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祥创新团队简介

合集下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6.14•【文号】教技厅函〔2017〕69号•【施行日期】2017.06.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的通知教技厅函〔2017〕69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支持优秀创新团队,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孕育重大创新成果,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经有关高校推荐,专家评审,我部决定对朱满洲等113个建设成效显著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给予滚动支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有关高校应按照我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教人〔2004〕4号)的规定,加强对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和支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团队发展空间,提升团队建设水平,规范团队过程管理,于本通知下发3个月内,组织编制滚动期建设规划,进一步凝练建设目标,聚焦核心任务,突出优势特色,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半年内组织专家建设论证。

二、滚动支持团队的资助期限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资助总经费300万元,中央所属高校从基本科研业务费和人才等专项经费中统筹安排,地方所属高校由主管部门和学校统筹支持。

三、获滚动支持的团队应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引领、融合、协同、开放”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团队自身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升国际合作水平,用高水平科技成果支撑高质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团队。

附件: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教育部办公厅2017年6月14日。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作品集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作品集
521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2科技查新报告3检验报告4企业标准5试用情况及用户反馈6市场调查问卷7市场调查及结果反馈8主研人简介9创业团队简介10研发机构介绍11主要参考文献12会计报表附表一执行总结1公司简介九天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九天化工是一家筹建中的化工企业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四届“挑战杯”亚礼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生产非木材纤维专用助剂“季铵型阳离子田菁胶”系 列产品,针对以草浆为原料的造纸企业,解决过去同类产品性价比过低、 产品功能单一、性能不稳定和环境效益不佳的问题,满足造纸工业向大型 化、系列化、专用化和高档化方向发展的需求。
公司将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包括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专业 化公司,未来发展将涵盖造纸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农用化学品及水处 理技术等精细化工领域。
八、 生产管理 1、 生产要求…………………………………………..…….……….31 2、 厂址选择…………………………………………..…….……….32 3、 成本控制…………………………………………..…….……….33 4、 产品研发…………………………………………..…….……….33 5、 质量管理...……………………………………………………….33 6、 生产工艺流程.…………………………………………..…….…33 7、 企业标准…………………………………………………………34
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九天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大学参赛作品
《九天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
-1-
第四届“挑战杯”亚礼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设计说明: 圆代表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公司广阔的前景和无穷的力量; 绿标代表鹰击长空;象征九天人锐意进取的精神; 绿色的“九天”象征绿色环保和清新生活。

冬至甜品研发团队简介范文

冬至甜品研发团队简介范文

冬至甜品研发团队简介范文
冬至甜品研发团队是一个由专业烘焙师、甜品制作师和食材研究员组成的团队。

团队成员均具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并且对甜品制作有深入的研究。

我们的团队致力于研发创新的冬至甜品,将传统的冬至食材与现代烘焙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口感独特、美味可口的甜品。

我们注重甜品的造型设计和配色搭配,力求将美食与艺术相融合,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各种不同的食材搭配和制作工艺,以寻找最佳的口感和味道。

我们严格把控甜品的制作工序和品质标准,确保每一款甜品都具有良好的口感和口味。

我们还注重甜品的健康和营养价值,尽量减少使用添加剂和糖分,让消费者能够安心享受甜品的同时,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团队成员之间紧密合作,互相交流和借鉴,共同追求甜品的完美。

我们积极参与行业内的研讨会和比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们也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品质。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我们团队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务,根据客户的喜好和需求进行甜品的设计和制作。

我们愿意与客户一起合作,共同打造独一无二的甜品,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够品尝到自己喜欢的味道。

冬至甜品研发团队将继续致力于甜品的创新和提升,为客户带
来更多美味和惊喜。

无论是传统的冬至甜品还是创新的口味,我们团队都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我们团队的甜品将成为您美味生活的一部分。

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陆军
【期刊名称】《猪业科学》
【年(卷),期】2003(020)004
【摘要】@@ 1988年11月,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一家由北京华都肉鸡公司、美国爱拔益加育种公司和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合资经营的公司--北京爱拔益加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陆军
【作者单位】北京爱拔益加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NOSA安健环管理之路 [J], 陈碧芳
2.如何在持续改进中追求卓越 [J],
3.追求卓越、持续改进在科研院所管理工作中应用——以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为例子 [J], 赵鹏
4.持续改进科学发展追求卓越 [J], 宋兰祥
5.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东华王珠宝东港旗舰店 [J], 付祎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奇迹诞生的时刻

奇迹诞生的时刻

奇迹诞生的时刻
方兴东
【期刊名称】《人民周刊》
【年(卷),期】2024()5
【摘要】“欧拉”和“鸿蒙”,这两件事情非常大,大到中国信息产业可以分成“欧拉、鸿蒙之前”和“欧拉、鸿蒙之后”:“欧拉、鸿蒙之前”是中国信息产业的“混沌时代”,“欧拉、鸿蒙之后”是中国信息产业对数字生态的“觉醒时代”,可以说是数字转型的新时代。

无疑,这是一道历史的分水岭,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

【总页数】2页(P94-95)
【作者】方兴东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9
【相关文献】
1.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惊天魔盗团》全球巡演来园区了
2.奇迹在这里诞生——YD-Ⅱ型全自动多功能综合治疗仪诞生记
3.另类奇葩的聚合才有另类奇迹的诞生 i5智能机床诞生背后的故事
4.我是映客:创业三年敲钟,奇迹映客背后的刀尖时刻
5.《奇迹时刻:意大利阿马尔菲》:世界上还有很多漫长而伟大的快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通三九 传承历史 继往开来

南通三九  传承历史  继往开来

南通三九传承历史继往开来
齐欣
【期刊名称】《现代焊接》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正>在我们拜访南通三九焊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之时,正逢该企业50周年华诞。

这是一家由国有企业——南通电焊机厂改制而成的企业,也是最早被中国经贸部批准的获省自营进出口权的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之一
【总页数】1页(P9-9)
【作者】齐欣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
【相关文献】
1.五十春秋结硕果三九焊接走世界——记南通三九焊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J],
2.南通三九与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焊接设备展示厅 [J], 郝梅;
3.南通三九焊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三九牌电焊机荣获“江苏名牌产品”称号 [J], 齐欣;
4.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在弘扬北城精神中奋力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J], 隋智力;张卫华
5.努力编制一个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五年规划 [J], 谢力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科技创新尖峰上的闪耀之星

北京科技创新尖峰上的闪耀之星

北京科技创新尖峰上的闪耀之星作者:刘超来源:《新材料产业》2017年第01期2016年12月21日,由纳米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国)筹备工作组和清华科技园主办,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启迪之星(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科方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纳米科技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国际“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2016)颁奖仪式在北京西郊宾馆落下帷幕。

会议由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副主任蔡永香主持,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简称“联盟”)理事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刘鸣华,联盟秘书长、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任肖澜,联盟副秘书长、国家纳米科技中心科技处副处长任红轩,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北京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简称“双新处”)及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简称“政策法规处”)相关领导,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长胡永宁和各省市及参赛企业代表出席颁奖仪式。

经过激烈角逐,在企业组中,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勇夺一等奖,北京派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森辉微球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获得二等奖,劭行(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卫临床诊断试剂有限公司获得三等奖;团队组中,大吉科技团队夺得一等奖,亿美新磁创新团队与苏州智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二等奖,秦皇岛中科纳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魏志祥团队、肿瘤斗士团队获得三等奖。

此外,大赛还评选出3个单项奖,分别是技术领先奖——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奖——北京派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业模式奖——苏州中科纳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产业成为首都科技产业之星自2012年以来,北京市科委与怀柔区合作共建了纳米科技产业园和国家纳米高技术产业基地,并发起成立了“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

自联盟成立以来,在服务纳米领域原始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支撑国家纳米基地建设、开展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人才引进与项目落地、国家级基地建设、环境营造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果。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通知-浙教高科[2009]171号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通知-浙教高科[2009]171号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通知(浙教高科〔2009〕171号)各有关高等学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浙教计〔2007〕77号)精神,“十一五”期间,我省高等学校将建设一批创新团队。

经学校推荐、我厅组织专家评审,确定73个团队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现予公布。

其中依托省重点学科、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各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等平台建设的15个理工类团队和10个人文社科类团队(见附件1),省财政每年分别资助50万元和25万元,连续资助三年。

希望各有关高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凝聚学术队伍,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提高我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附件:1.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财政资助)2.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财政不资助)二○○九年十月十六日附件1: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财政资助)学校名称团队名称1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2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3浙江工业大学过程装备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质能源及装备生物柴油及产业链5浙江师范大学数学6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7宁波大学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技术8宁波大学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9浙江理工大学生物材料及生物传感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磁电子材料和器件1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号处理12浙江工商大学村镇生活废弃物处理技术13浙江工商大学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14中国计量学院新材料制备及测试15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16浙江林学院园艺作物品质调控机理及安全生产技术17温州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18浙江科技学院流动机械与多相流研究19浙江传媒学院传播与文化产业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21温州大学纳米材料化学及应用22温州大学浙南瓯越文化研究23绍兴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与越文化研究24湖州师范学院复分析25浙江万里学院港口经济附件2: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财政不资助)序号推荐单位团队名称1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及应用2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与先进加工技术3浙江工业大学先进控制技术及应用4浙江工业大学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5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催化与微生物发酵6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制药工程技术7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8浙江师范大学智能信息处理9浙江师范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10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11宁波大学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12宁波大学冲击与安全工程13宁波大学非线性物理及其应用1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海洋机电装备技术1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技术1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1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线检测18浙江理工大学纤维及高分子材料19浙江理工大学现代纺织装备技术20浙江理工大学绿色化学与生态染整21浙江工商大学生鲜食品贮藏加工与安全控制22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关键技术研究23浙江中医药大学消化道肿瘤中西医结合防治24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现代化研究25中国计量学院流量计量仪表核心技术26浙江海洋学院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27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和视觉科学28温州医学院生物制药29温州医学院麻醉学30温州医学院医学遗传学31温州大学有机化学与皮革化工32浙江万里学院服务于渔业产业的生物技术33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34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35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工作室36浙江工业大学中小型企业创新与区域特色经济理论研究37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38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39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40宁波大学英语海洋文学与国际交流4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决策科学与创新管理42浙江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43浙江工商大学统计方法与科学决策4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创新与区域金融发展45浙江工商大学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应用研究46浙江财经学院产业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47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与质量管理48杭州师范大学中西音乐比较研究——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维祥创新团队简介
负责人简介
徐维祥 :1963年3月生,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健行学院院长。

目前聘任岗位:校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负责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方向负责人。

人才培养背景:151人才工程。

团队简介
创新团队以“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区域联动发展”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展开轴线,利用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浙江、江苏、广东三省集群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有利条件,研究产业集群生存基础、演进模式和基于产业集群、产业组织的区域互动发展模式,期望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本创新团队有以下特点:(1)科研合作密切型创新团队本创新团队是在长期、密切的科研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实质性研究GROUP;团队成员至少参加过2次以上的合作科研项目。

(2)高学力人才密集型创新团队创新团队9位成员中有8人拥有博士学位,1人为在读博士。

(3)学术梯队层次结构合理型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由3位教授、3位副教授和3位讲师组成,形成合理的方向、层次、年龄梯队。

研究方向及目标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是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团队研究密切关注和追踪国际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依托浙江省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有利条件,围绕产业集
群、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1、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对区域乃至全国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实践借鉴和理论指导;
2、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从产业集群健康培育的视角,寻求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有效路径,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3、研究产业集群创新与产业优化组织,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体系、促进产业优化优化组织,从而提高产业组织能力和企业整体生产率。

通过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相结合,使本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开发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建设目标
以学科动态为导向、队伍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为支撑、研究开发为目的,使团队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更为合理的方向、层次、年龄梯队;加强跨学科交流,研究项目向高(国家级)、大(大型、重点)、新(新理论、新方法)发展,在主要研究方向上有重大进展和创新,在国际国内知名杂志上发表高档次的学术论文,出版高水平的专著。

建设好产业经济学硕士点,为成功申报经济学博士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决策咨询和国际合作交流,为浙江经济发展,尤其是为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创新与决策支持,使本团队成为服务于我省经济建设,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产业优化组织,提升我省整体竞争力水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活动简报
2007年9月22号晚上,在朝晖校区A区318教室召开了团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研讨会。

会议由团队主要成员之一:郑胜华副教授作主要汇报人,主题为杭州市休闲产业链整合研究。

会上先由郑胜华副教授作了主体汇报,然后根据汇报
的主要研究内容,团队成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一次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决定两周一次的例会制度。

2007年10月7号下午,团队成员利用国庆假期在朝晖校区A区318教室召开了主题为浙江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及对策研究的研讨会。

会上许强副教授介绍了课题的立项背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团队成员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展开热烈讨论。

研讨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007年10月20号晚上,在朝晖校区A区318教室召开了团队成立以来的第三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主要针对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新问题研讨。

主题为“长三角制造业集聚适度预警及产业转移方略研究”。

唐根年教授先抛砖引玉,从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理论性总结,团队成员对产业集聚效应及集聚度的计算等方面提出新观点。

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2007年11月中下旬,在朝晖校区多次召开了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的研讨会。

主要探索基金项目如何有效进展,团队成员如何发挥各自的研究优势进行分工协作,并对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作了深入探讨。

2009年3月至2009年底,由创新团队成员带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组成的十余人调研小组先后到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平湖经济开发区、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等地开展调研活动。

这一系列的调研活动目的是为了了解外商群体投资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采取了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专员访谈等多渠道方式。

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帮助,尤其是当地得统计局、科技局等部门领导,以及当地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为我们调研小组提供了大力支持和有益帮助。

这次历时近1年的调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对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几百家企业的深入走访,对当地吸引外资以及外资带动本地企业发展的状况有了较全面了解,并且也到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料,这对于创新团队进一步研究群体投资现象、顺利开展科研项目有着巨大的帮助。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徐维祥创新团队喜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别是徐维祥教授的“外商群体投资与地方产业升级研究”,唐根年教授的“过度集聚、要素拥挤与效率改进机制及大国雁阵模式架构研究”,许强副教授的“母子公司知识异质性、协同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这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是围绕创新团队现有研究方向上开展的进一步研究,为团队的后续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浙江工业大学创新团队年度进展报告
填报日期:2008年12月2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