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李清照简介_写作技巧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是中华诗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 - 生平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
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
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
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十大诗词

李清照十大诗词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点绛唇·蹴罢秋千》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5、《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8、《武陵春·春晚》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鹧鸪天·桂花》宋·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0、《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宋·李清照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李清照的古诗词翻译

李清照的古诗词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李清照的古诗词翻译李清照的古诗词翻译(10首)大家知道吗,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诗人大全】李清照简介_李清照的资料介绍

【诗人大全】李清照简介_李清照的资料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李清照诗词100首全集

李清照诗词100首全集1.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4.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5.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6.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7.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8.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9.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1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1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1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14.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5.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16.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1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18.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19.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20.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李清照《题八咏楼》2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诗词全集70首

李清照诗词全集70首1《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2《武陵春·春晚》[宋代]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夏日绝句》[宋代]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橱通: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一作:人似;销一作:消)8《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9《清平乐·年年雪里》[宋代]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0《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宋代] 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李清照的故事和经历

李清照的故事和经历一、引言李清照,中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被后人传颂至今。
她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她的才华和勇气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将详细讲述李清照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她对后世的影响。
二、李清照的生平1.早期生活: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母亲也出身于官宦世家。
在家庭的熏陶下,李清照早早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
2.中年遭遇:然而,李清照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
在中年时,她遭遇了国破家亡的悲剧。
她的丈夫赵明诚在金兵入侵时弃城而逃,使得李清照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
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创作,以此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
3.晚年岁月:晚年的李清照生活更加艰难。
她在战乱中颠沛流离,财产和珍藏的书籍大部分散失。
然而,她依然以坚强的毅力,继续进行诗词创作,并整理丈夫赵明诚的遗作。
三、李清照的创作历程1.初期作品:李清照的初期作品多描写少女生活,清新脱俗,充满了青春气息。
这些作品反映了李清照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2.中期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李清照的作品逐渐转向对人生、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探索。
她的词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洞察。
3.晚期作品:在战乱时期,李清照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她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四、李清照的影响1.文学价值:李清照的词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她的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她的词牌、韵律和创作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女性意识: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展示了她的女性意识和对传统束缚的反抗。
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她的故事激励了后世的女性勇敢地追求自由和平等。
3.爱国情怀:李清照的晚期作品充分展示了她的爱国情怀。
她的诗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种深刻的民族情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结论李清照作为宋代女词人,她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
李清照简介古诗

李清照简介古诗李清照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有关李清照简介与古诗,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主要作品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评价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
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李清照其人其词
1、前期的李清照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养,工书,能文,精通音律。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
赵明诚有一段时间出外游学、出仕为官,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后期的李清照
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即1129年赵明诚在赴官途中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研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凄惨,尝尽了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
3、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
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
南渡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三、听《醉花阴》朗诵及看《声声慢》视频
1、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探讨两首词的意象及情感
(一)默读并思考
1、这两首词的共有意象是什么?
2、这两首词的共有情感是什么?
(二)师生解答
1、两首词共有的意象
(1)酒:东篱把酒黄昏后
三杯两盏淡酒
(2)风:帘卷西风
晚来风急?
(3)黄昏:东篱把酒黄昏后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黄花: 人比黄花瘦。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2、逐个分析意象
(1)酒
《醉花阴》中,词人是在日落黄昏时饮酒,她把酒作为倾诉相思的载体。
酒要对饮才有韵味, 而她的丈夫不在身边, 词人在独酌中品味相思之情,真可谓是“举杯浇愁愁更愁”,表达一位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声声慢》中的“ 酒”, 词人是想借酒暖身, 借酒浇愁。
词人晚年生活在“愁”的世界里, 承载不住国破、家亡、夫死的愁苦,每每借酒消愁。
可是酒入愁肠愁更愁, 酒力和心愁相比, 心愁太重了, 酒消解不了词人的凄凉和愁苦。
(2)风
《醉花阴》中西风似解人意,卷起珠帘,露出深居闺中的思妇的模样:玉容因闲居而寂寞,腰身因思念而清瘦。
词人借西风,道出对丈夫的相思之愁。
《声声慢》中三杯两盏的淡酒,抵挡不住晚来的急风。
这急风,不仅带来深秋的寒意,使得词人在这种气候中难以将息。
也带来词人心中的寒冷:故国沦亡敌手,此身漂泊无寄;丈夫英年早逝,只剩自己茕茕孑立;自己才高于世,却遭遇种种的政治压力;如今年将老迈,只能凭借记忆苦熬度日。
这急风,道出了词人无限痛楚抑郁之愁。
(3)黄昏
《醉花阴》中,词人百无聊赖地挨到黄昏,独自一人来到东篱边饮酒赏菊,襟袖间立刻盈满了暗香。
此时的黄昏,虽词人独处,略感寂寞,却尚存一丝对美好爱情的眷恋。
《声声慢》中,词人“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说时光难捱,又加上梧叶纷纷,细雨霏霏,好不容易才熬到了黄昏,但又要怎样继续熬过黑夜,则又是更深的痛苦,更大的煎熬。
可见,《声声慢》中的黄昏,充满了冰冷和绝望。
注:钱钟书说:“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
”
(4)黄花
《醉花阴》中词人以“ 有暗香盈袖” 的黄花, 象征自己的青春年华。
东篱菊花纤瘦, 但珠帘内“ 人比黄花瘦”。
究其原因,是丈夫游宦在外而夫妻不得相聚引发的深深离愁。
思妇容易睹物思人, 在该词中, 她把花和人联系起来, 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声声慢》中“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 词中由景入情,满地菊花盛开,而自己却憔悴瘦损。
更何况丈夫已经辞世,没人摘花送给自己, 只能任由菊花枯萎在枝头。
这里既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 又和作者晚年孤苦飘零的处境相吻合。
3、两首词共有的情感:“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之“愁”:百无聊赖的闲愁重阳独酌的清愁刻骨相思的离愁
《声声慢》之“愁”:孀居之悲年迈之叹飘零之苦亡国之痛
(三)小结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夫妻暂离但又彼此眷恋的幸福生活的写照,是一首惆怅的幽怨的洋溢着相思之愁的思夫绝唱。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国亡夫丧且颠沛流离的磨难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充满了忧患之愁的泣血之歌。
五、李清照其他写“愁”的名词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1.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红润的荷花正在凋谢,只剩下一镂残香。
玉簟,簟是竹席子,因其清凉光滑,故称玉簟。
这“玉”字给人一种温度感和触觉感,与红藕之“红”也产生色彩上的对照和联想。
这里点出凉秋季节。
2.雁字:群雁飞行时,常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故称雁字。
大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飞。
秋天正是“雁字回时”。
相传大雁能为人传书。
词中出现雁的意象,同时也暗含渴望收到丈夫来信的心情。
3.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在独自孤寂的自飘自落,水在独自孤寂的自流自逝。
它们无法违背自然界规律,又有谁去关心它们的命运,去怜惜它们呢?这句话貌似平淡,实际有很深的感伤和寄寓,含有对一天天飘逝的青春和美好的年华的依依怀恋之情。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分离的双方都在为同样一种相思而愁苦。
5.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即使眉头刚刚舒展,却又涌上心头。
言相思之情的深挚难排,真是“无计可消除”。
【解读】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志同道合,感情笃厚。
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旋又出仕。
年轻的李清照在离别期间,写下很多抒发相思之情的优美词作,这些词作几乎篇篇脍炙人口,有着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一剪梅》就是其中最优美,最出色的一首(据伊士珍《琅媛记》记载,李清照与丈夫恋恋不舍地告别,在锦帕上写下这首《一剪梅》词,送给赵明诚)。
这首词很有艺术魅力,塑造出一个相思女性深沉的文化心理性格和感情世界。
她敏感极了,红藕香残,西楼月满,花飘水流,雁群南飞,自然界这些无情物无不牵动她的情肠;她深挚极了,对丈夫的深厚爱情永远也无法磨灭(“此情无计可消除”),纵使愁眉稍展,也依然缭绕心头。
她不言不语,只是凝眸沉思,任内心被情感啃噬。
别人最多只能看到她的愁眉,却不易窥见她的内心世界。
这是古代东方女性富有魅力的性格形象和情感特征。
这首词表达的情思,真纯,深挚,浓烈,含蓄,显示出教养深厚的古代闺秀的典雅风度。
红荷,兰舟,雁群,月光,西楼,上阕这些有意味的意象构成一幅精美的图画,女主人公“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孤独,沉思形象成为意象群的中心。
不言相思而相思自现。
词人只说“月满西楼”,偏偏不让那位倚楼观望,深夜不眠的女主人出现,越发有韵味,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下阕则写相思之深,简直是刻骨铭心,一刻不忘,像是女主人公在轻轻的叹息,自语。
只用淡淡八个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略作点染,却胜过千言万语。
李清照可谓是写情思的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