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本经验谈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合集下载

借鉴日本经验,浅谈中国人口老年化问题

借鉴日本经验,浅谈中国人口老年化问题

借鉴日本经验,浅谈中国人口老年化问题作者:吕卓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6期摘要:中国是人口大国,除了人口基数大,增速快,近年来出现的人口老年化等问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包括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对生产、消费、投资、储蓄等产业结构的影响。

面对如此强大的挑战,本文借鉴日本在人口老年化方面的经验,从调整人口结构,完善养老金制度和发展老年人市场产业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如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关键词:人口老年化;高龄少子化;医疗保障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的出生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所导致的在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造成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阶段。

一、对比日本分析中国人口老年化的现状我国早在1999年就提前进入老年化社会,目前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2015年以后,我国进入到人口老年化发展的快速时期,据统计,2017年我国总人口为138271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5003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10.8%。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较前几年相比,逐年下滑。

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中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日本要早于中国进入到老年化的国家之一,早在2005年,日本就已经成为了除意大利以外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在2015年日本总人口是1亿2652万人,65岁以上的占27.9%,75岁以上的占14.0%。

已经属于超老年化国家。

二、人口老年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随着劳动人口老年化的加重,社会负担增加我国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每年有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养老的状态。

社区老年服务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社区老年服务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社区老年服务日本的经验与启示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社区老年服务作为支持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其社区老年服务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本文旨在探讨日本社区老年服务的经验与启示,通过对日本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历程、服务模式、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我们将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合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的方式,全面展现日本社区老年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其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最终提炼出对我国社区老年服务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二、日本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历程日本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演进和完善的。

日本的老年社区服务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日本刚刚步入老龄化社会,政府开始意识到社区在老年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初期,主要是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照顾服务,如饮食、洗浴、清洁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日本社区老年服务开始向着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基本的生活照顾,还增加了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心理咨询等更为全面的服务项目。

同时,政府也积极推动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构建起了“社区-居家-机构”三位一体的老年服务体系。

进入21世纪,日本社区老年服务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

一方面,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社区教育,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注重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和贡献,推动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实现老有所为。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

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等,形成了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人口老龄化视阈下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人口老龄化视阈下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人口老龄化视阈下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日本是全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老龄化问题给日本的养老制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此,日本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改革。

研究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采取的措施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日益面临老龄化挑战下的我国养老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人口发展趋势看,21世纪将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世纪。

联合国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的现象称为“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将会给社会再生产、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老年人生活保障等多方面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产生极大的挑战。

20世纪以来,日本构建了完备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但是,作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养老金的入不敷出导致了养老金的财政危机、年轻人对养老金的信任危机导致了养老金的空洞化等。

为此,日本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方面,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日本高,但中、日两国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都呈现出高速、高龄、老年抚养比例大等特点。

研究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老龄化压力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当代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及其内涵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层的保险制度:第一层是作为基础养老保险的国民养老保险,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日本公民都必须强制加入;第二层是与收入连动的厚生养老保险和共济养老保险,其中厚生养老保险的对象是私营公司的职员,共济养老保险的对象是公务员和私营学校的教员;第三个层次是其他可选择性较强的企业养老保险,主要包括国民养老保险基金、厚生养老保险基金、适格退职养老保险、确定缴纳养老保险、确定给付企业养老保险等。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经验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发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经验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发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经验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发作者:朱文杰杜玲莉来源:《国际公关》2023年第22期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需求不断膨胀,传统养老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在此背景下,社区养老模式逐渐引起关注。

日本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在“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本文深入探讨日本“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历史渊源、核心内容及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日本;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社区养老2020年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比重达到18.87%,而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的估算表明,2026年,我国的老年人口会突破3亿,2052年会突破4.9亿。

我国的养老需求正在快速膨脹,转变养老观念、创新养老模式、提升养老水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2000年《介护保险法》出台后,日本开始采取行动,期望在未来的半个多世纪里,将“家庭养老”和“居家—社会型”的养老保障体系有机结合,以达到解决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目标。

研究日本社区养老模式改革创新及发展经验,对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老龄化状况及“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分析(一)日本老龄化状况1970年,日本首次被联合国确认为老龄化国家,其老龄化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从2017年开始,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量突破了3 400万,占人口比例高达27%。

据统计,2022年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较往年继续增加,多达3 627万,创下了历史纪录,这说明日本的老年人口比例还在急剧攀升。

[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在努力推动改革,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但是,这些努力却收效甚微。

预测到2025年,日本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 200万,日本人口的1/4将超过75岁,这将对当前的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养老模式创新与借鉴

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养老模式创新与借鉴

(3)多元化机构:日本养老机构丰富多样,包括政府福利机构、企业参与 的养老机构等,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4)严格监管:日本政府建立了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确保老 年人得到优质、安全的养老服务。
2、不足
日本养老模式创新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护理人员短缺:尽管日本在 养老服务中引入了科技创新,但护理人员短缺问题仍然存在,且护理人员的培训 和资质认定成本较高。
感谢观看
日本社会养老机构丰富多样,包括养老院、老年人公寓、护理院、康复中心 等。这些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精神慰藉等服务。 此外,日本还通过民间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共同 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日本养老模式创新
1、科技应用
日本养老模式创新的一大特点是科技应用。在护理服务方面,日本研发了一 系列智能设备,如机器人护理员、智能轮椅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 生活。此外,通过远程医疗、在线护理服务等科技手段,加强了老年人与医护人 员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日本在养老 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本国 实际情况,加强政策支持、推广科技应用、多元化机构建设和加强服务监管等方 面的工作,努力解决好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日本养老机构的创新也值得借鉴。在机构方面,日本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 建设了一批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普惠性的养老服务。此 外,日本还鼓励企业参与养老事业,通过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 投入养老市场。
在服务监管方面,日本政府建立了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确保老 年人得到优质、安全的养老服务。同时,日本政府还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养老服务 的监督和评价,提高养老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日本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日本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当需要护理时,可利用护理保险的“住宅护理服务”项目
(笔者根据2009年10月26—28日养老机构考察及《九州高龄者住宅情报中心》杂志整理)
三日本“PHILANSOLEIL笹丘”―住宅型养老院
今天的日本,正在进一步走向超高龄社会。2005年日本的总人口为1亿2852万人,其中65岁以上2507万人,80岁以上621万人(日本国立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随着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口日渐增多,能够接收需要护理照料的养老机构不足,提供医疗辅助机构的质和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必要护理,可利用“护理保险”的“住宅护理服务”。
当入住老年人成为需要护理对象时,原则上必须退居。
(笔者根据2009年10月26—28日养老机构考察及《九州高龄者住宅情报中心》杂志整理)
(4)具备多种多样服务的老年住宅
以下三类老年住宅是由专业公司经营管理的养老机构。是以盈利为主要目,公司出资兴建管理的老年住宅。这些养老机构多建设在优美的环境,提供了高水平的设计,各种人性化的齐全设施。居住场所具备各种完善的服务,以出租或分期付款购买为主要经营方式。出租型老年住宅及分期付款公寓的收费水平要比福利型养老机构高,一般入住老年人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抵押金,每月交纳房屋管理费。
护理型
住宅型
健康型
接受指定的省级特定,接受来自设施职员护理服务的“一般型”设施。以及接受外部护理营业者的“外部服务利用型”设施
大体能自立者可以入住,在自宅需要护理时,能够得到上门护理等护理服务。设施里准备了很多上门护理的服务项目。
以能自理者为对象,拥有丰富的设备,让老年人度过快乐健康的每一天。
护理保险服务的类别---“特定设施入住老年人生活护理”
二 多种多样运营模式的养老机构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是世界上较为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一,对于我国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构建社会福利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将介绍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是为了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而设立的,该制度于2000年正式实施。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社会共同的力量来共担长期护理成本,使老年人能够获得适当的护理服务。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有以下主要特点:适度的保险费用。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采取了一种每人每月缴纳保险费的方式,缴费金额根据个人收入和年龄等因素有所不同。

这种分级缴费的方式可以确保年轻人和贫困人口能够负担得起保险费用,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全面的服务范围。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包括了从家庭护理到机构护理的全面服务范围。

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家中接受护理服务,也可以选择去护理机构接受护理。

这一制度还提供了人员培训、康复辅助器具和住宿服务等多项保障,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公平的评估和认定。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通过评估来确定老年人是否符合享受护理保险的条件,评估项目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和健康状况等。

评估结果将作为老年人享受护理保险的依据,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多元化的服务提供者。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鼓励社区和私人企业成立介护服务机构,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选择。

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提供者,既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可以促进市场竞争,进一步推动护理行业的发展。

我国应加大对长期护理服务的投入。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需要加大对长期护理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可以为我国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模式。

我国应提高社会福利保障的公平性。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应该以公平为原则,通过合理的分级缴费和评估认定,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适当的护理保险服务。

我国应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

护理人员是实施护理服务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培养和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分析日本的老龄化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分析日本的老龄化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分析日本的老龄化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老龄化政策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借鉴日本的老龄化政策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日本的老龄化政策,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老龄化政策的概况1.老龄化的现状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日本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已超过了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了25%。

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40%以上,成为“超高龄社会”。

2.养老制度日本的养老制度包括基本养老金、福祉设施、医疗等多个方面。

基本养老金是最为重要的养老制度,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

日本政府还设立了“长寿社会基本法”,明确规定了关于长寿社会的相关政策方针和措施。

3.社会参与日本积极倡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不仅仅是扶助政策,更是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促进老年人长寿、健康和幸福。

二、日本老龄化政策的借鉴意义1.建立健全的养老制度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包括建立企业年金、个人储蓄账户和政府补贴养老金等多种方式。

还可以加强对养老金的支持力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2.提倡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日本的老龄化政策不仅仅注重老年人在物质上的扶助,更加重视老年人在社会参与方面的支持。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开展社会活动、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等方式,使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3.加强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也会大幅增加。

加强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建立完善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建立老年人专属的医疗机构、提供老年人专属的医疗服务等措施,以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

4.推动老龄化产业的发展老龄化社会将带来巨大的产业机会,包括养老护理、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众多领域。

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可以加大对老龄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老龄化产业的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3-05作者简介:于亚琴(1985-),女,河北张家口人,2010级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分析与城乡规划管理研究。

借鉴日本经验谈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于亚琴(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源于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寿命普遍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导致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

日本早在老龄化社会到来前就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并一直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可以说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

中国在2000年跨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并且,我国老龄化具有速度快、人口多、未富先老等特点。

此外,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本身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所以,老龄化现象将会给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巨大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日本的养老保障制度早在老龄社会还未到来的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即以一定的超前意识颁布了面向高龄者的社会福利政策。

此后,随着日本高龄化程度的提高,日本的福利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

(一)日本老人的社会保障1.超前颁布“老人宪章”。

1963年颁布的《老人福利法》被日本各界称为“老人宪章”,它是日本第一部关于高龄者福利的专门法[1]。

《老人福利法》对开展老人福利服务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例如,建立托老所、老人福利院和老年保健中心;组织派遣人员到家中协助老人处理各种生活问题;捐赠健身活动器材;开办各类学习讲座,组织老人俱乐部等。

2.回归社区,预防为先。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及社会福利的发展,日本对以往所提倡的设施养老进行了反思,强调地方社区应在老人福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982年颁布的《老人保健法》强调家庭和社区是老人保健实施的社会基础,表明今后日本的老人福利保健由设施福利向居家福利的转化。

从消极的医疗治疗转向积极的预防保健是今天日本老人医疗保健的一个重要转变。

3.社会力量分担重任。

日本政府对发展民间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十分重视,从国家到地方都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社会福利事业,并对其进行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并给予政策优惠,包括:财政补助、税收减免和融资优惠等。

目前,日本80%左右的福利设施由民间社会福利法人经营[2],民间社会福利团体已成为老年社会福利运作的主要力量。

(二)日本老人社会保障的特点1.健全的法律保障。

目前日本老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法律有《国民年金法》、《老人保健法》、《老人福利法》和《介护保险法》四部,它们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制度保证,覆盖了经济收入、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和生活护理等多个方面。

国民年金制度确保了日本所有达到65岁的老年人都能够领到养老金。

《老人保健法》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治疗及保健训练等。

《老人福利法》确立了日本现行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

《介护保险法》将原来由医疗保险支付的介护费用单独分离出来,并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支付老年人生活护理所需的费用。

2.完善的服务体系。

目前日本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以收养型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区照顾系统为基础。

这种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各方面的福利服务需求,成功地解决了由老龄化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

收养型福利机构大体上分为三种:护理老人福利院、特别护理老人福利院和低费老人福利院[2]。

社区照顾服务主要目的是建立和完善社区照顾服务体系,以社区依托,建立多种服务设施,开展家庭看护服务,满足老年人在社区和家中安度晚年的愿望。

3.多元化发展趋势。

日本社会福利体系是一个多方位、多元化的,国家、地方政府、民间团体及市民共同参与的网摘要: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

通过日本老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老年保障制度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一是制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二是建立养老保障行政机构;三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关键词:中国老龄化;养老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067-02S h e H u i Y a n J i u ☆社会研究☆络体系。

日本政府对老年社会福利事业进行科学规划,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团体投资社会福利事业,并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如财政补助、税收减免和融资优惠。

利用民间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大大减少了政府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负担,为企业增加创业机会。

同时它满足了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不同阶层的社会福利需求。

二、中国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一)保障覆盖不全,没有惠及全民我国社保基金的供给向城市严重倾斜,占35%的城市人口得到近80%的社保基金。

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最大。

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差距很大,而且待遇差别也很大。

不同行业、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与待遇差别大,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待遇明显高于企业职工。

(二)社会保障支出总量水平低社保支出中政府所承担的部分称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国际上,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体系中,政府最主要的支出项目就是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的公共消费,一般占财政支出的30%~50%,占GDP的比重也多在10%-30%之间[3]。

与国际比较,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水平仍然是很低的。

(三)医疗保障体系两极分化近年来,中国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急剧上涨的医疗费用和不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尽管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迅速扩展。

但是,仍有很多的人没有被医疗保障制度所覆盖;同时,目前的医疗保障补偿水平也无法追赶迅速增长的医疗费用。

三、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改进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并让各方共同分担养老保障的责任,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制定相应政策,完善法律法规日本社会保障法规从保险的对象、保险项目、保险给付条件和给付标准,到基金的经营、管理等社会保障的各方面,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4]。

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按照该法的要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

但是,现在有相当多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并未向老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我国必须建立起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社会政策体系,其中包括医疗保健与福利体系、参与社会活动体系、住宅和生活环境体系等,进一步完善现有老年保障政策。

(二)建立养老保障行政机构统一的社会化管理是日本老人福利成功发展的又一经验。

日本的老人福利行政领导体系从中央贯通到地方。

而我国尚缺乏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老人福利管理机构,我国现行的管理一般都放在各自的企事业单位,没有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

应当设置具有权威性的专门行政机构来管理老人福利,通过行政手段和建制,将企事业单位自行管理的老人福利转为社会化的统一管理,这是我们在老人福利管理方面急需进行的工作。

(三)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社会福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就是将国家包揽型的一元化社会福利机制向多元化机制转换。

改革现行的官办型福利体制,走多元化发展社会福利的道路,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为了满足多需求的社会福利要求,需将经营管理权下放,鼓励地方和企业积极参加社会福利事业,从而使单位办福利向社会办福利的机制转换。

此外,在一定限度内,充分利用民间企业的力量发展营利型的老人福利服务项目[5]。

在不断地总结、学习先进国家经验的同时,我国政府注重了养老和医疗社会制度的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策,人们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多层次地养老需求产生,自身养老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为此,要抓住时机,尽可能快速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制,加快我国养老和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张暄.日本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79.[2]贾晓九.日本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J].社会福利,2002,(6).[3]王石泉.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的重建[D].复旦大学,2004.[4]陶立群.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的国际比较研究———日本经验与借鉴[J].南方人口,1997,(1).[5]张暄.日本老人福利政策及对我们的启示[J].城市问题, 2001,(2).A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using the experienceof Japan for referenceYU Ya-qin(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300387,China)Abstract:Social security of the aged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social security,which is also related to the health op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social.Japan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aging in the world,which is constantly develop and perfec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Now,Japan has already formed quite perfect and mature social security regime and system.Through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the Japanese aging,according to China’s pres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country’s aging security system.Key words:China's aging;The old-age security;Social security system(责任编辑:许广东)借鉴日本经验谈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作者:于亚琴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刊名:学理论英文刊名:Theory Research年,卷(期):2012(11)本文链接:/Periodical_xll20121103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