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精选语文测试卷(有答案)
2019学年陕西西北大学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陕西西北大学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怃然(wǔ)喟然(kuì)醴泉(lǐ)徽招(zhǐ)B.羸瘦(léi)粢乘(chéng )孳孳(zī)暴戾恣睢(suī)C.朝觐(jìn)诘责(jié)冠礼(guān)畏葸(xǐ)不前D.怵惕(shù)泠然(líng)呺然(xiāo)槁项黄馘(x ù)2.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使子路问津(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晨门曰:“ 奚自?” (疑问代词,为什么)B.如有所立卓尔(卓越,突出)___________ 人不堪其忧(可以)C.在家无怨(古代大夫的家族)___________ 樊迟未达(通达)D.尧舜其犹病诸(担忧,忧虑)___________ 见危授命(授予)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B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C .于禽兽又何难焉___________D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4. 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之欲疾其君者C.不若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可得闻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寡人之耳者5.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 .彼且奚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莫之伤B.故往贷粟于监河侯______________ 约我以礼C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___________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_____________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6.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__ )例句:其何以行之哉A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回也非助我者也C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______________D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7.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先秦是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
精品解析: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这种强调法度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作为文化自新的一种体现,在汉代法律思想嬗变及传统社会法律思想确立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汉初,统治者在法律思想上明确提出了“以道统法”之说,表明黄老学说也肯定法律在治国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强调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要遵循“道”的原则和精神。
汉初黄老思想家对法家理论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既批判严刑苛法对社会关系的破坏作用,又认识到立法制刑、悬赏设罚具有分别是非、明辨好恶、审察奸邪、消弭祸乱的积极意义。
而道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所以汉初又提出“法随时变”的观点,这也与法家“法与时转则治”的理论相契合。
受黄老思想影响,汉初往往“木诎于文辞”者被重用,“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口辩”“文深”甚至成为晋职的障碍。
黄老政治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居功至伟,但无为而治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也造成社会矛盾的不断酝酿、积聚。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创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黄老之学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变化,儒家思想进而渐兴。
当然,儒家思想也需要有一个调整自身、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因此只能暂且权以“缘饰吏事”,新秩序暂告缺失使得法家思想所受束缚骤然减少,在由道法转为儒法的过渡期内重被释放。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这种强调法度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作为文化自新的一种体现,在汉代法律思想嬗变及传统社会法律思想确立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汉初,统治者在法律思想上明确提出了“以道统法”之说,表明黄老学说也肯定法律在治国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强调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要遵循“道”的原则和精神。
汉初黄老思想家对法家理论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既批判严刑苛法对社会关系的破坏作用,又认识到立法制刑、悬赏设罚具有分别是非、明辨好恶、审察奸邪、消弭祸乱的积极意义。
而道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所以汉初又提出“法随时变”的观点,这也与法家“法与时转则治”的理论相契合。
受黄老思想影响,汉初往往“木诎于文辞”者被重用,“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口辩”“文深”甚至成为晋职的障碍。
黄老政治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居功至伟,但无为而治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也造成社会矛盾的不断酝酿、积聚。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创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黄老之学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变化,儒家思想进而渐兴。
当然,儒家思想也需要有一个调整自身、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因此只能暂且权以“缘饰吏事”,新秩序暂告缺失使得法家思想所受束缚骤然减少,在由道法转为儒法的过渡期内重被释放。
陕西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答案解析卷

! 三" ! & 分" #&' ! & 分" ! # " 不亦乐乎0人不知而不愠 ! ! " 不与秦塞通人烟0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 " 佛狸祠下0一片神鸦社鼓 ! 每空 # 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掉字或颠倒词序等情况#不给分"
党% #事理不通' +项兼有 ) &(两项错误'
##' ! % 分" + 解析 削籍之$ 籍% #非$ 籍贯% 而指官名册(削籍#即革去官职#永不录用#这是一种对犯事官员较重的
处理方式'
#!' ! % 分" ( 解析 $ 众人为难他% 分析不当' 原文的 $ 众难之 % # 意为 $ 众人觉得这有困难 % # 这从后面樊莹的 $ 何
#/' ! % 分" * 解析 从上文语境看#文章已由文字论及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问题# 所以补写句子的落点应在文化 &+两项' * &+两项都是否定式反问句# 表肯定的意思# 其中 *项又是判断句# 肯定语气更重# 上#故排除 (
故选 *项4; + 解析 原句主要有两处错误#其一#从语境&语意看#$ 在黑白间架上传承中华文化 % 的 $ 上 % 不够恰切(
* *
( 一定要是) 改为( 须为) $ ( 投稿) 改为( 赐稿) % 修改正确一处得 # 分共 - 分 !#' & 分 + 答案示例,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新高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柯布西耶和他的建筑思想①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建筑师这样规划理想中的“光辉城市”:②“一天早上,你在宽敞明亮的房间中醒来,室内温湿度宜人,这是因为配备了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
房屋的尽头是一面完整的中空玻璃墙,清澈的绿意在窗外徐徐展开。
”③今天的我们惊讶地发现,某些瑰丽的想象,比如中央空调系统、玻璃幕墙等都已成为现实,而比现实更瑰丽的想象,比如底层架空所带来的苍茫、道路从地面删除所带来的自由,这种全新的空间秩序,依然诱惑着今天城市钢筋森林里的我们。
④这位建筑师就是勒·柯布西耶。
621年4月6日,他出生于瑞士,由画家转型为建筑师。
⑤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是20张城市规划图纸,笔笔倾注着他的心血,像一本详尽的城市使用说明书。
是一本厚厚的书籍,他在书中写尽了对未来城市的狂热想象。
是一种深刻的批评,针对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的滥用所造成的重大社会危机;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以财富积累为唯一目的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人类正常的欲望和享乐,而是贪婪、惰性和懦弱,以及各种各样的挥霍。
⑥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分为两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323年的萨伏伊别墅和13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上世纪50年代以后,他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朗香教堂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⑦在柯布西耶所有的经典作品中,朗香教堂是经典中的经典。
⑧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的一座小山顶上,1350开始设计建造,1355年落成,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表现力的建筑之一。
2019-2020学年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时下热播的、由作家猫腻网络小说《庆余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引发全网热议。
除了改编尊重原著、表演到位、制作精良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著将千百年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展现在众人眼前,用文化的力量引发读者深深的情感共鸣。
有些精彩篇章,如庄墨韩与范闲“朝堂斗诗”的情节,直接取用古代诗词的精粹制造故事爽点,在弘扬传统文化之美上有着“点穴”之功。
近年出现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都注意汲取传统文化营养,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
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的《诛仙》是一部东方玄幻仙侠小说,作家以道家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基本立意,采用蕴含东方文化神韵的故事来架构。
在人物描写、氛围营造和语言表达上,《诛仙》吸收和化用了《山海经》等古代文化典籍元素。
作者在创作中又受到《蜀山奇侠传》《鹿鼎记》等现代仙侠武侠小说影响,将其神韵融入作品血脉,使《诛仙》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理解和艺术阐释。
网络文学创作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为文学的“精神血脉”,网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构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与时代价值共振的“精神家园”。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材料二:近年来,网络文学持续高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持续深耕,日益向着精细化、多方位、纵深化发展。
日渐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渊源,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发轫时就模仿经典或戏仿名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一些早期作者,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
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陕西省西北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模试卷(十二)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人们常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 ,______ ”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比”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诗经•卫风•氓》中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淡薄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赤壁赋》中,作者把客人的洞箫声描摹得生动传神,其中“______ ,______ ”两句,连用比喻,突出了乐声的悲凉、幽怨。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中吕)普天乐•秋怀[元]张可久为谁忙?莫非命。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①,笑我飘零。
【注】①“钓鱼子陵”二句:严光,字子陵,刘秀请他做谏议大夫,他辞官不就,隐居富春山下,每天钓鱼;张翰,字季鹰,见秋风起思家乡莼菜鲈鱼脍,遂归隐。
对这首元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此曲以“忙”字为全篇诗眼,贯穿始终。
B.“西风”“红叶”紧扣标题中的“秋”字。
C.曲中化用语典、引用事典,皆贴切自然。
D.整首元曲语言风格刚健豪迈、沉郁蕴藉。
“青天蜀道难”解释为:“哪怕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也曾艰难跋涉”或者“求取功名之路就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一样充满艰辛”。
哪一种更好?请你结合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欧洲航天局“盖亚”(Caia)项目的科学家、荷兰天文学家安东尼•布朗率领其团队______ ,研究数据集,发布了“盖亚”探测器对十多亿颗恒星的大规模追踪数据,首组重要数据是由一张大小为551GB、详细记录超过13亿颗恒星位置和运动的星图组成。
布朗性格沉着冷静,他的细心和专业对盖亚数据集的发布至关重要。
星图一经发布,全世界的研究人员______ 地想深挖这组数据。
陕西西工大附中2019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练习--语文

陕西西工大附中2019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练习--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维的“名大伙”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伙”的特别定位不仅是介乎“大伙”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判标准之下的特别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差不多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
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
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要紧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
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伙”之外的首要缘故也确实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
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
“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确实是典型论调。
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确实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
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基本上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伙”的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伙”资格的必备条件。
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伙”。
王维之因此“大伙不足”,要紧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
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工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瘙痒(sào)豇豆(ɡānɡ) 捋虎须(luō)出头露面(lòu)B.怪癖(pǐ)说服(shuō)好莱坞(wù)戏谑之言(xuè)C.札记(zhá)蹩脚(bié)潜意识(qiǎn)剑拔弩张(nǔ)D.皴裂(cūn)槟郎(bīn) 喝倒彩(hè)里应外合(yìnɡ)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经典著作具有不朽的性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唯有经典著作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
故居和陵墓都会颓败消失,政绩和证章也会在风云变幻中失去光彩,而经典著作则与世长存,历久弥新。
B.世界经济正处在衰退期,主要经济体能把国计民生安抚好,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谁还有闲情逸志来办奥运?里约获得申办权时信心满满,到现在诸病缠身,巴西没有改弦易辙就已经够意思了。
C.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卓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
当诱惑袭来,高尚纯美的思想便会像仁慈的天使,翩然降临,一扫杂念,守护心灵。
D.有的人在一个行当里稍稍弄出了点名气,就有人送上大师的名号,送者不必花昂贵的帽子制作费,受者嘴上谦虚哪里哪里,心里却颇为受用,以为在别人心中自己真的有了至高无尚的地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保障G20峰会的顺利召开,市政法委对维稳安保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在督查中发现个别单位和部门存在管理不足的问题,有些漏洞还不止一个。
B.在同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过程中,张自飞善于开动脑筋,屡出奇招降服犯罪分子,先后四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016年更是被评为“十佳政法干警”。
C.李教授平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一旦谈到自己的专业便变得异常健谈,最近又在核心期刊了发表了文章,观点石破天惊,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D.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对记者说,这个人两三岁时父亲就没了,小学没毕业就跟着别人进城打工去了,十几年过去了,不成气候,从来没有回过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写乡村小说的时候,像婴幼儿模仿大人说话似的模拟乡人说话的口吻,我感觉到了乡人语言的魅力,也体味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思维习惯等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
B.这次校园文化节的重头戏是那场大型文艺汇演,这完全是由我们学生自己负责节目编排、主持人组合和舞台布置等事项的一次活动,整台节目进行了将近三个多小时。
C.教育部一位官员不久前说,现在一些大学生,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愿意洗,宁可付一笔快递费,把积压多日的脏衣服打包寄回家,让家长洗好了再寄回来。
D.客人们开始还互相抱拳致敬的,酒过三巡便个个傲慢起来,虽然都是一些科长处长的,可他们共同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自我感觉良好,都觉得天下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这一天,阿Q在赵太爷家里舂了一天米,吃过晚饭,便坐在厨房里吸旱烟。
倘在别家,吃过晚饭本可以回去的了,但赵府上晚饭早,虽说定例不准掌灯,一吃完便睡觉,然而偶然也有一些例外:。
因为这一条例外,所以阿Q在动手舂米之前,还坐在厨房里吸旱烟。
A.在赵大爷未进秀才和阿Q来做短工的时候,准其点灯读文章和点灯舂米。
B.其一,是阿Q来做短工的时候,准其点灯舂米;其二,便是赵大爷未进秀才的时候,准其点灯读文章。
C.在阿Q来做短工和赵大爷未进秀才的时候,准其点灯舂米和点灯读文章。
D.其一,是赵大爷未进秀才的时候,准其点灯读文章;其二,便是阿Q来做短工的时候,准其点灯舂米。
6.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4分)2015年7月14日,经过9.5年共计50亿千米的飞行,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探测器在约7750英里上空飞掠冥王星,对冥王星进行了约150项观测工作,采集了大量数据。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鲜为人知的星球之一,其发现要追溯到1930年,24岁的美国天文学家汤博通过查看大量星空照片,确认位于太阳系边缘的这个小光点,并在英国11岁小女孩的建议下以希腊神话中冥王普鲁托的名字命名它。
2006年,美国宇航局发射“新视野”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对冥王星的首次探索。
“新视野”携带了7种科学仪器,还有包括一盎司汤博的骨灰、冥王星邮票及美国硬币等9件纪念品,以超过3万英里/小时的速度飞往冥王星。
这次“新视野”号探测器的造访,传回了大量的冥王星照片,包括最近距离的真实画面。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接近冥王星的一次探测,也是距离地球最远的一次空间探索任务。
美国宇航局的专家称,有关冥王星的全部数据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传输完毕。
、、、7.校团委暑期将组织全校师生向西南山区翠山初级中学捐书,其中要求高三同学每人捐两本具有一定阅读价值的图书,并写几句推荐语附在扉页上。
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书名及相应的推荐语。
(书名除外两处各不超过50个字)(5分)⑴《》:⑵《》: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
为什么“士”成为治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呢?这是根据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一个基本假定:“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
如果想了解科举为什么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便已在中国萌芽,而且先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我们不能不从“士”的起源和流变说起。
在西周的“封建”制下,“士”是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但从春秋时期起,“封建”制逐渐解体。
一方面,上层贵族有下降为“士”的,另一方面,下层的“庶民”也有上升为“士”的,于是“士”的数量开始激增。
与此同时,“士”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的“文士”,相当于社会学家所谓“文化事务的专家”。
这一社会变动至战国时期完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便代表了“士”的原型。
儒、墨两家在思想上虽有分歧,但却同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为“士”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
孔子“士志于道”的名言已对于“士”的社会功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担当起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重任。
墨子处身于战国初期,“士”在政治上已远比春秋时代活跃,所以他更进一步要求各国国君“尚贤”和“亲士”。
在积极方面,他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因为他们“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君主必须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在消极方面,他更发出警告:“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
从公元前5、4世纪之交起已有魏文侯受“经艺”于子夏和鲁缪公敬礼子思的记载。
公元前4世纪中叶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网罗“学士且数百千人”,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礼贤”机构。
自此以后各国为了变法图强,无不以“招贤纳士”为当务之急,而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
但当时的“士”都是所谓“游士”,不受“国”界的限制,他们人数十分庞大,又经常流动于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国际”性的势力。
正因如此,当时衡量一“国”或一个政治集团的实力,“士”的高下与多寡竟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指标。
(节选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有改动)8.下列选项中关于“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很早已在中国萌芽,“士”阶层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被纳入行政系统的,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B.“士”的综合素质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中最高的,他们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C.“士”的原型主要是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这两大学派的倡导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
D.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等“战国四公子”及吕不韦等都拥有众多的“士”,这是他们政治及经济实力的表现。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士”曾经是古代贵族中身份最低的一级,后来逐渐被各国国君所看重,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
B.春秋时期起,“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从而“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文士”。
C.儒家学派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他们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社稷的珍宝,认为君主应该善待他们。
D.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礼贤”机构,受此影响,各地君主纷纷有礼贤之举,如魏文侯礼遇子夏等。
10.根据相关内容,说说“士”之于一国的作用。
(3分)答:(二)阅读短文,完成1—8题。
(20分)《镜子》田洪波有两件事,我认为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镜子,其中一件是老外干的,另一件也是老外干的。
我把它们分述如下:第一件事: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
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
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所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真是闻所未闻!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怎样一种因素(体制?岗位责任制?金钱的诱惑?铁的纪律?敬业精神?个人品德?还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在时空中更新换代了数茬人的机构,虽经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奋责任、一个承诺?面对咱们自己的豆腐渣工程,我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第二件事:在东北地区滨洲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长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
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的工程师。
这位工程师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
当工程进度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打通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来抵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
这种自责方式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
我们太习惯于在失败面前寻找“客观原因”了,我们也太习惯于在失误面前为自己开脱了。
一个肩上负有责任的入,出了天大的责任事故,别说引咎自杀,辞职谢罪的也少有。
一位异国女工程师喷洒着鲜血的自责行为,让我异常分明地看到了我们灵魂中的暗点。
以上两个故事,将是我后半生永不丢弃的镜子,既照我的言行,也照我的内心,我愿意把这两面镜子送给所有有自省精神的入。
根据短文回答问题(1)第1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后半部分本可以改为这样一句:‘两件都是老外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