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环境下盾构机刀盘修复技术探讨
盾构机刀盘磨损的修复工艺探讨

盾构机刀盘磨损的修复工艺探讨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现阶段,基建工程在数量与规模方面均有所增长,所以不可避免的会用到机械化盾构机来开展相关建设活动。
在机械化盾构机当中,刀盘作为掘削机构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开挖地层、保持开挖面的稳定等,同时也因此需要承载较大的载荷与力矩,所以也因此容易出现磨损情况,导致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受到影响。
所以,本文重点分析盾构机刀盘磨损的修复工艺。
关键词:盾构机;刀盘;磨损;修复工艺引言:在隧道施工期间,需要使用盾构机来完成土体的开挖以及渣土的排运等工作,确保隧道施工可以快速的完成。
现阶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化盾构机在相关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在机械化盾构机工作期间,当中的刀盘由于长期要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所以会因此导致刀盘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对工程的开展造成影响,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可以尽快的完成磨损刀盘的修复,确保工程可以顺利开展。
一、工程实例在某工程中,盾构机的刀具与刀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磨损,具体为:对于刀盘来讲,在其中心区域以及辐条均出现显著的磨损,同时,刀箱与四把双联中心滚到均出现了掉落,还有8把正面滚刀以及6把切刀也同样出现了程度不等的磨损。
所以为了保证工程可以的开展,需要对竖井中的刀盘予以及时修复。
二、刀盘修复工艺胃由于刀盘磨损较为严重,修复工作量较大,且刀盘修复后仍需穿过长30m的上软下硬地层掘进施工,对刀盘修复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刀盘修复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和施工现场,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并制定刀盘修复方案。
刀盘修复过程如下所述。
1、准备修复材料刀盘材料的材质为Q345B,所以为了确保刀盘在修复之后可以继续稳定使用,所以在修复过程中所选择的材质与之前保持一致。
此外,测量刀盘主梁厚度为80mm,所以需要根据测量后的规格尺寸来现场实施切割,刀座与刀箱均为原厂提供。
2、磨损区域的处理滚刀刀箱、加强筋板以及中心刀盘等磨损区域均要刨除干净,随后用打磨或者火焰切割等方式进一步修整磨损后的刀梁,并要将刀梁焊接表面的金属光泽打磨出来。
盾构机刀盘修复

盾构机刀盘修复盾构机拆解后发现:1、刀盘外圆面磨损。
2、部分主切刀座及原有耐磨钢板已经完全磨耗。
3、刀盘空腔外露没有蒙板覆盖。
4、刀盘面网格耐磨带稀少。
5、原有耐磨板失效。
6、泡沫孔裸露没有保护。
7、原有边刮刀没有固定在刀座上,而是直接与刀盘主体筋板焊接。
8、刀盘里面筋板需要堆焊网格耐磨带。
分析主要原因为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粘土沙,其中夹杂中粗砂、砾砂、卵石,砂性土摩擦阻力大,渗透性强,在盾构的推进挤压下水分很快排出,土体强度提高,故不仅盾构推进摩擦阻力大,而且开挖面土压力也较大,对刀盘的磨损会比较严重。
3.1 焊工管理3.1.1 所有焊工须持有有效证件,并且模拟现场焊接符合要求。
3.1.2 焊工精神饱满上岗作业,技能娴熟,操作手法全面。
3.1.3 焊前对焊工进行工艺交底,使焊工掌握具体焊接工艺,熟悉焊材和焊机性能,工艺确定后,焊工要严格执行。
3.1.4 开工前带焊工熟悉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使焊工树立安全观念,进行安全操作。
3.2 焊材管理3.2.1焊材入库焊材有齐全的材质证明,并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入库。
3.2.2 焊材发放焊材由专人发放,并做好发放记录,包括生产批号,施焊焊缝部位。
3.2.3耐磨焊丝检查固本耐磨焊丝只有在烘烤时拆包,拆包时核对焊丝牌号、规格、批号等。
拆包后检查焊丝是否生锈、药皮是否脱落,目测检验不合格的焊条不得进入烘箱,烘干后,对同一生产批号的焊丝进行检查,看药皮韧性及内部焊心是否生锈,如有不合格,这扩大检查,如仍有不合格报告技术负责人处理。
3.3环境管理3.3.1 手工电弧焊现场风速大于8m/s时,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后方可施焊。
3.3.2 雨雪天气或相对湿度大于90%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施焊。
3.3.3 现场需要搭设围挡(施工场地待定)3.3.4 刀盘面向上水平放置,安放支点应牢固可靠。
1、设计尺寸:主视图外径Ф6260mm,剖视图B-B显示:环带直径6230mm,刀盘厚度为450mm,耐磨环带宽度160 mm厚度50mm,耐磨块原有数量56块均匀分布。
盾构机掘进中刀具损坏及维修措施探讨

盾构机掘进中刀具损坏及维修措施探讨摘要: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通过硬岩地段时,刀具、刀盘极易损坏,这种情况下,换刀、修复刀盘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刀具、刀盘的损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维修措施。
关键词:盾构机;刀具,损坏,维修盾构机在掘进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地形。
由于底层的变化性非常大,这就决定了盾构机在刀盘的配置及刀具的选择上非常关键,刀盘的配置及刀具的选择要根据地质条件来选择。
合理的刀盘配置及刀具选择对与保证刀具的使用寿命,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盾构刀具1.1刀具的破岩原理盾构刀具的破岩方式分为滚压破岩和切削破岩。
1.1.1滚压破岩滚压破岩是在底层中利用盘形滚刀滚动产生冲击压碎和剪切碾碎的作用来破碎岩石。
滚压破岩一般适用于岩石、硬土层及含有砂粒和卵石地质的破碎。
其使用的主要刀具为滚刀。
1.1.2切削破岩切削破岩是通过切刀刀刃施力将岩体外层剪切剥离的方式来破碎岩石。
切削破岩一般适用于土、砂层和软岩地质的破碎。
其主要适用的刀具为切刀。
1.2刀具的选择盾构机的刀具要根据施工地区地质特点来选择适用的刀具进行碎岩作业。
2盾构掘进速度和刀具消耗对盾构施工的影响刀具的更换主要是根具两点来进行判断的。
一是刀具是否适合当前岩层的掘进作业,通常情况下,在盾构掘进的过程中,要结合前期工程地质勘察的结果来对地层进行初步分析。
再结合掘进中土层的剥离情况对当前的岩层进行判断,以选择使用的刀具,如果有必要,可以开仓进行检验,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二是刀具的磨损程度是否达到了设计磨损值以及刀具是否损坏。
首先结合盾构掘进时,不同地层对刀具的磨损量以及掘进的速度来进行判断刀具的磨损量,然后开仓验证,以此来作为更换刀具的依据。
刀具的具体损耗量的计算要通过刀具的运行距离与掘进的速度计算处刀具在进行每一环距离内体积的磨损量,然后在用隧道的中提掘进体积来除以这个值,就能得到一个刀具消耗数量的大概值(不考虑遇到特殊情况)。
浅谈盾构刀具使用及维修管理

浅谈盾构刀具使用及维修管理盾构机是现代城市地下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重要设备,它能够在地下隧道开挖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盾构机中的刀具则是其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到盾构机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对盾构刀具的使用和维修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盾构刀具的使用、维修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盾构刀具的使用1. 刀具的选择在选择刀具时,首先需要根据盾构机的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工程要求的刀具。
一般来说,盾构刀具主要包括刀盘、刀架和刀齿等部件,需要确定刀具的类型、规格和材质等参数。
2. 刀具的安装在安装刀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刀具的装配顺序和位置,确保刀具的固定牢靠。
还需要根据刀盘的旋转方向来确定刀具的安装方向,以确保刀具能够有效地进行开挖作业。
3. 刀具的使用盾构刀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刀具的磨损情况,及时对磨损严重的刀具进行更换。
在进行盾构作业时需要注意刀具的进刀速度和进刀深度,以确保刀具能够有效地进行开挖作业而不会出现卡刀或者切削质量差的情况。
1. 刀具的清洗在进行盾构刀具的维修时,首先需要对刀具进行清洗,去除刀具表面的油污和杂质等物质。
清洗刀具时需要选用适当的清洗剂和工具,以确保刀具清洗干净。
2. 刀具的修复盾构刀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损坏,需要进行修复。
刀具的修复主要包括磨削、焊接和涂覆等工艺,以恢复刀具的使用功能。
3. 刀具的保养在盾构刀具的日常维护中,需要对刀具进行定期的润滑和保养,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还需要对刀具进行质量检测和磨损监测,及时发现刀具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1. 刀具的库存管理为了确保盾构刀具的正常使用,需要进行刀具的库存管理。
在刀具的采购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及时补充库存中的不足之处,并做好刀具的使用记录和管理。
2. 刀具的使用记录对盾构刀具的使用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刀具的使用时间、使用次数、磨损情况等。
通过对刀具使用记录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刀具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盾构机掘进中刀具损坏及维修措施探讨

盾构机掘进中刀具损坏及维修措施探讨摘要: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当遇到一些硬岩地段时,极易造成刀具和刀盘的损坏,因此需要掌握换刀及刀盘修复技术。
文中从盾构刀具损坏形式、刀盘刀具的检查和更换,以及刀具维修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盾构机掘进;刀具损坏;维修措施引言在隧道工程掘进过程中,盾构机以其遍效、安全和优质等优点,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具体掘进过程中盾构机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地形,特别是底层具有较大的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地质条件来选择刀具,并进于刀盘的配置,这不仅有利于刀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对工程的顺利进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盾构机掘进中刀具损坏形式1、刀圈偏磨这是刀具非正常损坏的主要形式,是指在掘进过程中刀圈表面被磨成一条或几条弦。
刀圈偏磨主要是因为轴承损坏或浮动密封损坏,导致岩屑或铁屑进入刀体,使得轴承不能正常转动,进而刀圈也不能正常转动,引起刀圈的偏磨。
2、刀圈断裂一般是由于在掘进过程中出现大块岩石掉落,砸到刀圈;或者由于刀盘其他零件(如铲齿等)脱落而卡在刀刃与岩壁或两个刀刃之间;或者由于隧道掌子面围岩变化较大都会导致刀圈因为局部过载而使得刀圈所受应力集中,产生断裂。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前往围岩情况,合理调节掘进参数,以减少出现大块岩渣掉落的情况。
3、刀圈卷刃是指在隧道围岩比较坚硬,岩石抗压强度比较大时,为了顺利掘进,推进力增大,导致刀具受力过大,引起刀圈卷刃;或者因为刀圈材质软,韧性不够大而造成刀圈卷刃。
针对此种损坏形式,一方面需要增强刀圈的韧性,硬度等特性使其适应更加坚硬的岩石;另一方面在掘进过程中遇到坚硬岩石时,应合理调节掘进参数,降低贯入度和刀盘转速并且降低刀盘推进力,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刀圈卷刃的发生。
4、刀圈崩刃刀圈崩刃一般发生在岩石较硬的情况下,这是因为此时刀圈与岩石的接触力较大,刀圈表面因为受力过大而出现崩刃现象。
另外当刀圈材质较硬、较脆时其表面也容易出现崩刃现象。
针对此种情况,一方面合理选用刀圈硬度、韧性等特性,一方面合理调节掘进参数,在每一环掘进的初始阶段,应使刀圈与岩石接触时的推进速度不至过快,推进力不至过大,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刀圈崩刃情况的发生。
盾构刀盘修复焊接

盾构机刀盘焊接修复摘要:在盾构前部开挖面上对刀盘进行焊接修复作业,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本文从保持开挖面稳定的维护措施的采取,修复材料的选择,修复工艺的优化和修复工艺流程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井对一些有待解决的题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盾构;刀盘;焊接修复;工艺0 前言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工程,在TBM推进过程中停机进行例行检查时,经常发现周边刀及其安装基座和部分紧挨周边刀的齿刀及其基座磨损严重。
此时必须对刀盘本体和刀具安装基座进行紧急焊接修复。
在修复的同时,还需对部分刀盘本体表面进行了耐磨层堆焊处理。
1 作业面开挖尺寸的确定正常情况下,刀盘与开挖面土体紧密相依。
在开挖面上对刀盘进行焊接,需要在刀盘前方挖出一个洞,以保证作业职员对刀盘进行焊接作业时有适当的作业空间。
洞的大概尺寸为个直径1 500mm,深度400mm的半球形洞。
具体位置和尺寸见图1。
2保持开挖面稳定的维护措2.1土仓排土量的控制盾构土仓排土高度主要是根据焊接作业需要及开挖面地层特点综合考虑的。
由于该处地层上部是粘土层,下部是沙层。
排土高度控制控制在刀盘直径的1/3左右,即2m,以尽量减少对开挖面的影响范围。
2.2 以气压代替土压保持开挖面的稳定当长时间停止作业时,为了保持开挖面的稳定,必须向土仓内充气加压。
在加压时,开挖面地层内的水被排挤流向它处。
但气体加压无法保持长久,时间稍长有些地方会漏气;为了控制漏气,我们向土仓内加注膨润土,在开挖面表面形成泥膜,这样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土仓内的压力。
2.3 拱顶支护对拱顶的局部坍塌处,用装有粘土的编织袋及木板进行支护,来控制坍塌的范围,保持开挖面的稳定。
2.4 缩短修复时间实施24小时连续工作,以减少较大面积和范围的坍塌情况的发生。
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开挖面的稳定性,刀盘修复期间地表沉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图2、图3。
从图3中就可以看出:随着停机时间的延长,地面沉降呈增大趋势,但斜率明显减缓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较好地控制r地面沉降。
盾构机刀具修复技术

盾构机刀具修复技术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施工进度较快,建设质量好,而且施工过程中不需要降水,可以节省大笔费用。
但由于盾构机及配套设备、设施的采购和制造费用很高,而且施工过程中所用多种消耗材料费用也不低。
所以,采用盾构法的施工成本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并无优势可言。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对磨损周边刀进行修复利用,就是在降低施工成本方面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
1盾构机刀具磨损情况需要修复的这批磨损周边刀是在完成520环(约630m)隧道掘进后更换下来的。
刀具的2/5已经被磨损,其情况见图1,刀具磨损部分是正对被切削土体的迎土面部分。
刀具迎土面部分,在盾构刀盘旋转时承受很大的摩擦作用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千斤顶的推力成正比;另外,周边刀安装于刀盘的最外边,刀盘旋转时该位置的线速度也最大;再有,由于处于边缘位置,离泡沫出口的位置较远,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该位置的刀具无法得到良好的润滑。
以上多种因素导致了该部分的磨损最严重。
2盾构机刀具修复工艺确定从图1中可以看到,磨损的周边刀仅剩下一个安装孔是完好的。
修复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完成另外两个安装孔的修复;二是完成切削刃和表面耐磨层的修复。
据此确定总的思路是:铸造一块与原刀具本体成分相同、形状与缺损部分一样的钢块,与残刀焊接在一起;然后,在修复的刀具上堆焊切削刃和耐磨层;再以原来的安装孔为基准,根据图纸的尺寸要求加工另外两个安装孔;最后,对刀具与刀盘的安装表面进行一次精加工。
2.1修复体材料的选择及制造为保证修复刀具的工作性能不降低和便于与残体进行焊接,决定采用与原刀具本体材质相同的材料对其进行修复。
通过实验室化验分析,确定原刀具本体材料为退火状态的20Mn2。
根据原图纸和磨损刀具实物,设计加工了2个修复体模具(左右各1个);然后,利用小冶炼炉进行修复体的翻砂铸造,并对工件外表面进行喷丸处理。
2.2修复体与刀具残体的焊接由于刀体较厚,断面为三角形,且整个刀具的外形不规整,要将修复体与残刀直接焊接难度很大。
IHI盾构机刀盘的维修技术_王云飞

盾构由刀盘旋转靠刀具切割岩土体并由油缸向前推进,从而实现连续的机械化隧道掘进。
由于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复杂,盾构掘进中刀盘和刀具会随着掘进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磨损,因此,减小盾构刀具磨损,是保证土压平衡盾构长距离掘进的重要措施,它直接影响盾构机使用寿命、切削效果、出土状况、掘进速度和施工效率等。
1盾构刀盘的作用刀盘是中间支撑式结构,靠装在隔板后侧的电动驱动装置通过齿轮进行驱动而旋转的;盾构掘进中,刀盘主要起的作用为切削土体,并将切削下的土体进行搅拌,使土体能顺利地通过螺旋输送器输送出去,让盾构机能正常地掘进。
另外,通过刀盘的切削,前方会出现暂时的真空区域,为防止土层坍塌,刀盘这时会起到临时支撑土体的作用[1]。
2刀盘的分类及优缺点刀盘的结构形式有面板式和辐条式两种,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施工条件和土质条件等因素选定。
泥水盾构采用面板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根据土质条件可采用辐条式。
本次维修的刀盘为辐条式。
辐条式刀盘与面板式刀盘优缺点比较见表1[2]。
3刀盘维修技术刀盘磨损后,刀盘中刀的相对位置尺寸会发生变化,因此,维修过程中除辐条轴上两主切削刃之间尺寸为刀尖与刀尖的距离外,其他所有尺寸均为刀座与刀座之间的距离。
IHI盾构机刀盘的维修技术王云飞(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工程处,北京101102)摘要:盾构施工中,盾构由刀盘旋转靠刀具切割岩土体并由油缸向前推进,从而实现连续的机械化隧道掘进。
由于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复杂,盾构掘进中刀盘和刀具会随着掘进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磨损,因此在施工的必要阶段要对盾构刀盘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养护。
论述了减小盾构刀具磨损,保证土压平衡盾构机长距离掘进的措施;介绍了维修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盾构机;刀盘磨损;维护;措施中图分类号:U455.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67(2011)03-0128-03Maintenance Technique of IHI Shield CutterheadWang Yunfei表1辐条式刀盘与面板式刀盘优缺点比较刀盘种类优点缺点辐条式刀盘刀盘切削软土层时没有压力损失,同时刀盘后的搅拌翼更能使土、砂流动顺畅,更容易控制土压平衡只适用于软土、流砂等地质结构较松软的土层进行掘进施工面板式刀盘刀盘在风化岩及一些软硬不均地层或硬岩地层掘进时,刀盘更容易适应地质条件,适应施工要求在软土层掘进时,刀盘面板刀开口率小,刀盘切削下的土体不易进入土仓,这时会产生压力损失修补前,先确定刀盘中心点,然后用30mm×30mm 角钢制作一个立体直角坐标系,X轴的尺寸为270mm,Y轴的尺寸为520mm,Z轴的尺寸为3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环境下盾构机刀盘修复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8-10-09T20:58:29.7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作者:李向锋
[导读] 本文针对在高压密闭空间中,介绍了洞内注浆工艺,高压密闭稳定空间的建立及维持方法,高压环境下的安全控制措施,刀盘的修复焊接工艺等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针对在高压密闭空间中,介绍了洞内注浆工艺,高压密闭稳定空间的建立及维持方法,高压环境下的安全控制措施,刀盘的修复焊接工艺等,为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与解决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盾构机;高压环境;安全;盾构机;刀盘;焊接
1.引言
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盾构掘进技术是一项用于地下隧道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它具有施工质量好、施工速度快、施工安全、自动化程度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
因而,盾构掘进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公路隧道、地铁隧道、铁路隧道、市政管道、水电隧道工程建设。
在盾构掘进中,刀盘磨损或损坏时有发生,由于地层或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不能进行常压开仓修复工作,必须选择高压环境条件下进行刀盘修复工作。
2.工程概况
广深港高铁深港连接隧道为ϕ9.6m双洞单线盾构隧道,全长3346m,盾构穿越地层多为强风化和全风化变质砂岩或变质粉砂岩结构及粘土地层,砂岩地层土质松软,气密性差。
粘土地层细颗粒含量高,粘性高。
盾构机进入香港段大理岩溶洞区遭遇复杂地层影响,掌子面不稳定,压力无法保持,导致盾构机长时间未能正常更换刀具,盾构机刀盘遭到严重破坏,出现大量刀具掉落,刀座损坏,刀盘封板变形、搅拌棒掉落等现象。
由于香港段穿越米埔湿地自然保护区,线路穿越区域地表分布大量鱼塘,不能采取地面加固方式,为保证隧道顺利掘进,需对受损刀盘在高压环境下进行修复、焊接。
3.建立安全的修复空间
修复作业开始前,为了保证在掌子面安全施工,必须在开挖舱建立一个稳定密闭修复空间。
在停机前采用优质泥浆进行循环,达到较好的护壁效果。
停机后,通过盾构机上部超前钻孔,利用超前钻钻孔,钻孔深度16m,插入注浆管,向盾构机前方土体注入水泥浆-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0.5~0.8Mpa,起到加固盾构机前方土体的作用。
通过盾体径向预留孔向盾体周围注入克泥效,填充盾构机周围土体间隙,起到闭气效果,维持泥水仓压力,避免冒气、漏浆现象。
拌制新鲜高浓度膨润土泥浆(新鲜高浓度膨润土泥浆的注入数量以现场泥浆粘度检查结果为准),将新鲜泥浆通过砼运输车运至平台放入砂浆车,由砂浆车运至盾构机储浆罐内,通过同步注浆泵向气仓或泥水仓内压入泥浆,加至液位到中心以上1.5m左右。
转动刀盘,让新浆在泥水仓内充分混合,注入泥浆过程中,控制刀盘转速不超过0.2转/min,严谨快速转动刀盘,防止刀盘过大扰动掌子面,导致掌子面失稳。
为了确保带压进仓作业安全顺利进行,进仓前必须进行泥水仓密封效果试验等工作。
液位降低、泥膜形成后,静置一段时间(0.5~1小时),观察、记录仓内液位及压力变化,若液位及压力无变化或变化小,则证明成膜质量好,泥水仓密封效果良好,可进行下步作业;反之,则需重新成膜,直至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4.过程中安全控制
1、全程监测盾构机停机位置地面的稳定性,监控掌子面的稳定性,掌握仓内压力波动情况。
2、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便携式多功能气体监测仪能对修复工作空间内的气体成分进行动态监测,便携式多功能气体监测仪配置有可燃气体传感器、氧气传感器、CO2传感器、CO 传感器和水蒸气传感器,通过便携式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器可以检测修复工作空间内的可燃气体、氧气、CO2、CO 和水蒸气的含量,降低修复工作空间内施工人员的中毒风险,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3、作业过程中采用了废气排放管路进行废气和烟尘排放,废气排放管路能够有效收集和排放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烟尘,排气量维持在Samson系统自动补气量的10%左右为最佳,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4、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带有减压装置的焊接呼吸面罩,施工人员所呼吸的气体是经过盾构净化装置净化以后的压缩空气和医用氧气,保证了施工人员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健康。
5.刀盘修复工艺
刀盘修复母材为Q345钢材,采用ENISO 2550-AE382B 32 2.50/3.25mm德国进口焊条,使用ESAB650C多功能焊机。
工作环境压力:2.9bar。
5.1齿刀刀座修复
对于端头磨损不到2cm的齿刀刀座,采用填补堆焊的方法。
如果齿刀刀座端头磨损超过2cm,则采取以下步骤:
1、先将磨损处填补堆焊,再打磨平整;
2、将新的齿刀刀座三角块割除,边缘打30mmX30mm 45°坡口;
3、在旧刀座凹槽上塞一块钢板使其平整;
4、将新刀座焊接在钢板上。
5.2搅拌棒修复
1、对旧的搅拌棒进行废料割除并打磨,在4cm厚的钢板上开孔,将搅拌棒将焊接在钢板内,搅拌棒伸进钢板3.5cm,在钢板正面和背面都对搅拌棒进行焊接。
将搅拌棒前端割除8cm,然后再在搅拌棒前端切一个倒角,高4cm,长10cm。
搅拌棒连接部位如图1所示。
图1 搅拌棒连接部位图
2、焊接部位清洗、烘干:对搅拌棒焊接位置进行清洗、除锈、烘干,保证焊接面清洁,轮廓清晰。
3、焊接面修复:由于搅拌棒受阻力过大原因掉落,其断裂面大多呈现不规则形状,焊接前须对焊接面进行刨平、打破口以保证焊接牢固。
4、搅拌棒焊接:焊接方法采用耐磨焊接,焊接时点焊固定搅拌棒,后沿破口方向连续焊接、堆焊、刨平。
5.3封板修复施工
1、检查核对受损刀盘封板。
2、对受损封板进行清洗、烘干。
3、用气割对受损封板进行切割,将气割后的封板调出并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整平、修复。
4、将修复后的封板送回开挖仓内焊接到原位置。
5、对焊接的封板进行检测,保证焊接质量
6.质量保证措施
(1)坡口表面如有较大的沟槽,必须先打磨、堆焊,然后再打磨。
(2)焊接用焊条必须经烘干处理,储存于保温筒内,加热150摄氏度左右,确保焊条干燥。
(3)在已经焊好一层的焊缝上继续焊接第二层前,必须在前一层焊缝上清除焊渣,涂抹防飞溅剂。
裂纹、孔隙、融化不全、裂缝等,必须仔细打磨干净且不得过度焊接。
(4)所有的焊接位置,每一焊道的宽度都不能超过15mm。
(5)如果坡口角度过大,可先进行堆焊,将角度减小后再开始按正常工艺进行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