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集拓扑ppt

合集下载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 3.1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 3.1

(ii) 若A, B T|Y,即存在 A1, B1 T
使得 A A1 Y , B B1 Y
于是 A B ( A1 B1) Y
由于 A1 B1 T ,故 A B T|Y .
(iii) 若 T 1 是集族 T|Y 的一个子集族,
即对于每一个
A

T
,存在
1
A1
使得 A A1 Y. 因此
(2) 分别记 F 和 F 为X 和Y 的全体闭集 构成的族,则 F F |Y .
(3) 分别记Uy和Uy为点 y 在 X 和 Y 中的 邻域系,则 Uy Uy |Y .
证明: (1) 由子空间的定义显然;
(2) F|Y {X U | U T } |Y {(X U ) Y |U T } {Y U Y |U T } {Y U |U T } F
(3) 若 U U y ,则存在 V T 使得
y V U . 因此有 V1 T ,使
得 V V1 Y .令 U1 V1 U .
由于 y V1 U1, 从而U1 U y
且有U1 Y (V1 U ) Y V U U
这样有U U y |Y , 故 Uy Uy |Y
一个邻域 U ,使得 V U Y .
因为U (A {y}) ,V (A {y}) Y
从而 V (A {y}) (U (A {y})) Y U (A {y})

故 y dY ( A) . 因此 dY ( A) dX ( A) Y
(2) cY ( A) A dY ( A) A (dX ( A) Y ) (A dX (A)) ( A Y ) AY
n1
, xn1) Rn1 | xi2 1}

《点集拓扑》课件

《点集拓扑》课件

点集拓扑的基本性质
01
02
03
04
性质1
任意两个不同的点不能是等价 的。
性质2
有限多个开集的并集仍然是开 集。
性质3
闭集的补集是开集。
性质4
连续映射下的开集和闭集保持 不变。
点集拓扑的重要性
应用广泛
点集拓扑在数学、物理学、工程 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微分 几何、代数几何、微分方程等领
域。
基础学科
点集拓扑是数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数学工具和语言 ,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理论意义
点集拓扑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数 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连续性、 连通性、紧致性等,推动了数学理 论的发展。
02
拓扑空间与基
拓扑空间的定义
总结词
抽象的空间
详细描述
拓扑空间是一个由点集构成的空间,这些点集通过集合的并、交、补等运算形 成。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依赖于度量或连续性的具体性质。
连通性与道路连通性
连通性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连通性是描述点集拓扑空间中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概念,它分为三种类型:强连通 、弱连通和道路连通。
详细描述
连通性定义为一个点集拓扑空间中任意两点可以通过一系列连续变换(如移动、旋转、 缩放等)相互到达。根据连通性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强连通、弱连通和道路连通三种 类型。强连通是指任意两点都相互可达;弱连通是指任意两点至少有一个可达;道路连
基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定义与性质
详细描述
基是拓扑空间中一个特殊的子集系统,它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基的任意并仍 属于基,基的有限交仍属于基等。基是定义拓扑空间的重要工具。
基在拓扑空间中的应用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 3.2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 3.2
1
为它的一个子基. 其中对每一个 i 为它的一个子基
Pi : X → X i 是X到第 个坐标集 X i 的投射 到第i个坐标集 的投射. 到第
证明: 的情形. 证明:仅证明 n = 2 的情形 X = X 1 × X 2 此时 X 有一个基 B = {U1 × U 2 | U i ∈ T i } 令B = {S1 ∩ S 2 ∩ ∩ S n | Si ∈ S , n ∈ Z + } 显然有 S B ,故 B T. 另一方面 U1 × U 2 = (U1 × X 2 ) ∩ ( X 1 × U 2 ) 所以 B B . 因此 B 是 X 的一个基 . 这样 的一个子基. S 是X 的一个子基
k : X 1 × X 2 × × X n → ( X 1 × × X n 1 ) × X n
使得对于任何 ( x1 ,, xn ) ∈ X 1 × X 2 × × X n
k ( x1 , , xn ) = (( x1 , , xn 1 ), xn )
是一个一一映射,下面只需证k 显然 k 是一个一一映射,下面只需证 连续. 和 k 连续
Pi 1 (U i ) 有 的一个子基. 的一个子基. 对每一个元素 f ( Pi (U i )) = ( Pi
1 1
f ) (U i ) 是Y 中的一个
1
开集, 开集,由th2.6.5知 f 连续 知 连续.
定理 3.2.8 设 X = X 1 1 , X 2 ,, X n 的积空间 T 是X 的拓扑 又设 T 是 X 的某一个拓 拓扑. 扑满足条件:对于 扑满足条件:对于X 的拓扑 则 T 而言, T 而言,
ρ ( x, y ) = ∑ ρi ( xi , yi )
i =1 n 2
容易验证 ρ 是X 的一个度量. 称 ρ 为X 的 的一个度量. 积度量; 积度量;( X , ρ ) 称为 n 个度量空间的度量 积空间. 积空间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42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42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 4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点集拓扑》教材的第42页内容,主要涉及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拓扑的性质以及相关的定理。

详细内容包括点集的拓扑结构、开集与闭集的定义、边界点与内部点的区别,以及连续函数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包括开集、闭集、边界点、内部点等。

2. 学会运用连续函数的性质判断函数在给定拓扑空间上的连续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拓扑空间的开集与闭集的定义及其性质,连续函数的判断。

教学重点: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连续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拓扑结构,如面包片、手套等,引导学生思考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如开集、闭集、边界点、内部点等。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连续函数的性质及其判断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拓扑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开集、闭集、边界点、内部点的定义。

2. 连续函数的性质。

3. 例题讲解与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证明:若集合A是拓扑空间X的开集,则A的补集是闭集。

(2)判断函数f:R→R,f(x)=x^2在R上的连续性。

2. 答案:(1)略。

(2)f(x)=x^2在R上连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和连续函数的性质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拓扑结构,如度量空间、赋范线性空间等。

(2)研究更复杂的连续函数性质,如一致连续、李普希茨连续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拓扑空间的开集与闭集的定义及其性质,连续函数的判断。

《点集拓扑》课件

《点集拓扑》课件

《点集拓扑》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材《数学分析》的第十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点集拓扑的基本概念、拓扑空间的定义及其性质、以及一些常见的拓扑空间。

具体内容包括:1. 点集拓扑的基本概念:邻域、开集、闭集、连通性等。

2. 拓扑空间的定义及其性质:拓扑空间是一个集合及其上的一组开放集的系统。

3. 常见的拓扑空间:欧几里得空间、度量空间、范数空间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点集拓扑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运用拓扑空间的概念描述集合的性质。

2. 掌握拓扑空间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够判断给定的集合是否构成拓扑空间。

3. 熟悉常见的拓扑空间,能够理解不同拓扑空间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拓扑空间的定义及其性质,特别是连通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点集拓扑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拓扑空间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数学分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房间内的家具布局,引出点集拓扑的基本概念。

2. 点集拓扑的基本概念:介绍邻域、开集、闭集、连通性等概念,并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解释。

3. 拓扑空间的定义及其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拓扑空间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说明拓扑空间的特点。

4. 常见的拓扑空间:介绍欧几里得空间、度量空间、范数空间等常见的拓扑空间,并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解释。

5.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构成拓扑空间,以及识别给定的集合的拓扑性质。

六、板书设计1. 点集拓扑的基本概念:邻域、开集、闭集、连通性。

2. 拓扑空间的定义及其性质:拓扑空间是一个集合及其上的一组开放集的系统。

3. 常见的拓扑空间:欧几里得空间、度量空间、范数空间。

七、作业设计(1)集合R上的二元组(x,y)构成的集合。

(2)集合N上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

答案:(1)构成拓扑空间,拓扑由所有形如(∞,a)∪(a,+∞)的开集构成。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1[1]0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1[1]0

河北师大点集拓扑课件 1[1]0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选自《点集拓扑》教材的第二章,详细内容包括: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拓扑的性质、子空间拓扑、积空间拓扑以及连续映射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拓扑的性质及其判断方法。

2. 掌握子空间拓扑和积空间拓扑的构建方法,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理解连续映射的定义,学会判断映射的连续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拓扑性质的判断、连续映射的判断。

2. 教学重点: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子空间拓扑和积空间拓扑的构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拓扑现象,如地图的折叠、电路板的设计等,引起学生对拓扑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 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介绍拓扑的定义、拓扑的性质及其判断方法。

(2) 子空间拓扑:讲解子空间拓扑的构建方法,举例说明其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3) 积空间拓扑:介绍积空间拓扑的构建方法,举例说明其在多变量函数中的应用。

(4) 连续映射:讲解连续映射的定义,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判断映射的连续性。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拓扑空间的基本概念、性质、判断方法。

2. 黑板右侧:子空间拓扑、积空间拓扑、连续映射的例题讲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设集合X上的拓扑为T,证明T的子集的交集也是X上的拓扑。

(2) 设A、B是拓扑空间X的两个子集,证明A∪B的子空间拓扑是由A和B的子空间拓扑的并构成的。

(3) 设f: X → Y是连续映射,证明f在X上的任意闭集上的限制也是连续的。

2. 答案:(1) 证明:设{Ti}i∈I是拓扑空间X的一族拓扑,则∩i∈ITi 也是X上的拓扑。

(2) 证明:设A、B是拓扑空间X的两个子集,A∪B的子空间拓扑为TA∪B,则有TA∪B={A∪B∩U|U∈TX}。

《点集拓扑》PPT课件

《点集拓扑》PPT课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 反应的联结,学习要通过主体的主观作 用来实现。
• 格式塔学习理论 • 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习理论
所谓格式塔,是一个德语词,意为完形。该学 派认为,我们的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有意义 的知觉,而不是各种映象的组合。
• 学习是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即顿悟 • 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 • 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 顿悟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
• 学习原则 – 逐渐分化原则 – 整合协调的原则 – 先行组织者策略
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 信息流是行为的基础 • 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 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 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信息加工理论的教学应用
• 学习过程的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 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 反馈阶段)
• 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
• 积极反应原则 • 小步子原则 • 及时强化原则 • 自定步调原则 • 低错误率原则
总结
• 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行为主义的 学习理论是占主导地位的,学习被看 作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是能够 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因此,在行为 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如刺激和 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 的因索,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华生的刺激—反应学说
• 学习是塑造外显的行为,而内部的心理 状态是不可知的;学习是刺激—反应的 联结,人的反应完全由客观刺激决定。
• 频因律 • 近因律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 正强化: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 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 是正强化

《点集拓扑学》课件

《点集拓扑学》课件

映射度定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该定理给出了一个映射在两个拓扑空间之间保持某些性质 的条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映射度定理是点集拓扑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提供了一 个映射在两个拓扑空间之间保持某些性质的条件。具体来 说,如果一个映射在两个拓扑空间之间是同胚的,那么这 个映射将一个空间的开集映射到另一个空间的开集,或者 将一个空间的闭集映射到另一个空间的闭集。这个定理在 研究拓扑空间的性质和映射的性质时非常有用。
02
紧致性
如果一个拓扑空间中的任意开覆 盖都有有限子覆盖,则称该空间 是紧致的分离公理可以推导出紧致性,反 之则不成立。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重要的拓扑结构
欧几里得空间
欧几里得空间是点集拓扑学中最 基础的空间,它由满足距离公理
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量子力学
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是一种定义在 点集上的复值函数。点集拓扑学为理 解波函数的性质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 理论支持。
流体动力学
流体动力学中的某些问题,如涡旋的 形成和演化,需要用到点集拓扑的知 识来描述和解释。
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计算几何
计算几何是计算机科学中一门研究几何对象离散表示和计算的学科。点集拓扑学为计算几何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 法。
莫尔斯-斯梅尔定理
总结词
该定理表明,对于一个可微分的闭曲面,其上的任何连续映射都可以被提升为同 胚的映射。
详细描述
莫尔斯-斯梅尔定理是点集拓扑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对于一个可微分的 闭曲面,其上的任何连续映射都可以被提升为同胚的映射。这个定理在研究连续 映射和同胚映射的性质时非常有用,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 ∪ B)=d(A) d(B); 3 ∪
(4)d(d ( A)) A ∪ d(A) ⊂ .
()d(Φ) Φ; 1 =
证明(1)由于对于任何一点x∈X和点x的任何 一个邻域U, 有U∩ (∅ − {x}) = ∅,∴ x ∉ d (∅) ∴ d (∅) = ∅
( )A ⊂ B蕴含着d(A) d(B); 2 ⊂
综上所述,可见(3)成立.(这是证明一个集 合包含于另一个集合的另一方法:要证 A ⊂ B , 只要证 ∀x ∉ B ⇒ x ∉ A 即可.)
三、闭包
•定义 定义2.4.3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A ⊂ X.集合A与A的 定义 导集d(A)的并A∪d(A) 称为集合A的闭包,记作 A或A− . •简而言之 简而言之: 简而言之
的任意一个子集. 解:设 A 是 X 的任意一个子集
(1) 若 A 是 空集,显然有 d ( A ) = φ 空集,
(2) 若 A 是一个单点集,令 是一个单点集,
A = { a}
对任意 x ∈ X , x ≠ a ,点 x 有唯的一 个邻域 X ,使得 X ∩ ( A − { x}) ≠ φ , 使得
四、度量空间中的导集,闭集,闭包 度量空间中的导集,闭集, 导集 在度量空间中,集合的凝聚点,导集和闭包都可以 通过度量来刻画. 定义2.4.5 设(X,ρ)一个度量空间.X中的点x到X 的非空子集A的距离ρ(x,A)定义为
ρ(x,A)= inf{ρ(x,y)|y∈A} x,A)= inf{ρ(x,y)
定理2.4.5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则对于任意A,B∈X,有:
( ) = Φ; 1Φ
(2)A ⊂ A; (3) ∪ B=A ∪ B; A
(4) = A. A
定理2.4.6 拓扑空间X的任何一个子集A的 闭包 A 都是闭集. 证明根据定理2.4.4和定理2.4.5(4)直接 推得. 定理2.4.7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F是由空 间X中所有的闭某构成的族,则对于X的每一个 子集A,有
设A ⊂ B .如果 x ∈ d ( A),U ∈ U x ∵ U ∩ ( A − {x}) ≠ ∅ ∴ U ∩ ( B − {x}) ≠ ∅ ∴ x ∈ d ( B )
⊂ 这证明了d(A) d(B).
()d(A ∪ B)=d(A) d(B); 3 ∪
根据(2),由于A,B ⊂ A∪B,所以有 ⊂ d(A),d(B) d(A∪B),
证明(1)蕴涵(2): 设 B ⊂ Y是一个闭集.则 B ′ 是一个开集, 因此根据(1),
f
−1
( B ′) = ( f
−1
( B))′ 是X中的一个开集,
因此
f
−1
(B)是X中的一个闭集.
(2)蕴涵(3): 设A ⊂ f −1( f (A , ) ) ))
A = ∩ B∈ F , B ⊃ A B
即集合A的闭包等于包含A的所有闭集之 交.
• A = ∩ B∈F , B ⊃ A B
证明: 由于 A ⊂ ∩ B∈F , B ⊃ A B, 而后者是一个闭集, 所以 由定理2.4.5(4)与定理2.4.4 有
A ⊂ ∩ B∈F , B ⊃ A B
另一方面, 由于 A 是一个闭集,并且 A ⊂ A , 所以
一、闭集
•定义2.4.1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A ⊂ X.若A的补集 A′ 是一个开集,则称A是一个闭集.
定理2.4.1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记F为所有闭集构成的 族.则: (1) X,∅ F ∈ (2)如果A,B∈F,则AUB∈F (从而如果 A1 , A2 ,...An ∈ F , n ≥ 1 ⇒ A1 ∪ A2 ∪ ... ∪ An ∈ F ) (3)如果 Φ ≠ F1 ⊂ F ⇒ ∩ A∈F1 A ∈ F
•根据下确界的性质以及邻域的定义易见:
ρ(x,A) 0 ⇔ ∀ε > 0, ∃y ∈ A, 使得ρ(x,y) ε; = < ⇔ ∀B( x, ε)有 B( x, ε) A ≠ Φ ; ∩
⇔ ∀U ∈ U x 有 U ∩ A ≠ Φ.
定理2.4.9 设A是度量空间(X,ρ)中的一个 定理 非空子集.则 (1)x∈d(A)当且仅当ρ(x,A-{x})=0; (2)x∈ A 当且仅当ρ(x,A)=0.
注:以上四个条件称为 Kuratovski 闭包公理. 闭包公理 是一个拓扑空间,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 : P ( X ) → P ( X ) 是一个拓扑空间 c
*
使得 c ( A) = A , 则 c 是一个闭包
*
*
运算. 运算
定理2.4.8 是一个集合, 定理 2.4.8 设 X 是一个集合 ,
即 x ∈ d ( A) .
对 a 的唯一的邻域 X ,有 X ∩ ( A − {a}) = φ 有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有: 故 a ∉ d ( A)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有
d ( A) = X − A
(3) 若A多于一点 . 则对任意 x ∈ X , 多于一点 有 X ∩ ( A − { x}) ≠ φ 故 d ( A) = X
x ∈ A ⇔ ∀U ∈ U x , U ∩ A ≠ ∅
定理2.4.4 拓扑空间 的子集 是闭集的充要条件是 拓扑空间X的子集 是闭集的充要条件是A= A 。 的子集A是闭集的充要条件是 定理 证明:定理成立是因为:集合A为闭集当且仅当d(A) 证明:定理成立是因为:集合A为闭集当且仅当d(A)⊂ A 而这又当且仅当A=A∪d(A) 而这又当且仅当A=A∪d(A)
1
⇒ ∩ A∈F1 A = ∩ A∈F1 A′′ = (∪ A∈F1 A′)′ ∈F
定理证明完成. 定理证明完成
总结
(1)有限个开集的交是开集,任意个开集的并是开集。 其余情形不一定。 (2)有限个闭集的并是闭集,任意个闭集的交是闭集。 其余情形不一定。
例2.4.3实数空间R中作为闭集的区间. 2.4.3实数空间R中作为闭集的区间. 实数空间 设a,b∈R,a<b. 闭区间[a,b] 闭区间[a,b]是实数空间R中的一个闭集, [a 因为[a,b]的补集 [ a, b]′ =(-∞,a)∩(b,∞) 是一个开集. 同理,(-∞,a],[b,∞)都是闭集, ,(a],[b, ,( , (-∞,∞)=R 更显然是一个闭集. 然而开区间(a,b)却不是闭集,因为a是(a, ( b)的一个凝聚点,但a (a,b). ∉ 同理区间(a,b],[a,b),(-∞,a)和 (b,∞)都不是闭集.
∩ B∈F , B ⊃ A B ⊂ A
(“交”包含于形成交的任一个成员)
综合这两个包含关系,即得所求证的等式.
定义2.4.4 是一个集合. 定义2.4.4 设 X 是一个集合.映
c * : P ( X ) → P ( X ) 如果满足条件:对 如果满足条件: 射
于任何 A , B ∈ P ( X ) ,
二、导集
定义2.4.1 设 X 是一个拓扑空间 是一个拓扑空间, 定义 如果点 ∈ A ⊂ X .如果点 x∈ X 的每一个邻域 U 的点. 中都有 A 中异于 x 的点.即,
U ∩ ( A − { x}) ≠ φ
则称点 x 是集合 A 的一个凝聚点或极 限点. 限点.集合 A 的所有凝聚点构成的集 的导集, 合称为 A 的导集,记作 d (A). .
例2.4.1 离散空间 X 中集合的凝聚点和 导集
解:设 A 是 X 的任意一个子集,对任意 的任意一个子集, x∈X,{x} 是 x 的一个邻域,并且有 ∈ , 的一个邻域,
{ x} ∩ ( A − { x}) = φ
的凝聚点, 从而 x 不是 A 的凝聚点,故 d ( A) = φ .
例2.4.2 平庸空间 X 中集合的凝聚点和 导集
如果 x ∉ d ( A) ,则称 x 为 A 的 则称 一个孤立点. 一个孤立点. 简而言之: 简而言之
x ∈ d ( A) ⇔ ∀U ∈ U x , U ∩ ( A − {x}) ≠ ∅ x ∉ d ( A) ⇔ ∃U ∈ U x , U ∩ ( A − {x}) = ∅
x ∈ d ( A) ⇔ ∀U ∈ U x ,U ∩ ( A − {x}) ≠ ∅ x ∉ d ( A) ⇔ ∃U ∈ U x , U ∩ ( A − {x}) = ∅
⊂ 从而d(A)∪ d(B) d(A∪B).
x ∉ d ( A) 另一方面,如果 x ∉ d ( A) ∪ d ( B), ⇒ x ∉ d ( B)
∃U ∈ U x ∋ U ∩ ( A − {x}) = ∅ ⇒ ⇒ D = U ∩ V ∈U x ∃V ∈ U x ∋ V ∩ ( B − {x}) = ∅ ∋ D ∩ ( A ∪ B − {x}) = D ∩ (( A − {x}) ∪ ( B − {x})) = ( D ∩ ( A − {x})) ∪ ( D ∩ ( B − {x})) ⊂ (U ∩ ( A − {x})) ∪ (V ∩ ( B − {x})) = ∅ ∴ D ∩ ( A ∪ B − {x}) = ∅ ⇒ x ∉ d ( A ∪ B) ⇒ d ( A ∪ B) ⊂ d ( A) ∪ d ( B)
•定理2.4.10 设X和Y是两个拓扑空间, 定理2.4.10 是两个拓扑空间, 定理 :X→Y. f :X→Y. 则以下条件等价: 则以下条件等价: (l)f是一个连续映射; 是一个连续映射; f −1(B)是一个闭集 是一个闭集; 中的任何一个闭集B (2)Y中的任何一个闭集B的原象 (B)是一个闭集 (3)对于X中的任何一个子集A,A的闭包的象包含 对于X中的任何一个子集A 的象的闭包, 于A的象的闭包,即 f ( A ) ⊂ f ( A) ; (4)对于Y中的任何一个子集B,B的闭包的原象 4 对于Y中的任何一个子集B 包含B的原象的闭包, 包含B的原象的闭包,即 f −1 ( B ) ⊃ f −1 ( B)
§2.4 导集,闭集,闭包 . 导集,闭集,
本节重点:熟练掌握凝聚点、导集、闭集、 本节重点:熟练掌握凝聚点、导集、闭集、闭包的 概念。 概念。 掌握一个点属于导集或闭包的概念上的不同。 掌握一个点属于导集或闭包的概念上的不同。 掌握一个点属于导集或闭集或闭包的充要条件。 掌握一个点属于导集或闭集或闭包的充要条件。 掌握用“闭集”叙述的连续映射的充要条件。 掌握用“闭集”叙述的连续映射的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