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分类.ppt
合集下载
《古典诗词鉴赏》课件

03
古典诗词的主题与情感
山水田园
总结词:描绘自然风光、田园生活的主题,表达对自 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
01
03
田园诗则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描写农事、农民和农村 的景致,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04
山水诗以自然风光为对象,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 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如王之涣的《登鹳 雀楼》。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古典诗词可以分为古诗、律诗、绝句 、词曲等类型。同时,不同流派如唐诗、宋词等也有各自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通过相似性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 使形象更生动、意义更深刻。例如,“不 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提升审美
通过鉴赏古典诗词,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 修养。
05
古典诗词的现代价值与影响
古典诗词的文化传承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 宝。通过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和思想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背景,对于研究历 史文化、民族风俗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古 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可以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典诗词的教育意义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对于培养人的品格、修养、 情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古典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对于拓宽知识面、启发思维等方面也具 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 能力。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近体诗的节奏划分
• 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五言诗句一 • 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如: 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2、绿树/村边/ • 合,青山/郭外/斜。 七言诗句一般按“2、2、2、1”或“2、2、1、2” 的 • 音节划分。如: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写 作 手 法
思 想 感 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景情交融
凄凉、愁苦 思乡之情
我国古典诗歌关于夕阳和秋天的诗句:
1.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斜阳却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李商隐 4、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 登高 》 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 雨霖铃》 7、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 范仲淹《苏幕遮 》
全诗基调
慷慨悲凉
“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诗歌节奏
四言诗:
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如: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向东
水波动荡 的样子 多么
登临
同““苍”, 青绿色。
高高耸立。竦,通 “耸”,高。
秋风声
银河
真是庆幸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汹涌澎湃的波浪
2.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 手。天宝年间被贬龙标(黔阳)尉 。 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 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古典诗歌分类》课件

田园诗的代表作品与诗人
总结词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其诗 歌风格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田园诗的经典之作,其诗歌风 格质朴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该诗通过对农村生 活的描绘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 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后世影 响深远,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影响了许 多后来的诗人和文学作品。
意义和价值。
哲理诗的起源与发展
要点一
起源
哲理诗起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和诗歌传统,可以追溯到古 代中国的《诗经》和《楚辞》,以及古Hale Waihona Puke 腊的荷马史诗等 作品。要点二
发展
在漫长的文学发展历程中,哲理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风格和特点,不断有诗人创作出优秀的哲理诗作品,如唐 代的白居易、苏轼,以及现代的徐志摩、顾城等。
VS
抒情诗的特点包括:语言优美、情感 真挚、意象丰富、节奏感强等。
抒情诗的起源与发展
抒情诗起源于古代的民间歌谣和 宗教祭祀歌曲,最早可以追溯到
《诗经》和《楚辞》等作品。
随着诗歌的发展,抒情诗逐渐成 为一种独立的诗歌形式,出现了 许多杰出的抒情诗人,如李白、
杜甫、白居易等。
抒情诗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其他诗 歌形式的优点,如格律诗、自由 诗等,形成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发展
随着诗歌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叙事诗逐 渐从史诗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诗歌形式 。在唐代,叙事诗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 了许多优秀的叙事诗作品。
叙事诗的代表作品与诗人
代表作品
《长恨歌》、《琵琶行》、《石壕吏 》等。
代表诗人
白居易、杜甫、岑参等。这些诗人以 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叙事诗作品,为 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轻叩诗歌的大门——古典篇.ppt2

《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 ,写在长亭外、 古道边送别的画面;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 天涯的心灵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 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 “送友离别 ”,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 着彻骨的寒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 , 深藏着顿悟出世的暗示。
这是一首词,上阕描绘边地的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 活的艰苦和军事势态的严重。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 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 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 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 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 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 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 怎能不百感交集? 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 情,真实而感人。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 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归无计”的慨叹。 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 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人不寐” 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 “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 “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 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出塞
如果不想看赏析,请点
塞下曲
卢纶
其一
其二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之 古典诗词分类鉴赏 课件(65张ppt)

边练边悟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①(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五溪衣 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2)怀古伤己:①表达希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 人的缅怀之情;②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 意;③古人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却不能才尽其用,对比之下郁郁 寡欢、消极遁世。
(3)借古讽今:①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担忧国家民 族的前途命运,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②置身其外,站在历史的 高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E.这首词由虚到实,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章法谨严,写景细致入微,感
情含蓄蕴藉,体现出十分高超的艺术技巧。
解析 答案
(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词人以莲自况,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 上,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民族气节,不与 异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E.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
担忧。
解析 答案
(2)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答案 相同点: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 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不同点:《其三》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 爱护与同情;《其六》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 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国势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
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者 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知识分子的笔下,多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归 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 愁多了。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全接触 PPT精品课件(共59张)

(0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 感?(2分)
三.教纲解读 (05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 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水。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 样的感 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 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 你的理由。
4、按年代分 古体诗:(唐代以前): 四言诗—骚体诗—乐府诗—五言诗—七言诗 近体诗:(唐代——五四) 绝句: 第3句不押韵,2、4句必须押韵,第1 句可押可不押,韵脚(句末押韵的字)。 律诗 : 8句,偶句押韵,首、颔、颈、尾, 颔、颈对仗(出句、对句)、仄起平收 词 : 词牌 题目 上阙(片) 小令 中调 长调 豪放词 婉约词 曲: 宫调 曲牌 题目 散曲(小令、套 数) 杂剧
3.下列是高骈的绝句《山亭夏日》,排列顺序正确的 一项是 ①满架蔷薇一院香 ②绿树浓阴夏日长 ③楼台倒影入 池塘 ④水晶帘动微风起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4.填入下面五言律诗横线内的诗句是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 。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A.泣尽弓剑前 B.飞血溅林梢 C.卧埋淮海边 D.生儿不象贤
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题材分类 课件(共64张PPT).ppt

C.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 于中原的风光
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 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把它看作边塞诗词 的衍生品。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 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 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思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想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情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
感
秀美山河之热爱 归耕隐居之乐
亲情友情之真挚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绪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一、概念:
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 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所谓
“即事”诗,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 界定。是将“写景”、“咏物”、“边 塞”、“怀古”这几类诗词除外的其他 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 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笼而 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What——写的是什么事?
这类诗作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对于引发诗人感慨的 事,我们首先要了解。
古典诗歌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 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把它看作边塞诗词 的衍生品。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 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 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思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想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情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
感
秀美山河之热爱 归耕隐居之乐
亲情友情之真挚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绪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一、概念:
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 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所谓
“即事”诗,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 界定。是将“写景”、“咏物”、“边 塞”、“怀古”这几类诗词除外的其他 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 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笼而 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What——写的是什么事?
这类诗作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对于引发诗人感慨的 事,我们首先要了解。
古典诗歌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万紫千红总是春——走进中国古典诗歌 PPT课件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 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代表人物:屈原、宋玉
两汉魏晋诗歌
湖北恩施一中 向爱华
汉乐府
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 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 的一部诗集。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 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 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 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边塞战争诗 :高适、岑参、王昌龄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品选读: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 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清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 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 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 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 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 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 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 横。”
•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杜甫
作品选读: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代表人物:屈原、宋玉
两汉魏晋诗歌
湖北恩施一中 向爱华
汉乐府
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 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 的一部诗集。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 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 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 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边塞战争诗 :高适、岑参、王昌龄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品选读: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 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清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 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 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 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 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 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 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 横。”
•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杜甫
作品选读: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间接写别情: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通过写宴席上燃 烧的蜡烛,借物抒情, 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 情。
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雨霖铃 柳永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 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 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 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 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 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 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王昌龄。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 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 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 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一、二句写诗人自己,通过描述寒冬腊月、灯前抱膝独 坐的冷清画面烘托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
三、四句作者运用换位的写法,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 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来表现“思家”之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特征:深秋半夜萧疏清冷。 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
多情自古伤离别
二、惜别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 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 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 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 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 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 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 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 慰,有的兼而有之。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 的高洁品格。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 ——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白描 以动衬静等 语言特点 —— 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写景抒情类
【例】
暮江吟(白居易)
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 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 势。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至四句写五月的天山不见鲜花不见春色,只有大雪和 思乡的《杨柳曲》,极写了边地苦寒的环境;五六句描写将 士们苦战的情景:时间紧凑,战斗生活紧张。后两句直接抒 情,表达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以前面苍凉的环境和极其雄 壮的作战场景描写作铺垫,衬托了将士们的爱国激情。
②根据诗意,说说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 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或诗人的轻松愉快之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 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 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 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
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 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通过景物描 写,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沉的残月、悲啼的乌鸦、满天的霜岸边的枫树、 江上的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等;
古典诗歌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一、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 特点和情调。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这些是诗歌意象的小分类,以后的课程中我 们会专门来研究各种题材诗歌的代表意象。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思乡怀远诗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 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 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 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 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 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 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 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 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 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 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 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 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 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与子交手 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 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 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 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抒情角度: 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 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 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 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后人评价三四 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 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作客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 三四句借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显得深沉 含蓄;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 憾不已,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 这正是出乎常情之处,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如何表达: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①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用“铺”,
这是为什么?
⑴“ 残 阳 ” 已 接 近 地 平 线 , 几 乎 贴 着 地 面 照 射 , 用 “铺”更贴切,更符合实情;(2)铺字显得平缓, 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详的感觉。
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 妙喻。
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 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 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 情。
【一.送别类意象(或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 叙写别后的思念) 】 1. 杨柳。它源于《诗 经•小雅•采薇》“昔我 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杨 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 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 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 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 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 怀远等情思。如柳永 《雨霖铃》词中的“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