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件周世勋版1

合集下载

量子力学第二版(周世勋)

量子力学第二版(周世勋)



= qBnη = nB ⋅ qη


= nBNB ,
其中, M B
=
qη 2µ
是玻尔磁子,这样,发现量子化的能量也是等间隔的,而且
具体到本题,有
∆E = BM B
根据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式
∆E = 10 × 9 × 10−24 J = 9 × 10−23 J
E = 3 kT 2
以及
1k ⋅ K = 10−3 eV = 1.6 × 10−22 J
∂ ∂r
(1 eikr ) − r
1 eikr r
∂ ∂r
(1 r
e
−ikr
ρ )]r0
=
iη [1 (− 2m r
1 r2
+ ik 1) − 1 (− rr
1 r2

ik
1 r
)]ρr0
可见,
ρ J2
=

ηk mr 2
ρr0
=

ηk mr 3
ρr
与rρ反向。表示向内(即向原点) 传播的球面波。
补充:设ψ (x) = eikx ,粒子的位置几率分布如何?这个波函数能否归一化?
1.3 氦原子的动能是 E = 3 kT (k 为玻耳兹曼常数),求 T=1K 时,氦原子的德布罗意波 2
长。
解 根据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知本题的氦原子的动能为
1k ⋅ K = 10−3 eV ,
E = 3 kT = 3 k ⋅ K = 1.5 ×10−3 eV , 22
解 关于两个光子转化为正负电子对的动力学过程,如两个光子以怎样的概率转化为正 负电子对的问题,严格来说,需要用到相对性量子场论的知识去计算,修正当涉及到这个过 程的运动学方面,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我们不需要用那么高深的知识去计算,具休到 本题,两个光子能量相等,因此当对心碰撞时,转化为正风电子对反需的能量最小,因而所 对应的波长也就最长,而且,有

教学课件 《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周世勋

教学课件 《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周世勋

1926 —1927年 戴维孙(Davisson)电子衍射实验
1925年 海森伯(Heisenberg) 矩阵力学
1926年 薛定谔(SchrÖedinger) 波动方程
1928年 狄拉克(Dirac)
RETURN
相对论波动方程
34
三 量子力学的应用简介
1.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和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 量子光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统计 物理学、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量 子信息学等。
(二)经典物理学的困难与量子物理学的诞生
1. 黑体辐射问题 一个能全部吸收投射在其上面的辐射而 无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热平衡时,只与黑体

的绝对温度 T 有关而

与黑体的形状和材料

无关。

0
5
10
/10-4 cm
14
(1)维恩(Wien)经验公式
d c1 e3 c2 T d
33
• 量子力学发展简史 A 旧量子论的形成(冲破经典——量子假说)
1900年 普朗克(Planck) 振子能量量子化 1905年 爱因斯坦(Einstein)电磁辐射能量量子化
1913年 玻尔(N.Bohr) 原子能量量子化 B 量子力学的建立(崭新概念)
1923年 德布罗意(de Broglie)电子具有波动性
意义: ①光是由光子组成,能量是量子化的;
RETURN ②微观碰撞事件中能量、动量守恒 。
24
4. 原子结构及其光谱问题
实验:(1)原子是稳定的; (2)氢原子光谱是分立谱线:1911年卢瑟
福 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是有核结构。
经验公式:(巴耳末公式)
RH
1 n2

量子力学-第二版-周世勋PPT课件

量子力学-第二版-周世勋PPT课件
量子力学
QQuuaannttuumm mmeecchhaanniissmm
宝鸡文理学院物理与信息技术系
1
《量子力学》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及学习网站
1.《 量 子 力 学 教 程 》 曾 谨 言 著 , ( 科 学 出 版 社,2003年第一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一个开有小孔的封闭空腔 可看作是黑体。

3.的思想。
4.2.海森堡的矩阵力学:
5.在批判旧量子论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
6.3.狄拉克表述:
7.更为普遍的形式 10
§1.1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Chap.1.绪论 The birth of quantum mechanism
一.经典物理学的成功
十九世纪末期,物理学理论在当时看来己发展到相 当完善的阶段,其各个分支已经建立起系统的理论:
第六章 散射
Ch6. The general theory of scattering
第七章 自旋与全同粒子
Ch7. Spin and identity of particles
第一章 绪论
The birth of quantum mechanism
基本内容
Chap.1.绪论 The birth of quantum mechanism
1.1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The difficult in classical physics
1.2 光的波粒二象性
The duality of light between wave and particle
1.3 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The duality of small particles between wave and particle

量子力学_第一章_周世勋

量子力学_第一章_周世勋

1864年 光和电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光的波动性
(二)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20世纪初 经典理论遇到了一些严重的困难 (1)黑体辐射问题 (2)光电效应 (3)氢原子光谱
黑体辐射
黑体:能完全吸收一切频率入射电磁 波 (广义光波) 的物体
能 量 密 度
黑体辐射:由这样的空腔小孔发 出的辐射就称为黑体辐射。
h 6.62606896 1034 J s
基于上述假定,普朗克得到了与实验符合很好的黑体辐射公式:
能 量 密 度
8hv3 v dv c3 Planck 线
1 e
hv 1 K BT
dv
吸收或发射电磁能量的不连续概念,经典力学是无法理解的 当时并未引起较多人的注意 用量子假设解决经典困难的是A. Einstein
3. v v0
光愈强,单位时间产生的光电子愈多
光的本性认识:1. Maxwell, Hertz等人工作,肯定了光是电磁波 2. 光电效应,黑体辐射,体现了光的粒子性
光是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统一体
• 虽然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是对Planck量 子概念的极大支持,但是Planck不同意爱因斯坦的 光子假设,这一点流露在Planck推荐爱因斯坦为普 鲁士科学院院士的推荐信中。 “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在近代物理学结出 硕果的那些重大问题中,很难找到一个问题是爱因 斯坦没有做过重要贡献的,在他的各种推测中,他 有时可能也曾经没有射中标的,例如,他的光量子 假设就是如此,但是这确实并不能成为过分责怪他 的理由,因为即使在最精密的科学中,也不可能不 偶尔冒点风险去引进一个基本上全新的概念 ”
20 sin
2

2
其中 称为电子的Compton波长。

第二章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周世勋)PPT课件

第二章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周世勋)PPT课件
第二章 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
The wave function and Schrödinger Equation
1
学习内容
➢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The Wave function and its statistic explanation
➢ 2.2 态叠加原理
The principle of su续4)
(2)粒子由波组成
电子是波包。把电子波看成是电子的某种实际结构, 是三维空间中连续分布的某种物质波包。因此呈现 出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波包的大小即电子的大 小,波包的群速度即电子的运动速度。
什么是波包?波包是各种波数(长)平面波的迭 加。平面波描写自由粒子,其特点是充满整个空间, 这是因为平面波振幅与位置无关。如果粒子由波组 成,那么自由粒子将充满整个空间,这是没有意义 的,与实验事实相矛盾。
经典概念 中粒子意
味着
1.有一定质量、电荷等“颗粒性”的属性;
2.有确定的运动轨道,每一时刻有一定 位置和速度。
经典概 念中波 意味着
1.实在的物理量的空间分布作周期性的 变化;
2.干涉、衍射现象,即相干叠加性。 7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续6)
▲ 玻恩的解释: 我们再看一下电子的衍射实验
P
P
12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续10)
3.波函数的归一化

(r,t)C (r,t)
相对t 几时率刻是,:在空C间(r任1,t意) 两2 点r 1 (和r1,rt2)处2找到粒子的 C(r2,t) (r2,t)
波函数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理解态叠加原理。
3.掌握微观粒子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波函
数随时间演化的规律

量子力学+周世勋(课件)

量子力学+周世勋(课件)
拓扑学:量子力学的重要数学工具,用于描述量子态的 拓扑性质和拓扑相变
几何学:量子力学的重要数学工具,用于描述量子态的 几何结构和几何相变
量子力学的物理图像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波函数、概率幅、薛定谔方程等 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双缝干涉实验、电子衍射实验等 量子力学的应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加密等 量子力学的发展: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转变,以及量子力学的发 展历程和现状。
周世勋的量子力学课件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内容深度:部分内容过于深奥,不易理解 讲解方式:部分讲解方式较为单一,缺乏互动性 课件设计:部分课件设计不够直观,不易于学生理解 改进方向:增加案例分析,提高互动性,优化课件设计,增加实践操作环节
周世勋的量子力学课件对未来学科发展的影 响
推动了量子力学的普及和发展 激发了学生对量子力学的兴趣和热情 促进了量子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提高了量子力学在科研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水平
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量子 力学的萌芽
1913年,玻尔提出玻尔模型,量子力 学的初步建立
1925年,海森堡提出不确定性原理, 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完善
1926年,薛定谔提出薛定谔方程,量 子力学的成熟
1927年,狄拉克提出狄拉克方程,量 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
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 提出EPR佯谬,量子力学的深入探讨
量子力学+周世 勋全套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目录
01
量子力学基础
02
周世勋的量子 力学课件介绍
03
周世勋的量子 力学课件详解
04

量子力学(周世勋)Chap1

量子力学(周世勋)Chap1

1 e
hc kT
1
k和c 分别是玻尔兹曼常数和光速。
h=6.62610-34焦耳。
2.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及经典理论的困难 饱和光电流强度与 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或者说:单位时间内从 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 数目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I IS 3 2 1
G
U
U0
0
U
相同频率,不同入射光强度
( 7)
p 对于光子, h / c, p h / c 则
h 2 p p pp cos cos c
代入式(7),可解出


h 1 2 (1 cos ) mc

( 8)
1 1 h [1 (1 cos )] 2 mc
利用 c / , c / 上式改写成
h (1 cos ) mc

(9)
0 h 2 ( c 2.43 10 A (电子的Compton波长) 10) mc
c (1 cos )
c (1 cos )
最为突出的事例: 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 1864年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 经典物理的成就达到了登峰造 极的程度.
当时物理学家们的世界图样:
物质粒子 + 电磁场 = 世界
物质粒子的运动由经典力学描述
电磁场运动由经典电磁学描述.
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是 洛仑兹力.
二.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19世纪末物理学上空的乌云: 黑体辐射的能量密度随波长的分布.
经典理论的困难:
* 经典认为光强越大,饱和电流应该越大,光电子的 初动能也越大。但实验上光电子的初动能仅与频率 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量子力学第一章-绪论

量子力学第一章-绪论
3 / e
c
0
非经典理论
黑体辐射
h Planck常数—量子物理标识
1900年
34
物体一份一份辐射吸收电磁波——Planck能量子假说
Planck公式——与实验符合很好 1917年获Nobel奖
/ 0
2
h 6.626 10
2
J s
Rayleigh-Jeans
量子力学讲义
吴颖 教材:
周世勋 简明量子力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汪德新 量子力学 2000年 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前言 量子力学研究
微观客体运动规律——波动性+粒子性(波粒二象性)
介观、宏观量子效应:超导、超流、…… 它的用途: (所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的支柱:物理、化学、光学、生物学、…… 现代技术的基础: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核能(原子弹、氢弹和

hand, I think I can safely say that nobody understands quantum mechanics. - Richard Feynman
It [quantum mechanics] has survived all tests and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re is any flaw in it... We all know how to use it and how to apply it to problems; and so we have learned to live with the fact that nobody can understand it." - Murray Gell-Man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子力学教程
周世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波函数和 Schrodinger 方程 第三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 第四章 态和力学量表象 第五章 微扰理论 第七章 自旋与全同粒子
主讲教师:罗文华教授 13627306878
第一章 绪论
§1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2 光的波粒二象性
§3 原子结构的玻尔理论
§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0
5
10
实验发现:
(104 cm)
辐射热平衡状态: 处于某一温度 T 下的腔壁,单位面积所发射出的辐 射能量和它所吸收的辐射能量相等 时,辐射达到热平衡状态。
热平衡时,空腔辐射的能量密度, 与辐射的波长的分布曲线,其形状 和位置只与黑体的绝对温度 T 有关 而与黑体的形状和材料无关。
1. Wien 公式
Planck 黑体辐射定律
究竟是什么机制使空腔的原子产生出所观 察到的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对此问题的研 究导致了量子物理学的诞生。
•1900年12月14日Planck 提出: 如果空腔内的黑体辐射和腔壁原子处
于平衡,那么辐射的能量分布与腔壁原子 的能量分布就应有一种对应。作为辐射原 子的模型,Planck 假定:
•2.电子的能量只是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光 强只决定电子数目的多少。光电效应的这些规律是经典 理论无法解释的。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电子的能量只 决定于光的强度而与光的频率无关。
光子概念
第一个肯定光具有微粒性的是 Einstein,他认 为,光不仅是电磁波,而且还是一个粒子。 根 据他的理论,电磁辐射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以能 量 hν的微粒形式出现,而且以这种形式在空间 以光速 C 传播,这种粒子叫做光量子,或光子。 由相对论光的动量和能量关系 p = E/C = hv/C = h/λ提出了光子动量 p 与辐射波长λ(=C/v)的关系。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但是这些信念,在进入20世纪以后, 受到了冲击。经典理论在解释一些新 的物理现象上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1)黑体辐射问题 (2)光电效应 (3)氢原子光谱
黑体:能吸收射到其上的全部辐
射的物体,这种物体就称为绝对
黑体,简称黑体。




黑体辐射:由这样的空腔小孔 发出的辐射就称为黑体辐射。
从热力学出发加上一些 能
特殊的假设,得到一个 量
分布曲线:
密 度
Wien 线
0
5
10
(104 cm)
Wien 公式在短波部分与实验还相符合, 长波部分则明显不一致。
2. 瑞利-金斯公式
•根据经典电动力学和 统计物理也得到一个黑 体辐射分布公式:
瑞利-金斯公式在长波部分与实验相符合,在短波部 分则完全不符。
(1)原子的性能和谐振子一样,以给定的频率 v 振荡;
(2)黑体只能以 E = hv 为能量单位不连续的发射和吸收 辐射能量,而不是象经典理论所要求的那样可以连续的发 射和吸收辐射能量。
d
8h 3
C3
exp(h
1 /
kT
)
1
d
能 量 密

•该式称为 Planck 辐射定律
0
Planck 线
5
10
2 2
其中m0是粒子的静止质量。
对于光子,速度 V = C,欲使上式有意义,必须令 m0 = 0,即光子静质量为零。
根据相对论能动量关系:
E 2 (m0C 2 )2 ( pC)2 ( pC)2
总结光子能量、
动量关系式如下:
E h
p
其中
E C
n
h
n
C
h 2
h
n
n 2
V = 0 时由该式所决定,即
hv -W0 = 0,
v0 = W0 / h , 可见,当 v < v0 时,光子的动量
光子不仅具有确定的能量 E = hv,而且具有动量。根据相对论
知,速度为 V 运动的粒子的能量 由右式给出:
E m0C 2
1
V C
光电效应的两个典型特点的解释
• 1. 临界频率v0
1 2
m
e
v
2 m
h
W0
2. 光电子动能只决定于光 子的频率
上式亦表明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光的频率 v 有关,光的强度 只决定光子的数目,从而决定光电子的数目。这样一来,经典 理论不能解释的光电效应得到了正确的说明。
由上式明显看出,能打出电子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光电子
§1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
19世纪末,物理学理论在当时看来已经发展到相当 完善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应用牛顿方程成功的讨论了从天体到地上各种 尺度的力学客体的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学科的进 展,并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 产的面貌; 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引起了工业电气化(第二次 工业革命);光的波动性在1803年由杨的衍射实验有 力揭示出来,麦克斯韦在1864年发现的光和电磁现象 之间的联系把光的波动性置于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光电效应理论解释
用光子的概念,Einstein 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规律。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能量为 hν的光子被电子所吸 收,电子把这份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 吸引,另一部分用来提供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 其能量关系可写为:
1 2
m
e
v
2 m
h
W0
•从上式不难解释光电效应的两个典型特点:
k
k
n
于 是 得 光 子 的 能 动 量 关系 :
E pC

p E/C
把光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联系了起来
• 虽然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是对Planck量子 概念的极大支持,但是Planck不同意爱因斯坦的光 子假设,这一点流露在Planck推荐爱因斯坦为普鲁 士科学院院士的推荐信中。
“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在近代物理学结 出硕果的那些重大问题中,很难找到一个问题是爱 因斯坦没有做过重要贡献的,在他的各种推测中, 他有时可能也曾经没有射中标的,例如,他的光量 子假设就是如此,但是这确实并不能成为过分责怪 他的理由,因为即使在最精密的科学中,也不可能 不偶尔冒点风险去引进一个基本上全新的概念 ”
(104 cm)
§2 光的波粒二象性
(1) (2) (3)
光子概念 光电效应理论解释 光子的动量
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金属上,有电子从金属上逸出的现象。 这种电子称之为光电子。试验发现光电效应有 两个突出的特点:
•1.临界频率v0 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一定值v0 时, 才有光电子发射出来。若光频率小于该值时,则不论 光强度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没有电子产生。光的 这一频率v0称为临界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