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资料

合集下载

排水专项规划设计提资清单(规划)

排水专项规划设计提资清单(规划)

排水专项规划设计提资清单(规划)排水专项规划设计提资清单(规划)引言概述: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进行专项规划设计。

本文将介绍排水专项规划设计所需的提资清单,包括设计所需的资料和相关技术要求。

一、项目背景1.1 城市现状分析1.2 城市发展规划1.3 环境保护要求二、基础数据收集2.1 地形地貌数据2.2 气象水文数据2.3 地下水位和水质数据三、排水系统规划3.1 排水管网设计3.2 排水泵站设计3.3 排水设备选型四、排水工程设计4.1 排水管道设计4.2 排水泵站设计4.3 排水设备选型五、环境影响评价5.1 水质影响评价5.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3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正文内容:一、项目背景1.1 城市现状分析在进行排水专项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城市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情况、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等。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基础。

1.2 城市发展规划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划对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

包括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扩张方向、未来发展重点等。

这些信息将决定排水系统的设计方向和容量。

1.3 环境保护要求在进行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包括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将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型产生重要影响。

二、基础数据收集2.1 地形地貌数据地形地貌数据对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

包括地势高低、河流湖泊分布、地下水位等信息。

这些数据将为排水管网的布设和泵站的选址提供基础。

2.2 气象水文数据气象水文数据是进行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包括降雨量、降雨分布、气温等数据。

这些数据将决定排水系统的设计容量和泵站的选型。

2.3 地下水位和水质数据地下水位和水质数据对于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了解地下水位的高低和水质的情况,以便合理设计排水管网和选择适当的排水设备。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出水口一般位于城市河流下游,与取水构筑物保持一定 距离
污水处理厂靠近出水口,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在河流 的下游,并在城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与居住 区及公共建筑留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
39
3、污水的利用和处理方式
排入水体、灌溉农田、重复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要求和处理方式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产 生影响。
集输送由支管流来的污水;主干管是汇集输送由两个以
上干管流来的污水,并将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或排放地 点。总干管尾部通常不接其他管道。
室外污水管道系统附属构筑物:检查井、跌水井、倒虹 管。
(3)污水泵站
受到地形等条件的限制时需设置泵站,分为:中途泵站、 终点泵站、局部泵站。
(4)污水处理厂
供处理和利用污水和污泥的一系列构筑物及附属构筑物 的综合体。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将车间及其他排水对象所排出的不同性质的废水收 集起来,送至回收利用和处理构筑物或排放。
组成部分:
1、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 2、厂区管道系统 3、废水泵站和压力管道 4、废水处理站 5、出水口
.
26
.
27
(三)雨水排水系统
4、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关系
工业企业位于城市内,应尽量考虑工业生产污水(无害 化)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一起排除处理。
5、污水主干管的位置
主干管的走向取决于城市布局及污水厂位置。 主干管最好设置在次要街道上,便于施工和维修 主干管不能埋置太浅,但也不宜太深不易施工 尽量避免与河流、铁路等交叉,避免穿越劣质土壤地区
第四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管网系统与其他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
交通设施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管网系 统与交通设施的协同,避免相互
干扰和冲突。
电力设施
管网系统的规划应与电力设施的布 局相协调,确保管网建设和电力设 施的安全运行。
通信设施
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管网系统与 通信设施的协同,为城市信息化建 设提供保障。
管网系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规划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 引言 • 给水系统规划 • 排水系统规划 • 管网系统整合规划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是对城市或区 域给水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和设计, 旨在确保供水安全、排水顺畅,促进 城市可持续发展。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涉及水源选择 、水量预测、管网布局、污水处理等 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等因素。
04
管网系统整合规划
给水与排水管网的整合规划
统一规划
将给水与排水管网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规划,确保两 者之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
分区规划
根据地区特点和水资源条 件,将给水与排水管网划 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有 针对性的规划。
资源共享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 给水与排水管网的共用设 施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和优化配置。
03
排水系统规划
污水排放与处理需求分析
1 2
污水排放量预测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预测 未来污水排放量,为排水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污水处理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污水处理 后应达到的排放标准,确保水质安全。
3
污染负荷评估
对城市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各类污 染物的排放量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市政排水工程是指对城市内雨水、污水以及工业废水进行排放和处理的一项重要工程。

随着城市发展,市政排水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有效处理和排放城市产生的各类废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2 项目需求分析针对城市内雨水、污水以及工业废水排放处理不畅的情况,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环保等因素,确保工程建设后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排水问题,保障城市环境质量。

二、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市政排水工程设计2.2 项目地点:某市某区2.3 项目范围:城市内雨水、污水、工业废水排放和处理2.4 项目目标: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提高环境质量三、设计原则3.1 环保原则: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排水不对环境造成污染3.2 高效原则:确保排水系统高效稳定,可靠性高3.3 可持续原则:考虑工程长期运行和维护,尽量减少后期运营成本四、设计内容4.1 工程规划设计4.1.1 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貌情况,确定废水排放和处理的方案4.1.2 绘制相关管网图纸,确定管线走向和排水口位置4.1.3 提出相应改造和建设方案4.2 排水管道设计4.2.1 确定管材、管径、埋深等参数4.2.2 根据城市排水情况和需求,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系统4.2.3 考虑管道连接、排气和防污功能4.3 设备选型和设计4.3.1 综合考虑设备的功耗、运行效率、寿命等因素,选定各类设备4.3.2 设备放置和布局,确保系统运行高效稳定4.3.3 绘制设备布局示意图4.4 管网维护和管理4.4.1 设计管网检修井和检查口,方便日后维护和管理4.4.2 提出管网运维方案,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五、设计方案特点5.1 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对排水工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5.2 多功能设计:排水工程既可排放雨水,又可处理污水和工业废水5.3 应变能力:设计方案中考虑工程后期扩展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六、设计实施计划6.1 设计初步方案:确定设计内容和方向6.2 设计深化及方案优化:对初步方案进行深入设计和优化6.3 编制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计划6.4 设计方案审核和完善: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和完善6.5 设计报批和施工许可:整理设计文件,提交相关审批和报批程序七、设计方案实施风险预估7.1 施工风险:可能存在施工期工期延误、成本超支等风险7.2 设计风险:设计方案可能出现技术缺陷、不符合法规等风险7.3 运行风险:设备运行期间可能出现故障和损坏八、设计方案审核8.1 设计方案:完成设计初步方案8.2 设计深化及方案优化:通过实际设计深化和优化验证设计可行性8.3 设计文件:完善并整理设计文件8.4 设计报批和施工许可:提交相关审批和报批程序九、设计方案实施和预算9.1 设计方案实施:按照计划实施设计方案9.2 预算:完成设计方案实施后进行成本核算十、设计方案总结和效果评估设计方案实施后,对排水系统进行实测和效果评估,确保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计算部分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计算部分
低处的污水抽升至地势较高地区的污 水管道中;(局部低洼地区)
(3)总泵站(或终点泵站):污水管道系统终点的埋
深一般都很大,而污水厂的第一个处理构筑物一般埋深 较浅,或设在地面以上,这就需要将管道系统输送来的 污水抽升到第一个处理构筑物中。(污水厂起端)
5.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下的具体位置
由于污水管道为重力流管道,其埋深大,连 接支管多,使用过程中难免渗漏损坏。所有这些 都增加了污水管道的施工和维修难度,还会对附 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造成危害,甚至污染生 活饮用水。
主要原则: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尽
可能在管线最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 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影响因素:城市地形、竖向规划、排水体制、
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水文地质、道路宽度、 大出水户位置等。
(1)主干管
● 地形平坦或略有坡度,主干管一般平行于等 高线布置,在地势较低处,沿河岸边敷设,以便 于收集干管来水。 ● 地形较陡,主干管可与等高线垂直,这样布 置主干管坡度较大,但可设置数量不多的跌水, 使干管的水力条件改善,避免受到严重冲刷。 ● 避开地质条件差的地区
流速及埋深等; 4.绘制管(渠)道平面图及剖面图。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设计流量是污水管道系统及附属构筑物 设计的依据。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指居民每人每日所排出的平均 污水量。 综合生活污水定额指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共设施排 出污水两部分的总和。 我国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可按当地 用水定额的80%~90%采用。对给排水系统完 善的地区可按90%计,一般地区可按80%计。 注意:采用平均日污面布置后方可进行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合理经济的选择管道管径、坡度和埋深
(一)、水力计算设计相关参数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学员问题】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解答】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3个子系统。

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规划,使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相互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合理利用水资源。

市政给排水工程宏观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市政给排水范围的划定,市政给排水量的预测,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排水枢纽工程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的确定。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2章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2章

第二章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第一节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的对象是雨水和污水。

对雨水和污水采用不同的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大类。

知识点一: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统一由一套管道排放的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

1.直排式合流制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

特点:工程投资较少,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

2.截流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沿排放口附近新建一条污水管渠,将污水截留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雨水通过附属的溢流井仍排入原来的水体。

特点:在无雨天可以将全部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大大减轻城市水环境压力,且工程量相对较小。

当降雨量和污水量超过截流管的截流能力,多余部分的混合污水将从溢流井排入水体,仍然对城市水环境有影响。

知识点二: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单独收集、处理和排放的排水系统。

根据雨水系统的完整程度,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1.完全分流制雨水和比较清洁的工业废水由雨水管渠收集,就近排放;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下游排放。

特点:污水不能不加处理就近分散排放,对保护城市水环境比较有利,但排水管渠工程量大于截流式合流制,一般在城市水环境要求较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采用。

2.不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只有完整的污水设施而没有完整的雨水设施的排水系统。

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有三种情况:一是早期的城市建设;二是降水量很小的城市;三是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城市。

【例题】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

A.直排式合流制B.截流式合流制C.完全分流制D.不完全分流制【答案】A第二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和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三种类型。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污水)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污水)

政策激励与支持
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如税收优 惠、财政补贴等,鼓励企业加大 投入,推动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公众参与与信息公

政府将加强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提高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透明度 和公信力,加强社会监督。
提高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1 2 3
生态化建设
在城市排水工程系统中融入生态理念,通过湿地、 植被等自然方式净化污水,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通过沉淀、过滤、分离等物理手段去除污 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为后续处理创造 条件。
通过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中和等,去 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
生化处理法
深度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 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同时去除氨 氮、磷等污染物。
在生化处理基础上,进一步去除难以降解 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以满足 更高的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PART 04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原 则和步骤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规划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规划应与 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满足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防洪排涝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 市防洪排涝的需求,确保在雨 季和汛期能够有效地排水。
环境保护原则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规划应注 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水对水体 和土壤的污染。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保障。
维护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排放和处理污水,减轻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保护和恢复生 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从投资方面看:
分流制比合流制高。合流制只敷设一条管渠,其管渠断面 尺寸与分流制的雨水管渠相差不大,管道总投资较分流制 低20%~40%,但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 要高。由于管道工程的投资占给排水工程总投资的 70% ~ 80%,所以总的投资分流制比合流制高。 如果是初建的城镇和小区,初期投资受到限制时,可以考
3
第一节 城市排水体制与排水工程系统
一、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
(一)城市排水分类
按照来源不同,污水可分为: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城市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
废水的总和。 生活污水:需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不同种类排水的要求: 工业废水: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或使用过的水,根据污染 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排除 程度不同可分为:生产废水、生产污水。 工业废水——处理、收集、再处理、排除或直接排 降水:地面上径流的雨水和冰雪融化水,雨水时间较为集中, 除 径流量大,需及时排除。 4 降水——收集、排除或收集、部分处理、排除
2
二、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工作的主体程序分前后两 部分。前部分为:城市污水量预测——确定城市排 水系统规划目标。后部分有污水处理与雨水排放两 条主体程序。 (1)污水处理的主体程序为:城市污水处理设 施规划——城市污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分 区污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 污水管网规划。 (2)雨水排放的主体程序为:城市雨水排放设 施规划——城市雨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分 区雨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 雨水管网规划。
虑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先建污水管道而后建雨水管道系
统,以节省初期投资,有利于城镇发展,且工期短,见 效快,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逐步建设雨水排水系统。
13
(4)从排水系统的管理上看:
合流制管道系统在晴天时只是部分流,流速较低,容易 产生沉淀,据经验,管中的沉淀物易被暴雨水流冲走,这 样以来合流制管道系统的维护管理费用可以降低,但是, 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较大,不利于泵站和污水厂的稳定 运行,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 分流制管道系统可以保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 同时,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也易于控制。
城市布局、环境保护等。
(1)从城市规划方面看: • 合流制仅有一条管渠系统,对地下建筑相互间的矛盾较 小,占地少,施工方便。分流制管线多,对地下建筑的 竖向规划矛盾较大。 直排式合流制不符合卫生要求,新建的城镇和小区已 不再采用;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卫生条件较好,但工程量大,初 期投资大,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不便,特别是在我国经 济实力还不雄厚的城镇和地区,更是无法采用; 11
仍有部分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水体污染
较严重。为了进一步改善和解决污水厂晴、雨天水量变 化较大引起的管理问题,可在溢流井后设贮水库。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多用于老城改造。
7
2、分流制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
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
(二)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分类
排水体制——对城市排水采用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
成的排水系统 合流制 分流制
1、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混合在一个管渠内 排除的系统 (1)直排式合流制 管渠系统的布置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个排水口, 混合的污水不经处理和利用直接就近排入水体。
(2)从环境保护方面看:
在老城市的改造中,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充分利用原 有的排水设施,与直排式相比,减小了对环境的危害, 但仍有部分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直接排入水体。
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管线多,但卫生条件好,有利于环境 保护,虽然初降雨水对水体有污染,但它比较灵活,比 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镇卫生的 要求,所以在国内外得到推荐应用,而且也是城镇排水 系统体制发展的方向;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初期投资少,有利于城镇建设 的分期发展,在新建城镇和小区可考虑采用这种体制; 完全分流制卫生情况比较好,但管渠数量多,建造费用 高,一般仅在地面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如某些工厂区等) 采用。
只有污水管道系统而没有完整的雨水管渠排水系统。污
水经由污水管道系统流至污水厂,经过处理利用后,排 入水体;雨水通过地面漫流进入不成系统的明沟或小河, 然后进入较大的水体。
投资省
对于地势平坦,多雨易 造成积水地区,不宜采 用不完全分流制
10
(三)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城市排水体制的确定:影响设计施工、投资运行、
5
1 3 4
2
河 图1-3 分流要求,但对
城市管渠的一次 性投资较大。 适用于新建城市。
1-污水干管;2-污水主干管;3-污 1-污水干管 2-污水主干管 3-污水厂 水厂;4-出水口;5-雨水干管
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布置方式
4-出水口 5-雨水干管
9
(2)不完全分流制
第四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1
一、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
内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降 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 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站)等各种污水处理与收集 设施、排涝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以及各级污水管 网; 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
5
对水体污染严重,但管渠造 价低,无水处理厂,所以投 资省
在城市建设早期多使用,不少老城区都采用这种方式。因其所造成 的污染危害很大,目前一般不宜采用
6
(2)截流式合流制
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溢
流井,并设污水厂。晴天和初雨时,所有污水都排送至 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当雨量增加,混合污水的 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将有部分混合污水经 溢流井流出直接排入水体。
(1)完全分流
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系统,前者汇集生活
污水、工业废水,送至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 和利用;后者汇集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 ( 较洁 净),就近排入水体。
8
该体制卫生条件较好,但仍 有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其投 资较大 。 适用:新建的城市和重要工 矿企业 、工厂的排水系统, 一般采用完全分流制,甚至 要清浊分流,分质分流。有 时,需几种系统来分别排除 不同种类的工业废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