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抑制马铃薯脱毒瓶苗生长效果试验
化学实验知识:甘露醇对植物干旱耐受性的影响实验分析

化学实验知识:“甘露醇对植物干旱耐受性的影响实验分析”以下是一篇关于“甘露醇对植物干旱耐受性的影响实验分析”的文章。
植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分的供应。
然而,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干旱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地区,干旱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探索能否通过某些手段提高植物对干旱的耐受性,我们进行了一项甘露醇对植物干旱耐受性的影响实验。
甘露醇,又称丙二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烟草等领域。
近年来,甘露醇被发现可以作为保护剂,提高植物对干旱的耐受性,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实验中,我们选用油菜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控制不同条件下油菜的生长环境,观察不同浓度甘露醇对油菜干旱耐受性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确定不同浓度甘露醇对于油菜的生长发育是否会产生影响。
测试组设置三个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分别是 2.5%、5%和10%。
同时,对照组则是没有甘露醇的生长环境。
实验过程中,将油菜种子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撒播在各个组的培养皿中,每组培养皿设置5个小孔,以便观测植物的生长情况。
每隔两天,测量各组培养皿内植物的株高、根长,同时初步判断植物的繁殖情况以及植株的状况。
经过10天的观察发现,加入甘露醇的试验组的油菜种子在发芽和生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差别,生长情况良好,说明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对油菜生长发育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不大的。
接着,我们通过控制植株的生长条件,模拟干旱环境,观测不同浓度甘露醇对植物的干旱耐受性的影响。
对于模拟干旱环境,我们使用PEG6000溶液在培养皿中制造干旱环境。
将油菜种子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撒播,然后设置对照组和不同甘露醇浓度的试验组,每组培养皿内油菜种子数量相同。
在每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分别为2.5%、5%和10%。
实验过程中,每隔两天对各组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观察,测量各组植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浓度甘露醇对植物的干旱耐受性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
植物保护生物学中甘露醇作用机理的研究

植物保护生物学中甘露醇作用机理的研究甘露醇是一种天然糖醇,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
在植物中,甘露醇具有抗逆境能力和保护作用,并且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对植物保护生物学的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甘露醇在植物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甘露醇在植物保护生物学中的作用机理。
一、抗逆境能力植物在日常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逆境影响,比如高温、低温、干旱和盐碱等。
这些逆境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甘露醇作为一种能够保护植物的物质,在植物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温、干旱等胁迫下,植物细胞内部水分的流失会造成细胞膜的破坏,从而降低了植物细胞的生存能力。
而甘露醇作为一种具有保水性的物质,可以减缓细胞内部水分的流失,减轻高温、干旱等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此外,甘露醇还可以调节植物的气孔大小,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
二、保护作用除了在植物逆境胁迫中发挥作用外,甘露醇还可以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保护作用。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甘露醇可以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促进蛋白质的稳定和折叠,并参与蛋白质修饰作用,从而保证蛋白质的正常功能,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此外,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甘露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甘露醇可以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促进植物免疫系统的活化,防止病菌和害虫进入植物体内,从而保护植物的生长发育。
三、作用机理甘露醇在植物保护中发挥作用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细胞水分平衡甘露醇在植物体内能够调节细胞水分平衡,防止高温、干旱等逆境影响。
此外,甘露醇还能够调节气孔大小,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
2. 维持蛋白质稳定性甘露醇可以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促进蛋白质的稳定和折叠,并参与蛋白质修饰作用,从而保证蛋白质的正常功能,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3. 增强植物免疫能力甘露醇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能力,促进植物免疫系统的活化,防止病菌和害虫进入植物体内,从而保护植物的生长发育。
甘露醇保存甘薯种质试管苗的效果

甘露醇保存甘薯种质试管苗的效果
黄萍;马朝宏;颜谦
【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20)010
【摘要】以贵州仁怀地方甘薯品种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甘露醇(2%~10%)对试管苗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露醇可抑制试管苗的生长,延长保存时间,其中以6%~8%的浓度最为理想,可保存试管苗11个月,成活率达35%,且不影响试管苗继代.
【总页数】3页(P92-94)
【作者】黄萍;马朝宏;颜谦
【作者单位】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办,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1
【相关文献】
1.多效唑对甘薯试管苗种质保存的影响 [J], 张海燕;王庆美;张立明;李爱贤;侯夫云;董顺旭
2.茶种质资源室内保存技术研究:茶树茎切段试管苗保存技术 [J], 王立
3.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试管苗种质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J], 张海燕;张立明;王庆美;李爱贤;孙立荣
4.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试管苗种质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J], 张海燕;张
立明;王庆美;李爱贤;孙立荣;
5.试管苗保存甘薯种质的效果 [J], 唐君;王意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种防腐剂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中的抑菌效果

22 对试 管苗 生长 的影 响 .
由表2 以看出 ,添加 山梨酸钾处理的试管苗 可 平 均 株 高 、叶 片 数 、平 均 根 数 、平 均 根 长 明显 高 于添加苯 甲酸钠处理和对照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 另 据 观 察 ,添 加 山梨 酸 钾 处 理 的试 管 苗 根 系 发 育
不明显 ,可能与p 有关。山梨酸钾属酸性防腐剂 , H p H为6 6 ,接近 中性 ,有较好 的 防腐作 用 , . . 0~ 5
① 接 种 瓶 数 为6 瓶 。 0
而苯甲酸钠 防腐最佳p 为2 — . H . 4 ,这有待于进一 5 0 步探讨 。 参 考 文献 :
[] 宿飞 飞, 吕典秋 ,邱 彩玲 ,等. 1 马铃薯脱毒试 管苗快 繁 中污染 抑菌剂 的筛选 [] 中国马铃薯 ,2 1 ( ) J. 00 6 :
mg L. /
.
Ke r : o im e zae P tsim ob t; P tt ;P a t t;Co tmiain; B ceis t f c y wo  ̄ S du b no t ; oasu sr ae oao lnl s e na n t o a trot i e e t ac
2 结 果与分 析
进一步试验分析不同浓度 的山梨酸钾对试管
苗 生 长 的影 响 , 果 ( 3 表 明 , 加 山梨 酸钾 2 、 结 表 ) 添 0 苗各项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对照 ,
添加3 、4 g 处理对试管苗的影响不显著 。以 0 0m / L 添加山梨酸钾2 理 的株高 、叶片数 、根数 、 0m 根长均为最高 ,其次为添加山梨酸钾2 g 处理 , 5 / m L 说 明低 浓 度 的 山梨 酸 钾 对 试 管 苗 生 长有 明显 的促
利用山梨醇长期保存马铃薯试管苗

利用山梨醇长期保存马铃薯试管苗吴京姬;康哲秀;郎贤波;许震宇;玄春吉【摘要】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stablish slow growth system of plantlets in vitro by addition of sorbitol to medium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slow growth, and extend the subculture cycle from 2-3 months to 1 year by optimization of sorbitol concentration and culture temperature, thereby providing technique support for preservation of plantlets in vitro on large scal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se of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40 g/L sorbitol, combined with 10℃ cult ure temperature, could extend the subculture cycle to 1 year for some varieties tested, therefore reducing cost, and avoiding the contamination and mixture due to frequent subculture.%试验以缓慢试管苗生长为策略,建立合理使用山梨醇保存试管苗慢性生长体系,通过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合理的山梨醇浓度使用,使试管苗培养周期由原来的2~3个月延长至1年,为大规模保存马铃薯试管苗提供技术基础。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40 g/L山梨醇的培养基结合10℃培养室温度,能够使多数马铃薯试管苗保存延长至1年,从而能有效节省成本,减少由于频繁转接所引起的污染及品种混杂的发生。
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的筛选

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的筛选摘要为了培育马铃薯健壮试管苗,提高其移栽成活率,该文用by-14和zh 2个马铃薯品种(系)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以ms培养基添加0.2 mg/l 6-ba和1.0 mg/l na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蔗糖含量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0.2 mg/l 6-ba和1.0 mg/l naa的浓度配比能使苗矮化、叶片浓绿,尤其能促进根粗壮和根数增多,有一定的壮苗作用。
在有生长素存在的条件下,调整蔗糖的用量为20~40 g/l(用量差异与品种不同有关),其壮苗效果则更好,主要表现在促进根系发育和增加了茎叶干物质的含量,促进试管苗组织老化,进而提高其移栽抗逆性。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糖分含量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65-02在马铃薯品种资源试管种苗的保存过程中,存在种苗弱化和移栽到室外成活率低等现象,即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继代时间的延长和外源生长延缓剂等在植物体内的累积,马铃薯试管苗发生严重退化。
其表现为苗的生长势减弱、茎叶嫩黄、纤细瘦弱、繁殖系数减小等,不仅影响了试管苗的质量,也使试管苗在移栽到室外时成活率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的产量和质量。
已有学者在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上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如采用不同的措施促使马铃薯试管苗植株矮壮、茎杆变粗、叶片变浓绿、根系变发达等[1-4]。
也有学者认为,在马铃薯试管苗的组织培养快繁中,蔗糖不仅是较为常用的碳源,而且它对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势也具有重要作用,与甘露醇和山梨醇等外部渗压剂的作用相似[5]。
该试验以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保存的by-14和zh 2个马铃薯品种(系)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以ms培养基添加0.2 mg/l 6-ba和1.0 mg/l na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蔗糖含量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从中能筛选出较适宜的试管苗壮苗培养基及培养方法,从而为提高马铃薯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提供参考。
马铃薯茎尖脱毒及脱毒苗快繁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1 茎尖脱毒技术操作规程 (1)1.1 设备条件 (1)1.1.1 试剂配置室 (1)1.1.2 洗涤及灭菌室 (2)1.1.3 无菌室 (2)1.1.4 培养室 (2)1.2 材料的选择 (2)1.3 类病毒和病毒的检测 (2)1.3. 1 类病毒的检测 (2)1.3.2 病毒检测 (9)1.3.3 脱毒材料热处理 (13)1.4 培养基的制备 (13)1.4.1 培养基母液配制 (13)1.4.2 培养基配制 (15)1.5 外植体灭菌 (17)1.6 茎尖剥离前消毒 (17)1.7 茎尖剥离与接种 (17)1.8 培养 (17)1.9病毒检测筛选脱毒苗 (17)1.10 品种典型性鉴定 (18)2 脱毒苗快繁技术操作规程 (18)2.1 茎切段培养基繁殖 (19)2.1.1 扩繁前的准备工作 (19)2.1.2 茎切段和接种 (19)2.1.3 培养 (19)2.2 扦插苗扩繁 (21)2.2.1 培养基础苗 (21)2.2.2 基础苗移栽 (21)2.2.3 基础苗剪切 (21)2.2.4 基础苗切段后的管理 (22)2.2.5 扦插苗 (22)2.2.6 扦插苗管理 (23)马铃薯茎尖脱毒及脱毒苗快繁技术操作规程1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操作规程马铃薯健康种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利用茎尖脱毒快繁技术生产无病毒种薯、田间系选生产良种和实生种子生产无毒实生薯等,其中植物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即茎尖脱毒)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茎尖脱毒技术是根据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和茎尖分生组织带毒少的原理,结合使用钝化病毒的热处理方法,通过剥离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获得脱毒植株。
这一技术具有周期短、效率高、能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相结合等特点。
目前除一些类病毒外,绝大多数植株病毒都可以通过茎尖脱毒技术进行脱除。
经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经病毒检测并确认其不带病毒后可进一步利用,对仍带有病毒的株系进行淘汰或再脱毒。
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影响

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影响摘要将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提供的合作88号马铃薯品种的发芽块茎,进行茎尖剥离脱毒和组织培养诱导,研究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对合作88号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对合作88号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0.1 mg/L 6-BA+0.05 mg/L NAA+0.1 mg/L GA3+30 g/L 白糖+4.0 g/L琼脂粉+100 mg/L肌醇,形成的愈伤组织状态好、成苗率高。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培养基;生长;影响普通栽培种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双子叶种子植物,属茄科(Solanacea)茄属(Solanum),一年生喜凉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马铃薯在生产上绝大多数是利用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性繁殖,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两者种植面积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78%。
其中,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和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1/2[1]。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和国际食品政策中心(IDPRI)合作研究表明,到2020年全世界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有望增长40%[2],超过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增长,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对马铃薯的需求将增长更快。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薯、商品薯、加工企业市场的发展,优质马铃薯加工产品供不应求,加工用薯比例大幅度增加,马铃薯栽培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项战略选择,且马铃薯种植也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区域化。
马铃薯为块茎无性繁殖作物,在生长期间易受病毒侵染,且病毒会在种薯块茎中逐代累积,使马铃薯种薯的种性发生退化[3]。
而种薯“退化”是马铃薯产量降低和商品性状变差的主要原因[4]。
有研究表明,病毒在植株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且越靠近新生组织部位的(如茎尖)病毒越少,甚至无毒。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即根据这个原理,利用无菌操作,通过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的离体培养,获得无病毒或脱去马铃薯主要危害病毒的试管苗[5-7],从而恢复马铃薯的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露醇抑制马铃薯脱毒瓶苗生长效果试验
摘要:以MS全脱水培养基粉剂制备基本培养基,以庄薯3号脱毒试管苗为供试材料,研究甘露醇在马铃薯脱毒瓶苗生长及保存中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在每升培养基中加入30g甘露醇,能有效抑制瓶苗生长,常温下可以保存2个月,如果给予较低温度(10℃±1),则可以保存3~4个月。
关键词:甘露醇;马铃薯脱毒瓶苗;保存
近年来,庄浪县生产的马铃薯各级脱毒种薯已在本县及周边县市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该县马铃薯产业的迅猛发展。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庄浪县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我县的实施和“庄浪县陇原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马铃薯脱毒瓶苗的生产和研究也向纵深方向发展。
根据我县生产实际,大量扩繁瓶苗时间为每年的2-7月份,至次年2月份,瓶苗陆续移栽出去,为瓶苗保存期,期间应转接1~2次,保持一定数量基础苗即可。
为此,寻求一种保持瓶苗缓慢生长的方法,对我县马铃薯脱毒苗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庄薯3号脱毒苗;MS全脱水培养基粉剂;7cm高罐头瓶作为培养瓶。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①(CK),不加甘露醇;处理②,每升培养基加10g甘露醇;处理③,每升培养基加20g甘露醇;处理④,每升培养基加30g甘露醇。
每升培养基称取40g MS全脱水培养基粉剂和相应的甘露醇,加1 000mL煮沸的开水,搅拌均匀分装于30个培养瓶中,常规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每瓶接20个单节茎段,置于温室内正常培养,每隔20d统计一次生长情况。
各处理每次抽取5瓶掏出苗子洗净根部培养基,随机抽取10株统计生长情况。
试验于8月25日进行。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甘露醇对株高的影响
由下表可知,20d时株高处理①与处理②无明显差别,处理③、④与对照差异显著。
处理①与处理②在统计生长情况后全部转接,处理③在40d统计后也转接,处理④长到60d时株高与对照无明显差别。
说明一定浓度的甘露醇能有效抑制马铃薯脱毒苗芽的生长和主茎的伸长,但不影响其正常生长。
2.2甘露醇对繁殖系数的影响
展开叶片数决定切段繁殖的可用节数,而可用节数决定繁殖系数。
4个处理在长满瓶时株高接近,但处理③、④均比对照多2~3个叶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由此可知,甘露醇有利于繁殖系数的提高。
2.3甘露醇对茎粗的影响
甘露醇对植株茎粗的影响并不大,随着苗子的生长,茎也不断加粗,4个处理株高接近时茎粗也基本接近,无明显差异。
2.4甘露醇对根的影响
甘露醇对主根的生长和伸长影响并不大,第一次统计时根数和根长基本接近,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根长也逐渐伸长,但可以抑制气生根的生长,提高转接速度
和转接质量。
3 结论
甘露醇是醇类化合物,是一种惰性物质,通过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压调节培养条件来抑制芽的生长和主茎的伸长,实现植株缓慢生长。
每升培养基中加入30g甘露醇,常温下可以保持马铃薯脱毒苗60d(不加或达不到浓度,只能保持20~40d),大大延长了保存时间,而且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有效节数增多,繁殖系数提高,既实现延长继代时间,防止多代繁殖造成种性退化和病毒感染,保证种质的优良性状和遗传稳定性,又减少操作,省工省时,节约成本,符合庄浪县生产实际,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如果换作更高一些的培养瓶或降低温度,保持有效生长时间会更长,工厂化生产中可以广泛应用。
(执笔作者:马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