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中考《历史与社会》考点6-7:中国四大区域和世界典型区域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浙江中考社会考点

浙江中考社会考点

②秦岭—淮河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
界线:
是我国南方、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与1月0°C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线基本重合; 是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也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
3、中国东部和西部
•仔细观察课本62页《西部地区范围示 意》,注意东西部的范围。
•东、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精析14页表格)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精析14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 素?如何对山区进行开发建设? 有利条件:
森林、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丰富,空 气新鲜,环境优美等 不利因素:
地面崎岖 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如何对山区进行开发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 (2)大力发展旅游业; (3)合理开发矿产资源; (4)积极实施农业多种经营; (5)引进人才 发展教育 ……
• 负面:由于它的不稳定性,有时也会带给
我们灾难。
4、浙江省的地形与气候
• 地形 :以丘陵为主,号称 “七山 二水一分田”
•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考点8: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 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b)
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
P58-6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填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1我、国我南国方南和方北和方北在方 的哪地里理?它分们界都线位是于什 么__?______区?
北方地区
秦岭
淮河
南方地区
东 部 季 风 区
• 资源优势 • 经济优势
缩 小 东 西 差
共 同 富 裕

考点9: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 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C)

中考《历史与社会》-PPT精选文档

中考《历史与社会》-PPT精选文档

第六单元:调整心态,面向未来 1.理解、运用对待成功与挫折的正
确态度,了解参与竞争、正确对待竞争的
意义。
2.分析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
美德的积极作用。 3.了解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 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考纲内容释要
1.《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主要体现二战结 束后的世界与中国历史内容,可以说涉及真正意义 上的世界史与现实生活热点。 2 .对于现在学生来说,教材中的许多知识还是 耳熟能详的如:改革开放、苏联解体、联合国、 WTO、全球化等,在复习中应该把教材知识与现实 生活紧密结合。
第五单元复习主线: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 ——欧盟、联合国、WTO等国际组织的作用越
来越大
——全球化使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文
化的共存、共享成为当前全球化的主要方向
——面对文化交融的大潮,理性地进行选择是主
要方向。
第六单元:略
四、要点阐释
1.雅尔塔会议与雅尔塔体系 召开:1945年2月4日-11日,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苏 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 内容:第一:关于对战败德国的处理。第二:决定成立联合 国。第三:关于苏联对日作战。 影响:(1)协调盟国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 年8月8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对日宣战;1945年6月26 日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宪章生效(后来这一天被 称为联合国日)。 (2)稳定战后世界局势。战后美苏两大国就结束战争和安 排之后世界秩序,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公告和协定,并商定建 立若干形式的常设机构,对世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 划分,建立起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战后世界格 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组织是为遏制苏联而服务的一 个军事组织。

2019年浙江省中考地理复习: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52张PPT)

2019年浙江省中考地理复习: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52张PPT)
谚语是人类各民族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 日本的谚语中包括了极其丰富的与鱼有光的内容 此外,在盛产水产品各地,渔民们每年都会举行相应的缉私活 动老庆祝丰收,如鲍鱼、虾、螃蟹等等。还有一些与鱼有关的 节日,如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的男孩节,也叫鲤鱼节。
日 本 捕 鲸
渔民们有哪些烦恼?
烦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这些原因中,那些来自日本国内哪些来自国际社会?
亚洲东南部的中 地势低平,土 南半岛,泰国境 壤深厚、肥沃 内 北美洲中部 地广人稀,地势 平坦,土壤肥沃
美国中部平原
比较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区域生产特色? 项目
农作物
湄公河平原
水稻
美国中部平原
小麦、大豆、玉米 劳动力不多, 用机器种庄稼 商品性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生产方 以人工为主的精耕细作 式
生产性 质
影响因素有:世界燃料价格的上涨,使捕鱼的成本大 大增加;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渔民只 能在本国海域范围内捕鱼;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 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 了沿海的水质
前两项因素来自国际社会, 后两项来自日本国内
为保护渔业资源,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实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法
设定禁渔期 并对捕捞器械、捕捞方法作出规定 制定一系列海洋环保法律法规 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
非洲热带草原
该地区属于哪一气候类型?
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植物繁茂 郁郁葱葱
湿季
草木稀疏 一片枯黄
干季
同一个地方为什么景色 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草 原 人 家
一、现代化的大牧场
节水灌溉设备、海水淡化厂 葡萄 哈密瓜 小麦 椰枣 小麦 水稻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022年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复习考点03各具特色区域生活(第2课与山为邻)

2022年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复习考点03各具特色区域生活(第2课与山为邻)

2022年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复习考点03各具特色区域生活(第2课与山为邻)一、单选题1.安第斯山脉位于()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2.读下图,安第斯山脉南段图,A地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所属的大洲是()A.非洲B.南美洲C.亚洲D.北美洲4.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西侧多于东侧的原因是()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5.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6.有关阿尔卑斯山成因(下图)说法正确的是()A.板块的挤压B.板块的张裂C.海平面上升D.人类的活动7.小张暑假去阿尔卑斯山地区旅行(左图),右图为阿尔卑斯山的局部自然带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阿尔卑斯山()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地处北寒带地区C.其东部为日内瓦湖D.最高峰海拔大于4千米(2)导致阿尔卑斯山地区不同高度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纬度位置(3)左图所示区域()A.多高原盆地,河网密布B.山脉为南北走向C.大部分河流发源于南部山脉D.河流呈向心状分布8.到阿尔卑斯山滑雪,应去哪个国家比较好()A.希腊B.瑞典C.西班牙D.瑞士9.阿尔卑斯山曾经是古地中海的部分。

关干阿尔卑斯山成因推论正确的是()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拉伸张裂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拉伸张裂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10.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2021年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复习考点01:人在社会中生活(第3课时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2021年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复习考点01:人在社会中生活(第3课时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考点01:人在社会中生活(第3课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单选题1.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决定周末到附近山区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回答下题。

(1)假如在图中某地宿营,一般不能选择甲处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鞍部,地形复杂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C.位于河谷,山洪威胁大D.位于陡崖,山石崩塌威胁大(2)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山顶的海拔在900米以上B.甲处相对高度小于100米C.乙处可能会发育河流D.丙处位于山谷,坡度大2.读下图,完成小题(1)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盆地C.丘陵D.山地(2)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A.①B.②C.③D.④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分别为图①1:1000、图②1:1000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①比例尺较小B. 图②表示的地理事物较简略C. 图②表示的范围较小D. 若其中一幅是学校平面图,最适用的是图②4.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其中坡度最陡的是()A. B. C. D.5.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的图幅和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

坡度最缓的是……()A. B. C. D.6.沿下图中L线作以下四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7.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可以算出两点的实地距离②同样的纸张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③比例尺是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高缩小的程度④比例尺通常可以用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表示A. ②③B. ②④C. ①④D. ①②8.一批急救药品需要从浙江送往北京,应选择的合适运输方式是()A. 水运B. 铁路C. 公路D. 航空9.A图和B图图幅大小相同,判断A图和B图中的河流哪一条宽()A. A图B. B图C. 一样宽D. 无法判断10.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A. 绍兴市政区图B. 浙江省政区图C. 中国政区图D. 世界政区图11.下列四幅图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 世界地图B. 亚洲地图C. 中国地图D. 台州地图二、问答题12.【向G20峰会献礼】G20峰会是浙江人民的光荣与梦想,也是衢州人民的机遇和挑战。

2013年浙江中考大一轮复习历史社会课件:第7课 我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原则

2013年浙江中考大一轮复习历史社会课件:第7课 我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原则

(2)图中A、B标注的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请问它们生产 的主要是什么粮食?据此你可以判断A、B两地的1月平 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情况如何? 答案 稻米;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 (3)记者自东向西拍摄到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场景。 请按示例完成空格:舟山渔场千帆竞发→洞庭湖畔稻花 飘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场 景印证了《历史与社会》中的什么观点? 答案 如:四川盆地天府之国、青藏高原牦牛遍野(或青 藏高原青稞美酒、青藏高原糌粑哈达、四川盆地丝绸之 府等等);发挥区域特色发展经济(或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或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其次我国北方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也容易犯错误, 因为这一条分界线的东段是大兴安岭,这是清楚明确的, 但是西段就没有明确的山脉或河流作为分界线, 只是基本上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重合,或者说 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这就容易混淆。为此学 生对我国地理上与四大区域的分界线相关的内容要全 面了解,并要在图上加以落实。
知识梳理
地位 实施原因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 实施意义 如何实施
重点一
东西部的自然、人文环境差异与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的应用
【解读】 我国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性非常 大,如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地域空间大,但交通、 人才、技术、资金、城市化水平等方面远不如东部。东 部地区工业和交通的基础好,人才、技术、资金雄厚, 城市化水平高,但资源能源短缺。由此可见,东西部互 为发展需要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东西部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梳理
通过认真阅读速查手册第7~12页,相信你会找到以下 条目的具体内容。

杭州市2015年《历史与社会》地理部分中考考纲解读复习课件.ppt

杭州市2015年《历史与社会》地理部分中考考纲解读复习课件.ppt

(三)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 (八)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的选择
(八)—2.了解世界人口的增
1.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和当 长特点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认识人口迁 并能通过所给图表或文字材料
移对地区人口增长和地区发展的 进行判读和分析。能结合材料
影响。说明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 (文字或图表)说明中国人口
3、更有利于高中教学 4、某些表述比较笼统
课件
三、复习教学建议
1、研究中考样题、细化考试条目 2、用好地理图表、建立初步联系 3、收集各类资料、精心编创试题 4、注重交流合作、弥补知识短板
课件
北京
首尔 仁川
韩 国
南京 上海
1︰5000000
(第27题图一)
首都 城市 军事分界线 国界线
首尔与上海的气候统计图 (第27题图二)
3.举例说明世界和中国当前面临 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材料进行 描述和分析,提出解决该问题的 方法。 4.了解在不同时期,人口、资源 、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结合所给材 料,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分析 问题。 5.结合实例,从不同区域自然、 经济、人文特征等方面,分析区 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知道 “因地制宜”思想在区域经济发 展中的意义。
饱和空气水汽含量g/m3
30g/m3
充足的水汽 大气降温 凝结核
10g/m3
10℃
20℃ 气温℃
课件
地理学的基本知识框架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球 在 宇 宙 中
地 球
地 球 表 层
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物、能


理 环
废弃物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1、社区的分类及功能:1)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高新产业区等);自然社区(城市、乡村);行政社区(罗湖区、福田区等);2)社区的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管理功能。

2、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1)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2)大众传媒的作用:传递信息、教育、娱乐、学习、文化传承、监督等功能。

二、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1、依法治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1)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依法治国的意义: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3)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建议权);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就业权、消费者的各项权利);文化教育权利(教育权、受教育权等)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建设时期(“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3、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区域经济的崛起:1)经济特区:建立时间(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2)建立的目的(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3)深圳发展的原因:地理位置(位于沿海地区,毗邻香港);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特区)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权力机关: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2)民主政治的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三、我们生活的区域1、地图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