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生物因子识别
识别实验室涉及的生物 因子种类,包括病毒、 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
实验活动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 生的气溶胶、飞溅物、
污染物等。
人员操作风险
评估实验人员的操作技 能、安全意识、防护措
施等。
设备设施风险
检查实验室设备设施的 运行状态、维护情况、
防护效果等。
风险等级划分
01
02
03
低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包括实验室进出管理、个人防护、废弃物处 理等。
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伦理规范等。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考试评估
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形式,检验学员对培训 内容的掌握情况。
操作评估
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评估 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案例分析
组织学员进行案例分析,评估其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组建评估团队
包括生物安全专家、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人 员等。
制定评估计划
明确评估的时间安排、评估方法、所需资源等。
实施评估
通过现场检查、资料审查、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信 息。
分析评估结果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识别存在的风险 。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与分析
消毒方法
对感染性废弃物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化学消毒等方法处理,确保无害化。
包装与标识
废弃物应使用专用包装袋进行密封包 装,并贴上明显的标识,注明废弃物 名称、来源、性质等信息。
运输与处置
按照相关规定将废弃物运送至指定地 点进行集中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 类健康造成危害。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运行、监督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是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的核心法规。
国际相关标准与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生 物安全指南》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建议和 最佳实践,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指南。
《联合国实验室生物安全 手册》
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者和监管机构,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全面指导。
讲解生物安全基本概念、法规和 标准等内容。
实践操作
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应急处 理等实际操作训练。
培训方式与要求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 事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培训方式与要求
01
培训要求
02
03
04
所有实验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 考核合格。
培训过程中要认真听讲、积极 互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紧急处理措施
01
紧急预案
实验室应制定紧急预案,包括生 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人员受
伤的急救措施等。
03
培训与演练
实验人员应接受紧急处理措施的 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02
紧急处置物品
实验室应备有必要的紧急处置物 品,如消毒剂、急救箱、灭火器
等。
04
报告与上报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实验人员应 及时报告并按照预案采取相应措 施,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快速有效应对。
实验后处理
实验器材清洗与保养
及时清洗实验器材,确保下次 使用时安全可靠。
废弃物分类处理
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 对不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实验室清洁与消毒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规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运行、监督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是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的核心法规。
国际相关标准与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生 物安全指南》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建议和 最佳实践,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指南。
《联合国实验室生物安全 手册》
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者和监管机构,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全面指导。
讲解生物安全基本概念、法规和 标准等内容。
实践操作
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应急处 理等实际操作训练。
培训方式与要求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 事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培训方式与要求
01
培训要求
02
03
04
所有实验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 考核合格。
培训过程中要认真听讲、积极 互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紧急处理措施
01
紧急预案
实验室应制定紧急预案,包括生 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人员受
伤的急救措施等。
03
培训与演练
实验人员应接受紧急处理措施的 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02
紧急处置物品
实验室应备有必要的紧急处置物 品,如消毒剂、急救箱、灭火器
等。
04
报告与上报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实验人员应 及时报告并按照预案采取相应措 施,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快速有效应对。
实验后处理
实验器材清洗与保养
及时清洗实验器材,确保下次 使用时安全可靠。
废弃物分类处理
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 对不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实验室清洁与消毒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完整ppt课件

BSL-2:适用于对人体 、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 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 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 人、动植物和环境不会 造成严重危害。有效的 预防和治疗措施。
BSL-3:适用于主要通 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 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 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 疫苗。艾滋病病毒的研 究(血清学实验除外)应在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 室中进行。
06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与考核
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设计
培训目标
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 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工作 的安全进行。
培训内容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实验 室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措 施等。
培训方式
线上课程学习、线下实践 操作、定期考核评估。
考核标准、方法和结果反馈机制
考核标准
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包括理论知识 掌握程度、实践操作技能等。
、防护服、护目镜等。
穿戴防护用品前需检查其完好 性,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按照正确顺序穿戴防护用品, 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有效防护
。
在实验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发 现防护用品破损,应立即停止
实验并更换防护用品。
实验后废弃物处理及消毒灭菌操作
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如感染 性废弃物、化学废弃物等。
按照相关规定将废弃物运送至指定地 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结果反馈机制
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实验室人员, 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改进。
考核方法
采用笔试、面试、实操等多种方式进 行考核。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持续改进方向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提 高培训效果。
目标设定
设定明确的改进目标,如提高实验室 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水平、降低实验 室事故发生率等,并制定相应的实施 计划和措施。
生物安全ppt课件初中

应对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疫情得到了有 效控制,病例数逐渐减少,最终得到 了完全控制。
案例总结
该案例表明,在应对传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案例三
教育内容
包括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实验室 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方面 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背景
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 意识和技能,开展了一系列生物 安全教育活动。
健康监测的方法与标准
总结词
定期进行健康监测是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物安全风险的关键, 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监测。
详细描述
健康监测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流行 病学调查等。监测标准应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风险程度制 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分析,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健康异常的处置与报告
总结词
发现健康异常情况时,应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并及时报告,以防止事态扩大和保护人员安全。
详细描述
一旦发现健康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等。同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和 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后续处理。记录和管理处置与报告的过程,以便对事件进行追溯和分析,不 断改进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
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安全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知识竞赛等,让公众亲身体验和实践生 物安全知识。
生物安全教育与实践的评估与改进
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公众对 生物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反馈意见, 分析活动的成效和不足。
VS
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对生物安全教育与实践活 动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 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生物安全工作的发展 。
《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02 生物安全基本原则
防止交叉感染
总结词
措施
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在不同宿主之间 传播,导致原本无病的人群被感染。
实验人员应接受培训,掌握正确的消 毒和防护方法,了解常见病原体的传 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在生物安全培训中,应强调防止交叉 感染的原则,确保实验人员遵循严格 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病原体在 不同宿主之间传播。
BSL-1级别
BSL-2级别
BSL-3级别
BSL-4级别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 度和传播途径,将实验室 生物安全分为四个级别, 分别为BSL-1、BSL-2、 BSL-3和BSL-4,级别越 高,生物安全防护要求越 高。
适用于对人类和环境不 构成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如细菌、病毒等。
适用于具有一定危害程 度、通过直接或间接途 径传播的病原体,如炭 疽杆菌、SARS冠状病毒 等。
无害化处理
介绍动物尸体、组织、血液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 理方法。
环保要求
强调动物实验废弃物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 对环境造成污染。
05 公共场所生物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与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制定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包括空 气质量、水质、噪声等方面,确 保公共场所环境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明 确卫生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卫生 检查和监督。
实验动物选择
实验前准备
实验操作流程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 的动物种类、品系、年
龄和体重等。
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 适应环境、麻醉方法等。
详细介绍实验操作的步 骤、注意事项和安全防
护措施。
实验后护理
关注实验动物的恢复和 观察,确保动物福利。
《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详细描述:综合运用多种技术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现 场隔离、样本采集、消毒灭菌等,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效 果。
详细描述:关注应急处置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积极引入 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应急处置后的评估与改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处置效果 、存在问题、经验教训等,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案例三:某地区重大疫情的防控与处置
疫情概述
某地区爆发一起重大疫情 ,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 人数多。
防控措施
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包括 大规模检测、隔离、追踪 接触者等,有效控制了疫 情的传播。
经验总结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公共卫 生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 发疫情的能力和水平,确 保公众健康安全。
THANKS
外部恶意攻击
针对实验室的网络攻击、物理 破坏等。
生物安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和程序。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 人为失误。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及时发 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案例二:某医疗机构感染事件调查
事件概述
某医疗机构发生一起院内感染事 件,多名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某
种病毒。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感染事件的发生与医院 在患者收治、隔离措施以及医疗废 物处理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有关。
改进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工作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 力。
05 生物安全教育与 培训
生物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详细描述:关注应急处置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积极引入 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应急处置后的评估与改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处置效果 、存在问题、经验教训等,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案例三:某地区重大疫情的防控与处置
疫情概述
某地区爆发一起重大疫情 ,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 人数多。
防控措施
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包括 大规模检测、隔离、追踪 接触者等,有效控制了疫 情的传播。
经验总结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公共卫 生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 发疫情的能力和水平,确 保公众健康安全。
THANKS
外部恶意攻击
针对实验室的网络攻击、物理 破坏等。
生物安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和程序。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 人为失误。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及时发 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案例二:某医疗机构感染事件调查
事件概述
某医疗机构发生一起院内感染事 件,多名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某
种病毒。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感染事件的发生与医院 在患者收治、隔离措施以及医疗废 物处理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有关。
改进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工作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 力。
05 生物安全教育与 培训
生物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实验室生物安全2024课件

明确评估目的
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的目标和范围,为后续工作提 供指导。
识别风险
通过对实验室环境和实验活动 的分析,识别潜在的生物安全 风险。
制定措施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风险控制措施和管理策略。
风险识别与分析
实验室环境风险
包括实验室布局、设施 设备、通风系统等方面
存在的风险。
实验活动风险
人员受伤或感染
立即进行急救或送医治疗,同时报告 相关部门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 扩散。
事故报告与记录要求
对事故发生的经过、处理措施、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事故报告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和标准, 包括事故时间、地点、性质、原因、 处理措施等要素。
及时报告
详细记录
保密要求
根据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溶胶或有害 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口罩或呼吸器, 保护呼吸系统不受侵害。
护目镜与面罩
手套与鞋套
对于可能产生飞溅或喷溅的实验操作,应 佩戴护目镜或面罩,保护眼睛和面部不受 伤害。
根据实验需求和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的手套 和鞋套,避免手部和脚部接触到有害物质 。
废弃物处理与消毒方法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设置合理的排气系统,确保 空气流通,降低有害物质的浓 度。
供电与照明
实验室应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和 适宜的照明条件,确保实验操
作的顺利进行。
个人防护装备选择与使用
防护服
口罩与呼吸器
根据实验需求和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的防护 服,如隔离衣、防护服等,确保皮肤不暴 露于有害物质中。
报告格式
发生生物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向学校 或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报告,不得隐 瞒或延误。
《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2024)

预防潜在危险。
促进生物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
6
实验室生物安全
02
2024/1/29
7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与要求
01 BSL-1级实验室
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 病作用的微生物,如教学用普 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02 BSL-2级实验室
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 在危害的微生物。
03
BSL-3级实验室
措施。
2024/1/29
保护人类健康
防止病原体传播,降低疾病发 生率。
维护生态平衡
防止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 性。
促进科研发展
确保实验室安全,推动生物技 术创新。
4
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
法规体系:《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 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
01
标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等。
气溶胶。
05
实验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进
行消毒,并对废弃物进行高压
灭菌处理。
06
2024/1/29
9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立即停止实验,关闭实验 室门,禁止人员进出。
2024/1/29
对污染区域进行隔离,并 用有效氯含量为0.5%的 消毒液喷洒消毒。
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启动应急预案。
对接触者进行必要的医学 观察和治疗。
报告程序
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发现生物制品不 良事件后,应及时向药品监管部门报 告。
2024/1/29
22
生物安全培训与意
06
识提升
2024/1/29
23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与内容
01
制定全面的生物安全培 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 、对象、时间、方式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胺
苯酚
石炭 酸
杀菌
无色晶体
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 致严重烧伤
ELISA实验涉及有毒及危险试剂
试剂名称 别名 主要作用 物理性状
主要毒害作用
会造成刺痛及暂时性变白
H2O2
戊二醛
丙三醇
双氧 水 胶醛 甘油
还原剂
无色透明液体
酶与蛋白联合
蛋白保护剂 生物缓冲液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无色粘稠液体 白色粉末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
我国兽医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为制 定、执行生物安全问题奠定了更为坚 实的基础。有条件、有能力解决兽医 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二、兽医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兽医工作的内含
从社会发展及动物需求出发,兽医开展 的相关活动。 • 目的是保障动物的福利和健康,保障人 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生产的 发展和保障人类需求;维护生态环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四、兽医实验室建设 • 人员与档案
我国兽医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
• 国家兽医局成立。 • 加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 。承担相应义
务、获得相应支持,兽医工作全面与国际接轨 • 兽医工作各项法律、法规、标准发布和施实,规 划的制定和推进。(国家标准、国际准则)。 • 国家兽医体系建设获重大进展(国家兽医官、执业 兽医、动物卫生执法、动物疾病控制、兽药生产 及监察、参考实验室等)。
1.兽医各学科实验室、临床诊断室等需使用 的各种试剂在不断增加,其中有毒有害试 剂的不正确使用和保管,会对接触者产生 危害,有的是致命性的危害。(实验室通用 危险)
对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工作者的忠告!
• • • • • 实验前对所有物质的性质要十分的熟悉。 处理具有挥发性和易吸入性物质要在通风厨内进行。 决不能用嘴吸取溶液。 处理大量酸碱时要带护目镜和合适的手套及面罩。 对于强酸强碱,避免溢出撒到皮肤和衣服上。若溢出,用 大量的清水稀释溢出物。 • 重金属盐通常为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大多为强有力的酶 抑制剂。对人、动物和环境是有害的。 • 几乎所有的以“ase”结尾的名词如过氧化氢酶(catalase), β-葡糖醛酸糖苷酶(β- glucuronidase)等都归为酶类。但 有些不是系统命名,如胃蛋白酶(pepsin)也是酶,由生 产厂商命名,其制品中含有缓冲物质等。要了解在这些物 质中所含原料的特性。 • 激光辐射(可见和不可见)都能引起对眼睛和皮肤的严重 伤害。
生物安全
• 一、我国兽医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 • 二、兽医工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三、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
• • • • • • • 3.1生物安全一般概念 3.2相应法律法规及标准 3.3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划分 3.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危害评估 3.5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 3.6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设备 3.7兽医生物实验室安全监管
常规实验涉及有毒试剂
试剂名称 别名 主要作用 物理性状 主要毒害作用
吉姆萨染 料
微生物染色
由天青、伊红组成。天 咽下可致命或引起眼睛失明, 青,深黑、微红的固体。 通过吸入和皮肤吸收是有毒 伊红,红色粉末 的
高锰酸钾 PP粉
甲醛
强氧化剂,杀 菌
标本固定剂
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 体,易见光分解
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 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 白色结晶粉末
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主要是引起神经毒性,同时 还有生殖、发育毒性 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切勿吸入粉末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 性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
明火、高热可燃,具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 成伤害
三羟甲基 Tris 氨基甲烷 四甲基联 TMB 苯胺
氧化产物
常无色透明液体
具有刺激作用
核酸提取涉及有毒试剂
试剂名称 别名 主要作用 物理性状 主要毒害作用
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在操 作中应尽量在通风的条件下 进行,并避免接触皮肤 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和肾
有一定的腐蚀性,浓溶液或 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对组 织有刺激性
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 是一种致癌剂
多聚甲醛
链霉素 丁二胺
熏蒸消毒剂
抗生素 有机溶剂
剧毒,易通过皮肤吸收,并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 吸道有严重破坏性
致癌,引起过敏反应 剧毒,易燃,有腐蚀性
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 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 式出现
兽医工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的首先受害者是兽医工作者 和管理者
• 1. 有毒有害试剂的不正确使用和保管。(实验室通 用危险) • 2.兽医医疗废弃物没有安全处理。 • 3.兽医诊疗中过量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的危险。 • 4.有不同遗传信息新生物的潜在危险。 • 5.致病性病原体扩散的危险。
兽医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白色至淡紫红色晶 体 白色粉末(-20℃)
甲氨蝶呤 氨甲 抑制剂 致癌和致畸 橙黄色结晶性粉末 蝶呤 聚乙二醇 Triton 分解蛋白酶,限 白色及乳白色糊状 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和灼 辛基苯基 X-100 制性内切酶的缓 物 伤
醚 冲液
三羟甲基 氨基甲烷 异戊醇 溶菌酶
Tris
3-甲基 丁醇
生物缓冲液 萃取剂 破碎细胞壁
白色粉末 无色液体 白色或微白色冻干 粉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 成伤害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对黏膜有腐蚀性
PCR诊断及相关试验涉及有毒试剂
试剂名称 别名 主要作用
高度灵敏的荧光染 色剂,用于观察琼 脂糖和聚丙烯酰胺 凝胶中的DNA
物理性状
主要毒害作用
溴化乙 锭
EB
暗红色粉末
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 具有高致癌性
一种刺激物,并造成对眼睛 的严重损伤的危险 有很强的腐蚀性 剧毒,对上呼吸道的黏膜、 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含有毒物质苯酚
一种致畸剂和致癌剂
试剂名称
别名 对二氨 基苯
主要作用
物理性状
主要毒害作用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 成伤害 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 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苯二胺 蛋白酶K
高级抗氧剂 消化蛋白
无色液体 二乙基焦 DEPC 灭活各种蛋白 碳酸酯 质,是RNA酶的 强抑制剂 三氯甲烷 氯仿 麻醉性,蛋白 无色透明易挥发液 变性剂 体,有特殊甜昧 十二烷基 SDS 洗涤剂,蛋白 白色粉末 硫酸钠 变性剂 三氯乙酸 TCA 蛋白质变性剂 无色结晶 苯甲基磺 PMSF 胆碱酯酶抑制 无色固体 酰氟化物 剂 Trizol RNA抽提试剂 暗红色液体 白色粉末 放线菌素 更生 抑制RNA的合成, 特别是mRNA的合成 D 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