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五加科植物)

常春藤(五加科植物)
常春藤(五加科植物)

常春藤(五加科植物)

常春藤,(拉丁学名: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 (Tobl.) Rehd)五加科多年生常绿攀援,气生根,茎灰棕色或黑棕色,光滑,单叶互生;叶柄无托叶有鳞片;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淡黄白色或淡绿白以,花药紫色;花盘隆起,黄色。果实圆球形,红色或黄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3~5月。

常春藤叶形美丽,四季常青,在南方各地常作垂直绿化使用。多栽植于假山旁、墙根,让其自然附着垂直或覆盖生长,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效果。盆栽时,以中小盆裁为主,可进行多种造型,在室内陈设。也可用来遮盖室内花园的壁面,使其室内花园景观更加自然美丽。常春藤全株均可入药,有祛风湿、活血消肿的作用,对跌打损伤、腰腿疼、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均有治疗效果。

中文学名

常春藤

拉丁学名

Hedera nepalensis K,Koch ensis (Tobl.) Rehd

别称

土鼓藤、钻天风、三角风、散骨风、枫荷梨藤。洋常春藤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伞形目

五加科

常春藤属

常春藤

分布区域

产于陕西、甘肃及黄河流域以南至华南和西南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攀援,长3-20m。

茎灰棕色或黑棕色,光滑,有气生根,幼枝被鳞片状柔毛,鳞片通常有10-20条辐射肋。

单叶互生;叶柄长2-9cm,有鳞片;无托叶;叶二型;不能枝上的叶为三角状卵形或戟形,长5-12cm,宽3-10cm,全缘或三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条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卵形或圆卵形,全缘;先端长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宽圆形、心形;叶上表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或淡黄绿色,无毛或疏生鳞片;侧脉和网脉两面均明显。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7个总状排列或伞房状排列成圆锥花序,直径,有花5-40朵;花萼密生棕以鳞片,长约2mm,边缘近全缘;

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淡黄白色或淡绿白以,外面有鳞片;雄蕊5,花丝长2-3mm,花药紫色;子房下位,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花盘隆起,黄色。

果实圆球形,直径7-13mm,红色或黄色,宿存花柱长。花期9-11月,果期翌年3-5月。[2]

2生长环境

阴性藤本植物,也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不耐盐碱。

常攀援于林缘树木、林下路旁、岩石和房屋墙壁上,庭园也常有栽培。[2]

3分布情况

分布地区广,北自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山东,南至广东(海南岛除外)、江西、福建,西自西藏波密,东至江苏、浙江的广大区域内均有生长。越南也有分布。[2]

4繁殖方法

常春藤的茎蔓容易生根,通常采用扦插繁殖。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全年均可扦插。家庭繁殖,一般以春季4-5月和秋季8-9月扦插为宜。

扦插时选用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作基质。春季硬枝扦插,从植株上剪取木质化的健壮枝条,截成15 -20厘米长的插条,上端留2~3片叶。扦插后保持土壤湿润,置于侧方遮荫条件下,很快就可以生根。秋季嫩枝扦插,则是选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截成15-20厘米长、含3-4节带气根的插条。扦插后进行遮荫,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插后20 -30天即可生根成活。[3]

除扦插外,也可以进行压条繁殖。将茎蔓埋人士中,或用石块将茎蔓压在潮湿的土面上,待其节部处生长出新根后,按3-5节一段截断,促进叶腋发出新的茎蔓。再经过30天培养,即可移栽上盆。[3]

5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栽植

在枝蔓停止生长期均可进行栽植。但以春末夏初萌芽前栽植最好。

盆栽通常选用腐叶土、园土和沙混合的培养土。换盆一般每1-2年换1次。栽植前先在盆底垫上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剪掉过长、过密的根系。栽植后浇1次透水,放阴凉处,待新枝生长后,进行正常管理。

[4]

光照与温度

常春藤

生长适宜温度18-20℃,温度超过35℃时叶片发黄,生长停止。因此,在夏季炎热时应进行遮荫,或放在疏萌处,避免烈日暴晒。耐寒性较强,在一般家庭室内均可安全越冬。冬季应搬入室内向阳处,多接受光照,温度保持在3℃以上,也可忍耐-7 - -8℃短暂时间的低温。在没有暖气设备的条件下,要做好防冻工作,也可重剪,使其安全越冬。在室内宜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在室外,除避免强阳光暴晒外,每天需要有3-4小时的阳光直射,特别是斑叶品种,光照充足才能保持叶色的艳丽,如果光照不足,通风不良,长期放在阴暗地方,植株会节间伸长,生长越来越瘦弱。[4]

浇水与施肥

常春藤要求温暖多湿的环境,在生长期要保证供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防止完全干燥,若水分不足,会引起落叶。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应经常向叶面和周围地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冬季应减少浇水,使盆土处于湿润偏于状态,但要向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以免生长不良、出现叶焦边现象。生长期每月要施2-3次稀薄的有机液肥。对生长已成形的盆株,可减少施肥。冬季则停止施肥。[4]整形修剪

新栽的植株,待春季萌芽后应进行摘心,促进分枝,并立架牵引造型,也可以吊挂盆栽。对生长多年的植株,要加强修剪,疏除过密的细弱枝、枯死枝,防止枝蔓过多,引起造型紊乱。[4]

管理方法

常春藤栽培管理简单粗放,但需栽植在土壤湿润、空气流通之处。移植可在初秋或晚春进行、定植后需加以修剪,促进分枝。南方多地栽于园林的蔽荫处,令其自然匍匐在地面上或者假山上。北方多盆栽,盆栽可绑扎各种支架,牵引整形,夏季在荫棚下养护,冬季放入温室越冬,室内要保持空气的湿度,不可过于干燥,但盆土不宜过湿。

室内栽培

常春藤

常春藤的栽培品种很多,其不同的品种的叶型、叶色差异较大。光照习性也不一致。在室内栽培中,因室内环境光照差异极大,不同的栽培品种在室内低光照条件下常出现失去光泽,生长不良等现象。、、用常春藤五个品种在北向房间室内不同光照区域及光照培养箱内进行适宜光照范围研究。

研究小结:常春藤不同品种的适宜光照范围不同,常春藤在室内生境的光照范围较宽,在室内光照~μmol·m·s(81~3340lx、

RH31%~60%、18~28℃)条件下,能够长新叶,可以在能够看清字(1μmol·m·s)的光照条件下声场。常春藤在18~28℃及RH31%~70%室内条件下,光照大于至小于834μmol·m·s(155~41715lx)可以生长。μmol·m·s(41715lx)以上的直射光不利于其生长。冬至夏的室内环境,南向窗台中午的直射光区光照为400~920μmol·m·s(20000~46000lx)左右,北向房间窗台晴天光照为100~200μmol·m·s(5000~10000lx)北向暗光处仅20~10μmol·m·s(100~500lx)、因此,在室内植物设计中,常春藤五个品种在南向房间的所有区域、东西向房间的多是由明亮区域、北向房间的明亮区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生长量。但对于常春藤5个品种在更宽范围内耐阴性的特点及生长量最佳光环境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常春藤的栽培品种较多,其它品种的耐阴性特点海有待于进一步探讨。[5]

月管纪要

常春藤的每月管理

1月~2月:做好防寒工作,虽耐寒力强,但有寒流时仍应移入室内,或加覆盖物。

3月:天气转暖,注意适当浇水和施肥。

4月:扦插繁殖,进入生长季节皆可进行。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每段至少带有3个茎节的插穗,长约8-10厘米,直接插入盆土,20℃左右约2周可以生根。还可用压条繁殖,将茎蔓每隔15厘

米压入土中,待生根后剪断上盆。定植初期应行重剪,促使多萌发分枝。盆土可用3份腐殖土和堆肥,加1份河沙配成。

5月:移至荫棚养护,及时浇水、喷水,保持空气湿润,每月追肥一次。栽培中要注意摘心,促使枝叶茂盛。

6月~8月:30℃以上高温停止生长,高温闷热易引起枯萎落叶,故宜放在凉爽处,浇水不宜过多。

9月~10月:天转凉,控制浇水、施肥。

11月~12月:有条件可放低温温室,控制浇水,停止施肥。给予光照。[6]

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腐病、叶斑病、根腐病、疫病等。虫害以卷叶虫螟、和红蜘蛛的危害较为严重。

炭疽病

常见病害。主要为害叶,受害严重时叶片呈灰白色:秋雨连绵时容易发生。[7]

防治方法: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禁止对叶片当头浇水。发病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天喷洒1次,连喷3-4次即可防治。其他方法可参见鹅掌柴病虫害防治部分。[7]叶斑病

常见病害。容易造成叶片枯黄脱落,多因通风不良、环境闷热潮湿引起。[7]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同时喷洒1%波尔多液,每7天喷1次,连喷4-5次。[7]

介壳虫

常见害虫。受害植株生长不良,并能污染上煤烟病,引起叶片发黄.提前落叶。[7]

防治方法:人工刮除。发生面积大时,也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荆800倍液。其他方法参见苏铁病虫害防治部分。[7]疫病

(1)症状特征:全叶或大部分叶片变褐腐烂或茎蔓基部及嫩节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变软缢缩,后变褐色至褐黑色,病部以上枝叶枯萎。有的直接形成烂顶或死头;有时插枝的茎基部也发病产生茎腐。

当插枝带菌或土壤带菌,且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时,该病易发生,且扩展迅速。

(2)防治方法

①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适当控制浇水。

②栽插时要注意从无病虫为害的植株上选插枝,插在消毒过的或未发生过疫病的基质中。栽植不能过密,注意通风透光。

③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④发病初期,喷施或浇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

灰霉病

(1)症状特征:在叶边缘产生水渍状褐色或黑色病斑,严重时病斑可占叶大部分或全叶,潮湿时生出灰霉层。

(2)防治方法:用无病新土栽培,控制浇水,氮肥不要施过多。及时摘除病叶,并烧毁。发病时,喷施75%百菌清500倍液。10天1次,连续2~3次。

紫突眼蛎蚧

(1)为害特征:以若虫与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严重时布满叶片、枝条,致使植株干枯发黄、死亡。

(2)防治方法:冬季结合整形、剪除虫枝叶,并集中烧毁。若虫孵化期,喷施50%辛硫磷1000倍液或速扑杀1500倍液。

日灼症

症状:上部叶或新叶变浅灰色,逐渐枯萎、落叶。

病因:生理病症。夏日里,把久放在阴蔽处的常春藤,突放到晴日下,易被烈日灼伤。

防治方法:栽培环境易半阴蔽,日照约50%-70%。忌强烈日光直射。

6主要价值

绿化

在庭院中可用以攀缘假山、岩石,或在建筑阴面作材料。在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植。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常春藤绿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达到绿化、美化效果,同时也发挥着增氧、降温、减尘、减少噪音等作用,是藤本类绿化植物中用得最多的材料之一。

纳米吸附:孔隙的孔径在-纳米之间,呈晶体排列。同时具有弱电性,、氨、、甲苯、二甲苯的分子直径都在-纳米之间,且都是极性分子,具有优先吸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的特点,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8]

常春藤是室内垂吊栽培、组合栽培、绿雕栽培以及室外绿化应用的重要素材。常春藤为木质常绿藤本。以发达的吸附性气生根攀援,茎长可达30米。枝叶稠密,四季常绿,耐修剪,适于做造型。[5]

药用

异名:土鼓藤(《》),龙鳞(《日华子本草》),尖叶薜荔(《普济方》),三角风;三角尖(《纲目》),(《分类草药性》),爬墙虎、械枫、尖角枫、山葡萄、狗姆蛇(《中国树木分类学》),钻天风(《四川中药志》),百脚蜈蚣(《中国药植图鉴》),钻矢风、枫荷梨藤(江西《草药手册》),风藤草(《西藏常用中草药》),犁头南枫藤、三角箭、土枫藤、散骨风、三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

来源: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Tobl.)Rehd.,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辛,温。

①《本草拾遗》:“苦。”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微寒,无毒。”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甘。”[9]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消肿,平肝,解毒。用于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口眼蜗斜、衄血、、急性结膜炎,肾炎水肿,、痈疽肿毒,荨麻疹,。[9]

附方:

①治肝炎:常春藤、败酱草,煎水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关节风痛及腰部酸痛:常春藤茎及根三至四钱,黄酒、水各半煎服;并用水煎汁洗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产后感风头痛:常春藤三钱,黄酒炒,加红枣七个,水煎,饭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疗疮黑凹:用发绳扎住,将尖叶薜荔捣汁,和蜜一盏服之。外以葱蜜捣敷四围。(《圣惠方》)

⑤治一切痈疽:龙鳞薜荔一握。研细,以酒解汁,温服。利恶物为妙。(《外科精要》)

⑥治衄血不止:龙鳞薜荔研水饮之。(《圣济总录》)

⑦托毒排脓:鲜常春藤一两,水煎,加水酒兑服。(江西《草药手册》)

⑧治疔疮痈肿:鲜常春藤二两,水煎服:外用鲜常春藤叶捣烂,

加糖及烧酒少许捣匀,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⑨治口眼歪斜:三角风五钱,白风藤五钱,钩藤七个。泡酒一斤。

每服药酒五钱,或蒸酒适量服用。(《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皮肤痒:三角风全草-斤。熬水沐浴,每三天一次,经常洗用。

(《贵阳民间药草》)[9]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浸酒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捣敷。[9]

生态

在10平方米左右的内,可消灭70%的、50%的和24%的。由于新装修的房子甲醛等有害气体一直不断的持续释放,因此环保专家建议,装修后保持多通风,养几盆常春藤绿色植物有,一般新房空置三到六个月后基本可达到入住标准。

7现代研究

化学成份

茎含鞣质(%)、树脂。叶含常春藤甙、肌醇、胡萝卜素、糖类;

还含鞣质%。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苏联产常春藤有镇静作用。另一种常春藤则含皂碱体,对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9]

物种研究

常春藤常绿植物,其童年和成年植株存在明显的形态和生理差异(Poething,1990;Polito 等,1984),童期植株呈匍伏藤,叶有裂,叶序互生,含有花色素苷,易于生根,但成年期植株为直立灌木,叶全卵圆形,叶序轮生,无花色素苷,不易生根,但能开花结果。因此,早在1954年就被认为是“木本植物中童性阶段了解得最多、最清楚的例子”(Schaffalit zkydeMuckadel l,1954)。许多研究者认为“常春藤特别适合于植物阶段转变的研究”(Miller,等,1976),“常春藤已经成为研究木本植物阶段转变的模式系统”(Geneve 等,1988,1991;Hackett ,1970)。选用常春藤作为研究阶段转变的材料的科学家有英国的Fr ydman 和Wareing 等、美国的Hacket t、Ro lger 和Genev e 等。在80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阶段转变机理的研究上,许多学者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枝条繁育特性及生理生化差异,提出了GA 对阶段转变的调控假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又研究了阶段转变的分子基础。但到80年代以后,由于阶段转变机理研究难以深入,大多科学家纷纷转向其他领域,唯有Hackett等还继续用常春藤为材料,但他们放弃了机理研究,而是选择几个与阶段转变密切相关的性状进行深入研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成年植株返童过

程顶端分生组织的形态改变、不同阶段花色素苷合成能力差异的生理生化及分子基础、不同阶段生根能力差异的生理基础等。[10]

8植物文化

常春藤

常春藤- 结合的爱,忠实,友谊,情感

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的意义。

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迪奥尼索司(Dionysus),有着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它同时也象征著不朽与永恒的青春。

常春藤---友谊,结婚,永不分离

常春藤是一种十分美好的常绿,预示春天长驻,因此有一个美好的名字"长春藤",深得人们的喜爱。送友人长春藤表示友谊之树长青。

如果朋友结婚,送新娘的花束中也少不了长春藤美丽的身影。祝愿"

新婚幸福,百头偕老。"

在婚礼上,你会发现新娘的的头上常插着一块绿色的植物,那就是用来避邪的常春藤;新娘的花束中也少不了长春藤美丽的身影,寓

意生活不受小人或者妖魔鬼怪的影响,而男人戴上它可以辨别恋人的好恶。另外,常春藤还代表着忠实、婚姻、爱情、友谊、感情,代表着友情或者爱情永远保鲜,永不退色。

常春藤(4/8)

:感化(Influence)

英国在十六世纪采用忽布花以前,都是用常春藤来酿啤酒,因为把它混在麦子里,会使麦子化成啤酒。所以,常春藤的花语就是-感化。

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了不起的感化力,能够影响其他人,对恋人也有莫大的影响力,能把对方潜移默化成自己喜欢的类型。

常见植物科属拉丁名汇总

一.双子叶植物纲 (一)离瓣花亚纲 1.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2. 胡椒科( Piperaceae) : 胡椒属 ( Piper) : 胡椒( Piper nigrum) 荜拨( Piper longum) 草椒属 ( Peperomia) 3. 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金粟兰属( Chloranthus): 草珊瑚( Sarcandra glabra) 4. 桑科( Moraceae):桑属( Morus): 桑( Morus alba) 榕属( Ficus): 小叶榕( Ficus parvifolia ) 薜荔( Ficus pumila) 大麻属 ( Cannabis): 大麻( Cannabis sativa) 构属 ( Broussonetia): 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5. 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 细辛属( Asarum): 细辛( Asarum sieboldii) 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 马兜铃( Aristolochia debilis ) 木通马兜铃 ( 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广防己( Aristolochia fangchi ) 6. 蓼科( Polygonaceae) 大黄属 ( Rheum): 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唐古特大黄(Rheum palmatum var. tanguticum) 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蓼属( Polygonum): 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a) 虎杖( Reynoutria japonica) 红蓼 ( Polygonum orientale) 拳参 ( Polygonum bistorta) 萹蓄 ( Polygonum aviculare) 水蓼 ( Polygonum hydropiper) 酸模属 ( Rumex): 羊蹄 ( Rumex crispus var. japonicus) 荞麦属( Fagopyrum):荞麦 ( Fagopyrum esculentum) 7. 苋科( Amaranthaceae)牛膝属( Achyranthes):牛膝 ( Achyranthes bidentata) 土牛膝 ( Achyranthes aspera) 杯苋属( Cyathula): 川牛膝( Cyathula officinalis),青藓属( Brachythecium/Celosia):鸡冠花( Celosia cristata) 青葙( Celosia argentea) 8. 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商陆属( Phytolacca): 商陆( Phytolacca acinosa) 垂序商 陆( Phytolacca americana) 9.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石竹属( Dianthus): 瞿麦( Dianthus superbus)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繁缕属( Stellaria): 银柴胡( Stellaria dichotoma var. lanceolata) 麦蓝菜属( Vaccaria):麦蓝菜 ( Vaccaria hispanica) 10. 睡莲科( Nymphaeaceae) 莲属( Nelumbo): 莲( Nelumbo nucifera) 芡属( Euryale): 芡实( Euryale ferox Salisb), 11.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乌头属( Aconitum ):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北乌头( Aconitum kusnezoffii ) 黄花乌头( Aconitum coreanum) 铁线莲属( Clematis):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ia 黄连属( Coptis):黄连( Coptis chinensis) 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云南黄连( Coptis teeta) 白头翁属( Pulsatilla): 白头翁( Pulsatilla chinensis) 升麻属( Cimicifuga): 升麻( Cimicifuga foetida ) 大三 叶升麻 ( 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12. 芍药科( Paeoniaceae) 芍药属 ( Paeonia): 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川赤芍( Paeonia anomala subsp.

植物科属分类汇总

植物科属种分类 一.裸子植物门 杉科 北美红杉属:北美红杉 水杉属:水杉 水杉属:池杉 三尖杉科 三尖杉属:三尖杉 红豆杉科 红豆杉属:红豆杉 罗汉松科 长叶竹柏 罗汉松属:罗汉松 柏科 圆柏属:圆柏 扁柏属:日本扁柏 侧柏属:侧柏 刺柏属:刺柏 松科 金钱松属:金钱松 松属:华山松,黑松,油松,火炬松, ,红松,马尾松 雪松属:雪松 云杉属:云杉 银杏科 银杏 二.被子植物门 一.双子叶植物纲 (一)离瓣花亚纲 1.桑科(Moraceae): 桑属:桑 榕属:小叶榕,薜荔 大麻属:大麻 构属:构树 2.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细辛属:细辛 马兜铃属:马兜铃 3.蓼科(Polygonaceae) 大黄属: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蓼属:何首乌,虎杖,红蓼,拳参,水蓼

酸模属:羊蹄 荞麦属:荞麦 4.苋科(Amaranthaceae) 牛膝属:牛膝,土牛膝 杯苋属:川牛膝 青藓属:鸡冠花,青葙 5.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石竹属:瞿麦,石竹 繁缕属:银柴胡 麦蓝菜属:麦蓝菜 6.睡莲科(Nymphaeaceae) 莲属:莲 芡属:芡实 7.毛茛科(Ranunculaceae),如牡丹乌头属:乌头,北乌头,黄花乌头铁线莲属:威灵仙,棉团铁线莲 黄连属:黄连 白头翁属:白头翁 升麻属:升麻 8.芍药科(Paeoniaceae) 芍药属:芍药,川赤芍,草芍药,牡丹 9.小檗科(Berberidaceae) 小檗属:豪猪刺,黄芦木 淫羊藿属:三枝九叶草,淫羊藿,阔叶十大功劳 鬼臼属:六角莲 南天竹属:南天竹 10.木兰科(Magnoliaceae) 木兰属:厚朴,凹叶厚朴,玉兰 五味子属:五味子 南五味子属:南五味子 11.樟科(Lauraceae) 樟属:肉桂樟, 山胡椒属:乌药 木姜子属:山鸡椒 12.罂粟科(Papaveraceae) 罂粟属:罂粟 紫堇属:延胡索 白屈菜属:白屈菜 13.十字花科(Cruciferae) 菘蓝属:菘蓝 白芥属:白芥 芸苔属:芥菜

常见科属特征识别及代表植物(精排版)

常见科属特征识别及代表植物 一、裸子植物: 用种子进行繁殖(又称种子植物),因胚珠或种子外没有象被子植物那样的子房包着,故称裸子植物,在世代交替中,配子体已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孢子体上,而孢子体发达具强大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对陆地的适应性强。 1、苏铁科: 苏铁属:茎干粗短,不分枝或少分枝。叶有两种:一为呈褐色的鳞片状叶,其外有粗糙绒毛;一为生于茎端呈羽状的营养叶。雌雄异株,各成顶生大头状花序,雄球花序的小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小孢子叶扁平鳞片状或盾状;雌球花序的大孢子叶呈扁平状,全体密被黄褐色绒毛,上部呈羽状分裂。 代表植物:苏铁、华南苏铁等。 2、银杏科: 银杏属:枝有长、短枝之分,一年生的长枝呈浅棕黄色,后则变为灰白色,并有细纵裂纹,短枝密被叶痕。叶扇形,有二叉状叶脉,顶端常2裂,基部楔形,有长柄;互生于长枝而簇生于短枝上。雌雄异株,雌花生于短枝顶端的叶腋或苞腋;雄球花4-6朵,无花被,长圆形,下垂,呈柔荑花序状。 代表植物:银杏。 3、南洋杉科:

南洋杉属:大枝轮生,叶螺旋状互生,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或簇生叶腋,或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枝顶。 代表植物:南洋杉、诺福克南洋杉、大叶南洋杉。 4、松科: ①雪松属:枝有长枝、短枝之分。叶针状,通常三棱形,坚硬,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在短枝上簇生状,叶灰绿色。雌雄异株,雌雄球花异枝。代表植物:雪松。 ②松属:大枝轮生,叶有两种,一种为原生叶,呈褐色鳞片状,单生于长靶上,除在幼苗期外,退化成苞片;另一种为次生叶,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为一束,生于苞片的腋内极不发达的短枝顶端,每束针叶基部为8-12个芽鳞组成的叶鞘所包围,宿存或早落。雌雄同株;花单性,雄球花多数,聚生于新梢下部,呈橙色;雌球花单生或聚生于新梢的近顶端处。 代表植物:五针松、马尾松。 5、杉科: 树干端直,树皮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轮生或近轮生;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叶螺旋状互生。雌雄同株,单性;雄球花单生、簇生或成圆锥花序状;雌球花单生顶端。 代表植物:杉木、柳杉、池杉、水杉。 6、柏科: ①侧柏属: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广圆形;大枝斜出;小枝直展,无白粉。叶为鳞片状。雌雄同株,单性,雌球花单生小枝顶端,雄球花有6对雄蕊;球果卵形,熟前绿色,肉质,种鳞顶端反尖头,成熟后变木质,开裂,红褐色。

五加科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伞形目,五加科) 制作人:韩志周 根茎植物体为乔木、灌木或藤本,常有刺,茎枝的髓大,体内有分泌管或分泌腔,含挥发油、 树脂、树胶或乳状汁;多蕊木幼时为高数米的乔木,后发育成长达150米的大藤本,茎枝缠绕攀登直至群落上层,以获充足的阳光;常春藤属生于稍阳的生境,借气根攀缘于林缘或石壁上;鹅掌柴属中,有些种则向附生习性发展,借鸟类传播种子于树杈处,发芽生长而攀附在树干,枝叶茂盛者常紧缚母树全株,使之窒息致死,母树变成支持物并提供丰富的腐殖质,形成热带雨林中“绞杀植物”的奇妙景观; 叶叶为单叶或复叶,互生,稀轮生,托叶与叶柄基部常合成鞘状;叶片常大而薄,羽状复叶 长可达1米,掌状分裂的单叶,直径达数十厘米,是生长在密林下的植物长期适应阴湿生境的结果;阳生植物的叶片常较小而厚,或叶大而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如通脱木,保护叶肉组织免受高热伤害,也有防止水分丧失作用。 花花整齐,两性或单性,5~2数,但雄蕊或心皮可较多(不定数),萼齿小,花冠绿白色或 黄绿色,子房下位,子房室与心皮同数,花柱离生或合成柱状,或无花柱而柱头直接生于子房上;虽花小而色不艳,但具香味,花盘隆起且分泌组织发达,伞形花序(或其他花序)常再密集成鲜明而突出的大圆锥花序,适应虫媒传粉。 果实为浆果或具多核之核果,鸟类传播种子。种子有丰富胚乳,胚小。 花图式

五加科代表植物 刺五加 渐危种。刺五加是东北东部山坡红松阔叶混交林下的主要灌木,资源丰富。但因森林 过度采伐,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其药效与人参相似后,产区开设了许多药厂,大量采收 鲜根提炼制五加制剂,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分布面积急剧缩小,蕴藏量大幅度下降。 落叶灌木,高1-4(-6)米,分枝多;1-2年生枝通常密生细刺,稀仅节上有刺或无刺, 刺直而细长,针状,向下;老枝暗灰棕色,微有沟纹。掌状复叶,叶柄上有疏生细刺, 长3-12厘米;小叶5,稀3,纸质,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长5-13厘米,宽3-7 厘米,赞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粗糙,脉上有粗毛,下面脉上有短柔毛,边缘有 锐重锯齿,侧脉6-7对;小叶柄长0.5-2.5厘米,有棕色短柔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 或2-6个聚生,有多数花,总花梗长5-7厘米,无毛;花梗长1-3厘米;花萼近全缘 或有5齿;花瓣5,黄白色或紫色,卵形,长1-2毫米;雄蕊5;子房5室,花柱合 生成柱状。浆果状核果球形或卵球形,有5棱,直径6-8(-10)毫米,成熟时黑色, 宿存花柱长1.5-1.8毫米;种子半圆形,薄而扁。 马蹄参 常绿乔木,高15-2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粗壮,绿褐色,有长圆形皮孔。单叶 互生,革质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9-16厘米,宽3.5-7厘米,先端短 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沿中脉有稀疏的星状毛或无毛,全缘,侧脉6-11 对;叶柄长2-6厘米。穗状圆锥花序顶生,长达27厘米,上部的花单生,无花梗, 下部的花排成有梗或无梗伞形花序,主轴粗壮,幼时花序全部淡共同色柔毛;苞 片宽卵形,早落;花萼密被短柔毛,边缘5齿裂;花瓣5,淡黄色,卵形,长3 毫米,外面被毛;雄蕊10,其中5枚不育;子房下位,1室,胚珠1,花柱圆锥 状。果卵圆形至长圆状卵圆形,稍侧扁,干时坚硬,木质,长4.5-5.5厘米,外 果皮厚,有稍明显的纵脉。种子一粒,侧扁而弯;胚弯曲,横切面呈马蹄形。 产云南西畴,屏边,广西上思、上林、大瑶山、罗城、融水、融安、龙胜、贺县、 凌云、贵州平塘、荔波、榕江、黎平,湖南莽山和广东乳源、是江、阳春等地。 生于海拔1300-1900米中山地带。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多室八角金盘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幼枝被褐色绒毛,后变无毛。叶丛生枝顶,圆形,掌 状5-7演深裂,宽15-30厘米,裂片之间呈圆凹形,裂片长椭圆形,先端 渐尖或长尾状渐尖,边缘有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有 棕色绒毛,后变无毛;叶柄圆柱形,基部粗肥,有纤毛,较叶片略长或稍 短。伞形花序排成圆锥状,顶生,长30-40厘米,基部分枝长14厘米, 密生黄色绒毛;伞形花序有花约20朵,花小;萼筒短,钟形,先端短尖; 雄蕊5,较花瓣略长;子房8-10室,每室具1悬垂胚珠;花柱8-10,分 离,长约0.5毫米。浆果球形,直径约4毫米。仅分布于台湾中央山脉一 带的桃园插天山、花莲太鲁阁山、台中鞍马山、南投丹大山及嘉义玉山。 生于海拔约1800米的阔叶林下,最高可达2800米。

植物分类学名词解释

小型叶:有1条叶脉或无脉,无叶隙、叶柄,延生起源或顶枝起源。 大型叶:多为二叉分枝的开放脉序,有叶柄、叶隙,顶枝起源。 次生根:又称侧根,主根垂直地面生长,长到一定长度后,生出许多的分枝即为次生根。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托叶3部分的叶。 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片。 两面叶:植物的叶片一般为扁平体,有背腹面之分,在两面叶中,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上下表皮也常发生差异,如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叶表面近轴面颜色为深绿色,远轴面为浅绿色。 总状花序:不分枝的花序轴上自下而上依次着生有柄的两性花,花柄等长。如紫藤、荠菜的花序。 伞房花序:变形的总状花序。其各花的花柄不等长,自下向上由长变短,使各花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如绣线菊属。 穗状花序:与总状花序不同之处在于:不分枝的花序轴上着生的是无梗的两性小花。 伞形花序:花序轴着生花柄部分极度短缩,使花着生花序轴顶端。每朵花的花柄等长,使花序的各花排成伞形。如人参。 头状花序:花序轴极度缩短膨大,扁形,铺展,着生无柄小花。菊科植物全为具总苞的头状花序。 轮伞花序:唇形花科的叶对生,每个叶腋内产生一个花序轴和花柄极短的聚伞花序,看上去好象花在节上轮生一样,称轮伞花序。如益母草 聚伞花序:有限花序,花轴顶端的花先开放,花轴顶端不再向上产生新的花芽,而是由顶花下部分化形成新的花芽,因而有限花序的花开放顺序是从上向下或从内到外。 柔荑花序:花序轴柔软下垂或直立,花后整个花序一起脱落,无花柄或具有短柄,单性花,无花被或具花被。 单体雄蕊:雄蕊群花丝结合成一体,雄蕊多数花丝联合成管。 心皮: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离生雌蕊:多数植物雌蕊群有多个心皮,有的植物心皮彼此分离。 四强雄蕊:雄蕊6枚,外轮2枚短,内轮4枚长,十字花科特有。 二强雄蕊:雄蕊4枚,2长2短,常见于唇形科和玄参科。 等长雄蕊:雄蕊多数,分离,花丝等长。蔷薇科 合生雄蕊:花丝,花药联合 单体雄蕊(锦葵科植物):花药分离,花丝连为一体。 二体雄蕊(豆科植物)、三体、多体等。花丝联合花药分离。 花丝分离,花药联合—---聚药雄蕊(菊科植物)。 胎座:胚珠通常沿心皮的腹缝线着生在子房上,着生的部位就是胎座。 胚囊:由大孢子发育而成,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 珠心:相当于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囊。 合点:珠被、珠心、珠柄相结合的部位。 真果: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桃、李、杏。 假果:除了子房以外,花托、花被甚至是整个花序参与发育而成的果实。如梨、苹果等。 聚合果:离生雌蕊的每一枚雌蕊形成一小果,这样一朵花内有多枚小果聚合在一起,称聚合果。瓠果:由具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发育成的假果,花托和外果皮结合成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内

常见的20种植物

大叶女贞,又名高杆女贞,冬青,桢树,长叶女贞,蜡树,水蜡,木犀科,女贞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半常绿。幼枝及叶柄无毛或有微小短柔毛,有皮孔。叶纸质,椭圆状披针形。花梗短,花冠筒和花冠裂片略等长,花药和花冠裂片略等长。花期6月。生于海拔700—1300米处溪边或山坡下部灌木丛中。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不耐干旱和瘠薄,适生于肥沃深厚、湿润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均强,耐修剪。抗氯气、二氧化硫和氟化氢。 雪松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产于亚洲西部、喜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国只有一种喜玛拉雅雪松,分布于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带,中国多地有栽培。

紫叶李,别名:红叶李,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原产亚洲西南部,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多分枝,枝条细长,开展,暗灰色,有时有棘刺;小枝暗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先端急尖,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紫红色,有时鳞片边缘有稀疏缘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极稀椭圆状披针形,长(2)3-6厘米,宽2-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钝锯齿,有时混有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微下陷,下面颜色较淡,除沿中脉有柔毛或脉腋有髯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中脉和侧脉均突起,侧脉5-8对;叶柄长6-12毫米,通常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无腺;托叶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边有带腺细锯齿,早落。 紫薇,别名:痒痒花、痒痒树、紫金花、紫兰花、蚊子花、西洋水杨梅、百日红、无皮树,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至黄色,成熟时或干燥时呈紫黑色,室背开裂;种子有翅,长约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根、皮、叶、花皆可入药。紫薇其喜暖湿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好生于略有湿气之地,亦耐干旱,忌涝,忌种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湿地方,性喜温暖,而能抗寒,萌蘖性强。紫薇还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较强。半阴生,喜生于肥沃湿润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论钙质土或酸性土都生长良好。

高考生物常考植物花科分类

1.十字花科 歌诀:十字花科蔬菜多,果实种类为角果,萝卜白菜花椰菜,甘蓝芥菜在此科。 (十字花科为草本植物,有辛辣汁液,花两性,整齐,萼片4,十字花冠,角果。本科植物多为蔬菜,如萝卜、大白菜、小白菜、球茎甘蓝(苤蓝)、甘蓝、花椰菜、芥菜、榨菜等。) 2.葫芦科 葫芦科、瓠果瓜,草质藤本单性花,黄瓜苦瓜和南瓜,西瓜香瓜都爱它。 (葫芦科为草质藤本,具茎卷须,茎5棱,具双韧维管束,单叶互生,掌状裂,花单性,花冠钟形,聚药雄蕊,花丝两两结合,一条分离,瓠果。本科常见的瓜果蔬菜有黄瓜、苦瓜、南瓜、西葫芦、西瓜、冬瓜、香瓜、葫芦等。) 3.茄科 土豆辣椒属茄科,茄子番茄为浆果,枸杞龙葵和烟草,蒴果代表曼陀罗。 (茄科的特征为草本植物,其内具双韧维管束,单叶互生,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宿存,花冠轮状,雄蕊5个与花冠裂片同数而互生,孔裂,子房上位,2心皮,2室,浆果或蒴果。本科常见植物有土豆、辣椒、茄子、番茄、枸杞、龙葵等植物为浆果,烟草和曼陀罗属于蒴果。) 4.芸香科 柑果常见餐桌上,柑桔橙柚和柠檬,蓇葖花椒不要忘。 (芸香科为木本植物,通常茎上具有刺,复叶或单生复叶,叶内具透明油腺点,雄蕊8-10,2轮,2轮对瓣,心皮4-5,子房上位,中轴胎座,多柑果,少蓇葖果。本科常见植物有芦柑、桔子、橙子、柚子、柠檬等柑果类植物,同时花椒也属于本科,其为蓇葖果。) 5.禾本科 麦类谷子大多草,玉米高粱和水稻,芦苇甘蔗还有竹,果实颖果真奇妙。 禾本科主要特征是茎圆柱形,中空,有节,叶鞘开裂,叶二列,常有叶舌、叶耳,颖果。禾本科会多粮食和杂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粮食都是禾本科(荞麦就属于廖科,其次还有豆科的一些植物也属于粮食),也不是某某草都是禾本科(酢浆草为酢浆草科) 6.百合科 黄花菜和韭蒜葱,文竹芦荟及黄精,蔬菜药材都存在,根茎鳞茎生土中。 (百合科特征为草本,具根状茎,鳞茎或球茎,花基数3,花被片花瓣状6片,雄蕊6且与花被片对生,3室,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常见的蔬菜如韭菜、蒜、葱、黄花菜等属于本科,百合科内还有一些药材和观赏植物,如百合、文竹、芦荟、黄精、玉竹等。) 7蔷薇科 蔷薇植物真是好,花卉水果都不少,月季玫瑰和梅花,莓苹梨杏樱李桃。 (蔷薇科主要特征为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整齐,花托凸或凹陷,花被与雄蕊常愈合成花筒,心皮联合或离生,周位花。本科不同的植物果实类型也是不同的,桃、杏、李、樱桃等为核果;苹果、梨、海棠、沙果等为梨果;草莓为聚合瘦骨。本科还有很多花卉植物如蔷薇、月季、玫瑰、梅花等。) 8.壳斗科 栗栎均为壳斗科,果实种类为坚果。 (壳斗科为木本植物,单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单被花,花萼4-8裂,无花瓣,雄花成柔荑花序,雌

植物名词解释

1.蔷薇果(hip):假果(附果)一类,由杯状的花托和包含于其中 的瘦果组成,每一个蔷薇果上面具有细小的勾状毛。蔷薇果是蔷薇属的典型特征。 2.聚药雄蕊(synantherous stamen):植物的花中有雄蕊多枚,花丝 基部分离,而花药聚合为一体。 3.二强雄蕊(Didynamous):被子植物花中雄蕊存在的一种形式。 植物的花有雄蕊4枚,其中2枚较长,2枚较短,这种现象称二强雄蕊。 4.四强雄蕊(Tetradynamous stamen):具有四枚长雄蕊和两枚短雌 蕊,如大多数十字花科植物。 5.单体雄蕊(monadelphous):植物的一朵花内有雄蕊多枚,花药完全 分离,而花丝彼此连结成筒状,包围在雌蕊外面。这样的雄蕊称为单体雄蕊。以锦葵科的一些种类为代表。 6.聚合果(multiple fruit):聚合果是果实的一种也称作聚 心皮果,指单一果实由两个或多个心皮及茎轴发育而成。在一朵花内有多枚离生的雌蕊(心皮),每一枚雌蕊形成一个小单果,许多小单果聚生在同一花托上所形成的果实。如草莓、毛莨等的果实。 7.聚花果(Collective Fruits):又称花序果、复果(multiple fruit),由一个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轴共同发育而成。 8.颖果(caryopsis):禾草特有的含一粒种子的乾果,果皮与种 皮结合,不用特殊的碾磨加工方法极难分开。见於除荞麦外的所有谷类植物。 9.角果(silicle):由2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侧膜胎座,子房 常因假隔膜分成2室,果实成熟后多沿2条腹缝线自下而上地开裂。角果有的细长,称长角果(silique),如油菜、甘蓝、桂竹香等的果实;有的角果呈三角形,圆球形,称短角果(silicle),如荠菜、独行菜等的果实。但长角果有不开裂的,如萝卜的果实。角果为十字花科植物所特有。 10.合蕊柱(columna):主要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花中的雌蕊 和雄蕊花柱及柱头愈合所成的器官,是兰科的特征之一。 11.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被子植物门的1纲。须根系, 叶脉常为平行脉,花叶基本上为3数,绝大多数为草本,极少数为木本,维管束分散,种子以具1枚子叶为特征。 12.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ae):种子体内有两片子叶,直根系, 叶脉网状;花的各部为五数 13.葇荑花序(catkin):似穗状花序,花轴下垂,较软,其上着生 多数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雄花或雌花),花无花被或有花被,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开花后常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的花序;栎、榛等的雄花序。 14.壳斗(cupula):苞片聚集愈合而形成的碗状器官,通常包着 果实。指壳斗科植物坚果外面或下部呈杯状、碗状、盘状或球状的总苞 15.单体雄蕊(monodelphous stamen):植物的一朵花内有雄蕊多

10个科植物名录

3、实习感想 在这短短的十天植物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的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与理性认识的升华。这十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自思考、团结合作、不停探索。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天中,我们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为主,我们动手为辅有时候时间自个掌握来实践。我们一边认真听着老师介绍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植物所属的科与种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生怕记漏、听漏任何一个种名。几乎整天我们都在路上走,这对大家是一种考验,既考验我们的记忆力,又考验体力还要耐性。有时候头晕得要命,因为科名与种名是在太多啦!但兴奋程度从来没减,因为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且每个地方的植物都是那么丰富,有很多我都没有见过,更何谈叫出它们的名字,我真想记住所有的东西。 大家一见到陌生的植物,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都不停地问“这是什么啊?”对一株植物来说,我们一般要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有时候拿叶子对比一下,搓烂闻一下味道,同时也观察它所处在的生活环境等,以此来对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猜测它属于哪个科哪个属的。不懂的用枝剪剪下合适大小和合适部位的植株,用标签做好标记,放入采集袋中,回去再向老师请教。每见一棵植物,看了它的主要特征,都在脑袋里不停地收索有关它的信息,每到此时都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但野外实习就可以让我们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形象的记忆,加深我们的印象! 为了更好的记录下老师所讲的每一个植物,我们小组发挥了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大家按出发前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工作,我和另外几个组员主要负责记录老师所讲的植物名称及特点,其他组员负责采摘植物标本,等

常用植物属性

常用植物属性 银杏 别名:公孙树、白果树 学名:Ginkgo bilobaL. 性状: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叶扇形。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 分布:仅1科1属1种,为中国特有种。北京各公园、庭院、路旁及古庙内有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 用途:观赏及用材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种子可食、入药,叶可提取银杏醇。 白杆 别名:云杉、麦氏云杉 学名:Picea meyeri Rehd.et Wils 性状: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小枝上有叶枕。针叶线形,被白粉。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种子核果状。 分布:北京密云县海拔1500米以上山地有分布。各公园广见栽培。 用途:观赏及用材树种。 华北落叶松 学名: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性状:松科落叶松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叶条形。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拔1400米以上。北京山区海拔800米以上有栽培。耐寒。 用途:用材树种。材质坚重,供建筑用。树干可采割松脂,树皮可提取取单宁。 雪松 学名:Cedrus deodara(Roxb.)G.Don 性状: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塔形,枝平展。叶针形。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原产喜马拉雅山等地,我国多引种栽培。北京广见于各大公园和庭院。 用途:世界著名观赏树种及用材树种。对HF和SO2较敏感。 白皮松 学名: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 性状: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斑驳状,灰白色。针叶,3针一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拔500~1500米山地。北京各地有栽培,耐瘠薄,抗SO2。 用途:优良的绿化树种及庭院观赏树种。球果可入药,种子可食。 华山松 学名:Pinus armandii Franch 性状: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针叶5针一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北京的公园、绿地及庭院常见栽培。 用途:用材及庭院观赏树种。种子可食或榨油,树皮可提取栲胶。 油松 学名: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性状: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成年树树冠常平顶,树皮灰褐色。针叶,2针一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北京中低山区有分布,各地广见栽培。耐寒,耐瘠薄。

中国伞形科植物新记录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学研究, 2018, 7(4), 425-428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15801859.html,/journal/br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15801859.html,/10.12677/br.2018.74051 A New Recorded Species of Apiaceae in China Bin Shen, Binjie Ge* Shanghai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Shanghai Received: Jun. 23rd, 2018; accepted: Jul. 9th, 2018; published: Jul. 17th, 2018 Abstract Heracleum sphondylium L. var. nipponicum (Kitag.) H. Ohba, which was found in Xiangshan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was reported here as a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Apiaceae in China. After careful identification, we treated this species in Sect. Heracelum, closed to H. moellendorffii Hance morphologically, but this species has 1-pinnate basal leaves, deeply lobed pinnae; oval fruit, later-al ribs with 1 mm wide wings. Keywords New Record, East China Sea, Costal Island, Apiaceae, Heracleum 中国伞形科植物新记录 沈彬,葛斌杰*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上海 收稿日期:2018年6月23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9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17日 摘要 本文报道了采自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中国新记录植物日本独活Heracleum sphondylium L. var. nippo-nicum (Kitag.) H. Ohba,经过标本鉴定与比对,作者认为该种隶属伞形科(Apiaceae)独活属独活组(Sect. Heracleum),与中国产的短毛独活(H. moellendorffii Hance)在形态上最为接近,但本种基生叶一回羽状,羽片中裂至深裂;果实椭圆形,侧棱的翅仅宽1 mm。 *通讯作者。

100常见的药用植物

美国卷柏: 来源:属卷柏科蕨类植物,又名九死还魂草。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茎直立,常单一,茎部着生多数须根;上部轮状丛生,多数分枝,枝上再作数次两叉状分枝。叶鳞状,有中叶与侧叶之分,密集覆瓦状排列,中叶两行较侧叶略窄小,表面绿色,叶边具无色膜质缘,先端渐尖成无色长芒。孢子囊单生于孢子叶之叶腋,雌雄同株,排列不规则,大孢子囊黄色,内有4个黄色大孢子。小孢子囊桔黄色,内涵多数桔黄色小孢子。 入药部位:全草 功效:一味消炎止血药,常用来治头昏头痛,胃痛,腰痛,手脚麻木,骨质增生,高血压。 棕榈: 来源:被子植物棕榈科 形态:乔木状,树干圆柱形,被不易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和密集的网状纤维,除非人工剥除,否则不能自行脱落。叶片呈3/4圆形或者近圆形,深裂成30~50片具皱折的线状剑形的裂片,裂片先端具短2裂或2齿,硬挺甚至顶端下垂;叶柄两侧具细圆齿,顶端有明显的戟突。花序粗壮,多次分枝,从叶腋抽出,通常是雌雄异株。雄花序具有2~3个分枝花序,下部的分枝花序一般只二回分枝;雄花无梗,每2~3朵密集着生于小穗轴上,也有单生的;黄绿色,卵球形,钝三棱;花萼3片,卵状急尖,几分离,花冠约2倍长于花萼,花瓣阔卵形,雄蕊6枚,花药卵状箭头形;雌花序其上有3个佛焰苞包着,具4~5个圆锥状的分枝花序,下部的分枝花序2~3回分枝;雌花淡绿色,通常2~3朵聚生;花无梗,球形,着生于短瘤突上,萼片阔卵形,3裂,基部合生,花瓣卵状近圆形,长于萼片1/3,退化雄蕊6枚,心皮被银色毛。果实阔肾形,有脐,成熟时由黄色变为淡蓝色,有白粉,柱头残留在侧面附近。种子胚乳均匀,角质,胚侧生。 入药部位:叶鞘纤维 功效:收敛止血 连翘 来源: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 形态:落叶灌木;枝细长并开展呈拱形,节间中空,节部有个斑,皮孔多而显著。单叶或有时3出复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缘有锯齿。花单生或数朵生于叶腋;花萼绿色,4裂,裂片矩圆形;花冠黄色,裂片4,倒卵状椭圆形,雄蕊2,雄蕊长于或短于雌蕊 入药部位:果实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百部 来源: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 形态:百部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形,肉质,几个或几十个簇生。茎下部直立,上部成蔓生状。单叶2~4片轮生,卵形或卵状极针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形,全线,叶脉5~9条,小脉细密横行。总花梗直立,基部贴生在叶片中脉上,顶端着生一。两朵浅绿色的花;花被4,开放后向外卷;雄蕊4,有附属物,紫色;子房小,卵形。蒴果表面平滑,暗褐色,成熟裂开,有种子数粒。 入药部位:块根 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白蔹 来源: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伞形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伞形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摘要对伞形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进行综述。 关键词伞形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 伞形科(Umbelliferae) 草本,常含挥发油而有香气;茎中空。叶互生,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花小,多幅射对称,集成伞形或复伞形花序。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心皮2合生,2实,每室胚珠1;花柱2。果实为双悬果。该植物全世界约有200 余属, 2 500 种, 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亚热带或热带地区。我国约有90 属, 500 多种, 全国均有分布[1-3]。伞形科植物绝大多数为一年至多年生草本, 经济植物较多, 可作为药材、蔬菜、香料、农药等。供药用的有当归(Angelica sinensis)、前胡(Peucedanumspp)、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 ) 等; 在蔬菜食用方面, 常见的有芹菜(Apiumgraveolens )、芫荽(Coriandrumsa- tivum )、胡萝卜(Daucuscarotavarsativa ) 等; 供做香料和调料用的有茴香( F oeniculumvulgare)、莳萝(Anethumgraveolens) 等; 供杀虫或抗菌用的有毒芹(Coniummacula tum )、刺果芹(Turgenialatifolia)、毒参(Coniummacutatum )、蛇床子(Cnidiummonnieri) 等[4]。民间主要以伞形科植物的根和茎入药, 根类主要用于防治风寒感冒、咳喘、风湿痈痛; 全草主要用于感冒咳嗽、风湿痈痛、痈疮肿毒; 果实主要用于驱风理气、和胃消食、腹痛、胃痛、驱虫、杀菌等笔者对该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1 化学成分 伞形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类型比较复杂, 主要有香豆素类、挥发油、多炔类、黄酮类、三菇皂苷、生物碱等类成分。在亚科和族间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香豆索类成分主要分布于芹亚科中,三菇皂俄主要分布于天胡英亚科和变豆菜亚科中,在芹亚科中仅见柴胡属有分布。苯酞类已发现的成分集中分布于芹亚科的几个族中。 .苯酞类成分分布于芹亚科的几个族中, 尤以阿米芹族的西风芹亚族分布最为集中。说明这几个族间的亲缘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1.1 三萜类化合物自1944年Boutems从积雪草中分离得到积雪草苷以来,已陆续从该类植物中分得积雪草酸、波热米酸、异参枯尼酸、羟基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酸、积雪草苷A、马达积雪草酸、积雪草苷Bsceffoleoside Acentellasaponin A-D 等14个三萜类化合物。从天胡荽属植物毛莨状天胡Hranuculoides中分离得到ranuncosid eⅠ-Ⅶ、齐墩果烷三萜、玉蕊醇、玉蕊皂苷元、齐墩果烷三萜2和3、长春藤酸等13个三萜类化合物。柴胡中含有柴胡皂苷。 1.2 挥发油倍半萜是伞形科植物中种类较多的一类化合物, 沸点较低的倍半萜主要存在于精油中。A lYahya 等[5]从大茴香(F eru la comm un is) 的根状茎中分离到3 个具抗菌活性的倍半萜类化合物。Tamemoto 等[6]从F erulakuhistanica 中分离到12 个倍半萜类化合物, 陈炳华等[7]采用GC-M S 分析了闽产前胡(P eucedanum praeruptorum ) 根部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水茴香萜(9. 52% )、α-没药醇(8. 44% )、β-蒎烯(5. 22% ) , 孜然(Cuminumcyinum ) 种子精油主要含有小茴香醛( 36% )、β-蒎烯( 19. 3% )、p -伞花烃(18. 4% ) 以及γ-松油烯(15. 3% )。 当归中挥发油含量0.42%,油中主要含有藁本内酯(ligustilide)约为45%;其次为正丁烯酜内酯约为11.3%,有特殊香气,二者均为解痉的主要成分。小茴香中含挥发油5~8%,油中主要成分为茴香脑,d-小茴香酮,甲基胡椒酚等。川芎

(完整版)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药用植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光学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 D ) A.100倍 B.500倍 C.1000倍 D.1200倍 2.输导组织中,横壁上有穿孔的属于( B ) A.管胞 B.导管 C.筛管 D.伴胞 3.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的细胞是( A ) 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4.叶的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的是( B ) A.上表皮 B.栅栏组织 C.海绵组织 D.下表皮 5.维管束进入胚囊的通道称( B ) A.珠心 B.珠孔 C.合点 D.主脉 6.无胚乳种子通常具有发达的( D ) A.胚根 B.胚茎 C.胚芽 D.子叶

7.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属于( B ) A.自然分类系统 B.人为分类系统 C.药用部位分类系统 D.主要功效分类系统 8.藻体的内部分化成表皮、皮层和髓三部分的藻类是( C ) A.水绵 B.海带 C.紫菜 D.石莼 9.啤酒酵母菌、麦角菌、冬虫夏草菌为_______植物。( B ) A.担子菌亚门 B.半知菌亚门 C.子囊菌亚门 D.藻状菌亚门 10.苔藓植物的孢子体_______在配子体上。( B ) A.腐生 B.寄生 C.共生 D.借生来源:考试大-自考 11.隐头花序是_______的特征之一。( A ) A.桑科 B.胡桃科 C.三白草科 D.蓼科 12.葫芦科植物的雌蕊由_______个心皮构成。( D ) A.1 B.2 C.3 D.4 13.唇形科的雄蕊类型为( C ) A.单体雄蕊 B.聚药雄蕊 C.二强雄蕊 D.四强雄蕊 14.金毛狗脊属于( C ) A.石松亚门 B.水韭亚门 C.真蕨亚门

常见观赏植物“科属”

观赏植物学2、常见水生观花植物: 植物名称:科:属: 睡莲睡莲科睡莲属 荷花睡莲科莲属 王莲王莲科王莲属 萍蓬草睡莲科萍蓬草属荇菜龙胆科荇菜属 香蒲香蒲科香蒲属 慈菇泽泻科慈姑属 芦苇禾本科芦苇属 旱伞草莎草科莎草属 石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属 雨久花雨久花科雨久花属凤眼莲雨久花科凤眼莲属梭鱼草雨久花科梭鱼草属黄菖蒲鸢尾科鸢尾属 3、常见岩生观花植物: 银莲花毛茛科银莲花属旱金莲旱金莲科旱金莲属 4、常见花灌木: 牡丹毛茛科芍药属紫玉兰木兰科木兰属含笑木兰科含笑属腊梅腊梅科腊梅属八仙花、绣球花虎耳草科绣球属山梅花虎耳草科山梅花属海桐海桐科海桐属红花檵木金缕梅科檵木属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火棘蔷薇科火棘属月季蔷薇科蔷薇属玫瑰蔷薇科蔷薇属绣线菊蔷薇科绣线菊属榆叶梅蔷薇科梅属 紫荆豆科紫荆属锦鸡儿豆科锦鸡儿属扶桑锦葵科木槿属木槿锦葵科木槿属木芙蓉锦葵科木槿属

山茶山茶科山茶属金丝桃藤黄科金丝桃属瑞香瑞香科瑞香属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属石榴石榴科石榴属山茱萸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灯笼花杜鹃花科吊钟花属蓝雪花蓝雪科蓝雪属连翘木犀科连翘属金钟花木犀科连翘属迎春木犀科茉莉属云南素馨木犀科茉莉属紫丁香木犀科丁香属黄婵夹竹桃科黄婵属夹竹桃夹竹桃科夹竹桃属栀子花茜草科栀子属六月雪茜草科六月雪属琼花忍冬科荚蒾属凤尾兰百合科丝兰属 5、常见观花植物: 垂柳杨柳科柳属 榆树榆科榆属 广玉兰木兰科木兰属 深山含笑木兰科含笑属 鹅掌楸木兰科鹅掌楸属 香樟樟科樟属 桃蔷薇科梅属 梅花蔷薇科梅属 杏蔷薇科梅属 樱花蔷薇科梅属 苹果蔷薇科苹果属 海棠花蔷薇科苹果属 白梨蔷薇科梨属 石楠蔷薇科石楠属 合欢豆科合欢属 巨紫荆豆科紫荆属 刺槐豆科刺槐属 羊蹄甲豆科羊蹄甲属 山杜英杜英科杜英属 木荷山茶科木荷属 珙桐珙桐科珙桐属 四照花山茱萸科四照花属

常见植物的科名

常见植物的科名: 银杏银杏科苏铁苏铁科马尾松松科 红豆杉红豆杉科蕉藕美人蕉科葱百合科吊兰百合科铃兰百合科稻禾本科毛竹禾本科苦瓜葫芦科 茴香伞形科 枇杷蔷薇科 木荷山茶科 夹竹桃夹竹桃科紫金牛紫金牛科一串红唇形科 喜树蓝果树科铁冬青冬青科 羽衣甘蓝十字花科 石杉科:马尾杉,石杉松科:油杉,冷杉柏科:侧柏,扁柏榆科:榆,刺榆 桑科:桑树,构树荨麻科:荨麻,艾麻檀香科:檀香,檀梨蓼科:何首乌,荞麦紫茉莉科:紫茉莉,叶子花番杏科:番杏,日中花马齿苋科:马齿苋,土人参石竹科:鹅肠菜,卷耳藜科:甜菜,菠菜 苋科:千日红,牛漆木兰科:木兰,含笑 法国梧桐悬铃木科合欢树豆科国槐豆科八角金盘五加科 笔柏柏科 柿树柿树科棕榈棕榈科栾树无患子科刺槐豆科 桑树桑科构树桑科合欢豆科木槿锦葵科枇杷蔷薇科桂花木犀科

广玉兰木兰科大叶女贞木犀科红叶李蔷薇科法国冬青忍冬科含笑木兰科石榴石榴科樱花蔷薇科紫薇千屈菜科龙爪槐蝶形花科山茶山茶科茶山茶科红枫戚树科紫荆豆科 迎春木犀科火棘蔷薇科红花继木金女梅科云南黄馨木犀科红瑞木山茱萸科栀子花茜草科深山含笑木兰科二乔玉兰木兰科小叶爬墙虎葡萄科杜英杜英科马褂木木兰科毛杜鹃杜鹃花科对节白蜡木犀科 南天竹小檗科 十大功劳小檗科 连翘木犀科 月季蔷薇科秋海棠秋海棠科乌桕大戟科苦楝楝科 毛泡桐玄参科海桐海桐科大叶黄杨卫矛科石楠蔷薇科国槐豆科 腊梅腊梅科八月桂木犀科柿柿科 黑枣柿树科悬铃木悬铃木科猕猴桃猕猴桃科白杨杨柳科黄杨黄杨科玉兰木兰科桑桑科 连翘木犀科梾木山茱萸科泡桐玄参科珊瑚树忍冬科金钟花木犀科核桃胡桃科紫玉兰木兰科构树桑科垂柳杨柳科樱花蔷薇科枇杷蔷薇科红叶李蔷薇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