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试题答案及解析1.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2【答案】D【解析】甲图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易位的结果;联会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选D。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异常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途径1、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分别、。
(2)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3)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4)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品种C的基因型是,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答案】(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单倍体育种 100%(4)1/4 HHhhRRrr 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1)由图可知途径1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途径4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途径2中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后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是单倍体育种,因染色体加倍后都是纯合子,故后代全部都能稳定遗传。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带答案名师选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带答案名师选题单选题1、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2、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
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4、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均含有异常的遗传物质B.可以用染色体组型诊断各种遗传病C.遗传咨询可有效检测和治疗遗传病D.成年以后不会新发单基因遗传病6、脆性X染色体是由于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出现过量的CGG//GCC重复序列,导致DNA与蛋白质结合异常,从而出现“缢沟”,染色体易于从“缢沟”处断裂。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脆性X染色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脆性X染色体更易发生染色体的结构变异C.男性与女性体细胞中出现X染色体“缢沟”的概率不同D.由于存在较多的CGG//GCC重复序列,脆性X染色体结构更稳定7、科研人员常采用突变体与三体杂交的方法确定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其所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C.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由噬菌体的DNA控制,利用细菌的原料和核糖体合成的D.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符合中心法则,但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无关答案:B解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A正确;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发生突变,其所控制的性状不一定改变,B错误;C、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是由自身的DNA控制,利用细菌的原料和核糖体合成的,C正确;D、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与其无关,但符合中心法则,D正确。
故选B。
2、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甲病为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已知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但其母亲为白化病患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导致Ⅳ-2患病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Ⅰ-1C.Ⅲ-3和Ⅲ-4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1/24D.Ⅳ-1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是1/4答案:D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A、“无中生有为隐性”,由Ⅲ-3和Ⅲ-4不患乙病,但Ⅳ-2 .Ⅳ-3患乙病,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结合题干信息“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可推测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B.基因中碱基对的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的减少D.染色体中基因重复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蛋白质结构改变D.染色体结构变化3.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表达基因突变概念的是()A.DNA分子碱基对的增添B.DNA分子碱基对的缺失C.DNA分子碱基的替换D.基因结构的改变4.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过程中()A.DNA复制B.DNA形成信使RNAC.信使RNA翻译成蛋白质D.RNA的逆转录过程5.如果一个基因中的一个脱氧核苷酸种类发生了变化,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变化将最终导致()A.遗传性状的变化B.遗传密码的变化C.遗传信息的变化D.遗传规律的变化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错误叙述是()A.染色体突变的致死机会大于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发生C.发生于生殖细胞才可以遗传D.突变基因都能遗传给后代7.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二、非选择题8.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________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
高二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试题答案及解析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
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
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B.美洲黑人中a的基因频率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人群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计算出a的基因频率。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频率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植物,将其花粉离体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所有成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2种,1∶1B.4种,1∶1∶1∶1C.2种,3∶1D.4种,9∶3∶3∶1【答案】B【解析】花粉是配子,只含一半的染色体。
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植物,可产生AB、Ab、aB、ab共4种花粉,将其花粉离体培育成幼苗,可得到基因型为AB、Ab、aB、ab的4种数目相等的单倍体幼苗。
再用秋水仙素处理,由于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可得到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数目相等的纯合子,所有成体进行自交,由于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所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有4种,其比例是1∶1∶1∶1,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单倍体育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可导致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真核生物基因重组是产生多样化配子和多样化子代的主要原因C.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或数目D.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变异一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D分析: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A、基因突变时 DNA 分子中的碱基对会发生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 DNA 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正确;B、基因重组能产生多样化的配子,多样化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多样化的子代,B正确;C、染色体结构变异由于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增加、倒位、易位等可能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或数目改变,C正确;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变异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D错误。
故选D。
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D.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三倍体答案:B分析:本题主考查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有关的知识。
1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 .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3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体细胞中仍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B正确;C、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通常不同;C错误;D、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三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
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
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
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答案:C分析:6个不同的突变体均为隐性纯合,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
AB、①×③、①×④的子代叶片边缘全为锯齿状,说明①与③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因此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AB正确;C、①×②、①×⑤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光滑形,说明①与②、①与⑤是分别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但②与⑤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若为前者,则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若为后者,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C错误;D、①与②是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①与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②×⑥的子代叶片边缘为全为锯齿状,说明②⑥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则④与⑥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人类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基因遗传病D.多指和白化病都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答案:B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遗传病都是由基因导致的,有些可能是环境导致的。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B、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B正确;C、人类遗传病包括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错误;D、多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而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D错误。
生物试题 人教版必修2同步检测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小节课时作业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C.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解析: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传递给子代,A错误;基因突变有可能不改变性状,如下列3种情况:①不编码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②碱基替换前后所对应的氨基酸未发生改变中,③由纯合子的显性基因突变成杂合子中的隐性基因,B错误;基因突变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诱发产生,C错误;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替换、增添或缺失,所以基因结构一定发生改变,D正确。
答案: D2.(2019·山东学业水平测试)某植物幼苗中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基因缺失了一个碱基对,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从而使幼苗叶片发黄。
该幼苗所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 A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缺失一个基因属于基因突变B.发生在体细胞的突变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C.精子与卵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解析: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DNA分子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植物的体细胞发生的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精卵细胞的结合不属于基因的重组。
答案: D4.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众多红色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C基因突变为c基因造成的( ) A.幼苗的体细胞B.早期叶芽的体细胞C.花芽分化时的细胞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解析:一般来说,在个体发育中,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对生物的危害就越小。
该大丽花植株的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说明是花芽分化时细胞发生突变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选择题1.人类发生镰刀型贫血症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发生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少一小段DNA2.若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甚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3.现有三种玉米籽粒,第一种是红的,第二种是白的,第三种也是白的,但如果在成熟时期暴露于阳光下籽粒变成红的。
第三种玉米的颜色是由哪种因素决定的()A.基因 B.环境C.基因和环境 D.既不是基因也不是环境4.下列不属于多倍体特点的是()A.茎秆、叶、果实、种子都较大 B.发育迟缓C.营养物质含量增多 D.高度不育5.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A.杂交实验 B.射线或激光照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花药离体培养6.遗传病是指()A.具有家族史的疾病B.生下来就呈现的疾病C.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D.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7.21三体综合征属于()A.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B.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C.常染色体遗传病 D.性染色体遗传病8.无子西瓜之所以无子,是因为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A.数目增加,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B.数目减少,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C.联会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D.结构改变,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9.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
科学家应对多少条染色体进行分析()A.46条 B.23条 C.24条 D.22条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②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碱基排列发生差错,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③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也有有利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11.下列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外祖父色盲,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B.杂种红果番茄的后代出现黄果番茄C.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性状 D.用花粉直接培育的玉米植株变得弱小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导致生物发生遗传物质的重组,在下列叙述中与遗传物质重组无关的是()A.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局部的互换B.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时DNA复制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自由组合D.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相互融合13.如果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患者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正常人()A.基因产生突变,使此人患病B.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D.无基因重组,此人无病,其后代患病14.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段C.染色体中DNA增加了碱基对D.染色体中DNA缺少了一个碱基15.用基因型DdTt的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进行离体培育成幼苗,再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
这些幼苗成熟后的自交后代是()A.全部是纯种B.全部是杂种C.1/4的纯种D.1/6的纯种二、非选择题1.放射性同位素60Co能够产生γ射线。
高速运动的γ射线作用于DNA,能够产生氢键断裂、碱基替换等效应,从而有可能诱发生物产生_________,使生物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从而选择和培育出优良品种。
此外用γ射线照射过的食品有利于贮藏,这是因为γ射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进行照射生物或食品的操作时,需要注意人体防护。
操作完毕后,人体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触摸射线处理过的材料。
2.下图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将__________滴在幼芽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5是种子,其种皮细胞含有_________染色体组,胚细胞含有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组。
(3)图中6是______倍体植株,它的花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_____________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4)图中6植株开花时,接受了_______倍体的花粉,授给花粉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此同时,胚珠未能发育成种子是由于_________细胞不正常,不能形成正常的受精卵,于是形成了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按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两种,如果是前者,应发生在细胞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期,如果是后者,应发生在____________分裂前的_____________期,例如,人的癌症是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发生的突变,它应属于上述两种突变中的___________。
如果突变导致突变型后代,则属于______________。
4.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的时期。
据表回答: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加入过量的胸苷―秋水仙素―低温(2~4℃)―――――(1)胸苷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当把过量的胸苷去除,细胞可恢复正常分裂。
加入过量胸苷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要观察染色体色带(染色体在特殊染色时会出现一定的横带,不同物种的带型各有特点)并进行分析,最好用哪种方法处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水仙素和低温抑制细胞分裂的原理常被利用于生产、生活或科研,就这两种方法各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四倍体西瓜的植株花朵上,授以普通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得到的西瓜果肉细胞和种子的胚细胞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解析:该病症的病因是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DNA上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
2. B解析: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而基因重组能产生相当丰富的差异。
染色体变异的发生率也很低,且一旦发生个体很难存活。
环境影响的不可遗传变异居次要地位。
3. C解析:基因决定这种玉米在成熟时暴露于阳光下能变红,而平时是白色的;而它究竟是红色还是白色还需有无阳光决定,因此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4. D解析:自然状态下许多植物,如小麦,就是多倍体,并没有高度不育的特性。
5. C解析:基本知识。
6. C解析:基本概念。
7. C解析:三体综合征的病因是患者比常人多了一条21号常染色体。
8. C解析: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因此种子不发育,变成无子西瓜。
9. C解析: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且等位基因之间的差异性不仅存在于一个人的同源染色体上,也存在于不同人之间,因此分析两条同源染色体没有必要。
但人类的性染色体X与Y上有各自独立的基因片段,必须独立进行分析,因此一共需要分析22 + X + Y = 24条染色体。
10. C解析:②不一定在DNA复制时才产生基因突变。
11. C解析:A、B都是基因重组,D是染色体变异。
12. B解析:A、C、D均涉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NA的复制与此无关。
13. B解析:患者的血液不改变正常人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
14. B解析: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有缺失、重复、倒位、移位四种,重复和缺失都会使染色体增加一段。
这种变化是能在光学显微镜中看出的。
而碱基的改变、增加、缺失都是基因突变。
15. A解析:花粉粒离体培养出的幼苗是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细胞内染色体复制加倍,没有经历基因重组,因此全部是纯合子。
二、非选择题1. 基因突变杀虫杀菌可以解析:高能量的γ射线可以打断分子中的化学键,从而破坏有机物分子结构,如核酸、蛋白质的结构。
因此它既能诱发突变,又能杀虫灭菌。
经γ射线照射后物体本身不会带上放射性,可以安全接触。
2.(1)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四倍体(2)4 3解析:用二倍体的花粉给四倍体授精,种子的种皮由母体的珠被发育而来,含有四个染色体组,而胚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3)3 染色体联会紊乱(4) 2 刺激胚珠使其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卵无子果实解析:花粉虽然没有完成受精作用,仍能刺激西瓜的生长。
3.有丝间减数间体细胞突变生殖细胞突变4.(1)抑制了间期DNA的复制解析:在细胞间期发生,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关系最密切的就是DNA的复制。
(2)用秋水仙素处理因为秋水仙素使细胞有丝分裂停留在分裂中期,此时光镜下的染色体最清晰(3)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幼苗,诱导细胞染色体加倍,产生多倍体;家庭电冰箱贮藏食物,低温抑制菌类繁殖5.4个 3个解析:果肉染色体数由母本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