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pp

合集下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急剧动荡的现代世界PPT课件 图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急剧动荡的现代世界PPT课件  图文
鲁迅写作的勤奋也是出了名的。 为了工 作他常 常工作 到深夜 ,点燃 一支烟 便又来 了工作 激情。 二、鲁迅是一个性格非常刚强的 人
小时候的鲁迅就十分的要强,事 事总想 走在别 人的前 面。鲁 迅成年 后,他 的性格 变得更 加刚强 ,从他 的文章 中,从 他面对 敌人的 迫害不 惧怕中 ,从他 与批评 他的人 的针锋 相对中 ,我们 都可以 看出他 的性格 。 在鲁迅病重期间,他写个一篇关 于自己 身后事 的文章 ,其中 有一句 话说, “让他 们记恨 去,我 一个都 不原谅 !”这 句话就 是鲁迅 刚强性 格的绝 好体现 。 三、鲁迅是一个正义的、富有民 族气节 的、忧 国忧民 的人
(1)被消弱的国家有_ _①_②_ _⑦_ _ _ _ (2)被摧垮的帝国有_ _③_ _⑤_⑥_ _⑨_ _ (3)实力增强的国家有_ _④_⑧_ _ _ _ _ _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展开
激烈的斗争,主要是围绕( C )
A 建立两大军事集团 B 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C 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D 争夺巴尔干地区
鲁迅的一生是处在乱世中的一生 ,国家 的动荡 ,民族 的败落 。深深 的影响 着鲁迅 。为了 追寻人 生的价 值,鲁 迅到日 本去留 学,民 族的耻 辱改变 了他的 人生观 ,他决 定弃医 从文, 也许是 上天注 定,也 许是性 格使然 。从文 的鲁迅 找到了 改变人 们灵魂 的武器 ,也使 自己的 才华和 思想得 到了淋 漓尽致 的发挥 。 弃医从文,鲁迅的忧国忧民的思 想在他 的文章 中得到 了充分 的体现 。无论 是《阿Q 正传》 还是《 祝福》 、还是 《伤逝 》无不 充满了 对普通 劳苦大 众的爱 与关怀 。 试问,如果一个写作者,心中没 有爱与 关怀, 没有对 劳苦大 众的一 种赤诚 的心。 又怎么 能够写 出感人 至深的 文章呢 ? 四、鲁迅是一个寂寞的、孤独的 、哀伤 的、富 有才情 的文人 鲁迅的故乡是在绍兴,自古以来 ,绍兴 就是出 文人才 子的地 方。可 能是和 江南的 环境有 关系吧 。 这里的文人多情敏感、才思敏捷 。鲁迅 在绍兴 鲁镇, 那里的 文化气 息也十 分的浓 厚。鲁 迅从小 就在这 里生活 ,自然 耳濡目 染,身 上的文 人气质 不招自 来。 在鲁迅的《故乡》中,我能时时 刻刻感 受到一 个失意 忧伤的 文人的 存在。 作者说 要找一 种全新 的生活 ,要走 一条没 有路的 路。这 是多么 忧伤的 希冀啊 ! 鲁迅的寂寞、孤独、哀伤、在他 的散文 、杂文 中都有 充分的 体现。 五、鲁迅是一个甘于清贫、不贪 图荣华 富贵的 有气节 的人 纵观鲁迅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 一生。 鲁迅的 辉煌从1 919年 算起, 到1936 年去世 总共就 十几年 的时间 。 鲁迅的大半生是在漂泊、孤独中 渡过的 。另外 ,鲁迅 的婚姻 也不是 很幸福 。有时 候他就 是一个 苦行僧 ,肉体 在精神 的支配 下默默 的服着 苦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21 人教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21 人教版

索姆河德愈奥下,方开结面始果困走:难下德重坡国重路,消每。灭况此法军主力的
战役为此成为计一划战失的败转,双方形成
巴黎
三、战争的结束和后果
1、战争的结束
1918年11月
2、战争的后果
同德十
盟 国 的 失 败 宣 告 结 束 。
国 宣 布 投 降 。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以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俄国十月革命 各交战国的革命运动 美国的参战
再见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2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历史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历史课件
1、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 洲霸权的削弱……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弱、政治危机 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 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英国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国在战后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的 发展……
梳战争之过程
2、性质: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 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 从双方来说,都是强盗的 帝国主义战争。
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 目的是奴役巴尔干••••••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国 的目的是••••••打垮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意大利 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6、战争结束:
1918年11月11日,德军正式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1918年10月奥匈帝国土崩瓦解。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时四年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 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 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 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 大约1000万。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俄国为什么要退出一战??
6、战局的变化: ③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也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在现 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 形。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36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36张PPT)

(2)概 况: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 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3)影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
2、大战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
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7月28日 奥、德对塞宣战; 8月1日 德国向俄国宣战; 8月3日 德国向法国宣战; 8月4日 英国对德国宣战; 8月6日 奥匈对俄国宣战; 8月13日 英法对奥匈宣战……
(1)背 欧洲列强争夺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并不断插手
景:
该地区事务,加剧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矛盾。
相关史事:欧洲列强争夺的焦 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 地区民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 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 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 巴尔干地区。1912年和1913 年,巴尔干地区连续发生战 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 军事集团插手巴尔干地区的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42厘米巨型口 径榴弹炮
美军通过铁路转移的14英寸口径大炮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用于作战物质运输的飞艇
用于作战物质运输的飞艇起飞
飞行员手抛炸弹实施轰炸 重型机枪成为战机上的主要武器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战争中的装甲车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德国MG08"马克沁"重机枪
德军正在加注毒气 戴着的防毒面具士兵们
响:
②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其优势地位;
③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
知识拓展 坦克的出现
坦克的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取 得胜利,参战各国都将最新研制的武器装备 投入战场。1915年,英国福斯特工厂制造出 一种奇特的钢铁战车。英国海军针对其外 形,幽默地称它为“水柜”(tank),中文 发音就是“坦克”。1916年,在索姆河战役 中,英国出动了数十辆新制成的坦克。当 时,坦克还很不完善,时速只有6千米。尽 管如此,这种钢铁“乌龟壳”还是令德军大 为惊恐,为英军的进攻起到了壮大声势的作 用。从此,坦克成为战争中的重要装甲车 辆,被誉为“陆战之王”。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英德两国的矛盾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 实质而言,说明了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组成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核心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光下的地盘。”
结合课本思考: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 哪些利益要求?
压制法国,防止其崛起复仇,维护欧陆霸主地位
A德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
B 法: 复仇,夺回欧洲霸权。 C 英: 维护霸权、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 D 俄: 争夺巴尔干地区 E 奥匈: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 F 巴尔干国家: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
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导火
线是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
斐迪南大公
奥匈帝国皇帝 佛兰茨•约瑟夫
刺杀斐迪南大公的爱国青年普林西比
普林西比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 大公后被捕。
当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 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 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 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 开始了。
一、大战的爆发
说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 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后起 的美国、德国赶上并超过了英法老牌国 家。这种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 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与实力对比变化相 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 占有状况未变,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 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那么: 欧洲的哪里是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人民版PPT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人民版PPT课件

1914年9月11日,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
“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
东线:俄→德奥(一胜一败) --------形成对峙局面
东西线陷入持久阵地战
.
5
结合作业本P3第8题材料一.二或学案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 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4、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原因(导火线)
.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一)大战爆发:
在德支持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双方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 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等27 国
③俄国退出战争 原因:1917年十月革命(“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
.
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3、大战的第三阶段(战争后期):1917--1918年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①德国西线进攻(4次):1918年3月至7月 失败 ②协约国的反攻
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福煦)
德.奥匈作战
西线:比利 时、法国北 部和德法边 境,由英法 对德作战。
南线:巴尔干
地区,由塞尔
维亚和奥匈帝
.
4
国军队展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大战第一阶段:1914年 战争重心在西线
西线:马恩河战役
1914.9 英法联军→德军
德军撤退
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破产
-----进入相持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18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18张PPT)

马恩河之战 1914年9月初,德军同英法联军在巴黎北部 马恩河附近进行第一次大会战。双方沿着马恩河200公里的 战线上摆开阵势,进行了无数次短兵相接的战斗。参加这 一战役的双方军队超过150万人。经过5天的散兵战、白刃 战,伤亡各有25万人。德军防线被英法联军切断,两个集 团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迫后撤。双方开始构筑防御 工事,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皇在大战开始时,曾得 意洋洋地对士兵说:“叶落之前,你们就会返回故乡了。 ”可是马恩河战役后,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向他报告说:“ 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马恩河之战,使德军想一举攻占 法国的计划成了泡影。
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帝国 主义经济封锁和包围下,苏联积极在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探索,虽然有过许多 不足和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在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起 来,亚非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蓬勃发展。各 国共产党纷纷建立,并成立了共产国际, 各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十月革命
苏联十月革命 节阅兵式
让我们共同呼吁和平,共同反对 战争,共同放飞美丽的和平鸽吧!

一、科技名著

作者 著作 价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共25张PPT)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 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 引爆。
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为什么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①战略地位重要;②有丰富资源;③民族成分复杂, 民族独立意识强烈;④欧洲列强势力介入。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战爆发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企图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强 烈反对。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 耀武力,到波斯尼亚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有人认为普林西普的行为是 爱国主义行为,有人认为普林西 普的行为是恐怖行为,你怎么看?
(1)普林西普的行为对塞尔维亚来说是维护民族独 立的爱国主义行为;
(2)对人类历史和社会来讲,普林西普的行为是带 有恐怖主义的色彩,是一种民族复仇行动,具有很大的 危害性。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制止恐怖活动的发生。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同盟国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霸权
协约国
导火线
转折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登战役
人类的灾难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根本出发点。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恒不变的国家利益。
二 世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 意大利,德国是 核心国。
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 国,英国是核心 国。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和战线
东线:波罗的海 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德奥匈
(2)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 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罗的海南岸 至罗马尼亚 俄←→德奥匈
西线
南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变化和结束 1915--1916 1914 速战速决 1918 1917 旷日持久 马恩河战1914.9 凡尔登战役1916.2 美国1917.4 德军在西线相继发
(第一次大规模 战役,宣告了德 军“速战速决” 战略的破产) (决定意义的一战)
美国参战的目的真是威尔逊所标榜的那样吗?美国为 何从“中立”变为参战?
பைடு நூலகம்
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 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 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 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福煦车厢
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 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1918年11月11日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内部矛盾尖锐 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
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 源;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 利于长期作战。
西线
中国1917.8 索姆河战役1916.6 参战
起四次大规模的进 攻1918.3——7
规模最大的一次消耗战
协约国最高军 协约国第一次反攻1918.7 事委员会 福熙 德国投降1918.11
东普鲁士战役 东线
(德军进入俄国境 内,俄军进入奥地 利境内,形成对峙 局面)
俄军夏季攻势

俄国退出
1918.3
时间:1916年6月至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兵力:153个师 伤亡:一百三十余万人 日德兰海战 结果:英军首次使用了 新式武器坦克.西线再度 转入阵地战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兵力: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三十四万人 结果:德军速战速决计划 破产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时间:1916年5月底 军舰:250艘 结果:德国没有打破英国的 封锁,英国仍然掌握着制海 权,是一场规模最大的海战.
南线 日德兰海战1916.5
(最大的一次海战)
奥匈投降
1918.11
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 谋长.他于1905年主持制定 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 其要旨在于加强德军的右 翼力量,取道比利时直取 法国巴黎,速胜法国后挥 师东进,打败俄国。
施里芬
战略思想:“速战速决”
德皇威廉二世对 战争的胜利信心 百倍,他对即将 开往前线的士兵 宣布:“叶落之 前你们就能返回 故乡”。
俄军的攻势
凡尔登战役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一百三十个师 伤亡:七十余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德奥开始 走下坡路。此战役成为一战的 转 折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欧洲绞肉机--凡尔登战役
日 德 兰 海 战
问题探究
威尔逊对德宣战演说: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 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 的和要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 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