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知人论世」说与经典诠释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知人论世」说与经典诠释问题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陈昭瑛

前言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在历代注疏中出现不同的注解方向,从汉、宋到明、清,解释者多侧重其中的伦理学内涵,晚近学者则偏爱「知人论世」说的文学批评内涵及美学意识。而不论其侧重点有何不同,大多能掌握孟子「知人论世」中的「历史性」(historicity)与「脉络性」(contextuality)的意味。

另一方面,从儒学史的角度来看,孟子「知人论世」说乃继承孔子有关「知言」、「知人」及论「文」与「友」之关系等言论,孟子之后的荀子、司马迁、刘勰皆重现「历史性」、「脉络性」概念的儒者,其说亦多有与孟子相契之处,值得一起讨论。

在〈「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一文,1我曾提出:「究竟在儒家思想内部是否蕴藏着一些与经典诠释相关并可提供为理论基础的概念?」窃以为欲建构中国的儒家的诠释学,不仅在实质研究方面应以中国经典为主,在理论上、方法上也应植根于儒家自己内部的思想,而逐渐摆脱援引西方诠释学此一类似借外债的窘境。本文仍企盼为此一目标略尽抛砖引玉之力。

一、《论语》中与「知人论世」相关的看法:

「知言」、「知人」、「以文会友」

《论语》中与「知人论世」相关的引文约有下面几条:

1.有朋自远方来

....?(《论语·学而第一》)

......;不亦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学而第一》)1此文發表於第五次「東亞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討會,2001年2月13日、14日於上海。

3.子夏曰:「与朋友交

....。」(《论语·学而第一》)

....,言而有信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也。」(《论语·学而第一》)

5.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第二》)

6.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

..也。」(《论语·里仁第四》)

7.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

..。」(《论

..而观其行

..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

语·公冶长第五》)

8.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愤发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第七》)

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论语·颜渊第十二》)

....,以友辅仁

10.子曰:「君子耻其言

..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第十四》)

1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

.....,

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1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13.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

.....。『隐

.....,吾闻其语矣

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

.....!」(《论语·季氏第十六》)

.....,未见其人也

14.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巳而!巳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第十八》)

15.子曰:「不知言

..,无以知人

..也。」(《论语·尧曰第二十》)

儒家非常重视朋友,视朋友为五伦之一。对第1条引文,朱《注》:「朋,同类也。」包咸《章句》云:「同门曰朋。」「同类」、「同门」皆有志同道合的指涉,孔门论朋友来往所使用的动词是「交」、「会」,如第2条引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第3条引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第9条引文「以文会.友。」,而朋友的「交会」主要依赖「言」、「文」。「言而有信」实指「言」与「行」的一致,因此「言」与「人」分不开,「知言」也就与「知人」分不开。第5条引文「先行其言」、第7条引文「听其言而观其行」、第10条引文「耻其言而过其行」及第12条的「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皆强调「言」与「行」的一致是君子之德,并且暗示「其行」比「其言」更接近「其人」,亦即「言」可与「人」有距离,而「行」几乎就是「人」的显现、化身,因此「知人」便有「知其为人」、「知其行」的意思。所以在第8条,孔子自述「其为人也」是「愤发忘食,乐以忘忧,……。」可见「知人」是比「知言」更具有终极意义的。第6条之「求为可知也」的重点也就不在于有可被人知之「言」,而在于有可被人知之「行」,亦即「为人」。因此在第13条中,我们看到了「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是比「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更难的境界。

第11条的「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亦在于强调「知人」与「知言」不可分,第14条孔子见楚狂接舆歌而过,「欲与之言」,正是孔子不愿「失人」的表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而第15条「不知言,无以知人。」是《论语》全书的最后二句,再度强调「知

言」与「知人」不可分,并指出「知言」是「知人」之条件,而此中亦包含一看法,即「知人」乃「知言」之目的。孟子主张「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正是从《论语》上述这些主张而来。并且孟子是在「尚友」的脉络中谈此问题,亦受到上述孔门以「言」、「文」作为朋友「交」、「会」之凭借等等主张的影响。孟子大抵仍在《论语》的影响下谈「知人」,但后代之注疏则多少在宋明理学影响下,于「知人」、「知言」之外,别出「知心」一说,值得注意。

二、《孟子》「知人论世」章析论

「知人论世」章出自《孟子‧万章下》,全文如下: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这段话原是讨论「交友」的,但孟子别出心裁的把交友范围扩大到古代,由于古人已往,而惟留诗书作为交友的凭借,于是便引伸出如何颂诗读书等与文学批评有关的问题。

对这段话,著名的赵注、朱注皆乏善可陈,倒是一些不太知名的注解不仅掌握其中精髓,还发挥了许多与经典诠释相关的洞见。现在先看看赵注与朱注:

赵注:

读其书,犹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论其世以别之也。在三皇之世为上,在五帝之世为次,在三王之世为下,是为好上友之人也。2

朱注:

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夫能友天下之善士,其所友众矣,犹以为未足,又进而取于古人,是能尽其取友之道,而非止为一世之士矣。3

赵岐忽略了「友」在这段引文中的重要性,依孔门教义,交友乃是两个个体生命的经验分享与精神互动,以古人为友的要义即在于不以古人为客观研究对象,也不以古人所留的诗书为客观知识,但赵岐所谓「读其书,犹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论其世以别之也。」倾向以某种客观标准来分判古人高下,不符合「友」的精神。朱熹也一样没有对「友」字多加发挥,他较感兴趣的是「知人」的「知」,和赵岐一样,仍偏向以客观态度去看古人。朱熹以「论

2趙岐注,《孟子》,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卷十下,頁188。

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