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公式
公务员行测必备数学公式总结(全)

一、基础公式1.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4.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5.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二、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值不变。
2.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数值相应地乘以或除以10。
三、百分比和比例1. 百分比的基本性质:百分比可以表示为分数或小数,例如50% = 0.5 = 1/2。
2.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是两个分数的等价关系,例如a:b =c:d可以表示为a/b = c/d。
四、代数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数,x是未知数。
2. 二元一次方程组:ax + = c,dx + ey = f,其中a、b、c、d、e、f是常数,x和y是未知数。
3.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b、c是常数,x是未知数。
五、几何1.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底高2. 矩形面积公式:S = 长宽3. 圆面积公式:S = π r^2,其中r是圆的半径4. 球体积公式:V = 4/3 π r^3,其中r是球的半径六、概率1. 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值介于0和1之间,包括0和1。
2. 独立事件的概率: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3. 条件概率:在已知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七、统计学1. 平均数: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的个数。
2. 中位数:一组数值按照大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3. 众数:一组数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八、其他1. 对数的基本性质:对数可以表示为指数的倒数,例如log_a(b) = c等价于a^c = b。
公考常见公式

公考常见公式
公考即公务员考试,常见的公式包括但不限于: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内角和定理:正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 - 2)
×180°(n大于等于3且n为整数)。
已知正多边形内角度数,则其边数为360°÷(180°-内角度数)。
3. 倍数特性:当满足条件a:b=m:n,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a±b是m±n的倍数。
4. 经济利润问题:利润=售价-成本;总利润=单利润×数量;利润率=利润÷成本;折扣=售价÷定价。
5. 逻辑判断: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推出关系;联言命题“A且B”的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相容选言命题“A或B”的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不相容选言命题“A要么B”的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条件命题的翻译规则、矛盾命题、等价命题和推理规则等。
这些公式在公务员考试中常常出现,尤其是行测考试部分。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熟练掌握这些公式,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解题。
国考前必备公式

国考前必备公式
国考前需要掌握的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式:
1. 增长公式:增长量 = 现期值 - 基期值,增长量 = 基期值× 增长率。
2. 倍数公式:倍数 = 基期值 / 现期值,倍数 = 基期值× 增长率 / 现期值。
3. 比重公式:比重 = 部分量 / 总量,比重 = 部分增长率 / 总量增长率。
4.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 = 总和 / 个数,平均数 = 现期值 / (1 + 增长率)的n次方(n为时间长度)。
5. 指数公式:指数 = 报告期值 / 基期值,指数 = 报告期值 / (1 + 增长率)的n次方(n为时间长度)。
6. 比例公式:比例 = 部分量 / 总量,比例 = 部分 / 总。
7. 百分数公式:百分数 = (部分量 / 总量) × 100%,百分数 = 部分增长率 / 总增长率× 100%。
8. 加权平均数公式:加权平均数 = (a1x1 + a2x2 + ... + anxn) / (a1 + a2 + ... + an),其中a1,a2,...,an表示各组数据的组权,x1,x2,...,xn表示各组数据的组值。
9. 排列组合公式:C(n, k) = n! / (k!(n-k)!),其中n是总的“项数”,k是“项”中要取的“个数”。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国考前必备公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记忆。
同时,也要注意理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公式。
国考笔试公式

国考笔试公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计算分为两种情况计算:一般职位(考生只需参加公共科目考试)成绩计算方式:(行测+申论)/2*50%+面试*50%)。
因为行测和申论的总分是200分而成绩计算是百分制,所以要除以2。
特殊职位(考生除参加公共科目考试外,还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
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面试成绩各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公共科目笔试、面试、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
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15%。
1、笔试、面试成绩的权重比例各为50%。
考生权重成绩的计分公式为: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2、笔试成绩的计分公式为: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
3、报考公安机关职位笔试成绩的计分公式为: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30%+公安专业科目成绩×30%。
4、笔试阅卷结束后,由公务员局根据成绩汇总分析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
5、面试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未达到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不能录用。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一、概述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和录用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和热议。
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涵盖了诸多知识点和应试技巧。
其中,数学实在是行测中的一大难点,而其中的公式更是让考生头疼的部分。
我们特整理了以下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以便考生备考时能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数量关系题目公式1. 平均值计算公式平均值 = 总值 / 个数2. 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多者 / 较少者3. 反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少者 / 较多者4. 增减百分比计算公式百分比增加 = (增加值 / 原值) * 100百分比减少 = (减少值 / 原值) * 1005. 资料图计算公式根据柱状图、折线图或饼状图进行计算6. 存在关系计算公式混合物的平均浓度 = (已知浓度1 * 体积1 + 已知浓度2 * 体积2) / (体积1 + 体积2)三、判断推理题目公式1. 判断题公式真命题的否定为假命题假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2. 排序题公式正序排列:A<B<C逆序排列:A>B>C3. 相同字母代表相同物品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公式1.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2. 词类变化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词→代词→连词→介词→感叹词3. 词语搭配正词相反:冷热、高低动名结合:吃饭、送信五、综合分析题目公式1. 逻辑判断公式A→B 非B→非AA→B 非A→非B2. 选择判断公式对A的肯定是否定了B的否定3. 数字推理公式数字之和、差、乘积、商之间的规律4. 资料分析公式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图表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六、总结以上整理的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只是行测知识点的冰山一角,但通过对这些公式的学习和掌握,能让考生更快地应对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综合分析等题目类型。
公考资料公式汇总

公考资料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选择。
但是,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非常严格的考试,需要准备充分和掌握各种公式和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公考资料的公式汇总,帮助您更好地准备公务员考试。
一、数学公式1. 平方差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2.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ax^2+bx+c=0x=frac{-b±sqrt{b^2-4ac}}{2a}3. 三角函数公式sin^2x+cos^2x=1tanx=frac{sinx}{cosx}cotx=frac{cosx}{sinx}4. 对数公式loga(mn)=loga(m)+loga(n)loga(frac{m}{n})=loga(m)-loga(n)5. 概率公式P(A∪B)=P(A)+P(B)-P(A∩B)P(A|B)=frac{P(A∩B)}{P(B)}6. 统计学公式均值=frac{总和}{样本数}方差=frac{∑(x-均值)^2}{样本数}标准差=sqrt{方差}二、英语公式1. 时态公式现在时:主语+动词原形过去时:主语+动词过去式将来时:主语+will+动词原形2. 代词公式主格代词:I, you, he, she, it, we, they宾格代词:me, you, him, her, it, us, them 3. 被动语态公式be动词+过去分词4. 比较级和最高级公式比较级:形容词/副词+er,more+形容词/副词最高级:形容词/副词+est,most+形容词/副词 5. 非谓语动词公式动词不定式:to+动词原形现在分词:动词-ing形式过去分词:过去式形式三、逻辑公式1. 命题公式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为真或假。
例如:“今天天气晴朗。
”2. 命题联结词命题联结词用于组合命题,包括“且”、“或”、“非”等。
例如:“今天天气晴朗,且我要去爬山。
”3. 真值表公式真值表用于判断命题联结词的真假。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的常用公式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1. 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2. 完全平方公式:(a±b )2=a 2±2ab +b23. 完全立方公式:(a ±b)3=(a±b)(a 2 ab+b 2)4. 立方和差公式:a 3+b 3=(a ±b)(a 2+ ab+b 2) mnm +nm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b n(1)s n =2)(1n a a n +⨯=na 1+21n(n-1)d ;(2)a n =a 1+(n -1)d ;(3)项数n =da a n 1-+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6)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1)a n =a 1q;(2)s n =qq a n -11 ·1)-((q ≠1)(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 (4)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nma a =q (m-n)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其中:x 1=a ac b b 242-+-;x 2=aac b b 242---(b 2-4ac ≥0)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x 2=a c(2)ab b a 2≥+ ab b a ≥+2)2( ab b a 222≥+ abc c b a ≥++3)3( (3)abc c b a 3222≥++ abc c b a 33≥++推广:n n n x x x n x x x x ......21321≥++++(4)一阶导为零法:连续可导函数,在其内部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其导数为零。
公考公式大全

公考公式大全
以下是公务员考试中常用的一些公式:
1. 数学运算必记18个公式:倍数特性、工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几何问题、行程问题、容斥原理、溶液问题等。
2. 三角形面积公式:S三角形= 1/2ah。
3. 勾股定理: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4. 30°,60°,90°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3:2。
5. 45°,45°,90°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1:√2。
6. 三角形之间关系:有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同高则面积比为底边之比;同底则面积比为高之比;相似的两个三角形,边长比为相似比;面积比为相似比的平方。
7. 内角和外角公式:n边形内角和=(n-2)×180°,外角和恒为360°。
8. 比例放缩公式:若将一个图形尺度扩大为原来的N倍,则对应角度不变;周长变为原来的N倍;面积变为原来的N²倍;体积变为原来的N³倍。
9. 最值问题公式:最不利原理(所求情况=最不利情形+1)和数列构造(给出总和,求某一组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以上是公考中常用的数学公式,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公考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