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存储管理习题教案1
第4章存储管理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习题分析一、判断改错题(判断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进行程序的相对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就是地址重定位。
()2.在分页管理中所产生的内存碎片,最多小于帧的大小。
()3.段页式存储管理是通过请求调入和替换功能,对内外存进行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了比实际内存容量大的多的物理存储空间。
()4.请求页式存贮管理中,若一个作业要求的全部存贮需求不能满足,该作业只能等待。
( )5.碎片的总容量如果超过某个作业申请的容量,就可以将其再次分配给该作业。
()6.最佳适应法将能满足作业需求量的最小空闲区分配给作业。
( )7.相对于简单分页管理来说,请求页式管理是“用时间换取了空间”,这是该种管理方式的一个缺点。
()8.段式管理便于处理动态变化的数据结构,便于动态链接,便于分段共享。
()9.请求分页管理过程中,作业地址空间同样受到内存容量大小的限制。
()10.分区管理取消了存储分配连续性要求,使一个作业的地址空间在内存中可以是若干个不一定连续的区域。
()11.静态分配是指在目标程序运行之前完成的存储分配。
例如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
()12.分页管理中,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页的长度是等长的。
()习题解答:13.对;14.对;15.错;应为:段页式存储管理是段式和页式管理方法的结合,两者优势互补。
16.错;应为:……若一个作业所要求的全部存储不能满足,该作业也可运行。
17.错;应为:……,经拼接后就可以将其分配给该作业。
18.对;19.对;20.对;21.错;应为:请求分页管理过程中,作业地址空间不受内存容量大小的限制。
22.错;应为:分页管理取消了存储分配继续性要求,使一个作业的地址空间在内存中可以是若干个不一定连续的区域。
23.错;应为:……。
例如分区管理和简单分页管理。
24.对;二、填空题25.源程序经过产生相对目标程序,运行时,必须经过将相对目标程序装入内存,并实现相对地址到的转换。
第四章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存储管理1. ______ C ______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C.固定分区2.虚拟存储技术是B 。
B.D.页式段页式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 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 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3.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 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 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 计算机地址位数4.动态页式管理中的 C 是:当内存中没有空闲页时,如何将已占据的页释放。
A.调入策略B. 地址变换C.替换策略D. 调度算法5.多重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B 的内存单兀。
A.地址连续B. 若干地址不连续C.若干连续的帧D. 若干不连续的帧6.段页式管理每取一数据,要访问 C 次内存。
A. 1B. 2C. 3D. 47.分段管理提供 B 维的地址结构。
A. 1B. 2C. 3D. 48.系统抖动是指 _______ B _______ 。
A.使用计算机时,屏幕闪烁的现象B.刚被调出内存的页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的现象C.系统盘不干净,操作系统不稳定的现象D.由于内存分配不当,造成内存不够的现象9.在 ____ A _______ 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现象。
A.静态分区管理B.请求分页式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D.段页式存储管理10.在分段管理中 _______ A ______ 。
A.以段为单元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B.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C.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D.每段是等长的11.请求分页式管理常用的替换策略之一有 _____________ A _。
A.LRUB. BFC. SCBFD. FPF12.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DA.名称空间B.虚拟地址空间C.相对地址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13.______ C _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A.固定分区B.分页C.分段D.物理地址空间14.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B 。
《操作系统》第4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4章存储管理“练习与思考”解答1.基本概念和术语逻辑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空间、内存空间、重定位、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碎片、碎片紧缩、虚拟存储器、快表、页面抖动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相对地址或逻辑地址。
内存中各物理存储单元的地址是从统一的基地址开始顺序编址的,这种地址称为绝对地址或物理地址。
由程序中逻辑地址组成的地址范围叫做逻辑地址空间,或简称为地址空间。
由内存中一系列存储单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称作内存空间,也称物理空间或绝对空间。
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时,需对目标程序中的地址进行修改。
这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序对目标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即把程序的逻辑地址都改成实际的内存地址。
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
这种变换是靠硬件地址转换机构实现的。
内存中这种容量太小、无法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作“碎片”或“零头”。
为解决碎片问题,移动某些已分配区的内容,使所有进程的分区紧挨在一起,而把空闲区留在另一端。
这种技术称为紧缩(或叫拼凑)。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虚拟存储空间,它使用户逻辑存储器与物理存储器分离,是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的一个比真实内存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为了解决在内存中放置页表带来存取速度下降的矛盾,可以使用专用的、高速小容量的联想存储器,也称作快表。
若采用的置换算法不合适,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被访问,为把它调入而换出另一页,之后又访问刚被换出的页,……如此频繁地更换页面,以致系统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页面的调度和传输上。
此时,系统好像很忙,但实际效率却很低。
这种现象称为“抖动”。
2.基本原理和技术(1)存储器一般分为哪些层次?各有何特性?存储器一般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磁盘和磁带。
CPU内部寄存器,其速度与CPU一样快,但它的成本高,容量小。
操作系统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章存储器管理期末练习题及答案1、把一个分区的存储管理技术用于系统时,可采用( )让多个用户作业轮流进入主存储器执行。
A.存储技术B.覆盖技术C.对换技术D.紧凑技术正确答案:C2、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中进行的。
A.修改过程B.编译过程C.装入过程D.执行过程正确答案:D3、(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A.段式B.页式C.固定分区D.段页式正确答案:C4、( )存储管理不适合多道程序系统。
A.段页式B.固定分区C.单一连续分配D.可变分区正确答案:C5、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可( )分配作业的主存空间。
A.根据一张“位示图”构成的主存分配表B.根据一张主存分配表C.根据空闲分区表D.由系统自由正确答案:C6、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下收回主存空间时,若已判定“空闲区表第j栏始址=回收的分区始址+长度”,则表示( )。
A.归还区有上邻空闲区B.归还区有下邻空闲区C.归还区有上、下邻空闲区D.归还区无相邻空闲区正确答案:B7、碎片现象的存在使( )。
A.主存空间利用率得以改善B.主存空间利用率提高C.主存空间利用率降低D.主存空间利用率不受影响正确答案:C8、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把空闲区( )。
A.按长度以递减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B.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C.按长度以递增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D.按地址顺序从大到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正确答案:B9、在无快表时,分页存储管理时,每读写一个数据,要访问( )主存。
A.4次B.1次C.2次D.3次正确答案:C10、段式存储管理中分段是由用户决定的,因此( )。
A.段内的地址是不连续的,而段间的地址是连续的B.段内的地址和段间的地址都是连续的C.段内的地址和段间的地址都是不连续的D.段内的地址是连续的,而段间的地址是不连续的正确答案:D11、( )实现了分段、分页存储方式的优势互补。
A.页式存储管B.固定分区存储管理C.段页式存储管理D.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正确答案:C12、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 )总是按作业要求挑选一个最大的空闲区。
《操作系统》2个教案

《操作系统》2个教案《操作系统》教案章节名称:第四章存储器管理第1节程序的装⼊与链接第2节连续分配⽅式任课教师:(计算机科学系)张雪亚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汤⼦瀛编)(西安电⼦科技⼤学出版社)⼀、教学⽬的和要求1.回忆存储器的相关知识,为后⾯的学习打好基础.2.了解程序装⼊与链接的⼏种不同⽅法.3.熟悉连续的内存分配⽅式4.掌握动态分区分配的实现⽅法⼆、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动态分区分配,可重定位分区分配.2. 难点:重定位的基本概念:①为何引⼊?②如何实现?动态分区分配:①数据结构②分配算法③分配过程三、学时分配第⼀课时:引⾔,程序的装⼊⽅法,程序的连接⽅法.第⼆课时:连续分配的四种⽅式,作业.四、教学⽅法1.课堂讲授。
2.课后实验。
五、教学⼿段课堂讲授为主,如果有投影设备,可以使⽤多媒体课件向学⽣演⽰。
六、教学过程引⾔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存储器管理的学习。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存储器的容量虽然⼀直在不断的扩⼤,但仍然不能满⾜现代软件发展的需要,因此存储器仍然是⼀种宝贵⼜紧俏的资源。
所以如何对它加以有效的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到存储器的利⽤率,还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影响。
存储器的功能结构如下图所⽰,在本章中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内存。
第⼀课时程序的装⼊和链接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程序要运⾏必须为之创建进程,⽽创建进程的第⼀件事,就是要将程序和数据装⼊内存。
如何将⼀个⽤户源程序变为⼀个可在内存中执⾏的程序,通常要经过以下⼏步:(1)编译:由编译程序(Compiler )将⽤户源代码编译成若⼲个⽬标模块(ObjectModule )。
(2)链接:由链接程序(Linker)将编译后形成的⽬标模块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库函数,链接在⼀起,形成⼀个装⼊模块(Laod Module );(3)装⼊:由装⼊程序(Loader )将装⼊模块装⼊内存。
⼀、程序的装⼊⽅法为了阐述上的⽅便,我们先介绍⼀个⽆须进⾏链接的单个⽬标模块的装⼊过程。
《操作系统》第4章存储管理

2019/3/20
HZAU 理学院计算机系 姚娟
6
重定位(地址映射)
逻辑地址(相对地址,虚地址):用户的 程序经过汇编或编译后形成目标代码,目 标代码通常采用相对地址的形式。
其首地址为0,其余指令中的地址都相对于首
地址来编址。 不能用逻辑地址在内存中读取信息。
物理地址(绝对地址,实地址):内存中 存储单元的地址。物理地址可直接寻址。
存储器资源的组织(如内存的组织方式) 地址变换(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对应
关系维护) 虚拟存储的调度算法
2019/3/20
HZAU 理学院计算机系 姚娟
2
存储组织
存储器的功能是保存数据,存储器的发展方向是 高速、大容量和小体积。
内存在访问速度方面的发展:DRAM、SDRAM、
SRAM等; 硬盘技术在大容量方面的发展:接口标准、存储密度 等;
缺点
需要硬件支持(通常是CPU),OS实现较复
杂。它是虚拟存储的基础。
2019/3/20 HZAU 理学院计算机系 姚娟 13
存储保护
在多道程序设计的环境下,系统中有系统程序和 多个用户程序同时存在,如何保证用户程序不破 坏系统程序,用户程序之间不相互干扰?这就是 存储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 常用的存储保护有两种:
优点:不需硬件支持,可以装入有限多道程序
缺点:一个程序通常需要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程序
装入内存后不能移动。不易实现共享。
2019/3/20 HZAU 理学院计算机系 姚娟 10
0 Relocation Table 150 ...
2000 150 ...
jmp 150 100
jmp 2150 2100
第4章 存储器管理_习题

第4章存储器管理4.4自测题4.4.1基本题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记√,错误的记×)1.为了减少内部碎片,页应偏小为好。
( )2.为了减少缺页中断率,页应该小一些。
( )3.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 )4.用户程序中出错处理部分不必常驻内存。
( )5.使用预分页的原因是每个进程在最初运行时需要一定数量的页面。
( )6.可变分区法可以比较有效地消除外部碎片,但不能消除内部碎片。
()7.分页存储管理方案易于实现用户使用内存空间的动态扩充。
( )8.LRU页面调度算法总是选择在主存驻留时间最长的页面被淘汰。
( )9.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 )10.请求分段存储管理中,分段的尺寸要受主存空间的限制。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在可变式分区管理中,最佳适应算法是将空白区在空白区表中按______次序排列。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容量递增D.容量递减2.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_______.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机构D.目标程序3.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案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内存B.不要求将作业全部装入内存C.不要求使用联想存储器D.不要求缺页中断的处理4.在存储管理方案中,___________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页式管理B.段式管理C.段页式管理D.可变分区管理5.一个计算机系统虚存的最大容量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A.主存的容量B.辅存的容量C.主存容量+辅存容量D.计算机的地址机构6.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_。
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7.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只需要进行一次比较就可以判定是否满足作业对主存空间要求的是______。
《操作系统》第4章 存储管理1

4.4.1 存储器的层次
三级存储器结构 高速缓存(cache)—内存(primary storage)—外存 (secondary storage)
3
4.1.2 存储管理的功能
1.内存分配和回收 内存的利用率与内存分配的技术、方式和策略有直接关 系。 2.内存保护 内存保护就是确保多个进程都在各自分配到内存区域内 操作,互不干扰,防止一个进程破坏其他进程的信息。 3.内存扩充 内存“扩充”包含了存储器利用的提高和扩充两方面的 内容。为用户提供比内存物理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比较典型的内存扩充是虚拟存储器。 4.地址映射 地址映射就是将进程的逻辑地址变换为内存中的物理地 址。我们需要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即实 现从虚地址到实地址的变换。这种变换就是重定位。
22
4.3 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分页存储管理允许进程的存储空间是离散 的,把进程逻辑地址空间与实际存储空间 分离,增加存储管理的灵活性。将一个进 程分散存储到许多不连续的空间,就可以 避免内存碎片。根据分配时所采用的基本 单位的不同,可将离散分配方式分为以下 三种: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和段 页式存储管理,其中段页式存储管理是前 两种管理方法结合的产物。
5
4.1.4 重定位
为使程序正确执行。一个程 序装入内存,要进行逻辑地 址到物理地址的重定位,实 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 变换,重定位可分为静态重 定位和动态重定位。 ①静态重定位 进程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 序对进程中的指令和数据的 地址进行修改,将程序中的 逻辑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 即物理地址=基址+逻辑地 址。
4
几个重要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 次课教案
1. 某系统采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除操作系统程序占用分区外,其余分区大小为8KB,20KB,25KB,70KB,126KB。
现有作业序列1KB,21KB,2KB,103KB。
试画出主存分布图并说明系统主存浪费有多大。
2. 在分区分配中,分区的回收有哪几种邻接情况?如何处理?
3. 已知主存容量为512KB,其中操作系统代码占低地址部分的126KB,有作业序列如下:
作业1 要求80KB
作业2 要求56KB
作业3 要求120KB
作业1 完成;
作业3 完成;
作业4 要求156KB
作业5 要求80KB
试用首次适应法和最佳适应法处理上述作业序列,并做如下工作:(假定在存储分配时,从空闲区高低址处分割一块作为分配区)
(1)画出作业1,2,3进入系统后的内存分布情况。
(2)画出作业1,3完成后内存分布情况,并画出两种算法下的空闲区队列结构。
(3)画出作业4,5进入系统后的内存分布情况。
4. 系统中有4个不邻接的空闲区,它们的容量分别是10KB、30KB、14KB和26KB。
现在有一个作业到达,要求分配40KB的内存空间,能否分配,为什么?
5. 系统中按地址递增的空闲区如表所示:
表按地址递增的空闲区
要求:⑴按照首次适应算法画出系统空闲分区表
⑵现有三个作业分别申请内存空间100K、30K及7K。
给出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的内存分配情况及分配后空闲分区表。
6. 有作业序列:作业A要求18K;作业B要求25K,作业C要求30K。
要求画出系统中空闲区按三种算法组成的空闲分区链。
7. 某操作系统采用可变分区分配存储管理方法,用户区为512K,始址为0,用空闲分区表管理空闲分区。
若分配时采用分配空闲区低地址部分的方案,且初始时用户区的
512K空间空闲,对下述申请序列:作业1申请300K,作业2申请100K,作业1结束释放300K,作业3申请150K,作业4申请30K,作业5申请40K,作业6申请60K,作业4释放30K。
回答以下问题:
⑴采用首次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有哪些空块(给出始址、大小)?
⑵采用最佳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有哪些空块(给出始址、大小)?
⑶如果再申请100K,针对(1)和(2)各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