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整理复习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六文学文化常识(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六文学文化常识(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六文学文化常识(试题)-(含答案)期末复习专题六:文学文化常识(试题)-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作品与作家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慈母情深》——吴冠中B.《鸟的天堂》——巴金C.《珍珠鸟》——冯骥才D.《桂花雨》——琦君2.班里举行“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比赛,你认为谁会落选?()A.李强在讲《东郭先生和狼》这个故事的时候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了合理的情节。

B.孙飞在讲《飞来峰》这个故事的时候,提前把故事背熟,然后流畅地背给大家听。

C.晓丽在讲《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孟姜女,用孟姜女的口吻讲述。

D.琳琳在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的时候。

变换了情节顺序,先讲有两只蝴蝶是人变的。

3.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田螺姑娘》是神话故事,主要讲她帮年轻人做家务活。

B.《七子之歌》(节选)和《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情感完全不一样。

C.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班主任要独自一人制定班级公约。

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自《尚书》。

4.下面名著、作者及书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曹雪芹——林黛玉B.《西游记》——吴承恩——孙悟空C.《三国演义》——罗贯中——关羽D.《水浒传》——施耐庵——诸葛亮5.《伊索寓言》是()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A.中国B.西方C.世界6.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A.除夕B.正月初一C.立春D.春分7.下列书法作品为欧阳询所写的是()。

A.《神策军碑》B.《多宝塔碑》C.《九成宫醴泉铭》8.在《白壳艇》中,辫子姐是因为()而牺牲的。

A.救黑天鹅B.救二丫C.追回有毒的铁桶D.被黑脸汉子打伤9.《秘密花园》中,玛丽在()的引领下,发现了隐藏在常春藤后面的秘密花园。

A.松鼠B.知更鸟C.乌鸦D.喜鹊10.《麦琪的礼物》作者是谁?()A.欧·亨利B.马克·吐温C.福楼拜D.莫泊桑11.法国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中,小王子在地球降落的地方是()。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重点知识练习题〔有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重点知识练习题〔有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重点知识练习题〔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词语补充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千(____)(____)确眉(____)(____)笑美(____)(____)足一(____)(____)十恋恋(____)(____)相(____)(____)命1.得到我考试通过的那一刻,妈妈_______。

2.爸爸去世了,家里只有他和妈妈_______。

3.这件瓷器很精美,_______的是底部有一道黑线。

2.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龇牙(______)自相(______)目瞪(______)垂头(______)胸有(______)(______)不得心惊(______)得意(______)1.李明那“精彩”的回答令老师_______。

2.因为同学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都_____地走进了考场。

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两个词语写句子。

没(____)打(____)(____)竽(____)数(____)耳(____)铃双(____)戏(____)自(____)矛(____)(____)舟(____)剑争(____)斗(____)无(____)无(____)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书(____)画顶天(____)(____)良(____)美(____)(____)(____)浩渺乐(____)不(____)(____)(____)旖旎(____)(____)胜数美妙(____)(____)1.含有反义词的词是___________,我也可以写一个这样的词:___________。

2.形容“非常美妙,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词是____________。

形容“美好的时光和景物”的词是____________。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教学知识练习〔有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教学知识练习〔有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教学知识练习〔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词语补充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神机(____)算力所能(____)一(____)见血(____)然起敬矜持不(____)(____)己为公抓耳挠(____)(____)伏无违1.空闲的时间,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____)的事情,减轻他们的负担。

2.老人勇于同盗窃分子做斗争的精神,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____)。

3.数学老师出的这个题目相当难,同学们一个个急得(____),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4.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所料,真是(____),令人折服!2. 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____)结(____)画(____)点(____)迫不(____)待不以(____)然自相(____)(____)(____)(____)苍苍(____)流不息翠绿(____)滴邯郸(____)(____)3. 填空组成。

(____)天(____)接(____)不(____)睛(____)副(____)实连(____)不(____)(____)淡(____)奇(____)地(____)起(____)然(____)同(____)势(____)礴严(____)酷(____)4.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理(____)当(____)绝(____)不(____)万(____)莫(____)无价(____)(____)人影(____)(____)(____)璧(____)赵1.秦王只想得到和氏璧这个__________,__________以城换璧的事。

2.这个地道口十分狭窄,一个人守住洞口,可以称得上一夫当关,_________!3.傍晚时分,湖水碧波荡漾,湖边_________,好一幅温馨的画面!5.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风平浪(____)得(____)扬扬垂头(____)气(____)有成竹1.与“风平浪()”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和________。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文学常识积累(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文学常识积累(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文学常识积累(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五(上)期中复习1、朱熹有关说明读书方法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颜真卿是一位大书法家,文学造诣也很高。

他写的一句有关勤奋读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很害怕写作文,总是无从下笔,你可以用杜甫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诉他,多读书就能写好作文。

4、说明每日坚持读书重要性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好书比作良药的一句读书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还能写一句课内外搜集的有关读书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8、写杜甫思念李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落叶他乡树,_____________。

(马戴)10、望月思乡的古代诗句很多,我知道的有李白的_____________,还有袁枚的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12、江南几度梅花发,_____________。

(刘著)13、在外漂泊的游子,每到节日时就更加思念亲人,最能表达这种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四时之风》中描写春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四时之风》中描写夏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四时之风》中描写秋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四时之风》中描写冬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只怕有心人。

西师大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重点知识练习题〔有答案〕

西师大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重点知识练习题〔有答案〕

西师大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重点知识练习题〔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词语补充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1个词语写一句话。

自(_____)自(_____)抓(_____)挠(_____)一针(_____)(_____)汗如(_____)(_____)情不(_____)(_____)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狂风怒(____)完(____)归赵负(____)请罪神气(____)足千真万(____)(____)盆大雨富丽堂(____)应接不(____)1.李县长将来我们村调研的消息是_________________,你不要怀疑。

2.因为我错怪了小许,我得去他家_____________,请求他原谅。

3.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______。

4.天空乌云滚滚,突然,就下起了______________。

3.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填空,只填序号。

①国(____)民安②负(____)请罪③不可思(____)④千真万(____)⑤身(____)其境⑥内(____)外患⑦路不拾(____)⑧怒发冲(____)1.找出其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2.根据意思找成语。

1.形容社会风气非常好。

(____)2.形容主动向人认错赔礼。

(____)4.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自禁随心(____)(____)绞尽(____)(____)一本(____)(____)清清(____)(____)默不(____)(____)5.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哈哈(____)笑大喊大(____)心惊(____)战目瞪(____)呆水漫金(____)(____)急败坏龇牙咧(____)摇摇晃(____)胸有成(____)1.猴子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____)做着怪样。

2024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有答案〕

2024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有答案〕

2024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词语补充1. 补充词语,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标(____)立(____)发(____)图(____)实(____)求(____)各(____)己(____)七(____)八(____)人声(____)(____)(____)兵(____)政依依(____)(____)自(____)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语写一段话,做到用词恰当。

手(____)眼(____)养(____)处(____)(____)有成(____)摩(____)擦(____)心(____)胆(____)出(____)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失魂落(____)得意(____)(____)千(____)万(____)迫不及(____)恋恋(____)(____)(____)式(____)样1.形容舍不得离开的词是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一个这个格式的__________。

2.形容变化多的词是__________。

形容一会儿也等不及了的词是__________。

4. 补充下列词语,并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伸(______)缩(______)安(______)稳(______)(______)耳(______)腮(______)弟(______)兄力(______)神(______)(______)不自(______)1.大家看到小猴子被果子酸得(______)的样子,全都笑起来。

2.她连续工作了这么长的时间,早已(______)。

3.同学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个个(______)。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易错专项06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易错专项06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易错专项06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期末易错专项06:文学文化常识-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一、单选题1.关于分享故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

B.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各种离奇的情节。

C.可以变换故事情节的顺序。

D.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观众的注意。

2.下列内容不对应的一组是()。

A.学堂化蝶女扮男装《梁山伯与祝英台》B.织女星七夕鹊桥相会《牛郎织女》C.董永仙女救难槐树证婚《田螺姑娘》D.许仙小青白素贞《白蛇传》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落花生》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让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B.“一山的桂花树开花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希望上天开恩,给人间降下救国救民的人才。

D.《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4.以下剧种不属于山东传统戏剧的一项是()A.山东梆子B.黄梅戏C.吕剧D.柳子戏5.不属于“吕剧四大件"的一项是()A.琵琶B.二胡C.三弦D.扬琴6.在“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的比赛中小明同学选取了以下故事,其中不适合参加比赛的一项是()A.《列那狐的故事》B.《孟姜女哭长城》C.《负荆请罪》D.《田螺姑娘》7.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白鹭》郭沫若;《鸟的天堂》老舍;《月迹》贾平凹B.《慈母情深》梁晓声;《父爱之舟》罗冠中;《落花生》许地山C.《忆读书》冰心;《我的“长生果"》叶文玲;《将相和》司马迁D.《示儿》陆游;《己亥杂诗》朱熹;《山居秋暝》王维8.下列课文与信息不相符的一项是()A.《白鹭》寓情于物如诗如画的意境首尾照应郭沫若B.《落花生》借物喻人对比写法详略得当许地山C.《桂花雨》借物喻理情感丰富思乡情怀琦君D.《珍珠鸟》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情感语言清新冯骥才9.《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整整()。

五年级文学常识(答案)

五年级文学常识(答案)

五年级文学常识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 A )。

A.月亮B.姻缘2.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B )。

A.诗圣B.诗仙C.诗鬼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C )。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B )。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 )。

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论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首创语录体,是由( C )编写的。

A. 孔子B. 孔子的弟子C.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 B )这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0.唐代文学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有代表作品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名文《( B )》。

A.兰亭序B.滕王阁序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3.“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A.男角B.女角14.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15.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A.50 元B.100元C.200元16.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wù)B.戍(shù)C.戌(xū)17.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1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19.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洵20.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21.“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22.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3.“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24.《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25.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整理复习一、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我爱阅读,分别编排了《窍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长生果”》四篇课文。

1、《窃读记》一文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省苗粟县,生于日本大阪。

她在北京呆过25年,被她称为“金色年代”,她的作品具有浓重的老北京味。

她的作品有散文集《窗》,短篇小说集《烛心》等。

这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匆匆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和复杂滋味,表达了“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先生进行的访谈的记录。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读书。

本文的课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小苗”指的是张钫,“大树”指的是季羡林。

3、《走遍天下书为侣》本文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特,生于1924年,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认为反复地读一本书 *, * , * ,每一次阅读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以新鲜的比喻来说明了走遍天下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

二、本册书我们学习了一篇以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句子为题的课文是《小桥流水人家》,这组课文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

1、《泊船瓜洲》作者是宋朝王安石,他当时的船停泊在瓜洲,“一水间、只隔”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钟山并不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可以换成到、过、入、满等字,但“绿”字显得更加传神。

“绿”字让我们想到花红柳绿、绿草如茵、绿树红花等描写春天的词语,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首古诗都表达了思乡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但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梅花魂》作者是陈慧英,梅花和竹、松并称“岁寒三友”,和菊、竹、兰、合称“花中四君子”。

“梅花魂”的“魂”是精神的意思,梅花具有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

三、第三组课文编排了四篇说明文,有常识性说明文《鲸》,《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 * ,作者是布封,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

他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

另外两篇说明文是《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我学到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四、第四组课文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

1、《钓鱼的启示》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气,以事情发展的顺序,回忆记述了“我”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

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得意)→(急切)→(乞求)→(不舍)。

2、《落花生》,作者是落花生,笔名落华生。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述了一家人过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学习花生默默无闻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文章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件事,其中议花生是全文记叙的重点。

3、《珍珠鸟》作者是现代作家冯骥才,这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

课文一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揭示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一个哲理。

五、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第五组课文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进行了综合性学习。

“册”“删”“典”三个字的来历都与人类早期的书籍有关:“册”是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典”是作为典范来遵守的文册;“删”的意思是用刀削去书中的错字。

甲骨文出土的地方。

甲骨文是*多年前我国殷商时代盛行的一种文字。

因这些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成其为甲骨文。

六、第六组课文让我们体会到深深的“父母之爱”,学习了小说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后我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精彩极了”代表的是慈祥的母爱,“糟糕透了”代表的是严历的父爱,这两种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七、第七组课文的主题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1860年10月,英法侵略者入园内,先是抢掠财物,后又放火焚毁了圆明园。

2、《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抗日时期的故事,全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杀敌、英勇跳崖五个部分。

3、《最后一分钟》是充满激情的现代诗(体裁)。

作者倾述了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我还知道1999 年12月 20 日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日子。

八、第八组课文我们走近一位伟人毛泽东,学习了他的一篇课文《七律·长征》,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 年 10 月,结束于1935 年 10 月。

起点在江西瑞金,终点在甘肃会宁。

历时一年整,行程二万五千里。

诗句中的“透迤”“磅礴”形容山的险峻,这是些现实中的山;而“细浪”“泥丸”是形容山的渺小,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这句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

红军经历的“万水千山”中,作者只举了“千山”中的五岭山脉和乌蒙山,“万水”中的金沙江和大渡河。

1、《开国大典》按照时间和典礼的自然顺序叙述,先讲典礼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然后讲宣告成立,升旗,宣读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1949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课内阅读一、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1、文段选自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2、给文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给文段中的括号加上关联词语。

4、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答: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5、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答:儿子在等着我,我一定要去救儿子。

6、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7、听到孩子的喊声后,父亲是怎样的心情?答:激动,喜悦的心情。

8、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答:坚持不懈,恪守承诺。

二、五位壮士(矗立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回望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感动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互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1、文段选自《狼牙山五壮士》。

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英勇跳崖。

2、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掉。

3、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

(改为“被”字句)答: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被他砸碎了。

(2)、他们的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缩句)答:脸上露出喜悦。

文中表现声音大的词语是惊天动地,表现英雄气概的词语是顶天立地、气壮山河。

4、“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答:不能,屹立指坚定不动摇,更能体现五壮士光辉形象。

而战立没有这个意思。

5、“这声音”指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充分体现出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赞扬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决心。

三、“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un chu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yu yue)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a ya)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gu gu)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用自已喜欢的符号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和品格的句子。

3、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

4、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已的情感的。

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中国人的精神最后他希望中国人都有梅花的秉性。

5、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希望作者有梅花的精神。

6、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十分可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方志敏,李大钊,岳飞,文天祥。

四、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用“//”给第一自然段分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鲸的形体很大;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十几头大肥猪作比较,说明了鲸的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