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学习笔记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文阅读技巧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文阅读技巧笔记
整理
本文档旨在整理古代汉语复中的的古代汉文阅读技巧笔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汉文并提高阅读能力。
了解基本语法
在阅读古代汉文之前,了解基本的古代汉语语法非常重要。
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词序、虚词用法等。
研究基本的语法规则可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汉文的句子结构和语义。
研究常用汉字
古代汉文中使用的汉字与现代汉字有一定差异,因此研究常用的古代汉字也是必不可少的。
了解常用的古代汉字可以帮助读者更迅速地理解古代文献,减少阅读困难。
掌握词义推测技巧
古代汉语中存在一些古词或专有词汇,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
在阅读古代汉文时,掌握词义推测的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
可以通过上下文关系、常见搭配等方式进行推测。
注意文句结构和修辞手法
古代汉文中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文句结构和修辞手法,如典故引用、倒装句等。
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结构和手法的使用,理解其所传达的意义和效果。
动态分析篇章
在阅读古代文献时,可以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逐句逐段地理解文献的内容。
通过分析每个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要素,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意思。
多读多练
最重要的是多读多练。
阅读古代汉文是一个积累过程,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练,才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的阅读技巧。
建议读者多选一些经典的古代文献进行阅读,并进行相关的练。
以上是古代汉语复中的古代汉文阅读技巧笔记整理,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祝愿读者能够在古代汉文的阅读中取得进步!
(字数:203)。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第⼀章古代汉语概论⼀、什么是古代汉语?1定义:古代汉族⼈民使⽤的语⾔叫古代汉语。
A.远古汉语时期:商以前(前11世纪以前);B.上古汉语时期:周、秦、西汉;C.中古汉语时期:东汉、隋、唐、五代;D.近代汉语时期:宋、元、明、清、民国前期E.现代汉语时期:五四运动以后(1919⾄今)。
3⽂⾔与⽩话⽂⾔⽂:以先秦⼝语为基础形成得上古书⾯语,以及后代模仿这种语⾔所写的作品。
古⽩话:六朝以后在北⽅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语。
《海上花列传》吴语⼩说吴语歌谣:冯梦龙《⼭歌》⼆、古代汉语的内容⽂字、⾳韵、训诂、词汇、语法、修辞、诗词格律、古代⽂化常识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阅读古代⽂献,理解古代⽂化,丰富、研究和掌握古代汉语。
四、学习古代汉语的⽅法1重视学习⽂⾔作品《左传》《史记》2重视理论的学习,阅读相关理论书籍3学会使⽤⼯具书和⽹络如何使⽤⼯具书?排检⽅法:《中国语⾔学论⽂索引》1⾳序法:根据汉语语⾳系统编排和检索的⼯具书的⽅法,包括韵部排检法、注⾳字母排检法、汉语拼⾳⽅案排检法。
《⼴韵》按206韵排列《佩⽂韵府》《经籍籑zhuàn诂gū》按平⽔韵106韵排列《词诠》(杨树达)按照注⾳字母排检《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案排检2形序法:按照汉字的结构以及形体特征编排和检索⼯具书的⽅法,具体分为部⾸法,笔画笔顺法、四⾓号码法等。
《说⽂解字》(许慎)最早按照部⾸排列540部《中国⼈名⼤辞典》《中国古今地名⼤辞典》都是按照笔画检索《四库全书总⽬提要》按照四⾓号码排检。
《四库全书总⽬》⼆百卷,卷⾸四卷,也称《四库全书总⽬提要》,清代纪昀主编。
共收录书⽬10254条,按经、史、⼦、集四部分类,每书名下均注明作者、内容、版本沿⾰和简要评论。
3分类法:根据⼯具书所收内容的意义范畴、性质特征等分类加以编排和检索的⽅法,书⽬索引、类书政书、年鉴⼿册多按此编排。
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就是分类加以编排的,全书分为19类。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定义: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四个时期:(1) 远古时期:殷商及以前;(2) 上古时期:周秦两汉(3) 中古时期:魏晋至唐宋;(4) 近古时期:元明清3、书面语的两个系统:(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世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两者具有源流关系(1)现代汉语里仍然保存着古代汉语沿用下来的许多最基本的单音词。
(2)现代汉语里许多双音复合词,是用古代汉语里的单音词作为构成它们的“词素”的。
(3)现代汉语里有许多常用词,是采取古代熟语、成语、谚语、警句中的成份而凝结起来的。
汉字的起源一、汉字的产生(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一种辅助与扩大汉语的交际作用的最重要的工具。
(二)汉字起源的传说:1、“结绳”说 2、“八卦”说 3、“河图洛书”说(三)汉字产生的途径 1、图画、 2、契刻(四)汉字产生的时代和创造者1、时代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距今约六千年。
成体系于夏初中期,距今约四千年。
2、创造者(1)仓颉 2、劳动人民汉字形体的演变一、甲骨文二、金文三、篆书四、隶书五、草书、楷书、行书一、甲骨文甲骨文结构特点1、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写实性。
2、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化。
3、存在相当多的合文。
4、行款无定式。
5、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
四.隶书隶书最初是小篆简写,以后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字体。
从甲骨文到小篆是古文字,隶书到楷书是今文字。
隶书比篆书变化大,已经失去笔意,是古、今文字的分界。
隶书在战国时代已有雏形,通行于秦末汉初。
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
这是汉字书写体式演变中的重要转折点。
“六书”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笔记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笔记以下是一份关于古代汉语自考的重点笔记,涵盖了常见的知识点和考点:一、语音1. 声母:古代汉语声母包括唇音、舌音、齿音、喉音等,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2. 韵母:古代汉语韵母比较复杂,包括平上去入四声,不同声调的韵母也有所不同。
3. 声调:古代汉语有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不同声调的发音和意义都有所不同。
二、词汇1. 词义:古代汉语的词义比较广泛,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2. 词类:古代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不同词类有不同的语法特性和用法。
3. 习惯用语:古代汉语的习惯用语包括成语、习语、俚语等,这些用语的意义和用法需要特别注意。
三、语法1. 句子结构: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
2. 词组类型:古代汉语的词组类型包括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这些类型的结构和意义需要掌握。
3. 句子时态:古代汉语的句子时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等,不同时态的用法和意义需要理解。
四、文选1. 先秦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先秦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诗经》、《左传》、《论语》等。
2. 汉魏六朝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汉魏六朝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史记》、《汉书》、《古诗十九首》等。
3. 唐宋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唐宋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唐诗、宋词、唐宋散文等。
4. 元明清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元明清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元曲、明清小说等。
五、文化常识1. 历史文化: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历史事件、制度、风俗习惯等。
2. 文学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历程和特点,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3. 思想哲学: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哲学体系和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笔记(上、下册全)

第一单元、工具书第一節字典字典是以解释单字的形、音、义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书。
“字典”一詞出现于《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之为字书。
古代的字书外延较广,与今天字典相当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常見的字書有以下几种。
一、《說文解字》《說文解字》简称《說文》,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字书。
《说文》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但直至二十一年后,亦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許慎病卧在床時才讓其子許沖將書献给朝廷。
《說文》的“文”和“字”各有特定的含義,独体的称“文”,合体的称“字”。
全书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字形不同意义和读音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叫异体字,古称“或体”“重文”。
首创部首分类法,从汉字中归纳出540个部首,將所收字按540部排列,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所谓“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540个部首的排列順序是“据形系联”,即大致以部首形体相近的特点为依据列次。
各部内部的字,则是根据“依类相从”的原则排列,即按照字的意义,将表示同类事物的字或者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
这就是段玉裁所说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
”《说文》对每个字的说解,都是首列小篆字形,接着解释其意义,然后按“六书”分析其字形结构。
部分字还用“读若”、“读与某同”等术语注出读音。
《說文》专解释字的本义和分析字的形体,而不涉及引申义,这对于我们了解汉字本义和形体结构之间的联系极有帮助。
《说文》一书经过数百年的流传,特別是经过唐代李阳冰的主观篡改,訛誤相当严重。
南唐時徐锴做了一番整理工作,写成《說文解字系傳》一书,世称“小徐本”。
北宋時徐锴之兄徐铉(xuàn)奉诏对《說文解字》进行校理,增列了402个“新附字”,对部分字条作了简要的注释,同時依据《唐韵》給每個字加了反切,世称“大徐本”。
現在通行的本子是大徐本。
清代校理研究《說文》的學者人數最多,成就也最大。
古代汉语重点文章笔记

古代汉语重点文章笔记一、郑伯克段于鄢古今字:1、“谓之京城大叔。
”大太:极大。
2、“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避开。
3、“姜氏何厌之有?”厭饜:满足。
4、“食舍肉。
”(今仍作“舍”)舍捨:放开。
5、“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嘗嚐:(今皆简化为“尝”)吃。
6、“佗邑唯命。
”佗他:别的。
异体字:“不义不暱。
”暱昵:亲昵。
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1、“惊姜氏”2、无生民心其他此类活用名词用于动词18、今京不度。
度,合法度。
19、隧而相见。
隧,挖隧道。
本义和引申义1、邑:本义,人所聚居之地,大小不一。
本篇中“制,岩邑也”、“佗邑唯命”、“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等句中的“邑”都用其本义。
2、都:本义,大邑。
本篇中“都过百雉,国之害也”、“大都不过参国之一”说的都是比国都小的都。
3、鄙:本义,边邑。
“西鄙”、“北鄙”是本义,引申出质朴,浅陋、轻视等意义。
4、毙:本义,倒下。
“射其右,毙与车中。
”后来表示死,“斃”后起字,今“毙”枪毙。
5、及:本义,赶上。
“故不能推车而及”。
本课中“无庸,将自及”指他将会自己赶上灾祸。
6、啟;简化“启”本义,开门。
课文“夫人启之”是说武姜准备替共叔段打开城门作内应。
古今词义不同1、国;1)都指国家,但含义不同。
周代的国指诸侯的封地,西汉的国指王侯的封邑。
2)古代的国通指国都。
是现代所没有。
2、城:1)城墙。
2)现在指城市、城区。
用如动词指修筑城墙。
课文中的“都城”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都指都邑的城墙。
3、乘:1)在利用车马等代替步行的意义上古今基本相同。
2)读四声时,全为古义,指兵车。
4、完:1)在完整、完全的意义上古今相同,用如动词是完整,因而有修缮的意思。
本文“大叔完聚”。
“完”指修葺城墙,是现代所没有。
而现代的“完毕”、‘完了’是古代所没有。
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做宾语:1、君何患焉?(您对这件事还担心什么呢)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声,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宾语用代词“之”复指3、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4、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是这种情况吧)其他句式双宾结构1、无生民心。
古代汉语学习笔记

古代汉语学习笔记中国文化历经五千年沧桑,其博大精深的特质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枝独秀,而汉语,这门世界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因其承载了中国厚重的文化而在世界语言中独领风骚。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古代汉语学习笔记现代汉语为白话文,为大多数国人理解学习,而古代汉语则为中国独创,很多字词语句和现在相比,意义差别较大,所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学习了近一个学期的古代汉语后,我对“望文生义”这个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现代汉语中有不少成语,这其实是古代汉语的一部分,一般人仅知道一个成语的引申义,但对它的原义则孤陋寡闻。
例如“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我们都知道它用来形容两件事情毫不相干,但究其原义,则会叫许多人大吃一惊,它的原义是指牝牡相诱,即动物交配的意思,如果你“望文生义”了,则会成为一段笑料,因而,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培养一个人严谨治学的态度。
其次,古代汉语句法的独特性也值得推敲一番,诸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被动句式、判断句式,等等,如果你不把它们理顺,就很难理解这段古文的大意,甚至得到完全相反的意思。
古文尚简洁,基本上是一字一意。
例如“虽然”,这个词在汉代汉语中表示转折,但在古代汉语中则表示让步,翻译为“即使这样”。
因而,学习古代汉语必须对每个字斟酌一番,虽有“咬文嚼字”之嫌,但却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是尊重古人成果的表现。
自从文字改革以来,国人多写简化字,有的人为了附庸风雅,会象征性地写几个繁体字,然而他们未必懂得体字代表的意义,因此常常张冠李戴。
例如,“发”这个字,繁体字“髪”和“發”两个,读音意义完全不同,其中前一个读“发展”的“发”,是“发射”、“产生”、“兴起”等义,为动词;后一个读“头发”的“发”,为去声,指“头发”。
这种现象其实为古代汉语中异体字、古今字的常识,异体字是指字音意义完全相同,但字形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代的某一义经发展而产生了新字,这个新字与古字在字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古代汉语》笔记(整理版)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首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首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首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一样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I〕、撇如〕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G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玉书、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白烈〈〈正字通》根底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展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根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颐,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恤〈〈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卸〈〈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学习笔记
中国文化历经五千年沧桑,其博大精深的特质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枝独秀,而汉语,这门世界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因其承载了中国厚重的文化而在世界语言中独领
风骚。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古代汉语学习笔记
现代汉语为白话文,为大多数国人理解学习,而古代汉语则为中国独创,很多字
词语句和现在相比,意义差别较大,所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对研究中
国古代文化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学习了近一个学期的古代汉语后,我对“望文生义”这个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现代汉语中有不少成语,这其实是古代汉语的一部分,一般人仅知道一个成语的引申义,但对它的原义则孤陋寡闻。
例如“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我们都知道它用来形
容两件事情毫不相干,但究其原义,则会叫许多人大吃一惊,它的原义是指牝牡相诱,即动物交配的意思,如果你“望文生义”了,则会成为一段笑料,因而,学习古代汉语
有助于培养一个人严谨治学的态度。
其次,古代汉语句法的独特性也值得推敲一番,诸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
后置、被动句式、判断句式,等等,如果你不把它们理顺,就很难理解这段古文的大意,甚至得到完全相反的意思。
古文尚简洁,基本上是一字一意。
例如“虽然”,这个
词在汉代汉语中表示转折,但在古代汉语中则表示让步,翻译为“即使这样”。
因而,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
对每个字斟酌一番,虽有“咬文嚼字”之嫌,但却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是尊重古人
成果的表现。
自从文字改革以来,国人多写简化字,有的人为了附庸风雅,会象征性地写几个
繁体字,然而他们未必懂得体字代表的意义,因此常常张冠李戴。
例如,“发”这个字,繁体字“髪”和“發”两个,读音意义完全不同,其中前一个读“发展”的“发”,是“发射”、
“产生”、“兴起”等义,为动词;后一个读“头发”的“发”,为去声,指“头发”。
这种现象其
实为古代汉语中异体字、古今字的常识,异体字是指字音意义完全相同,但字形不同
的字,古今字是指古代的某一义经发展而产生了新字,这个新字与古字在字形上有许
多相似之处。
而古代汉语的字义多与造字结构有关,由此产生了一个字的原义,但许
多字的原义现在已不用,仅用它的引申义,然而在一些文献资料中,许多字还使用它
的原义,引申义反而比较少。
汉学的魅力之一就是古代汉语,它是通向中国文化的桥梁,作为学习教育的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这一门课的学习,只有有了较深的古代汉语文化底蕴,我们才能更好的
吸收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会让我
们拥有更强的专业技
谈学习古代汉语的心得体会
历时一个半学期的古代汉语课结束了,在听张教授讲解的过程中,自己真正学到
了很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学习心得和体会。
于是在结课之际,来谈
谈自己的关于学习古汉语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文化始
终传承的文明古国,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汉字。
从传说
中的仓颉造字到考古发掘的斑驳甲骨文,再到历朝历代遒劲奇秀的书法艺术,无不散
发着历经数千年洗礼的汉语言的神奇魅力。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去了解学习我国优秀
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
同时,学习古代汉语使我们更便捷的阅读古代优秀典籍,
去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
在《古代汉语教程》的第一页写着摘自《论语》的一句话“博
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告诉我们要广博的学习,更要有一个坚定的追求目标;好问
又要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我想这也应是做学问之道。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也读了十几年
的书,读书容易,但确立一个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坚持努力是不容易的。
也许多数人认为学习古代汉语会是枯燥的课程,但通过张教授的讲解和学习的深入,发现学习古汉语也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每个汉字被创造时都有它最初的意义,
而历经岁月的变迁,它的样子会变,也许你依然可以认出它,但却读不懂它了。
现在,我们普遍使用学习的是简体字,简体字虽然使用简单方便,但也使文字失去了它原本
应有的意义和造型原则。
张教授在讲解繁体字时,用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使我们
清晰的记住汉字的原有意义和创造由来。
同时老师在上课时,用幽默的语言结合现实
的事例,来讲解枯燥的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这些
的确应该感谢张教授。
苏轼曾有言“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在信息量巨大而且便捷的当今
社会,我们应尽力去读书,去读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古代经典。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
阅读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知识的影响,让书卷气来点缀生活的色彩。
学习古汉语,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也许我们不是专门去搞古汉语的研究,但是它提升的不只是我们的单纯的语言知识,还有阅历和能力。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兴趣是做学问最重要的动力,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学习古汉语课的过程中,虽然学的不深,但的确很受用,就像老师给了你一把钥匙,然后,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去探索了。
相关文章:
1.《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2.古代汉语学习心得体会
3.古代汉语学习心得
4.2018历史学考研怎样做笔记才能有助于记忆
5.当代公认的十大国学大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