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葱版)1.等成本线:P114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2.需求:P16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投入的边际产品×厂商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产品的价格.4.生产者剩余:P160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5.机会成本:P128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帕累托最优状态:P252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7.消费者剩余:P65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8.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P258指在技术一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生产两种产品的所有可能最大产量组合点的轨迹。

9.无差异曲线:P66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10.基尼系数:P240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若设G为基尼系数,则 G= A/(A+B)显然,0≤G≤111.价格歧视:P181在有些情况下,垄断厂商会对同一种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做法往往会增加垄断厂商的利润.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12.边际产量:P59 P105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其计算公式是:MP=总产量的增加量Q/劳动的增加量L13.需求的价格弹性:P29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期末复习)

西经第一章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什么?◆(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

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

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

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

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市场出清: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无资源闲置⏹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P↑,Q↓;⏹P↓,Q↑。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消费者偏好(嗜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消费者数量与结构例题:导致需求增加的因素有:A.商品本身价格下降B.互补品价格降低C.消费者收入增加D.消费者偏好增强E.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Qd =f(P)⏹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Qd =α-β(P)⏹其中α、β为常数,α为截距,β为斜率倒数。

需求量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 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 P ↑,Q ↑ ;P ↓,Q ↓ 。

影响供给的因素 ⏹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厂商的目标 ⏹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的变动 ⏹ 政府的政策⏹ 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使供给量减少。

西方经济学复习

西方经济学复习

西方经济学复习一、理解重要的知识点:考填空(以下划线为主)、单选、判断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资源有限性。

若没有稀缺性的存在就不会有经济学的产生。

2、选择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包括居民户和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4、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二者的重要区别之一。

5、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6、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四种(P29),其中,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是: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7、需求曲线的移动是由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例如收入、互补品价格变动。

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8、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9、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理解,图形P44-45):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0、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根据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其中需求缺乏弹性(1>Ed>0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如教科书);需求富有弹性(Ed>1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如化妆品)。

1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曲线较平坦),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可以薄利多销);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曲线较陡峭),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引起谷贱伤农)。

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导言1.掌握经济学基本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2、理解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3.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4。

了解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指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前提出发,来分析人的经济活动。

其特点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5。

理解循环流量图及其画法:教材P22页,第二部分市场如何运行1、掌握需求概念、需求定理、需求曲线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每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需求曲线可以以任何形状出现,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曲线只可以是向右下倾斜的。

需求曲线通常以价格为纵轴(y轴),以需求量为横轴(x轴),在一条向右下倾斜、且为直线的需求曲线中,在中央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一,而以上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一,而以下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则小于一。

教材P61页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2、掌握供给概念、供给定理、供给曲线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很全)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很全)

本书体系概略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供求理论宏观经济核算•消费者行为理论凯恩斯模型•生产者行为理论AS-AD模型•市场论通货膨胀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是什么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海关官吏家庭,14岁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先后学习了道德哲学、论理学和数学,自学法学、政治经济学,因为成绩优秀3年后推举到牛津大学学习。

1748年(25岁)开始在大学任教,16年后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成为当时一位年青贵族(贝克希莱公爵)的私人教授,并陪同公爵赴欧洲大陆游学,期间结识了法国启蒙学派的著名代表伏尔泰,重农学派的首领魁奈和杜阁。

1767年回到英国,1776年经济学巨著《国富论》出版问世。

《国富论》到底讲什么?这部著作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的三种收入理论为核心,系统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科学的各方面的内容。

全书共五篇。

第一、二篇论述经济学基本原理,形成一系列经济概念和范畴,第三、四篇着重论述经济政策对国民财富增长的意义和作用,第五篇涉及财政学。

(一)历史背景:特殊的18世纪1、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英国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资本主义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取得惊人的发展。

2、社会经济关系的重大转变: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

(二)斯密的重要贡献1、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体系,使经济学首次具备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2、首次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置于经济学的中心地位,决定了经济学此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看不见的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个体对自己私利的追逐会受到一种无形力量的支配,使这种对私利的追逐实际上导致了最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的结果。

西方经济学复习提纲

西方经济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

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就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

经济体制的四种类型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命令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分析。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

宏观经济学一般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和货币政策理论。

研究经济学的两种态度和方法1、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t is),实证(经济学)分析。

2、对经济学现象做出好不好的评价,或该不该的判断,规范(经济学)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常把实证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经济实际是怎样运行的经济学,把规范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经济应该是怎样运行的经济学。

边际增量分析分析自变量每增加或减少的最后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

存量是在一定时点上变量的大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变量的变动量。

例:国民财富是个存量。

国民收入是个流量。

第二章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

低档商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求反而增加。

“吉芬商品”。

炫耀性消费的商品价格越高,越能显示拥有者的地位,需求量也就增大;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不能在显示拥有者的地位时,需求量反而下降。

如珠宝、文物、明华、名车等。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经济学的发展(1)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的问世为开端“看不见的手”:实质:利益激励;经济人特性;自主、分散决策;完备的产权制度原理: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她)好像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利益。

(2)古典经济学时代:以19世纪的萨伊、穆勒为代表萨伊在1803年出版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约翰·穆勒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萨伊定律:即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的定律。

认为物品的生产同时也提供了物品的购买手段,资本主义经济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当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时,市场机制可以自动恢复到均衡,供给问题解决了,包括需求问题在内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能够自动地得到解决。

(3)新古典经济时代: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歇尔为代表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供求力量决定价格的主观价值论。

认为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决定于市场上的供求力量。

市场上的理性行为是,作为需求的消费者在寻求效用的最大满足,作为供给的生产者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价格的变动则能使供求量调整到双方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市场则因此能够得以出清,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安排。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以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为标志凯恩斯革命: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有效需求:“看得见的手”: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凯恩斯时代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主义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时期(新古典综合时代):萨缪尔森、R、哈德、A汉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罗宾逊夫人、希克斯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萨缪尔森1948年出版《经济学》,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结合起来:认为现代经济是一个混合经济体系。

西南财大802经济学二参考书

西南财大802经济学二参考书

西南财大802经济学二参考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 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微观经济学》吴开超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曾志远、刘书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但是据说,初试主要复习前四本书就行。

《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命题学院: 经济学院考试科目代码: 802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二)一、考核目标经济学(二)的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求考生: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原理和规律。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运用有关理论辨析、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

3(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主要范围政治经济学部分:(75分)(一)导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经济规律。

(二)商品与货币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工资的本质。

(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一下我对金融经济类专业课的一点看法,文章涉及参考书、重点、西财命题风格、真题和辅导班透露的信息以及推荐阅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书目名称编著者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逢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上、下册)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吴开超、张树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曾志远、刘书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专业课参考书:
一. 政治经济学:
1. 刘诗白的政治经济学大家在网上能找到的参考书都是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在最新的参考书《政治经济学》就是这两本的精编合并,而且还有新增内容,那两本书已经过时了,个人认为可以视为浮云。

2. 逢锦聚的政治经济学虽然是参考书,但是并不怎么考,因为西财有刘诗白,所以这本书一直被无视,不过考经济学一的同学可以看看。

3. 红宝书之政经背诵版个人觉得没用。

4. 辅导班笔记很有用复习要以这个为线索,自己归纳整理背诵,考试范围一般都不会超出这个辅导班讲的东西,西财经济学院命题老
师上课...
5. 政治经济学时效性很强,关心经济学热点问题,论述题才能答好。

但这部分相对比较好拿分,但前提是要做好准备工作。

二. 西方经济学
1.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国内最权威入门教材、考试重点、核心参考书,要想及格但不想考高分,这本书就够了。

2. 西财版的微观经济学体现西财的命题风格,有必要看一看,市场失灵归纳得不错。

3. 西财版的宏观经济学这本书没有出版...
4. 红宝书之西经理解版这个有一定作用,可以拿来建立理论框架,但不可迷信。

5. 真题重要性不言而喻
6. 红宝书之辅导班笔记作用同上。

注:最后四套题是某某网站出的红宝书的后续资料,押题卷。

我觉得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以上的介绍很容易被新人误认以为红宝书是西财的官方指定参考书,什么是红宝书?
这里的红宝书不像“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那样的权威书籍,红宝书是一本非官方的由某某网站自己制作的几本资料。

这份资料由辅导班笔记和录音、西方经济学理解版、政治经济学背诵版、真题答案(非官方)、高分学员经验心得五部分组成,由于封面是红色的,
简称红宝书....
西南财经每年8月20多号有一个学校的官方辅导班,人人都可以去上,好像是600大洋,但是外地的不方便,某某网站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派“卧底”去听课录音,然后迅速整理成一份辅导班笔记,再加上另外四份非官方复习资料,于是红宝书就问世了。

这个网站的工作人员自称西财在读硕士、博士,我不清楚。

红宝书还有一些后续资料,像什么模拟题、押题(最后四套题)之类的,我看到本帖11楼有位同学说今年很准,这个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了解一下。

西财的官方辅导班因为主要是讲考试范围,而不是讲知识,所以很多同学把精力放在了红宝书,致使自己长进很慢,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但也不一定效果好。

我认为辅导班仅仅是一个提纲作用,或者说是一个大纲,而实质性的内容没什么,老师三两句话给你概括一个理论,你不去系统学习这个理论背后的东西,这就等同于死记硬背了。

但是辅导班很重要却是因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从西财真题的风格和辅导班内容、还有老师推荐的参考书来看,要想强化初级经济学的理解和学习中级经济学知识,重点在两本书:范里安的现代观点(中级微观经济学)和曼昆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再重申一下,要想及格,高鸿业足矣)
三. 西经重点和风格(一家之言)
1. 微观:
第一微观部分最难的我认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因为涉及中级知识拟线性偏好、禀赋、斯勒斯基方程、价格效应之希克斯和斯勒斯基分解.....等,还有后面要素那章的劳动供给曲线背弯、费雪的跨时期选择模型。

第二重点章节:
1.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一些问题比如市场效率、福利分析之类的
2.然后就是寡头的模型:卡特尔、斯塔克尔伯格、伯特兰德、古诺、斯威齐这几个
3.再加上博弈论
这些构成了第二部分重点
第三西南财经重中之重几乎每年必考的市场失灵西财的微观和现代观都介绍得不错(这些是我认为的重点难点,不过其他章节也是经常考到的)
总之,范里安现代观点有一定作用,这本书对高鸿业的西经是一个补
充和强化,这本书也是西财老师推荐的阅读材料,不过我看到红宝书上面居然说同学们不用购买现代观,因为红宝书上面有详细介绍,这句话极其不负责任,因为红宝书写得过于简单,能看懂才怪~
中级教材其实有很多,像平狄克、多恩布什等,不过在西财,我认为微观部分现代观是重点。

2. 宏观:
西南财经的宏观经济学重点不突出,所以平等对待吧,本来宏观经济学体现为博大、微观经济学体现为精深,宏观只不过流派众多、异常杂乱,所以往往学起来感觉云里雾里的,而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对于初学者来说必定是会读晕的。

要想学好宏观经济学,不要过分依赖红宝书,所以推荐曼昆的中级宏观经济学,一本无比权威经典教材(注意不是曼昆经济学原理)
从国民收入核算、IS-LM 到AD-AS、失业和通胀通缩再到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最后是经济增长理论都阐述得相当强大要想考高分我觉得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这本书处处都是对高鸿业的宏观的补充和强化,这里重点说一下开放经济理论:高鸿业的书讲得过于简略,而辅导班老师却讲得过于深奥.... 但最有可能考到的也就只有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包括了米德冲突、丁伯根原则、斯旺曲线、蒙代尔分派原理、蒙代尔-弗莱明
模型、内外失衡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另外经济增长理论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高鸿业的书上也没有,那如果有时间就好好看看曼昆宏观吧。

另外,辅导班经济思想史这门课不是白开的,开设目的在于让同学更好的理解西经(特别是宏观经济),正如高鸿业最后一章介绍的各个流派的比较,在西财的真题和辅导班中也有体现,主要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论战。

比如:货币数量论、新货币数量论、货币需求理论两大阵营之间的分歧(就那剑桥方程、费雪方程那些)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货币主义强调自由放任,想想西方社会的历史就知道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有什么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综合派、供给学派那些乱七八糟的流派,以及后来形成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其实都是两种不同
思想斗争的演进,其实质就是一个强调市场作用、一个主张政府干预,这些了解一下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很有帮助。

但也不用专门去看经济史的书,辅导班讲的认真思考一下就OK。

今年2011才考的CPI和GDP平减指数,那个拉氏和帕氏虽然辅导班貌似讲了,但是要掌握是不是该看看中级宏观呢?这个东西就是曼昆书里面的。

总结:研究生考试的经济学不是数学,应该多看点书,而不是一本书看N遍,又不是不能理解,只是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只有慢慢积累多了、厚积薄发,那怎么考都难不倒你~
友情提醒: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是核心参考书,西财微观、范里安现代观、曼昆宏观都是辅助资料,不要本末倒置。

高鸿业的西经掌握了之后,结合历年真题、历年辅导班内容(这个几乎在红宝书里面了),自己先研究一下风格,体会一下,心里有底了才开始看辅助参考书切记不要盲目的拿起现代观和中宏那种砖头书狂看,重点也不知道在哪里,自己也被看晕了,毕竟范里安的现代观是有难度的。

既然是辅助资料,就一定有侧重,作为查漏补缺,如果说高鸿业是复习全书,辅助参考书就是400题吧哈哈,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妥善安排,没时间就看看指定参考书,时间充足多看看也无妨。

最后修订一次,该忙起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