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物理(B)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太阳内部核反应之一是一个氘核21H与一个氚核31H聚合成一个氦核42He的同时放出一个粒子,该粒子为()A.正电子01e+B.电子01e−C.中子1n D.质子11H2.居里夫人因发现人工放射性元素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现有1mg的3215P质量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则下面图乙能反映4mg的3215P质量随时间衰变关系的图像是()A. B.C.D.3.如图所示,全自动洗衣机设有多段式水位自动感应装置,该装置采用的传感器类型可能是()A.温度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C.生物传感器D.化学传感器4.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
它有两种方法:一是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这种调制叫作调幅;二是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这种调制叫作调频。
下面四幅图中调频波是()A.B.C. D.5.如图所示为一个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波形图。
根据i t−图像可知电流()A.有效值为B.平均值为10A C.峰值为D.0.2s时的瞬时值为6.如图所示,一个光子和一个静止的电子相互碰撞后,电子向某一个方向运动,光子沿另一方向散射出去且波长变长,则这个散射光子跟原来的光子相比()A.频率不变 B.频率变小 C.动量不变 D.动量变大7.如图所示,在玻璃的蒸发皿中,较小的水银滴接近球形,较大的水银呈扁平形。
那么在处于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呈现的形状可能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i t −图像表示LC 振荡电路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物理(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热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中,液体温度越低、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B .空调制冷能够使室内温度降低,说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将充满气的气球压扁时需要用力,这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D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产生表面张力2.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干涉型消声器可用来消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其结构及气流运行情况如图所示。
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a 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1r 和2r 的路程,再在b 处相遇。
要达到消弱噪声的目的,路程差21Δr r r =-应为()A .波长λ的整数倍B .波长λ的奇数倍C .半波长2λ的奇数倍D .半波长2λ的偶数倍3.一定质量的氧气在0℃和100℃时分子的速率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两条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不相等B .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都呈“中间少、两头多”的规律C .与0℃时相比,100℃时速率出现在100~300m/s 区间内的分子比例较多D .与0℃时相比,100℃时速率出现在600~800m/s 区间内的分子比例较多4.2022年10月,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运行新纪录,“人造太阳”实验中可控热核反应的方程为23411120H H He n +→+,其中氚核(31H )可以用中子轰击锂核(63Li )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控热核反应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进行B .中子轰击锂核的核反应方程为16340312n Li H He+→+C .中子轰击锂核的核反应属于核裂变D .氘核和氚核的比结合能均比氦核的比结合能大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4n =能级跃迁到3n =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 ;从3n =能级跃迁到2n =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 。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24学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24学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根弹簧挂0.5N的物体时长12cm,挂1N的物体时长14cm,则弹簧劲度系数为()A.18N/m B.20N/m C.25N/m D.30N/m2、如图所示,M是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10∶1,接线柱a、b接上一个正弦交变电源,电压2202sin100=V.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电阻随温度升u tπ高而减小)制成的传感器,R1为一定值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示数为22 VB.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C.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D.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1的功率变大3、电阻不变的三个电灯A、B、C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三灯电功率相同,此后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则可判断( )A.三灯的电阻大小是R B>R C>R A B.三灯的电阻大小是R A>R C>R BC.A、B两灯变亮,C灯变暗D.A、C两灯变亮,B灯变暗4、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5、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产生裂变反应,可能的裂变方程为+→Y++3,方程中的单个原子核、Y、及单个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的半衰期为T,核的比结合能比Y核的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天壹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物理答案

ʌ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㊀第1㊀页(共4页)ɔ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天壹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期末测试高二物理答案1.A㊀A .爱因斯坦借鉴了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提出光子的概念,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现象,A 正确;B .牛顿总结万有引力定律,但引力常量G 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B 错误;C .选项中的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C 错误;D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研究,提出了原子的 核式结构模型 ,不是 枣糕模型 ,D 错误.2.B ㊀A.物体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B .物体加速度恒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正确;C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做变加速运动,C 错误;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不断增大,其加速度不断增大,做变加速运动,D 错误.3.A㊀A .正确;B . 波浪 中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是横波,B 错误;C .一个周期内每把扇子运动的路程是4A ,C 错误;D .介质中的质点在振动过程中不会随波移动,故横坐标不变,D 错误.4.B ㊀A .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A 错误;B ㊁C .卫星的基本规律 高轨低速长周期 ,而7.9k m /s 是最大的环绕速度,故B 正确,C 错误;D .由万有引力定律:G Mm r 2=mω2r ,和地球表面有G Mm R 2=m g ,联立得:ω=R r g r ,D 错误.5.B ㊀A .管道模型中,能到最高点的条件是最高点速度大于零即可,A 错误;B .在最高点C 点时对轨道没有压力,由m g =m v 2R,解得v =2m /s ,B 正确;C .在最高点C 点速度为4m /s 时,由F +m g =m v 2R,解得F =0.15N ,小球对轨道的反作用力竖直向上,C 错误;D .若从A 点静止释放,到B 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 g R =12m v 2B ,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F -m g =m v 2B R ,解得F =3m g ,与R 无关,D 错误.6.C ㊀A .由图乙可得v 0=3m /s ,A 错误;B .根据系统动量守恒,m 1v 0=m 1v 1+m 2v 2,由图乙知,v 1=0时,v 2=2m /s ,代入可得:m 2=0.3k g,B 错误;C .弹簧压缩最短时,物块A ㊁B 速度相等,m 1v 0=(m 1+m 2)v 3,得v 3=1.2m /s ,由动量定理,I =m 2v 3=0.36N s ,C 正确;D .从接触弹簧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的过程,相当于弹性碰撞,由m 1v 0=m 1v A +m 2v B ,12m 1v 20=12m 1v 2A +12m 2v 2B ,解得:v B =2m 1v 0m 1+m 2=2.4m /s ,D 错误.ʌ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㊀第2㊀页(共4页)ɔ7.A D㊀A ㊁B .由图示结合折射定律可知,光线b 对应的折射率较大,增大入射角光线b 首先发生全反射,故A 正确,B 错误;C .同种介质对频率大的光的折射率大,C 错误;D .真空中频率大的光的波长短,D 正确.8.A C ㊀A .静止时,电容器不充电也不放电,故电流表示数为零,根据电压正负极可知M 极板带正电,A 正确;B .匀速运动与静止状态一样,电流表示数为零,B 错误;C .由静止突然向前加速时,电容器极板N 会向后移动,两极板间距增大,由:C =εr S 4πk d,C 减小,又C =Q U ,U 不变,Q 减小,放电,故电流由b 点流向a 点,C 正确;D .保持向前匀加速运动时,M ㊁N 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变,故电场强度不变,D 错误.9.A C ㊀A .小球A ㊁B 和轻杆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A 正确;B .小球A 减少的重力势能应等于小球B 增加的机械能与小球A 增加的动能之和,B 错误;C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3m g L =m g L +12(3m +m )v 2,得v =g L ,C 正确;D .对B 由动能定理:-m g L +W =12mv 2,得W =32m g L ,D 错误.10.B C D㊀A .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由b 到a ,A 错误;B .金属棒匀速时,B I L =m g s i n θ,I =B L v R +r,解得B =1T ,B 正确;C .金属棒稳定运动时,电动势E =B L v =2V ,a b 间的电压为外电压,U a b =R R +rE =1.5V ,C 正确;D .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q =I -t =ΔΦ(R +r )t t =B L x R +r ,解得x =1.6m ,由能量守恒:m g x s i n θ=Q +12mv 2,Q R =R R +rQ =0.45J ,D 正确.11.(6分)(1)B C (2分)㊀(2)1.20(2分)㊀(3)B (2分)解析:(1)需要天平测小车质量,需要刻度尺测纸带中打点的间距,时间可由纸带读出,不需要秒表,故选B C ;(2)根据:a =x 2-x 1T 2=1.20m /s 2;(3)a -F 图像不过原点,且有正的纵截距,应该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选B .12.(10分)(1)B (2分)㊀(2)A (2分)㊀偏大(2分)(3)2990(2分)㊀I g (r g +R 0)I A-R A (2分)解析:(1)R x 相对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来讲是大电阻,且要求多测几组数据,故用分压式和内接法,选B .(2)闭合开关S 前,为了各电表安全,应将滑片P 滑到A 端,使电压电流从零开始变化;内接法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3)量程1m A 的电流表G 要改装成3V 的电压表,总电阻R =U I=3000Ω,故需要串联电阻2990Ω,根据欧姆定律,R x =I g (r g +R 0)I A-R A .ʌ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㊀第3㊀页(共4页)ɔ13.(10分)(1)2.2ˑ105P a ㊀(2)12c m 解析:(1)当 子弹 与管内壁间达到最大摩擦力时,竹筒内气体压强达临界值,由平衡条件得:p 1=p 0+f S(2分)得:p 1=2.2ˑ105P a ;(2分)(2)根据气体等温变化规律:p 0L 0S =p 1L 1S ,(2分)解得:L 1=10c m ,(2分)推杆推动的距离:ΔL =L 0-L 1=12c m .(2分)14.(14分)(1)4m /s ㊀(2)7.5ˑ10-2J ㊀能胜出解析:(1)设碰撞前瞬间弹珠A 的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得:-μm g x 1=12m v 21-12m v 20(2分)解得v 1=4m /s (2分)(2)设碰后瞬间弹珠A 的速度为v 1ᶄ,弹珠B 的速度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1=m v 1ᶄ+m v 2解得v 2=3m /s (2分)所以两弹珠碰撞瞬间的机械能损失ΔE =12m v 21-(12m v 1ᶄ2+12m v 22)(2分)解得ΔE =7.5ˑ10-2J (2分)碰后弹珠B 运动的距离为Δx ,由动能定理得-μm g Δx =0-12m v 22(2分)解得Δx =0.9m (1分)所以弹珠B 恰好进坑,故能胜出.(1分)15.(16分)(1)2q E L m ㊀(2)23E ㊀(3)4πm 3q B ㊀(4)(2-1)L 解析:(1)带电粒子在Ⅰ区匀强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q E L =12m v 20(2分)解得:v 0=2q E L m(2分)(2)带电粒子在Ⅱ区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x 轴方向:L =v 0t 1(1分)y 轴方向:32L =12a t 21(1分)a =qE 2m 解得:E 2=23E (2分)ʌ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㊀第4㊀页(共4页)ɔ(3)带电粒子在Q 点时竖直分速度v y =a t 1=6q E L mQ 点速度与x 轴夹角正切:t a n θ=v y v 0=3,所以:θ=60ʎ(2分)在磁场中粒子的周期:T =2πm q B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2=23T =4πm 3q B (2分)(4)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q v B =m v 2r ,得r =m v qB (1分)设从A 点释放的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v 1,半径为r 1,第二次到x 轴的位置坐标为x 1,有:x 1=L +v 0t -2r 1s i n θ=L +v 0t -2m v 1qB s i n θ设从C 点释放的粒子刚进入Ⅱ区的速度为v C ,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v 2,半径为r 2,第二次到x 轴的位置坐标为x 2,有:2q E L =12m v 2C ㊀v C =2v 0(1分)x 2=L +v C t -2r 2s i n α=L +v C t -2m v 2qB s i n α其中v 1s i n θ=v 2s i n α=v y =2a 32L 所以两个粒子第二次经过x 轴的位置之间的距离Δx =x 2-x 1=v C t -v 0t =(2-1)L (2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一、多选题1.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B.图乙: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内部有复杂结构,其中1为α射线C.图丙: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D.图丁:镉棒插入深一些可加快链式反应的速度二、单选题2.金华首届城市马拉松于2024年3月31日进行,比赛起点和终点均设在金华体育中心东门,全程42.195km,途径江南、金东、江北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比赛从早上7:30开始,7:30是指时间间隔B .在记录某选手跑步轨迹的时候可以将选手视为质点C .某选手完成完整马拉松的位移是42.195kmD .某选手以2小时13分33秒的成绩夺冠,平均速度约为5.3m /s3.2023年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中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
核聚变和核裂变是两种核反应的形式。
下列关于核聚变和核裂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站获得核能的典型核反应方程为2351448919256360U Ba Kr 2n →++B .核聚变反应可以自发进行,不需要任何条件C .核聚变和核裂变均放出能量D .我国的核电站都是采用核聚变发电的4.小爱同学发现了一张自己以前为研究机动车的运动情况而绘制的图像(如图)。
已知机动车运动轨迹是直线,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机动车处于匀加速状态B .机动车的初速度为10m /sC .机动车的加速度为22m/s -D .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12m5.如图甲所示,用频率不同的两束光a 、b 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的阴极K ,得到的光电流与光电管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管两端电压越大,光电流就越大B .a 光的光子动量比b 光的动量大C .当电压为图乙中的U 0时,a 光照射强度一定大于b 光照射强度D .用a 光、b 光分别照射光电管时,b 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a 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只辐射出频率分别为1ν、2ν、3ν的三种光子,且123ννν<<用该单色光照射到某新型材料上,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频率为2ν的光子能量相等。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物理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物理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共18小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可通过求无限逼近该位置附近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来定义。
下列物理量,其定义与瞬时速度的定义类似的是()A.电势B.电场强度C.瞬时功率D.机械能2.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当返回舱距离地面高度为1.2m 时,返回舱的速度为8m/s ,此时返回舱底部的4台反推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返回舱触地前的瞬间速度降至2m/s ,从而实现软着陆。
若该过程飞船始终竖直向下做匀减速运动,返回舱的质量变化和受到的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
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310kg ⨯,重力加速度210m /s g =,则平均每台反推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大小为()A.42.610N ⨯B.41.8810N ⨯C.51.0510N ⨯D.47.510N⨯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甲、乙两车运动的x 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车运动的x t -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乙车运动图线为部分抛物线,抛物线与t 轴相切于10s 处,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小为2m/sB.0=t 时刻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6m/sC.0=t 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40mD.两车相遇时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均为4m/s4.如图,水平木板匀速向右运动,从木板边缘将一底面涂有染料的小物块垂直木板运动方向弹入木板上表面,物块在木板上滑行一段时间后随木板一起运动。
山东济宁市2024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高二物理试题2024.0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甲图为水黾停在水面上的情景;乙图为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丙图为金刚石微观结构示意图;丁图中的每条折线表示一个炭粒每隔相同时间位置的连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黾能停在水面上是因为其受到了水的表面张力作用B. 当分子间距离为0r时,分子间作用力为0,分子间没有引力和斥力C. 金刚石晶体中,原子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D. 炭粒沿着笔直的折线运动,说明水分子在短时间内的运动是规则的【答案】C【解析】【详解】A.水黾能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而不是受到张力作用,故A错误;B.图(乙)中0r处,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为零,但引力和斥力均不为零,故B错误;C.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故C正确;D.图(丁)是每隔一定时间把水中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而炭粒本身并不是沿折线运动,该图说明炭粒的运动(布朗运动)是不规则的,从而反映了水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故D错误。
故选C 。
2. 太阳黑子群13679在北京时间2024年05月24日10时49分爆发了一个C4.9级小耀斑,耀斑从太阳的日冕抛射出高能的电子、离子和原子云气团,其中的一部分射向了地球,使地球上许多高纬地区出现了美丽壮观的极光。
如图所示,科学家发现并证实,这些高能带电粒子流向两极做螺旋运动,旋转半径不断减小,原因可能是( )A. 重力对粒子做正功,使其动能增大B. 越接近两极,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越大C. 洛伦兹力对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D. 空气分子与粒子碰撞,使粒子的带电量减少【答案】B 【解析】【详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根据2v Bvq m r=可得mv r Bq=A .若动能增大,则粒子速度增大,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会增大,A 错误;B .越接近两极,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越大,则半径减小,B 正确;C .洛伦兹力不做功,C 错误;D .若粒子带电量减小,则半径增大,D 错误。
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拉第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一定产生电磁波C.任何物体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D.安培力做的功等于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2.LC振荡电路某时刻的工作状态如图所示,电流方向为顺时针且电流正在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时刻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荷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正在变大C.该时刻线圈的自感电动势正在增大D.若线圈的自感系数增大,振荡电路的频率增大3.如图所示,a、b两束单色光分别沿不同方向射向横截面为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
已知a光刚好发生全反射,b光的折射光线刚好与a光的反射光线重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b光的入射角,b光也可以发生全反射B.在同一介质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C.在同一介质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D.在同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4.如图1所示,小球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间做简谐运动,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其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s t =时,小球的位移为-B .0.4s t =时,小球的回复力为最大值,且方向水平向右C .从0.6s t =到0.8s t =时间内,小球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D .在0.1s t =与0.7s t =两个时刻,小球的速度相同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ab 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源,L 1、L 2、L 3、L 4为四个相同的灯泡,此时灯泡L 2、L 3、L 4亮度相同。
不考虑灯泡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B .灯泡L 1的电功率是L 2电功率的9倍C .若灯泡L 2发生断路,灯泡L 1变亮D .若灯泡L 3发生断路,灯泡L 1变亮6.一列简谐横波沿x 传播,0t =时刻波形如图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B卷河北冀州中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时间 90分钟总分 120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
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与A、 C两点速度的关系为2CA B vv v +=,则()A.a1> a2 B.a1= a2 C.a1< a2 D.不能确定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3、第29届奥运会已于2008年8月在北京举行,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进行10m跳台比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加速上升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4、某实验装置将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A.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C.小车的最大位移在数值上等于图象中曲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D.小车做曲线运动停 车 线 5、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到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 )A.8H T 22-T 21 B.4H T 22-T 21 C.8H (T 2-T 1)2 D.H 4(T 2-T 1)2 6、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21s 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s 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012s s s =+,两车不会相遇B .若01s s <,两车相遇2次C .若01s s =,两车恰好相遇1次D .若02s s =,两车恰好相遇1次7、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2m/s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5m/s 。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 .如果距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负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变小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C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9.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 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 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 2时刻以较小速度v 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 2和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正确的是A .0~t 1,v =v 12B .t 1~t 2,v =v 1+v 22C .t 1~t 2,v >v 1+v 22D .t 1~t 2,v <v 1+v 2210. 如图10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 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
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 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 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先减小后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C. 一直增大D. 保持不变 11、L 型木板P (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如图所示。
若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
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A . 3B .4C .5D .612、如图所示,物体A 与B 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A .A 、B 间无静摩擦力B .B 受斜面间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a g m B sinC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αμtan =D .斜面受B 施加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沿斜面向下1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A 放在斜面体B 上,若A 和B 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 0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斜面体B 对A 的作用力大小为A. mgB. mgsin θC. mgcos θD. 01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以速度0v 逆时针匀速转动。
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间的动摩擦因数θμtan <。
则下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图10A B C D15.一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 、B 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 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力F 一定变大B.物体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物体A 所受斜面体的支持力一定不变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16.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大小为3kg ,将它置于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上,受到一个大小恒为10N 的外力F 作用,且当力F 与斜面的夹角θ由0°增大到180°的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则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g=10m /s 2) ( )A 、8N ~28NB 、18N ~28NC 、14N ~34ND 、18N ~34N 17.如图所示,将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 和物块B ,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光滑支点0。
已知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4m,现用手托住A ,使OA 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 绳平行于斜面,此时物块B 恰好静止不动。
将A 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与物块B 始终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B .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变C .小球A 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小球A 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18.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
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如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
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 km /h ;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 A .120 km /h B .240 km /h C .320 km /h D .480 km/h 19.2010年10月1日19时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其环月飞行的高度为100km ,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km 的“嫦娥一号”更加翔实。
若两颗卫星环月的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
则( )A .“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大B .“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小C .“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大D .“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向心力与“嫦娥一号”相等20.一轮船以一定速度,船头垂直河岸向对岸行驶,河水匀速流动(河道是直的),轮船渡河通过的路径和所用时间与水流速度的正确关系是( )A 、水流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所用时间也越长B 、水流速度越大,则路程越短,所用时间也越短C 、水流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均不变D 、水流速度越大,路程越长,但所用的时间不变21. 如图1所示,A 、B 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
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
在此过程中,该点电荷的速度υ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 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电势高D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电势低22.图甲表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0s 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该列波中的质点P 的振动图象,由甲、乙两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 以及传播方向分别是( )A .v =25cm/s ,向左传播B .v =50cm/s ,向左传播C .v =25cm/s ,向右传播D .v =50cm/s ,向右传播23、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强达八级的地震,随之地震带来了海啸,导致日本福岛的核电站泄漏,很多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元素都泄漏到空气中,有些放射性元素随之放射出αβγ等射线,关于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质量数减少2B 、 发生α衰变放出的氦核是由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而成C 、 发生β衰变时,β粒子来源于核外电子,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中子数减少1D 、 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在真空中速度小于光速,电离能力较弱。
2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 1=C 2,电阻R 1=R 2,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当开关S 由闭合状态断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容器C 1的电量增多,电容器C 2的电量减少B 、电容器C 1的电量减少,电容器C 2的电量增多C 、电容器C 1、C 2的电量都增多D 、电容器C 1、C 2的电量都减少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25.如图(甲)是由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阻值随摄氏温度t 变化的图像,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E =1.5V ,内阻不计)、电流表(量程为5mA 、内阻不计)、电阻箱R ′ 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