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行业回采率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钾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

钾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

附件2钾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钾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钾盐矿开采回采(盐田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

为加强钾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的监督管理,促进钾盐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依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钾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盐田采收)率。

1.固体钾石盐矿开采回采率(地下开采)不低于61%。

2.氯化物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盐田采收率不低于70%。

3.硫酸盐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盐田采收率不低于63%。

(二)选矿回收率。

1.固体钾石盐矿不低于63%。

2.氯化物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不低于55%。

3.硫酸盐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不低于43%(三)综合利用率。

矿山企业必须重视对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新建或改扩建矿山要在开发利用方案中明确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具体途径,科学规划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1.固体钾盐矿选矿尾矿利用不低于30%。

2.对于氯化物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其选矿尾液利用率不低于90%。

3.对于硫酸盐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其选矿尾液利用率不低于75%。

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钾盐矿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钾盐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的钾盐矿企业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矿山企业,不予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

受地区钾盐矿矿床特征、矿石性质和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矿山企业应说明原因,并提交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出具的论证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原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要对矿山企业提交的论证报告予以审定。

(四)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钾盐矿资源特点,制定不低于本标准的指标要求,并负责对辖区钾盐矿企业执行指标要求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不定期开展抽查和检查,定期公告符合本指标要求的钾矿企业名单,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铅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铅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附件3铅锌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铅锌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铅锌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铅锌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不同矿石类型的铅锌(当量)品位,铅锌矿的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27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铅锌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铅锌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成铅锌品位之和,其计算方法铅锌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铅锌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格折算铅锌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铅锌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铅锌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铅锌矿产品产值。

表1 铅锌矿体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铅锌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铅、锌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表3)。

表2铅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表3锌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铅锌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

根据硫含量和矿石类型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4。

表4铅锌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铅锌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铅锌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的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铁矿三率最低指标

铁矿三率最低指标

附件1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铁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铁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1)大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

(2)中小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

露天矿生产建设规模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的规定确定。

2.地下开采。

根据铁矿矿床的围岩稳固性和矿体倾斜度等自然赋存条件的不同,地下开采铁矿的开采回采率应达到表1规定的指标要求。

表1 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围岩稳固性①矿体倾斜度②回采率(%)稳固缓倾斜与急倾斜矿体83 倾斜矿体81不稳固缓倾斜与急倾斜矿体79 倾斜矿体78极不稳固缓倾斜与急倾斜矿体77 倾斜矿体75注:①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将矿体围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Ⅰ级、Ⅱ级、Ⅲ级)、不稳固(Ⅳ级)和极不稳固(Ⅴ级)三类;②缓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30°、倾斜是指矿体倾角30°≤α≤55°、急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55°的矿体。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含铁矿物的主要自然类型和磨矿细度的不同,铁矿的选矿回收率指标应达到表2规定的指标要求。

表2 主要铁矿类型的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序号铁矿类型磨矿细度②选矿回收率备注1 磁铁矿①中细粒以上95指磁性铁回收率细粒、微细粒902赤铁矿(含镜铁矿)中细粒以上75细粒、微细粒703 磁-赤混合矿中细粒以上78 指磁铁矿与赤铁矿共生的混合矿细粒、微细粒724 褐铁矿中细粒以上5580④细粒、微细粒505 菱铁矿中细粒以上80焙烧工艺细粒、微细粒70注:①磁铁矿是特指磁性铁占有率大于85%的铁矿。

磁性铁占有率(ω)=入选原矿中磁性铁(mFe )含量(%)/入选原矿中全铁(TFe)含量(%)×100%;②中细粒级:磨矿细度-0.074mm占90%以上;细粒级:磨矿细度-0.044mm 占90%以上;微细粒级:磨矿细度-0.037mm占90%以上;③除磁铁矿的选矿回收率特指磁性铁回收率外,其余铁矿种类的选矿回收率均指全铁回收率;④指焙烧工艺条件下的指标要求。

什么是矿山的“三率”

什么是矿山的“三率”

什么是矿山的“三率”“三率”包括开采回收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

开采回收率是指矿山企业计算开采范围内实际采出矿石量与该范围内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根据计算范围的大小分为工作面、采区(矿块)、阶段和全矿井的回采率。

开采回采率指的是全矿井、露天采场或矿务局的总回采率。

开采回收率是衡量矿山企业开采技术和开采管理水平优劣,资源利用程度高低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开采回采率偏低,矿石回收量就少,成本就高。

矿山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最高的产值和利润,往往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厚弃薄、采大弃小,造成资源损失。

回采率指标低,矿山服务年限则缩短。

采矿贫化率是计算开采范围内原矿地质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原矿地质品位之间的比值。

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废石、矸石混入或高品位矿石损失,或者部分有用组份溶解或散失,导致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开采前计算的工业储量中的矿石地质品位,这种现象称矿石贫化。

这是考核矿山企业采出矿石质量的指标之一,也是分析采矿方法是否合理的根据之一。

矿石贫化率高了,会使最终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选矿回收率是指选矿产品(一般指精矿)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重量占入选矿石中该有用成分重量的百分数。

这是评价矿山企业选矿技术、管理水平和入选矿石中有用成分回收程度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反映资源利用水平的指标。

“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制度的内容是:“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是衡量、监督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最主要考核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家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

“三率”指标,首先由矿山企业论证提出方案,经矿山企业法人审批后,报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

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上报的“三率”指标进行复核,并提出修改意见,由矿山企业修改后,再报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确认备案,即作为各级地矿主管机构监督检查企业“三率”的依据。

“三率”指标是一个要符合每个矿山企业开采实际的阶段性指标。

每个矿山都有自己的“三率”标准。

矿山三率指标计划表回采率设计值来源

矿山三率指标计划表回采率设计值来源

矿山三率指标计划表回采率设计值来源2017年1月,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息化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印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求,力争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立主要矿种“三率”指标体系,完成46个矿种“三率”最低指标和领跑者指标,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流程和评估体系。

截止日前,已有43个矿种“三率”指标出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是指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将矿山的具体指标与“三率”最低指标和领跑者指标进行比对,科学合理评估,公开调查评估结果。

矿山实际指标进入“达标名单”的,在技术创新项目、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列入“不达标名单”的,督促整改或惩戒。

以下是43个矿种的“三率”详细指标,各位可以参照自己矿山的实际情况,看是否符合标准,可以早日争取相应政策红利。

一、高岭土1.开采回采率地下开采:地下开采的矿山企业不低于75%。

露天开采:露天开采的矿山企业不低于5%。

2.选矿回收率高岭土矿选矿回收率不低于5%。

3.综合利用率矿山企业开发利用高岭土矿时,鼓励综合利用尾矿及尾矿中的石英、长石、伊利石及黄铁矿等有用组分。

尾矿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

二、钾盐1.开采回采(盐田采收)率a.固体钾石盐矿开采回采率(地下开采)不低于61%。

b.氯化物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盐田采收率不低于70%。

c.硫酸盐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盐田采收率不低于63%。

2.选矿回收率a.固体钾石盐矿不低于63%。

b.氯化物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不低于55%。

c.硫酸盐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不低于43%。

3.综合利用率a.固体钾盐矿选矿尾矿利用率不低于30%。

b.对于氯化物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其选矿尾液利用率不低于90%。

c.对于硫酸盐型卤水的盐湖钾盐矿,其选矿尾液利用率不低于75%。

我国矿产资源三率指标

我国矿产资源三率指标

矿产开发利用有了“红线”我国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研究进入收官阶段“‘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是一条‘红线’,也是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最低标准。

2013年,我们将继续开展油气、铁、铜、铅、锌、萤石、稀土和钾盐等9个矿种的‘三率’指标研究,其中铁、铜、铅、锌4个矿种5月底完成,萤石和稀土6月底完成,钾盐7月底完成。

”近日,在江西赣州举行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座谈会上,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副司长许大纯作出上述表示。

许大纯认为,此举也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研究进入最后收官阶段。

变“糊涂账”为“明白账”国土资源部开展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研究并非偶然。

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贫矿多、富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共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少”,这种现状直接决定了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源节约优先原则,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

“对症”才能“下药”。

要想提高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率,首先必须掌握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和综合利用率状况。

然而,长期以来,业界对此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一种业内盛传已久、据说得到官方认可的说法是,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要低20个百分点。

但是,对此说法,业内一些权威专家却并不认同。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刘亚川就认为,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已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上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品位是最低的。

“从总体上说,国外基本上开的都是富矿和易选矿,而我们开的多是贫矿和难选矿,前者的选矿指标和生产成本要大大好于后者,如果硬要把二者放在一个标准下来对比是很不科学的。

”刘亚川分析说,“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和35%左右的说法,直到现在也没有具体的出处和考证,很可能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3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行业回采率、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的名词解释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对象分为单个矿山和多个矿山,评价指标均为开采回采率(K )、选矿回收率(ε)、采选综合回收率(M )、综合利用率(R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N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T )。

一、单个矿山企业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一)开采回采率。

指采出资源储量占动用资源储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
%100动用⨯=
资源储量采出资源储量
K
(1)
(二)选矿回收率。

指精矿中有用组分(可以是元素、化合物或者矿物,下同)的
质量与入选原矿中该有用组分质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
%100⨯=
原矿中有用组分质量
精矿中有用组分质量
ε (2)
(三)采选综合回收率。

指采矿和选矿生产过程中回收的有用组分占动用资源储量中有用组分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
M=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 (3) (四)综合利用率。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是指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的主、共伴生矿产资源及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尾矿、废石、废水、废气、废渣等的综合利用程度。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主要是估算主、共伴生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

综合利用率:指采选利用的(主)共伴生有用组分的质量和与动用资源储量中(主)共伴生有用组分质量和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共伴生有用组分质量和主动用资源储量中共伴生有用组分质量和
主采选利用的)()(R (4)
为解决不同矿种、储量单位差异的综合利用率计算,引入当量品位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

修正后计算公式如下:
%
100R 1
i
1
i
i ⨯⨯⨯=
∑∑==m i n
i 当量品位
当量品位选矿回收率开采回采率修正
(5)
式中:m —矿床内有用组分的种类数;
n —已回收利用的有用组分的种类数;
选矿回收率i —第i 种有用组分的选矿回收率; 当量品位i —第i 种有用组分的当量品位。

其中,当量品位是按价格比法将矿床中某共伴生有用组分的品位,折算成主要组分的品位。


式中:某组分的品位为地质品位,单价均为元每吨。

(五)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产值与动用资源储量中主、共伴生有用组分质量和的比值。

计算公式如下:
%100⨯⨯
=共伴生有用组分质量和
动用资源储量中主矿产开发利用总产值
价格调整系数、N (6)
其中,价格调整系数为上一调查年度平均价格与本调查年度
平均价格的比值;共伴生有用组分质量按当量品位计算,然后计算出动用资源储量有用组分质量和。

(六)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是指采矿、选矿和冶炼三个阶段中矿产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利用的程度,它是反映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
T=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冶炼回收率 (7)
二、多个矿山指标汇总均值计算办法 (一)开采回采率。

计算多个矿山的开采回采率时采用以下公式:
%10011
⨯=
∑∑==n
i i
n
i i
K 动用资源储量
采出资源储量 (8)
式中:n —汇总的矿山数量;
采出资源储量i —第i 个矿山采出的资源储量; 动用资源储量i —第i 个矿山开采动用的资源储量。

(二)选矿回收率。

计算多个矿山的选矿回收率时采用计算公式如下:
%10011⨯=
∑∑==n
i i
n
i i
原矿中有用组份的质量
精矿中有用组份的质量ε (9)
式中:n —汇总的矿山数量;
精矿中有用组份的质量i —第i 个矿山的精矿中有用组
份的质量;
原矿中有用组份的质量i —第i 个矿山的原矿中有用组
份的质量。

(三)采选综合回收率。

计算多个矿山的采选综合回收率率时采用如下公式:
%1001
1
⨯⨯=
∑∑==n
i i
n
i i
i
M M 动用资源储量
动用资源储量
(10)
式中:n —汇总的矿山数量;
M i —第i 个矿山的采选综合回收率;
动用资源储量i —第i 个矿山开采动用的资源储量。

(四)综合利用率。

计算多个矿山的矿产综合利用率时采用如下公式:
%1001
1
⨯⨯=
∑∑==n
i i
n
i i
i R R 动用资源储量
动用资源储量
(11)
式中:n —汇总的矿山数量;
R i —第i 个矿山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动用资源储量i —第i 个矿山开采动用的资源储量。

(五)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计算多个矿山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时采用如下公式:
%1001
1
⨯⨯=
∑∑==n
i i
n
i i
i
、、N
N 共伴生有组分质量和
动用资源储量主共伴生有用组分质量和
动用资源储量主(12)
式中:n —汇总的矿山数量;
N i —第i 个矿山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六)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计算多个矿山的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时采用如下公式:
%1001
1
⨯⨯=
∑∑==n
i i
n
i i
i T T 动用资源储量
动用资源储量
(13)
式中:n —汇总的矿山数量;
T i —第i 个矿山的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动用资源储量i —第i 个矿山开采动用的资源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