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陪伴孩子成长
幼儿教师心得感悟: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幼儿教师心得感悟: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用耐心和爱心陪伴他们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我想与大家分享。
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爱心是我们对孩子的关怀和照顾的基础,也是孩子们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的源泉。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理解。
在他们犯错时,我们要耐心地引导,而不是严厉地批评。
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放弃。
只有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耐心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时间。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他们的成长,去引导他们探索和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达到目标,会有挫折和困难。
但只要我们保持耐心,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孩子们会逐渐理解并掌握知识。
我还深刻体会到,陪伴孩子成长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幼儿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领域,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孩子们的成长需求,根据他们的个性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们需要发现并培养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在与家长的合作中,我也学到了很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念。
回首过去的日子,我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看着孩子们从无知走向认知,从依赖走向独立,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
每一个孩子的进步都是我最大的动力,他们的每一个微笑都是我最大的满足。
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我会继续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们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们,用心去教育他们,他们一定会成为健康、快乐、有用的栋梁之才。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爱心伴孩子成长,这是一本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它深入探讨了家长如何用爱心和耐心来引导孩子成长,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亲子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爱心在亲子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营养,只有用爱心对待孩子,才能真正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在书中,作者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了爱心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
比如,父母用爱心和耐心来教导孩子,孩子会更加乐于接受教育,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成长。
而如果父母缺乏爱心,只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孩子性格受损,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爱心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用爱心去关爱孩子,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
其次,这本书还强调了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作者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用心去经营。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许多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比如多陪伴孩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鼓励和支持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会感到孤独和迷茫。
同时,作者还提醒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亲子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
最后,这本书还提到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
作者认为,自信和独立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素质,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许多培养孩子自信和独立性的方法,比如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是亲子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才能够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爱心伴孩子成长演讲稿范本

爱心伴孩子成长演讲稿范本尊敬的讲坛嘉宾,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孩子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各位分享关于爱心伴孩子成长的话题。
我相信,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无限的爱与关怀,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有爱心的人。
因此,今天我将从爱心启迪智慧、爱心培养思维、爱心传递价值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演讲。
首先,爱心启迪智慧。
孩子天真无邪,他们的感受细腻,对世界充满好奇。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智慧。
爱心的陪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自信心和勇气。
我们要用心去倾听孩子的疑问和思考,给予他们耐心的解答和启发,让他们不断学习和探索。
爱心是教育智慧的养料,只有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关怀,他们才能在温暖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
其次,爱心培养思维。
思维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也是塑造孩子未来的关键。
爱心的陪伴可以让孩子在思考问题时,不惧困难,敢于发问,培养出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们要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在思维的世界中自由驰骋,不断开拓思维的边界。
爱心是思维成长的土壤,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鼓励,他们才能在思维的天空中飞翔,展示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最后,爱心传递价值。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与社会道德价值观息息相关。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要用爱心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正义、关爱、尊重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我们要做孩子的榜样,用我们的行为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
爱心是传递价值的引路人,只有给予孩子真挚的爱与关怀,他们才能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伟大的人物。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
希望你们在成长的路上,始终保持一颗爱心,不仅要关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要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用你们的爱心带动身边的人做更多正能量的事情。
相信只要你们用爱心去行动,用爱心去思考,用爱心去塑造自己的人生,一定能够成为有价值的人,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

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求,同时也要关注心理上的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关爱和温暖,构建一个有爱的学习环境,这也是“读爱心伴孩子成长有感”的内涵。
读书是一种好习惯,有助于人们的健康成长。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从小孩子一本书一本书地拓展视野,坚定了解事物的态度,增加了解世界的情感,这都是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极大帮助。
我曾经陪伴过一个读书热爱的小姑娘,她喜欢阅读各种各样的书,从小她的家庭就十分节俭,但是她的父母总是会挤出一部分money来买她爱看的书籍。
在她的书房里,摆放着几百本书,笔记本、照片、小玩具等,可以看出她已经阅读很多的书,并记录了很多读书笔记,每一本书籍都见证了她成长的历程,让人深感感动。
她不仅仅是一个读书人,还是一个有爱的孩子,她在书中学会了自我探索、人际交往和生活态度。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培养读书的习惯,从小养成好习惯,有助于孩子在今后探索自己的人生动力,发现自己的喜好、成就感和价值观等。
读书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智慧,同时也能够让孩子产生对世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绘本、识字卡和儿童读物等等,用这样的方式来陪伴他们成长。
“爱心”是陪伴孩子成长的精髓。
父母可以关注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生活,建立互信和共情的关系。
这样做不仅仅可以提高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也可以对孩子的价值观和学习动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经常看到一些家庭没有那种闹铃般的独立,夫妻间的沟通远离孩子的世界,孩子看着电视或玩手机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
这样的家庭严重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我们关注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要听取他们的真实想法,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指导和支持。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伴”也是陪伴孩子成长的要素之一。
幼儿园爱心天使文案简短

幼儿园爱心天使文案简短
1. 幼儿园爱心天使,陪伴孩子成长。
2. 爱心天使,给孩子温暖的拥抱。
3. 小小天使,大大爱心,让幼儿园更温馨。
4. 爱心天使,用爱点亮孩子的未来。
5. 幼儿园的爱心天使,是孩子们的守护神。
6. 爱心天使,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与欢笑。
7. 幼儿园的爱心天使,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8. 爱心天使,用关怀填满孩子们的心灵。
9. 幼儿园爱心天使,用爱点亮孩子们的梦想。
10. 爱心天使,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温暖。
11. 幼儿园的爱心天使,是孩子们的快乐使者。
12. 爱心天使,用微笑传递幸福与希望。
13. 幼儿园爱心天使,是孩子们的宝贵财富。
14. 爱心天使,用爱浇灌孩子们的成长。
15. 幼儿园的爱心天使,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16. 爱心天使,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关怀。
17. 幼儿园爱心天使,用爱点亮孩子们的人生。
18. 爱心天使,用温暖包裹孩子们的童年。
19. 幼儿园的爱心天使,是孩子们的守护使者。
20. 爱心天使,给孩子们带来幸福与快乐。
21. 幼儿园爱心天使,用爱创造美好的明天。
爱心陪伴成长寄语

爱心陪伴成长寄语1.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是有人在您身边,给你支持和鼓励。
2. 无论何时,都要爱自己,珍惜自己,才能更好地去关爱他人。
3. 爱心和陪伴是帮助孩子们成长的关键。
4. 您的陪伴不仅给孩子们带来安全感,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力量。
5. 真正的陪伴是无私的,不期待回报的。
6. 成长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有爱心的陪伴,孩子们会更加坚强、自信地面对一切。
7. 让我们一起用心去陪伴,用爱去关怀,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人。
8. 爱心陪伴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成长,也能够让我们自己更加成熟和有爱心。
9. 陪伴的力量不容小觑,它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道路。
10. 陪伴不是简单的陪伴,它还需要理解、倾听和支持。
11.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有爱心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12. 长大后,孩子们会记得我们对他们的陪伴和关爱。
13. 爱心的陪伴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成长,还能让他们更加懂得关爱和感恩。
14.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爱心去陪伴和关爱孩子们,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15. 陪伴是一种力量,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还能够让他们更加理解爱的含义。
16. 爱心陪伴不仅是给予,更包含了接受和理解。
17. 陪伴不需要华丽的言语,只需要用心和耐心。
18. 真正的陪伴是无时不在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
19. 陪伴的美好不仅在于共享快乐,更在于一起面对困难与挑战。
20. 做一个陪伴和爱心充足的人,可以帮助您及您周围的人成为更好的人。
21. 有了爱心陪伴,生活的路途会更加充满阳光。
22. 爱心陪伴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交流,一种愿意为他人付出的灵魂相连。
幼儿园爱心陪伴:典型案例分享与反思

一、引言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爱心陪伴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第一步,承担着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习惯的责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共享一些典型的幼儿园爱心陪伴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反思。
二、案例共享1. 小明的故事小明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幼儿,但他在幼儿园刚开始适应不良,经常哭闹不安。
幼儿园老师很有耐心地陪伴他,每天多安慰和鼓励,让他逐渐融入了集体生活,学会了与小朋友们相处。
小明成为了幼儿园的开心果,也成为了很多小朋友的好朋友。
2. 小芳的故事小芳是一个内向而腼腆的女孩,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总是躲在角落里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幼儿园老师对她很关注,每天花时间和她聊天、玩耍,逐渐调动了她的积极性,让她变得开朗活泼、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小杰的故事小杰是一位体弱多病的小男孩,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幼儿园老师成了他最亲近的人。
老师不仅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陪伴他去医院看病,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幼儿园老师的关爱。
三、反思和总结以上案例反映了幼儿园爱心陪伴的重要性。
爱心陪伴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连接和真挚的关怀。
通过爱心陪伴,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积极的态度。
在爱心陪伴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需求,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鼓励。
家长们也需要在家庭中多与孩子沟通,为他们营造愉快而和谐的成长环境。
对于幼儿园而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老师的专业教育和教学技能,更需要老师对幼儿的细心关爱和爱心陪伴。
只有在真心付出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快乐、阳光、积极的孩子。
四、观点和理解从以上案例中,我们深刻地理解到幼儿园爱心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爱心陪伴的理念,将关爱融入到日常教育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幼儿园爱心陪伴的内涵和意义。
爱心伴孩子成长

爱心伴孩子成长爱心伴孩子成长对于孩子来说,爱是成长的土壤,是他们学会关心、关爱他人的起点。
父母、教师、亲人和社会大众的爱心陪伴,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来探讨爱心伴孩子成长的种种方式和功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
父母的爱心是孩子成长的源泉。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是孩子们树立自信、勇敢探索世界的动力。
父母的爱心是孩子们坚强内心的引导,让他们不怕失败,勇于追求梦想。
父母的爱心是孩子们努力学习的动力,激励他们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呵护,会成为孩子内心的最大安慰和动力。
教师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引导者。
教师的爱心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之一。
教师对孩子的爱心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爱心会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教师的爱心也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庇护,让他们在漫长的学习道路上不孤单,不迷茫。
亲人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伙伴。
亲人的爱心是孩子成长的坚实后盾。
家庭的其他成员,例如祖父母、兄弟姐妹等,都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伙伴和竞争者。
他们之间的爱心互动和相互支持,能够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思考问题,并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亲人的爱心也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树立,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培养他们和亲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社会大众的爱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社会大众的爱心扶持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资源。
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信任,会深深感染孩子们的内心,激励他们不断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社会的爱心也是孩子们拥有更广阔视野和丰富阅历的来源,让他们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美好。
总之,爱心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力量和支持。
爱心来自于家庭、教师、亲人和社会大众,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塑造着他们的个性和人格。
孩子们在爱心的滋润下,能够茁壮成长,学会感恩、分享和关爱他人,成为有爱心、阳光向上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陪伴孩子成长——试论如何当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姓名:陈曼华学号:2011101143 专业:汉语言文学摘要: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我们要从心里爱学生,在教育方法上不断改善,在教育能力上不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爱心陪伴孩子成长,希望我们能不辜负老师这两个神圣的字眼。
关键词:优秀的老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经营课堂爱心学生特点学习了三年的师范专业知识,越来越觉得要当好一名合格的老师不容易,要当好一名优秀的老师更不容易。
不管是我学习到的课堂上的专业的理论知识,还是实践中我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学生以及课堂问题,都让我从内心深深地向教师这个行业致敬。
因为,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太不太不容易啦!首先,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了解各种其他科目以及社会百科的信息。
一个老师第一个要做的肯定是要从专业上征服他的学生,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是可信赖的,能够传授给他们专业的知识的,并且眼界远比他们开阔,总能看到他们看不到的地方。
从我接触过的学生来说,幼儿园的小朋友以及小学生,他们对老师具有一种特别的崇拜感,他们觉得老师无所不能,老师知道很多很多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他们敬畏老师远远超过父母。
所以,经常会有父母请求我帮助他们的孩子改正某一个坏习惯,因为老师的话可比爸爸妈妈管用多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一个是,小朋友的阅历有限,他们觉得最可依赖的除了父母之外就是老师了,所以他们格外地崇拜老师。
第二个是,在家里,小朋友和父母每天都接触,他们对父母的教导已经是听得很多了,也由于这种亲近感,他们不太把爸爸妈妈的话放在心上,特别是关于他们自身的错误。
第三个是,老师的威严感比较足,而且学校里有很多同龄的小朋友,大家都有一个比较的心理,小朋友们都希望老师觉得自己是一个乖孩子,所以,一般老师指出来的错误,他们更为重视,当然行动力也比较强,因为他们想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基于这一点,我提出一个建议,许多老师,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为了和小朋友打成一片,更好地了解他们,就会放下自己老师的身段,和他们肆无忌惮地开玩笑。
当然,这样肯定学生会很喜欢和你打交道,也会觉得你是个很平易近人的老师,但是,渐渐地,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他们越来越不把你当老师了!上课他们无所顾忌开你的玩笑,你指出他们的错误时,他们嬉皮笑脸,不以为然。
你突然觉得,孩子们虽然和你亲近了,但是,他们不怕你了,你说的话不再有作用了!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教师的威严感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不是说老师一定要高高在上,老师可以和学生亲近,但是,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就是老师,是他们的长辈,要尊敬老师。
这样的话,你说的话对学生才有作用。
关于如何和学生成为小朋友的,我下面会详细论述到的。
初中生来讲的话,他们已经有一定的阅历,对人事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对老师已经没有那种特别崇高的敬畏,相反,他们爱反驳老师的话,爱做些和老师做对的事。
这时,在教授知识上,不仅要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上具有特别丰富的知识,时常让学生惊叹,老师太了不起了!也要多涉及一些社会科学,特别是贴近他们生活的,时下流行的东西也可以关注一下,如果从你口中说出来,学生会觉得你也是很年轻,很潮流的,会对你产生好感。
这样便于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他们更愿意和你交朋友。
另外,建议各位有时间多提升自己,不仅是专业知识上的,可以是体育,乐器,唱歌,跳舞各方面,有时候给学生展现一下个人魅力也是很有用的,学生会更加崇拜你。
当然,要避免为了展示而展示。
第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把握好课堂。
这一方面,就需要很多的理论知识作为铺垫了。
比如,怎么备课,怎么写教案,怎么处理教材,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教出自己的特色。
怎么上好一堂课,怎么提问,怎么处理学生的怪异回答,怎么互动……等等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自己的平时实践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并且要经常观看翻阅各种相关书籍,向各地优秀的老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我在上课时,时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每个年龄层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
比如,小学生,他们比较活跃,好奇心特别强,但是注意力不集中,所以,经常会在上课的过程,他们各自在下面讲讲悄悄话,或者打闹。
我思考了一下我的教案,是不是太过严肃了,太过学术了,不那么通俗易懂了。
后来经过修改,我的教案加入了许多有趣的动画和图片,他们上课的时候就特别认真了,而且还会举手回答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怎么抓住这个年龄层学生的心理特点,怎么鼓励他们,怎么指出他们的错误,怎么管理好课堂的秩序都需要非常多的技巧。
比如,上课的时候,课堂乱哄哄的怎么办?这个时候很多老师会采取停下来不说话暗示,或者直接把说话学生叫出来批评。
当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多久,你又会发现,他们又开始说了,这时,你就抓狂了,就会对学生发火。
结果,你不开心,学生也不开心。
其实有另外一个办法事半功倍,我们可以大声地表扬坐的端正的,认真听讲的学生,这时,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接下来你会发现,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所有的学生都自动的坐端正,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学生都有一个特点,爱比较,而且特别注重老师的评价,所以,批评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不如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怎么把知识更好的传授给他们。
初中生都有叛逆的心理,他们有时候爱和老师唱反调,比如,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刚刚好讲到孔子,这时候,下面就有个学生说:原来叫我们学傻子!(潮州话孔子和傻子谐音)顿时,下面的学生哄堂大笑。
我等他们笑完,我说,刚刚有同学说,我们要学傻子,对的,我们今天就是要来学傻子,有一个成语叫做大智若愚,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是,有学生回答说,就是真正大智慧的人看起来像傻子一样。
对。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大智慧的人,——孔子,我们来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傻。
如果我很生气的批评那个学生,可能他们会更加故意的说,到时候一定会影响到课堂教学。
我用了这种方式,避开与学生的正面冲突,又引进了课题,一下子又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了。
我们一定要记住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课堂的学习上,自己更不要去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事,有时候许多老师会无意识地犯这种错误。
同时,我们更多地是要关注到班里面各个阶层的学生,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优秀生和后进生,我们更多地应该关注到中间阶层的学生群体,他们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多提问这些学生,并多鼓励他们。
对于差生,不要歧视他们,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帮助他们找到存在的问题。
要善于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特长,并鼓励他们展现出来。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重建信心,做得好的话,可以让他们重新找回对学习的兴趣的,更甚者,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人生轨迹。
“一名优秀教师必须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一切从人出发,着眼于人的自我完善。
一名优秀教师就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理解学生的感情。
这样的教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不会为学生一时一地的表现和成绩所惑,而是通过反复深入的观察分析和细致入微的工作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
以人为本,并不是不考虑社会需要,它的最终目标正是着眼于社会。
因为社会化与人的自我完善是统一的,高水平的社会化必然以人的自我完善为基础,人的自我完善必然以人的社会化为前提。
人的自我价值只有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得到肯定,才能使自己得到不断的自我完善。
我们强调提高全民族素质,也就是说有高素质的民族,才会有高质量的社会”①好的学生是夸出来的,没有人不需要被关爱,被鼓励。
初中生的心理都是很敏感的,我们一定要关注到这一点,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地对每一位学生。
做一名好的老师,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么做人做事。
我个人觉得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中国的古圣先贤,他们真的是留给了我们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学的目标,很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经营孩子一辈子的幸福;最好的教学的内容,所有的教学都是关照孩子的那颗心境,而不会被外在的表现所迷惑;也给我们最好的教学的方法。
在中国的一部书籍上面,叫《了凡四训》,是一个叫袁了凡的先生,他写的家庭的经验留给他的子孙。
他就讲到,「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他讲到我们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用这样长远的、开阔的眼光去看。
怎么理解?他讲,不要看现在一下,要看得比较长远;不要看现在的状况,要看它以后的影响;不要只想着我一个人,要想到天下人。
”②同样的,我们也要有长远的目光,不要因为看到一个孩子现在是不好的就放弃他,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并且方法得当,可以收获很多东西。
我自己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
我想很多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老师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就连很多名师,也会犯这种错误。
以我自己为例吧,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她5岁半,很娇气,非常容易哭。
特别一到中午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休息的时候她就会哭闹要找妈妈。
她一哭闹,我就必须陪着她去玩,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都受到了影响,大家都休息不了了。
小朋友们跑动嬉闹,简直乱成一团,到了下午上课时,他们又昏昏欲睡。
连续一个星期,无论我怎么说,怎么劝,这个小女孩就是死活不愿意睡觉,每天都会给我表演她的绝世无敌哭功,于是,我干脆就把她的床铺收走了。
有一天中午,她又开始哭闹着要回家,我实在是很生气了,我很无奈的对她说:你明天中午叫妈妈过来接你回家吧,反正你每天在这里也不睡,还影响了别的小朋友。
她听完就点点头。
我当时说完感觉不对,但是也没多想,果然问题出现了。
第二天早上,我等了很久,她都没来上课。
打电话给她妈妈,她妈妈很生气地说,我女儿不想来上学了,因为老师说,让她中午回家睡觉。
老师,如果中午我有时间去接她回来睡觉的话,我就不会让她在你们学校寄宿了。
你作为一个老师,怎么可以对学生说这样的话,你这样让她更加反抗去上学了我知道她有这个爱哭闹的问题,也是很多老师有反映,但是,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老师能够帮我们纠正他这个坏习惯,有问题了,我们可以配合,怎么现在您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呢?当时听完她的话,我感到特别惭愧,我马上就给这位家长和她的孩子道歉,但是我是这么说的,不好意思,我必须跟您说一声,对不起,我没有尽到我的责任,给您和您的孩子带来困扰,确实是我的不对。
但是,请您看在我是一个还在实习的老师,原谅我还没有那么多经验可以处理好您的孩子的问题。
确实,要照顾到这么多小朋友,我没有办法一直跟着您的孩子,我也要对其他孩子的安全负责。
她也确实影响到别的小朋友的休息,我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还是没有效果。
我要跟您道歉的是我没有很好的和您交流,对于孩子哭闹的原因也没有做过深入的了解,所以没有处理好这件事,我要跟您说一声对不起,我没有进到一个老师的责任。
请您给我一次机会,接下来我们好好地配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