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安全专题培训材料知识分享
安全教育教职工培训常识(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具备安全意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的人才的重要责任。
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教育能力,是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关键。
本文将从安全教育教职工培训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安全教育教职工培训的目的1. 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 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教育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措施,保障学生安全。
3. 丰富教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预防安全事故的能力。
4. 促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安全教育教职工培训的内容1. 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及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培训教职工熟悉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依法依规行事,保障师生安全。
2. 安全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教职工掌握安全教育的基本理论,如安全心理学、安全教育学等,为实际安全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3.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让教职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过程及预防措施,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4. 安全技能培训培训教职工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如火灾逃生、地震自救、溺水救援等,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5. 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培训教职工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流程,提高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安全教育教职工培训的方法1.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让教职工了解安全教育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2. 案例分析组织教职工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实操演练开展火灾逃生、地震自救、溺水救援等实操演练,让教职工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
4. 安全知识竞赛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激发教职工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教职工安全培训资料

教职工安全培训资料校园,这片孕育知识与智慧的土壤,是我们灵魂栖息之地。
在这里,教职工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然而,在追求教育质量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忽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安全。
今天,让我们以一场教职工安全培训为契机,探讨校园安全的方方面面。
李老师,一位富有经验的班主任,正耐心地为大家讲解防火知识。
他拿起灭火器,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各位,使用灭火器时,要牢记‘一摇二拔三喷’的口诀。
切记,在灭火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李老师,如果遇到火势较大,我们该如何逃生呢?”小王好奇地问。
“那就要学会利用安全通道。
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沉着,迅速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
切记,不要乘坐电梯,一定要走楼梯。
”听完李老师讲解,张老师补充道:“除了防火,我们还要注意防盗。
在办公室和宿舍,一定要锁好门窗。
离开办公室时,要检查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
”“张老师,那遇到地震怎么办?”李老师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张老师严肃地说:“地震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在教室内,要迅速躲到桌子下或墙角处。
如果身处室外,要保持冷静,远离建筑物,寻找空旷地带。
”“那如果遇到学生受伤怎么办?”小王焦急地问道。
李老师微笑着说:“首先,要保持冷静。
如果学生受伤较轻,可以立即对其进行简单的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如果伤势严重,要迅速拨打120求助。
”“李老师,那我们在进行安全演练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一位老师好奇地问。
“在进行安全演练时,要严格按照预案执行,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在场的教职工们纷纷表示赞同,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此次教职工安全培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教职工安全培训材料

教职工安全培训材料一主讲人:时间:2013.3地点:大办公室主题:传染病防控常识(一)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1).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a)病人在大多数传染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然而在不同病期的病人,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尤其在发病期其传染最强。
(b)病原携带者包括病后病原携带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后病原携带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
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c)受染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
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a)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
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
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c)虫媒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
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
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
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
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
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XXX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一、加强学生管理,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以下是一些宿舍的安全防范措施:1.学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以防止坏人有机可乘。
2.不要让不太熟悉的人随意进入宿舍,以防水测。
3.晚上睡觉前要关好门窗,并检查门窗插销是否牢固。
4.夜晚有人来访,不要轻易开门接待。
对陌生人绝对不能开门。
5.假期不能回家的学生,应集中就寝。
如只剩下一人对,应和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妥善解决。
6.夜晚到室外上厕所,一定要穿好外衣,找同伴一起去,如遇到坏人应全力呼救,并进行自卫,最好不要单独一人上厕所。
7.宿舍内一旦遭到坏人袭击,不要害怕,要鼓起勇气与坏人搏斗,并大声呼救,以获得及时的救援。
8.学生应按时就寝,班主任要及时深入宿舍,查询。
9.放学回家,应结伴而行,遇到不良人或侵害要给予严厉斥责,并高声呼救。
如果四周无人,又来不及逃脱,要设法XXX切不可鲁莽与罪犯搏斗。
10.学生不得在宿舍内点蜡烛,不得在床上打闹。
2、加强门卫工作门卫要尽职尽责,严格按门卫制度办事,以确保校园安全。
3、统一午休所有住校学生在午休期间必须统一在学校休息,不得私自逃出校门。
4、严明纪律各班主任要尽职尽责,严明纪律,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5、制定安全管理细则各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学生研究本细则,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并制定出本班的安全管理细则。
二、体育活动的安全预防1.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注意的事项。
2.与医务人员密切使用体育教师要与医务人员密切使用,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3.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示标志体育教师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
幼儿园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幼儿园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为了确保幼儿园教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职工的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教职工安全知识展开讨论,包括对安全意识的培养、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安全意识的培养1. 了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如火灾逃生、防盗防抢等。
2. 学习常见的安全知识,如电器用品的正确使用、防止火灾的措施等。
3. 掌握幼儿园各类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玩具、体育器材等。
4.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如遇到陌生人或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三、事故预防1. 学习常见的事故预防知识,如跌倒、碰撞、烫伤等。
2. 掌握幼儿园室内外安全隐患的识别和排除方法。
3. 学习常见的急救知识,如呼吸急救、止血等。
4. 防范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常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四、应急处理1. 学习幼儿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火灾、地震等。
2. 掌握报警和紧急联系的方式,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3. 学习如何疏散幼儿园内的学生和教职工,确保人员安全。
4. 学习心理疏导的方法,帮助幼儿园师生处理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压力。
五、其他安全知识1. 学习防止幼儿园交通事故的方法,如安全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等。
2. 掌握幼儿园食品安全的常识,如食品储存、加工和食用的注意事项。
3. 学习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4. 掌握幼儿园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如流感、传染病等。
六、总结通过对幼儿园教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可以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同时,教职工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以保障幼儿园的安全环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以上是幼儿园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通过培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对幼儿园教职工的安全培训有所帮助。
教职工安全专题培训材料

教职工安全专题培训材料学校教职工安全专题培训为了加强学校教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学校的平安稳定,学校拟定了全体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材料,以实现“两降两无”(即:降低事故的件数和等级,无重特大事故、无责任事故)的目标。
我们希望全体教职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并在今后的各项活动中认真贯彻和落实。
一、强化安全意识,落实一岗双责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文件的要求,老师必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一手抓教育教学,一手抓安全管理。
明白抓安全不是哪个人、哪个领导的事情,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的松劲情绪。
我们要详细记录各项工作,并且在落实上狠下功夫。
二、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教师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教育、不准私自下河下塘洗澡的教育、实验课和体育课的课前安全教育、改不良卫生惯教育、疾病预防教育、自救与逃生教育、防火灾的教育、科学防雷防电的教育、远离危险的教育、文明上网的教育等。
教育形式可以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可以由学校分管领导、大队辅导员、值周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每周末放学时由值周人员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或致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安全知识检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基本知识训练。
教育手段可以采用学校坚持做到安全教育“三进”、“五有”(即: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有教师、有教材、有检查总结、有教案、有效果),每周不少于1节安全教育课,各班每天用5--10分钟上好安全教育课,利用时间为早晨预备前、自课,着力渲染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定期聘请专业人士讲辅导课(法制课、交通课、消防演练课),开展各类活动寓教于乐,用身边的人和事现身说法。
教职工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教职工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资料1. 简介本培训资料旨在向教职工传授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并预防可能存在的工作风险和危害,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2.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概述2.1 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简要介绍职业健康安全对教职工和学校的重要性。
- 强调法律法规对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和义务。
2.2 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简要介绍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包括法律名称和主要内容。
- 强调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可能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3. 常见工作风险和危害3.1 学校环境风险- 介绍学校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如高温、噪音、化学物品等。
- 提供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维护设施设备等。
3.2 工作姿势和体力劳动- 介绍长时间久坐、弯腰、抬重物等不良工作姿势对身体的影响。
- 提供正确的工作姿势示范和体力劳动的安全技巧。
3.3 心理健康问题- 提醒教职工注意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提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适当休息、锻炼身体、寻求支持等。
4. 应急情况处理4.1 火灾风险和灭火器使用- 介绍火灾的危害和灭火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 提供灭火器的放置位置和常见的火灾逃生路线。
4.2 防止意外伤害和急救措施- 强调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性,如注意安全标志、杜绝随意乱扔物品等。
- 介绍简单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5.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意义和工作责任- 强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必要性和意义。
- 提醒教职工履行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工作责任。
以上是《教职工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资料》的主要内容,请教职工认真学习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幼儿园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幼儿园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火灾安全知识1. 火灾的成因及危害:火灾可能由电器故障、明火、燃气泄漏等引起,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火灾的预防措施: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禁止使用明火,加强燃气安全管理等。
3. 灭火器的使用:学习使用灭火器并了解不同类型灭火器的使用场景,如CO2灭火器用于电器火灾,干粉灭火器用于固体物质火灾等。
二、应急疏散知识1. 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反应: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2. 疏散逃生的原则: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序撤离,避免拥挤和混乱。
3. 疏散逃生的方法:尽量避免使用电梯,使用楼梯时要手扶栏杆,低头避烟等。
三、食品安全知识1. 食品储存与保管:食品要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食品加工与餐饮卫生:食品加工要保持清洁,避免食物交叉污染,餐具要彻底清洗和消毒。
3. 食品中毒的预防措施:购买食品要选择正规渠道,食品要煮熟煮透,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四、儿童安全知识1. 交通安全:教职工要引导儿童遵守交通规则,提醒他们过马路要找安全的地方,等绿灯过马路。
2. 家庭安全:教职工要教育儿童不随便开门,不随便告诉陌生人家里没有大人,不玩危险的器具等。
3. 游戏安全:教职工要告诉儿童一些常见游戏的安全知识,如攀爬时要抓稳,不要随便跳跃等。
五、突发事件应对知识1. 地震应对:地震发生时,教职工要引导儿童迅速躲到桌子下或墙角等安全地带,保护头部。
2. 水灾应对:水灾发生时,教职工要带领儿童尽快撤离,避免被淹。
3. 恶劣天气应对:如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教职工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儿童的安全。
六、个人防护知识1. 常见事故的防范:如跌倒、碰撞等事故,教职工要教育儿童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奔跑、乱闯马路等。
2. 防暑知识:夏季高温天气,教职工要告诉儿童要勤洗手、多喝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等。
通过以上的培训内容,幼儿园教职工可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幼儿园的教职工和孩子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XX学校
教职工安全专题培训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职工安全管理意识,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工作“两降两无”(即:降低事故的件数和等级,无重特大事故、无责任事故),学校平安稳定,学校根据培训会内容及要求,拟定全体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希望全体教职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并在今后的各项活动中认真贯彻和落实。
一、强化安全意识,落实一岗双责
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文件的要求,老师必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一手抓教育教学,一手抓安全管理。
教学和安全工作都是教职工的本职工作,明白抓安全不是哪个人、哪个领导的事情,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明白不抓安全就是失职,抓不好安全就是不称职,懂得抓不好安全工作就得付出代价甚至是惨重的代价,深知抓不好安全工作,就是对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不负责任,就有可能酿成一人不幸,全家痛苦的悲剧。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的松劲情绪。
不仅要天天讲,而且要详细记录,更重要的是把各项工作做细、做精、做规范,在落实上狠下功夫。
二、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安全知识教育
教师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1、安全教育内容:交通安全教育,不准私自下河下塘洗澡的教育,实验课和体育课的课前安全教育,改不良卫生习惯教育,疾病预防教育,自救与逃生教育,防火灾的教育、科学防雷防电的教育,远离危险的教育,文明上网的教育等。
2、教育形式: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都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学校分管领导,大队辅导员、值周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每周末放学时由值周人员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②学校或班主任利用家长会或致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③班主任组织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安全知识检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基本知识训练。
3、教育手段
①学校坚持做到安全教育“三进”、“五有”(即: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有教师、有教材、有检查总结、有教案、有效果。
教师坚持做到每周不少于1节安全教育课,各班每天用5--10分钟上好安全教育课,可利用时间为早晨预备前、自习课。
②着力渲染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达到潜移默化作用。
③学校定期聘请专业人士讲辅导课(法制课、交通课、消防演练课)。
④开展各类活动寓教于乐。
⑤用身边的人和事现身说法。
⑥必要时给家长发告知书,对社会发告示,危险地段、危险事项温馨提示。
4、对未成年人,不提倡见义勇为,改见义勇为为见义自危为教育。
三、从学校实际出发,狠抓薄弱环节的管理
1、坚持校园值周。
本周行政值周,值周教师,认真负责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预防处理安全工作日常事务。
2、门卫工作人员严把校门关、守好门,守住门,严格控制学生出入。
3、加强学生的管理
①任课教师在学生上学,清点学生到校人数,发现学生没上课,要立即查找,并及时通知班主任或家长。
②本周值周的老师,行政值周不定时地查看学生到岗、到班情况,
③班主任或本班科任教师均有责任监督学生不安全行为。
4、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工作的永恒课题,是长期坚持教育的过程。
为此,学校、班主任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①明确职责相互协作:学校分管、团支部、少先队执行、班主任落实。
②要求学生做到十不准:一不准喝生水,吃生、冷、剩食物和零食。
二是不准私自下河洗澡。
三不准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和打架斗殴。
四不准随地吐痰。
五不准乱扔垃圾、果皮、纸屑。
六不准随处乱涂乱画。
七不准乱摆乱放。
八不准进网吧上网。
九不准学生骑自行车、乘坐摩托、三无车辆上学。
十不准将刀具、滑轮、蜡烛、火柴等危险玩具带到学校。
6、班主任认真检验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并督促办理。
7、学校及教师负责管理并检查校园防雷设施设备。
配齐并检查灭火器,检查校园电路是否受损或老化,做到及时更换和维修。
全体教职工注意用电安全,离开时必须关好电源开关,避免火灾事故。
8、留下工作印迹,规范工作资料
①学校资料:安全工作记录本,值班记录本、安全责任书,消毒记录本,疫情登记日志、安全工作检查记录本,安全和卫生工作检查记录本。
②班主任资料:班务工作记录本,安全教育备课本、安全教材,晨检记录,与家长签订的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