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语文安徽卷押题冲刺卷(六)(整理精校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语文安徽卷押题冲刺卷(六)高考模拟试卷

0429 15:29

::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语文安徽卷押题冲刺卷(六)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上海世界博览会世博轴项目,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出入口和世博园区的中央立体交通轴线,也是世博精神、世博理念和世博主题的承载体。在三年多的设计建设过程中,世博轴突出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亮点频现。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世博轴围绕“人、城市、自然、交流”的命题,通过自身的功能组织和独特的建筑语言,表现出人与人、人与城市、城市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通过交流形成的和谐关系,并以此构成了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世博轴亮点之一是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张拉索膜屋面。这一独特的结构,张拉起自由飘逸的白色索膜,让其下人流的来往聚散与自然界水流、气流的飘散汇集相互对应,以富有张力的体型表现出力与美的统一,实现了现代建筑艺术与结构科学的美妙结合。膜材料使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不燃性、防紫外线、抗风化、自洁性和高反射性等特点。此外,通过各种专业技术手段,可确保索膜结构在台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结构安全,并可实施早期预警。

世博轴亮点之二是“阳光谷”。“阳光谷”为大悬挑单层网壳钢结构,是当今最先进的建筑结构技术的代表,设计与建造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数字化仿真技术。6个“阳光谷”贯穿世博轴各层建筑平面,使整个建筑在视觉上气势恢弘而又不失轻盈。“阳光谷”兼具生态功能,可将阳光、绿化和自然空气引入建筑内部和地下空间。“阳光谷”内的庭院景观象征了人类同自然资源的依存关系,并以昂扬向上的形态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世博轴亮点之三是对生态节能减排技术的综合应用。首先,世博轴两侧的景观绿坡、膜结构屋面以及“阳光谷”都可进行雨水收集,经简单净化后用于卫生间冲洗和景观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大大减少了建筑自身和园区排水泵站的建设投资与运营能耗,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其次,根据世博轴主体建筑结构构件巨大、混凝土比热容量大的特点,利用开敞的楼层促进空

气与结构之间的热交换,保证建筑的冬暖夏凉。“阳光谷”在将阳光引入建筑内部的同时,可利用热空气拔风效应促成建筑内的自然通风。第三,利用世博轴建筑占地大且毗邻黄浦江的特点,这一项目采用了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的空调系统,减轻了世博园区的电力负荷和能耗。

此外,世博轴还打破了传统的地上地下概念,其地下同样拥有阳光和新鲜空气,而通过将世博轴塑造成上下多层分布的特色街道,则创造了崭新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模式。

(选自新华网)

1.下列对“世博轴”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世博轴”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出入口和世博园区的中央立体交通轴线。

B.“世博轴”是世博精神和世博理念的承载体,能表现出人与人、人与城市、城市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通过交流形成的和谐关系。

C.“世博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命题,围绕“人、城市、自然、交流”的主题,突出了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D.“世博轴”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张拉索膜屋面、“阳光谷”和对生态节能减排技术的综合应用等亮点。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张拉索膜屋面具有不燃性、防紫外线、抗风化、自洁性和高反射性等特点,但无法进行雨水收集。

B.“阳光谷”为大悬挑单层网壳钢结构,设计与建造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数字化仿真技术,是当今建筑结构技术的杰出代表。

C.世博轴里的建筑冬暖夏凉,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净化后可以用于卫生间冲洗,但不能用于景观灌溉。

D.为了减轻世博园区的电力负荷和能耗利用,世博轴里只有一个项目采用了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的空调系统。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世博轴主体建筑结构构件巨大,用料多,设施复杂,参观人数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B.张拉索膜这一独特的结构能让其下人流的来往聚散与自然界水流、气流的飘散汇集相互对应。

C.在“阳光谷”的建筑内部和地下空间,人们可以看到阳光、绿地。

D.在“阳光谷”里人们可以呼吸到自然、清新的空气,不会造成憋闷,喘气困难。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君山月夜泛舟记

[清]吴敏树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

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也。南崖下渔火十数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碕,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

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作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嘴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嘴,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①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

(选自《古代散文鉴赏》)

注:①翅:同“啻”,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