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培训资料
第二讲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 课件

(2)完整句
• 儿童到2岁以后,逐渐能说出比较完整的句子。完整句的 数量和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6岁左右,儿童98%以上 使用完整句。
• 完整句又可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陈述句与其他多种句 型(疑问句、祈使句等);无修饰句与修饰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1)简单句 学前儿童简单句的比例较大。
(2)复合句
(四)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
• 1.形容词的掌握 • 2.空间方位词的掌握 • 3.指示代词的掌握 • 4.人称代词的掌握 • 5.量词的掌握 • 6.副词的掌握
三、学前儿童句型发展趋势
(一) 句型的 发展
(二) 语句结 构的变 化
三、句 子含词 量的增 加
(一)句型的发展
1.从不完 整句到完
整句
史慧中关于学前儿童词汇量的研究结论
年龄
3-4岁 4-5岁
5-6岁
词汇量 1730个 2583个
3562个
词汇增长 率
比3-4岁增长 49.3%
比4-5岁增长率为 37.9%
(二的 运用
(二)词类的扩大
1.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
实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实词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 儿童最初的句子是没有修饰语的,如“宝宝画画”“汽 车走了”。
• 2-3岁儿童有时出现一些修饰语的形式,如“大灰狼”“ 小白兔”。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 儿童常用的句型除陈述句外,还有疑问句、祈使 句、感叹句等。
(二)语句结构的变化
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3.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从简单 句到复合
句
3.从无修 饰句到修
饰句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33143复习课程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33143儿童语言发展阶段规律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有普遍的规律,需要经历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阶段(0——1.5岁)前语言发展是语音的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幼儿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前语言感知能力、发音能力、交际能力。
语音包括音素、音节、(音节:zhao;可以分解成因素:zh和ao)说话的语调、重音、停顿等规则。
(一)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分为辨音、辨调、辨义三种水平。
1、辨音水平(0——4个月):婴儿能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2、辨调水平(4——10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
辨调阶段幼儿开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并感知语调所蕴涵的情绪。
3、辨义水平(10——18个月):幼儿能把音和义结合起来,对“灯”作出正确反应。
(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1、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三)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1、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这一阶段的交际需要来自于生理需求,如饿了,不舒服了。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学会应答,出现听说轮流倾向,开启新话题,学会语调运用来表达情感。
3、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达到交际目的。
二、语言发展(1.5——)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察。
(一)语言形式的获得(语音发展、语法的获得)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发展幼儿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母语中相似的音常出错误。
2-6岁幼儿语音的发展体现在语音辨别;发音能力发展,语音意识的产生。
(1)语音意识的概念及表现语音意识是指幼儿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
语音意识的产生于2-3岁。
语音意识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番茄花园12>能有意识并自觉的调节自己的发音。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教案资料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儿童语言发展阶段规律附: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有普遍的规律,需要经历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阶段(0——1.5岁)前语言发展是语音的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幼儿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前语言感知能力、发音能力、交际能力。
语音包括音素、音节、(音节:zhao ;可以分解成因素:zh 和 ao)说话的语调、重音、停顿等规则。
(一)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分为辨音、辨调、辨义三种水平。
1、辨音水平(0——4个月):婴儿能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2、辨调水平(4——10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
辨调阶段幼儿开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并感知语调所蕴涵的情绪。
3、辨义水平(10——18个月):幼儿能把音和义结合起来,对“灯”作出正确反应。
(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1、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三)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1、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这一阶段的交际需要来自于生理需求,如饿了,不舒服了。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学会应答,出现听说轮流倾向,开启新话题,学会语调运用来表达情感。
3、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达到交际目的。
二、语言发展(1.5——)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察。
(一)语言形式的获得(语音发展、语法的获得)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发展幼儿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母语中相似的音常出错误。
2-6岁幼儿语音的发展体现在语音辨别;发音能力发展,语音意识的产生。
(1)语音意识的概念及表现语音意识是指幼儿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
语音意识的产生于2-3岁。
语音意识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番茄花园12> 能有意识并自觉的调节自己的发音。
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
12
第三节 3-6岁儿童语言 发展与教育
一、语音的发展 发音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 与韵母相比,声母的发音交困难,错误较
多 发音受语言环境的影响 4岁儿童基本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
.
13
二、词汇的发展 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标志之一。 词汇量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词汇数量不断增多 词类范围不断扩大 词义理解不断深化
.
19
语法发展的教育 利用日常生活鼓励儿童使用完整的语句 通过口头造句练习完整句
.
20
第四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 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发音和听觉器官 性别
.
21
二、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
.
22
三、文化因素
语种(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最初表现在 语音方面)
语言观念
.
23
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 发展与教育
.
1
【教学目的】
了解每个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理解并熟练掌握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掌握每个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教育
措施。
.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0-1岁儿童前语言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 1-3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
9
二、语言内容的发展 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岁半) 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岁半-2、3岁)
.
10
三、语言技能的发展 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岁半) 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岁半-2、3岁)
.
11
四、1-3岁儿童语言教育的措施 用正确的口语与婴儿交流,树立良好的榜
样 鼓励婴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在游戏活动中发展语言 通过早期阅读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从出生时的哭声和咕噜声到逐渐学会发音、单词和句子。
在这个过程中,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情境性、游戏性和错误性。
情境性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学前儿童往往不能独立地运用语言,而是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语言。
例如,当母亲问孩子“你饿了吗?”时,孩子可能会回答“饿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会独立地运用“饿了”这个词。
孩子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语言,才能逐渐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意义和用法。
游戏性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他们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游戏中,学前儿童会模仿大人的语音、语调和语气,尝试使用新词和新句型,并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尝试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错误性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普遍现象。
由于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发音错误、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
这些错误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因为通过犯错和改正错误,学前儿童才能逐渐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规律和规则。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具有情境性、游戏性和错误性等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件)

1.语音能力发展
• 语音系统正在搭建,与母语相似不完 全相同
3.语法能力发展
• 能理解的句式有所增加 • 1-1.5岁 词语爆炸阶段 • 对词义的理解不完善
4.交际能力发展
• 1到1岁半,婴儿个人也许会出现一个短暂 的沉默期
• 1岁半以后,婴儿会出现一个“反抗期”
1.语音能力发展
• 基本具备发音能力,开始进 入逐渐稳固阶段
3.语法能力发展
• 尝试提炼语法创造新句
2.词汇能力发展
• 3周岁时,儿童掌握的词汇量是 2周岁时的三倍
4.交际能力发展
• 1.5-2.5岁,有的儿童出现“接尾 策略”
• 3岁左右,有段时间说话不流畅,结 结巴巴
4.交际能力发展
• 已经能听懂日常会话,能在熟悉的人 面前说话
• 大方和人打招呼,能清楚用言语表达 自己意愿,必要时能配合手势和动作
• 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 短的故事
1.语音能力发展
2.词汇能力发展
• 发音水平进步最明显的一年
• 4-5岁儿童词汇增长的活跃期
• 绝大多数儿童能准确发出母语中 • 数 量 : 儿 童 的 词 汇 量 可 扩 展 到
语音能力发展 语法能力发展
词汇能力发展
01 02 03 04 交际能力发展
1.语音能力发展
• 0-3月 婴儿具备听辩声音的能力 • 4-8月 婴儿能通过感知成人语调
变化,感知其说话的态度和情感
• 9-12月 婴儿开始真正理解成人 语言
2.词汇能力发展 • 2-3月 对音节赋予信号作用 • 4-8月 开始理解一些简单的词 • 9-12月 能够开口说话
提高发音能力
论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

论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递进性和社交性。
这三个特点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具有多样性。
在学前儿童阶段,语言的发展方式、内容和速度存在差异。
有些学前儿童在语言发展上较为迅速,早早地开始说话,而有些学前儿童则相对较晚开始说话。
这种差异可能与儿童的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此外,学前儿童语言的内容也非常多样,包括词汇、语法、发音、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发展。
不同儿童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也会存在差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具有递进性。
在学前儿童阶段,语言的发展是逐步递进的。
儿童从最初的模仿和重复开始,逐渐掌握语言的规则和能力。
他们通过不断的听、说和交流,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例如,学前儿童在词汇方面的发展,从最初的单词掌握到词汇量的扩大,再到词语间的组合和句子的构建,呈现出递进的趋势。
这种递进性的发展反映了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具有社交性。
学前儿童通过与家人、同伴和其他成年人的交流,逐渐学会了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和表达。
他们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想法,同时也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的语言信息。
通过社交交往,学前儿童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还培养了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社交性的语言发展也能够帮助学前儿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社会和情感发展。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递进性和社交性。
这些特点反映了学前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能力提高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了解和理解这些特点,对于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学前儿童言语地发展

学前小孩语言的发展语言、语言;学前小孩语言发生发展的趋势;前语言阶段;语言发生阶段;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语言的形成;语音模拟发展的阶段;语音发展的序次,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语音意识的发生;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的扩大;词义的深入;不相同词类词义的掌握;句型的发展;语句结构的变化;句子含词量的增加;语法意识的出现;对话语言的发展和独自语言的发生;情境语言的发展和连结语言的发生;表达逻辑性的发展;掌握语言表情技巧;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语言概括和调治功能的发展;内部语言的发生发展;学前小孩识字的特点;学前小孩的阅读准备;学前小孩的书写准备;激发语言交往的需要;讲究教法;激励语言创立性。
第一节学前小孩语言的发生和发展阶段一、语言的看法1.语言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
经过语言活动互相交往,沟通思想。
小孩语言的发展,第一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能够越来越完满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
2.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沟通工具,是沟通的双方共同使用的。
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3.语言活动依靠语言作为工具进行,小孩掌握语言的水平影响语言活动水平;语言是在人们的语言沟通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某种语言不再被人的语言活动所使用,就会消失,若是小孩无语言活动机遇,也就不能够掌握语言。
二、学前小孩语言发生发展的趋势语言活动包括:1.对语言的接受,即感知、理解过程;2.发出语言,即说或写。
这两种过程,不相同步。
其趋势是:1.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三、学前小孩语言发生发展的阶段( 一) 前语言阶段 ( 生后第一年 )1.语言发生的准备:(1)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2)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鉴识和对语词的理解。
2.前语言阶段的三个小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 (0 ~3 个月 ) ;(2)连续音节阶段 (4 ~8 个月 ) ;(3)学话萌芽阶段 (9 ~12 个月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2岁半儿童已经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语
3岁儿童已开始出现复杂修饰语
3岁到3岁半是复杂修饰语句的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到4岁有修饰的语句开始占优势。
语句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句子结构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表达内容的分化
词性的分化
结构层次的分化
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句子结构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句子的含词量不断增加
3——4岁学前儿童以含4——6个词的句子占多数,
4——5岁学前儿童以含7——10个词的句子占多数,
5——6岁学前儿童多数句子含有7——10个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11——16个词的句子,但3个词以下和16个词以上的句子在学前儿童期较少出现。
掌握词
汇的范
围不断
扩大
掌握各类词的顺序不同:儿童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
词类的使用频率不同:学前儿童词频率最高的是助词,其次是代词,然后是副词和介词。使用动词的频率高于名词。
掌握各类词汇的内容不断扩大
对词汇的理
解不断确切
和深化
语法发展特点
句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简单句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复合句逐渐发展,但总的来说,
牙牙语阶段(6个月——1岁左右):婴儿模仿发音的能力大为提高
学语阶段(1岁——1岁半):连续音节和类似词的音节增加,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减少,是由无意义的音节发展到词音的过渡阶段。
积极言语发展阶段(1岁半——6岁):儿童由单词句、双词句向完整句发展,集中的无意义的发音现象消失。语音知觉发
展
阶
段
出生后的第一周,婴儿听到一个轻柔的声音便会停止他的哭声
声调知觉的发展
出生后两周的婴儿,能把语音从其他声音中区别出来
23天的婴儿对人的声音会作出凝视、微笑或停止哭叫的反应
4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分辨出愤怒和友好的声音,也能分辨熟悉的和陌生的声音
音位知觉的发展
词的语音表象建立
词汇发展特点
词汇数
量不断
增加
词汇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3岁以后词汇量的增长率呈递减趋势
3岁左右是儿童词汇增长的高速期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语
音发展提点
语
音
发
生
发
展
阶
段
非自控音阶段(出生——20天):发音以哭声为主,也有一些咳嗽和吃奶时的发音,都是新生儿不能自己控制而发出的声音。
咕咕声阶段(21天——5个月):儿童的听辨能力和发音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有大量的“玩弄”声音现象,有了最初的语音模仿和“对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