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技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大生命体征是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1、测量体温一般用体温计腋下测量。

水银端放在腋下,测量10分钟。

正常是36-37摄氏度之间。

2、测量呼吸时可以观察胸腹起伏,一起一伏可表示一次呼吸。

通常可以计时30秒钟,所测的次数乘以2即为每分钟的呼吸频率。

但如果是呼吸不够规律者,或者是婴儿以及呼吸较为微弱者测量时,可以测量完整的1分钟。

3、脉搏可以让病人休息5-10分钟,通过手触动脉搏动点,也可以用听诊器听诊心率。

正常人的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致的,测量脉搏次数,实际上就是检测桡动脉或其他动脉的搏动次数。

检查脉搏前,病人的位置应该舒适,平卧或坐位均可以,检查者以右手的二、三、四指端,轻轻地按在桡动脉上计数1分钟。

4、首次测量时要测量双上肢血压,以测量血压偏高的一侧并密切监测。

测量血压时要充分暴露上肢,袖带捆绑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两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测量前需将袖带充分排空。

将血压计平放于心脏水平处,按开始键则自动开始测量,测量时手臂放松、手掌向上,过程保持平静,在测量过程中不要说话和移动身体。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测量生命体征(也称为生理参数)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监测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心电图等。

1. 体温测量:体温是衡量人体热量与能量平衡的一种生理参数。

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下测温、耳膜测温和额温测温等。

例如,耳膜测温利用耳温计将传感器放置在耳道内测量耳膜的温度,并据此推测全身体温。

2. 脉搏测量:脉搏是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和血管弹性状态。

常见的脉搏测量方法包括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

手动测量通常通过轻触动脉(如颈动脉、桡动脉或股动脉)来计算每分钟的搏动次数,自动测量则通过脉搏传感器和计时装置来测量脉搏频率。

3. 呼吸测量:呼吸频率是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反映了肺活量和呼吸系统功能。

常见的呼吸测量方法包括手动计数和使用呼吸传感器。

手动计数需要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并计算每分钟呼吸次数;而呼吸传感器则利用压力传感器或流速传感器来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4. 血压测量:血压是衡量动脉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常见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非侵入式和侵入式测量。

非侵入式测量常用的方法是袖带式血压计,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动脉的压力变化。

侵入式测量通常需要在动脉内插入导管,并通过监测导管内的压力来测量血压。

5. 心电图: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像,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心脏疾病。

心电图测量通常通过将多个电极粘贴在胸部和四肢上,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化的电压信号。

除了上述常见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例如呼吸音分析、脑电图、眼底成像等。

这些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有助于提高测量的舒适性以及准确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在现代医疗中,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不断发展和改进。

它们为评估身体健康、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进行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准确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是保证生命体征测量可靠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专业人员在选择和使用测量设备时应当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世界就像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辛酸。

by 卓别林一、按医院要求着装二、评估1、评估病人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原因、有无过敏史、既往史;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到病房评估病人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是***,一会儿我要给您测量生命体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您不用紧张,不会感觉疼痛的。

在三十分钟内您没有剧烈运动、进行冷热敷、吃过凉过热的食物?有没有淋浴?检查腋下有无破损、伤口、出汗;检查测量脉搏部位肢体活动度,有无皮肤破损,如果患者有动静脉造瘘应测健侧肢体,检查被测量血压侧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皮肤有无损伤;患者意识清楚,可与护士配合三、准备操作护士:护士回治疗室后,六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清洁干燥治疗车、快速手消、大治疗盘:容器两个(一个是清洁容器、一个为盛放使用后体温计)、手表(有秒针)、体温计(水银柱已甩至35°并检查)、必要时准备棉球(测量呼吸时用)----清点、检查并擦干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是否完好四、操作过程1、核对并向病人解释给予舒适、安全卧位,并注意保暖2、体温测量: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加紧。

解释:体温计请您夹好,您不要动,过十分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给您测量脉搏。

3、测量脉搏:协助患者手臂放松,手臂向上,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病人的桡动脉表面,计数30秒。

4、测量呼吸:测量脉搏后手仍然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5、测量血压: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被测肢体的肱动脉、心脏、血压及零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坐位时平第四肋,卧位时平腋中线)协助患者暴露被测肢体打开血压计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正确捆绑袖带于测量部位(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cm;袖带松紧度,以可以放心一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轻加压(操作者蹲下,使目光与水银柱平行)松开气门匀速缓慢放气,速度以4mmHg为宜,同时听搏动音并双眼平视水银柱下降所指刻度,当听到第一声搏动,所指刻度数值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当听到声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知识(标准版)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知识(标准版)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知识1、何谓生命体征?其正常值范围是多少?答:临床上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统称为生命体征。

正常范围为:(1)体温:口腔温度37℃左右,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5℃左右,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5℃左右。

(2)脉搏:每分钟60~100次。

(3)呼吸:每分钟16~20次。

(4)血压: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脉压差为30~40mmHg。

2、哪些因素影响测量的体温值?答: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化,但一般不超过0.5~1.0℃。

此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有些治疗如灌肠、坐浴等都会对体温有影响,在测量体温时,应加以考虑。

同时要注意体温计本身的误差对测量值的影响。

3、哪些病人不能进行口腔测温?答: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腔手术、呼吸困难、不能合作病人不可采用口腔测温。

4、哪些病人不能进行直肠测温?答:直肠疾病或手术后、腹泻、心梗病人不宜用直肠测温。

5、常用体温计消毒液有哪些?答:70%的乙醇、100mg/L过氧乙酸、0.1%碘伏等,消毒溶液应每天更换。

6、如何检查体温计的准确性?答:将体温计甩至35.0℃以下,同时放入40.0℃以下温水中,3min取出,读数相差0.2℃以上或汞柱出现裂隙则体温计不能使用,应取出。

7、如果病人的体温突然升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测温时在体温计附近是否有热源,如热水袋。

(2)测温前30min内是否有进食、热水浴或剧烈运动。

(3)是否是病人有意制造假体温。

排除以上可能时,应给病人重新测量体温,如果病人的确发热应采取措施。

8、体温的观察包括哪些内容?答:体温的类型、热型和发热过程中伴随的临床表现及病人的心理反应。

9、什么是速脉、缓脉?答:速脉: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大于100次/分,又称为心动过速。

缓脉: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低于60次/分,又称为心动过缓。

10、如何测量短绌脉,如何绘制?答:若发现病人脉搏短绌时,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或“停”的口令,计时1分。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及注意事项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及注意事项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一)目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是人体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通常称之为生命体征。

通过测量生命体征,可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协助医生做出诊断,为预防、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二)评估1、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意识、疾病类型,合作程度等,判断用何种测体温的方法。

2、30min内患者无进食、冷热敷、无剧烈活动、情绪无波动等影响生命体征变化的生理因素。

3、患者无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等。

(三)操作程序1、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2、洗手、戴口罩3、准备用物体温计、血压计、纱布、记录的笔和本。

4、携用物至床旁呼唤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5、摆体位仰卧位或半坐卧位。

6、测量体温⑴检查体温计水银柱在35°以下。

⑵腋表: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入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患者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不能合作者,应协助患者夹紧体温计,测量8~10min。

⑶口表:将口表体温计放于患者舌下热窝处,嘱患者用鼻呼吸,勿用牙咬,测量3min。

⑷肛表:患者侧卧或平卧,用润滑油润滑肛表水银端,分开臀部,将肛表轻轻插入直肠约3~4cm,并固定,测量3min。

7、测量脉搏⑴右手示指、中指、环指的指端安放在桡动脉搏动处。

⑵左手持表于眼前。

⑶测量15~30s,将测得脉率乘以4(或2)得出每分钟脉搏次数。

异常脉搏测量1min。

⑷短绌脉测量时,应由2人合作,由测心率者发出“开始”信号,计数1min。

8、测量呼吸⑴测量脉搏的手不动,观察胸腹起伏,测量呼吸。

⑵计数30s后乘以2。

异常呼吸测量1min。

⑶危重患者气息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于鼻孔前,观察棉花吸动的情况并计数。

⑷记录脉搏、呼吸。

9、测量血压准备⑴暴露上臂(放体温计侧对侧的肢体)。

⑵使肱动脉与右心房平行。

⑶缠绕袖带(平整),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适宜。

⑷放置听诊器于肱动脉动处并用左手轻按。

10、测量血压⑴打开水银开关。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ppt课件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ppt课件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8
(5)从听诊器听到第一声响为收缩压, 音响变弱或突然消失时为舒张压(WHO)
(6)测毕打开气门解下袖带排气整理 (7)记录:收/舒(如:120/70)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9
(四)注意事项
1. 测前应安静休息5-10min 活动后应休息30min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9
(四)体温计的检验法
1. 将所有体温计汞柱甩至35度以下 2. 同时放入40度以下温水中 3. 3min后取出检视 4. 读数相差0.2度以上不能再用 5. 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用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0
二、脉搏的测量记录
(一)部位 (二)方法
腹部起伏
2.观察呼吸的深度和节律
3.计数30s×2
4.如呼吸不规则或婴幼儿应测1min
5.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
人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4
四、血压的测量记录
(一)血压计的种类
1. 水银血压计 2.表式血压计 3.电子血压计
(三)注意事项
(四)短绌脉的测量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1
注意事项
❖剧烈活动后应休息20min再测 ❖勿用拇指诊脉,以免混淆 ❖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min ❖偏瘫者测健肢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2
三、呼吸的测量记录
1.测量脉搏后,仍保持诊脉手势,观察病人胸或

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测量操作评分标准

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测量操作评分标准

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测量操作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标准标准分扣分备注素质要求5衣帽整洁,仪表端庄大方,举止稳健、沉着敬礼,报告班级、姓名、操作项目语言清晰流畅,态度和蔼可亲221操作前准备5用物齐全,摆放有序检查并清点体温表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并解释221操作程序60测量体温口温: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闭合3min后取出,擦净,检视度数腋温:擦干腋下将水银端置于腋窝,屈臂过胸加紧10min后取出,擦净,检视度数肛温:润滑肛表将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3min后取出,擦净,检视度数85335345 测量脉搏示、中、无名指置挠动脉搏动处测量30s(异常脉搏测1min)85 测量呼吸手仍停留在测脉处,观察胸或腹部起伏测量30s(呼吸不规则、婴幼儿测1min)65质量标准20病人安全、舒适,测量结果准确(误差呼吸<2次/分,脉搏<4次/分)操作符合程序,动作熟练、轻稳10min内完成操作操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8534相关知识问答10体温计消毒方法体温计准确性检查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442总分100 100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实际得分备注A B C D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 4 3 2评估10 了解病人病情、体位、基础血压及治疗用药情况;与病人沟通时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55443322操作前准备 5 备齐用物,按顺序放置;检查血压计的稳定性。

(水银、袖带)23121操作过程安全与舒适10环境安静、舒适,注意病人保暖;病人体位正确,心情平静。

(坐位或卧位时“二平”)3726154测血压50核对后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血压计放置合理;打开水银开关,汞柱降至“0”;清除袖带内气体,皮管不扭曲;系袖带位置正确;所系袖带平整、松紧适宜;听诊器使用方法正确;注气过程平稳;放气过程均匀;(水银下落0.5Kpa/s)测量结果正确;(一次听诊误差<1KPa以内为B,超过1Kpa为C)3224663451521135523413124412311133129 操作后12取下袖带帮助病人整理衣袖;整理好血压计,放置保管方法正确;记录准确。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实习报告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实习背景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其中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测量生命体征的实习活动,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这些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体温测量体温是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玻璃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测量体温。

玻璃温度计测量腋温的操作步骤包括:消毒体温计、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体温计水银槽端置于腋窝正中、夹紧腋下、等待5分钟后读数。

电子温度计则更加简便,只需将探头置于腋下或口腔等部位,即可快速测量体温。

2. 脉搏测量脉搏是反映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如何使用手指触诊法测量脉搏。

测量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手臂置于舒适位置,操作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患者的动脉表面,默数脉搏跳动的次数。

测量颈动脉脉搏时,需注意患者的头部姿势,避免误诊。

3. 呼吸测量呼吸是反映患者呼吸功能和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测量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观察胸腹部起伏情况,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

测量30秒内呼吸次数,然后乘以2得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4. 血压测量血压是判断患者循环功能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如何使用臂式袖带电子测量仪测量血压。

测量时,患者取坐位,脱去手臂上的衣物,将袖带套在患者手臂上,确保袖带与心脏同高。

启动电子测量仪,待数值稳定后读取血压值。

三、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测量生命体征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准确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可以为医生诊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让他们在测量过程中保持放松,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我还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一、按医院要求着装
二、评估
1、评估病人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原因、有无过敏史、既往史;各项化验有无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到病房评估病人
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是***,一会儿我要给您测量生命特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您不用紧张,不会感觉疼痛的。

请问您在30分钟内有没有剧烈运动、进行冷热敷吃过凉过热的食物?有没有淋浴?
检查腋下有无破损、伤口、出汗;
检查被测量血压侧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皮肤有无损伤;患者意识清楚,可与护士配合。

三、准备
操作护士:护士回治疗室后,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清洁干燥治疗车、快速手消、大治疗盘:容器两个(一个是清洁容器、一个为盛放使用后体温计)、手表(有秒针)、体温计(水银柱已甩至35°并检查)、必要时准备棉球(测量呼吸时用)-------清点、检查并擦干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是否完好
四、操作过程
1、核对并向病人解释,给予舒适、安全卧位,并注意保暖
2、体温测量:
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

解释:体温计请您夹好,您不要动,过十分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给您测量脉搏。

3、测量脉搏:
协助患者手臂放松,手臂向上,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病人的桡动脉表面,计数30秒。

4、测量呼吸:
测量脉搏后手仍然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5、测量血压:
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被测肢体的肱动脉、心脏、血压及零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坐位时平第四肋,卧位时平腋中线)
协助患者暴露被测肢体
打开血压计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正确捆绑袖带于测量部位(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cm;袖带松紧度,以可以放一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轻加压(操作者蹲下,使目光与水银柱平行)
松开气门匀速缓慢放气,速度以4mmHg为宜,同时听搏动音并双眼平视水银柱下降所指刻度,当听到第一声搏动,所指刻度数值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当听到声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

协助患者安全、舒适卧位。

整理用物
6、取回体温计,读表正确(手不接触水银柱),放入含氯消毒溶器内。

7、向患者告知体温、脉搏、血压值,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呼叫器的使用方法。

8、整理患者床单位,感谢患者配合。

五、操作后
1、洗手、记录,推治疗车回治疗室
2、处理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