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文献综述样稿
艺术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艺术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艺术系毕业论文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了不同艺术领域的相关研究和理论作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帮助艺术系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提升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素养。
一、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文化是艺术系毕业论文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文化可以被视为艺术的基础和背景,艺术则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这一主题中,许多文献研究了艺术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以及艺术如何在特定文化环境下产生和发展。
例如,某些文献探讨了艺术如何反映社会价值观、道德标准和政治环境,以及艺术如何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核心。
二、艺术与身体艺术与身体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艺术的创作和表演往往涉及身体的动作、姿势和表情。
因此,一些文献探讨了艺术如何通过身体表现情感和想法,以及艺术如何与身体健康和运动相关联。
另外,还有一些文献研究了艺术如何通过身体表达社会和政治议题,以及艺术如何对身体形象和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三、艺术与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许多文献研究了艺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创作和表演,以及艺术如何与科技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
一些文献还探讨了艺术与数字化、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的关系,以及这些新兴技术对艺术形式和观众体验的影响。
四、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是艺术系毕业论文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些文献研究了艺术如何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以及艺术如何通过艺术介入社会并影响社会变革。
此外,还有一些文献探讨了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艺术如何对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认同产生影响。
五、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艺术系毕业论文中的另一个研究领域。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
许多文献研究了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了艺术教育的目标、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些文献还研究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艺术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作用。
唐燕飞文献综述 2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2013 届戏剧人生学生姓名唐燕飞学号0404090223系别服装与艺术设计系专业班级服装设计与工程0902指导教师蒋德韫填写日期2012-11-29从小到大,对于我来说,唐代电视剧的服装一直有它独特的魔力吸引着我。
尤其是唐朝女子服装的魅力让人神魂颠倒。
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和艺术也异常繁荣,不仅诗文鼎盛,唐代女性服饰亦令人惊叹不已。
纵观有唐三百年女性服饰,其风格之华丽,用料之考究,设计之精美,气质之高贵,不仅超越前代,后代也鲜有王朝能企及。
胡服盛行,兼容并包,女着男装,高贵大气,裙襦袒露,雍容华贵,唐朝女子服饰是盛唐灿烂的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服装史上的一朵奇葩。
唐朝服装总结起来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裙: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
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上身仅着抹胸,外直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
诗句慢束罗裙半露胸的写照,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为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唐时思想开放的时代背景。
其裙身之长,可见孟浩然之诗句:“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卢照邻也有“长裙随风管”句。
其裙身之丰,可见李群玉诗“裙拖六幅湘江水”,孙光宪诗“六幅罗裙萃地,微行曳碧波”和大量佛教壁画供养人像以及众多陶俑。
其裙腰之宽,可读诗句“东邻起样裙腰阔,剩蹙黄金线几条。
”2.衫:衫较襦长,多指思帛单衣,也是女子的常服之一,从温庭筠诗句“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和元稹诗句“藕丝衫子藕丝裙”以及张佑诗句“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和欧阳炯诗句“红袖女郎相引去”等处来看,唐代女子着衫非常普遍。
3.披帛:在唐代的绘画以及陶俑中可见妇女在肩背上披一条长长的画帛,叫做披帛。
它的出现,历代学者说法不同,一说始自秦,汉代杨雄《方言》有:“户裱为之被巾。
”壁画中已披帛,唐代广泛流行。
披帛分为两种: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另一种长度可达两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
简而言之,披帛是唐代妇女的服饰,是披在肩上的一种带子,一般有几米长。
艺术学院毕业设计综述报告范文

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及综述报告设计(创作)题目:家具展示空间综述报告题目:允典家具展示设计学院、系:艺术学院专业 (方向):室内设计与商业展示年级、班:08级6班****************2012年04 月24 日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指导意见书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及综述报告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表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 2012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成绩评定表摘要在展示设计上,我首先注重的是做这个展示的目的与意义,展览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展出者达到展览目的,反应出展览者形象,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允典家具多为中式红木家具,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因此我着重让整个空间采用中式古典风格。
色调偏暖,这样有一种回归古典的中国式韵味,材质上多以红木、黄花梨为主,图案上主要是运用亭台楼榭、荷花莲蓬、四大才子等,每个雕刻花纹都透露着一股古朴气息。
家具是一种很人性化的商品,又会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在风格方面我比较注重休闲、舒适、简洁,这样给参观者的感觉是展示的东西就是你实际生活中的,勾起参观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展览的商业目的。
关键词:家具、设计、展览目录一、创作思路 (1)二、学校理论运用 (1)三、素材选取 (2)四、展示空间和范围 (3)五、展示布局与色调运用 (3)六、设计感受 (4)参考文献 (6)致谢信 (7)一、创造思路近几年中国风的盛行,给国际设计界注入了古老而神秘的元素。
传统的中国文化开始深入人心,设计师都在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进行提炼和融合。
在中国传统元素融入设计的一刹那,世界开始逐渐体味到中华五千年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并能深深感受到这独特的气息。
随着世界的发展,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
西方的理论和风格影响着中国。
中国的设计在飞速的发展,设计师也更努力的让作品适应国际品味。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
我们传统的名族特征如果不继续发扬的话,也会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逐渐消失。
张大千美术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千美术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古典油画的形式美探索张大千美术学院2007级4班指导老师:赵宁四年之前,我来到内江师范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
现在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
在这四年之中,我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我所就读的是美术学专业,在临近毕业之时,美术系的赵宁老师给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古典油画形式美的探悉》刚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非常的盲目。
那个时候,我还在内江市西林中学实习。
深深的思索一番,突然发现我对这个题目是那样的陌生。
我也突然发现,我的大学时代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去学习知识,充实自己。
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实践操作中,理论的东西没有过多的在意。
可是,我要顺利的毕业,就必须要认真的,竭尽所能的将这个论文做完。
这是赵宁老师对我的期望,我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这份真诚的期望。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边完成我的实习课目,一边查阅所有的资料。
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逐渐地、比较全面地认识了一次“么是古典油画”。
古典油画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古典主义精神为内涵,追求理想与和谐的表现风格,力求创造一种完美、整体的典范。
欧洲传统的古典油画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圣经故事、历史故事为绘画题材,表现某种哲学理念和社会问题;或以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绘画为典范,塑造一种类型化的艺术形象。
在绘画技巧上,强调精神的素描技术,柔和为妙的明暗色调,使作品呈现雕塑般的简约与概括,构图形式力求宏伟庄重。
所以,古典油画首先是一种绘画,然后又是特定时期的产物。
知道了这两点,我就不会走入对古典油画的认识误区。
然后,我了解到了古典油画一般采用哪些表现形式。
古典油画表现形式主要有:第一,线条都不显著。
线条不表示具体的物象,仅作为两物象的界线。
第二,极注重透视法。
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
第三,很重解剖学。
第四,很重背景。
画面完全填充,不留空白。
第五,题材以人物为主。
例如《最后的审判》、《死之胜利》。
然后就是关于古典油画形式美的概述以及各类资料。
艺术设计文献综述

对于极简主义而言,袁媛编著的《极简主义艺术与极简主义设计》(艺术广角,2010)、朱熙编著的《艺术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平安莉编著的《极简主义者的隐匿设计》(大美术,2007)、黄奕佳,刘苏编著的《从深泽之人风格解读极简主义新内涵》(艺术与设计,2009)等文献中都提到了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的极简主义设计,是对设计关系高度抽象、概括的产物,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外化。它不同于那些过分地表达设计、强调姿态的极简主义设计,也不同于严格几何形态、冷漠生硬的纯粹功能主义。Super normal的风格是对现代设计反思后提出的一种"平常设计",是不加重人精神负担、反璞归真的设计。蛰居在都市的人群,熟悉的是纷繁复杂的世界。工作的快速节奏步伐、办公室的忙碌、压的人踹不过气来,而极简主义风格又进入了现代人的视野,让人觉得在随时随地都能放松自己。近些年来再世界家具风格上也出现了“极简主义”风格,从而突出了它的简约,原来简单才是美,色彩的对比得如此极致,让人眼前一亮。
艺术设计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前言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室内设计风格也融入了更多国际化的元素。
然而越来越多人喜欢欧式家居的气派、豪华和华丽,如果照搬传统欧式装饰元素,难免会显得臃肿,拖沓,更不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要求,而结合现代元素营造适合东方人居住的新欧式风格家居,则是一条打造美好家居的可行之路。
二、传统欧式风格,现代欧式风格,现代元素的概述传统古典欧式风格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变化。
强调综合性(一座建筑物上有大量雕刻和天顶画作为装饰)。
西方传统风格中有仿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
其家具最大的特点是装饰性。
这类家具的造型善走极端,或是体量精巧纤细,让人爱不释手,或是身材庞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古典欧式风格的家具用色浓烈,强调高光和强光对比度,表面一般作上光处理,装饰线条繁复华丽,给人一种雍容富贵的感觉。
现代欧式风格继承了传统风格中的精华部分并加以提炼,讲现代精神融入其中,更加强调比例,尺度及构图原理,、将复杂的装饰简化或抽象化。
新欧式摒弃了传统风格的繁琐,细部仍保持精致的装饰,打造豪华与气派的家居环境。
现代设计元素与古典风格想融合,将字画、雕刻、石材、织物、金属、木工、玻璃等所有工艺融合在一起,展现丰富而富有奢华之美的新欧式家居。
传统欧式设计构件(柱式、壁炉、灯具、雕刻等)与现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字画、雕刻、石材、织物、金属、木工、玻璃等)过多,所以在设计中选择恰当的传统欧式元素和合理的现代设计元素尤为重要。
三、对传统欧式风格,现代欧式风格的分析传统欧式的构件主要通过三个要素来体现。
首先是室内构件要素,如柱式,壁炉,楼梯等;其次是家具要素,如床、桌、椅、几柜等,常以兽腿、花束及螺钿雕刻来装饰;再次是装饰要素,如墙纸、窗帘、地毯、灯具、壁画、西洋油画等,色彩上以红蓝、红绿及粉蓝、粉绿、粉黄,饰以金银饰线为色调关系,重视比例及尺度的把握。
现代欧式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即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尊重自然、追求真实、复兴古代的艺术形式为宗旨,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鼎盛期的作品,或庄严肃穆、或典雅优美,但不照抄古典主义并以摒弃抽象、绝对的审美概念和贫乏的艺术形象而区别于16、 17世纪传统的古典主义。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汇总9篇)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第1篇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参考一、内容要求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
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1、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3、正文。
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
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
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
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
4、总结。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
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二、格式要求:1、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2、打印格式: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第2篇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音乐类文献综述范文

音乐类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音乐就像是生活中的魔法调料,有时候是激昂的战歌,能让你热血沸腾;有时候是轻柔的摇篮曲,哄着你进入甜美的梦乡。
在这篇文献综述里,咱们就来扒一扒音乐这个神奇的东西在各个方面的有趣之处,看看那些聪明的学者们都对音乐研究出了啥门道。
二、音乐的历史溯源。
#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
古代的音乐那可真是充满了神秘色彩。
就像在原始部落里,人们用简单的骨笛或者敲打石头发出的声音来进行某种仪式。
有文献提到,这些原始的音乐活动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还和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狩猎的信号传递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当一群原始人要去围猎一头猛犸象的时候,那有节奏的鼓点声或许就是他们之间相互沟通、协调行动的信号。
这就像是最早的“团队协作背景音乐”,要是没这音乐,说不定就乱套了,猛犸象没抓到,自己人还可能撞到一起。
# (二)音乐在不同文明中的发展。
从古老的东方到西方,音乐在各个文明里都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在咱们中国,古代的雅乐是一种非常庄重、高雅的音乐形式,主要是在宫廷祭祀或者重大典礼上演奏。
这音乐听起来那是规规矩矩、一板一眼的,就像古代那些穿着长袍马褂、迈着方步的老夫子一样。
而在西方呢,古希腊的音乐可是和他们的神话故事紧密相连。
那些诗人歌手们弹着里拉琴,吟唱着英雄的事迹,感觉就像是古代的超级明星巡回演出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音乐在中世纪的教会音乐中逐渐变得神秘而庄重,再到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又开始追求人性的解放,音乐风格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音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
# (一)情绪的唤起。
# (二)情感的宣泄。
有时候我们心里憋着一股劲儿,音乐就成了我们情感宣泄的出口。
比如说当你失恋的时候,听着那些悲伤的情歌,就感觉歌词里唱的都是自己的故事,一边听一边哭,哭完了感觉心里就舒服多了。
就像把心里那些苦水都随着眼泪和音乐一起流走了。
有学者认为,通过听音乐和与音乐产生共鸣,我们能够把内心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年某天某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文献综述专业艺术设计班级 04级装潢班作者邹洋指导老师赵勤1、设计目的书籍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既是一种显性信息即传播的内容,也是一种隐性信息的载体即传播的形式。
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分享信息的能力,使人类既能冲破时间的限制来了解历史,又能冲破空间的障碍以观察当今社会,体现着人类的进步。
然而,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快捷的英特网和电视公众媒介在我们的生活出现,除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之外,也冲击了传统的书籍市场。
我选择本选题某年某天某地,是以关于旅游生活的画册系列进行书籍装帧设计。
因此,就要考虑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功能,满足人们对该书籍的全方位需求,从而使其成为多元信息和全面需求的整合体。
希望通过恰当而有艺术感染力的编排设计,为此搭建一个平台,提倡旅行和生活的意义,进而使作品更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使作品上的内容能更清晰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
本文主要对书籍设计的构成要素(字体、色彩、编排)及媒介的传播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查阅以及一些著名设计师的心得做出总结、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最后提出本次设计的观点。
2、文献资料书籍是信息传递的一种媒介,是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
好书能令人爱不释手、读之受益,是内容和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完美体现。
现代的书籍设计已不局限于传达信息载体的功能和内容自身的主题,而是将书视为一种造型艺术。
下面将本人对书籍设计构成要素的研究心得综述如下。
2.1字体设计“文字版式设计是现代书籍装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书籍版式的视觉传达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正确、有力的字体选择,其视觉价值具有超越概念性内容的意义。
书籍装帧中的文字有三重意义,一是书写在表面的文字形态,一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还有一个就是激发人们艺术想象力的文字,而对于我们来说,第三重意义是最重要的。
”[1]日本书籍设计师杉浦康平认为,“文字不仅能让人感觉到各种颜色,还具有进行复核的多层次,将具有不同大小的文字设计在同一平面上,能使读者与书籍产生动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优秀设计师对文字的处理必须具备全面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作为设计者,不仅要系统地掌握色彩基本理论知识,还应研究书籍装帧设计的色彩特性,了解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熟悉人们的色彩习惯和爱好,以满足千变万化的消费市场。
[2]《从版式设计中透视设计的观念意识趋向》一文中指出,“在受到西方平面文化的影响下,几千年的中文文字的编排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曾经在英文字体编排中见到的文字散构、大小对比、上下错落、叠印等手法也出现在中文的编排中。
”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正、行、草、隶、篆等各种书法艺术和宋、楷、黑等各种美术化的印刷字体,特别是电子、电脑照排发展以来的丰富多彩的各种字体,为书籍封面设计驼用文字的各种变化、组合表现“层次”提供了十分有利条件。
[3]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字体形式和组合方式又起着统一协调的呼应。
不同大小、不同字体的文字处理得好,会产生出变化万千的层次效果。
在本书籍装帧中,应充分发挥、运用视觉美学的规律,配合文字本身的含义和所要传达的目的,从字体的形态结构、字号大小、色彩层次、空间关系等方面入手,对文字的大小、笔划结构、排列乃至赋色等方面加以研究和设计,注重文字的情感编排表述与互动交流,使其具有适合传达内容的感性或理性表现的优美的造型,能有效地传达文字深层次的意味和内涵,发挥更佳的信息传达效果。
为使本装帧文字的版式设计与内容风格特征保持统一,本人在选择字体以及哪几种字体上,会多作比较与尝试,运用精心处理的文字字体,制作出富有较强表现力的版面。
2.2色彩的合理配置色彩是书籍设计最引人注目的主要艺术语言,与构图、造型及其他表现语言相比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抽象性的特征,也更能发挥其诱人的魅力。
同时它又是美化书籍、表现书籍内容的重要元素。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曾有过描述:“⋯⋯说到表情作用色彩却又胜过形状。
那落日的余辉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的。
”[4]书籍用色与底色的对比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色相上的冷与暖,彩度上的艳与灰,明度上的黑与白、浓与淡,面积上的大与小、宽与窄,运动上的动与静、曲与直、平与斜,方向上的左与右、上与下的对比。
单纯、明确的色彩有很强的符号性,适合于套书和系列丛书的设计,它能有效地统一总体特征,突出整体面貌;强烈的色彩对比会刺激人的感官,引起某种情绪和心理的变化;柔和微妙的色彩则含蓄内向,令人细细品味,有余音绕梁之感;单纯的色彩使书籍的个性明显,视觉冲击力强;丰富的色彩有如交响乐,能极大满足视觉审美的需求。
著名设计家易中华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色彩表现》一文中提到:“为加强书籍封面色彩的注目性,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书籍封面用色简洁,切记轻浮、媚俗,做到提炼、概括和具有象征性;注重色彩的对比,设计用色与内容协调统一,使书籍信息正确迅速地传递;要考虑在同一个消费市场中和同一类书籍的货架上,你设计的书籍封面的色调和其他书籍的色彩所产生的对比关系……”[5]因此,在某年某天某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的色彩定位上,首先要了解销售市场中同类书籍的设计特点,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上对书籍内容的理解确定设计的定位,在色彩运用中根据本书籍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色与色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及色与色之间相互关系的安排,达到色彩的和谐。
注意研究该书色彩块面的并置关系,用色与底色的关系,提高书籍设计的视觉冲击力,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2.3编排设计从书籍出版的根本目的来讲,版式设计比封面设计还要重要,因为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
好的书籍版面设计来自于阅读的流畅和趣味愉悦性,通过版面空间点、线、面的组织安排,黑、白、灰的巧妙经营,虚的妙用、白的妙用,深入细致的体味、营造,细节的刻画,能形成视觉的美感,体现设计的品位。
“在设计中,图形、文字和色彩等构成元素本身是不同质的。
在设计编排当中,就需要将这些不同质的构成元素并列在一起,产生张力。
书籍设计的空间感与层次感主要表现在图——底效果的运用。
”[6]阿恩海姆认为:“图形与基底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封闭的式样与另一个它同质的非封闭背景之间的关系。
”任何形都是由“图”与“底”两部分所组成,平面设计中,“图形与基底”、“正形与负形”、“实空间与虚空间”就是这种心理规律的运用。
利用好图底关系可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能增强书籍设计的空间感与层次感。
另外,目前书籍市场受到网络电视媒介的冲击。
著名设计家朱赢椿在《从〈不裁〉的设计过程谈起》一文中指出:“网络文本不同于书籍,它们的传播方式、呈现形态、阅读习惯以及读者群都会有所不同,要使这些旧的内容呈现新鲜感的最好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并体现纸质媒体自身的优势。
这优势不同于电子图书的地方在于读书的过程不仅是用眼睛看,还有手触摸的过程。
看书也不仅仅是读文字,还有对书籍整体形态的把玩体味过程。
整体形态完好的图书能够满足人的多种感官的综合需要……”[7]可见,书籍材料的个性化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材料首先是基于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为如何准确有力地表达这一精神内涵去选择、并置。
其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对材料的敏感性和使用水平。
“纸张和印刷工艺都应该作为思考的要素,运用不同的纸张或不同材料的组合、配置,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段,更好、更完美地实现视觉及触觉的传达,给读者带来独特的视觉与强烈的触觉效果,从而使该旅游画册的知识性和艺术性信息传递量得到增殖。
”[8]在某年某天某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中,我计划以图象为主的结构形式来大致构图,根据本书需要传达的旅行生活信息,选择相应的材料和形式风格,确立造型语言,探索版面内新的视觉点,运用不平衡感赋予版面时代感和时尚性,达到信息传达的最终目的性。
3、小结综合了一些专家的看法,使我的某年某天某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受益非浅,同时我认为书籍设计的构成要素非常重要。
而要获得本次书籍装帧设计的美感,就必须富有内涵和视觉冲击力,其构成要素之间一定要有合理的视觉冲击的层次感和功能的连续性,应始终围绕着本装帧旅游生活的主题展开设计,从多个方面来解读它。
著名设计家冯德利希指出:“重要的是必须按照不同的书籍内容赋予其合适的外观,外观形象本身不是标准,对于内容的理解,才是书籍设计者努力的根本标志。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书籍当成文字图片内容信息传达的载体,更要从最原始的文本中找到灵魂所在,通过开本、材料、因数、装订、设计等各个组成部分的综合运用,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将本书的旅游生活内容转达成视觉化的语言,制作出让读者满意的作品。
[9]而就本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风格而言,是由文字、图像、色彩配置到材料的选择等共同构成的。
其整体风格的运筹在于把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各级文字、图像、空白、线条、页码⋯⋯内在组织体从“皮肤”到“血肉”的有条理的再现。
在以功能为基础的前提下,对本书艺术美的形式进行周密的设计、精心的策划,以及对节奏的把握、工艺的运筹等一系列进行有条理、有秩序的整体构建。
依靠密排文字与留白、文字与图片穿插、篇章安排、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材料的穿插,营造出与书籍主题相适宜的气氛;依靠读者的阅读去产生一种流动的韵律,感受书籍的格调。
《周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本书籍装帧设计的使命,不应使书籍变为“形而下”的器,而应当把创作“形而上”的精品书籍作为目标和使命![10]参考文献[1]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23-45.[2]王菊生.造型艺术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86-90.[3]尹章伟.熊文飞.何方.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8-10.[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87-98.[5]装饰[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年03期.114-129.[6]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78-95.[7]朱赢椿.从不裁的设计过程谈起[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9-110.[8]吕锐.广告招贴设计的创意主题表达 [J].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07.[9](德)格特·冯德利希.从纤细到特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98-111.[10]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