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窥镜的改良设计

合集下载

口腔内窥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口腔内窥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36卷第11期 光电工程V ol.36, No.11 2009年11月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Nov, 2009 文章编号:1003-501X(2009)11-0075-04口腔内窥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吴頔,张红霞,贾大功,井文才,张以谟(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 )摘要:本文设计一种口腔内窥镜,以满足牙科医学应用。

整个系统主要由成像系统、照明系统、图像显示及处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系统具有显微放大的功能,并且亮度及色温可调。

文中利用光学软件设计、优化了光学成像系统,给出了系统像差曲线,并构造了光学照明系统。

论文结尾使用口腔内窥镜对两种牙齿模型进行了测试实验,系统成像分辨力高于100 lp/mm,图像清晰,可以观察到牙齿表面的细节。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牙科医学使用要求。

关键词:口腔内窥镜;光学系统;照明系统;牙齿模型中图分类号:TH74;R78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501X.2009.11.016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Oral Cavity Endoscope SystemWU Di,ZHANG Hong-xia,JIA Da-gong,JING Wen-cai,ZHANG Yi-mo( College of Precision Instrument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 Key Laboratory ofOpto-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 Abstract: An oral cavity endoscope was designed t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dentistry. The whole system was composed of imaging system, illuminating system, image display and processing system. The system has the function of micro-amplification, and the brightness and color temperature is adjustable. In this paper, optics software was used to design and optimize the optics imaging system, and gave out the aberration curve. The illumination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the ending of the papers, the oral cavity endoscope was used to test two teeth model. The system resolution is higher than 100 lp/mm and the image is clear. The details of tooth surface can be observ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ntal med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oral cavity endoscope; optical system; illumination system; teeth model0 引言近年来,口腔内窥镜在口腔临床医学中得到迅速普及与广泛应用[1-3]。

牙科医疗设备的改进与创新研究

牙科医疗设备的改进与创新研究

牙科医疗设备的改进与创新研究在医疗设备领域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研究一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个原则也适用于牙科医疗设备。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牙科设备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牙科诊疗需求和患者的期望,同时提高诊疗效率和舒适度,本文将讨论牙科医疗设备的改进和创新研究。

一、牙科医疗设备的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牙科医疗设备已经进行了多次改进。

这些改进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精度,降低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并大大增强医生的诊疗能力。

例如,传统的根管治疗需要医生手工操作,操作灵活度受限,效率低、操作时间长、会出现误伤等问题,而采用了新型根管形状记忆仪器,可以自动控制螺纹溢出,达到准确的治疗效果。

此外,植骨手术需要精细的操作技术,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损伤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仿生学设计和三维打印技术制造出个性化的种植模板,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和安置植物。

改进还涉及到牙科设备的设计,特别是在口腔扫描领域,光学扫描准确度不高,且区域受限。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近年来光电子口腔内窥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让医生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和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和病人疼痛感。

二、牙科医疗设备的创新研究除了改进现有设备之外,牙科医疗设备的创新研究也在不断进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诸如红外线疗法、激光技术和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等创新都已经成为牙科领域关注的焦点。

1. 激光技术激光技术是一项改进传统的口腔医疗设备和治疗方法的重要创新,这种技术可使医生在创新处理方式时更加精准。

口腔医学中使用的低激光诊疗设备有激光缩阴、驱动疾病病菌、牙龈组织塑形、减轻口腔磨损等。

高功率激光的应用无需接触方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准确治疗效果,在口腔疾病、手术治疗及植入修复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特点。

2. 3D打印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未来将会产生诸如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变革,这将大大增强医生的诊疗能力和精准度。

例如,牙科医师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来设计和生产顶级和最先进的牙科设备,如种植模板、正畸辅助器、牙齿修复复合材料等,以及用于加速牙齿移动的矫正器。

内窥镜设计方案

内窥镜设计方案

内窥镜设计方案内窥镜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和目的内窥镜是一种应用于医学诊疗领域的仪器,可以通过人体的腔道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

传统的内窥镜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不够灵活、画面不够清晰等。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内窥镜,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诊疗效果。

二、设计内容和原理1. 设计内容:(1) 内窥镜镜头:采用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可以实时传输高质量的图像。

(2) 内窥镜材料:选择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确保内窥镜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3) 内窥镜长度: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设计不同长度的内窥镜,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4) 内窥镜操作手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柄,使操作更加轻松、精确。

(5) 内窥镜夹持器:设计一个可调节的夹持器,方便医生对内窥镜进行固定。

2. 原理:内窥镜通过腔道进入人体,通过摄像头获取图像,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图像到显示器上,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医生可以通过手柄来控制内窥镜的移动和旋转,以达到最佳的检查效果。

三、设计特点和优势1. 高清晰度的图像:通过采用高质量的摄像头,可以实现高清晰度的图像传输,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2. 操作灵活方便: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柄,使操作更加轻松、精确,减少医生的手部疲劳。

3. 可靠耐用的材料:选择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确保内窥镜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次数。

4. 多样化的长度选择: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设计不同长度的内窥镜,以适应不同的情况,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四、设计应用和前景该内窥镜设计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医学诊疗情况中,特别适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内窥镜的高清晰度图像和操作灵活性将大大提高医生的诊疗效果,并减少了操作的难度和时间。

这一设计方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提升医学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通过设计这种新型的内窥镜,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内窥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升医学诊疗的效果。

该设计方案具备高清晰度图像、操作灵活方便、可靠耐用等特点,在医学诊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口腔内窥镜的生产技术

口腔内窥镜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内窥镜,包括插入部、设置于插入部内的摄像单元及MCU及位移信息采集模块及信号传输模块、与插入部连接的操作部;摄像单元、位移信息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分别与MCU连接置。

利用本技术新型,在显示装置上呈现的图像为被拍摄部分的正向直观图像,检测者能更好的对被测口腔进行操作,避免了现有口腔内窥镜检测图像颠倒或者倾斜,检测者无法正确判断的情况。

技术要求1.一种口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部、设置于插入部内的摄像单元及MCU及位移信息采集模块及信号传输模块、与插入部连接的操作部;摄像单元、位移信息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分别与MCU连接;插入部用于插入到被测口腔内;摄像单元用于采集被测者口腔图像信息;位移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检测插入部在每一帧图像拍摄过程中的旋转角度、旋转速率;信号传输模块用于传输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信息采集模块为加速度传感器和/或角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和/或重力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插入部的中轴线为摄像单元到操作部的连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摄像单元采集的图像,所述显示装置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手机或电脑或平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模式设置模块,用于用户选择自用模式或他用模式;所述自用模式为用户自检口腔的情形,他用模式为用户与被测者相对,对被测者进行口腔检测的情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使用模式设置模块包括设置于内窥镜上的选择开关。

说明书一种口腔内窥镜技术领域本技术新型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对内窥镜姿态变化情况进行采集的口腔内窥镜。

背景技术近年来,在插入部内置有摄像元件的内窥镜在口腔中的检查被广泛采用。

现有口腔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变换位置,其采集的图像会随着插入部的颠倒、旋转而颠倒、旋转,观察功能低,检测者很难对口腔进行准确的操作。

对于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探析

对于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探析

对于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探析作者:周益民朱少华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6期【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我国的医疗和工业建设也随之有了长足的发展。

内窥镜的研究和使用也在我国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尽管如此,我国的内窥镜在图像分析技术和图像显示技术方面与当今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本文笔者将立足于我国当前内窥镜的现状,深入探讨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从而加深其应用价值,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内窥镜技术改进探析一、前言纵观我国医疗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内窥镜的引入和应用在我国无疑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尤其是内窥镜在医疗事业诸如肠胃科,内分泌科等人体内部的疾病来说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应用内窥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医护人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促成患者生命健康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医学意义。

因此,更进一步研究内窥镜的改进方法可谓是迫在眉睫。

二、简述内窥镜内窥镜,简而言之,就是人类借助于外部器械研究自身内部器官的一种医疗仪器。

内窥镜的出现,使人类拜摆脱了对于自身内部疾病的模糊诊断,并且大大提升了人类在探索自身内部器官奥秘的水平。

然而,内窥镜更多的则是应用在医疗事业的方面,在面临一些难以诊断的重大疾病时,内窥镜往往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并且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渗透,基于与高端图像显示技术结合起来的内窥镜诊断技术更是在医学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

在内窥镜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先进的医学器械制造技术,其中更是夹杂了电子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内窥镜的使用人员不仅需要有高超的医学知识,需要对患者体内的各种器官位置和病变组织了然于胸,还要既有一定的电子图像分析能力。

研究对于内窥镜的技术改进的方法,对于我国的多项产业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因内窥镜的广泛应用而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也会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内窥镜技术的革新与未来

内窥镜技术的革新与未来

内窥镜技术的革新与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窥镜已成为世界各地医生探寻疾病的重要工具。

为了更好地疾病的诊治,医学界不断探索和改进内窥镜技术。

本文将从技术革新和未来发展两个方面来讨论内窥镜技术。

一、技术革新1.1 超声内窥镜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声内窥镜已经成为肝、胰、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及肝胆胰等器官疾病的诊治标准方法之一。

它使用高频声波,可在医生的指引下穿过消化道壁和肺的壁,更详细地观察消化管或胰腺的内部结构。

1.2 端腔内窥镜技术端腔内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内窥镜技术,其可以更好地揭示胆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

相较传统内镜技术,端腔内窥镜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检查,并加快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3 光谱内窥镜技术光谱内窥镜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相机透镜内置的各种光源,将不同波长的光发送到肠道内,反弹回来的光被传感器收集。

该技术可诊断许多肠道疾病,如肠癌、结肠炎等疾病。

二、未来发展2.1 像素技术像素技术是指将超高感光元件与数字信号处理器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来提高图像的质量。

这种技术可使得图像更加清晰细腻,并且能够从图像中识别出医生感兴趣的重要物质,为诊断提供了更精确且更有信源的依据。

2.2 无创内窥镜传统内窥镜在进行手术或检查的时候需先切开患者身体,通过外界眼睛或口腔进行操作,而无创内窥镜则在检查过程中不需要切开患者身体,这种方法往往能更方便快捷地进行检查。

2.3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渐成熟,它将在医学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内窥镜中读取影像,并根据内部算法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出病情,加速治疗进程。

总之,作为一种现代医学技术的代表,内窥镜技术与其革新与未来发展均备受医学工作者关注。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它将会极大地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诊断技能,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的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医疗器械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创新技术解析

医疗器械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创新技术解析

医疗器械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创新技术解析口腔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不断创新,为患者带来了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对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一些创新技术进行解析。

一、数字化口腔扫描技术数字化口腔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通过高精度的光学扫描仪器对患者口腔内部结构进行扫描,实现高精度的三维图像重建。

采用数字化口腔扫描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模型制作过程,极大提高了治疗效率。

患者只需进行简单扫描,即可获得相关数据,减少了不必要的痛苦和等待时间。

同时,数字化口腔扫描技术还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和可预测性。

二、口腔内窥镜技术口腔内窥镜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微型摄像头和光源集成到一个小型镜头中,通过口腔内部的显微镜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技术手段。

传统的口腔检查通常需要通过肉眼观察,无法直观地观察到口腔内部的细微问题。

而使用口腔内窥镜技术,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患者牙齿和软组织的情况,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和可视化程度。

同时,口腔内窥镜技术还具有微创性,可以在患者感到舒适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和治疗,减少了不必要的痛苦和创伤。

三、激光技术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激光技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激光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控制性。

激光可以通过选择性光热效应作用于口腔组织,可以有效地去除病变组织,同时对周围健康组织影响较小。

此外,激光还可以用于口腔手术的止血和消毒,能够减少手术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激光治疗具有微创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优点,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3D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也在口腔修复领域中找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口腔修复通常需要通过构建模型、制作牙冠等多个步骤来完成,费时费力。

而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数据直接打印出精确的修复体,大大缩短了修复时间,提高了修复效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浅谈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改进设计

浅谈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改进设计

浅谈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改进设计作者:刘艳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年第15期摘; 要:在传统的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中,临床医学领域普遍采用标清的内窥镜摄像系统用于医学检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兴起,为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提供了实现远程医疗的可能性。

该文主要围绕医用内窥镜和医用内窥镜用手柄的硬件结构设计、医用内窥镜硬件电路设计以及医用内窥镜处理器结构设计4个方面的改进展开论述,目的在于提高医用内窥镜摄像设备的便携性和精准度。

关键词:内窥镜;硬件设计;多路高清视频输出;远程医疗中图分类号:TP274.2; ;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国产器械替代政策的影响下,微创医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传统医疗内窥镜摄像系统采用标清图像用于医学检查和治疗手术,因其图像质量不高,对于医疗工作者准确诊断,极易带来许多不确定性。

因此医疗工作者对于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的高清化和便携性。

内窥镜作为微创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包括3个部分:摄像手柄、光源、卡口镜头。

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解剖部位的变化。

作为临床医学常用设备之一,传统的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不方便携带、图像不清晰等缺点逐渐显现出来,该文主要介绍了医用内窥镜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现有医用内窥镜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1 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发展现状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主要应用于临床各领域微创手术中,是现代外科医学诊断、手术治疗应用的一种医疗前沿技术,通过显示系统将内窥镜近距离观察病灶,放大手术视野,降低患者在传统手术盲目性风险,大大减少脏器的损伤和功能干扰,缩短了术后的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更加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

因此,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在临床各领域微创手术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的医用电子内窥镜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主要有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内窥镜的改良设计
发表时间:2013-03-22T11:23:01.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周嵩琳柳海许亮柴琳[导读]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记录口腔治疗的整个过程的动态图像,比如用来教学或用于手术过程的记录和展示。

周嵩琳柳海许亮柴琳 (皖南医学院医学三系 241000) 【摘要】目地:研制出图象更加清晰稳定,可以用于口腔治疗的新型口腔内窥镜光学系统。

方法:本课题组已在上一项目中研制出一种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ODVL—101型,并制作出样品在临床上试用,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项目本课题组在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ODVL—101型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进,研制ODVL—102型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缩小内窥镜的体积,使口腔医生进行治疗操作时,在患者口腔内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二是给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加装无线影象传输系统,使图象数据无线传输,不仅可以减少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的连接数据线,使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使用时更为方便,灵活,还可以使图象数据方便地上传到口腔诊室的无线局域网。

结论:研制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可以创新一种新的口腔医疗方式,不仅能提高口腔医疗水平,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还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

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一定能推动口腔医疗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内窥镜
【中图分类号】R44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290-02 口腔内窥镜是口腔门诊常用的口腔设备,可以拍摄患者口腔内的影像,多用于医患之间的交流和医生制作带有图像的病例。

现有的口腔内窥镜多设计成笔式,在镜体的一端设计为摄像头,镜体的另一端设计为手柄。

图像的传输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数据线联接外接显示器,一种是通过无线传输联接接收器和显示器,还有一种是直接在镜体的手柄上安装一块显示屏,医生通过观看手柄上的显示屏进行操控。

第一、二种形式中显示屏较大,一般放置在牙椅和工作台上,可以方便地进行医患交流。

第三种设计有利于医生的操控和图像捕捉。

目前的口腔内窥镜都具有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的捕捉功能,但在临床使用时大多只用来捕捉静态图像,其主要原因是口腔内窥镜设计成笔式由医生手持,无法在长时间内保持与目标的相对位置不变,医生手部轻微晃动就可导致图像模糊或目标丢失。

另外口腔内窥镜由医生手执也影响医生的操作,因此临床上口腔内窥镜多只用来捕捉静态图像。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记录口腔治疗的整个过程的动态图像,比如用来教学或用于手术过程的记录和展示。

为了实现对动态治疗过程的记录,在国外有人设计一种口腔内窥镜通过支架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可以保持摄像头与口腔内目标的相对位置不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摄取动态影像,但这种方式患者需要在治疗时头部戴一个固定支架,不容易接受,同时支架也影响了医生的操作。

我们也对传统口腔内窥镜的笔式设计进行改良,以解决口腔内窥镜无法记录长时间的动态影像的问题。

设计思路是将内窥境的摄像头部份安装在开口器上,医生在进行治疗时使用开口器支撑患者的口腔,在目标相对的开口器臂上固定摄像头,并调节摄像头的方向,使之能显示清晰的图像。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摄像头无需医生手执,同时由于开口器的支撑患者口腔大小固定,摄像头与目标之向的距离,方位都是固定的,可以清晰记承整个治疗的动态影像,开口器体积较小,不会影响医生的操作。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彤辉柳海周嵩琳金艳艳解鑫程学智陈丹;支架式口腔内窥镜的设计与实现[J]. 医疗卫生设备,2011,27(7):15-17
[2]张薇;田维坚;张宏建;;二元变焦内窥镜光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10年01期
[4]殷操,张颂农,欧尧,颜继雄;口腔黏膜病内窥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11期
[5]YANG Shao-hua,LI Bin-kang,FENG Bing,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High Speed High Resolution CMOS Imaging Acquisition System [J].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2006,33(11):133-136 [6]LI Jing-yan,LIU De-sen,LIU Gang,et 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ndoscope Optical System [J]. Medical Equipment,2005,18(7):9-12. [2]
基金项目:皖南医学院2011年科研项目WK201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