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加工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教学设计: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EXCEL图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图表类型的选取、图表的美化和优化等。
2.教学过程:
(1)教师通过PPT演示,讲解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图表、修改图表数据等。
(2)教师示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进行讲解。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Excel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如何对图表进行美化和优化。
2.重点:让学生了解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和用途,掌握其基本操作。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据意识和信息素养。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关键信息,运用图表进行有效表达。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Excel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进行课堂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Excel图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3)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完成课后拓展任务:探索Excel图表的其他功能和应用,如条件格式、图表联动等。要求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操作练习。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需附上图表制作的过程截图,以证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分析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体现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有一定了解,但Excel图表的制作和应用能力尚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数据处理、分析及图表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
【高二】2.3表格信息的加工(1)

1.Excel窗口中管理的文档称为工作簿,扩展名为.xls。一个工作簿中最多可包含255张工作表,每张工作表由65536行、256列组成,行和列交叉处的方格称为单元格,单元格地址由列号和行号组成。
2.选定一个单元格,可直接输入数据。输入文字数据时,默认以左对齐方式显示;输人数字数据时,默认以右对齐方式显示。
C.数据输入错误D.Excel软件错误
3.在Excel中,若想输入当天的日期,可以通过下列哪项的组合键快速完成? A.Ctrl+AB.Ctrl+;C.Ctrl+Shift+AD.Ctrl+Shift+;
4.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班主任李老师要对各学科考试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合适的软件是( )。
A. Word B.Wps C.Dreamweaver D.Excel
年级
高二
学科
信息技术
总课时
1
课题
2.3表格信息的加工(1)
第__11__课时
主备人
王志烨
上课时间
2014.09
锁定目标找准方向
备注
1.掌握创建Excel表格的基本方法。
2.能够利用Excel合理地去处理相应的信息。
3.掌握Excel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命令操作。
自我构建快乐无限
【知识链接】
2.3.1创建表格及录入数据
5.下列文件可用Excel编辑的事()。
A.昆虫.ppt B.走进新时代.mp3 C.实用工具集.zip D.车间产量.xls
6.电子表格软件Excel是一种()。
A.大型数据库系统B.格信息的加工包括()。
A.信息的表格化B.表格的数据处理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主要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提示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从而更容易地发现和处理事特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或和同学协作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
同学们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Office的其中一个软件Word,对于文字的输入、处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表格软件的使用还比较陌生,通过引导同学们把日常的表格信息用电脑来处理,让他们了解到原来平时用手工来处理的表格数据,在电脑里面处理是这么简单、高效的,从而增进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①理解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与意义。
②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2.技能目标①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和数据的表格处理。
②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并能根据需要修改图表。
③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
3.情感目标①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表格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
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①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②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以恰当的形式充分表达主题。
五、教学策略和教法、学法1、教学策略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硬件)上课。
11——12(上)《表格信息的加工》教学设针(王)

《表格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第三章第二课内容,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利用恰当的报表或图表等形式提炼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需求分析,借用表格信息加工工具(Excel软件)加工原始信息,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并完美的表现出来。
(2)能够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从不同的角度采集和分析数据,通过选用适当的图表类型,发现有价值的规律以便进一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学会表格数据的多元化加工。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设置的情境,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以任务为导向,明确信息需求,确定研究计划和方法。
(2)能利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主题进行探究,选择并采用合适的信息加工方式来组织和表达信息。
(3)能归纳出如何利用表格和图表等工具来加工信息的方法,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整理、挖掘、提炼和分析数据的信息活动中,逻辑清析地表达意图,增强信息意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着促进作用。
(2)激发主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热情,积极地在社会活动中运用数据加工与分析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利用公式、图表等信息加工手段,对表格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表达意图,在实践应用中归纳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难点:通过公式、函数的灵活应用,对在研究任务中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为图表的创建提供原始信息。
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地选择数据,通过恰当的图表类型,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也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或小组协作找到解决的一般途径。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教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其信息素养”,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件

案例分析
问题一:表中的九门科目五次考试,到底哪些对我们的分析有用呢?
考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语文 103 114 数学 108 135 英语 52 53 物理 80 82 化学 78 79 生物 79 82 政治 83 76 历史 82 83 地理 69 72
第三次
第四次Leabharlann 99106127
104
49
明确任务
建立表格
分析数据
形成报告
李小明高一五次考试各科成绩表
考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语文 103 114 99 106 92 数学 108 135 127 104 139 英语 52 53 49 38 48 物理 80 82 85 86 92 化学 78 79 85 86 88 生物 79 82 86 89 93 政治 83 76 69 72 80 历史 82 83 85 90 94 地理 69 72 75 63 64
38
85
86
85
86
86
89
69
72
85
90
75
63
第五次
92
139
48
92
88
93
80
94
64
问题二:根据什么来判断5次考试的总体情况的好坏? 平均分: 85 83 86 76 87 69
案例分析
问题三:利用什么图表进行科目成绩比较呢?
案例分析
A利用柱形图进行相关科目的分数比较
图表所示:理科比文科略好,但幵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
思考:学科发展趋势用什么图表呈现?
案例分析
B利用折线图比较相关科目的发展趋势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4.2表格信息加工

4.2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信息2.利用表格处理数据,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涵的信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表格的主要功能和优势难点:利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通过材料说明利用表格的优势材料:小明是一个运动员,每天教练都会为他准备一些营养午餐,今天的午餐是:炒西红柿、鲫鱼汤、炒冬瓜、红烧鸡腿,主食为两碗米饭,饭后小明还吃了苹果。
其中: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为7.5克,脂肪含量为0.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9克;西红柿的蛋白质含量为0.6克,脂肪含量为0.3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克;鲫鱼的蛋白质含量为13克,脂肪含量为1.1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0.1克;冬瓜的蛋白质含量为0.4克,脂肪含量为0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克;鸡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3.3克,脂肪含量为1.2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0克;苹果的蛋白质含量为0.2克,脂肪含量为0.6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5克。
请问小明今天的午餐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各是多少?本材料包含大量数字信息,无论是阅读起来还是计算起来都非常不方便,若利用以下的这种表格方式,便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到所有信息,亦可易于计算:关于表格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课表:2.了解Microsoft Office Excel及其简单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简介:Microsoft Excel是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是由Microsoft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而编写和运行的一款试算表软件。
Excel 是微软办公套装软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操作,广泛地应用于管理、统计财经、金融等众多领域。
(1)打开与新建Excel表格①双击Excel图标②在空白处单击右键→新建→Microsoft Excel文档③双击已有的Excel文档(2)简单介绍工作界面状态栏名称框数据编辑区填充句柄工作表区工作表标签单元格全选(3)展示效果1(排序)并演示过程原表:排序后:如何排序?步骤详解:方法1(一般排序法):①选中需要排序的数据②单击菜单栏中“数据”→排序→将“主要关键字”改为“蛋白质”→排序方法改为“升序”→确定方法2(自动筛选法):①选中需要排序的数据②单击菜单栏中“数据”→筛选→自动筛选③此时每一列属性旁都会出现一个小三角的下拉菜单④在下拉菜单中可任意选择排序方法,也可直接查找需要的信息(4)展示效果2(公式和函数计算)并演示过程原表:计算后:如何计算?步骤详解方法1(利用公式计算):①选中需要显示计算结果的单元格②在数据编辑区中输入:=C3+C4+C5+C6+C7+C8,输入完成后敲击键盘上的“回车”键即可方法2(利用函数计算):①选中需要显示计算结果的单元格②单击菜单栏中“插入”→函数③选择函数SUM→“确定”,在弹出的“函数参数”的对话框中输入C3:C8,然后点击“确定”即可。
表格信息加工

2009-12-28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表格信息加工
说教材
2、目标分析: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把这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
①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知识,并重点
掌握公式法、函数法进行数据计算,理解EXCEL中函数的概念并能 熟练掌握利用“求和”、“求平均数”、“求最大值”、“求最小值”这几个 常用函数进行表格数据的计算。 ,第一个课时讲授EXCEL公式和函数法计算、第二个课时讲授筛选和 排序的知识、第三个课时讲授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知识。
2009-12-28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表格信息加工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入任务
出示一张“高一年3班学生成绩表”,并要求学 生按表格要求求出相关项目的数值,比较谁计算的 最快,并思考有没有其它更快、更好的方法。
演示
设计意图:成绩表是学生最熟悉的表格停息,利用 “比赛”计算速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去 思考利用新知识来提高计算速度、这也可以引发学 生的学习欲望。这也是本课的“任务”。
2009-12-28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表格信息加工
谢谢大家!
2009-12-28
的实践操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 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④重点:Excel中使用函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⑤难点:进行函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表格信息加工
说教法
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应以实 际操作为主,讲授为辅。为此,本节课主要采用“任 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把任务和函数运算的操作结合 起来,强化“实践出真知”的科学思想。由于本课时 是讲授新课,所以选择了讲授、演示、练习操作、 讲评等多种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本课时在电脑室授课,充分利用 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教学、屏幕监看 、分组讨论、学生演示等功能来完成本节授课。
表格信息加工

3. 函数
5.Rank ( number, ref, order) 功能:返回某数字在一列数字中相对其它数值的大小排位。 6.IF(Logical_test, value_if_true, value_if_false) 功能:判断条件是否满足,满足返回value_if_true, 否则返回value_if_false 。
六. 教学过程
——课堂实践
问题
探究
展示
六. 教学过程
小结与作业
教 师 的 小 结
课 后 作 业
公式与函数
1. 公式 以等号开头,使用运算符将各种数据、函数、区域、地 址连接起来的表达式。
运算符
:,
说明
引用
% ^ * / + & = < > <= >= <>
百分号 乘方 乘除加减
连接字符串 比较运算符
小结
公式 公式的建立步骤。 引用 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 函数 函数的语法格式。常用函数。
反思
反思一下本节课小组中各成员互动情况
反思掌握了哪些内容
还需要哪些
厉庄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赛课
4.2.1 公式与函数
说课内容
一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点难点
二 三
四
五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六
一. 说教材
版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第4章,第2节。
内容
公式与函数
地位
Excel软件的核心,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之一。
二. 说学情
①
差异大 思维活跃
②
③
三. 说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比较数据大小,数据变化趋势,数据之间比例分配。
操作课:学生实践,教师指导,看看学生插入图表是否符合我们分析数据的需求。
二.(6)
师生一起分析,找到想要的分析结果。
布置作业
(1)完成第三章的“本章学习评价”的5、6题。
(2)完成高一级文明班级的调查报告。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课堂学习效果而布置附加作业。
2、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计算总分。(讲解+操作)我们把鼠标移到总分这一列,点击计算结果填写的地方,然后,点击工具栏里面的“自动求和”按钮。大家请注意这个按钮(画出按钮),数学里面我们求和的时候用到了这个符号,在这里就是自动求和的按钮。再按一下回车键,就可以求出第一个总分了。
那求出了第一个总分之后,我们不需要每一个都计算一次总分。
(6)形成报告
同学们,我们已经利用图表形式来加工数据并展示结果。但要完成一份报告,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使用图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附上一些相关的文字说明,并进行修饰,从而丰富报告形式,以方便阅读,突出重点。
下面根据数据图表处理结果,配上相关的文档,做成一份分析报告。
一
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计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行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 课 札 记(个案)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另外一种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边板书)。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大家用口算或者笔算算出平均分和总分。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算一算。
老师:同学们计算得怎样呢有没有把结果算出来呢
大家再看右边这个折线图,它有什么功能呢(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 :折线图(线形)是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大家再看这张图:
这是饼形图,也叫扇形图。它适用于表现什么呢(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饼形图就是适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2、我们看看如何在EXCEL中插入图表。我们要带着目的来插入图表,在这里,我希望能够直观的分析出纪律、卫生、礼仪分别是哪个班级的分数最高。首先选中要插入图表的数据,然后,选择工具栏上面的“图表向导”按钮。(之后根据提示操作。)提醒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图表类型。
2、需求分析:需要处理哪些数据如何进行处理和比较掌握处理表格信息的需求分析方法。
(3)介绍EXCEL工作界面并建立表格
1、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微软公司大名鼎鼎的图表处理工具——EXCEL的外貌。
首先,我们启动EXCEL.怎么启动其实和WORD的启动方式是一样的,即依次单击“开始”-“程序”-“OFFICE2003”-“MICROSOFT EXCEL2003”命令,即可以启动EXCEL.(演示)大家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和谁的外貌有点像对,它就和我们学过的WORD的工作界面是类似的。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等组成。好。
。
教研处
2013年9月6日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板书设计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2.1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明确任务需求)
3.2.2建立表格
3.2.3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3.2.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3.2.5形成报告
根据课堂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有增有减地板书重难点以及学生疑点。
教学后记、反馈:
说 明:
1、根据各学科特点,本集体备课活页可做适当调整。
二、教学过程:
(1)、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经常要处理各种各样的表格,如课程表、学籍档案表、成绩表等,并且要对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科学准确的分析报告,以便人们能快速地接收和提取所需信息,作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
形成报告
分析数据
建立表格
明确任务
(2)、明确任务需求
1、提出任务:高一年级开展“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每周评比一次,每三周公布一次评比结果,以促进各班形成良好的风气。评比的项目主要有三项:“纪律”、“卫生”、“礼仪”,各项均录入数据。
这个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的图表是条状图,
而我们平时常见的图表不止这些。大家请看屏幕,这个是柱形图,它的功能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老师:还有其它功能吗是不是可以进行比较呢(学生回答:)
老师:是不是可以看出数据大小的关系呢(学生回答:)
老师:(柱形图的功能和条状图是一样的,都是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
学生回答:
小结:用表格的方式能更直观、清晰的表达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1)
师生配合分析,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3)
理论课(学生配合,教师操作)+操作课(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介绍excel界面,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名词(工作表,工作薄,活动单元格等)。创建表格的示范,运用讲练法,并随时拓展一下对表格的编辑。
大家都看清楚了吗
(学生回答:是的)
(5)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1、计算出总分和平均分之后,我们希望能够直观地分析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直观看出哪个班级是最高分哪个班级是最低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EXCEL软件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直观的看出数值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插入图表。
大家请看大屏幕。这就是一个图表,从这个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那个班级的总分是最高的,那个是最低的,各个班级的分数与最高值之间的差距。
4、形成简单报告。
过程与方法:
1、认识Excel并创建表格。
2、熟练应用Excel进行数据求和、排序、分类汇总。
3、理解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与意义并且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4、通过分析“班级评优活动”的案例入手,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一定的数据分析意识及对数据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二.(4)
分析数据拓展:可在表格中增加一些项目总分、平均分,完成统计。成绩的统计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求和按钮,其他的求和也可以同样实现,如果求和的内容是相似的系列,也可以使用粘贴公式的方法或填充柄来实现。
二.(5)
问题牵引,师生互动,使学生通过分析,发现常用图表(柱形图、线形图、饼形图)的优势并在以后合理选择。
2、老师示范建表,在表格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表格进行一些简单的编辑,如上表中使用合并单元格建立表格的标题,又使用了背景色来突不同的数据内容,再加上表格线使表格更清晰。
让学生自已做教材page50任务1中的表格及数据,建立了表格就意味着将各种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4)利用数值分析计算分析数据
1、输入数据:各项均录入数据,数据也可任意录入(要符合情理)。
2、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表格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尝试探究精神和小组合作精神,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1、获取原始数据并作需求分析。
2、利用数据求和、排序、分类汇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教学难点
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Excel加工信息。
教学准备
信息技术教材,ppt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室,office办公软件。
集体备课课时设计活页纸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一级
授课时间
第15、16、17周
主备人:
授课人:
总课题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课时
3
课 题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课型
理论课+操作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会使用Excel建立表格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利用数据求和、排序、分类汇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我们可以利用填充柄来填充。大家注意老师的操作。我们把鼠标移到第一个总分的右下角,当鼠标变成“十”字型也就是填充柄的时候我们就按住鼠标往下拉。同学们请看,下面的数据已经自动计算出来了。是不是跟你们之前计算的结果一样啊(学生回答:是的)
3、计算总分之后,我们还要计算平均分(讲解+操作)。同样我们要把鼠标移动到平均分这一项,点击我们计算之后结果填写的地方。然后就要点击计算平均分的按钮了,但是平均分的按钮在哪里呢大家请看我们刚刚点击过的“自动求和”的按钮,我们可以看到在它的右边有一个倒三角形,我们点击它,可以看到第二项是平均值。点击平均值,再按一下回车键,就算出了平均分。同样利用填充柄进行填充。
那好,通过了这样的计算,我们发现逐个计算平均分和总分是一件麻烦的事情。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简单方便的计算出我们要的数据呢怎样直观的分析出这些数据里面的最大和最小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工具,能够方便的解决以上的问题。
这个软件就是EXCEL软件。
我们今天将不仅要学会用表格来表达信息,而更要学会:对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