎭1013显然,这里很容易解出A={-1,3}.而B 最多只有一个元素。
故B 只能是-1或者3。
根据条件,可以得到a=-1,a=1/3. 但是, 这里千万小心,还有一个B 为空集的情况,也就是a=0,不要把它搞忘记了。
3. 注意下列性质:{}()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要知道它的来历:若B 为A 的子集,则对于元素a 1来说,有2种选择(在或者不在)。
同样,对于元素a 2, a 3,……a n ,都有2种选择,所以,总共有2n 种选择, 即集合A 有2n个子集。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2n种情况之中,包含了这n 个元素全部在和全部不在的情况,故真子集个数为21n-,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2n-()若,;2A B A B A A B B ⊆⇔==(3)德摩根定律:()()()()()()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M M M a --<∈∉50352的取值范围。
()(∵,∴·∵,∴·,,)335305555015392522∈--<∉--≥⇒∈⎡⎣⎢⎫⎭⎪M a a M a aa注意,有时候由集合本身就可以得到大量信息,做题时不要错过; 如告诉你函数f(x)=ax 2+bx+c(a>0) 在(,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就应该马上知道函数对称轴是x=1. 5、熟悉命题的几种形式、()()().∨∧⌝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p p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立方教育高一函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1、映射(1)映射: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映射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注意点:(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一对多不是映射,多对一是映射2、函数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条件:三要素有两个相同例1、例2、}30|{},20|{≤≤=≤≤=yyNxxM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有( C )A、 0个B、 1个C、 2个D、3个由题意知:M={x|0≤x≤2},N={y|0≤y≤3},对于图①中,在集合M中区间(1,2]的元素没有象,比如f( 3 2 )的值就不存在,所以图①不符合题意;对于图②中,对于M中任意一个元素,N中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符合函数的对应法则,故②正确;对于图③中,对于M中任意一个元素,N中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且这种对应是一一对应,故③正确;对于图④中,集合M的一个元素对应N中的两个元素.比如当x=1时,有两个y值与之对应,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④不正确x x x x1 2 111 22211112222y y yy3O OOO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1、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 (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 (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例1、y =函数的定义域为根号下的数必须为正数,又当底数为大于0小于1的数时,只有当真数大于0小于1时,才能保证根号下的数为正数。
所以让0<4X 的平方-3X<1,解0<4X 的平方-3X 得X<0或3/4<X,解4X 的平方-3X<1得-1/4<X<1,取交集得X 的围是《-1/4<X<0或3/4<X<1》四.函数的奇偶性1.定义: 设y=f(x),x∈A,如果对于任意x ∈A,都有()()f x f x -=,则称y=f(x)为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x ∈A,都有()()f x f x -=-,则称y=f(x)为奇函数.2.性质:①y=f(x)是偶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y=f(x)是奇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②若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0)=0③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奇[两函数的定义域D 1 ,D 2,D 1∩D 2要关于原点对称] 3.奇偶性的判断①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看f(x)与f(-x)的关系例1.已知函数)(x f 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 当)0,(∞-∈x 时,4)(x x x f -=, 则当),0(∞+∈x 时,=)(x f .当x ∈(0,+∞),f(x)=-x-x^4 解:当x ∈(0,+∞),-x ∈(-∞,0),因为当x<0时,f(x)=x-x^4,所以把-x 代入这个式子中得 f(-x)=-x-(-x)^4=-x-x^4,又因为f(x)是偶函数,所以f(-x)=f(x) 于是f(x)=-x-x^4例2、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12()2x x bf x a+-+=+是奇函数.(Ⅰ)求,a b 的值;(Ⅱ)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22(2)(2)0f t t f t k -+-<恒成立,求k 的取值围.(Ⅰ)因为 f(x)是奇函数,所以f(0)=0,即(b-1)/(a+2)=0 ==>b=1 f(x)=(1-2^x)/(a+2^(x+1)) 又由f (1)= -f (-1)知a=2(Ⅱ)解由(Ⅰ)知f(x)=(1-2^x)/(2+2^(x+1))=-1/2+1/(2^x+1) ,易知f(x) 在 正负无穷上为减函数。
又因 f(x)是奇函数,从而不等式:f(t^2-2t)+f(2t^2-k)<0 等价于f(t^2-2t)<-f(2t^2-k)=f(k-2t^2) ,因f(x) 为减函数,由上式推得:t^2-2t>k-2t^2 .即对一切t ∈R 有:3t^2-2t-k>0 ,从而判别式=4+12k<0 ==>k<-1/3六.函数的周期性:1.(定义)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则称函数f (x )为偶函数。
奇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那么函数f (x )是奇函数。
2.若)()(x f a x f -=+;)(1)(x f a x f =+;)(1)(x f a x f -=+;则)(x f 周期是2a例1、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f (x+2)=-f (x ),则,f (6)的值为(A)-1 (B) 0 (C) 1 (D)2由于f(X)为奇函数,故f(-X)=-f(X),所以f(-0)=-f(0)得出f(0)=0.又f(X+2)=-f(X)故f(6)=f(4+2)=-f(4)=-(-f(2))=f(2)=f(0+2)=-f(0)=0答案:f(6)=0例2、________例5、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实数x 恒满足)()2(x f x f -=+, 当]2,0[∈x 时22)(x x x f -=.⑴求证:)(x f 是周期函数;⑵当]4,2[∈x 时,求)(x f 的解析式.(1)f(x)=-f(x+2)=-(-f(x+4))=f(x+4),所以f(x)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2)根据奇函数性质f(x)=-f(-x),可知x ∈[-2,0]时,f(x)=-f(-x)=-(-2x-x ²)=2x+x ², 而f(x)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当x ∈[2,4]时,f(x)=f(x-4)=2(x-4)+(x-4)²=x ²-6x+8 f(x)=-f(x+2)=-(-f(x+4))?根据f(x+2)=-f(x)这条件...于是f(x+4)=-f(x+2),这个就是把x+2作为一个整体看作条件中的x ,带进去就是了七.二次函数(涉及二次函数问题必画图分析)1.二次函数f(x)=ax 2+bx+c(a≠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ab x 2-=,顶点坐标)44,2(2ab ac a b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为二次函数f(x)=ax 2+bx+c(a≠0)0=y 的x 的取值.一元二次不等式)0(02<>++c bx ax 的解集(a>0) 二次函数 △情况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y=ax 2+bx+c (a>0)△=b 2-4ac ax 2+bx+c>0 (a>0)ax 2+bx+c<0 (a>0)图象 与解△>0{}21x x x x x ><或{}21x x xx <<△=0{}0x x x ≠Φ△<0RΦ例1、已知函数54)(2+-=mx x x f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1(f 的围是( )(A )25)1(≥f (B) 25)1(=f (C) 25)1(≤f (D) 25)1(>f例2、方程0122=++mx mx 有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则实根m 的取值围是二次函数解决。
设Y=X^2+2mX+1,抛物线开口向上, 与X 轴交点在1的左右两边, ∴在保证有交点的情况下(Δ>0), X=1时,Y<0。
∴Δ=4m^-4>0,得m>1或m<-1, 当X=1时,Y=2+2m<0,得m<-1, 综合得:m<-1。
九.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xa 名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一般形式 Y=a x(a>0且a≠1)y=log a x (a>0 , a≠1)定义域 (-∞,+ ∞) (0,+ ∞) 值域 (0,+ ∞) (-∞,+ ∞) 过定点(0,1)(1,0)图象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 (a>0 , a≠1)图象关于y=x 对称单调性 a> 1,在(-∞,+ ∞)上为增函数 0<a<1, 在(-∞,+ ∞)上为减函数a>1,在(0,+ ∞)上为增函数 0<a<1, 在(0,+ ∞)上为减函数值分布y>1 ? y<1?y>0? y<0?2. 比较两个幂值的大小,是一类易错题,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分清底数相同还是指数相同,如果底数相同,可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指数相同,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底数与图象关系(对数式比较大小同理)记住下列特殊值为底数的函数图象:3.研究指数,对数函数问题,尽量化为同底,并注意对数问题中的定义域限制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中的绝大部分问题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复合问题,讨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例1、(1))35lg(lg x x 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解答:令 lgx ≥ 0, ∴ x ≥ 1 令 x > 0令 5 - 3x > 0, ∴ x < 5/3∴定义域为 1 ≤ x < 5/3(2)312-=x y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可以设t=1/(x-3),则t 的围就是t ≠0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y>0且y ≠20 即值域为(0,1)∪(1,+∞)(3))lg(2x x y +-=的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 -x^2+x>0 0<x<1y=lg(-x ²+x)的递增区间—(1/2,1)—值域为—(-无穷,-lg4]— 十.函数的图象变换1、平移变换:(左+ 右- ,上+ 下- )即kx f y x f y h x f y x f y k k h h +=−−−−−→−=+=−−−−−→−=><><)()()()(,0;,0,0;,0上移下移左移右移1、 对称变换:(对称谁,谁不变,对称原点都要变))()()()()()()()()()()()(1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x y xy y x =−−−−−−−−−→−==−−−−−−−−−−→−==−−→−=--=−−→−=-=−→−=-=−→−=-=轴下方图上翻轴上方图,将保留边部分的对称图轴右边不变,左边为右原点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