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紫甘蓝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doc

紫甘蓝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doc

紫甘蓝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一、实验目的:1、确定紫甘蓝色素提取的最佳溶剂及测试方法2、紫甘蓝色素的提取,研究提取溶剂、ph、温度、材料比、时间和次数等因素对紫甘蓝色素的提取量的影响3、研究光照、ph、食品添加剂等对紫甘蓝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二、实验原理:紫甘蓝又叫紫包菜、红甘蓝,因其颜色紫红而得名,它是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易种植,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常见而又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大力开发天然色素作为食用色素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由于紫甘蓝来源广泛,产量大,价格便宜,色素含量高,其中的色素属于花色苷类,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不少研究人员将其作为提取天然色素的优选原料之一。

作为色素,稳定性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由于食品的形态和加工工艺不同,色素对酸、碱、光、热、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他化学物质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色素的应用。

三、实验仪器:食用紫甘蓝蔬菜;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PH试纸;干燥箱。

乙醇、盐酸及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四、实验步骤:1、确定紫甘蓝色素提取的最佳溶剂:将一定量新鲜的紫甘蓝去除老叶、黄叶,洗净晾干,用电子天平称出若干份5g样品切成小块备用,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PH=3的酸性水、60%乙醇及酸化的60%乙醇(PH=3)等溶剂,在水浴60°下浸提一段时间,大约1.5小时,发现除蒸馏水中显红色外,其余溶剂中均为白色,此时可认为色素浸提基本完全,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并定容至100ml。

观察所得提取液的颜色,紫色最深的即为最佳提取溶剂。

2、紫甘蓝提取量单因素影响:(1)ph对紫甘蓝色素提取量的影响:用实验一最佳溶剂提取色素,将色素提取液分成均等12份,每份5ml,用0.1mol/L盐酸和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酸碱度,观测不同PH值对溶液颜(2)温度对紫甘蓝色素提取量的影响:取5份5g紫甘蓝置于100ml三角瓶中,加25ml最佳提取溶剂,摇匀后在30℃、40℃、50℃、60℃、70℃下水浴30min,将提取液在60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将数据计入表格。

紫甘蓝汁液实验报告(3篇)

紫甘蓝汁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验证紫甘蓝汁液作为酸碱指示剂的可行性。

2. 探究不同酸碱性溶液对紫甘蓝汁液颜色变化的影响。

3. 了解紫甘蓝汁液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紫甘蓝汁液中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酸碱指示剂的特性。

在酸性环境中,花青素呈现红色;在中性环境中,花青素呈现紫色;在碱性环境中,花青素呈现蓝色。

因此,通过观察紫甘蓝汁液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三、实验材料1. 紫甘蓝2. 白醋3. 纯碱4. 纯净水5. 洁厕灵6. 食盐水7. 石灰水8. 烧杯9. 滴管10. 试管11. pH试纸四、实验步骤1. 将紫甘蓝洗净,切成小块。

2. 将紫甘蓝放入榨汁机中,加入少量水,榨取紫甘蓝汁液。

3. 将榨取的紫甘蓝汁液过滤,得到澄清的紫甘蓝汁液。

4. 分别取少量白醋、纯碱、纯净水、洁厕灵、食盐水和石灰水于试管中。

5. 用滴管吸取少量紫甘蓝汁液,分别滴入各个试管中。

6. 观察并记录紫甘蓝汁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7. 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1. 白醋:紫甘蓝汁液变为红色,说明白醋为酸性溶液。

2. 纯碱:紫甘蓝汁液变为蓝色,说明纯碱为碱性溶液。

3. 纯净水:紫甘蓝汁液保持紫色,说明纯净水为中性溶液。

4. 洁厕灵:紫甘蓝汁液变为绿色,说明洁厕灵为碱性溶液。

5. 食盐水:紫甘蓝汁液保持紫色,说明食盐水为中性溶液。

6. 石灰水:紫甘蓝汁液变为蓝色,说明石灰水为碱性溶液。

六、实验结论1. 紫甘蓝汁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能够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2. 在酸性环境中,紫甘蓝汁液呈现红色;在中性环境中,紫甘蓝汁液呈现紫色;在碱性环境中,紫甘蓝汁液呈现蓝色。

3. 实验过程中,紫甘蓝汁液的颜色变化明显,易于观察。

七、实验讨论1. 紫甘蓝汁液的颜色变化与其中的花青素有关。

花青素在不同pH值的环境中会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导致颜色变化。

2. 实验结果表明,紫甘蓝汁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植物中的花青素是一类具有丰富颜色的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花朵、果实、叶子等植物组织中。

花青素不仅为植物赋予了吸引力的色彩,还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

因此,对花青素的提取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溶剂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差异。

实验选取了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常见的植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步骤如下:1. 材料准备:准备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植物材料,并将其分别洗净、切碎备用。

2. 提取溶剂选择:选取乙醇、醋酸乙酯和水三种常用溶剂作为提取试剂,分别标注为A、B和C。

3. 提取过程:将每种植物材料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提取溶剂,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过滤:将提取液用滤纸过滤,去除固体颗粒。

5.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分别倒入烧杯中,放在加热板上进行浓缩,直至溶剂蒸发完全。

6. 称量:将浓缩后的花青素溶液称量并记录。

7. 分光光度计测定:将每个烧杯中的花青素溶液分别转移到试管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8. 计算花青素含量:根据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花青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植物材料进行花青素提取实验。

通过比较不同溶剂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我们发现乙醇溶剂(A)对三种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最好。

在红花提取实验中,乙醇溶剂(A)的吸光度值最高,表明乙醇溶剂对红花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最佳。

紫苏和紫甘蓝的提取实验结果也是如此。

这可能是因为乙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够更好地溶解植物组织中的花青素。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存在差异。

红花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紫苏次之,紫甘蓝最低。

这可能与不同植物材料的生长环境、基因差异等因素有关。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花青素的提取过程以及不同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含量的差异。

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摘要:本文对紫甘蓝中的花青素进行了浸提工艺和稳定性研究。

结果表明,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最佳浸提工艺为80%酒精提取3小时,当处理温度为90℃时,花青素的提取率最高为59.25%。

稳定性研究表明,紫甘蓝中花青素对光的敏感性非常强,光照下紫外线吸收峰会发生变化,而在暗处则几乎不会发生变化。

此外,酸碱度和温度也会对花青素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高温和低酸度环境下的稳定性较好。

Abstract:In this study, th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stability of anthocyanins in purple cabbag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for anthocyanins in purple cabbage was to extract with 80% alcohol for 3 hours. The highest extraction rate of anthocyanins was 59.25% when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 was 90℃. The stability study showed that anthocyanins in purple cabbage were very sensitive to light. The UV absorption peak would change under light, whereas there was almost no change in the dark. In addition, pH and temperature also affected the stability of anthocyanins. The stability was better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acidity environment.Keywords: purple cabbage; anthocyanins; extraction process; stability1.引言紫甘蓝是一种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天然药理活性物质。

甘蓝酸碱变色实验报告(3篇)

甘蓝酸碱变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紫甘蓝汁的酸碱指示作用。

2. 探究不同酸碱度溶液对紫甘蓝汁颜色的影响。

3. 通过实验,加深对酸碱平衡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紫甘蓝汁中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

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溶液中会呈现不同的颜色,酸性条件下呈红色或紫红色,碱性条件下呈蓝色或绿色,中性条件下呈紫色。

因此,紫甘蓝汁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紫甘蓝、白醋、纯碱、肥皂水、食盐水、蒸馏水、酒精、玻璃棒、试管、滴管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加热器、烧杯、漏斗、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紫甘蓝汁的制备(1)将紫甘蓝洗净,切碎。

(2)将切碎的紫甘蓝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3)将烧杯置于加热器上,加热煮沸。

(4)煮沸后,用漏斗过滤,得到紫甘蓝汁。

2. 紫甘蓝汁酸碱指示实验(1)取若干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紫甘蓝汁。

(2)向试管中滴加白醋,观察颜色变化。

(3)向试管中滴加纯碱,观察颜色变化。

(4)向试管中滴加肥皂水,观察颜色变化。

(5)向试管中滴加食盐水,观察颜色变化。

(6)向试管中滴加蒸馏水,观察颜色变化。

3. 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1)白醋滴入后,紫甘蓝汁变为红色或紫红色,表明酸性条件下花青素呈红色或紫红色。

(2)纯碱滴入后,紫甘蓝汁变为蓝色或绿色,表明碱性条件下花青素呈蓝色或绿色。

(3)肥皂水滴入后,紫甘蓝汁变为绿色,表明碱性条件下花青素呈绿色。

(4)食盐水滴入后,紫甘蓝汁颜色基本无变化,表明中性条件下花青素呈紫色。

(5)蒸馏水滴入后,紫甘蓝汁颜色基本无变化,表明中性条件下花青素呈紫色。

五、实验结论1. 紫甘蓝汁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其颜色变化与溶液的酸碱度密切相关。

2. 酸性条件下,紫甘蓝汁呈红色或紫红色;碱性条件下,紫甘蓝汁呈蓝色或绿色;中性条件下,紫甘蓝汁呈紫色。

3.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酸碱平衡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六、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好紫甘蓝汁的浓度,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紫甘蓝提取实验报告

紫甘蓝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2. 了解花青素的性质及其应用。

3. 学习实验室提取、分离、鉴定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紫甘蓝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抗变异、抗肿瘤、抗过敏等生理功能。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提取紫甘蓝中的花青素,然后通过纸层析法分离纯化花青素,最后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花青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紫甘蓝、乙醇、甲醇、蒸馏水、NaCl、NaOH、盐酸、pH试纸、滤纸、层析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烧杯、漏斗、玻璃棒、移液管等。

2.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甲醇、NaCl、NaOH、盐酸、醋酸、硫酸铵、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1)将紫甘蓝洗净,晾干,切成小块。

(2)将紫甘蓝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研磨充分。

(3)将研磨好的混合物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4)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

(5)取出烧杯,冷却至室温,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2. 分离纯化(1)将滤液倒入漏斗中,用蒸馏水洗涤滤渣,收集洗涤液。

(2)将滤液与洗涤液合并,加入适量醋酸,调节pH至2.5。

(3)静置30分钟,使花青素沉淀。

(4)取上层清液,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硫酸铵,搅拌,使蛋白质沉淀。

(6)静置30分钟,取上层清液,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 测定花青素含量(1)取适量滤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520nm处的吸光度。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花青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结果:紫甘蓝提取液呈紫色,说明花青素已被成功提取。

2. 分离纯化结果:滤液经过分离纯化后,颜色较浅,说明花青素得到了一定的纯化。

3. 花青素含量测定结果: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紫甘蓝提取液中花青素含量为0.5mg/g。

六、实验结论1. 紫甘蓝中花青素可以通过溶剂提取法提取。

花青素变色实验报告

花青素变色实验报告

花青素实验报告1、摘要:蓝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镦、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本文主要研究了紫甘蓝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用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紫甘蓝花青素:对紫甘蓝花青素纯度鉴定,采用“溶剂提取、萃取、树脂纯化、薄层色谱”相结合的方案对紫甘蓝花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

【关键词】紫甘蓝花青素提取分离纯化1.1引言花青素作为可使用色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将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

虽然国内外己开展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花青素粗品的提取方法的研究方面,而对紫甘蓝花青素的组成及分子结构鉴定、生物学活性、药理作用的研究还很少,还需要大量数据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1材料与方法2.11实验材料:新鲜紫甘蓝2.1.2实验方法溶剂提取、萃取、树脂纯化、薄层色谱2.2主要仪器、试剂分析天平、外分光光度计、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心机、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无水乙醇、甲醇、孔树脂、浓盐酸。

2.3实验方法2.3.1.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取新鲜80G的紫甘蓝叶片于大杯中加入一定的浸提剂,吸取一定体积的浸提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漫提剂稀释至刻度,用浸提剂做空白,测定其对520nm光的吸光度,采用溶剂提取法,称取紫甘蓝80g,用500ml的60%7醇和1%盐酸混合液进行捣碎浸提8层纱布过滤,4℃条件下静置3h,离心测0D值。

2.3.2.紫甘蓝色素的初步纯化大孔树脂预处理的方法:将待处理的大孔树脂装入柱中,用95%乙醇浸泡24h一用95%乙醇2}4BV冲洗一用去离子水洗至无醇味一5%氢氧化钠溶液2}4BV冲洗树脂柱一水洗至中性一10%7酸2}4BV冲洗通过树脂柱一水洗至中性。

备用。

滤液用5倍的纯水稀释,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往吸附柱中先用15%乙醇除杂,再用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用四分之一的盐酸在90℃条件下水解1h,再加5倍纯水稀释:大孔吸附树脂再次分离,此时用水除杂,无水乙醇洗脱收集;2.3.3.花青素的浓缩结品无水乙醇洗脱液用旋转墓发仪浓缩,放冰箱中等待是否有结晶甲醇:盐酸=4:1做展开剂测纯度3.1.实验结果及讨论3.1.1.浓度计算紫甘蓝捣碎榨汁后得到深紫色溶液,过滤静置稀释40测得OD值为0.865由曲线可得到花青素含量为1.98mg/ml或6.94mmol/ml3.1.2结果讨论关于天然色素的提取纯化。

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摘要:紫甘蓝是一种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其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本文通过探究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和稳定性,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以40%乙醇为提取剂,水提液液固比为30:1,提取时间为4h时,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率最高,达到2.18%。

此外,研究还发现,紫甘蓝花青素在光照下易发生分解和失活,而在pH为2-7的酸性环境中相对稳定。

因此,我们建议在紫甘蓝花青素的加工和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光照和中性或碱性环境,同时也可以探索利用其在酸性环境下的应用价值。

Introduction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f. rubra L.)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的花青素。

花青素是天然的生物活性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因此,紫甘蓝花青素的开发利用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然而,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和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瓶颈。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及其稳定性,为其加工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Materials and methods1.材料采用新鲜的紫甘蓝作为试验材料。

2.浸提工艺以不同的浸提剂、液固比、提取时间对紫甘蓝花青素进行浸提,浸提后对提取物的吸收光谱进行测定,计算浸提率。

3.稳定性在不同pH值和光照条件下,分别对紫甘蓝花青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测定吸收光谱和浸出率。

Results实验结果表明,以40%乙醇为提取剂,水提液液固比为30:1,提取时间为4h时,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率最高,达到2.18%。

(1)pH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2-7左右的酸性环境中,紫甘蓝花青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好,pH 越高,其稳定性越差。

实验结果表明,紫甘蓝花青素在光照下易发生分解和失活,与暗处对照组相比,其吸光度和浸出率有明显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安徽农业大学12 青年农场主班)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1、实验原理
紫甘蓝花青素或花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极性较高,可溶于水或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本实验选用乙醇作为紫甘蓝花色素的浸提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提纯。

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性能和分子筛的作用,使相对分子质量和吸附能力不同的混合物的不同成分得到分离。

紫甘蓝叶片与60%乙醇混合在组织捣碎机中破坏紫甘蓝细胞,使花色素尽可能多的溶解。

为了防止花色素的降解以提高其溶出率,可在其中加入1%盐酸。

八层纱布过滤后,留一小烧杯备用,剩余的用大孔树脂除杂,加入200ml 15%的乙醇溶液除去其他可溶性杂质,让树脂吸附花色素,再用60%乙醇洗脱,解析得到乙醇和花色素的混合液。

将过柱的溶液以HCI:混合液=1:4的比例混合至烧杯中,在90。

C的水浴锅中水解一小时,以破坏花色素的糖苷键,使花色素均以花青素的形式存在。

此时,用
20mI 纯水除杂,用无水乙醇洗脱,得到较为单一的花青素与乙醇混合液。

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干。

2、材料、药品与仪器
新鲜紫甘蓝
15%乙醇、60汇醇+1%HC混合液、弄HCI、无水乙醇、AB-8打孔吸附树脂电子天平、组织捣碎机、交换柱、玻璃棒、50mI 量筒漏斗、烧杯、圆底烧瓶、纱布、比色皿、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
3、实验步骤
配制60%+1%HC混合液与15汇醇溶液备用
称取100.0g新鲜紫甘蓝叶片,量取60%+1%HC混合液300ml (浸提剂),同时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碎,浸提
所得固液混合物用8层纱布过滤,取一点滤液备用,剩余滤液1: 5加水稀释得色素原液
将备用滤液再用滤纸过滤,用浸提剂做空白,测定其对520nm光的吸光度,并作标准曲线。

装柱上样,相交换柱加入大孔吸附树脂,向其中加入色素原液分离色素,然后加入15聽醇除杂,最后加入60汇醇洗脱得到花青素+花色素苷+乙醇混合液43.4ml 按盐酸:混合液=1:4的比例将混合液与盐酸混合,90。

C水浴加热一小时,得到花青素与乙醇混合液
用无水乙醇洗脱,转移至圆底烧瓶,置于旋转蒸发仪上蒸干,干重为0.1g 4、实验结果
花青素含量标准曲线为
花青素含量标准曲线
0D®
紫甘蓝捣碎榨汁后得到深紫色溶液,过滤静置稀释测得OD值为0.823
由曲线可得到花青素含量为0.507g/L。

干重花青素为0.1g,得率为0.1% 纯化率=实测干重/理论干重=0.1/0.507 X 0.3=6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