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五章采购经理人指数.doc
什么是采购经理指数(PMI)

什么是采购经理指数(PMI)采购经理指数(PUrehaSingManagers*Index,简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统计;口忌、编制而成的月度综合性指数,涵盖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之一。
由于采购经理调查简单易行,科学合理,目前国际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制并发布PMI指数。
一、PMI的基本概念PMI是宏观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具有重要作用。
PM1指标体系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分别反映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经济总体变化趋势,及企业经营活动多个侧面的运行情况。
PMI具有先行指数的特性,可以方便、及时地显示经济变化的趋势和范围,预测经济拐点。
PMI 取值范围在0至100%之间,50%为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高于50%,表示经济活动比上月有所扩张;低于50%,表示经济活动比上月有所收缩。
PM1与临界点的距离,表示扩张和收缩的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PMI运行走势监测宏观经济变化情况:(-)扩张加速。
PMI从50%上升到100%,表明经济运行中的扩张成分多于收缩成分,扩张成分在增加,收缩成分在减少,经济处于扩张区间。
(二)扩张减速。
PMI从100%下降到50%,表明经济运行中的扩张成分多于收缩成分,但扩张成分在减少,收缩成分在增加,经济仍处于扩张区间。
(≡)收缩加速。
PMI从50%下降到0,表明经济运行中的收缩成分多于扩张成分,扩张成分在减少,收缩成分在增加,经济处于收缩区间。
(四)收缩减速。
PMI从0上升到50%,表明经济运行中的收缩成分多于扩张成分,但扩张成分在增加,收缩成分在减少,经济仍处于收缩区间。
二、PMI的编制方法采购经理指数的编制方法,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即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合嵋数法。
PMI编制大致分为三个流程:计算分类指数、合成PMI综合指数、季节调整。
(-)分类指数计算。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体系中的各分类指数均采用扩散指数方法计算,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指数计算公式

pmi指数计算公式PMI 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也就是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
它可真是经济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晴雨表”!那这神秘的 PMI 指数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咱们来好好唠唠。
首先,PMI 指数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的调查和数据收集。
一般来说,会对新订单、生产、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原材料库存这五项指标进行调查。
每个指标在计算中的权重可不一样哦。
就拿新订单来说吧,假如一家企业这个月接到的新订单比上个月多了不少,那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调查人员会根据企业采购经理对新订单情况的评估,给出一个相应的分数。
比如从 0 分到 100 分,0 分表示情况特别差,100 分表示情况超级好。
其他几个指标也是类似的操作。
然后呢,把这些分数按照一定的权重加总起来。
这里的权重可不是随便定的,是根据各项指标对经济活动的重要程度来确定的。
比如说,有一次我去一家制造企业调研,和他们的采购经理聊天。
那位经理愁眉苦脸地跟我说:“这个月新订单少得可怜,生产也不得不放慢了节奏,工人都没啥活儿干,仓库里的原材料倒是堆了不少。
”我详细记录下他对各项指标的评价,这就为计算 PMI 指数提供了一份真实的数据。
最后得出的综合分数,如果在 50%以上,就表示经济总体在扩张;要是在 50%以下,就意味着经济可能有收缩的趋势。
不过,PMI 指数也不是万能的。
它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能完全代表经济的全貌。
但对于我们了解经济的运行状况,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PMI 指数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弄清楚了其中的原理和步骤,就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的动态啦!希望通过我的这番讲解,能让您对 PMI 指数的计算有更清楚的认识。
统计学原理5综合指数讲解

-
单价(元)
个体指
2004年 2005年 数(%)
p0
p1
K ? p1
p0
2005年商 品收购额
(元)
p1q1
10
10.3 103 158 002
2
2.1 105 145 005
5
5.4 108 80 028
4
4.4 110
5 016
-
-
-
388 051
按2004年价格计 算的2005年收购
? p1q1 ? ? p0q1 ? 190 000 ? 226 000 ? ? 36 000(元)
三、其他形式的综合指数( p201-202了解)
(一)马歇尔-艾奇沃斯指数
(二)费雪理想指数
第三节 平均指标指数
平均数指数 ——综合指数的变形( p202-203 )
平均指标指数公式有 两种: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编制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
狭义指数的特点: 1.综合性:综合反映多种事物构成的总体变动 2.平均性:表示各个个体变动的一般程度
二、指数的作用(p188-189)
(一)综合反映事物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二)分析各个因素变化的影响;
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现象叫做复杂现象。 现象的总量是若干因素的乘积: 如: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单位商品价格(一个总
数(p200)
K p? ? ?
p1q n p0q n
以上三种指数公式该如何选择?
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
早在1864年,德国的经济学家拉斯贝尔提出,在综 合指数公式中,同度量因素宜固定于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故称为 拉 氏指数公式。
大学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第五章统计指数

2019/11/1
6
一、 指数的概念
指数作为一种对比性的统计指标具有相对数的形 式,通常表现为百分数。
它表明:若把作为对比基准的水平(基数)视为 100,则所要考察的现象水平相当于基数的多少。 譬如,已知某年全国的零售物价指数为105%, 这就表示:若将基期年份(通常为上年)的一般 价格水平看成是100%,则当年全国的价格水平 就相当于基年的105%,或者说,当年的价格上 涨了5%。
数量指标指数——简称数量指数,主要是 说明总体规模变动情况的指数,例如商品 销售量指数、工业产品产量指数等等。
质量指标指数——简称质量指数,是指综 合反映总体内涵变动情况的指数,例如物 价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等。
2019/11/1
14
(三)按照指数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综合 指数、平均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Kp q q1p p14 49 82 00 00 0102.5%
2019/11/1
10
24
编制综合指数时的同度量因素时期的固定方法:
1.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应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 同度量因素:拉氏数量指数
2.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应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为同度量因素:派氏质量指数
2019/11/1
25
表明:四种蔬菜的销售量与上月相比上升了
4.16%。
2019/11/1
30
第三节 平均指标指数
平均指标指数和综合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
两种方法。
1.概念: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采取平均的形式 编制的总指数。
2.特点:先计算出个体指数以基期或报告 数的总值为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或加权调 和平均总指数 即“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
Ïú ÊÛ Á¿
¼Û ¸ñ
采购经理人指数PPT课件

.
采购经计算
以2012年5月PMI指数为例:PMI指数为50.1,其中单 个指数分别为:生产52.9、新订单49.8、新出口 订单50.4、积压订单43.6、产成品库存52.2、采 购量50.8、进口48.1、购进价格44.8、原材料库 存45.1、从业人员50.5、供应商配送时间49.0。
数据 解读
• 当指数高于50%时,则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 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 经济萧条的忧虑。一般在40~~50之间时,说明 制造业处于衰退,但整体经济还在扩张。
2
.
采购经理人指数
分类
• .制造业PMI:该体系现包含新订单、产量、雇员、供应商配送、 库存、价格、积压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等商业活动指标。
• .服务业PMI:该体系商业活动、投入品价格指数、费用水平、 雇员、未来商业活动预期等指数,但因其建立时间不长,尚未 形成综合指数。
特点
及时性与先导性;综合性与指导性;真实 性与可靠性;科学性与合理性;简单易 行
经济 意义
• 判断经济走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投资公 司方面的应用;企业方面的应用
3
8
.
09年经融危机时的PMI指数
9
.
我国近年的PMI指数
10
.
我国近年PMI曲线图
11
.
我国经济危机时的PMI指数的分析
2009年PMI指数:09年3月新出口订单指数 很低,企业库存继续攀升至 04 年4 月有 PMI 数据以来的历史高点、就业指数为三 年多来低点,显示外需继续滑坡的背景下, 企业经营压力仍在加大,减产的原因受访 厂商表示是新接业务量下降所致月内新订 单有实质降幅新出口订单更出现2009以来 最大降幅。国家出台4万亿计划的十项措施, 保证经济平稳着陆,同时扩大内需,刺激经 济增长。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采购经理指数(PMI)1.主要指标解释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
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2.调查范围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从全国抽取820家样本企业进行调查。
3.调查方法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采用联网直报的调查方式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问题。
对每个问题分别计算扩散指数,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
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
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
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PMI综合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5.季节调整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
现发布的PMI综合指数和各分类指数均为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简称PMI)是衡量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采购经理指数通过对采购经理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企业的生产、订单、库存、供应链等方面的数据,以反映经济活动的扩张或收缩情况。
作为一种经济预先指示器,它对政府、企业、投资者和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的计算方法基于调查问卷,通常由一系列问题构成,包括生产水平、新订单、库存、供应商交货时间等方面的情况。
问卷的回答通常包括“增加”、“不变”和“减少”等选项,通过这些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指数。
这些指数按一定的权重加权后得到总体的采购经理指数,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Markit PMI和Caixin PMI。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指数有着重要影响,例如贷款利率、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对指数产生影响,包括国内外的订单量、市场竞争、消费者信心等。
最后,供应链的稳定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是影响指数的因素。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的实际应用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监测指数的变化来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其次,企业可以根据指数的变化来制定生产计划和采购策略,降低经营风险。
此外,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指数的走势来指导投资决策,为投资提供参考。
然而,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样本的选取、数据的真实性、问卷的设计等方面可能引发一定的偏差和误差。
因此,建议在发展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的过程中,加强数据标准化、优化调查问卷设计,并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指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中国采购经理指数作为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指数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05第五章统计指数

商品的价格综合下降了16.05%,使销售额减少了32.5万元。
Kp
p1 p0
p1 p0
p1q p0 q
p1q1 p0 q1
19
第五章 统计指数
STAT
(四)综合指数体系
1、指数体系:在经济上有联系,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对等关系的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整体。
A、经济上的联系
21
第五章 统计指数
STAT
3、指数体系的作用
(1)因素分析;
(2)同度量因素时期的确定(数拉基、质派报);
• 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 一些重要的指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2
一、统计指数概述
• 指数:又称统计指数、经济指数。
– 广义上说:是对有关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的的一种 相对比率。
– 通常:经济领域用以表明所研究现象在时间上发 展变化程度的相对数。
例:某年全国的零售物价指数为104%。
20
30
90
土豆 0.65 0.72 55
50 110.77
kq(%) 111.11
150 90.91
试计算三种商品销售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与影响金额
销售价格总指数
Kp
p1 p0
引入同度量因素 q,得
Kp
p1q p0 q
固定q以分析p的变动,得
17
第五四章 统计指数
STAT
商品 p0
某现象的指数
某现象的报告期(计算期)水平 基期水平
拓广:用于空间上的比较(空间指数)和反映计划完成情况(计 划完成指数)。
例:空间价比指数
3
狭义的指数: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现象总体数 量变动的相对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经理人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PMI),通常都是指美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它是衡量美国制造业的“体检表”,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个方面状况的指数,是经济先行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标,是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商业报告中关于制造业的一个主要参数。
通常采购经理人指数与金属需求指标密切相关,因而能被看作是金属需求增长率变化的有效指标。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PMI)PMI是一项全面的经济指标,概括了美国整体制造业状况、就业及物价表现,是全球最受关注的经济资料之一。
除了对整体指数的关注外,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支付物价指数及收取物价指数也被视为物价指标的一种,而其中的就业指数更常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农业就业人口的表现。
PMI是对亚洲及中国出口很有预测力的一个前瞻性指标。
PMI已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采购经理人指数为每月第一个公布的重要数据,加上其所反映的经济状况较为全面,因此市场十分重视该数据所反映的具体结果。
在一般意义上讲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会带来美元汇价上涨;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会带来美元汇价的下跌。
PMI是以下不断变化的五项指标的一个综合性加权指数:新订单指标,生产指标,供应商交货指标,库存指标以及就业指标。
加权指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代表意义,显示出变化的趋势和程度大小。
从而得出每一家企业在每一方面的处于上升、下降和不变的结果,通过计算每一个方面不同结果企业所占比例后,得出这五个方面的扩散指数。
扩散指数=上升百分比-下降百分比+(不变百分比)然后将这五个扩散指数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扣除季节等影响因素后得出采购经理人指数。
具体权重比例如下:A.产品生产权重比例25%B.订单权重比例30%C.存货权重比例10%D.厂商表现权重比例15%E.就业情况权重比例20%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当指数高于50%时,则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
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
一般在40~~50之间时,说明制造业处于衰退,但整体经济还在扩张。
2005年4月底,我国在北京和香港两地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
这是中国首次发布这一经济指数。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通过产品价格、库存等基本数据的变化.依据数学模式计算得出的。
在许多发达国家,这一指数已经发布多年,采用每月公布和点评的方式反映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
随着我国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全球供应商到我国采购成品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9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1.3%,比发达国家高一倍多。
如果我国只是制造而不去关注采购物流领域,这中间巨大的利润空间就会被挤占。
建立“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充分说明中国已经从制造环节脱身,开始注重物流与采购问题。
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合作完成,是快速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先行指标,它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与GDP一同构成我国宏观经济的指标体系。
目前,采购经理指数调查已列入国家统计局的正式调查制度。
从2005年6月开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将按月发布,并按国际通行做法,特约业内权威人士结合PMI 调查数据进行宏观分析,使分析的结果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权威性。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体系共包括11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全球统一。
如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
时效性PMI在经济学家和金融分析家中广为使用的一大原因是其高度的时效性。
首先,参与数据调查的采购经理人,由于其工作性质,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公司当月表现的真实数据。
其次,ISM在下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发布当月的指数,一般来说,其数据的发布比政府的相关经济数据至少要提前两个星期。
准确性美国商业部对PMI与制造业发展趋势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当PMI大于50%时,预示着制造业经济的扩张发展;而小于50%时,则预示着制造业经济的衰退。
50%点为衡量制造业是否扩张或陷入衰退的临界点。
而当PMI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高于42.8%,则预示着GDP的扩张;而当PMI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低于42.8%,则预示着GDP 的衰退。
此外,对PMI与道·琼斯指数以及标准普尔指数走势关系的研究表明,在没有明显通货膨胀威胁时期,PMI与道·琼斯指数的走势一致性达到80.9%,与标准普尔指数的走势一致性达到68.7%。
PMI具有如此准确性,其原因可以归结为:①合理的数据采样方法。
调查样本即商业调查委员会是由ISM精心控制的,以确保其代表制造业的总体结构。
委员会成员来自各个行业,各个行业间的委员人数比例根据各行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大小来确定,行业分类则按照美国行业分类标准进行,共分为20个行业。
同时,调查样本也非常重视参加调查的委员在区域分布上的分散性,避免参加调查的委员在同一区域过渡集中。
②季节性调整系数的运用。
季节性调整是为了在数据中剔除每年重复性事件的影响,比如天气变换、夏季工厂停工以及法定节假日等类似因素,以纠正相邻月份比较时的偏差,使获得的PMI更准确可靠。
季节性调整系数由美国商业部根据历史数据计算获得,并提供给ISM。
简易性PMI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对于发布后经常修正的官方经济数据,经济学家和金融分析家使用PMI更容易识别经济发展趋势。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PMI的调查中,过滤了琐碎的干扰因素,使得趋势得以显现,同时,主要的公司都参与了数据调查,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当然PMI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PMI为扩散系数,其数值超过50%只是表示在调查的经理人中提交正面报告的人数大于提交负面报告的人数。
但是瑕不掩瑜,PMI凭借其时效性和出色的经济预测能力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方面,已经有结果说明,CFLP-PMI与相关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75%以上。
其次,我们在黑色、有色、多种设备制造业当中抽取了部分数据,与实际经济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和领先性分析,发现CFLP-PMI指数一直领先相关行业经济指标几个月,两种指标的斜性相关系数在70%-89%不等,表明PMI指标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多种设备制造业的行业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的筹备与建设经历了长达三年多的时间,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002年-2004年上半年为调研阶段,重点是与国外专家进行多次交流、研讨,并开展大量的研究与宣传工作。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对采购经理指数的建立也十分关注,企业调查队设立了专门课题,并委托天津、山东、宁夏企调队进行研究。
第二阶段是从2004年下半年到2004年年底,为中国制造业PMI的推进阶段,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确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家统计局企调队的合作方式;完成了调查方案的制定、企业调查问卷的设计、企业抽样方法制定与实施;在山东、天津和宁夏三个省(市)开展部分企业的试点工作;在青岛召开了部分省市采购经理指数小型研讨会;召开了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工作会议,就2005年1月份开展调查进行了部署,并针对采购经理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采购经理调查问卷、联网上报的具体事宜开展了培训。
第三阶段是从2005年1月开始,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调查工作正式启动。
经过半年的运转,取得了三项成果:第一,建立了稳定的调查渠道,全国制造业20个大行业727家企业的采购经理按月填报了调查问卷。
第二,建立了制造业PMI数据库,每月采购经理在网上填报,经过数据的核实与汇总,建立了丰富的、完整的中国制造业PMI数据库。
第三,根据调查结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企调队编制了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并撰写商务报告。
目前已有六个月的指数。
在2005年4月,我们召开了专家论证会,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体系,涵盖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的重大意义在于:1、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目前,已有美国、英国、新加坡等22个国家制定了PMI指数。
中国加入WTO 之后,正在日益成为世界采购中心与制造中心,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形势如何已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所以是中国需要PMI, 世界也需要中国的PMI。
建立中国PMI,将在两个方面与国际接轨:一是调查方法与统计方法的接轨;二是数据的可比性。
2、有利于国家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宏观调控与预测。
PMI是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反映经济活动快速的、及时的先行指标。
通过PMI,可以及时监测和预测经济与商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趋势,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走向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有利于指导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等活动。
PMI调查涉及企业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价格等多个环节,反映了企业全面的商业活动,PMI以及基于PMI的商务报告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使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决策与业务调整有一个可靠的依据。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PMI国外的PMI分为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先实施制造业的PMI,待条件成熟时,再实施非制造业的PMI。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标体系的编制,是国内一项开创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建立PMI的过程中,重点解决了下述问题:1、与国际接轨如前所述,目前世界上已有22个国家建立了PMI 指数,国际上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规范的调查制度、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
因此,中国的PMI,在指标和问卷的设计、调查方法与计算方法方面需要和国际接轨,参照了国际通行做法。
2、符合中国国情国外PMI指数,多数是在发达国家建立的,其国情与中国存在一定的差异。
制定中国PMI,一方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要兼顾中国的现实情况,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抽样方法PMI监测的是经济活动的走向与趋势,其结果如何与抽样方法密切相关。
采用了科学的抽样方法--PPS 抽样,按照各工业行业对制造业增加值的贡献度,确定了各行业的样本数。
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区域分布、企业类型,保证了调查与统计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在发达国家中,PMI主要调查的是私人公司,但在中国的经济中,国有企业依然占较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