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快速解题法
2015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快速突破数学推理

2014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快速突破数字推理在河南省选调生行测的考试中数字推理题目考察的知识不能说难,因为就用到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但是,数字推理题更不能说不难,因为广大考生做数字推理时常常觉得无从下手,看了答案之后,又觉得恍然大悟。
归根到底,数字推理考察的是考生的数字敏感度,教育专家为您讲解如何快速突破数字推理。
一、常用数字要熟记要想提高数字敏感度,首先需要熟记常见数字,在考试中主要用到的是1~21的平方、2. 1~11的立方、1~5的多次方、100以内的质数。
4.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83、89、97例1. 9,10,65,26,217,( )【2013年江苏省考A类】A.289B.89C.64D.50【答案】D。
解析:217、26、65等都在多次方附近,217--联想到216+1--63+1,26--联想到25+1、27-1--52+1、33-1,65联想到64+1--62+1、43+1,因此推测出规律9=23+1,10=32+1,65=43+1,26=52+1,217=63+1,72+1=50,所以选D。
例2. 1,2,5,26,677,( )【2013年江苏省考B类】A.58329B.458330C.458331D.458332【答案】B。
解析:突破点26=52+1,5是前一项,推测规律为前一项2+1得到下一项,验证规律成立,6772+1尾数为0,所以选B。
二、万能逐差需掌握等差数列是每年必考的数列,题量较多,以2013年为例,2013年A类考了2题,B类考了3题,C类考了4题。
除了等差数列需要用到逐差法,一些等比数列、多次方数列、合数拆分数列等数列也可以通过做差来发现规律,因此要重点掌握逐差法。
三、数位拆分多留意和国考相比,江苏省考的命题人倾向于考察数位拆分,平均每套试题考察1~2题。
河南人事考试网:冲刺选调生:判断推理如何高分制胜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河南人事考试网:冲刺选调生:判断推理如何高分制胜一、图形推理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京考图形推理部分的难度不是很大,一般第5道题略有难度。
出题形式上,经常出现的有一段式和两段式,也曾出现过只有四个选项,要求找出规律同其他不同的选项。
其中,两段式是最常见的出现次数最多的出题形式,两段式的做题思路是第一组寻找规律,第二组应用规律。
图形推理的考点一直比较稳定,主要是从数量、位置、样式、属性四大类进行考察。
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京考中的重要考察部分,题目数量有15道之多。
难度上相对于图形推理和定义判断也较大。
主要考察的题型有翻译推理、分析推理、归纳推理、真假推理以及论证。
其中,翻译推理和论证类题目是重中之重。
从内容上来看,翻译推理看似复杂,实际技巧性非常强,需要同学熟练掌握四种翻译形式和两大推理规则,一些口诀要牢记:“如果就,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
论证类的题目,同学们一定要抓住论点,在无法排除错误选项情况下选出最优选项。
三、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题目数量稳定在10道题,相对与国考联考较为简单。
但是就要求考生能准确快速的完成。
在考试中,特别要注意提问方式,看清楚是“符合”还是“不符合”或者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做题是一方面把握题干的宏观含义,通过宏观含义排除一些明显不符合定义的选项;另一方面要微观把控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包括:主体、客体、状语等,通过对题干中各种要素的仔细分析,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最终选定正确答案。
总的来说,公考就是对大家平时学习的一个检测,大家只要平时基础扎实,考试时放松心态,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祝大家考试顺利,早日成“公”!。
河南选调生行测备考:备考判断推理需注意的问题

河南选调生行测备考:备考判断推理需注意的问题华图教育戴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判断推理题是考察人思维核心能力——判断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考试大纲中,有这样的清晰描述: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在具体的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题型分为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
其中,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
其中逻辑判断的题目,解答起来难度相对较高。
在做题的时候,主观判断对我们选择正确的答案都有极大的干扰性,因此这种题目往往得分率也不甚理想。
而逻辑判断部分,往往会有一个强干扰项混淆大家,这就要求考生抓住关键词快速判断,不能过于纠结。
解题的时候,我们尤其要注意两个原则:第一个是不要怀疑题干的正确性,无论它说的是否符合实际我们都不要怀疑;第二个避免自己的主观想法干扰做题,一切以题干内容为准。
简而言之就是要就题论题,直接推出。
图形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于图形间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图形、辨别图形异同、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想象。
图形推理是对考生观察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的综合考查,出题形式变化较多,但只要核心的规律掌握了,形式的变化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困扰。
定义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词语概念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和归纳等能力。
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类比推理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词语概念的理解、比较、组合和分析等能力。
要求从题干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寻找最为相似的一组。
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行测考试中,可以稳定拿分的题型,对于类比推理,我们要精准的分析次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定义判断,则要注意题干信息和选项信息之间的关键词的匹配。
无论任何一种考试,或者说任何一件事,都是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因此,我们想要收获成功,则必须从现在就开始扎扎实实地付出。
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解题快、准、稳技巧大揭秘

选调生考试行测解题快、准、稳技巧大揭秘华图教育白晓静公务员行测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140道题,每一道题只有51秒,无疑,对于考生来说,行测考试是一场百米冲刺,以便在考场上,最快、准确地拿下分数。
下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考试技巧。
一、控制时间开销(一)、利用好刚发卷子的五分钟。
考场上一般卷子都会提前5分钟发下来,那么在这5分钟的短暂空隙里,大家完全可以利用它来提前阅览如常识判断、类比推理等题目。
因为这两种题型,前者读完题干就大概知道自己会不会,甚至瞟一眼后对自己是否能解答就心里有数了,这样可以起到在5分钟之内快速解答7-8个常识题,并保证正确率的效果;而后者题干很短,并且选项也都是五六个字的短词组,解答起来也不需要很复杂的思维流程,5分钟几乎可以做完10道类比推理中的绝大多数。
(二)、把控好做题的节奏开考的前一段时间,是人比较紧张的时候,刚接触到一份全新的陌生的试题,心情激动在所难免。
这时候应该做自己最熟悉的题型,不需要特别多的思考,就能很快做出答案的那种,如图形推理,或定义判断等。
题型的选择因人而异,自己把握就好。
另外,对于自己熟悉的题型,在保证准确率的条件下一定要快,在考场上每节省一秒都是很宝贵的,会给后面的题赢得更多的时间,取胜的希望就更大。
我建议的做题顺序是类比--图形--定义--逻辑,把握好这个节奏,就会感觉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信心。
二、难度较大题型手、眼、心并重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做过真题的同学或参加过公考的同学普遍觉得逻辑判断难度较大,下面我就以逻辑判断为例说说如何快速做答。
我这里讲的方法是手到、眼到、心到,比如翻译推理,大家在看题的过程中,一遍看题,一边在草稿纸上做翻译,翻译出来结果之后,马上看答案,根据否前、肯后排除几个选项,然后再应用推理规则得出正确结论。
做这类题的时候要手中写,眼睛看题,心里思考,这样才能快速、准确的做出答案。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之突破口法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所谓的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出解题的切入点的解题方法。
如果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将会大大的简化解题步骤,从而节约时间。
那要如何找突破口呢?它一般是在所给题干的条件中。
在题干给出的若干条件或各选项中,如果题干中有一个条件被反复提及,且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条件,或者通过某些条件能够直接肯定或否定某些选项,则这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下面我们将为考生讲解如何在解题时运用突破口法。
【例题1】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 )。
A .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B .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C .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D .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解析】C 。
首先根据题干信息寻找突破口,由题干信息“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且根据题干的已知条件知道第二名仅出现了一次,最后结合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 项。
【例题2】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 .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 .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 .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C 。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应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行测的一个重要组成模块,以涉及面覆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领域的知识而让考生无可奈何。
虽然这个部分考查的内容范围很广,涉及科目众多,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解题技巧,下面华图教育将为大家介绍几种解答常识判断题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常识判断类考题,并不需要同学掌握太多技巧,对于这部分的知识点,同学只需要掌握这相关的知识就能得分,而且还是在短时间内作答完成。
然而,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或干脆不知道的,即使花再多时间也解答不出来。
所以,请同学记住,在做常识判断这类考题时,没必要花太多时间,把知道的就选出来,不知道的也要凭感觉选出答案。
当然,常识判断这部分也并非就是完全不能发挥超常水平的。
在应试时注意如下几点:一 敏锐而准确地审题,立即得知考题的测验知识点所在;二 迅速回忆或联想所有相关的知识储备:看自己的记忆库中哪一条是对得上号的,然后迅速作出判断和选择;三 即使考题完全是在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范围以内,也不能粗心大意、不假思索地就确定答案,要注意考试!“陷阱”——或者是正面的反着说,类似的混着列,这就要看同学能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辨别力,当然更要看同学的基础知识是否真正扎实而牢固。
综合以上三点,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值得紧张混乱的。
如果同学在做题时确实感觉到考题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范围和记忆水平的时候——这时可以先把它放一放并做好标记,等做完其他题时再回来“大胆猜测”。
然而,无论怎么样,进行这类测验考试,都需要保持沉着稳定,一定要不慌不忙而又细心严谨地审题和做题。
河南选调生行测备考:解数量关系最牛十招9

河南选调生行测备考:解数量关系最牛十招9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培训第一品牌数学运算作为选调生考试行测最难、费时最多的题目之一,是我们许多考生最容易放弃的板块,但同时数学又是最有技巧性可言的,换句话说,选调生行测中最有可能秒杀的题目就是数学运算部分。
而实际上,行测中数量关系部分绝大多数题目要求每一位考生要在一分钟之内快速解出,没有技巧确实是不行的。
在此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考生提出以下技巧:一、解题时整体把握住,把握住出题人思路【例1】将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可以灌满;将b、c、d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5分钟可以灌满;将a、d两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20分钟可以灌满。
如果将a、b、c、d四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需()分钟可以灌满。
a.25b.20c.15d.10解析:选择d。
此题出题人考的是考生整体把握的能力,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可以灌满,而现在加入d管,帮助a、b、c三个水管放水,因此时间一定低于12分钟,因此此题选d。
二、题干信息与选项成比例或倍数关系:想要倍数,想要相乘【例2】一列客车长250米,一列货车长35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5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
问两车的速度相差多少?a.10米/秒b.15米/秒c.25米/秒d.30米/秒解析:选择a。
此题问的是两车的速度相差,因此,做题时找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数据,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而b、c比值正好是5:3,推断分别为客货车速度,而两车速度相差为10米/秒。
【基准3】学校存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先买入若干个足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变成3∶2,接着又买入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为7∶6。
未知买入的足球比买入的篮球多3个,原来存有足球多少个?a.48b.42c.36d.30解析:挑选a。
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a、b选项刚刚为8:7,推测它们分别为足球与篮球的数量,而且只有48就是8的倍数。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技巧:完美抢分攻略

抢分攻略一:“装备”不离身手表、直尺、量角器一定要带全。
可以多带一块手表,相关有钟表计算的题可以用拨表来解答。
几何问题可以拿直尺量,资料分析里的条形图可以直尺量高度、扇形图可以用量角器量角度对应找出比重。
准考证可以多打印几张,在做题时可以用背面来当草稿纸。
抢分攻略二:合理安排做题顺序题量这么大的情况下,很少有考生能全部做完。
因此要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尽量将能拿的分拿下。
同时也要先易后难,充分利用 120分钟把自己会做的题答对。
难易的区分主要根据考生平时对每一部分做题的正确率和花费时间的多少来衡量,充分照顾到自己平时的做题习惯。
例如,对图形推理不是很擅长的考生,答题时可将图形推理放在最后做。
行测整套试卷中,常识判断难度相对较低。
因此,建议考生首先考虑在短时间内“秒杀”这一部分。
定义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难度中等,可以紧随常识之后;资料分析分值较大,总体难度并不算太大,可将资料分析适当提前做,避免最后因为时间不够,导致易得分题的失分。
抢分攻略三:有舍方有得行测考试一百多道道题,放弃10道,甚至20道,都不影响得高分。
因此对于费时很多的题可以直接放弃。
例如演绎推理部分的分析推理题目,即便是运用排除法、找突破口法等方法,耗时也较长,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直接放弃。
等题目全做完时,还有时间可返回重新作答。
放弃也不意味着全盘放弃,如有的考生会把难度较大的数字推理、数学运算与图形推理直接全部放弃,这样就不太合理。
而应抓住其中的中低难度题型。
抢分攻略四:快速答题不耽搁行测考试答题时间很紧,所以不要在一道题上停留太长时间。
常识判断靠平时的积累,会即会,不会思考再久也无济于事;数字推理与图形推理部分,如果超过一分钟还找不出推理规律,就可以直接放弃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在两个选项间难以抉择时,应凭第一感觉快速选出答案;定义判断部分严格按照题干所给的定义进行判断,不要想太多;数学运算部分可采用整除性、尾数法等速解技巧快速解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识判断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国情社情
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出题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考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是考查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虽然涉及科目较多,又没有公式和确定
的算法,但确是有解题技巧可循的。
下面为大家总结概括了巧拿高分的一些诀窍,提供给广
做常识题目,拥有扎扎实实的知识积累是最关键的,但解题技巧为大家提供了另一
种思维方式,在个别情况下会成为生死攸关的砝码。
下面就着重谈一下常识判断的答题技巧,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首尾两端法
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例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司马迁修《史记》T文景之治T王莽篡汉
B.杯酒释兵权T岳飞抗金T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称霸T商鞅变法T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T黄巢起义T安史之乱
【解说】本题无需分析各个事件的具体时间,只需掌握大致的时间段即可,可对各
个选项从头或从尾进行判断。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A项从头分析,司马迁修《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晚于文景之治,故排除。
第二步,对B项进行从尾分析,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故排除。
第三步,对D项进行从尾分析,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年间,而黄巢起义发生在唐
朝末年,应晚于安史之乱,D项错误。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为C。
二、题干分析法
题干分析法,主要适用于题干很长或者带有词语定义的题目。
公务员考试是非常严
谨的考试,一般不会有废话,题干长就会提供相对较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于词语定义这样的题目,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
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例题: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 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解说】此题先是说明了什么是“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然后说我国正朝着这个
方向发展,最后问的是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对于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收入分配方针政策的考生,就可以从题干入手,去看定义,
定义强调的是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即这种分配结构的目的,是要保证大部分人都能有中等
收入,同时缩小社会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这就是一个“平均”的过程,这样做自然是为了社会的公平。
答案显然是Co
三、词义联想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且具有客观性。
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所考知识点不熟悉,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词义联想法是指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从而选出与信息词有关联的
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做法。
该方法常适用于考查概念性的题目,在遇到陌生的科技词条的时候,考生可以运用该方法协助解题。
例题:
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A.能量守恒定律
B.大爆炸理论
C.暗物质学说
D•黑洞理论
【解说】宇宙起源的理论,属于比较生僻的科技常识。
这种题目,我们可以通过信
息词的字面意思来判断答案。
先通读题干,可以看到“起源”是本题中对该理论最关键的提示,因此确定其为信息词。
再分析选项,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大爆炸”非常形象的说明了新事物产生的一个方式,正与信息词“起源”相对应。
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