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认知疗法及其预防抑郁症复发的研究评述_黄明明

合集下载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药物对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药物对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药物对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究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药物对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纳入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各有4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和正念认知疗法联合治疗。

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评分皆有下降,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好转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采取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抑郁及焦虑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正念认知疗法;药物;抑郁症;残留症状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是在治疗完成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残留症状,这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采取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是提高抑郁症患者康复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是一种结合了正念(mindfulness)和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和减缓情绪问题,特别是抑郁和焦虑情绪[1]。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因此我院对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80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每组各4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有男性17例、16例;女性23例、24例;年龄18-60岁、19-59岁;平均年龄(35.22±5.37)岁、(36.53±6.22)岁;病程3-22个月、4-21个月;平均病程(9.56±1.91)个月、(9.62±1.21)个月。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引言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担。

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正念认知疗法和穴位按摩作为两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研究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的影响,为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正念认知疗法正念认知疗法,又称正念疗法,是一种源自佛教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通过培养患者对当下的正念和接纳,帮助其摆脱思维和情绪的困扰,学会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困难。

正念认知疗法强调“行为”的改变和“认知”的改变,通过正念的训练和自我观察,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并学会积极应对。

穴位按摩疗法穴位按摩疗法是一种源自中医的传统疗法,通过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穴位按摩能够缓解情绪压力,促进身心放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程度。

正念认知疗法通过培养患者的正念和自我观察,提高其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升自我效能。

穴位按摩则能够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消除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增加患者的身体力量和抗压能力,从而对自我效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一项研究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自我效能明显提高,对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能够更加积极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这表明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状况和境遇进行客观认识和积极面对的心态。

正念认知疗法通过引导患者接纳当下的状况,不再逃避和否定,帮助其摆脱对疾病的消极情绪,拥抱自己的内心世界。

穴位按摩能够通过舒缓身心,缓解情绪压力,提高患者的抗压能力,从而促进其对自我接纳。

正念实践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研究

正念实践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研究

正念实践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研究焦虑和抑郁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正念实践对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正念实践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正念,即“mindfulness”,是一种专注于当下的意识状态,通过觉察和接受当前的感受、情绪和思维,而不加以判断或评价。

正念实践是通过冥想、呼吸练习、身体感知等方式培养和加强正念的能力。

正念实践的核心理念是以一种开放、非判断、接纳的态度去面对内心的体验,从而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研究表明,正念实践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正念实践能够帮助人们减少焦虑情绪。

焦虑常常伴随着过度思考、担忧和恐惧,而正念实践通过培养专注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和接纳焦虑情绪,从而减少焦虑的程度。

一项研究发现,参与正念冥想的人群在焦虑程度上有显著的改善,与未参与冥想的人相比,焦虑症状减轻了很多。

其次,正念实践对抑郁情绪也有积极的影响。

抑郁常常伴随着自责、自卑和消极思维,而正念实践通过培养觉察和接纳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从而减轻抑郁的程度。

一项研究发现,进行正念冥想的人群在抑郁程度上有明显的改善,与未进行冥想的人相比,抑郁症状得到了缓解。

此外,正念实践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能力。

焦虑和抑郁常常伴随着对自己的否定和不满,而正念实践通过觉察和接纳当前的自身状态,使人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一项研究发现,参与正念实践的人群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未参与实践的人群。

最后,正念实践还可以改善人们的注意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焦虑和抑郁常常伴随着注意力的困扰和情绪的波动,而正念实践通过培养专注和觉察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一项研究发现,参与正念冥想的人群在注意力和情绪调节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正念疗法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

正念疗法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

正念疗法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正念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修行方法,源自佛教,旨在通过觉察并接受当下的感受和情绪,以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近年来,正念疗法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临床医生所重视,并被用于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本文将对正念疗法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正念疗法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正念疗法通过培养患者的觉察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内心体验。

在正念疗法的指导下,抑郁症患者学会停下来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不再盲目地受其影响。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如何影响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情绪调节和自我管理。

正念疗法还能够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乐观情绪和心态。

二、正念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1. 减轻抑郁症症状:研究表明,正念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通过参与正念疗法,患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体验,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抵抗与否定,从而减轻抑郁症的症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 提高生活质量:正念疗法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建立更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在正念疗法的指导下,患者学会更加关注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乐观的情绪和心态,逐渐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3. 减少复发率:正念疗法不仅能够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减少抑郁症的复发率。

持续的正念练习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降低被负面情绪所困扰的程度,从而减少抑郁症再次发作的可能性。

三、正念疗法在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1. 个体化的干预方案:正念疗法可以根据抑郁症患者的不同特点和临床症状,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

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观察,制定相应的正念疗法干预计划,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应对抑郁症带来的心理困扰。

2. 配合药物治疗:正念疗法可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 Cognitive Therapy, MCT)和穴位按摩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法。

而正念认知疗法和穴位按摩联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有何影响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念认知疗法和穴位按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正念认知疗法是一种将正念和认知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培养患者对当下的关注和意识,帮助他们接受自己和周围环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穴位按摩是一种利用对特定穴位进行按摩来调整身体机能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传统中医疗法,已经被证实对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正念认知疗法和穴位按摩联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有着积极的影响。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程度,而自我接纳是指个体能够接受和认可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内在体验。

这两者在抑郁症患者中往往受到严重的影响,而正念认知疗法和穴位按摩联合治疗则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

正念认知疗法通过培养患者对当下的关注和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内在体验。

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念认知疗法训练,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接纳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和认可自己的情感状态,不再将自己局限在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这种情感上的接纳也使得他们的自我效能得到了提升,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正念认知疗法和穴位按摩联合治疗在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这种联合治疗不仅可以通过心理层面的训练和调整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能力,更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在生理上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况,使得治疗效果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持久的改善。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正念认知疗法和穴位按摩联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有着明显的积极影响,但是在进行这种治疗时仍然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临床特征。

正念认知训练对中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正念认知训练对中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正念认知训练对中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正念认知训练对中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方法:将86例中青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

对照组给予抗抑郁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正念认知训练。

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

结果: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正念认知训练能够改善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应对方式。

【关键词】抑郁症;正念认知训练;抑郁状态;应对方式【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354-02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意志活动减退及思维迟缓等症状,常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且具有高复发性、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1],不仅加重了家庭和社会负担,也成为一个严重的医疗问题。

近年来,在家庭、工作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青年人群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抑郁症总人数的3%~9%[2]。

心理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正念认知训练应用于中青年抑郁症患者,在改善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中青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年龄18~50岁;(2)符合《中国精神疾病的分类方法与诊断标准》[3]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3)病情处于稳定期,自我意识清楚。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2)语言、听力功能障碍者;(3)合并肿瘤;(4)合并重要器官疾患者;(5)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训练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

对照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23~50(34.92±4.33)岁;病程1~6(2.95±0.56)年;受教育程度:≤初中20例,≥高中23例。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正念认知疗法和穴位按摩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和身体疗法,它们分别从心理和身体两个层面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和治疗。

正念认知疗法强调个体对自身感知和意识的觉察,通过调整思维和情绪来减轻抑郁症症状。

而穴位按摩则是通过针对特定穴位的按摩和刺激,来调节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缓解身心压力和疲劳,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

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接纳的影响。

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和信念,而自我接纳则是对自我认知和接纳的态度。

这两者在抑郁症患者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和身体疗法来提升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选择了一批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他们分为三组:正念认知疗法组、穴位按摩组、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组。

每个组别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干预结束后对所有被试者进行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的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

结果显示,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组的被试者在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上均有显著的提升,而单独的正念认知疗法组和穴位按摩组的提升效果较弱。

这一结果表明,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提升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具有显著的效果。

而这种效果的产生可能是通过心理和身体双重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念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从而提升自我效能。

而穴位按摩则可以通过改善身体的能量流动和舒缓身心压力,帮助患者舒缓和缓解抑郁症症状,进而提升自我接纳和自我效能。

综合以上分析,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效果。

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和干预时间较短,研究结果可能还需要在更大的样本和更长的干预时间下进行验证和深入研究。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关注和探讨正念认知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和有效的依据。

正念干预在治疗抑郁症中的有效性研究

正念干预在治疗抑郁症中的有效性研究

正念干预在治疗抑郁症中的有效性研究:一项详细具体的综合分析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正念干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近年来备受关注,被认为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具有潜力。

本研究旨在系统地评估正念干预在治疗抑郁症中的有效性,并提供详细的综合分析。

1.引言: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兴趣丧失、消极思维和身体症状为特征的心理疾病。

虽然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心理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备受关注。

正念干预是一种基于正念(mindfulness)的心理疗法,通过培养注意力和接纳当前体验的方式,帮助个体减轻情绪困扰和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然而,对正念干预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详细而具体的研究仍然有限。

2.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以下步骤来评估正念干预在治疗抑郁症中的有效性:2.1文献检索:通过在多个数据库(如PubMed、PsycINFO和Cochrane Library)中进行关键词搜索,检索相关的临床试验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包括 "抑郁症"、"正念干预"、"心理疗法" 和 "有效性" 等。

2..2研究筛选: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

纳入标准包括:研究对象为抑郁症患者,应用正念干预进行治疗,包含与抑郁症症状、情绪状态或生活质量相关的评估指标,以及具有足够的样本量和研究设计的文献。

2.3数据提取:从纳入的研究中提取相关数据,包括研究特征(如样本量、研究设计、干预时长)、干预措施的详细信息(如正念干预形式、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主要结局指标的测量结果。

2.4数据分析: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包括总结和描述每个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发现。

定量分析采用荟萃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效应量和合并效应量,评估正念干预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整体效果。

3.在30篇符合标准的研究中,正念干预显示出对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深刻地影响个体心理的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革新,这些理论技术大多创造性地融合了辩证法、灵性以及正念等观念,对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经典咨询理论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由认知疗法汲取正念(mindfulness)的思想理念,基于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cation,MM)技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正念认知疗法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正念认知疗法及其在预防抑郁症复发等研究和应用方面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加大其在我国的本土化研究与应用力度。

一、正念与正念训练正念是融合了佛学禅修与心理学思想的心理咨询理念,它的提出为心理咨询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关于“正念”的概念内涵,学者们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国内有研究[1,2]认为,正念是对当下体验的觉知状态和特质,也是一种心理咨询方法。

Shapiro和Carlson[3]认为,正念包括正念觉知(mindfulness perception)和正念训练(mindfulness training),其中正念觉知是指连续性的意识状态,个体自由而深度的觉知;正念训练则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意识关注过程,这个过程涉及思维与觉察的形成。

由此可见,正念训练强调全身心地活在当下,关注此时此刻的内心体验。

正念训练是马萨诸塞大学医疗中心的卡巴金(Jon Kabat-Zinn)及其同事创建的,它是一种心理咨询实践技能,在焦虑、抑郁等方面已有研究[4,5]。

正念训练的目的是引导练习者以接受、不加评判的心态持续察觉和关注当下的体验,它强调躯体感觉、思维过程和情绪体验,倡导以开放接受的姿态主动关注一些痛苦体验,正念认知疗法及其预防抑郁症复发的研究评述●黄明明 王立君(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摘要:正念指对当下体验的觉知状态与特质及其干预方法。

正念认知疗法整合了认知疗法和正念的思想理念,以正念训练为核心,以正念冥想为主要的训练技术,在预防抑郁症复发等心理咨询实践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从正念认知疗法及其预防抑郁症复发两大方面进行评述,旨在指明该理论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正念;正念认知疗法;抑郁症复发;预防机制有利于发现问题并有效地采取应对策略。

因此可以认为,正念既是一种对当下体验的觉知,也是一种开放自由的关注过程,是概念与技能的统一体。

它包括了正念感知和正念训练,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已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闪光点。

二、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一)正念认知疗法的产生早在1979年,卡巴金等人便在麻州大学医学院开设了心理减压诊所,并设计了“正念减压疗法”,正念疗法由此诞生。

正念疗法原本是协助来访者运用正念禅修的方式处理压力、精神困惑等问题的,之后被广泛运用在临床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正念认知疗法是由J. Teasdale等人融合了认知疗法和正念减压疗法而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解决长期抑郁症复发问题的一种心理疗法[6]。

正念训练是MBCT的核心技术,它引导训练者面对而不是逃避潜在的困难,同时来访者被要求培养一种开放的、接受的态度来应对当前出现的想法与情绪,这种训练可以在早期察觉到导致抑郁症复发的消极思维模式,从而停止应激反应,转为内省,进而消除抑郁症的复发[7]。

MBCT很少去关注思维内容的改变,相反,它更强调改变对思维、情绪和躯体感觉的察觉及其关系,其目的也是教导来访者在心理问题缓解阶段更好地察觉他们的思维、情绪和躯体知觉,并改变自身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正念认知疗法的基本内容目前,在应用MBCT指导心理咨询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八周正念认知治疗方案和正念冥想技术。

在我国就早已有大量研究[2,8,9]表明正念冥想技术在改善思维、情绪和注意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技术现已成为MBCT中关键的内容之一。

八周正念认知治疗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使来访者聚焦于当下的体验,帮助来访者形成自由灵活的思维模式。

整个方案需要八周时间完成,每周一次,每次大约维持两个小时。

治疗活动中运用正念冥想技术对来访者进行正念训练,包括全身扫描、静坐冥想、行走冥想和三分钟呼吸空间四个步骤,具体流程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全身扫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练习者排除外界干扰,集中注意力,为后续的训练做准备。

在对全身进行扫描时,先闭上眼睛,按照固定的顺序(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逐个扫描,精细地觉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这样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上来,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

静坐冥想。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步骤,此时进入了正念冥想技术的实施阶段。

训练者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有意地、不逃避地、不加评判地观察自己伴随呼吸时躯体的起伏,关注身体的各种感觉,同时也注意周围环境氛围的变化,体验当下的觉知状态,直至体验消失。

行走冥想。

当体验状态消失时,训练者要起身行走。

这种行走是自由放松的,在行走过程中,训练者不在乎怎么走,而是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脚部及其与地面接触的觉知。

此时的行走整合了瑜伽和正念训练,强调的是对运动过程中的躯体觉知。

三分钟呼吸空间。

在这项练习中,训练者闭上双眼静坐,和坐禅有点相似。

此时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伴随着均匀的呼吸,训练者快速扫描全身,细细地感觉腹部等躯体的变化。

然后,把注意力停留在躯体异样的感觉之上,并将这种感觉命名。

这种练习简单易行,但必须使之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维持八周时间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其间,咨询师起到的是指导作用,来访者则体现了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抑郁症的易复发性及其预防机制(一)抑郁症的易复发性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

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悲伤、失去兴趣、睡眠和饮食失调、运动迟缓或易怒、无精打采等现象。

复发次数在三次及以上者被视为重症抑郁症患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

抑郁症的易复发和迁延不愈等特性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之前的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效果,但是这两种治疗模式所需时间也比较久,治愈率不是特别高,在实践运用时依然会遇到各种难题。

要突破抑郁症治疗的瓶颈,必须揭示抑郁症复发的原因。

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表明,个体认知因素在抑郁症复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10,11]发现,消极的记忆等认知因素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复发,这些认知因素由外界的恶劣刺激激发,进而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和首次发病时的思维模式极其相似。

随后Teasdale等人[12]又对康复后抑郁症病人进行研究,发现恶劣的心境激起的思维模式反过来会加剧心境的恶化,形成消极的自我,从而导致抑郁症情绪的反复发作。

也就是说,抑郁症病人只要受到一点儿类似的恶劣刺激,就可以很快形成消极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又会促使抑郁情绪的形成,从而导致抑郁症反复发作,具体如下页图1所示。

因此,抑郁症患者如果对消极自我苦思冥想,不仅不能消除抑郁,反而会使之迁延不愈,严重时使认知加工模式变成惯性,一旦受到相似刺激,便会不可自拔。

(二)正念认知疗法预防抑郁症复发的作用机制正念训练是MBCT的核心内容与技术,在MBCT预防抑郁症复发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国内外大多研究发现,正念在感知觉、情绪、思维、注意力的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情绪方面,有研究表明,正念可以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幸福感和生活水平[5,13]。

在思维方面,有研究认为正念机制改变了人们的常规思维模式,使之完成了由“行动思维模式”到“存在思维模式”的转变[14]。

Ganaden和Smith研究发现特质正念水平与个体注意力有关,高特质正念水平的注意朝向在任务中不容易受负性情绪线索影响[15]。

在国内,汪芬和黄宇霞[16]通过脑机制的实验研究也发现,正念对感觉敏感性的变化以及注意、记忆和情绪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陈语等人利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正念冥想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念冥想可促进左侧前额叶脑区激活增强,正念特质通过改善前额叶对边缘系统反应的调节来实现对情绪的调节作用,从而加强体验性神经机制,正念冥想训练还可以改变与情绪加工相关的大脑结构[9]。

同样,正念也在提高个体乐观水平和增强个体主观幸福感方面起到积极作用[1]。

彭彦琴等人也认为MBCT的内部作用机制是正念训练产生了对疼痛感知、思维和情绪的调节作用,提高了个体对内部刺激和经验的抗干扰能力,而这种抗干扰能力正是来源于思维模式的改变,即将原本与自我相关的负性经验当作客体存在去认知,不再带入过多的主观评价和情绪[2]。

王岩等人用认知实验进行检验并探讨心理机制,结果发现正念训练促进了Stroop 和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起到了抗自动化干扰及阻止随任务熟悉加工更为自动化的作用[8]。

也就是说,MBCT中训练过程可以阻止消极思维模式的再次形成,进而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由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MBCT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关键在于防止消极思维模式的形成。

结合MBCT的操作程序,可以用图2简单地说明心理咨询过程中MBCT是如何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即通过正念冥想训练等让来访者察觉自己思维、情绪和躯体的感觉并不作评判地接受,改善其躯体感觉、情绪、思维和注意力,进而改变对思维、情绪和躯体感觉的察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2表明了MBCT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基本原理,也形象地展示了MBCT的基本心理咨询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当下的状态,起到了调节与整合的作用。

而正念冥想技术则充分体现在2、3两个步骤,旨在阻断不合理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延续。

依据八周正念认知疗法的要求,此为一周的咨询情况,需连续进行八周这样的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治疗内容,直至来访者的抑郁症复发可能性明显减弱,自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练习。

四、正念认知疗法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实证研究现状由于在预防抑郁症复发和治疗抑郁症方面比其他疗法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MBCT一经提出便得到了高度关注。

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这方面的研究多采用对照实验,其中运用了八周正念认知治疗方案和正念冥想技术作为指导。

Nicole Geschwind等运用实验研究了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在经过MBCT治疗后积极情绪的变化,并用汉密尔顿焦虑测评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测查了两组人焦虑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MBCT可以提高正常人的积极情绪体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其焦虑水平[5]。

Thorsten Barnhofer等人让一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方法而另图1 抑郁症复发的心理机制图2 MBCT对抑郁症复发的预防机制注:1、2、3、4分别代表MBCT的四个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