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中国人文旅游景观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七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任务二 中国园林
1.苏州园林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
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与狮子林、 拙政园、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自五 代以来就享有盛名。
任务一 历史文化名城及世界遗产
三、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须依据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管理暂 行办法》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 标准》,由国家旅游局验收组对创优 城市检查验收,并达到“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标准的要求。
我国自1998年开始创建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以来,分9批339多座城市通 过了验收。
任务二 中国园林
一、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一)园林艺术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景观
1.西亚园林体系。西亚园林艺术源于古代波斯,为典型的庭院 式园林。目前保留最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西班牙、 由当时信奉伊斯兰教的格拉那达国王修建的摩尔宫狮庭。 2.欧洲园林体系。欧洲园林艺术源于希腊。欧洲风格的古代园 林遍布欧洲各国。其典型的代表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意大 利埃斯特庄园为代表的露台式别墅园,又称为台地园;一种 是以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的皇家宫苑。 3.东方园林体系。东方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中国的造园理论与 艺术对世界各国的园林艺术影响很大。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既 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 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 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任务二 中国园林
(二)现存的私家园林
2.扬州园林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 完好的盐商园林。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 典代表。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 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人文旅游景观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人文旅游景观(总分:102.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9,分数:34.50)1.北京故宫是我国( )两代的皇宫。
A.秦汉 B.隋唐C.宋元 D.明清(分数:0.50)A.B.C.D. √解析:[解析] 北京故宫[解析] 北京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建成,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2.中国历史上最为宏大,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 )。
A.秦代咸阳 B.西汉长安C.唐代长安 D.宋都汴京(分数:0.50)A.B.C. √D.解析:[解析] 古城的沿革[解析] 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日渐成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宏大,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长安城。
长安城占地面积84平方公里,周长36.7公里,由宫城、皇城、郭城三部分组成,对后世的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3.我国古代城池中保存较为完好并始建于春秋时期的是( )。
A.江苏南京城 B.陕西西安城C.山西平遥城 D.云南丽江古城(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南京古城[解析] 山西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称有2700多年的历史,在明洪武年间扩建。
南京始建于公元前472年的越国,古称之越城。
西安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丽江古城则始建于宋末元初。
4.山海关筑于( )期。
A.明代初 B.明代中C.明代后 D.清代初(分数:0.50)A. √B.C.D.解析:[解析] 明长城的著名关口与城段[解析] 山海关筑于明朝初期,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
由明初大将徐达主持修建,因该关处在燕山和渤海之间,故名“山海关”。
5.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古城是( )。
A.开封古城 B.北京故宫C.西安古城 D.南京古城(分数:0.50)A.B.C. √D.解析:[解析] 西安古城[解析] 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7

[单选题]1.《拙政(江南博哥)园梧竹幽居亭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的作者是()。
(江南博哥)A.陶澍B.成多禄C.赵之谦D.佚名参考答案:C[单选题]4.闽菜的代表菜是()。
A.带把肘子B.鸡泥桃花鱼C.太爷鸡D.佛跳墙参考答案:D[单选题]5.大约在公元()世纪,中国风筝传到了西方,此后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
A.10B.11C.12D.13参考答案:C[单选题]6.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已经学会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参考答案:B[单选题]7.徽菜的代表菜是()。
A.糟钵头B.九转大肠C.无为熏鸡D.腊味合蒸参考答案:C[多选题]1.下列关于少数民族的民俗,表述错误的是()。
A.十二木卡姆有“维吾尔音乐之母”的誉称B.回族以善于经营而著称C.颁金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D.勒勒车是朝鲜族特有的牛车E.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是短袖、宽腰、长裙、低靴参考答案:DE[多选题]2.以下道教名山中,属于丹鼎派名山的是()。
A.广东罗浮山B.江西龙虎山C.江苏茅山D.杭州葛仙岭E.四川青城山参考答案:AD[多选题]3.我国古代建筑处处体现出“以中为尊”,中轴线几乎成为我国古建筑群体现()和()的凝固线。
A.神权B.皇权C.政权D.民权E.人权参考答案:AB[多选题]4.对联要求()。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A.对仗工整B.平仄协调C.上联尾字仄声D.下联尾字平声E.语言生动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5.唐朝与日本和()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A.朝鲜B.越南C.印度D.伊朗E.阿拉伯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6.下列对中国陶瓷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B.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800~1000℃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C.中国是陶瓷的故乡D.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开始制作陶器E.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这一时期的陶器具有粗糙、古朴的制作特点参考答案:ACE[多选题]7.旅游是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景观

[单选题]1.自然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江南博哥),即地文景观类、()。
A.生物景观类、建筑类B.生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C.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D.古迹与建筑类、水域风光类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
自然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即:①地貌景观类(地文景观类);②水域风光类;③生物景观类。
古迹与建筑类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单选题]2.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与外部相对高差在50~500米的隆起地形为()。
A.山地B.高原C.盆地D.丘陵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
丘陵坡度一般较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
[单选题]3.下列各项中,()被誉为“地球之肾”。
A.冰川B.湖泊C.森林D.湿地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单选题]4.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优美的岩溶风景区是()。
A.云南路南石林B.贵州织金洞C.广东肇庆星湖D.广西漓江山水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漓江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从桂林到阳朔长达83公里的风景带也使得漓江山水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溶景区。
[单选题]5.“精巧玲珑、奇秀异常、色渥如丹、灿若明霞”的地貌特征属于()景观。
A.花岗岩山地景观B.岩溶地貌C.丹霞地貌D.火山地貌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项,花岗岩山地景观的特征包括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B项,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碳酸盐类岩石在特定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和冲蚀作用而形成的山、水、洞相结合的造型奇特的地貌景观;D项,火山地貌是指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
中国人文旅游景观

第一节 中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与欣赏
一、中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及分类 1、人文旅游景观: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它是 、人文旅游景观: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自人类出现之日起,由人类活动所产生, 自人类出现之日起,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经 过开发达到引起旅游者兴趣和滞留目的的一 切景物,包括建筑体、寺观、古城、雕塑、 切景物,包括建筑体、寺观、古城、雕塑、 绘画、文艺、民俗、歌舞等。 绘画、文艺、民俗、歌舞等。 2、中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 、中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 A、悠久性 、 中国是人类最早和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是人类最早和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
D、凝聚性 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创 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发现 创 演进—扩散一融汇的过程 新—演进 扩散一融汇的过程。三国魏晋南 演进 扩散一融汇的过程。 北朝、五代十国、宋元之际, 北朝、五代十国、宋元之际,我国南北文化 出现了空前的交流融汇。 出现了空前的交流融汇。中国人文景观的分 类较多也较为复杂, 类较多也较为复杂,一般常见的分类是将其 分为历史遗迹类、古建筑类、古代陵墓类、 分为历史遗迹类、古建筑类、古代陵墓类、 城镇类、古典园林类、宗教文化类、 城镇类、古典园林类、宗教文化类、社会风 情类等不同的类别。 情类等不同的类别 1、建筑:是利用自然界的材料,经过规划、 、建筑:是利用自然界的材料,经过规划、 设计、施工修建而造就的供人类物质生产、 设计、施工修建而造就的供人类物质生产、 生活使用和精神文化享用的具有一定形体的 地上物。 地上物。 2、建筑除了具有丰富多彩的外在形体表现外, 、建筑除了具有丰富多彩的外在形体表现外, 更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文化寓 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 时期社会文化的缩影。 时期社会文化的缩影。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一章 旅游概论

任务一 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一)世界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开始致力于国内的经济建设。 (2)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率极大提高,生活节奏加快, 人们可用于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减少,因而对于旅游放松的需 求增加,这些都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洲际、国 际间的旅游成为可能。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达国家的从业人员,身心普 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重返大自然成为时尚和潮流。 (5)带薪假期制度的推广,使劳动者在不减少劳动收入的情 况下,有更多可供自己支配的闲暇时间。 (6)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往来频繁,公务旅游发 展较快。
任务三 旅游市场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
旅游市场是一个无形的市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 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 从市场学的角度来看是指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现实 购买者或潜在购买者),即旅游产品的供给市场或客源市场。 (二)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 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 钱的活动。——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
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居住环 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 年的活动。 ——世界旅游组织
任务一 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协会接受国家旅游局的领导、 民政部的监督管理和中国旅游协会 的业务指导。
(四)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 它是由中国境内的旅行社、各
地区性旅行社协会或其他同类协会 单位,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结成的 全国旅行社行业的专业性协会。 (五)中国旅游车船协会 (六)中国旅游报刊协会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归纳)第七章 中国自然旅游景观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归纳)第七章中国自然旅游景观黄山四绝:怪石、奇松、云海、温泉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我国三大古建筑殿宇:泰山天贶殿,故宫太和殿,孔庙大成殿我国四大古建筑群:岱庙,故宫,避暑山庄,孔庙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漓江四绝: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三江并流:金沙江(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怒江我国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黄果树瀑布两奇:瀑上瀑,水帘洞壶口瀑布三绝:水中螺,水底冒烟,七色彩桥世界三大活化石:水杉,银杏,鹅掌楸我国四大草原:内蒙,青海,西藏,天山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天山雪岭云杉林,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尖峰岭热带雨林,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波密岗乡林芝云杉林,轮台胡杨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荔波喀斯特森林,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蜀南竹海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新西湖十景:吴山天风,满陇桂雨,玉皇飞云,云栖竹经,九溪烟树,龙井问茶,黄龙吐翠,宝石流霞,阮墩环碧,虎跑梦泉济南三胜: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天象六景:云海,日出,夕阳,宝光,蜃景岩溶地貌(喀斯特)集中于广西、贵州、云南东部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亚热带岩溶地貌典型代表。
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
独秀峰,南天一柱。
漓江,澄江似练。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芦笛岩被称为“大自然艺术之宫”路南石林:《阿诗玛》。
面积2700公顷贵州织金洞:溶洞之王。
最为罕见的卷曲石和月奶石丹霞地貌分布南方,集中于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北部,湖南南部丹霞山:广东韶关仁化盆地,丹霞代表:锦石,锦江,锦岩武夷山:福建与江西交界处。
奇秀甲东南。
“三三”指九曲溪,“六六”指36座山峰。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40多年。
海岸地貌基岩海岸:海南岛三亚“天涯海角”,浙江普陀山的潮音洞、梵音洞,海南“南天一柱”,青岛“石老人”沙岸:三S工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分析香城浪子第一章:旅游业概述●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旅游的基础条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
●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
●游客的基本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空闲时间。
●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和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旅游业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饭店住宿业。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A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B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C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D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E增加政府税收。
F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旅游业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作用:A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B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C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D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E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旅游业态:旅游业以产品创新为竞争内容,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态。
●红色旅游: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A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B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C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的主要特点:规模庞大、短程旅游比重大、散客比例高、出行方式多样、人均消费水平低。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简述1.长江流域父系公社代表: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中国古代陵墓
(三)唐乾陵
唐乾陵是唐朝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乾县县城北6千米的梁 山上,距西安约80千米,修建于高宗死后第二年(684年)。
(四)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约25千米处的贺兰山东麓,为西夏王朝历代帝王陵墓的所在地。陵 区范围长10千米、宽4千米。内有8座陵园、70多座陪葬墓。
第三节
中国古代陵墓
二
中国古代陵墓的产生和发展
(一)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位于陕西临潼县,于 公元前246年开始营建,历时36年之久才修成,坟丘呈覆斗形。1987年,秦始皇陵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汉茂陵
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7年-公元前87年)的陵墓,距陕西兴平县东15千米,距西安 西北40千米。因茂陵在西汉时属槐里县茂乡,故有此名。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三
古长城建筑
(一)长城概述
(二)长城的基本结构 长城的结构,主要有城墙、敌台、关隘、烽火台等。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长城的历史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秦长城
西端点
东端点
临洮(今甘肃岷县) 辽东
全长 1万余里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04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一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简况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建筑。 2.重视城市的选址。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4.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 5.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引水入城,种植花木。
汉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汉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汉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明长城
西端点 嘉峪关
东端点
全长
东起鸭绿江 约12700余里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明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二、长城的构成 1、城墙
2、关塞 3、烽火台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第三节
中国古代陵墓
(七)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南麓,陵区方圆40平方千米,环葬着明朝的13位皇帝。 2003年,作为明清皇陵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八)清陵
清陵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它们分别是:永陵在今辽宁新宾,为清太祖以前的肇、兴、景、显 四陵;清太祖福陵与太宗昭陵在今辽宁沈阳附近;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包括孝陵、景陵、裕陵、 定陵、惠陵及诸后妃的陵墓;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有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及诸后妃陵墓。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硬山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攒 尖 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三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特点 2.以平面构图为主要布局形式 3.以优美的艺术造型为主要建筑风格 4.以彩绘和雕饰为主要装饰 5.受宗教影响且周围环境相协调
02 中国的宫殿与坛庙
城台
垛口墙
券门 宇墙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山海关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嘉峪关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汉长城玉门关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阳关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三)秦、汉、明长城的简况
1.秦长城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 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长城连接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二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1.台基 2.木头圆柱
3.开间 4.大梁 5.斗拱 6.彩画
7.屋顶 8.雀替 9.挂落 10.天花板 11.脊兽 12.山墙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歇山顶(天安门)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悬山顶
第三节
中国古代陵墓
一
中国古代陵墓的产生和发展
(一)封土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方上” 宋朝的“方上”
1 2
唐朝的“以山为陵”
3
4
明清时期的“宝城宝顶”
第三节
中国古代陵墓
(二)陵园的建筑布局
1 2 3
祭祀建筑区 神道 护陵监
第三节
中国古代陵墓
(三)墓室的结构
1.土穴墓 2.木椁墓 3.砖石墓
(四)随葬品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二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和古城
(一)明南京城墙
明南京(原称应天府)城墙,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至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 原建的宫城、皇城、外廓已毁,仅剩都城城墙。
(二)西安城墙
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完整的是明朝的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三至洪武十一年(1370年— 1378年)。
第三节
中国古代陵墓
(五)北宋陵
北宋陵位于河南巩义市,北宋9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虏后囚死漠北外,均葬于此陵,共 七帝八陵(包括赵匡胤父亲赵宏殷墓)。附葬皇后20余个,陪葬宗室及王公大臣,如寇准、包拯等 墓300多座。
(六)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原在今达拉特旗,清初南迁至此。抗日战争中 灵柩先后迁至甘肃、青海,新中国成立后迎回原地,并建新陵园。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秦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内蒙古秦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包头秦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河北万全秦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辽宁朝阳燕秦长城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汉长城
西端点 新疆
东端点
全长
黑龙江北岸 近2万里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1.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架结构建筑群,也是目前
我国古代宫廷建筑中保留最完整的一处。故宫是明清时期的皇宫,共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 政。故宫位于北京市区中心,始建于1406年,历时14年完工,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故宫占 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房屋9 000多间。周围是10米高的红色宫墙,长达3 400米,墙外环绕宽52米的护城河,4个城角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故宫分前后两部分,即前朝和内 廷。
第二节 中国的宫殿与坛庙
2.北京社稷坛
北京社稷坛位于天安门的西侧,今为中山公园。中国 传统的治国思想是“以农为本”。发展农业生产与土地密 切相关,所以要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古代以“社稷”代 称国家。按“五行”中五方五色的配置,中央为黄,东方 为青,西方为白,南方为红,北方为黑,所以必须用五色 土覆盖于坛面,以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祈求全国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起来,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俗称“万里长城”。 2.汉长城
汉长城是汉武帝在3次征服匈奴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规模最大,不仅抵御了匈奴南下,而且保 护了通往西域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 3.明长城
明朝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的侵扰,曾多次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7 000千 米以上,称为“边墙”。在历代长城中,明长城技术水平最高,工程最坚固,防御体 系最完整。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中随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欢和使用过的物品,包括陶器皿、石制和骨制 的工具、装饰品等。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别不大。到了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如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十号墓中,有结构复杂的葬具,死者佩带精致的玉石 饰物,随葬玉铲、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的陶器。
第二节 中国的宫殿与坛庙
第二节 中国的宫殿与坛庙
2.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全部建筑90余所,房屋300余间。四 周围以高大的红色宫墙,殿堂金瓦雕梁画栋,光彩夺目,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 皇宫建筑。
第二节 中国的宫殿与坛庙
二
中国的坛庙
(一)坛庙的类型
中国人文
01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旅游景观
02中国的宫殿与坛庙
03中国古代陵墓
04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
05中国著名的古阁楼和古石桥 06中国古代园林
01 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
(一)雏形期(夏—春秋) (二)发展期(战国—南北朝)
(三)成熟期(隋—宋) (四)总结期(元—清)
1
祭祀祖先的宗庙
2
祭拜天地和谷神的坛庙
第二节 中国的宫殿与坛庙
(二)著名的坛庙建筑简介
1.北京太庙 北京太庙位于北京故宫天安门东侧,今为
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过去是帝王祭祀祖宗的地 方。其包括戟门、正殿、两庑、寝宫、祧庙,有 明显的中轴线,左右配殿严格对称。其位置也符 合中国传统的“左祖右社”的规定。外有高大厚 重的墙垣和树冠茂密的古柏,内有宽敞宁静的庭 园,庄严肃穆,静谧安宁。
第二节 中国的宫殿与坛庙
3.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的南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其建筑由内外两重城墙环绕,南边围墙左右两角成 方形,北边围墙左右两角成弧形,以象征古人“天圆地方” 的观念。天坛由4组建筑组成:祭天的圜丘坛(呈圆形,以 象征天,故称)、祈求丰收的祈年殿、皇帝斋宿的斋宫、 贮放神排的神乐署。
第四节 中国的古城和古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