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技术指标

弹簧技术指标
弹簧技术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圆截面材料制造的蛇形弹簧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车辆座椅,家具用蛇形弹簧(以下简称蛇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应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05弹术语簧

GB/T2828.1 技术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 2859-1:1999,IDT)

GB/T 4357碳素弹簧钢丝

YB/T 5220 非机械弹簧用碳素弹簧钢丝

3术语

本标准使用的术语和符号应符合国标GB/T1805和表1的规定。

4结构形式及参数代号见表2。

结构形式及参数代号见表2。

5技术要求

5.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 材料

5.2.1 蛇簧一般应采用表3所列的蛇簧材料制造,也可按供需双方商定的其它材料制造。

5.2.2 线径范围:φ2.0≤ d <φ4.5。

5.2.3 蛇簧材料必须有材料生产厂的质量检查合格证书,并经蛇簧生产厂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5.3 当有负荷要求时,负荷公差按图纸要求进行。

5.4 平状半圆形蛇簧和平状矩形蛇簧的平面度和直线度公差按表4规定。

表4 (单位为毫米)

5.5蛇簧宽度公差按表5规定。

5.5.1平状蛇簧自由长度公差按表6规定。

5.5.2弓状蛇簧按照要求可检测自由长度或弧长,其公差按表6规定;圆弧形蛇簧按照要求检测弧长,其公差按表6规定。

5.6当蛇簧有节距要求时,按表7执行;若同时要求考核自由长度和节距,由供需双方商定。

5.7 车辆用蛇簧的弧高公差按表7规定。

单位:mm)

5.8 蛇簧成形后应去应力退火处理。

5.9 车辆用蛇簧两端的安装位置,可进行尼龙涂装或套装塑料管,也可按供需双方商定的其他要求进行。

5.10蛇簧尺寸的极限偏差必要时可以不对称使用,其极限偏差值不变。

5.11 蛇簧表面处理由供需双方商定。

5.12 蛇簧有其他技术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6 试验方法

6.1负荷

图3 负荷的检测

6.2 线径

蛇簧线径用分度值0.01mm 的外径千分尺检测。 6.3 自由长度、

蛇簧的自由长度用分度值0.02mm 游标卡尺或用专用检具检测;弧长用精度不低于1mm 的卷尺或专用检具检测。 6.4 宽度

蛇簧宽度用分度值0.02mm 游标卡尺或用专用检具检测。 6.5 峰数

蛇簧峰数用目测或专用检具检查。 6.6 直线度和平面度 蛇簧直线度和平整度的检验用2级精度平板和塞规测量。 6.6.1 直线度

将平状蛇簧放置于平板上,宽度方向垂直于平板面,确定其最大弯曲部位。用2级精度平板和塞尺测量蛇簧最大间隙△(如图1),所测间隙即为直线度。

图1 蛇簧直线度的检测

6. 6.2平面度

将平状蛇簧放置于平板上,使蛇簧宽度方向平行于平面,确定其最大弯曲部位,用塞尺或其它专用工具测出蛇簧与平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如图)。

图2

6.8 其它形状蛇簧可用检具进行检查.

6.9 有表面处理要求的弹簧,按相关标准进行检查。 7 检验规则

7.1 蛇簧检查项目有线径、宽度、自由长度、峰数、节距、弧长、弧高、不平度、直线度、负荷、表面处理。严重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由供需双方商定。

7. 2 成批生产的蛇簧,按GB/T2828.1规定进行检查。检查水平和抽样方案由供需双方商定。 8 标志 包装 运输 储存 8.1蛇簧的标志、包装和运输由供需双方商定。

8.2经表面处理的蛇簧应存放在通风和干燥的仓库内。在正常保管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供应商应保证12个月不致锈蚀。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平状半圆形蛇形蛇簧刚度计算式和工作应力计算式

A.1图例

n=峰数 d=线径 F ’=刚度 f=变形量 F=负荷

图A.1 平状蛇簧

A.2刚度

)]24

2(3[

128223

4lr r l r l

n E

d F +++=

ππ (式A.1)

A.3负荷

f

F F ?'= (式A.2)

A.4工作应力 (式A.3)

选取范围R m ≤0.5R b

3

)(32d F

r l Rm π+=

(资料性附录)

蛇形弹簧图样B.1

图B.1

技术要求:

1.名称:蛇形弹簧

1.峰数n=11

2.热处理:去应力退火

3.表面处理:

4.其余按《座椅用蛇形弹簧技术条件执行》

B.2

技术要求:

1.峰数n=11

2.热处理:去应力退火

3.表面处理:

4.其余按《座椅用蛇形弹簧技术条件执行》

B.3圆弧状蛇簧

(资料性附录) 蛇簧峰数标识示意图

2

18N(节)

晋江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启动征海

晋江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启动征海 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是我省13个大型填海造地项目之一。工程用海规划海岸线长度约19.4公里,用海面积约41.03平方公里,拟形成陆域面积33.9平方公里。 作为我省13个大型填海造地项目之一的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历经两年精心筹备,昨日(8月3日)晋江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正式启动,并发布该工程海域使用补偿实施方案。按照规划,晋江将用5年时间完成约40平方公里的填海造地工程建设,今后填海新区将成为晋江南部具聚集力和发展活力的中等规模滨海生态新城。 “新大陆”面积约为晋江现有陆地面积的1/16 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是我省13个大型填海造地项目之一。工程用海规划范围东起金井镇水产养殖场,西至东石镇白沙村,涉及东石、英林、金井三个镇的近海海域,海岸线长度约19.4公里,用海面积约41.03平方公里,拟形成陆域

面积33.9平方公里。项目填海造地面积相当于晋江现有陆地面积(649平方公里)的十六分之一,比晋江一些镇(街道)的面积还大,如英林镇面积为28平方公里左右。可以说,填海造地后的“新大陆”面积相当于晋江一个中型城镇。 工程将充分合理利用潮间带海域资源,通过适度围填海造地,缓解晋江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迫切需要解决的空间制约问题;依托围头湾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对台优势,建设先进体育城市和省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引进台湾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运动休闲、生物医药、健康疗养等产业,建设度假酒店、游艇中心、海洋公园等项目,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休闲度假、宜业、宜商、宜居的滨海生态城。 填海新区可住40万人 “晋江现有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已建用地占了44.8%,扣除山体、水体、耕地、绿化外,剩余的可用空间相当有限,实施填海造地势在必行、意义重大。”昨日,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表示,晋江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是解决晋江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建设用地紧张,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强化土地保障而采取的一项长远战略举措,也是全省13个大型围海造地项目之一。 尤猛军说,该项目的落地,能够为晋江现代化产业基地、滨海园林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晋江投资总额大的一个单体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00多亿元”,未来的填海新区将是晋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城市次中心。

深圳市填海工程施工方案

B-6施工组织设计 B-6-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编制依据 1.1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深圳湾填海区软基处理(II期)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包括补充通知001、002号)。 1.2四月十九日由招标单位组织的标前会议及现场踏勘所获资料。 1.3结合我单位在深圳地区的施工能力、技术特点、机械设备等情况,特别是历年来我公司在处理软基工程及土石方工程施工经验。 1.4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有关工程建议技术标准、深圳市的有关法规。 2、工程概况及特点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处深圳市三大景区以南,位置东起桥城路,西至沙河东路,南至滨海大道,北达白石州路,总用地面积288.5公顷。I期工程已经完成,我单位投标范围为场地中部的II期工程V区,即白石州南、区间路此,六号路与七号路之间。四周道路红线内推8m为本标段的工作范围,处理面积138020.9m2。 本场区属海湾潮间带及海积平原,原海地之面标高0.7~-2.9之间,低于海水面平均标高,该区域均匀分布着5~7米厚的淤泥,地质条件较复杂,其地质主要特征为:第四纪海积淤泥层之上无海冲积的淤泥质砂层,淤泥层之下为第四纪残积层。本场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所平均气温22℃,多年相对湿度为79%,平均所降雨量1920mm,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 2.2主要工程量 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2.3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大面积的软基处理,东邻六号路和VII区,南邻区间路和VI区,且六号路和区间路的软基处理方法与本工程不同。各区间的分界线施工协调,保证区间的不偏移,作好正常沉降,乃是本工程之关键。底基层填筑采用填土和石料分层压实。工程量为864488.13m3,均需按指定地点运输,堆载料用石数量为231506.2m3,场区内有一条十一号道路,需借土填方70126.08m3。场区内均采用插板排水固结的处理方法,且施工时间大部分在雨季。因此,应保证竖向和场面排水的畅通。底基层的压实是保证填筑层本体不变形的根本,以利控制软基本身的剩余沉降。软基稳定同施工加载的速度相关,要在有限的工期内达到设计控制的剩余沉降量差异沉降,必须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确保有足够的堆载时间。因此,确保竖向及场面排水畅通和认真观测沉降是本工程的重点。由于场地所需填料均需按指定地点采运,途中横穿公路干线,场区道路交通繁忙,施工车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文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4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2.4.1场区填筑工后沉降<15cm,固结度>90%。 2.4.2道路土基交工面回弹量E0≥25MPa,软基处理交工面复合地基承载力140Kpa; 2.4.3道路土基密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路槽下0~80cm≥93%,80cm 以下≥90%。 2.4.4场区填料密实度:场区交工面下0~1.5m≥90%,1.5m以下≥87%。 3、施工总体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本工程以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总体规划,工期以网络技术进行动态管理,质量以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进行

填海工程流程

填海流程图 立项 填海工程立项首先要取得海洋主管部门出具的预审意见,如果是填海50公顷以下,需省级海洋主管部门出具预审意见;50公顷以上需国家海洋局出具预审意见。项目审批需提供项目建议书。 环评 委托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50公顷以下报省级海洋主管部门核准;50公顷以上报国家海洋局核准。 听证 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必须举行听证会,并将听证结果列入环评报告。 海洋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将核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在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时,应当提交经海洋主管部门核准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2 海域使用权人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确需改变的,应当在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前 提下,报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批准。 填海造地施工过程中应当进行海域使用动态检测。 劈山取土 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向县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次性开发土地10公顷以下(含本数)的,由县人民政府批准;10公顷以上35公顷以下(含本数)的,由市人民政府批准;35公顷以上600公顷以下(含本数)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开发农民集体所有的荒山,向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按上述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应到申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登记,由批准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证书。 因挖损造成土地破坏的,需进行复垦。无条件复垦,应根据破坏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按省标准,向申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土地复垦费;有条件复垦,但复垦后验收不合格的,仍应按上述标准补交土地复垦费。 征用未计征农业税的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打谷场等土地,不给予安置补助。 向市环保局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 因工程施工而动用砂、石、土,但不将其投入流通领域以获取矿产品营利为目的,不办理采矿许可证,不缴纳资源补偿费。如异地开采,需办理采矿许可证,缴纳资源补偿费。 填海施工

填海工程施工合同

填海工程施工合同 篇一:填海工程施工协议书 工程施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为明确甲乙双方在施工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就甲方承揽的“天津滨海新区填海工程”拉山坡土业务,协商签订本协议。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天津市滨海临海休闲旅游新城 2. 工程地点:河北省唐山市豆各庄天津滨海新区北塘海边(天化南门) 3. 工程工期:(天津滨海新区填海工程)工期530天 4. 工程价格: 5. 所需车辆:自卸车前四后八 6. 工程总量:贰佰万立方每方按吨计算 7. 运距运量:运距壹佰叁拾公里单车运输装载量60-70吨 8. 开工日期:以甲方开工令为准 二、工程款结算

1.接到开工令后个工作日内,乙方保证首批部车到达施工现场,其余施工车辆按甲方要求保证按时、按辆到达施工现场。甲方按乙方到达施工现场的车辆,每车支付人民币元,作为调车费。工程开工后天内甲方在施工款中扣回。 2.工程开工后,每天乙方提供车辆已完工运输单据,甲乙双方核实无误后,每天中午点之前,甲方以现金或的方式结算清运输货款。 三、 甲方: 1. 在施工运输过程中,高速费、过路费由甲方承担,因乙方运输合同规定之货 物,而造成公安、交通、城管、高速等单位扣车、罚款,均由甲方协调解决,(除恶意违章或明知故犯)由此产生的费用及罚款由乙方承担。 2. 施工期间乙方生活需要的住房、油料、水、电等由甲方协助解决,其费用乙 方自理。 3. 甲方必须确保工程款到位,按合同结算清楚,如发生拖欠运输款或因甲方的 原因影响乙方开工运输,乙方有权停工,从停工之日起,每天每台车甲方补偿乙方费用每天贰仟元整。 4. 甲方需做好现场组织工作,指派工程技术人员对施

招标文件中的原材料性能指标

8.7.7 聚苯乙烯保温板 8.7.7.1 主要性能指标 渠道渠坡防冻胀采用聚苯乙烯硬质泡沫保温板,根据《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10801.1–2002)及《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保温板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具体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聚苯乙烯保温板外观表面色泽应均匀、平整,无明显收缩变形和膨胀变形,无明显油渍和杂质。 (2)聚苯乙烯保温板应采用全新原料,不得添加再生料。 (3)保温板应有表面加糙工序,对两侧表面进行加糙处理,加糙采用表面喷砂方式,即将砂与适当的粘结剂混合后,喷涂于保温板表面,厚度应当均匀,凝固后牢固粘结于保温板表面,且保温板弯折时,涂层不得碎裂或脱落。粘结剂应采用耐水性材料,在水中长期浸泡仍能保持粘结强度。加糙后的保温板应达到能在渠道边坡上自稳的要求。 (4)密度≥40kg/m3,吸水率不大于2.0%,压缩强度(压缩10%)≥300kPa,压缩强度(压缩5%)≥150kPa,尺寸稳定性(-40o C~+70o C)≤±0.5%,导热系数≤0.028W/(m?k)。 8.7.8 土工格栅 8.7.8.1供穿总干渠的倒虹、涵洞顶部回填,以及采空区段填方和防渗回填加筋时使用: 参照《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GB/T17689-2008),土工格栅采用聚丙烯双向土工格栅,幅宽≥2.5m,规格为TGSG5050,每延米拉伸屈服力(纵、横)≥50 KN/m,屈服伸长率(纵、横)≤13%。 9.4.3 混凝土材料 9.4.3.1 水泥 (1)水泥品种:承包人应按各建筑物部位施工图纸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品种,各种水泥均应符合本技术条款指定的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 (2)发货:每批水泥出厂前,承包人均应对制造厂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复验,每批水泥发货时均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每批水泥运至工地后,监理人有权对水泥进行查库和抽样检测,当发现库存或到货水泥不符合本合同技术条款的要求时,监理人有权通知承包人停止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4号填海造地工程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4号填海造地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4号填海造地工程 (2)业主单位: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海域收购储备中心 (3)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漳浦古雷镇东山湾东岸已建明达建材码头北侧近岸滩地水域。工程西南、东南、东北、西北角坐标分别为23°50′13.054″N、117°35′49.373″E,23°50′12.956″N、117°36′14.418″E,23°50′35.336″N、117°36′14.522″E,23°50′35.433″N、117°35′49.462″E。 (4)工程性质:项目属于填海造地工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填海造地工程为社会区域开发活动,属于生态型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5)用海面积:填海造地面积为48.8189 hm2,输砂管道建设临时用海面积约为4.1384 hm2。 图1 本项目宗海位置图 (6)建设内容:本工程已形成封闭海域,可直接进行吹填,因此不涉及新建临时护岸,只包括填海造地。

(7)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估算为41981万元(不含面层及以上的构筑物)。 (8)建设进度:本项目建设期约为9个月。 二、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 施工期主要环境污染因素包括悬浮泥沙入海对工程附件水质、沉积物和生态环境等产生的影响;施工船舶废水、施工营地废水、施工机械尾气、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建筑垃圾、船舶垃圾和生活垃圾排放等。 施工期主要的非污染环境影响因素包括:项目填海对局部海域水动力及海底冲淤趋势的变化、施工过程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施工期溢油风险问题等。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海洋水动力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观测资料,本调查区属于正规半日潮流区,各站涨、落潮流流向,因地而异,各地点的流向都以较小的幅度偏摆于该地点水道纵轴的方向,在垂直于水道纵轴的方向流速很小。各站的潮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往复流特征,驻波性质明显,在高、低平潮附近时刻,流速最小,在半潮面附近时刻,流速达到最大。 (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现状 在天然状态下,东山湾水深、海岸比较稳定,没有大规模的泥沙流,泥沙来源不多,淤积物主要是悬移质,淤积速度相当缓慢,本项目用海区所处岸滩区域总体变化不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海水水质现状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2014年11月10日和28日开展东山湾秋季水质监测,于2015年3月20日和3月27日开展东山湾春季水质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温、盐度、悬浮物、pH、DO、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钴、铜、铅、锌、镉、汞、砷、铬、镍)。春秋两季调查结果表明,项目所在海域海水中除部分站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指标超标外,其余各项目均符合不同功能区划的海水水质标准。结合东山湾历史监测数据,无机氮超标这是目前我国近岸海域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海口与海湾地区;另外,东山湾内海水养殖用海面积较大,养殖品种也较多较杂,在高密度的养殖生物生长过

关于填海造地换领土地使用证的政策探讨.

关于填海造地换领土地使用证的政策探讨 按照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填海项目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三个月内,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土地使用权”。但由于《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属于上位法的原因,因此并未对换发的土地属于无偿使用还是有偿使用予以确定。为此,国内各省市均发布了各地的海域使用管理条例(或办法,对此做了不同的规定,笔者拟结合工作实际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一、对于填海造地换领土地证的几种观点 观点一:应直接予以换发有偿使用的土地使用证,即不用再缴纳土地出让金,用地企业直接领取土地证。这个观点的代表是辽宁省。 于2005年4月1日施行的《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179号第二十三条规定:“填海项目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3个月内,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向县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不得收取土地出让金”。 观点二:换发土地证,可不用再缴纳土地出让金,但如转让或改变原填海用途,则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这个观点的代表是江苏省。 于2005年7月1日起施行《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海域使用权人应当在围垦、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三个月内,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期限为海域使用权剩余期限。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不收取土地出让金。转让围垦、填海形成的土地的使用权,应当经土地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并补缴土地出让

填海工程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填海工程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填海造陆工程不同建筑的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其他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 关键词:填海造陆;强夯法;碎石桩;钻孔灌注桩;CFG桩 1、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因为受到建设用地保有量有限和发展经济等因素的压力,而需向海岸边开辟新土地。填海造陆区域作为建筑物的地基,需要通过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来保证满足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 2、工程概况 某沿海城市填海区域面积42000m2,区域规划建筑物有7层住宅(多层)3栋,11层住宅(小高层)3栋,17层住宅(高层)3栋。区域地质由上至下为回填开山混合料、砂层,局部区域有淤泥质土。 3、地基处理方式的比选依据 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需要依据建筑物的设计地基承载力、区域填土的类型和基础底层的软土的分布情况等。根据本工程各建筑物荷载的不同,将填海造陆区域分成3个区,每个区分别经过比选,选择确定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 4、多层建筑区域地基处理方式 该区域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20kpa,查看地勘报告,该区域回填材料为开山混合料及砂砾层(含淤泥20%)。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及建筑市场调查资料,经过技术、经济比选后,选择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强夯法是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用重锤自一定高度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也称动力固结法。利用起吊设备,将10~25吨的重锤提升至10~25米高处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和冲击波作用夯实土层。 强夯法施工前需根据工程需要通过现场试验以确定夯实遍数和有效夯实深度。该区域采用强夯法处理,实现松软土层人工固结,施工效率较高,施工成本较低。为保证强夯效果,施工中严格控制夯击遍数、夯击深度、夯沉量等。夯击的遍数由地基土的性质决定,本工程采取先夯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夯击一遍;夯击加固的深度依据土层实际厚度和湿陷等级来确定,单位夯击量应综合考虑地基的土壤属性、结构类型载荷大小和打算夯击的深度等。 5、小高层建筑区域地基处理方式

填海造陆区基坑工程地下水处理实例分析_王贤能

施工经验 G E O TE CHN I C AL ENG I NEER I N G WORLD VOL .10 No .11 收稿日期 2007-4-16 填海造陆区基坑工程地下水处理实例分析 王贤能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 填海造陆区因填筑材料、填筑方法各异,地质条件复杂,基坑开挖地下水处理措施与非填海造陆 区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介绍了排水盲沟和素混凝土桩止水帷幕两种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 填海造陆区 基坑工程 排水盲沟 素混凝土桩止水帷幕 深圳地区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填海造陆工程,已经或正在填海的总面积达50k m 2 。深圳市西部沿岸地貌类型为冲积海积平原,沉积了较厚的淤泥层,东部黄金海岸主要地貌类型为沙滩、泻湖平原。西部填海造陆项目一般步骤是先抛石挤淤形成海堤或 隔堤,然后再堆载预压;填筑材料除海堤隔堤外,主要为粘性土(山皮土);在滨海滩涂、潮间带,早期填海填筑材料比较复杂,含有大量的块石、碎石。东部填海造陆项目一般采用抛填开山块石混合料方法填筑。 因填筑材料各异、地质条件复杂,填海造陆区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面临不少特殊的岩土工程问题。在水文地质条件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地下水直接受海水补给,并受海水涨落的影响;填石层、或填土层中含大量块石碎石,因空隙度大,赋存了丰富的地下水而且渗透能力相当强;堆载预压结构层中的砂垫层以及原海底砂土层均是主要的含水层。基于此,填海造陆区基坑工程地下水的处理措施与非填海造陆区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1 排水盲沟的应用 当填海区地下水与海水有密切联系时,降水井抽排水量大,地下水位难以降低到设计标高;当紧邻 已建建筑物或市政道路时,降水过程中容易造成地面沉降甚至建筑物倾斜。如果基坑开挖深度浅或地下水补给有限时,可采用排水措施。如深大电话公司盐田服务楼,坑壁地层主要为填石层,且紧邻市政道路和住宅小区,经认真分析后认为在施工期间地下水位低且补给源有限,仅采取了坑壁泄水、坑底明沟抽水措施。 经堆载预压处理后的填海区,砂垫层曾作为预压排水固结法的水平排水体,在基坑开挖时却变成了地下水向坑内排泄的通道。如果基坑深度浅且砂 垫层埋深大时,可不考虑其影响;当砂垫层对基坑地下水影响较大时,则应采取降排水或止水措施。北岸长滩名苑基坑工程即是一典型实例。该工程位于深圳湾填海区内,滨海大道沙河立交桥北侧,占地面积约9300m 2 ,原始地貌为滨海滩涂,后采用堆载预 压处理方法造地。地面高程5 6~7 8m,坑底高程为-1 05m,基坑开挖深度6 65~8 85m 。主要土层为填土和淤泥质土:填土层以素填土为主,由砾质粘性土组成,表部为杂填土,含较多碎石、碎块石,层厚7 2~10 4m,层底高程-0 2~-3 16m;淤泥质土呈深灰、灰黑,流塑~软塑状,层厚1 4~7 6m,平均厚度4 9m 。下伏土层为含砾粉质粘土(局部为粗砂、砾砂)及花岗岩残积土。 坑底和坑壁局部出露淤泥质土,大部分坑底为素填土,残余厚度为0 0~2 1m ,填土层底部为平均厚度0 5m 的砂垫层。基坑支护采用放坡结合土钉墙支护方案,坡率1 0 4~1 1,坡面设4~5道D48 3 5注浆钢花管土钉,长度6 0~9 0m,坡面挂 6@200双向钢筋网喷射C20混凝土护面,靠近坑底处设两道长5 0m 直径150mm@500杂木桩。 考虑到坑边距离后海及沙河入海口约300m 远,且主要透水层为砂垫层,地下水量小,未采用传统的水泥搅拌桩或旋喷桩止水,而是在坑底四周及坑内布设排水盲沟,在盲沟交叉点设集水井抽水。排水盲沟用土工布包裹碎石制作,尺寸400mm 400mm,与地基处理的排水盲沟做法一致。 在预应力管桩基础和地下室施工期间,通过盲沟系统顺畅地汇集和抽排地下水。监测数据表明,坑顶及周边道路沉降量为4 6~12 6mm,平均8 0mm;坑顶水平位移2 2~25 1mm,平均13 2mm ;坑底水平位移(测点布设在木桩上)为7 6~27 9mm,平均17 4mm;基坑周边地下管线特别是 76

大型土石方工程及填海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大型土石方工程及填海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1.1 安全保证措施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监理总部的指示和决定。 (2)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员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工程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各作业点应有安全监督岗。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具体的安全责任制,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 (3)组织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对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按其各自的安全职责范围进行教育,并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认真落实。 (4)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5)确保必需的安全设施投入、购置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设备及配套设施,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6)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7)工程施工中如发生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和保护现场,向上级主管、驻地监理及监理总部报告,严肃事故处理、提出预防事故重复发生和防止事故危害蔓延的有效措施。 (8)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有书面资料或有作业指导书(或操作细则)。技术交底针对性要强,并履行签字手续,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质安员负责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作业。 (9)特种作业人员包括机械工、电工和爆破工等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按规定到有关主管部门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复审合格方能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特种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工。 (10)施工现场应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制度,计划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必须验收,确认机械状况良好、能安全运行,才准许投入使用。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都必须经培训

中国的人工造地工程

人工造地工程(中国)

人工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很有效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大连、澳门、香港及深圳,均采用该法制造平地。 人工造地的作用有三: 1.可以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 2.美化海岸线,改善沿海景观。 3.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但虽然人工造地的好处不少,但同时这项工程也必须谨慎合理的进行。目前已知不合理人工造地带来的坏处有赤潮、洪灾、毁掉大批红树林、改变海岸带的自然景观等。

中国的人工造地工程建设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上个世纪末,中国的人工造地面积已达1.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围填海230至240平方公里。由于考虑到过度填海造地的危害,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后,国家每年对围填海规模都控制在100多平方公里左右。 中国的人工造地工程主要在沿海城市如大连、天津、上海、深圳等。下面将以大连、天津和上海的人工造地工程为主来对中国的人工造地工程进行介绍。 首先是大连,大连的海域面积是陆地两倍多,海岸线长居全国沿海城市之首,自然大连的人工造地工程也特别发达,具体有“四湾、三区、两岛、一带”。 四湾是指大连湾、大小窑湾、金州湾、普兰店湾。

大连湾:东北地区金融、商务中心,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打造生态宜居、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国际一流的钻石港湾。 大小窑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及国际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将大小窑湾建成集港口、金融商务和滨海新城环绕的现代港湾。 金州湾:国际空港、物流、现代旅游服务业聚集区和滨海宜居城区。将金州湾打造成交通体系发达、服务产业高端、生态宜居的海上新区。 普兰店湾:大连新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产业聚集区。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临海产业,加强海湾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发达、生态良好的海湾新城。

深圳市填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B-6施工组织设计

B-6-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编制依据 1.1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深圳湾填海区软基处理(II期)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包括补充通知001、002号)。 1.2四月十九日由招标单位组织的标前会议及现场踏勘所获资料。1.3结合我单位在深圳地区的施工能力、技术特点、机械设备等情况,特别是历年来我公司在处理软基工程及土石方工程施工经验。1.4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有关工程建议技术标准、深圳市的有关法规。 2、工程概况及特点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处深圳市三大景区以南,位置东起桥城路,西至沙河东路,南至滨海大道,北达白石州路,总用地面积288.5公顷。I期工程已经完成,我单位投标范围为场地中部的II期工程V区,即白石州南、区间路此,六号路与七号路之间。四周道路红线内推8m为本标段的工作范围,处理面积138020.9m2。 本场区属海湾潮间带及海积平原,原海地之面标高0.7~-2.9之间,低于海水面平均标高,该区域均匀分布着5~7米厚的淤泥,地质条件较复杂,其地质主要特征为:第四纪海积淤泥层之上无海冲积的淤泥质砂层,淤泥层之下为第四纪残积层。本场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所平均气温22℃,多年相对湿度为79%,平均所降雨量1920mm,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 2.2主要工程量 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2.3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大面积的软基处理,东邻六号路和VII区,南邻区间路和VI区,且六号路和区间路的软基处理方法与本工程不同。各区间的分界线施工协调,保证区间的不偏移,作好正常沉降,乃是本工程之关键。底基层填筑采用填土和石料分层压实。工程量为864488.13m3,均需按指定地点运输,堆载料用石数量为231506.2m3,场区内有一条十一号道路,需借土填方70126.08m3。场区内均采用插板排水固结的处理方法,且施工时间大部分在雨季。因此,应保证竖向和场面排水的畅通。底基层的压实是保证填筑层本体不变形的根本,以利控制软基本身的剩余沉降。软基稳定同施工加载的速度相关,要在有限的工期内达到设计控制的剩余沉降量差异沉降,必须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确保有足够的堆载时间。因此,确保竖向及场面排水畅通和认真观测沉降是本工程的重点。由于场地所需填料均需按指定地点采运,途中横穿公路干线,场区道路交通繁忙,施工车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文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4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2.4.1场区填筑工后沉降<15cm,固结度>90%。 2.4.2道路土基交工面回弹量E0≥25MPa,软基处理交工面复合地基承载力140Kpa; 2.4.3道路土基密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路槽下0~80cm≥93%,80cm以下≥90%。 2.4.4场区填料密实度:场区交工面下0~1.5m≥90%,1.5m以下≥87%。 3、施工总体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 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4)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8.1.7-7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表8.1.7-7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8的规定。

4)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见表8.1.7-9。 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见表8.1.7-10。 中要求。 4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11的规定。

5 纤维稳定剂应在250°C条件下不变质。不宜使用石棉纤维。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12的规定。 8.1.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8.1.10基层施工透层油或下封层后,应及时铺筑面层。 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粗集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技术性质 粗集料技术性质所包含的内容:①物理性质:物理常数(各种密度、空隙率)、级配、坚固性;②力学性质:压碎值、磨耗性、冲击值、磨耗值、磨光值;③化学性质:有害杂质含量、碱集料反应。 (1)集料物理性质 a密度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及颗粒间空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 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价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干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物质颗粒的饱和面干质量。 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b吸水性和耐候性 吸水性:两个指标,吸水率(石料吸收水份的能力)和饱水率。 耐候性:包括抗冻性和坚固性。指集料抵抗最不利季节(干湿交换、冻融徇环、温度变化等)影响的能力。 砂石材料空隙率对耐候性的影响:空隙率大,冬季产生冻融破坏,耐候性降低。 c颗粒形状 针片状颗粒对集料应用所造成的影响:针片状含量多,集料抗压碎能力低。 定义方法:规准仪法(适用于水泥砼4.75㎜以上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是指使用专用规准仪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与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的 尺寸之比小于一定比例的颗粒。游标卡尺法(适用于测定粗集料的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是指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3倍的颗粒。 影响试验的重要因素:采用规准仪进行颗粒形状判断时,首先要通过标准筛将粗集料进行分级,不同粒级的颗粒要对应于规准仪相应的孔宽和间距来判定,不可错位;采用游标卡尺对集料颗粒进行甄别时,首先要确定好颗粒基准面,然后再测量其厚度和长度等相应尺寸。 (2)力学性质

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

晋江新闻网讯(记者林婧楠)作为目前福建省最大的围填海项目,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初步规划方案已敲定,这是12月11日记者从晋江市围头湾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评审会上获悉的。 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规划区范围东南起金井镇养殖场,西北至东石镇白沙村,西南至2m等深线左右,东北至现状岸线和沿海大通道所包围的潮间带海域,距离厦门、泉州中心城区均约50km。项目将依托围头湾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对台优势,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滨海新城。 项目规划用海总面积约40多平方千米,其中形成陆域面积约30多平方千米,保留水域面积约9.3平方千米,以无居民海岛内白屿和现有入海河流水系为景观带,形成不同功能分区。占用现状岸线22.3千米,可形成人工岸线约63.2千米,建设期为5年。 该规划区定位为ECFA产业对接试验区、海洋公园生态区和晋江次中心城区三个中心。其用地结构将规划为“一心一轴三区”。“一心”即为中部生态核心,“一轴”即水域、绿地等开放空间组成蓝绿景观轴,“三区”即在规划区内由西向东依次布置西部滨海综合生产区、中部海洋公园生态区、东部滨海休闲生活区。 其中,西部将发展临港产业;中部则以内白屿为中心,周边水域为主体,布置对生态影响小的第三产业区;东部将依托传统服装纺织业、制造业、体育产业基地延伸及金井城市定位。根据功能划分,三大区内共设置了港口物流加工区、传统产业升级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研发区、配套生活区、海洋公园区、游艇生活区、银发疗养院、滨海度假区、综合产业研发区、生态湿地区、金井外水城区、滨海运动公园带(区)。

此外,该区域对外交通,将由城市快速路与市域交通性干道共同构成,对内交通则形成“二横四纵”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在绿化方面,将规划“两心两带四轴”的绿地水域系,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776.09hm2,水域面积为707.73hm2。 在防洪排涝方面,区内规划预留水域面积约为9.3km2,遭遇涝水时,可对区内涝水起到一定调蓄作用。除此之外,还将保留区内原本的排洪泄洪通道,以确保规划区周围水系正常泄洪排涝,对周围村庄的防洪、排涝影响不大。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填海造地项目管理的意见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填海造地项目管理的意见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琼府[2011]81号 【发布部门】海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1.11.15 【实施日期】2011.11.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填海造地项目管理的意见 (琼府〔2011〕81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依法、规范、有序管理海域,集约、高效、合理使用海域资源,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填海造地项目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强化填海造地规划管理。填海造地项目用海要遵循《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我省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的要求,符合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海南省海

洋功能区划要与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港口规划等相衔接。要科学编制填海造地的总体规划,从严控制填海造地规模,实施填海造地总量控制制度,统筹各地区填海造地容量管理。 二、要严格执行填海造地年度指标管理制度。应综合考虑国家要求和我省海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确定全省填海造地年度指标。建设项目填海造地规模指标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使用。省海洋行政主部门应当根据当年填海造地项目用海需求情况,在国家下达填海造地年度计划指标范围内统筹安排。建设项目需要填海造地的,必须首先取得填海造地年度计划指标,方可进入用海审批程序。填海造地27-50公顷的项目用海,由建设单位向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填海造地指标申请;填海造地27公顷以下的项目用海,由市、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同级

粗、细集料技指标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6.3.1的规定。 表6.3.1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的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的

规定。 6.3.3砂的分类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砂的分类 注:细度模数主要反映全部颗粒的粗细程度,不完全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混凝土配制时应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情况。 6.3.4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应处于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表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表6.3.4细集料的分区及级配范围 出量不得大于5%。 2、人工砂中150um筛孔的累计筛余:Ⅰ区可放宽到100%~85%,Ⅱ区可放宽到100%~80%,Ⅲ区可放宽到100%~75%。 3、Ⅰ区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Ⅱ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Ⅲ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4、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在于15%,300um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6.4粗集料 6.4.1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水的碎石或卵石,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4.1的规定。 表6.4.1粗集料技术指标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4) 1.1 编制说明 (4) 1.2 编制依据 (4) 1.3 采用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名称 (4) 第二章工程概述 (7) 2.1 工程概述 (7) 2.2 工程范围 (7) 2.3 主要工程数量表 (10) 第三章工程特点分析 (13) 第四章施工总体布置 (14) 4.1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14) 4.2 施工工艺流程 (18) 第五章施工测量及工程试验 (19) 5.1 施工测量 (19) 5.2 工程试验 (21) 第六章施工总体安排 (22) 6.1 施工总体安排 (22) 第七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施工方法 (23) 7.1 施工方案总述 (23) 7.2 疏浚工程施工 (23) 7.3 护岸施工 (34) 7.4 块体预制 (43) 7.5 预制块安装 (45) 7.6 现浇胸墙及混凝土施工 (47) 7.7 陆域形成 (55) 7.8地基处理: (58) 第八章项目控制计划及保证措施 (65) 8.1施工进度计划 (65) 8.2进度保证措施 (65)

第九章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7) 9.1 质量方针目标 (67) 9.2 质量保证体系 (67) 9.3 质量保证措施 (68) 9.4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73) 9.5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76) 9.6 高温、雨季施工措施 (77) 第十章 HSE计划及保证措施 (78) 10.1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8) 10.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 10.3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83) 第十一章防汛、防台措施计划 (86) 11.1 防台、防汛措施 (86) 11.2 工程结构防台防汛措施计划 (87) 11.3 预制场防台防汛措施计划 (87) 第十二章分包计划及管理措施 (88) 12.1分包计划 (88) 12.2 总包、分包责任划分 (88) 12.3 对分包队伍的组织、协调、管理措施 (89) 第十三章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 (95) 13.1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95) 13.2 劳动力安排计划 (96) 13.3 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 (97) 13.4 机械、设备使用及进场计划 (98) 13.5 主要材料及构件的计划管理 (99) 13.6 附表 (104)

深圳前海地区填海造地填海,滨海地区发展 的初步探索

深圳前海地区填海造地的初步探索 陈君丽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城市更新的资金负担,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与城市发展矛盾日渐激烈,为了缓解人口增加及土地紧缺的压力,许多沿海城市目光瞄准海洋,大规模地填海造地建设城市。深圳前海地区作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国家性战略地区,承担着深港合作示范区的重要职能,已进入到城市中心填海需求的浪潮中。然而前海填海工程仍处于探索中,未能落实动工。本文通过对日本、香港、新加坡和唐山曹妃甸填海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其填海经验和教训,从生态优先为前提、规划引导为基础、发展时序和机制为保障四方面来指导前海的填海,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深圳前海自身特色的填海之路。 关键词:深圳前海、填海造地、探索、启示 1.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与土地资源紧缺、现有资源与人们物质生活需求提高的矛盾不断升级、恶化,国内外众多沿海城市纷纷把目光聚焦海洋,借填海造地来缓解城市的矛盾,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沿海化浪潮”。 我国正处于以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港口开发为目的的填海造地高潮,位于沿海化浪潮中的第二阶段1。深圳作为经济发展最迅速、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地区,填海造地已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的过渡时期。而前海地区定位为珠三角甚至是泛珠三角的区域性商务中心、生产型服务中心[1],是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国家性战略地区,承担着深港合作示范区的重要职能,并将引领深圳城市发展的第二次腾飞。因此,前海填海区是第三阶段沿海化浪潮的体现,已进入到城市中心的填海造地需求中。2.前海地区填海概况 2.1珠江东岸概况 珠江口是西江、北江、东江、流溪河和潭江五江的汇流口,具有水网稠密和八口(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入海的特点。伶仃洋平面上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的喇叭形,是珠江最大的河口湾。其水下地形存在“两槽三滩”格局,即东 1 作者通过分析国内外沿海化浪潮趋势,将国内外沿海化浪潮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以发展农业和集装港口为主;第二阶段以发展重化工、能源港为主;第三阶段则是城市化的需求,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城市中心的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