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企业退休工资
企业退休金如何计算的?

企业退休⾦如何计算的?退休⾦主要有两个公式第⼀个,基础养⽼⾦=(退休时上年度所在省份的职⼯⽉平均⼯资+⾃⼰的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本⼈缴费年限×1%。
第⼆个计算公式个⼈账户养⽼⾦=退休时个⼈账户储蓄额/本⼈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数,养⽼⾦=基础养⽼⾦+个⼈账户养⽼⾦。
单位职⼯到了⼀定的年龄就会要申请办理,不论是正常退休还是,还是因为特殊的职业⼯种,都会涉及到退休和的计算,这两项对于职⼯退休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关系着的多少。
企业如何计算呢?下⾯⼩编就为⼤家介绍。
⼀、企业职⼯退休⼯资计算⽅法根据《》规定,基本由统筹养⽼⾦和个⼈账户养⽼⾦组成。
基本养⽼⾦根据个⼈累计缴费年限、缴费⼯资、当地职⼯平均⼯资、个⼈账户⾦额、城镇⼈⼝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参保⼈员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及时办理退休⼿续。
经区县⼈⼒资源和社会保障⾏政部门核准后,⾃核准次⽉起享受养⽼⾦。
养⽼⾦标准按照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计发,具体如下:(⼀)正常退休⼈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达法定之⽉;(⼆)提前退休⼈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部门核准退休之⽉;(三)因⼯作需要后延缴费⼈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后延缴费满整年度之⽉;(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延长缴费⼈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缴费满15年之⽉;(五)医疗期内⼈员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
参保⼈员未按规定及时办理退休⼿续的,延误办理退休⼿续期间以及后延缴费未满整年度期间的基本养⽼⾦不予补发,多缴纳的费予以退还,达到退休条件以后调整养⽼⾦增加部分累计计算。
⼆、基本养⽼⾦构成1、社会统筹养⽼⾦:社会统筹养⽼⾦来⾃于由⽤⼈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等构成的社会统筹基⾦,根据个⼈缴费年限、缴费⼯资、当地职⼯平均⼯资等因素确定。
社会统筹养⽼⾦=(参保⼈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公式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公式一、前言企业职工退休工资是指在职工离开公司的时候,其职业生涯中应得到的福利和收入。
由于个人的贡献度不同而导致退休工资在不同人员中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一套公式计算退休工资。
本文将会就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便于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公式企业职工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主要是根据某些变量的值进行计算,其中包括本人年资、个人贡献度、基本工资等等。
以下是详细的计算公式:退休工资=基本工资×(1+本人年资系数+个人贡献系数)其中,“本人年资系数”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本人年资系数=年资÷100其中,“年资”的计算公式如下:年资=现在的年份-入职的年份例如,如果一个员工现在的年份是2022年,入职年份是2010年,那么他的年资=2022-2010=12年。
“个人贡献系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个人贡献系数=个人贡献度÷100其中,“个人贡献度”的计算公式如下:个人贡献度=(绩效+奖金)÷基本工资在这里,“绩效”和“奖金”是员工在公司中获得的奖励和成就,一般是由公司考核来决定的。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员工的退休工资随着个人年资和个人贡献度的提升而提高。
这也反映了员工在公司中的贡献和价值。
三、具体案例为了更好地说明上述公式的具体计算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
某公司一位员工的基本工资为5000元,年资为15年,绩效为90分,奖金为2000元。
根据以上的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员工的退休工资=5000×(1+15÷100+(90+2000)÷5000×100)=9580元。
通过以上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员工的退休工资其实是跟他们的工作年资、绩效和奖金等一系列因素直接相关的。
四、总结通常来说,因为各个公司的制度和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公司的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式也有所差别。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也逐渐得到了规范和完善。
企业职工退休金是指企业为职工在退休后提供的一种经济保障,以保障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基本生活需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
一、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基数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基数是指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补贴等收入的总和。
计算基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一般来说,计算基数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计算基数应当包括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所有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等。
2、计算基数的确定应当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3、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计算基数应当包括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二、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是指根据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补贴等收入的总和,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以确定职工在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退休金数额。
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补贴等收入的总和进行计算,以确定职工在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数额。
一般来说,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比例为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将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投入个人账户进行积累,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以确定职工在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
3、混合养老金计算方法混合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指将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混合计算,以确定职工在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混合养老金数额。
企业退休工资计算公式

企业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城保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注:93年1月1日之前工作的人才有此项)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计算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时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中人”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120。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l+a2/AZ+....+an/An)/N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 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例如:上海一名男职工,2010年其60岁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账户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
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3566元+3566元*0.6)÷2*15*1%=427.92元。
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元/139=359.79元;上列两项合并,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1)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退休职工工资计算方法及公式

退休职工工资计算方法及公式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下面店铺来告诉你计算退休工资的公式,希望能帮到你。
计算退休工资的公式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J =(C平+C平×Z实指数)÷2×N实+同×1%2、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G = G同 + G实其中:G同 = C平×Z同指数×N同×1%G实 = C平×Z实指数×N实98×1%3、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中有关指标解释(1)J 为“基础养老金”;(2)C平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保留两位小数);(3)Z实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Xn/Cn-1 +……+X1993/C1992+X1992/C1991)/N应缴;(4)Xn , ……,X1993 , X1992为被保险人退休当年至1992年相应年度各月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5)Cn-1,……,C1992, C199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至1991年相应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见附表2),其中Cn-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当年的应缴费月数,C1991为1991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3;(6)N应缴为被保险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7)C平×Z实指数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8)N实+同为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9)G 为“过渡性养老金”;(10)G同为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1)Z同指数(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1;(12)N同(视同缴费年限)为实行个人缴费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13)G实为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4)N实98 为被保险人1992年10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
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工资计算方法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是指在企业或其他机构的雇员退休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协议,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确定其退休工资。
一般来说,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包括年薪制、技术/管理领导干部退休工资计算方法、补贴制度等多种计算方法。
一、年薪制年薪制是指按照企业规定,将一定年份内工作时数映射成年薪,计算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
一般来说,年薪制的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是按照“根据退休人员服务期间的工作时长和单位的年薪制度,按比例计算出退休人员的工资”。
具体来说,单位先要将退休人员服务期间的工作时长折算成退休前最后一年工作时长,然后再按照最后一年的年薪制度,根据退休人员服务期间的实际工作时长,计算出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
二、技术/管理领导干部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技术/管理领导干部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是指对于技术/管理领导干部,按照其退休前最后一年的实际工资,按照一定的折扣系数,在此基础上按月发放退休工资。
折扣系数是根据退休人员服务期间的工作情况确定的,一般来说,较长服务期间、较大贡献者,折扣系数较高;而较短服务期间、贡献较小者,折扣系数较低。
三、补贴制度补贴制度是指单位根据退休人员服务期间的工作情况,给予不定期性的补贴,以增加其退休工资。
一般来说,补贴制度的计算方法是按照“根据退休人员服务期间的实际工作情况,按照一定的补贴系数比例确定补贴金额”。
补贴系数也是根据退休人员服务期间的工作情况确定的,一般来说,较长服务期间、较大贡献者,补贴系数较高;而较短服务期间、贡献较小者,补贴系数较低。
四、综述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有多种,具体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通常采用年薪制、技术/管理领导干部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和补贴制度等多种计算方法,结合退休人员服务期间的工作情况,确定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方法一、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基本养老金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或工资档次以及工龄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当地职工的平均工资×职工个人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例×部分月数×月数/12其中,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是指当地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进行确定;职工个人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例是指职工个人工资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一般来说,工资较高的职工比例会较低,工资较低的职工比例会较高;部分月数是指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累计月数,一般规定为参保年限减去法定退休年龄的月数,例如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参保年限为35年,则部分月数为5年(60岁-35年=25年);月数是指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累计月数,一般规定为参保年限的月数。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累计计算的。
职工每个月的养老保险费中一部分会划入个人账户,这些资金会根据一定的投资收益率进行累积,并在职工退休后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发放给职工。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个人账户累计积分计算法是将职工缴费时间与个人账户金额进行乘积累计,最后根据公式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个人账户记账法是根据每月缴费金额和缴费时间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一些地区,还可能会设定封顶线或封底线,即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一定的上限或下限。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主要考虑职工的工资和工龄等因素,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则主要考虑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累积。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一、基本养老金计算
基本养老金是根据职工的工龄和缴费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个人缴费年限×个人缴费工资÷平均缴费工资基准×基
本养老金月平均数
1.个人缴费年限: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的年限。
2.个人缴费工资:职工最近15年缴费工资的平均数。
3.平均缴费工资基准:根据国家规定的平均工资基准,一般是最近几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
4.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数:由国家规定,一般为国家平均工资的百分之
六十。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及投资收益来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缴费个人账户总额×个人账户月提取比例
1.个人缴费个人账户总额:职工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金额及政府补贴
的金额之和。
2.个人账户月提取比例:一般是按照不同年限划分的提取比例,例如
前5年可提取60%,5-10年可提取50%,10-15年可提取40%等。
综上所述,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即是根据基本养老金计算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两个方面综合计算。
首先根据职工的工龄和缴费基数计算基本养老金,然后根据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及投资收益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最后将两者相加,得到职工的总退休金数额。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区对退休金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执行标准要根据当地政策规定执行。
此外,随着养老金制度的和完善,计算方法也可能有所调整,职工在退休前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政策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计算企业退休工资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退休前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
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
底前缴费年限×1.4%。
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
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
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
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
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
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
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1/An-
1+an/An)÷N。
公式中:a1、a2……an-1、an为参保人员
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各年的缴费工资;A1、A2……An-1、An为1992
年至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2001年起为
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为参保人员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
一年年底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数。
其中:对每年1
月至6月退休的人员,An、An-1均取该年上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
均工资;对每年7月至12月退休的人员,取该年上年全省在岗职工
年平均工资。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
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
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
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
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
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
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
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看了“计算企业退休工资的方法”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