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分子生态学
昆虫生物学的前沿问题

昆虫生物学的前沿问题昆虫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昆虫的数量极其庞大,种类丰富,广泛分布于地球上各个角落。
昆虫在生态学、农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昆虫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许多昆虫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其中一些前沿问题包括:1. 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昆虫行为学是研究昆虫的行为、社会生态行为和其它行为方面的学科,是昆虫生物学中极其重要的领域。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为丰富的一群,由于种类与数量的极其庞大,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种类都以昆虫为食物。
昆虫的行为、觅食与生存策略、繁殖、避免危害并与其它昆虫或物种的关系等行为行为都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目前,昆虫行为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许多非常有趣的现象。
例如,很多昆虫都会利用光线进行导航,甚至能够感知不同光谱的光线,适应其环境。
2. 昆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对昆虫进行研究的学科。
分子生物学研究昆虫所使用的蛋白质、RNA、DNA和其他分子,以了解昆虫的生理特征、遗传特征,甚至从分子水平预测昆虫的发展和进化趋势。
昆虫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在昆虫学、农学和医学等领域中取得了许多突破。
例如,莽草长角象的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该种昆虫可能借助蛋白质来保障它们的光学红效应、保持“透视”的认知。
3. 昆虫营养生物学的研究昆虫营养生物学主要研究昆虫如何获取和利用营养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对其生命历程的影响。
昆虫是许多动物种类中最适应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的。
例如,蝴蝶、甲虫、蚂蚁等许多昆虫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
最近的研究表明,昆虫的营养摄取与微生物共生有密切关系,且微生物与 %、甚至 90%的重要昆虫代谢过程有关。
细菌、史莱姆菌等广泛存在于昆虫肠道内的微生物与昆虫营养代谢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并可以影响昆虫生命周期及其繁殖。
未来的昆虫研究,应注重昆虫营养生物、行为和生态等前沿问题的研究,为生态、农业和医学等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先进且准确的数据。
昆虫生态学原理与方法PPT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传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个体以上水 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 学。它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形态、 生理、遗传等),同时又是唯一将研究 对象扩大到生物体以外的科学。
生态学研究对象
现代生态学主要以生态系统为研究 的基本单位,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 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其功能 主要表现在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稳态和调节功能)上,通过这三大流, 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员联系成为一个具有 统一功能的系统。
生态学研究对象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交叉 学科,使得生态学的边界非常模糊。
三、生态学的分支
生态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由许多学科归纳 而成,系多源起源的。
Odum把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比作多层蛋糕, 水平向按研究内容分为一些基础学科,如形态学、 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细胞学、 分子生物学等,垂直向按生物的类群划分为植物 学、动物学等分支学科。生态学是生物学的基础 学科之一,不同的分类类群有其分支学科,它还 与生物学之外的学科结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
四、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一)世界生态学发展
1. 萌芽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 生态学建立前期
(一)世界生态学发展
2. 成长期(16世纪~20世纪40年代) Réaumur, 1735, 6卷昆虫学著作 Malthus, 1798, 人口增长 Liebig, 1840, 植物最低因子定律 Lotka, 1925, 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Elton, 1927, 《动物生态学》 Verhust, 1938, Logistic 方程
生态学定义
动物生态学家主要强调个体和种群。 7. Shelford(1907)研究有机体的生活要求 和家务习性的科学。 8. HaymoB(1955)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 与生存条件的联系,以及动物生存条件对繁 殖、生活数量及分布的意义。 9. Krebs(1972)环境与生物分布和数量的 相互关系。
昆虫生态学

有机物,属异养生物,包括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 4.分解者(decomposer)也是异养生物,有人称之为小型消费
者,其作用是把动物的复杂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 可以为生产者植物所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分解者在 生态系统极为重要。
世界陆地动物地理区划(Wallace 1876) 1古北区,欧洲,北非(撒哈拉沙漠以北,亚洲北部
①数量特征:在一定空间中有多少数量(密度)。
②空间特征:占据空间的范围,个体在空间中的分 布。
③遗传特征:种群是一定的遗传组成,以种群为单 位,在环境压力下进行变化。
这三个特征,都是动态的,都有时间特征。
2009-3-24
17
1.种间竞争
狭义的种间竞争专指两种生物因为具有共同的食物、空间或 水等所产生的竞争关系(不包括捕食、寄生)。
很多变温动物,包括昆虫,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符合有效积温 法则,但发育起点温度不一定是0℃,所以上述公式应修 订为
N(T-C)=K
C为发育起点温度;T-C为有效温度;K为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生物在发育期内需要摄取的有效温度的总和,单 位为日度或小时度。 (C和K的推算见书P398)
作业:求小地老虎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 温K:
挪威-雷鸟-猛禽和兽类-球虫病。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相互关系是在生态系统的长期 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的关系,往往由一面的依赖 性发展为双方的依赖性,甚至形成彼此
难以分离的相对稳定状态。作用天敌
的捕食者变成了被食者不可缺少的生
存条件。
2009-3-24
19
3.寄生者与宿主
菜粉蝶幼虫的血细胞能把粉蝶的绒茧蜂的卵和幼虫 被起来,能杀死40%的寄生物。
昆虫分类的原理和方法

昆虫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昆虫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昆虫种类繁多,分类也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那么,昆虫如何分类呢?本文将从昆虫分类的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阐述昆虫分类的具体过程。
一、昆虫分类的原理昆虫分类的原理基于种类的相似性,即具有相似特征的昆虫被归为同一类别。
这些类别是根据昆虫的形态、生态、遗传特征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分类的。
在昆虫分类过程中,一个昆虫被归为某一类别时,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1. 形态特征相似。
分类的基础是昆虫的形态相似,即体型、体色、大小、翅膀和触角的数量和形状等方面的相似性。
这些个体特征都能够反映出昆虫群体的分类。
2. 生态习性相似。
昆虫的生态角色也是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
例如,食性相同的昆虫会被归为同一类别,而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昆虫也可能彼此相似。
3. 遗传特征相似。
现在的昆虫分类方法不仅包括形态方面的分类,还包括遗传物质的分析。
遗传物质的分析能揭示昆虫间的遗传相似性和变异程度,并对昆虫分类和进化关系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黄瓜田中,各种害虫的DNA均不相同,这些差异被用来进行害虫种的区分。
二、昆虫分类的方法昆虫分类主要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三种方法。
1. 形态分类昆虫分类中最为传统的一种方式是基于昆虫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基于国际昆虫学家协会的规范,将昆虫分为几十种不同的类别,以趋同性或同源性为基础进行分类。
这些类别包括:纤细昆虫,长翅昆虫,裸颚亚纲昆虫等。
2. 生态分类昆虫分类和生态学关系密不可分。
同一类昆虫在生态角色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昆虫分类往往以昆虫的生态角色为主要特征之一。
例如,食性相同的两种昆虫、分布在相似生态条件下的同种昆虫等都能被归入同一类别。
3. 分子生物学分类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昆虫分类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通过检测DNA序列遗传物质的变化,昆虫的进化历史关系被揭示出来。
这种分类方式是基于昆虫的遗传特征,将昆虫分类为不同群体,更多地告诉了人们进化和遗传的基本规律,并为昆虫进化和分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昆虫学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

昆虫学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昆虫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着昆虫的形态、分类、生态、行为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昆虫学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涌现出许多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昆虫学中的一些热点研究方向和前沿领域。
一、昆虫行为学的研究热点昆虫行为学是昆虫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着昆虫的交配行为、亲代照顾行为、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目前,在昆虫行为学中,一些研究热点包括昆虫的声学通信、化学信息传递、视觉系统和群体行为等。
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昆虫行为的认识,还对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有所借鉴作用。
二、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昆虫生态学是研究昆虫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昆虫生态学的研究也日渐兴盛。
目前,一些研究热点包括昆虫的功能多样性、生物入侵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等。
这些研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昆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昆虫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昆虫体内分子机制的学科。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昆虫分子生物学领域也涌现出多个研究热点。
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昆虫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
这些研究为了解昆虫的基因调控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四、昆虫的应用研究领域除了昆虫学基础研究外,昆虫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昆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昆虫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一种手段,用于控制农业害虫和疾病传播媒介;昆虫的食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认可,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昆虫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此外,昆虫还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用于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结:昆虫学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涵盖了昆虫行为学、昆虫生态学、昆虫分子生物学和昆虫的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学科的边界,也为我们深入了解昆虫的形态、功能和进化提供了基础。
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1 昆虫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昆虫化学生态学( ) , 是 I n s e c tC h e m i c a lE c o l o g y 研究昆虫之间、 昆虫与植物或其 以昆虫为研究材料, 他生物之间的化学联系规律的科学。 昆虫化学生态 学的研究对象, 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模式昆虫如 家蚕、 赤拟谷盗等, 也包括农林和医学上有重 果蝇、 要价值的棉铃虫、 蝗虫、 蚜虫、 果实蝇、 小蠹虫、 蚊虫 等等。 昆虫化学生态学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 一, 应用意义: 是植物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 对于害 虫预测预报和防治、 天敌保护、 作物抗虫机理研究及 其利用、 生物农药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昆虫 信息素利用更是害虫安全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 第 二, 理论意义: 昆虫化学生态学所揭示的昆虫化学感 受的分子和神经生物学机理、 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 反应和信号传导机理等, 可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 问题如脑认知、 信号传导、 免疫反应、 协同进化等提 供实验例证和探索实验方法, 而昆虫化学生态学所 研究的信息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为生态 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 对其他 昆虫化学生态学是一门综 学科的推动或引领作用: 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涉及化学分析、 电生理学、 行 为学、 神经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 为这些学科的应用 提供了机遇和舞台, 同时催生一些新的学科增长点, 推动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这些年国际上化学生态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渗入, 使得化学生态学研究 进入了分子时代!特别是昆虫化学感受的相关基因 生物间化学信号物质及其传导机理、 及蛋白的鉴定、 化学感受机理、 信息化学物质在害虫防治和天敌保
) , 是生态学的一 C h e m i c a lE c o l o 化学生态学( g y 个分支学科, 属于生态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 研究生 物间的化学联系规律、 化学感受等理论问题, 解决环 境、 生态、 农林生产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随着生理 学、 遗传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和技 术的不断渗入, 化学生态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多 学科的交叉学科
昆虫分子生态学

1.分子标记的方法 分子标记的方法
①同工酶(蛋白质电泳技术)方法; ②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 ③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方法; ④微卫星DNA和小卫星DNA标记方法; ⑤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
表1 昆虫分子生态学常用技术比较
技术名称 同工酶 (蛋白质电泳技 术) RFLP 区别水平及 所获得资料类型 氨基酸所带电荷 及电性,基因频 及电性, 率资料。 率资料。 优点 相对便宜, 相对便宜,已有的方 法较多,产生在生理 法较多, 上重要的共显性孟德 尔遗传。 尔遗传。 缺点 与DNA系列方法相比 系列方法相比 灵敏度较差,较多的试 灵敏度较差, 验数量局限于小型昆虫, 验数量局限于小型昆虫, 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1.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昆虫种群或个 体的遗传变异,分析和解释遗传变异的特点与 规律,揭示遗传变异所反映的规律性的东西, 从而进一步阐明昆虫之间以及昆虫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研究的最典型特色是运用分子遗传标记 来检测研究对象的遗传变异特征,以揭示事物 所隐含的演化规律。
三.昆虫分子生态学研究内容
(1)由于昆虫迁飞、扩散或外来种、地理隔离的 昆虫种群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2)昆虫种群的生物型; (3)昆虫—植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 (4)昆虫抗药性分子机理; (5)昆虫对环境适应(如耐寒性)的分子机理。
四.昆虫分子生态学的应用
1.昆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2.昆虫生物型差异的分子特征 3. 3.昆虫嗅觉的分子识别 4.昆虫与共生菌互作的分子机制
昆虫生态学
一.主要原理
•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的理论、 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系统发生学和数学的分析 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地学、古气候学等) 去研究种群、进化、生态、行为、分类、生物地理 演化、生物保护等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它主要通 过大量使用分子生物学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在分子 水平上研究生态现象,阐明生态现象的分子机制。 •昆虫分子生态学就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应用分 子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昆虫进化与适应机制的 一门学科。
昆虫学史回顾昆虫学的发展历程

昆虫学史回顾昆虫学的发展历程昆虫学是研究昆虫的分类、解剖、形态、生理、行为、生态、进化等方面的学科,也是生物学中最为重要和广泛的一个分支。
在人类的历史中,昆虫学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回顾昆虫学的发展,并探讨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古代至中世纪人类与昆虫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的《尚书•洪范》中就有杂虫之类的描述,记载了一些昆虫的习性和用途。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昆虫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描述,开创了昆虫学的研究传统。
他将昆虫分为有翅四足、有翅六足、有翅多足、无翅多足等四大类,并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和功能。
在中国,北宋时期的周密撰写了《武经总要》,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学术著作,其中就记载了大量昆虫的信息。
另外,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对昆虫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古人对昆虫的观察和思考,为中国昆虫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近代昆虫学的崛起17世纪至18世纪,近代昆虫学开始迅速发展。
德国的莱茵豪森首次将昆虫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合并了以前的混乱分类方法。
他创造了昆虫学的基本分类体系,规定了昆虫分类的命名规则,并将昆虫学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法国的布朗科和英国的林奈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昆虫进行了分类和描述。
19世纪,昆虫学得到了飞速发展。
法国昆虫学家让•巴普蒂斯特•兰卡斯特将昆虫的解剖学方法应用到昆虫学中,创立了昆虫解剖学。
他发现了昆虫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对昆虫的功能和生活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德国昆虫学家赫尔曼•弗农也提出了昆虫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开展了重要的昆虫行为学研究。
20世纪和当代昆虫学的发展20世纪初,昆虫生态学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美国的亨利•伦瑞特•弗农提出了昆虫的生态系统概念,并系统研究了昆虫的生态学问题。
他是昆虫生态学的奠基人,他的研究为昆虫的生态保护和农业害虫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当代,昆虫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
昆虫行为学的研究逐渐深入,科学家们发现了昆虫的社会行为、配对行为和进化行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要理论 主要理论
分子生态学是建立于群体遗传学理论、 分子进化理论和系统发生学理论等理论支 柱之上的实验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科学。 与之相关的一些主要理论有: (1)种群分化 (2)随机遗传漂变 (3)归祖理论 (4)中性理论 (5)哈德-温伯格理论
二.昆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昆虫分子生态学研究包括2个核心 部分,即分子标记的建立和分子数据 的获取。其中,分子标记的建立是及电泳 PCR反应在Hybaid热循环仪中进行,总反应体积 50µL:40.2µL超纯水、5µL 10×反应缓冲液(100 mmol/L Tris-HCl,pH8.3,500mmol/LKCl,15mmol/L MgCl2),0.8µL 10mmol/L dNTP混合液,25µmol/L正反引物各1.2µL,1µL 模板DNA,0.6µL GIBCOBRL Taq酶(5U/µL)。扩增ITS2 区段(两端含部分5S和28S序列)的引物为:TrichLSf-5′TTC TCG CAT CGA TGA AGA ACG-3′(forward)和TrichLSr5′-TCC TCC GCT TAT TGA TAT GC-3′(reverse)。PCR循环 程序为:97℃变性1min,接着进行35个循环:95℃变性 1min、50℃退火1min、72℃延伸2min,最后72℃延伸7min, 置于4℃保存。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1×TAE缓冲液(0.04mol/L Tris-acetate pH8.0,0.002mol/L Na2EDTA)100bpDNA Ladder 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参照物, 电泳胶用溴化乙啶(EB)染色。
1.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昆虫种群或个 体的遗传变异,分析和解释遗传变异的特点与 规律,揭示遗传变异所反映的规律性的东西, 从而进一步阐明昆虫之间以及昆虫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研究的最典型特色是运用分子遗传标记 来检测研究对象的遗传变异特征,以揭示事物 所隐含的演化规律。
(4)克隆及测序 ) 电泳后,将约564 bp 的PCR产物割下,分别置于 1.5µL 离心管,采用DNA快速纯化试剂盒(Promega) 回收PCR产物,每样用25µL TEbuffer(10 mmol/L TrisHCl,pH8.0,1 mmol/L Na2EDTA)收集。连接反应使用5µL 回收DNA,载体为Pgem-T Vector System Ⅰ,操作按用 户指南。连接产物热激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细胞。阳 性克隆鉴定时,先纯化质粒,再用内切酶 BstZⅠ(Eco521)(Promega)进行酶切鉴定。酶切反应体积 20µL ,包括0.2-1.5µg DNA底物和内切酶,混合液37℃ 水浴3 h,用1 % 琼脂糖胶检测消化反应。最后将每板1-3 个阳性克隆测序(ABI PRISM,Model 377),采用 Pharmacia DNA测序试剂盒双脱氧链终止法。
常用于 , 要求大量的DNA,通 要求大量的 , 通过限制性内切 常用于mtDNA,效 果较好,也较为方便,常要求放射性标记探针, 酶能识别单个位 果较好,也较为方便,常要求放射性标记探针, 点的核苷酸差异、 点的核苷酸差异、有标准的探针以供比 只能分析单个或几个座 较之用。 相对较贵, 基因频率和碱基 较之用。 位,相对较贵,对技术 对差异。 与操作要求较高。 对差异。 与操作要求较高。 基因频率资料 只需要少量的DNA, 需要专一性引物。 , 需要专一性引物。 只需要少量的 可以通过EB显色而 可以通过 显色而 不用放射性探针标记, 不用放射性探针标记, 相对便宜且比标准的 RFLP灵敏。 灵敏。 灵敏
1.分子标记的方法 分子标记的方法
①同工酶(蛋白质电泳技术)方法; ②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 ③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方法; ④微卫星DNA和小卫星DNA标记方法; ⑤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
表1 昆虫分子生态学常用技术比较
技术名称 同工酶 (蛋白质电泳技 术) RFLP 区别水平及 所获得资料类型 氨基酸所带电荷 及电性,基因频 及电性, 率资料。 率资料。 优点 相对便宜, 相对便宜,已有的方 法较多,产生在生理 法较多, 上重要的共显性孟德 尔遗传。 尔遗传。 缺点 与DNA系列方法相比 系列方法相比 灵敏度较差,较多的试 灵敏度较差, 验数量局限于小型昆虫, 验数量局限于小型昆虫, 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5)地理种群序列间差异分析 ) 首先采用软件DNAMAN v.4.0 进行手工对比,并在 GenBank作BLAST搜索,然后用 另一个软件MegAlign,基于 Clustal 算法对ITS2进行遗传分歧 和相似性分析。Clustal方法通过 将所有序列进行两两对比计算其 距离,并将序列进行聚类。来自 同一个体的阳性克隆用作单个个 体内ITS2拷贝间序列差异分析。 (6)数据分析 )
PCR-RFLP
RAPD
核DNA中单核苷酸 中单核苷酸 的变化,基因频率 的变化, 资料。 资料。
对已知的遗传信息较 少的种较为适用,频 少的种较为适用, 率高,相对便宜, 率高,相对便宜,只 要求少量的DNA. 要求少量的
浓度十分敏感, 对DNA浓度十分敏感, 浓度十分敏感 在PCR产物中不能提 产物中不能提 供任何遗传信息, 供任何遗传信息,重 复性较差, 复性较差,所做的标 记难以鉴定。 记难以鉴定。
以利用ITS2序列分析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的 遗传变异为例。
(1)样品采集 ) 将不同地方采集的赤眼蜂分装于1.5mL消毒微量离心 管中,置于-80℃保存待用。 (2)DNA提取 ) 提取 将单头预冻赤眼蜂置于预冷的1.5mL离心管,加入 20µL抽提缓冲液(200mmol/L Tris-HCl,pH8.0, 70mmol/L Na2EDTA,2 mol/L NaCl,20 mmol/L 偏重亚硫 酸钠),用微型研杵在冰浴中将昆虫研碎。再加5 µL 3% 十 二烷基肌氨酰钠溶液和5 µL 蛋白酶K,并混匀,置于56℃ 水浴2 h,接着用95-99℃加热10 min。所抽提的DNA置于20℃保存待PCR、克隆和测序。
DNA序列 序列
核DNA和mtRNA单 和 单 一核苷酸的差异; 一核苷酸的差异; 基因频率和碱基对 变化。 变化。 同RFLP
AFLP
2.遗传变异的检测方法 遗传变异的检测方法
从所揭示的遗传变异信息的类型和层次上 看,遗传变异的检测方法包括两大类: (1)序列分析 序列分析(sequence analysis) 序列分析 直接对DNA标记的核苷酸组成进行分析; (2)片段分析 片段分析(fragment analysis) 片段分析 通过检测多肽片段的长度或构象来区分不 同的基因型。 进行遗传变异的最基本的检测方法是电泳 技术。
小卫星DNA 小卫星 微卫星DNA 微卫星
同RFLP 个体和群体间核 DNA串联序列的差 串联序列的差 异。 鉴别力高、 鉴别力高、较快且较 相对较多的高纯分子 质量DNA,要求有标 , 为便宜,能鉴定专一 质量 为便宜, 性定位点,专一性高, 记探针, 性定位点,专一性高, 记探针,相对较贵且 费时, 对复杂的交配系统尤 费时,难以获得可靠 其适用。 产物。 其适用。 的PCR产物。 产物 只需相对少量的DNA,费时费钱,,在技术 ,费时费钱,, 只需相对少量的 ,,在技术 上比PCR-RFLP和 和 分辨率高, 分辨率高,一些通用 上比 引物。 RAPD要求更高。 要求更高。 的PCR引物。 引物 要求更高 兼有RFLP的可靠性 相对较贵且费时,步 的可靠性 相对较贵且费时, 兼有 骤较繁。 的高效性, 与PCR的高效性,只 骤较繁。 的高效性 需少量的DNA且相对 需少量的 且相对 纯度要求不高,重复 纯度要求不高, 性比RAPD好,预先 性比 好 不必知道引物序列。 不必知道引物序列。
昆虫生态学
一.主要原理
•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的理论、 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系统发生学和数学的分析 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地学、古气候学等) 去研究种群、进化、生态、行为、分类、生物地理 演化、生物保护等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它主要通 过大量使用分子生物学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在分子 水平上研究生态现象,阐明生态现象的分子机制。 •昆虫分子生态学就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应用分 子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昆虫进化与适应机制的 一门学科。
谢 谢 !
三.昆虫分子生态学研究内容
(1)由于昆虫迁飞、扩散或外来种、地理隔离的 昆虫种群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2)昆虫种群的生物型; (3)昆虫—植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 (4)昆虫抗药性分子机理; (5)昆虫对环境适应(如耐寒性)的分子机理。
四.昆虫分子生态学的应用
1.昆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2.昆虫生物型差异的分子特征 3. 3.昆虫嗅觉的分子识别 4.昆虫与共生菌互作的分子机制
昆虫分子生态学的 主要原理与研究方法
陈 川
昆虫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Insect ecology) )
以昆虫为 研究对象,研 究昆虫及其周 围环境相互关 系的科学。它 是昆虫学和生 态学的分支学 科。
按研究对象的层次分类: 按研究对象的层次分类:
昆虫分子生态学 昆虫生理生态学 昆虫种群生态学 昆虫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