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模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基础知识要点一、航模的组成航模一般由动力源、螺旋桨、安定器、电池、遥控器等其他配件组成。

1、动力源:航模的动力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燃油发动机,一种是电动机。

燃油发动机航模的优点是马力大,不需要电源,飞行时间长,但需要燃烧汽油,有污染。

电动机航模的优点是噪音小,马力大,环保,但飞行时间短。

2、螺旋桨:螺旋桨是航模飞行的直接动力部分,通过旋转产生升力,推动航模飞行。

根据飞行需要,可选择不同规格的螺旋桨。

3、安定器:安定器是航模的重要配件,主要作用是稳定航模飞行,减少航模的摇晃和旋转。

4、电池:电池是航模的能源来源,一般使用聚合物锂电池。

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倍率会影响航模的飞行时间和性能。

5、遥控器:遥控器是操纵航模的设备,通过遥控器上的操纵杆和控制按钮,飞行员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方向、高度、速度等。

二、航模的性能航模的性能主要分为三种:最大飞行速度、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

1、最大飞行速度:指航模在正常飞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最大爬升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爬升速度。

3、最大下降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下降速度。

三、航模的飞行环境航模的飞行环境对其飞行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飞行员需要了解航模的最佳飞行环境。

1、高度:航模的飞行高度受到空气密度、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适合在1000米以下飞行。

2、气象条件:航模一般适合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飞行,风速一般不超过10米/秒。

大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不适合飞行。

3、地形:航模的飞行场地需要选择平坦、开阔、无障碍物的地形,以保证航模的安全飞行。

四、航模的操纵技巧操纵航模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操纵技巧:1、控制油门:油门是控制发动机或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油门的大小,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速度和高度。

2、控制姿态:通过控制遥控器的操纵杆,可以控制航模的姿态,如俯冲、爬升、侧滑等。

3、调整重心:航模的重心位置会影响航模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通过调整配重,可以调整航模的重心位置。

航模训练入门知识点总结

航模训练入门知识点总结

航模训练入门知识点总结航模训练是一项有趣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它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来进行。

本文将介绍航模训练的入门知识点,并提供一些训练建议和技巧,帮助初学者更好地入门和掌握航模训练。

1.航模基础知识航模训练的第一步是了解航模的基础知识。

航模是模拟真实飞行器的模型,通常包括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

航模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例如泡沫板、碳纤维等,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强的抗风能力。

对于不同类型的航模,有着不同的构造和原理。

2.航模控制系统航模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遥控器、接收器、电机和舵机等部件。

遥控器是控制航模飞行的设备,通过操纵杆和按钮来控制航模的升降、转向、油门等动作。

接收器是接受遥控器指令的装置,通常与航模的动力系统连接。

电机和舵机则是航模的动力输出和控制部件,分别用于提供动力和控制航模的姿态和行进方向。

3.航模飞行技巧航模飞行技巧是航模训练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起飞、飞行、进近、着陆等环节。

初学者需要通过练习和训练来掌握这些技巧,提高自己的飞行水平。

例如,起飞时需要注意风向和速度,掌握适当的起飞角度和速度;飞行时需要掌握正确的飞行姿态和速度,以保持航模的稳定飞行;进近和着陆时需要注意高度和速度控制,同时关注着陆点和着陆位置。

4.航模维护和保养航模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航模的使用寿命和飞行安全。

初学者需要了解航模的维护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维护技巧,以保持航模的良好状态。

例如,定期清洁航模的表面和内部零部件;检查航模的电池、电机和舵机等部件,及时更换和修理损坏的部件;使用合适的存放方式和环境,防止航模受潮和受损等。

5.航模训练建议在航模训练过程中,初学者需要注意一些训练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训练和提高飞行水平。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航模类型和尺寸,根据自己的飞行经验和技术水平来选择合适的航模。

其次,寻找合适的训练场地和条件,避免在狭小和嘈杂的环境中飞行。

再次,结合实际训练需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目标,逐步提高自己的飞行水平。

《航模基础知识》课件

《航模基础知识》课件

第七部分:安全与维护
1 安全飞行的注意事项
分享航模飞行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 航模的维护和保养
介绍保持航模正常运行所需的维护和保养步骤。
3 故障排除及维修技巧
指导故障排除以及维修航模的技巧和方法。
遥控器原理及使用
介绍航模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的使用方法
讲解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电子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六部分:飞行技巧
起飞和着陆技巧
分享航模起飞和着陆时的技巧 和注意事项。
基本飞行动作技巧
教授航模基本飞行动作的技巧 和窍门。
天气状况对飞行的影响
探讨不同天气状况对航模飞行 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讨论航模设计中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要素。
第四部分:零件制作与安装
1
三视图和剖视图的理解与绘制
解释航模设计中的三视图和剖视图,并
零件制作的基本工艺
2
教授如何绘制。
分享航模零件制作过程中的基本工艺。
3
零件的安装和调试
指导安装和调试航模零件的步骤和技巧。
第五部分:电子控制系统
电机选择与控制
讲解如何选择和控制航模电机。
探索航模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第二部分:材料与工具
1
常用材料及其特性
介绍航模常用的材料种类和特性。
2
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探索航模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第三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计理论基础
空气动力学基础
讲解航模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和原理。
标准大气模型
介绍标准大气模型在航模设计中的应用。
稳定性和控制性
《航模基础知识》PPT课 件

航模基础知识点整理

航模基础知识点整理

航模基础知识点整理一、两个概念1、模型飞机:是飞机,可以飞行,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航模。

2、飞机模型:是模型,不能飞行,常用来做装饰品使用。

二、飞机的分类飞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也各不相同。

常用的方法有:1、按机翼的位置分为:上单翼、中单翼、下单翼等2、按起落架的位置分为:前三点、后三点等3、按电机的位置分为:前拉机、腰推机、尾推机、背推机等4、按动力分为:电动、油动、无动力等三、飞机的组成1、机翼:为飞机提供升力,飞机飞行时的横向安定。

2、尾翼:分为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分别负责飞机的俯仰安定和方向安定。

3、副翼:在机翼后缘的外侧,两侧各一个,转动方向相反,控制飞机的左右滚转。

4、升降舵:在水平尾翼的后缘,两侧各一个,转动方向相同,控制飞机的上下俯仰。

5、方向舵:在垂直尾翼的后缘,控制飞机的左右偏转。

四、机翼与翼型1、翼型:是设计出来产生升力的机翼剖面形状。

除了机翼,螺旋桨和尾翼也有翼型。

2、常见的翼型种类:平凸翼型、双凸翼型(当上下凸起对称时称为对称翼型)五、电子设备1、电机:为飞机提供动力,分为有刷和无刷两种。

航模多采用外转子无刷电机。

常用型号:2212 1400KV注:2212为电机的尺寸,1400KV表示该电机在某一电压U下每分钟能转1400U转(例:该电机在12v电压下每分钟可转1400×12=16800转)2、电调:又称电子调速器,用来给接收机供电和控制电机的转速。

常用型号:40A注:40A表示其可承受的最大电流为40A。

3、舵机:是一个根据遥控信号来决定舵面偏转角度的器件。

4、电池:为飞机提供能量。

常用型号:3S1500mah11.1V25C注:3s表示三片电芯串联 11.1V为其使用时的最低电压1500mah为电池容量 25C为其放电倍率电池使用电压范围11.1-12.6v,>12.6V称为过冲,<11.1V称为过放。

5、遥控器和接收机(1)遥控器分类:美国手(左手油)、日本手(右手油)、其他手(2)工作频率:常用的为 2.4GHz 其他还有FM频率(36MHz\72MHz等)(3)接收机连线方式:一副翼、二升降、三油门、四方向6、测电器(BB响):用来测量电池的电压,使用时将电池插头铁片向上,将测电器最左侧针插入其中。

(2024年)航模入门基本知识

(2024年)航模入门基本知识

偏航角调整
通过改变方向舵角度,控制飞机左右 转向。
滚转角调整
通过改变副翼角度,控制飞机左右倾 斜。
2024/3/26
15
性能参数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飞行速度
评估航模在不同飞行阶段的速 度表现。
爬升率与下滑率
评估航模爬升和下滑的能力及 效率。
续航时间
评估航模在一次充电或加油后 的持续飞行时间。
载荷能力
13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01
02
03
伯努利定理
流体流速越快,压力越低 ;流速越慢,压力越高。
2024/3/26
升力产生原因
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快, 下表面空气流速慢,产生 向上的升力。
阻力与升力关系
在飞行中,阻力与升力并 存,需通过设计优化减小 阻力。
14
飞行姿态调整技巧
俯仰角调整
通过改变升降舵角度,控制飞机抬头 或低头。
评估航模携带设备或完成任务 的能力。
2024/3/26
16
飞行安全注意事项
飞行场地选择
选择空旷、无遮挡物的 场地进行飞行。
2024/3/26
气象条件关注
避免在恶劣天气下飞行 ,如风大、雨雪等。
电池安全管理
遥控器操作规范
确保电池充电、放电过 程安全,避免过充、过
放。
17
熟悉遥控器操作,避免 误操作导致飞行事故。
传感器技术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航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飞行姿态的稳定和控制精度的提高上。例如,陀螺仪可以检测 航模的角速度信息,通过反馈控制实现飞行姿态的稳定;GPS则可以提供航模的精确位置信息,实现 定点悬停、自动返航等高级飞行功能。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航模是一种模拟真实飞行的模型飞机,其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模型飞行原理:1.大气动力学原理:航模飞行时受到气流的作用,包括升力、阻力、重力和推力等力的相互作用。

模型飞机需要通过翼面产生升力来维持飞行高度,并通过推力提供动力。

2.控制原理:航模飞机通过控制表面(如方向舵、升降舵、副翼等)的运动来改变其姿态和方向。

操纵杆和舵机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实现对控制表面的精确控制。

3.飞行稳定原理:航模飞行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包括静稳定和动态稳定两个方面。

定翼航模通过设置翼面的远心点位置来实现静态稳定性,而控制面的设计和操纵杆的操作则保证动态稳定。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1.机身:模型飞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机翼、机身和尾翼。

机身主要用于容纳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

2.机翼:模型飞机的升力产生部分,具有翼型、翼展和翼面积等特征,通过改变翼面的攻角来产生升力。

3.尾翼:包括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

升降舵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方向舵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左右转向,副翼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横滚运动。

5.舵机: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控制表面,将电子信号转换为机械运动。

6.遥控系统:遥控器和接收机组成的遥控系统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姿态和方向。

三、航模飞行的基本知识:1.飞行理论:了解飞行原理、飞行姿态和飞行控制等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升力、阻力、重力、推力、迎角、侧滑等概念。

2.翼型知识:了解不同翼型的特征和表现,掌握常见的对称翼型、半对称翼型和弯曲翼型。

3.翼展和翼面积:翼展影响飞机的横向稳定性和机动性能,翼面积影响飞机的升力产生能力。

4.飞行控制知识:包括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操作原理、机动动作和配平技巧等。

5.飞行安全知识:了解飞行场地的选择、飞行规则以及飞行器的安全性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6.电子设备知识:了解遥控器、接收机、舵机、电机和电池等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总结:航模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大气动力学原理和控制原理来模拟真实的飞行。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
陆性能有很大影响。
航模的材料与工艺
材料
航模的材料主要包括轻木、碳纤维、玻璃钢等轻质、高强度 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减轻航模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 。
工艺
航模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切割、打磨、粘接、热压等。这些 工艺的使用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进行选择,以保证航模 的质量和可靠性。
航模的动力系统
发动机
尾翼
尾翼是航模用来保持稳 定性的部件,包括水平 尾翼和垂直尾翼。尾翼 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对 航模的飞行性能有很大
影响。
机身
机身是航模的主体结构 ,用于安装发动机、接 收器、电池等部件。机 身的材料和结构对航模 的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

起落架
起落架是航模在地面停 放和起飞着陆时使用的 支撑机构,通常由轻质 材料制成,如铝管或碳 纤维。起落架的设计和 布局对航模的起飞和着
03
CATALOGUE
航模的组装与调试
航模的组装步骤
准备工作
确保工具齐全,阅读说明书, 了解航模的结构和原理。
机体组装
按照说明书指示,组装机身、 机翼、尾翼等部分,确保连接 牢固。
电子设备安装
安装电池、接收机、舵机等电 子设备,确保正确连接。
调试与检查
检查航模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 ,进行必要的调试,确保飞行
05
CATALOGUE
航模的进阶知识
航模的性能优化
动力系统优化
根据飞行需求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和螺旋桨, 调整发动机参数以获得最佳性能。
空气动力学优化
通过改进机体设计、翼型选择和翼面布局, 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行效率。
重量与平衡优化
合理分配机体各部分重量,确保航模在空中 保持稳定。
操控性能优化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是指模仿真实飞机原理和结构,通过模型制作的飞行器。

它可以飞行、模拟飞行和进行相关实验,并在飞行过程中采集数据。

航模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涉及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是航模基础知识的要点介绍。

一、飞行原理:1.升力的产生:航模的飞行依靠翅膀产生的升力。

升力的产生与机翼的气动特性有关,如充气方式、翼型、机翼横断面、机翼悬挂方式等。

2.推力的产生:推力的产生与发动机和螺旋桨有关。

常见的推力方式有喷气推力和螺旋桨推力。

3.驱动方式:航模的驱动方式有遥控和自动驾驶两种。

遥控驱动需要通过遥控设备来控制航模的运动,而自动驾驶是指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控制航模的运动。

二、材料科学:1.结构材料:航模的结构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以实现轻量化和强度要求。

2.制造工艺:航模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制作、材料选择、剪裁、分层和成型等。

模具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以保证航模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光洁度。

3.节能材料:航模中还广泛应用了一些具有节能特性的材料,如空气动力学中的流线型设计、减阻材料等,以增加航模的飞行效率。

三、控制系统:1.操纵系统:航模的操纵系统包括遥控器、舵机、控制杆等。

通过操纵杆控制舵机的运动,进而控制航模的姿态。

2.自动控制系统:航模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航向控制、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等。

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实现航模的自动控制。

四、空气动力学:1.升力与阻力:航模在飞行时会受到气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使航模能够飞行,在设计航模时需要根据升力和重力平衡关系来确定机翼的形状和大小。

阻力会影响航模的速度和飞行续航能力,因此需要进行降低阻力的设计。

2.气动性能:航模的气动性能取决于机翼的几何形状、气动特性和航模的重量。

要提高航模的气动性能,需要注意机翼和机身的流线型设计,减小飞行阻力。

五、航模制作与调试:1.比例缩小:航模制作时需要考虑飞机模型与真实飞机的比例关系,以保证航模的结构和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真实飞机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航模基本知识: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航模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航模社团的基本器材,航模直升机和四轴飞行器
3、基本了解器材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活动地点
小绿楼
三、活动准备
航模器材(直升机和四轴飞行器)
四、注意事项
遥控直升机入门者必须认识到遥控直升机不是玩具,它的飞行原理与真正的飞行器相同。

我们提醒您小心遥控,注意安全。

遥控直升机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给您带来愉快的体验。

如果您想让您的遥控直升机尽快飞起来,除了练习之外,还要注意练习方法。

1.熟练并且要牢记遥控器各操作杆的功能与各微调的作用。

2.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您的遥控器是否已装入8粒5号电池并且确定直升机的电池电力充足(选择适当的飞行场地)
3.打开遥控器电源检查电源指示灯(亮)并确定右控制杆(油门)在最下方。

然后接通直升机机身电源(注意机身电源接通后不要立即操作遥控器,飞机保持约5秒钟不动,保证陀螺仪正常检测锁定。

4.练习时最好先用“青蛙跳”的方法。

首先站离直升机约3米外的距离,并保证直升机机尾对准您(如果直升机机头对着您,您的操作则是反向)。

慢慢推动油门控制杆让直升机螺旋桨加速旋转,螺旋桨高速旋转产生升力带动直升机慢……慢的上升,初飞时操作直升机离地面不要高过1米的距离,在此过程中学习控制直升机的飞行方向。

如觉得控制不住时再慢慢的拉下油门控制杆使飞机慢……慢着地。

象“青蛙跳”一样反复练习。

5.如果您想在练习的过程中更稳定的操作,推荐使用直升机练习架,练习架可以有效的降低您练习遥控直升机时摔机的损失率,同时帮助您尽快的学会遥控直升机飞行技巧。

理想的情形是在不使直升机摔落时,一边练习一边变得顺手。

6.在练习时常保持遥控直升机与地面完全平行,呈现垂直于地面的起降姿态,并注意着陆的动作。

着陆时让机体稍微稍程往前滑行的方式着陆,尽量避免飞机尾部先落。

五、遥控直升机的飞行原理
遥控直升机的起飞、飞行、降落等各动作主要是依靠各旋翼来完成的。

主旋翼桨叶转动时会产生与空气相对的上升气流,自然形成上升力。

在利用旋翼的旋转速度与各桨叶的角度
变换,致使飞机完成起飞、升高、降落等多种不同的飞行动作。

遥控直升机向前飞行,是
由于各桨叶的角度在不同位置时,按固定规律变化所产生的。

旋翼产生的拉力相对于旋转
轴向前倾斜,拉动遥控直升机前进。

使遥控直升机向左或向右飞行也是同样的道理。

遥控
直升机飞行方向改变时,基本原理是利用尾旋翼的可变角度或(带尾马达的、速度)产生的。

因为主旋翼旋转时机身会产生扭力作用,扭力作用使机身不停的转圈,无法正常飞行。

所以必须加设一个尾旋翼来抵消扭力,平衡机身不旋转,但单靠尾旋翼来平衡是不够的,
这就需要使用陀螺仪了,它可以根据机身的摆动多少,自动作出补偿给伺服器(舵机),
去改变尾旋翼角度,平衡机身。

当你了解遥控直升机的飞行与控制原理后,相信无论在调
整方面或在飞行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理论
模型无线电遥控直升机可以说是遥控模型中的极品,许多航模爱好者都渴望拥有自己的遥控直升机。

遥控直升机利用主旋翼的转动,产生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造成升力将机身升起,配合发动机的动力,利用微妙的机械操作,改变主桨及尾桨角度,令机身升、降、横
向飞行、翻滚、打转等多种不同动作,甚至翻转倒飞,作令人意想不到的动作花式。

当你
能够控制它离开地面悬浮于空中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但由于其昂贵的造价和
复杂的操纵,使得许多爱好者望而却步。

近年来,遥控直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使得遥控直升机的价格越来越经济和低廉,让越来越多的模型爱好者接触到遥控直升机模型。

但是由于遥控直升机飞行时是处于三维
立体环境当中,所以在操纵上不同于其它遥控模型:直升机是浮在空中的,方向、高度掌握非常重要,它是所有遥控模型中最难于学习控制的。

要飞好遥控直升机须先从遥控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入手,以下简要介绍了遥控直升机的的
飞行原理,希望对众多的爱好者有所帮助。

通常的遥控直升机维持飞行的动力,来自于其不断旋转的旋翼。

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当旋翼叶片与相对气流之间的角度变大,发动机同时
加大功率,旋翼产生的升力大于飞机重量,于是上升;反之,则下降;相同,则处于悬停
或平飞状态。

要使遥控直升机前进一般是操纵遥控杆使各桨叶的角度在不同位置时按一定
规律变化,旋翼产生的拉力相对于旋转轴向前倾,拉动遥控直升机前进。

使遥控直升机向
左或向右飞行也是同样的道理。

平衡翼对灵敏度影响很大,在旋转的过程中,平衡翼因周
期性的攻角变化而作周期性的上下细微摆动,平衡翼上下摆动幅度越大,主旋翼攻角差也
就越大,攻角差越大,升力差也就越大机体的动作量也越大,而能改变平衡翼上下摆动幅
度的就是平衡翼攻角、重量、面积、平衡杆长度平衡翼片中心轴位置、转速 ... 等,一般情
况下大面积、轻量的平衡翼片,重量较轻,陀螺效应越小,越容易上下摆动,拉动的主旋
翼角度越大,升力差也就越大,翻滚动作也就越快速。

遥控直升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主旋翼可变角度产生反向推力而上升,但对机身会产生扭力作用,于是需要加设一个尾旋翼来抵消扭力,平衡机身,但怎样使尾旋翼利用合适
的角度,来平衡机身呢?这就用到陀螺仪了,它可以根据机身的摆动多少,自动作出补偿
讯号给伺服器,去改变尾旋翼角度,产生推力平衡机身。

现在已有多种遥控直升机模型使用的陀螺仪,分别有机械式、电子式、电子自动锁定式。

陀螺仪虽然是一种被动式的修正方式,但是比人工修正快多了。

而陀螺仪的优劣也是决定在反应速度,一般机械式陀螺仪的反应速度大约70ms,压电式陀螺仪大约10ms,普通伺服机转60度要200ms ,好一点的伺服机约100ms ,所以使用压电陀螺仪时,使用高速伺服机才能发挥压电式陀螺仪的功效。

当遥控直升机接近地面时会产生地面效应,遥控直升机离地滞空时,旋翼把空气向下压,因此旋翼和地面之间的空气密度变大,形成气垫效果,浮力会变佳,离地越近,效果越佳,但是因为空气被压缩,无处逸散而产生乱流,导致停悬的不稳定,所以遥控直升机在接近地面时会呈现不稳定现象而比较难控制,产生这种气垫效果的高度大约是旋翼面直径的一半左右。

高速转动的主旋翼,有一定的速度和质量,除了会产生陀螺效应外,更有反扭力的产生,尾旋翼主要的功用就是平衡反扭力使机身不自转,但现在的遥控直升机均采用可变攻角形态,油门的加减、攻角的变化 ...等因素使得反扭力千变万化,尾旋翼产生的平衡力也要跟著快速变化,以保持机身的稳定,现在的遥控直升机采用各种的措施来平衡瞬息万变的反扭力。

遥控直升机的反扭力可分成两种:静转距和动转距。

两者的特性不同所采用的方发也不同、了解遥控直升机的飞行与控制原理,无论在调整和飞行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六、活动过程
1、分组观察飞行器,并尝试说清各个部件的名称
2、介绍航模的起源,并说明航模本是航空的模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比例缩小并且更换了动力来源。

3、强调注意事项。

4、分组试飞。

教师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