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行驶过程中撞到人承担什么责任,责任如何划分
车辆主责与次责的赔偿标准

车辆主责与次责的赔偿标准概述:在日常的驾驶中,车辆之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当发生事故时,确定责任的主次关系对于双方的保险赔偿和法律责任的确定至关重要。
车辆主责与次责的赔偿标准是在事故责任划分上的一种依据,它旨在理顺车辆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赔偿金额的确定。
本文将介绍车辆主责和次责的定义以及相关的赔偿标准。
一、车辆主责的定义及赔偿标准车辆主责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直接负有事故原因和过错的一方。
主要根据交通事故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来判定。
1.轻微事故主责轻微事故是指交通肇事后损害较小,车辆不需要进一步修理的情况。
轻微事故主责一般由造成事故的一方负责,其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对方车辆的维修费用、医疗费用以及相应的精神损失费等。
2.一般事故主责一般事故是指交通肇事后,需要对车辆进行维修的情况。
一般事故主责一般由造成事故的一方承担。
赔偿标准一般包括对方车辆的维修费用、医疗费用、误工费以及相应的精神损失费等。
3.重大事故主责重大事故是指交通肇事后,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交通设施损坏等情况。
重大事故主责的赔偿标准较高,包括对方车辆的维修费用、医疗费用、误工费、精神损失费以及相应的赔偿金等。
二、车辆次责的定义及赔偿标准车辆次责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主要由对方承担,但造成事故的一方也承担了部分责任的情况。
车辆次责的赔偿标准相较于车辆主责来说会有所减少。
1.次责的认定次责的认定主要根据交通事故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来判定。
一般情况下,次责的比例在车辆事故责任划分中会明确规定。
2.次责的赔偿标准次责的赔偿标准较车辆主责来说会有所减少。
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对方车辆的部分维修费用、医疗费用以及相应的精神损失费等。
三、特殊情况下的责任划分1.共同责任在某些情况下,交通事故双方均存在一定责任,无法单独划定主次责任。
这种情况下,交通事故双方按照各自责任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2.无责事故在某些情况下,交通事故中存在第三方原因或者不可预测的情况导致事故发生,车辆双方均无责任。
撞到人 没有保险公司怎么赔偿标准

撞到人没有保险公司怎么赔偿标准虽然交强险是我国的强制保险,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然有很多车主因为各种原因是没有投保的,一旦被查处,是会受到相应惩罚的,那么你知道撞到人没有保险公司怎么赔偿标准吗?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撞到人没有保险公司怎么赔偿标准肇事车主没有投保的,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再向责任人追偿,追偿时一般是通过诉讼方式追讨相关费用,经强制执行后确实暂时无力赔偿的,法院会中止执行。
二、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
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3)在运动中发生。
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4)有事态发生。
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5)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
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三、交通事故的分类1、按后果分类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的数额中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截至2012年11月10日,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8%和15.5%,其中煤矿重特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35.0%和34.2%。
三十六种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图文

疲劳驾驶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疲劳驾驶事故责任划分标准: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因疲劳而无法保持正常驾驶状态的情况。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员反应迟钝 、判断力下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疲劳驾驶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 应的法律责任。
疲劳驾驶事故责任划分标准图解:由于文字限制,无法提供图片。
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图解
• 当两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划分主要依据是事故 发生时双方的行驶状态和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例如,如 果一方违反了交通信号灯或者闯入了对方的行驶路线,那 么这一方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图解
• 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的划分需要考虑非 机动车的行驶状态和道路使用权限。例如,如果非机动车在机 动车道行驶或者违反了交通信号灯,那么非机动车一方将承担 相应的责任。同时,如果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未保持安全距离 或者超速行驶,也可能会被认定为事故的责任方。
无证驾驶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无证驾驶事故中,若无证驾驶者未遵守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无证驾驶者全责。
若正常行驶车辆存在违法行为或过失,与无证驾驶车辆发生碰撞,正常行驶车辆负 主要责任。
若因第三方障碍物或动物导致碰撞,双方车辆均无责。
04
其他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酒驾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酒驾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次要责任
在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下,次要过错方要承担次要责任。例如,当两车相撞时, 如果一方未保持安全距离,另一方闯红灯,那么未保持安全距离的一方要承担 次要责任。
机动车责任和非机动车责任
机动车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事故涉及机动车,那么机动车一方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 ,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时,如果机动车一方有过错,那么机动车一方要承担 相应的责任。
“搭便车”出事故,责任该如何划分(含案例,法律分析)

“搭便车”出事故,责任该如何划分(含案例,法律分析)说起顺路搭便车,大家肯定不陌生,上下班、逛街、旅行……生活中,谁还没搭过便车呢!可是,一旦搭便车的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这责任应该怎么划分呢?好心搭载他人的司机要不要承担赔偿责任呢?案例01张某驾车下班,邀请王某搭便车,王某欣然接受。
张某行使途中未注意避让正在直行的余某,导致两车相撞损坏并致王某严重受伤。
交通队认定张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余某无责任。
王某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自己的全部损失。
最终法院判决王某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20%,张某承担80%。
02陈某和鲁某是同学。
陈某免费搭载鲁某自驾游。
路上,陈某驾车撞到旅游区距离标志杆上,造成二人受伤,车辆损坏。
事故发生后,鲁某被送至医院救治,共花费医疗费用20余万元。
法院判决鲁某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20%,陈某承担80%。
03余某驾驶电动三轮载货摩托车好意搭载陈某,车辆行驶过程中与林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陈某与林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
陈某将余某和林某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原告乘坐不能载人的货箱出行也存在过错,且被告系好意搭载。
法院判决余某承担35%的赔偿责任,林某承担45%的赔偿责任,陈某自行承担20%的费用。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法官解析“好意同乘”也称搭便车,是指驾驶人出于好意,无偿地邀请或允许他人搭乘自己车辆的非运营行为。
生活中的“好意同乘”无处不在,比如顺路捎带朋友、同事,应陌生人请求搭载陌生人等。
“好意同乘”作为一种善意施惠、助人为乐的行为,属于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范畴,发生交通事故后让驾驶人承担全部责任,不利于传统美德的弘扬。
在《民法典》制定前,尚无关于“好意同乘”的明确法律规范。
根据相关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好意同乘”造成乘客损害,驾驶人有过错的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适当减轻其责任,乘客有过错的,应当减轻驾驶人的责任。
事故定责标准

事故定责标准事故定责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故现场的情况,确定事故责任的过程。
事故定责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事故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在我国,事故定责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交通法规。
交通法规是最基本的事故定责标准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交通活动中应当遵守交通法规,保证交通安全。
如果事故发生时有一方违反了交通法规,那么该方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比如,如果一方闯红灯导致事故发生,那么该方就应承担主要责任。
二、事故责任认定。
事故责任认定是事故定责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需要考虑到事故发生时各方的行为、情况和损失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事故责任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方在事故中的过错行为较轻,而另一方的过错行为较重,那么责任认定上会更有利于轻过错方。
三、证据。
证据是事故定责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事故报告、证人证言等。
这些证据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准确判断事故责任的大小,从而确定事故定责标准。
四、保险公司规定。
保险公司的规定也是事故定责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在理赔时会根据事故责任认定来确定赔偿金额。
因此,保险公司的规定也会对事故定责标准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事故定责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故现场情况来确定的。
在事故定责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法规、事故责任认定、证据和保险公司规定等因素,从而做出准确、公正的事故责任认定。
希望广大驾驶员和行人在交通出行中能够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做到文明出行,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交通事故处理步骤
一、受理报案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二、现场处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三、责任认定
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六、交通事故肇事罪构成要件
罪行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方面: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均可构成该罪的主体。
交通费
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最好在票面给予注明;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住宿费
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以及参加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亲属在去往医院进行诊疗、转院、以及处理交通事故相关事宜的过程种所发生的住宿费用,由赔偿义务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该项费用进行一定程度的赔偿。(住宿费不包括受害人住院支出的床位费)
五、交通事故检验鉴定
交通事故的检验鉴定共有12种。
尸体检验
尸体检验分为尸表检验和解剖检验。尸表检验是对交通事故致死尸体表面伤痕的例行检验,通过检验确认案件性质,证明死者体表伤痕是交通事故所致后果,查明死亡原因,分析死者伤痕成伤机制为还原交通事故服务。解剖检验主要用于一是肇逃案,通过解剖尸体确定侦破方向,为破案提供证据;二是多车碰撞、碾轧尸体,寻找最先撞击车辆,确认直接致死原因;三是死因不明尸体查清死亡原因。
法律撞人实际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5月某日,张某驾驶一辆小型客车在市区主干道上行驶。
当行驶至某路段时,由于张某在驾驶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加之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交通流量较大,导致张某在通过一个无信号控制的路口时,未能及时发现前方正在横过马路的行人李某,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二、案件经过事故发生后,张某立即停车,并拨打了报警电话。
随后,交警部门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了调查。
经调查,张某在驾驶过程中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 驾驶机动车时,注意力不集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 未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
李某在此次事故中受伤,经鉴定构成重伤二级。
张某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三、案件审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某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张某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张某在此次事故中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导致李某受伤,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赔偿李某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赔偿。
四、案例分析1.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2)发生重大事故;(3)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在本案中,张某在驾驶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导致李某受伤,构成交通肇事罪。
2.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如下:(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人乱穿马路被撞如何划分责任

行人乱穿马路被撞如何划分责任
许多司机朋友或许有这样的疑问:假如我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有行人乱穿马路,车把乱穿马路的人撞了,请问行人乱穿马路被撞如何划分责任?
1、行人乱穿马路被撞若机动车无违规,行人负全责。
机动车只要承担最小部分。
2、司机无超速,无违章,行人违章横穿,闯红灯,一般情况下,主要责任应由行人承担,司机无过错负次要责任。
3、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4、如果机动车超速并且行人过马路的路段比较开阔,那么驾驶员的责任就增加了,有可能划分同责甚至更多。
行人不能无责。
交通安全小常识
1.步行过马路时,先看左边的来车,因为首先威胁自己的是左边来的车辆;到了路中间就看右边的来车,目测车速和距离,确认安全时才可以通过。
2.家长平日里应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如不能在马路上玩耍,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要遵守交通规则,步行时最好远离车辆。
特别活泼的孩子,最好不要让他骑着单车或滑着轮滑出门,家长能陪同外出尽量陪同。
3.在设有护栏或隔离墩的道路上,不要跨过护栏过马路。
4.行人一定要走人行横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
5.不要为了赶时间和机动车抢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在驾驶车辆行驶中撞到行人时,应当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事故责任。
然后双方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伤者可以起诉。
那么,交管部门是如何确定是谁的赔偿责任,划分事故赔偿责任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赔偿责任是按过错来划分的,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情况下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机动车一方才可以减轻或免除责任。
具体来说分以下情形:
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例如,机动车司机王某闯红灯撞到正常骑车在行人道上行驶的行人赵某,行人赵某因此受伤。
该起事故中行人赵某正常行驶并无过错,无违章行为无责任,司机王某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二、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事故损失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例如,机动车司机在绿灯左拐时撞到行人道上骑车闯红灯的行人,造成行人轻度受伤。
该起事故中,行人闯红灯行驶有过错负主要责任,司机没有礼让行人负次要责任,双方均有过错,均应对该起事故负责,但可以适当减轻司机责任;若司机绿灯直行时,行人骑车闯红灯导致受伤,此时行人有过错,司机没有过错,但应承担不超过事故损失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比例(上述一、二情形)承担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赔付优先但是也有限,超出部分,按其他方式承担民事责任。
三、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里的“故意”是指引发交通事故的故意,即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明知某种行为会引发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失仍然作出这种行为,并因而导致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失(主观上有造成事故的故意并实际导致
事故),此时机动车驾驶人才可以免责。
但不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故意,即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违章行为,无造成事故的故意)并不构成机动车驾驶人免责的事由,只能说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违章行为,自身有过错,应按照上述第二种情形判定。
例如,现实生活中的碰瓷现象:机动车司机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导致行人自身受伤,事后行车记录仪显示是行人故意为之,该事故中事故损失是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即行为人明知撞车会受伤仍实施该行为,最后因自己撞车而受伤,此时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除了受害人明知某种行为会引发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失仍然为之,并因而导致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失时,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免责,其他情况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机动车肇事者均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只是依据情节轻重,一定条件下机动车一方可以减轻责任。
不管您有任何方面的法律问题都可以直接百度搜索河南振豫律
师事务所,专业律师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