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能源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生物质炭技术及应用

生物质炭技术及应用

生物质炭技术及应用生物质炭技术及应用是一种将生物质材料通过热解、氧化或还原等过程转化成炭质产物的技术。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炭材料,具有多孔性、大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能源开发和产业制造等领域。

生物质炭技术主要分为两步:预处理和炭化。

预处理阶段包括生物质材料的粉碎、烘干和除杂等处理,以获得适合炭化的原料。

炭化阶段则是通过高温加热生物质材料,使其经历热解、热解和热化等反应而转化成炭质产物。

生物质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在环境治理方面,生物质炭可以作为土壤调节剂用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其多孔结构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并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起到修复土壤的作用。

此外,生物质炭还可以用于河道和湖泊的修复,通过吸附和分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质。

其次,在能源开发方面,生物质炭可以用作生物质燃料,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生物质炭具有高热值、低灰分和低含氮含硫等特点,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较少,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

此外,生物质炭还可以用于制备炭基材料,如炭纤维、炭黑和活性炭等,这些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最后,在产业制造方面,生物质炭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炭基材料和化工产品。

生物质炭具有多孔性和大比表面积等特点,可以用于制备电极材料、催化剂和吸附剂等。

例如,生物质炭可以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此外,生物质炭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和环境催化等领域。

综上所述,生物质炭技术及应用在环境治理、能源开发和产业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生物质炭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种生物质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生物质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生物质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生物质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能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生物质碳点,因其具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无毒无害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生物质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生物质碳点的概念和特点生物质碳点是由天然生物质制备而成的一种纳米材料。

生物质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的残留物和代谢产物,包括植物根、茎、叶、果皮、果肉等,以及动物的骨骼、皮毛、羽毛等。

生物质碳点的制备技术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有较高的可持续性,同时因其小尺寸、高表面积、表面活性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质碳点的形态和尺寸一般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在1~10纳米之间,表面被大量的官能团包围,具有优异的光电、光催化、电化学和荧光性质。

二、生物质碳点的制备方法生物质碳点的制备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燃”法,另一种是“化学法”。

1. “自燃”法:即使生物质在高温下自燃,生成生物质碳点。

其制备流程大致如下:首先,将生物质材料破碎成粉末后,置于高温下加热,并控制氧气的供应量,使生物质材料中的碳元素迅速氧化,并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顺带生成碳点。

该方法简便易行,减少了对化学试剂的依赖,但存在施工安全性问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2. “化学法”:化学法是生物质碳点制备的主要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的化学法有溶剂热法、微波辅助法、光化学法、等离子体法等。

这里以溶剂热法为例进行介绍。

该法将生物质材料与一定比例的溶剂混合均匀,并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制备碳点。

为了提高生物质碳点的荧光量,可以在反应过程中加入种子物质,如银粒子。

制备碳点的详细流程如下:第一步:选取生物质材料。

包括秸秆、木材、草木皮、水生植物、食品浸出物等,其中木材和秸秆得到的生物质碳点较亮。

第二步:将生物质材料进行破碎和过筛,以得到均匀的颗粒物。

第三步:将颗粒物与溶剂(如乙醇、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150~250℃,0.1~1.0MPa的条件下反应4-24小时,并进行去离子水或无水醚的浸润。

生物质制备炭素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质制备炭素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质制备炭素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炭素材料是一类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环保等多个领域。

目前,优化传统石墨化过程和发展新型生物质炭素合成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生物质炭素因其资源丰富、其制备过程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而备受瞩目。

相信如果能有效地利用生物质技术去制备足够多的生物质制备炭素材料,则将有助于加强炭素材料的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开拓炭素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技术路线由于未能在较高温度下高效的制备出纯炭材料,众多研究人员纷纷转向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

在炭化过程中,能源产生和废气的排放成为限制生物质资源利用的两大约束因素。

相比之下,从结果上来看,用生物质制造炭素材料在环境理解上比采用传统的石墨化过程低能耗、无污染优越许多。

通过加热木质素与蛋白质等生物质材料,可以从中制得不同形状的生物炭,在商业上作为各类高级产品的材料使用。

尤其是目前生物质炭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制备方法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欢迎。

尤其是目前生物质炭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制备方法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欢迎。

生物质为炭材料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商业投资机会,这种资金投入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全面更全面的探索新型生物炭材料的性质,从而促进生物质技术的应用和生物质经济的发展。

生物质制备炭材料的作用在各个能量领域中,炭材料都有着天然的优势。

生物质材料的炭材料开发作用方兴未艾,具有其独特的能量储存、传输性能和再利用的特性。

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测试及其应用的技术已经取得了密集的研究进展,广泛应用于核电站、电池、超电容器、储氢罐、晶体管以及电力热电站压力容器等领域。

其中,烷基炼油工业、煤化工、汽车零部件、空调等功能应用购领域对生物质炭材料需要最多。

现有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制备的炭材料,生物质制备的炭材料具有无污染、资源丰富、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的诸多优势。

生物质生产的废弃物能够成为raw material,使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更加利于产业化,并且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会降低。

生物炭制备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炭制备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炭制备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物炭是一种新兴的生态环保材料,它以各种生物质、城市厨余垃圾、林业和农业残留物、锯末等为原料,经过炭化和煅烧制成的一种黑色多孔碳质固体。

随着环保行业的不断发展,生物炭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生物炭的制备技术1. 炭化法炭化是将生物质材料加热至600-900℃的温度下,并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进行的一种加热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质分解为气体和液体,留下固体炭。

炭化法生产的生物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对环境有较好的净化作用。

2. 气化法气化法是将生物质材料在高温和高压下,通过蒸汽和空气的反应,将其转化为一种类似天然气的气体,在这个过程中,固体炭通过类似于炭化的过程,生成一种多孔的生物炭。

气化法制备的生物炭可用于石化、化工、冶金等行业,也可以用于制备生物质能源。

3. 煅烧法煅烧法是将生物炭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煅烧,可获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活性成分的生物炭材料。

煅烧法生产的生物炭可用于制备活性炭、生物炭复合材料等。

二、生物炭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水污染治理生物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度,能够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污染物,使之净化。

同时,生物炭也可以促进污水中的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物的降解和废水处理速度。

2. 土壤修复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经常受到污染,土壤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生物炭可以加速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加快土壤中的有机物降解和重金属的迁移,降低土壤污染物的浓度。

3. 空气污染治理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生物炭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4. 市政建设生物炭可以用来制备水净化材料、路面养护材料等市政材料。

它具有多孔结构和优异的吸附性能,对于路表的排放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5. 农业用途生物炭可以用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质,增强土壤和植物间相互作用,增强作物的耐旱、耐酸、耐碱和抗逆能力,提高农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024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范文

《2024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范文

《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环境与能源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对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进行介绍,随后详细阐述其制备过程,并分析其在环境治理和能源开发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本文展示了生物质基碳材料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巨大潜力。

一、引言随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质基碳材料因其来源广泛、环境友好、可再生等特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生物质基碳材料以生物质为原料,经过特定的碳化处理过程,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和良好化学稳定性的碳材料。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环境与能源领域的应用。

二、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生物质基碳材料是以生物质为原料,经过碳化、活化等过程制备得到的碳材料。

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吸附性能等特点,使其在环境治理和能源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1. 原料选择: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原料主要来自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等可再生资源。

2. 预处理:原料经过清洗、破碎、干燥等预处理过程,以提高其反应活性。

3. 碳化过程: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通过高温处理使生物质发生热解,生成碳材料。

4. 活化过程: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碳材料进行活化,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四、生物质基碳材料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1. 环境治理:(1)污水处理: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废水。

(2)空气净化:生物质基碳材料可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提高空气质量。

(3)土壤修复:生物质基碳材料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2. 能源开发:(1)锂离子电池:生物质基碳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2)超级电容器: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提高能源存储和利用效率。

《2024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范文

《2024年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范文

《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篇一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其原料选择、制备工艺以及相关技术参数。

同时,探讨了生物质基碳材料在环境与能源领域的应用,包括其在污染物处理、能源储存和转化等领域的潜力及最新进展。

一、引言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加深,可再生且环境友好的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生物质基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绿色材料,因其具有成本低、来源广泛、环境友好等优点,在环境与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二、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1. 原料选择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原料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水生生物质等。

这些原料具有可再生、低成本的优点,是制备生物质基碳材料的理想选择。

2. 制备工艺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碳化、活化、表面改性等步骤。

其中,碳化是将生物质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解,得到初步的碳材料;活化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进一步提高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表面改性则是通过引入其他元素或官能团,改善碳材料的性能。

三、生物质基碳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1. 污染物处理生物质基碳材料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处理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此外,其表面丰富的官能团还可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2. 气体净化生物质基碳材料还可用于气体净化,如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和分离。

通过优化其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可实现高效、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

四、生物质基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 能源储存生物质基碳材料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有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可用于电能储存。

此外,其也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和长的循环寿命。

2. 能源转化生物质基碳材料还可用于光催化、电催化等反应中,促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同时,其也可作为催化剂载体,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一、引言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由天然有机材料经过高温热解或气化而得到,具有极高的炭含量和特殊的微观孔结构。

生物炭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环境修复、土壤改良和能源储存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二、生物炭的制备方法目前,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物理法的制备过程是将天然有机材料进行高温热解或气化,在缺氧或有限氧条件下进行。

常用的物理法包括煅烧、炭化和热解等方法。

化学法的制备过程是将天然有机材料进行化学反应或处理,如酸处理、氢化还原或热裂解等。

生物法的制备过程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为生物炭,常用的方法包括厌氧发酵和好氧堆肥等。

三、生物炭的应用领域1. 环境修复生物炭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修复材料,能够吸附和固定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和有害气体等。

其特殊的微观孔结构和大表面积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固定能力。

生物炭在土壤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并提高土壤质量,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土壤改良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其微观孔结构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土壤通气和排水,提高农作物的根系生长。

同时,生物炭还能吸附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缓释给植物吸收,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3. 能源储存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材料,具有较高的碳含量和良好的燃烧性能。

其应用于能源储存领域可以用作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等。

生物炭的使用可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并对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

四、生物炭的未来发展方向尽管目前生物炭已经在环境修复、土壤改良和能源储存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包括生物炭的制备成本较高、应用技术仍不成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

《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范文

《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范文

《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与能源中的应用》篇一摘要:本文综述了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质特点及其在环境与能源领域的应用。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需求的增加,生物质基碳材料因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在环境治理和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一、引言生物质基碳材料是指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

生物质包括农作物废弃物、林木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利用这些物质进行碳材料的制备不仅可解决环境问题,而且对开发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过程以及其在环境与能源领域的具体应用。

二、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热解法热解法是生物质基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之一。

将生物质材料在高温、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进行热解,得到碳材料。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碳产率高。

(二)化学活化法化学活化法是通过化学试剂与生物质材料进行反应,再经过高温处理得到碳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调节碳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

(三)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气相中的有机物分解并沉积在基体上,形成碳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碳材料。

三、生物质基碳材料的性质与特点(一)多孔性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包括微孔、介孔和大孔等,有利于吸附和分离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二)高比表面积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提高其在催化、吸附等反应中的效率。

(三)良好的导电性经过适当的处理,生物质基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器件和电极材料等领域。

四、生物质基碳材料在环境与能源领域的应用(一)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生物质基碳材料因其多孔性和高比表面积的特点,常被用于吸附和分离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此外,还可用于制备催化剂及其载体,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炭在碳 燃料 电池 、 生物质炭燃料 、 污水处理和 土壤 处理 等能 源与环境领 域应 用的研 究进展 , 最后展 望 了生物 质炭 的
发展前景 。
关 键 词 : 物 质 炭 ; 分 解 ; 波 炭 化 ; 热 炭 化 生 热 微 水
中图分类 号 :Q 5 ; Q 2 T 31T 44
活化 温度 , 短 活化 时 间或提 高 活 性 炭 产 率 。预 处 理 主 要 包 括 脱 灰 , 氧 化 或 浸 渍 等 。根 据 加 热 方 缩 预
式 的不同生物质炭的制备可分为热分解法 、 微波炭化法及水热炭化法 。
收稿 日期 :0 1— 5—1 21 0 6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资助项 目( 12 0 2 ; 50 10 )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 0 00 7 ; 5 72 1 ) 城市水 资源与水 环境 国家 重点实验室 自主课题资助项 目(0 0 N 5 2 1Q 0 ) 作 者简 介 : 李保强( 9 6一) 男 , 17 , 河南鹤壁人 , 士 , 博 副教授 ; 研究 方向 : 壳聚糖生物质材料 ; - i:b @hteu CI E mall q i d .l i . 。
质 消耗 大 , 活化 温 度较 高且 获得 的活性 炭 比表 面积 较低 。
Wag等 以竹屑 为原 料 , O n K H为活 化 剂 , 浸渍 比 1 1 活 化温 度 8 0o 在 :, 0 C和活 化 时间 10m n工艺 2 i
下制得 的生物质炭 比表 面积为 2 9 g hn等 以山竹 壳为原 料 , O 为活 化剂 , 6m / 。C e 9 KC 在质量 比
艺下制得的生物质炭 比表面积为 96m / , 8 g产率为 2 4%。李勤等 以玉米芯为原料 , 水蒸气为活化剂 , 在活化温 度 80o 活化 时 间 9 i, 蒸气 流量 为 1 m / 0 C, 0rn 水 a 5 L h工 艺下 制 得 的生物 质 炭 比表 面积 为 94 5 g产率为 2 . % 。物理活化法生产工艺简单 , 2 . / , m 62 对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小 , 但物理活化法生物
Ab ta t T e r s a c r g e s o ie as d rv d fo w o e i u ,fo a tsa d a i lw se i y o y i ,mir wa e s r c : h e e r h p o r s n b o h r e e rm o d r sd e o d w se n n ma a ts va p r l ss i co v
人类的大量开采导致煤 、 石油焦等传统活性炭原料储量锐减 , 世界面临能源与环境危机 。因此必须
寻 求一 种 绿色 环保 、 成本 高 功效 和可 持续 发展 的新 能 源来 满 足对 能 源 日益 增 长 的 巨 大需 求 。 由 于 以 低 生 物质 为 原料 制备 的生物 质炭 无 污染 、 高储 量 、 可再 生 等 特点 , 已成 为 最 具 发展 潜 力 的新 材料 和新 能源 之 一 。生 物质 资 源虽 然 丰富 , 由于保 存 和转 化 的技术 落 后导 致生 物 质资 源浪 费严 重 , 但 如秸 秆 等农 业废 弃 物 在 田间 焚烧 , 林业 产 品加 工产 生 的木 屑 、 末 等被 直 接 丢弃 , 品加 工 的壳 、 等 被 当作 垃 圾 填 埋 , 锯 食 皮 这 不仅 污 染 了环境 , 造成 了生物 质资 源 的 巨大浪 费 。 因此 , 生物 质 原料 转化 为 生物 质炭 不仅 实 现 了 还 将
ma a e n e e s mma z d n g me tw r u i r e .T e ̄t r e e o me t fb o h r sp o p c e . h u e d v lp n i c a swa r s e t d o Ke r s b o h r ; y oy i ; c o v a b n z t n; y r t e ma a b nz t n y wo d : ic a s p r lss mi rwa e c o i i h d oh r l c o iai r ao r o
的生物 质 炭 比表 面积 2 7 g产 率 为 4 . 。除 微 波 物 理 活化 法 外 , 波 化 学 活 化 法 也 得 到 了广 9m / , 0 22% 微
泛地运用 。Lu i 等 以竹子为原料 , O 为活化剂 , HP 磷酸与原料 的质量 比为 1 1微波功率 30W, :, 5 活
在微波加热至 90o 0 C下活化制备了生物质炭。在 C O 流量 60c m n 活化时间2 0 i 工艺下制得 0 m / i, 1 n m 的生物质炭 比表面积 2 8 g 产率为 3 . 8 /, 2 m 7 5%; 水蒸气流量 13 / i, .5 m n 活化时间 7 i 工艺下制得 g 5 n a r
废弃资源 的高附加值再利用 , 还满足了对活性炭的巨大需求。生物质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 , 高的比表 面积 和丰 富 的表 面官 能 团 … , 这使 生物 质炭 在 能源 与环 境领 域 中有 广泛 的应 用 前景 。
1 生物质炭 的制备
生物质炭 的制备主要分为炭化与活化两个过程且二者可分步或同步进行。生物质 的预处理可降低
生物 质炭 的制 备 及 其在 能 源 与环 境 领 域 中的应 用
李保 强 , 钧 刘 ,李瑞 阳 , 李文 东 , 冯玉杰 宫金 鑫 ,
( . 尔滨工业大学 特种 陶瓷研 究所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0 ; 1哈 5 0 1 2 城 市水 资源与水环境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 5 0 1 摘 要: 本文综述 了热分解法 、 波炭化法 以及水 热炭 化法制备 生物质炭 材料的研 究现状 及其存 在的 问题 ; 微 并概 括 了生
和 c反应生成金属钾 , 当活化温度超过金属钾沸点时, 钾蒸气也会影响孔结构 。张利波等 以烟秆的 炭化物为原料 , O K H为活化剂 , 在碱炭质量 比为4 1微波功率 70 加热时间 3 i工艺下制得 的生 :, 0 W, 0 n m
1 2 微 波炭化 法 .
微 波 加热 是通 过被 加 热体 内部 偶极 分 子 的高频 往 复运 动 , 分 子 间相互 碰撞 产生 大量 摩擦 热 量 , 使 继
而使物料 内外部同时快速均匀升温。微波加热具有操作简单、 升温速率快 、 反应效率高、 可选择性均匀
加热 等优 点 。微 波炭 化法 的影 响 因素 有微 波功 率 、 活化 剂 种类 、 化剂 浓度 、 泡时 间 和加热 时 间 。 活 浸 Y n " 以椰 子 壳 为 原料 , ag等 先在 1 0 下 炭 化 10mi , 别 以 C 气 体 、 蒸 气 为 活化 剂 , 0o 0 C 2 n后 分 O 水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55 (0 2 0 —0 3 17 8 4 2 1 ) 1 0 4—0 5
Bic a sP e a ain a d IsAp lc t n n o h r r p r t n t p iai s i o o En r y a d En io me tF ed eg vrn n il n
1 1 活化 温度 90℃ 和 活化 时 间 10mi :, 0 2 n工艺 下 制得 的 生物 质炭 比表面 积 为 113m / 。与传 统 的物 2 g
理活化法相 比, 化学活化法显著提高了生物质炭比表面积和生物质炭的产率 , 但化学活化法对设备腐蚀 和环境 污染较 大 , 且制 备后 残 留物 较 多 。 为了克服热分解法存在加热速率缓慢 , 反应时间长 , 反应耗能大, 传热效率低和反应原料加热不均 匀 等 缺点 , 年来 提 出 了反 应 时 间短 的微 波炭 化法 。和低 温热 分解 的水 热 炭化 法 13。 近 。 11 -]
c r o i t n,h d oh r l c r o iai n a d e i i g p o lms we e r ve e . T e l ea u e b u ic as a p i ai n i ab nz i ao y r t ema a b n z t n x s n r b e r e iw d o t h i r t r s a o t b o h r p l t n t c o
L o q a g ' L U J n ,L u .a g LIW e d n I Ba — i n 。 I u ’ IR i n y n— o g‘



F N uj G N i—i E G Y -e , O G J x i n n
( .ntuef d acdC rm c abnIstt o eh o g , abn100 ,C i ; 1 Is t rA v e ea i H ri ntue f c nl y H ri 5 0 1 hn it o n s i T o a 2 Sa e a o tr o ra t eoreadE v omet a i 10 0 , hn ) .tt K yL b r oy f b nWa rR suc n n i n n,H r n 50 1 C ia e a U e r b
ee to e o oi a b n f e el c r o u l d rv d fo bo s n bame t a d s i lc rd fs l c o u l c l, a b n f e e e r m ima s a d a s r t g n s d r i o o e tr te t n n ol
第4 6卷第 1 期 21 0 2年 1 月
生 物 质 化 学 工 程
Bi ma s Ch mi a g n e i g o s e c lEn i e rn
Vo . 146 No. 1
Jn2 1 a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