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72泉
72名泉的名称

72名泉的名称济南七十二名泉指的是在济南市区内的七十二个泉眼,其中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最为著名。
以下是七十二名泉的名称:1. 趵突泉2. 黑虎泉3. 珍珠泉4. 五龙潭5. 百脉泉6. 豆芽泉7. 白石泉8. 九女泉9. 琵琶泉10. 大泉11. 小泉12. 无忧泉13. 石湾泉14. 酒泉15. 湛露泉16. 涌泉17. 散水泉18. 溪亭泉19. 濋泉20. 濯缨泉21. 灰池泉22. 漱玉泉23. 卧牛泉24. 金线泉25. 皇华泉27. 柳泉28. 白云泉29. 登州泉30. 望水泉31. 东高泉32. 杜康泉33. 北煮糠泉34. 满井泉35. 北珍珠泉36. 豆芽泉37. 南珍珠泉38. 朱砂泉39. 芙蓉泉40. 舜泉41. 香泉42. 双忠泉43. 黑虎泉44. 琵琶泉45. 玛瑙泉46. 白石泉47. 九女泉48. 五龙潭49. 古温泉50. 贤清泉51. 天镜泉52. 月牙泉53. 西蜜脂泉54. 东蜜脂泉55. 洗钵泉57. 虬溪泉58. 玉泉59. 濂泉60. 华泉61. 浆水泉62. 龙湾泉63. 悬清泉64. 都泉65. 青龙泉66. 白虎泉67. 中泉68. 林汲泉69. 斗母泉70. 豆芽泉71. 车泉72. 甘露泉以上是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名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济南泉城

泉城,即济南市的别称,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山脉丰 富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至济南,被北郊的火成 岩阻挡,于市区喷涌而出形成众多泉水,形成七十二名 泉,济南因此得名泉城。济南气候属暧温带,四季分明。 著名景区有千佛山、大明湖等,在七十二名泉中,趵突 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最负盛名。
珍珠泉
珍珠泉为“泉城”——济南的第三大名泉,位于济南旧城中心, 今泉城路珍珠泉礼堂内北面,明清时期为山东巡抚驻地,匾额为乾隆 皇帝御笔亲题。在它周围有许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环 泉、太乙泉等,被称为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池长42米、宽29米,周围砌以雪花石栏,岸边杨柳轻垂,泉 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气泡自池底冒出,仿佛飘撒的万颗珍珠,迷 离动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缨池,是由泉水汇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经百 花注洲后进入大明湖。珍珠泉区为一座清雅的庭园,松柏苍翠、杨柳 低垂,泉池楼阁错落有致;园内罗锅桥西侧,有一株高五、六米的宋 代海棠,至今有千年的历史,相传是济南太守曾巩所栽。另外,在珍 珠泉北边新建了一座人工湖,砌假山、植苍松,别具一番特色。清代 王昶《珍珠泉记》云:“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 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矶,皆自底以达于面。”人们形容这 里的景观是“跳珠溅雪碧玲珑”。附近还有散文泉、朱砂泉、腾蛟泉、 等十一处泉水。
诗句 源自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 酒泉。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来历传说
很久以前,济南城里有个名叫鲍全的青年樵夫,天天手不离斧砍柴, 仍养活不了年迈的双亲。双亲突然得了重病,没钱请医生,鲍全只好 眼看着父母相继去世。 从此他向一和尚学医,几年中救活了许多 老百姓。那时济南没有泉水,遇上旱年,连煎药的水也没有,鲍全每 天早起去担水,为那些买不起水的穷人煎药。一天,鲍全在担水的路 上救了一位老者,并拜这位长者为干爹。干爹看鲍全一天到晚为穷人 治病,忙得连饭也没空吃,就说:“泰山上有个黑龙潭,潭里的水, 专治瘟疫,你要能挑一担潭水回来,每个病人只要滴到鼻里一滴,就 能消除百病。”鲍全拿着干爹给的拐杖,历尽艰辛,来到泰山黑龙潭, 却发现这里原来是龙宫,干爹是龙王的哥哥。鲍全挑了一件龙王的礼 物白玉壶,里面的水永远也喝不完。鲍全回到泉城后,为很多病人治 好了病,州官听说后派人来抢夺,鲍全把壶埋在了院子里。公差在院 中挖到了白玉壶,却怎么也搬不动,他们一起用力,只听“咕咚”一 声,突然从平地下“呼”地窜出一股大水,溅起的水花撒满全城,水 珠落在哪里,哪里便出现一眼泉水,从此济南变成了有名的泉城。 人们为了纪念鲍全,把这泉叫宝泉,年深日久,人们根据泉水咕 嘟咕嘟向外冒的样子,又把它叫成“趵突泉”了。
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具体位置

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具体位置(2011-01-22 20:26:36)转载▼标签:七十二泉济南位置休闲凤巢博友虽离开家乡多年,但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仍是情有独钟。
让我这生在济南长在济南现在仍身在济南的人来说,也不了解济南的名泉的位置,真是感到惭愧。
所以,赶紧上网浏览了一番,还真的找到了关于济南七十二名泉的详细介绍和浏览路线,供喜欢济南的朋友参考。
济南72名泉位置及自助游方案来源:徐向前的日志2010年8月28日,济南市政府召开畅游72名泉协调会,公布72名泉地址及自助游方案。
一、市区四大泉群(43处)黑虎泉泉群:乘坐101、5路等公交车至解放阁下车,游览黑虎泉泉群。
此处有6处名泉:黑虎泉(位于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解放阁南边)、琵琶泉(位于黑虎泉西,护城河南岸)、五莲泉(位于琵琶泉西100米,南护城河河心)、玛瑙泉(位于黑虎泉东,护城河南岸)、白石泉(位于黑虎泉东北,护城河北岸)、九女泉(位于白石泉西边)。
珍珠泉泉群:沿舜井街向北,经泉城路、院前街,进珍珠泉宾馆院内游览。
此处有4处名泉:珍珠泉(在珍珠泉大院西南)、散水泉(在珍珠泉泉池以东)、溪亭泉(位于珍珠泉东8米处)、濋泉(位于珍珠泉东80米处)。
濯缨泉(俗称王府池子):沿西辕门街、西更道街、王府池子街,至王府池子街中段西侧游览。
腾蛟泉:沿王府池子街向北,至北端路东游览。
泮池:沿起凤桥向西,到芙蓉街口向北至文庙院内游览。
芙蓉泉:沿芙蓉街向南,过关帝庙前行50米路西游览。
双忠泉:沿芙蓉街、省府东街、省府西街,至双忠祠街西首游览。
玉环泉:沿双忠祠街、省府西街,至省府前街中段路西游览。
趵突泉泉群:沿泉城路、趵突泉南路,进趵突泉公园东门游览。
此处有14处名泉:趵突泉(位于泺源堂前)、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无忧泉(位于趵突泉南侧)、漱玉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南)、柳絮泉(位于漱玉泉西)、皇华泉(位于柳絮泉西)、卧牛泉(位于皇华泉西)、马跑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东侧假山下)、石湾泉(位于南门假山北)、湛露泉(位于石湾泉北侧)、满井泉(位于娥英祠院西北角)、登州泉(在趵突泉与万竹园之间)、杜康泉(位于登州泉北边)、望水泉(位于万竹园西院)。
济南72名泉资料大全(含地图)

济南72名泉资料大全(含地图)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
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
济南泉水亦不止72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
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
一、趵突泉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
居“七十二名泉”之首,更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
北魏《水经注》称“泺水”;“趵突泉”名见于文字的最早记载是宋代熙宁六年(1072年)曾巩撰《齐州二堂记》。
趵突泉泉水喷涌达26.49米,最大涌水量16.2万立方米/日。
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
周围建有观澜亭、泺源堂、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及历代名人题咏趵突泉诗文碑刻等名胜古迹。
1956年,依泉建园称趵突泉公园。
二、白石泉白石泉位于黑虎泉东侧河中。
清道光《济南府志》载:“白石泉,乾隆甲寅江方伯因旱浚泉雨后涌出,曲阜桂馥有记。
”因泉周有许多白石出没于水面而得名。
池以自然石驳岸。
长6米,宽5米。
水由池岸石隙流出,汇入护城河。
三、百脉泉百脉泉位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百脉泉公园内,为明水诸泉之冠。
百脉泉水从许多看不见的脉孔中涌出,似百条大脉,泛出参差错落的颗颗“珍珠”。
百脉泉池长26米,宽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垒,东西向架一虹桥,池岸和桥上装饰雕刻石栏。
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地浮上水面,好象滚动的珍珠,所以当地人也称为“珍珠泉”。
泉壁和梵王宫大殿墙上镶嵌着多方诗词、楹联、花卉石刻。
其中有明代进士著名戏曲家李开先《游百脉泉》诗。
四、避暑泉避暑泉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袁洪峪度假村,泉因气候凉爽,宜于盛夏避暑而得名。
泉池为半露崖处的封闭式圆池,水由池壁涌出,经塘湾状石池,婉蜒流入亓城峪茶臼河。
五、濋泉濋泉位于珍珠泉宾馆大院内,珍珠泉东30米处。
泉池呈方形,长宽各1.45米,深2.5米,由块石砌垒。
山东巡抚刘芳躅(字增美)人工挖掘而成,著名学者朱彝尊据《尔雅释水》中“济为濋”之意,起名为濋泉。
济南72名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名总录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济南泉水亦不止72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济南泉水亦不止72 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 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 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七十二泉之说,源于《齐乘》 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七十二泉之说,源于《齐乘》一书所载的金 名泉碑》 所谓趵突、五龙、百脉、豆芽、金线、皇华、柳絮、卧牛、东高、漱玉、无忧、 代《名泉碑》,所谓趵突、五龙、百脉、豆芽、金线、皇华、柳絮、卧牛、东高、漱玉、无忧、石 酒泉、湛露、满井、北煮糠、散水、溪亭、濯缨、灰泉、知鱼、朱砂、刘氏、云栖、登州、 湾、酒泉、湛露、满井、北煮糠、散水、溪亭、濯缨、灰泉、知鱼、朱砂、刘氏、云栖、登州、望 洗钵、浅井、马跑、舜井、珍珠、香泉、鉴泉、杜康、金虎、黑虎、东蜜脂、西密脂、孝感、 水、洗钵、浅井、马跑、舜井、珍珠、香泉、鉴泉、杜康、金虎、黑虎、东蜜脂、西密脂、孝感、 玉环、罗姑、混沙、灰池、南珍珠、芙蓉、滴水、灰湾、悬清、双桃、温泉、汝泉、龙门、染池、 玉环、罗姑、混沙、灰池、南珍珠、芙蓉、滴水、灰湾、悬清、双桃、温泉、汝泉、龙门、染池、 悬泉、都泉、柳泉、车前、煮糠、炉泉、白虎、甘露、林汲、白泉、金沙、白龙、花泉、独孤、 悬泉、都泉、柳泉、车前、煮糠、炉泉、白虎、甘露、林汲、白泉、金沙、白龙、花泉、独孤、醴 浆水、南煮糠、苦苣、熨斗、鹿泉、龙居,合章丘百脉,总七十二。 泉、浆水、南煮糠、苦苣、熨斗、鹿泉、龙居,合章丘百脉,总七十二。 明代,山东按察司企事、诗人晏壁为济南七十二泉各咏诗一首,其中有13个不同于《名泉碑》 个不同于《 明代,山东按察司企事、诗人晏壁为济南七十二泉各咏诗一首,其中有13个不同于 名泉碑》 中所列泉名,并将《名泉碑》中灵岩寺独孤泉、黉堂岭醴泉,移到了历城县天麻岭和康王山。 中所列泉名,并将《名泉碑》中灵岩寺独孤泉、黉堂岭醴泉,移到了历城县天麻岭和康王山。清代 文人郝植恭作《济南七十二泉记》 文中又有27个泉名别于 名泉碑》 个泉名别于《 七十二泉诗》所增13 文人郝植恭作《济南七十二泉记》,文中又有27个泉名别于《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所增13 泉仅录3 而又新增了24个名泉 改名称1 个名泉, 泉仅录3泉,而又新增了24个名泉,改名称1处。 新近评出的“七十二名泉”既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历史上已有的名泉,又有琵琶泉、 新近评出的“七十二名泉”既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历史上已有的名泉,又有琵琶泉、 玛瑙泉、九女泉等新增的名泉,酒泉、香泉、金虎泉等历史上的名泉因消失而除名。 十大泉群” 玛瑙泉、九女泉等新增的名泉,酒泉、香泉、金虎泉等历史上的名泉因消失而除名。“十大泉群” 分别是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白泉、涌泉、玉河泉、百脉泉、袈裟泉和洪范池泉群。 分别是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白泉、涌泉、玉河泉、百脉泉、袈裟泉和洪范池泉群。 七十二名泉”好似珍珠般洒落在这“十大泉群”之中。 “七十二名泉”好似珍珠般洒落在这“十大泉群”之中。
济南新72名泉碑记

济南新72名泉碑记济南以“泉城”称名于世,七十二名泉享誉海内外。
2004年4月2日,经过济南市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名泉研究会及社会各界历时五年多的共同努力,新评定的济南七十二名泉正式向社会公布。
济南教育学院教授李永祥为新评定的七十二名泉撰写了碑记。
1. 趵突泉碑记趵突泉泉群为济南四大泉群之首,共有名泉28处。
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泺源堂前。
济南金《七十二名泉碑》、明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清郝植恭《济南七十二泉记》皆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
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早在春秋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就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
古时有“温泉”、“瀑流泉”、“槛泉”、“三股水”、“第一泉”等名称,趵突之名始见载于北宋文学家曾巩《齐州二堂记》一文。
其景色奇秀而壮美,三股泉水从地穴喷涌而出,雪浪腾空,声若雷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其“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故世有“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今日泉池呈长方形,长30米,宽18米,深2.2米,溢水标高26.49米,恒温18摄氏度,最大涌水量达16.2万立方米/日。
2004年4月济南名泉研究会重新评定“新七十二名泉”,趵突泉仍居首位。
2. 金线泉碑记金线泉今有两处,一为老金线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奇石馆西侧,金、明、清三代济南名泉文献均著录。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即有记载,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也有描述。
一处为新金线泉,位于老金线泉东约20米处,1956年扩建公园时发现。
新金线泉泉池长2米、宽1米、深1.5米,石砌池岸,围以雕石栏杆。
泉水盛时自池底两边涌出,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成一条水纹,漂浮移动,阳光下宛如金线,故名。
3. 皇华泉碑记皇华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奇石馆前,金、明、清三代济南名泉文献均著录。
泉名取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篇,《毛诗小序》谓为“君遣使臣也”,后遂以“皇华”代指使臣。
明晏璧有诗赞日:“线池东涌碧泉,皇华使者耀齐川。
圣恩浩荡宽如海,散作甘霖遍八埏。
济南泉水作文范文

济南泉水作文范文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下面是关于济南泉水的内容,欢送阅读!济南是我的家乡,又是一个名泉之都,它有七十二名泉,非常美丽。
这里是个美丽的城市。
济南,它的意思就是济水之南,济水,据说它是“伏流”,即地下水。
它在济南趵突泉涌出地面之后北流,即成为洛水。
这条水后来与大清河和黄河成为一条河了。
不过,济南是由落邑。
鞍邑。
历下邑等名称演化过来的。
到了汉朝,才有了济南郡,公元前164年,改为济南国,直到1929年后,才改为济南市。
济南是著名的名泉之都,泉水当然是名不虚传,七十二名泉中,计有:“趵突泉。
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还有百脉泉,以泉水众多而有"小泉城"之称,明水泉群最著名的百脉泉可与趵突泉齐名。
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地浮上水面,好似滚动的珍珠,有"百脉寒泉珍珠滚"之美称。
还有一个闻名天下的黑虎泉,黑虎泉因其声、色特点而得名。
泉源处于悬崖下一深3米、高2米、宽1·7米的深邃天然洞穴中。
水清澈见底,寒气袭人。
洞口由青石垒砌,内有巨石盘曲伏卧,上生苔藓,犹如猛虎深藏。
泉水从巨石下涌出,湍击岩石,发出震天的鸣响。
这就是济南最知名的三大名泉。
虽然现在七十二名泉有些已经干涸,有些也已经失去了踪迹,但是,人们还是向往着济南,向往着七十二名泉。
清代的王苹曾写过这首诗,赞美济南的美景:“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
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济南还有好多名胜景物,如千佛山,里面有:仙女峰、马桑树、黑龙潭的传说俯拾皆是,山歌、民谣口耳相传,独具特色的开山节等民俗活动代代相继。
千佛的树,古朴、奇特;千佛的水,清幽、澄净;千佛的石,纹路别致,造型各异;千佛的云,波翻浪涌,变化万千。
还有江家池当年的江家池也是老济南人家喻户晓的美景,离五龙潭很近,是个方形的清泉池,四周砌着高高的石墙,池水清澈透明,一眼就可以望到底。
2024年泉城济南导游词_1

泉城济南导游词泉城济南导游词1泉城,是济南市的别称,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有著名的天下第一泉5A级风景区,内含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珍珠泉、白石泉等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风光而得名。
气候属暧温带,四季分明。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位于济南市中心,由“一河(护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三大泉群)四园(趵突泉公园、环城公园、五龙潭公园、大明湖公园)”组成。
景区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为核心,泉流成河、再汇成湖,并与明府古城相依。
趵突泉北边的五龙潭,东边的环城公园(公园内有黑虎泉等泉水)在济南也极负盛名。
这些泉水的水质都很好。
大明湖是由众泉汇集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湖南岸流入,水满时从湖北岸始建于宋代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恒雨不涨,久旱不涸,素有“众泉汇流,平吞济泺”之说,被誉为“泉城明珠”。
同样由泉水汇流而成的.护城河,宛若一条玉带环绕古城,可坐游船游览护城河。
景区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泉河湖泊之外,还有众多人文景观。
有始建于元代的超然楼,始建于北魏、现为明代建筑的泺源堂等。
历史遗迹有泺上台、秦琼故宅遗址、北水门等。
名人故居有南丰祠、稼轩祠、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铁公祠、老舍纪念馆等。
红色景点有济南惨案遗址、中共山东省政府机关旧址等。
泉城济南导游词2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泉城济南来游玩。
我非常高兴有机会陪同各位在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是大家此次泉城之旅的导游--小李。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是济南市的中心广场,也被热情好客的济南人誉为“城市大客厅”的泉城广场。
各位朋友,泉城济南素以泉为特色,兼以山、湖风景,自古以来便有“潇洒似江南”的美誉,而泉城广场就是把泉、山、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幅世大优美画卷。
广场始建于1998年7月,历经15个月,于1999年9月竣工。
泉城广场东傍黑虎泉、解放阁;西依趵突泉;南望千佛山;北临大明湖,并与昔日古城的护城河(环城公园)相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营镇:(52处)滴答泉、砟呼泉、铁峪泉、南龙泉、黄鹿泉、拔槊泉、饮马泉、灰泉、小北泉、积米泉、历甲泉、雪花泉、智公泉、曲家峪泉、大泉、红岭泉、盛泉、三江泉、枣林泉、白炭泉、九龙泉、藕池泉、虎啸泉、朝阳泉、葫芦泉、黑峪泉、会仙泉、秦口泉、鸭子泉、永盛泉、鞭抽泉、小泉、石佛泉、虎啸泉、龙吟泉、下罗伽泉、长泉、玉泉、老泉、围泉、甘泉、大石梁泉、杏行泉、石灰峪泉、箭杆泉、马蹄泉、胭脂泉、王家泉、王家南泉、洪泉、南泉、寒泉锦绣川:(22处)枯泉、杨家泉、南甘露泉、老庄泉、百花泉、凤凰泉、无名泉、道士泉、陈家老泉、豆腐泉、林泉、灰泉、柳泉、车泉、琵琶泉、药泉、迎客泉、分水泉、四清泉、圣水泉、大泉、悬泉仲宫镇:(15处)泉子峪泉、密脂泉、青龙泉、簸箕泉、黄泉、南泉、朱家峪泉、崔家泉、小峪泉、醴泉、程家泉、西泉、圣水泉、西老泉、梨峪泉柳埠镇:(37处)鹿跑泉、怪泉、锡杖泉、滴水泉、涌泉、神异泉、泉子峪泉、突泉、凉湾泉、金牛泉、丰乐泉、龙门泉、康泉、石窑泉、熨斗泉、凤来泉、金乐泉、苦犁泉、枪杆泉、水帘洞泉、淘米泉、朱砂泉、圣水泉、水泉、冰冰泉、试茶泉、砟呼泉、苦苣泉、观山泉、黄路泉、避暑泉、赵家三泉、龙居泉、泥淤泉、三龙潭、尼姑庵泉、琴泉涌泉:位于柳埠四门塔西侧,白虎山之阳的涌泉庵遗址东侧,三面环山,附近有一片青青的竹林。
泉水从池南壁流出,经过明万历六年建造的涌泉桥下,依山向南三迭而下,一迭注入石砌方形“青龙潭”,二迭流入山石砌岸的不规则小池,最后一迭由10余米高的悬崖上落至“卧龙洞的小石潭”,称“悬崖飞瀑”泥淤(印度)泉:位于柳埠镇西南7.5公里处的泥淤泉村中,距泉5米处有一株胸围2.8米的“唐槐”。
该泉为三个“品”字形泉池,最深的一处达10米,池中泉源分两股涌出,一股流向东南,一股流向西北,全村皆饮用此水。
圣水泉:位于锦绣川水库南约4公里处的兴教寺遗址。
泉水从岩逢中流出,流入长方形池中,常年不涸,泉水清冽美。
大泉:位于锦绣川大泉村难首,泉水自九曲河西侧岩孔中涌出,汇入近4000平方米的大型池塘,久旱不涸,水盛时从溢水口流入锦绣川水库。
冰冰泉:位于柳埠镇亓城峪南端,海拔8000米,群山逶迤,草木葱郁,清凉幽静;水质清冽,冬温夏凉,水质甘美。
相传,此地曾是隋末唐初瓦岗寨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程咬金操练军队,占山为王的地方。
袈裟泉群(44处)袈裟泉、檀抱泉、龙泉、滴水泉、甘露泉、朗公泉、上方泉、卓锡泉、双鹤泉、白鹤泉、李密泉、神宝泉、上泉、花岩泉、西泉、牛鼻泉、龙居泉、大王泉、黄泉、朱家泉、下泉、晓露泉、庄岩泉、段家泉、长寿泉、于盘泉、王母池、卧龙泉、王家泉、杨家泉、青龙泉、双泉、白虎泉、润玉泉、清冷泉、糠沟泉、惠泉、北泉、王字泉、黄姑泉、玉珠泉、鹿泉、石窝泉群、马山泉群袈裟(独孤泉):位于灵岩寺景区内,“转轮藏”庙堂遗址的东侧路南悬崖下,泉源在岩洞中,泉水自岩壁下石缝中流出,汇入半圆形石池,“铁袈裟”立于泉边两物相伴,别有一番情趣。
卓锡泉:位于灵岩寺千佛殿东侧岩壁下,泉水从岩壁下一洞穴中涌出,流入一不规则兴泉池中,泉东约18米处为白鹤泉。
这三处泉水汇流成一方潭池,名“镜池”,又称功德池。
清冷泉:位于五峰山景区洞真观玉皇殿以东又名志仙泉,泉自山间一石雕龙口中喷涌而出,跌落于长、宽各1米的石砌方池中。
一年四季不涸,且水质清冽甘美。
檀抱泉:位于长清区灵岩寺景区内,因泉水上方有一千年青檀,故名。
泉水从树根下流出流入一池内,常年不涸,水质清冽甘甜,含有一种单单的檀香。
晓露泉:又称“肖汝泉”位于长清区张夏镇积峪村西北山崖下,为一天然洞穴,洞高1.8米,深4米,宽2米,水自洞底岩缝中涌出,通过暗流入井形池内,长流不竭。
润玉泉:位于长清区五峰山东南润玉泉村中石崖下。
泉池南北长3米,东西宽1米,水质甘美,常年不涸。
白虎泉:位于长清区五峰山风景区白虎峪山下,泉水从虎口中流出,沿暗道注入山下池潭,常年有水。
双鹤泉:位于长清区灵岩寺内千佛殿东侧岩壁下,为长方形石砌水池。
相传,法定禅师创建寺院时来到灵岩,转了多时,见无水,正在犹豫时,忽有樵夫说双鹤鸣处有泉,法定禅师顺着樵夫所指方向走去,见白鹤飞起地方果然有泉,故名“双鹤泉”甘露泉:与千佛山下新七十二名泉之一“甘露泉”同名。
位于长清区灵岩寺景区内,大雄宝殿东北约50 0米灵岩山上,泉水自岩逢中流出,汇入长方形石砌池内,清澈见底,常年不涸,池东侧崖壁上为乾隆皇帝御笔“甘露泉”石刻。
鹿泉:位于长清区五峰山内,洞真观南,鹿跑峪口,新建的五风阁东南50米山崖下,泉池石砌、封顶,常年有水。
洪范池泉群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
由洪范池、东流泉、扈泉、丁泉、白雁泉、拔箭泉、日月泉、天池泉、墨池泉、天乳泉、墨池等11处名泉组成。
洪范池是济南西部最著名的泉池,位于洪范池镇洪范村南端。
池名源于《尚书·洪范》篇,原意为"大而有常",这里引伸为使洪水就范之意。
因池北原有龙词,故又称"龙池"。
泉池呈正方形,边长7米,深约5米,池岸围以石栏,栏柱上方雕有蹲狮。
池南侧外壁上有一石雕龙头,泉水自龙头口中流出,婉转流入狼溪河。
池中因泉水上涌,浮力很大,据说可浮起铜钱,"洪范浮金"为当地八景之一。
泉水虽上涌甚急,却不显喷涌之状,故水平如镜。
池内水势均衡,不因旱涝而消长,清人杨士元曾题联曰:"常将池影映天地,不以消长随春秋。
"洪范池水质优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著名的"阿胶"即是用此水浸驴皮熬制而成。
东流泉位于洪范池以东,天池山下的书院村内。
明代,中丞刘隅曾在此建书院,故此泉又名"书院泉"。
泉水自天池山脚下的岩石缝中涌出,注人一方池,然后从池外壁石雕龙头口中喷出,形成溪流。
东流泉水势颇佳,是洪范池泉群中涌水量最大的一泉。
昔日泉北侧有"洪福寺",现仅存遗址及明代万历年间诗碑两幢。
泉北石壁上有四尊石窟造像,为唐代石刻,极为珍贵。
扈泉在东流泉南扈山北崖下,因北临古扈城遗址而得名。
泉水自一幽深莫测的天然溶洞中涌出,如喷珠泄玉,人称"扈泉涌碧",为当地八景之一。
泉旁悬崖上刻有明代学者于慎行书写的"扈泉涌碧"四个大字。
白雁泉和拔箭泉位于洪范池镇白雁泉村中。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带兵经过此地,到处寻不到水,官兵口渴难耐。
刘秀忽见一只白雁从天降落,料想雁落处必有水源,便命人前去寻找,果然发现一处清泉,即"白雁泉"。
刘秀喝过白雁泉水后,发现不远处也有白雁,便搭箭射去。
雁受惊飞走,箭插在地上。
军士将箭拔起,随箭又涌出一股清泉,即"拔箭泉"。
白雁泉和拔箭泉水势颇好,长年喷涌,解决了附近村民饮用和灌溉问题。
日月泉位于洪范池南云翠山顶的长春洞中。
泉水自洞底渗出,形成一汪清池,池上盖一石板,板上有两个孔:一孔圆形如太阳,一孔半圆如月亮。
阳光自洞口射进,透过两孔,水面隐约有日月之影,甚是奇特。
脉泉泉群是济南地区东部最大的一个泉群,位于章丘市明水镇,由18处名泉和众多无名泉组成。
其中百脉泉、东麻湾、西麻湾、墨泉最为有名。
百脉泉位于章丘明水镇。
泉池呈长方形,长26米,宽14.5米,一座古色古香的小石拱桥横贯中间,将泉池分为南北两半。
池底泉眼很多,水泡串串,奔突向上,似滚动的珍珠,与济南市区内珍珠泉十分相似。
《章丘县志》中载:"其源直上涌出,百脉沸腾,状若贯珠,历落可数,故名。
"百脉泉久负盛名,历代文人多有题咏。
宋代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称:"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
"明代戏曲家李开先《游百脉泉》诗云:"水劲无过济,脉泉更著名。
不霜清见底,漱石寂无声。
颗颗如珠碎,沄沄比镜平。
不能容小艇,但可濯长缨。
"百脉泉水质极好,味美甘甜,且水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
东麻湾在百脉泉东侧,为章丘第一大丰水河绣江河的源头,每年涌水量高达1.5亿立方米。
湾内处处泉涌,水势旺盛,岸边多杨柳,四周荷塘片片,小溪纵横。
西麻湾在百脉泉西南,为自然河湾,虽然面积不大,但涌水量居明水诸泉之最。
湾中泉眼众多,簇簇水泡缓缓升起,于水面玉花般绽开。
浅湾芦苇丛生,岸边杨柳依依,一派泉林郊野风光。
东西麻湾景色秀丽,历来受人喜爱,曾有诗云:"麻湾净泻千寻练,石甃平喷万斛珍。
山月冷涵秋共碧,荷风乱飐镜无尘。
"东、西麻湾如双星捧月,烘托得百脉泉澄碧非凡,景致更佳。
墨泉在百脉泉西南约30米处。
因泉井深幽,水色苍苍如墨而得名。
泉水自泉眼翻腾涌出,翻落于石砌方池内,常年不竭。
此外,百脉泉泉群中还有龙泉、梅花泉、金镜泉、清水泉、荷花泉、鱼乐泉、张公池等名泉。
五龙潭泉群在济南旧城西北部,共有泉池28处,除五龙潭外,古温泉、悬清泉、天镜泉、七十三泉比较有名。
五龙潭又名净池、乌龙潭、龙居泉,古时曾是大明湖的一部分。
相传昔日五龙潭颇有灵性,每逢大旱,在潭边祈雨必灵。
故元朝初年,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此后便称五龙潭。
关于五龙潭的形成,传说甚多。
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复龙祥观施田记》中说:"闻故老言,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
"清代训诂学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记》中写道:"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
"五龙潭是济南诸泉中最深的一个,泉水碧绿凝重,深不见底,终年涌流不息。
桂馥曾在潭边建潭西精舍,后颓废。
现于其旧址建起潭西阁,游人可于阁中赏看龙潭秀色。
古温泉位于五龙潭东南侧,因泉水温度较高,且历史悠久而得名。
隆冬季节、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而泉中却热气蒸腾。
清代泉旁曾建有漪园,后荒废。
泉南侧有一座二层小楼,是早期XXXXX山东省领导机关所在地。
悬清泉又名贤清泉,位于五龙潭北侧。
泉池深2.4米,呈不规则状,以自然石驳岸。
泉水清澈,杨柳垂荫,景色怡人。
清人沈廷芳在《贤清园记略》中写道:"济南名泉甲天下,旧传七十有二……其著者为趵突,为珍珠,而贤清实具二泉之体而微焉者也。
"清代悬清泉畔曾建有一处别致的水景园--朗园。
现朗园已废,人们在其旧址上修建了揽泓榭,景色亦佳。
天镜泉又名江家池,位于五龙潭南端。
因泉水清澈明亮,日月星云倒映水面如天垂镜,故名。
清道光《济南府志》中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
"天镜泉是五龙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势甚好。
池内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龙潭西南侧葡萄架下。
泉池以自然石驳岸,玲珑别致,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汇入五龙潭。
七十三泉的出现尚有一段佳话: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著名学者桂馥命人在五龙潭西侧修建潭西精舍。
孰料在挖地基时,竟挖出一个泉眼,泉水汨汨喷涌,水势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