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飞机设计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2024年)航模入门基本知识

(2024年)航模入门基本知识

偏航角调整
通过改变方向舵角度,控制飞机左右 转向。
滚转角调整
通过改变副翼角度,控制飞机左右倾 斜。
2024/3/26
15
性能参数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飞行速度
评估航模在不同飞行阶段的速 度表现。
爬升率与下滑率
评估航模爬升和下滑的能力及 效率。
续航时间
评估航模在一次充电或加油后 的持续飞行时间。
载荷能力
13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01
02
03
伯努利定理
流体流速越快,压力越低 ;流速越慢,压力越高。
2024/3/26
升力产生原因
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快, 下表面空气流速慢,产生 向上的升力。
阻力与升力关系
在飞行中,阻力与升力并 存,需通过设计优化减小 阻力。
14
飞行姿态调整技巧
俯仰角调整
通过改变升降舵角度,控制飞机抬头 或低头。
评估航模携带设备或完成任务 的能力。
2024/3/26
16
飞行安全注意事项
飞行场地选择
选择空旷、无遮挡物的 场地进行飞行。
2024/3/26
气象条件关注
避免在恶劣天气下飞行 ,如风大、雨雪等。
电池安全管理
遥控器操作规范
确保电池充电、放电过 程安全,避免过充、过
放。
17
熟悉遥控器操作,避免 误操作导致飞行事故。
传感器技术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航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飞行姿态的稳定和控制精度的提高上。例如,陀螺仪可以检测 航模的角速度信息,通过反馈控制实现飞行姿态的稳定;GPS则可以提供航模的精确位置信息,实现 定点悬停、自动返航等高级飞行功能。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航模是一种模拟真实飞行的模型飞机,其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模型飞行原理:1.大气动力学原理:航模飞行时受到气流的作用,包括升力、阻力、重力和推力等力的相互作用。

模型飞机需要通过翼面产生升力来维持飞行高度,并通过推力提供动力。

2.控制原理:航模飞机通过控制表面(如方向舵、升降舵、副翼等)的运动来改变其姿态和方向。

操纵杆和舵机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实现对控制表面的精确控制。

3.飞行稳定原理:航模飞行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包括静稳定和动态稳定两个方面。

定翼航模通过设置翼面的远心点位置来实现静态稳定性,而控制面的设计和操纵杆的操作则保证动态稳定。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1.机身:模型飞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机翼、机身和尾翼。

机身主要用于容纳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

2.机翼:模型飞机的升力产生部分,具有翼型、翼展和翼面积等特征,通过改变翼面的攻角来产生升力。

3.尾翼:包括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

升降舵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方向舵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左右转向,副翼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横滚运动。

5.舵机: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控制表面,将电子信号转换为机械运动。

6.遥控系统:遥控器和接收机组成的遥控系统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姿态和方向。

三、航模飞行的基本知识:1.飞行理论:了解飞行原理、飞行姿态和飞行控制等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升力、阻力、重力、推力、迎角、侧滑等概念。

2.翼型知识:了解不同翼型的特征和表现,掌握常见的对称翼型、半对称翼型和弯曲翼型。

3.翼展和翼面积:翼展影响飞机的横向稳定性和机动性能,翼面积影响飞机的升力产生能力。

4.飞行控制知识:包括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操作原理、机动动作和配平技巧等。

5.飞行安全知识:了解飞行场地的选择、飞行规则以及飞行器的安全性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6.电子设备知识:了解遥控器、接收机、舵机、电机和电池等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总结:航模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大气动力学原理和控制原理来模拟真实的飞行。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
陆性能有很大影响。
航模的材料与工艺
材料
航模的材料主要包括轻木、碳纤维、玻璃钢等轻质、高强度 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减轻航模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 。
工艺
航模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切割、打磨、粘接、热压等。这些 工艺的使用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进行选择,以保证航模 的质量和可靠性。
航模的动力系统
发动机
尾翼
尾翼是航模用来保持稳 定性的部件,包括水平 尾翼和垂直尾翼。尾翼 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对 航模的飞行性能有很大
影响。
机身
机身是航模的主体结构 ,用于安装发动机、接 收器、电池等部件。机 身的材料和结构对航模 的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

起落架
起落架是航模在地面停 放和起飞着陆时使用的 支撑机构,通常由轻质 材料制成,如铝管或碳 纤维。起落架的设计和 布局对航模的起飞和着
03
CATALOGUE
航模的组装与调试
航模的组装步骤
准备工作
确保工具齐全,阅读说明书, 了解航模的结构和原理。
机体组装
按照说明书指示,组装机身、 机翼、尾翼等部分,确保连接 牢固。
电子设备安装
安装电池、接收机、舵机等电 子设备,确保正确连接。
调试与检查
检查航模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 ,进行必要的调试,确保飞行
05
CATALOGUE
航模的进阶知识
航模的性能优化
动力系统优化
根据飞行需求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和螺旋桨, 调整发动机参数以获得最佳性能。
空气动力学优化
通过改进机体设计、翼型选择和翼面布局, 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行效率。
重量与平衡优化
合理分配机体各部分重量,确保航模在空中 保持稳定。
操控性能优化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是指模仿真实飞机原理和结构,通过模型制作的飞行器。

它可以飞行、模拟飞行和进行相关实验,并在飞行过程中采集数据。

航模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涉及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是航模基础知识的要点介绍。

一、飞行原理:1.升力的产生:航模的飞行依靠翅膀产生的升力。

升力的产生与机翼的气动特性有关,如充气方式、翼型、机翼横断面、机翼悬挂方式等。

2.推力的产生:推力的产生与发动机和螺旋桨有关。

常见的推力方式有喷气推力和螺旋桨推力。

3.驱动方式:航模的驱动方式有遥控和自动驾驶两种。

遥控驱动需要通过遥控设备来控制航模的运动,而自动驾驶是指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控制航模的运动。

二、材料科学:1.结构材料:航模的结构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以实现轻量化和强度要求。

2.制造工艺:航模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制作、材料选择、剪裁、分层和成型等。

模具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以保证航模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光洁度。

3.节能材料:航模中还广泛应用了一些具有节能特性的材料,如空气动力学中的流线型设计、减阻材料等,以增加航模的飞行效率。

三、控制系统:1.操纵系统:航模的操纵系统包括遥控器、舵机、控制杆等。

通过操纵杆控制舵机的运动,进而控制航模的姿态。

2.自动控制系统:航模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航向控制、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等。

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实现航模的自动控制。

四、空气动力学:1.升力与阻力:航模在飞行时会受到气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使航模能够飞行,在设计航模时需要根据升力和重力平衡关系来确定机翼的形状和大小。

阻力会影响航模的速度和飞行续航能力,因此需要进行降低阻力的设计。

2.气动性能:航模的气动性能取决于机翼的几何形状、气动特性和航模的重量。

要提高航模的气动性能,需要注意机翼和机身的流线型设计,减小飞行阻力。

五、航模制作与调试:1.比例缩小:航模制作时需要考虑飞机模型与真实飞机的比例关系,以保证航模的结构和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真实飞机相似。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教程(一)应大家的要求顶起来求精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航模制作基础知识

航模制作基础知识

一:性能设计作的好坏。

性能设计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并需要通过细致地飞行实验进行验证。

特技模型飞机具有速度快,灵活的特点,但其灵活性一定要把握好。

特技模型飞机如果缺少灵活性,那么做动作就会迟钝,缺乏美感,而过于灵活又很难控制。

因此,在确保模型飞机灵活性的同时,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安定性,以确保良好的操纵,使模型飞机听话地让自已摆布。

在各类安定性中,俯仰安定性最为重要。

坏又是由俯仰平衡决定的。

如果飞机连平飞都飞不好,怎么能做好特技动作呢?俯仰安定性对正飞和倒飞没有差别,又能进一步保证倒飞和其它动作的稳定进行。

因此,多数特模型飞机安定性能要比其灵活性能高得多,这一点比较特殊。

二:选择机型要想设计一架好的 P3A-2模型飞机,首先要确定好机型。

上单翼飞机重心比较低,平飞时安定性较好,但不适应做特技动作的需要,例如“横滚”、“倒飞”、“侧飞”(P3A-2项目中没有“侧飞”)等动作的完成就很难控制住。

下单翼飞机重心靠上,灵活性高,做一些特技动作,例如“横滚”、“倒飞”等容易进入,因缺乏安定性,不容易平稳地控制住。

中单翼飞机重心取中,其重心基本上和机翼同处在一条轴线上。

因此,其灵活性和安定性兼故,更适应特技飞行的需要。

差别,而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又不得不采用下单翼布局的飞机。

这是因为考虑到飞机本身体积小,接收设备体积大,机翼上称后,设备舱内过于狭小以至无法容纳下接收设备,这个问题在飞机结构设计这前就应考虑到。

其设计要求是:机身结构设计要合理紧凑和选择三:选择机翼首先,在翼型的选择上,以前不少人认为,象P3A-2这样的特技模型飞机具有速度高的特性,机翼的最大厚度应薄一些;因此,就片面地采用较薄的翼型,如NACA0012等。

孰不知P3A-2模型飞机只装置3'5cc发动机,拉力和飞行速度方面的条件有限,采用较薄的翼型并不能体现出这种翼型独有的优势,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这是由于机翼薄,前缘半径更加尖锐,临界迎角减小;尤其在速度跟不上的时候,模型飞机容易出现飘摆或失速的情况,大大影响了特技动作的质量。

航模培训航模飞机制作教程ppt学习课件

航模培训航模飞机制作教程ppt学习课件
检查航模飞机重心位置是否合理,调 整至最佳状态
首飞过程记录及问题分析
记录航模飞机起飞、飞行、降落过程 中的各项数据,如飞行高度、速度、 航向等
分析航模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如飞行不稳定、偏离航线等
观察航模飞机飞行姿态是否稳定,有 无异常抖动或偏移现象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调整电机 输出、优化飞控参数等
针对问题调整策略分享
对于飞行不稳定问题,可 以尝试调整电机输出和飞 控参数,提高航模飞机的 稳定性和操控性
对于偏离航线问题,可以 检查GPS模块定位精度和 航向传感器准确性,优化 航线规划算法
对于电池续航能力不足问 题,可以选择更高能量密 度的电池或优化航模飞机 功耗设计
分享调整策略时,应提供 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以 便学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操 作
采用高增益天线等方法进行改善。
舵机设置及调整技巧
01
舵机类型选择
根据航模需求选择合适的舵机类型,如模拟舵机、数字舵机等。
02
安装与连接
将舵机安装在航模上合适的位置,并连接至接收机对应通道。
03
调整技巧
通过遥控器对舵机进行中立点调整、行程调整以及反向调整等操作,确
保舵机能够准确响应遥控器指令。同时,还需注意舵机的防震和散热问
02
航模飞机结构与原理
航模飞机组成部分
机翼
提供升力的主要部分,分为上 单翼、中单翼和下单翼三种类 型。
发动机
提供飞行动力,分为活塞发动 机、喷气发动机等类型。
机身
航模飞机的主体部分,承载发 动机、机翼、尾翼等部件。
尾翼
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用 于保持航向和稳定性。
起落架
用于支撑飞机在地面停放和滑 行,分为前三点式和后三点式 两种类型。

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

专业的遥控模型可以实现全比例遥控,而遥控玩具却多大的角,遥控车也相应地转多大角,推油门时也是一样,既能够实现以很慢很慢的速度行驶,也能够以时速60-70公里的速度高速行驶,当然如果你的技术好,还可以使你的车像真车一样做出J字转弯和180度快速掉头。遥控玩具车结构非常简单,只能以固定角度转向,而且速度不是渐变的。
另外遥控模型无论是在其竞技性,还是其完备的后备升级体系,都使得操纵遥控模型和玩具是迥然不同的,它们唯一相同的是给不同的人群带来感觉一样的快乐和启迪。
浅谈遥控飞机飞行操作技巧.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款式类
航模分类和购买选择: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航模可大致分为:
发动机分前置发动机和后置发动机2种.
飞机的降落:
这是造成航模飞机坠毁的主要原因.老手可以做到完美降落.作为新手降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柔软的地面降落或者草坪降落是最好的选择.飞机在降落到离地面一米的时候请放弃动力(不要遥控了.自由坠落吧.呵呵).这个时候飞机会通过自身的滑翔能力降落到地面.这样降落的好处是不会在降落时螺旋桨打到地面.造成损坏.
② 初飞时以低飞(2米左右)为主,轻推操纵杆至一半即可,感受操纵手感,要使直升机飞得高不难,但要飞到能在中低空静止悬停,前后左右自如转向并精确定点降落,那才是了不起的高手,操控电遥直升机的最大乐趣也在于此,但要达到这种程度通常需要5~6个航次(充一次电为一个航次),不可心急;
③ 您的直升机已安装了部分电量的锂聚合物飞行电池,供您在第一次对电池充电前能够测试直升机的功能;第一次使用前不能对直升机充电---简单飞行几分钟,当电量减弱时降落直升机,对电池进行充电。每次充电请按说明书指示的时间充足,如此重复三~五次,将使电池处于最佳的性能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整体设计
1、确定翼型
我们要根据模型飞机的不同用途去选择不同的翼型。

翼型很多,好几千种。

但归纳起来,飞机的翼型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平凸翼型,这种翼型的特点是升力大,尤其是低速飞行时。

不过,阻力中庸,且不太适合倒飞。

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练习机和像真机上。

二是双凸翼型。

其中双凸对称翼型的特点是在有一定迎角下产生升力,零度迎角时不产生升力。

飞机在正飞和到飞时的机头俯仰变化不大。

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特技机上。

三是凹凸翼型。

这种翼型升力较大,尤其是在慢速时升力表现较其它翼型优异,但阻力也较大。

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滑翔机上和特种飞机上。

另外,机翼的厚度也是有讲究的。

同一个翼型,厚度大的低速升力大,不过阻力也较大。

厚度小的低速升力小,不过阻力也较小。

实际上就选用翼型而言,它是一个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问题。

其基本确定思路是:根据飞行高度、翼弦、飞行速度等参数来确定该飞机所需的雷诺数,再根据相应的雷诺数和您的机型找出合适的翼型。

还有,很多真飞机的翼型并不能直接用于模型飞机,等等。

这个问题在这就不详述了。

机翼常见的形状又分为:矩形翼、后掠翼、三角翼和纺锤翼(椭圆翼)。

矩形翼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但是重量较大,适合于低速飞行。

后掠翼从翼根到翼梢有渐变,结构复杂,制作也有一定难度。

后掠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在机翼安装角为0度时,产生上反1-2度的上反效果。

三角翼制作复杂,翼尖的攻角不好做准确,翼根受力大,根部要做特别加强。

这种机翼主要用在高速飞机上。

纺锤翼的受力比较均匀,制作难度也不小,这种机翼主要用在像真机上。

翼梢的处理。

由于机翼下面的压力大于机翼上面的压力,在翼梢处,从下到上就形成了涡流,这种涡流在翼梢处产生诱导阻力,使升力和发动机功率都会受到损失。

为了减少翼梢涡流的影响,人们采取改变翼梢形状的办法来解决它。

2、确定机翼的面积
模型飞机能不能飞起来,好不好飞,起飞降落速度快不快,翼载荷非常重要。

一般讲,滑翔机的翼载荷在35克/平方分米以下,普通固定翼飞机的翼载荷为35-100克/平方分米,像真机的翼载荷在100克/平方分米,甚至更多。

还有,普通固定翼飞机的展弦比应在5-6之间。

确定副翼的面积机翼的尺寸确定后,就
该算出副翼的面积了。

副翼面积应占机翼面积的20%左右,其长度应为机翼的30-80%之间。

3、确定机翼安装角
以飞机拉力轴线为基准, 机翼的翼弦线与拉力轴线的夹角就是机翼安装角。

机翼安装角应在正0 -3度之间。

机翼设计安装角的目的,是为了为使飞机在低速下有较高的升力。

设计时要不要安装角,主要看飞机的翼型和翼载荷。

有的翼型有安装角才能产生升力,如双凸对称翼。

但是,大部分不用安装角就能产生升力。

翼载荷较大的飞机,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飞着陆和慢速度飞行时有较大的升力,需要设计安装角。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设计有安装角的飞机,飞行阻力大,会消耗一部分发动机功率。

安装角超过6度以上的,更要小心,在慢速爬升和转弯的的情况下,很容易进入失速。

4、确定机翼上反角
机翼的上反角,是为了保证飞机横向的稳定性。

有上反角的飞机,当机翼副翼不起作用时还能用方向舵转弯。

上反角越大,飞机的横向稳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但是,上反角也有它的两面性。

飞机横向太稳定了,反而不利于快速横滚,这恰恰又是特技机所不需要的。

所以,一般特技机采取0度上反角。

5、确定重心位置
重心的确定非常重要,重心太靠前,飞机就头沉,起飞降落抬头困难。

同时,飞行中因需大量的升降舵来配平,也消耗了大量动力。

重心太靠后的话,俯仰太灵敏,不易操作,甚至造成俯仰过度。

一般飞机的重心在机翼前缘后的25~30%平均气动弦长处。

特技机27~40%。

在允许范围内,重心适当靠前,飞机比较稳定.
6、确定机身长度
翼展和机身的比例一般是70--80%。

7、确定机头的长度
机头的长度(指机翼前缘到螺旋浆后平面的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翼展的15%。

8、确定垂直尾翼的面积
垂直尾翼是用来保证飞机的纵向稳定性的。

垂直尾翼面积越大,纵向稳定性
越好。

当然,垂直尾翼面积的大小,还要以飞机的速度而定。

速度大的飞机,垂直尾翼面积越大,反之就小。

垂直尾翼面积占机翼的10%。

在保证垂直尾翼面积的基础上,垂直尾翼的形状,根据自己的喜好可自行设计。

9、确定方向舵的面积
方向舵面积约为垂直尾翼面积的25%。

如果是特技机,方向舵面积可增大。

10、确定水平尾翼的翼型和面积
水平尾翼对整架飞机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先搞清常规布局飞机的气动配平原理。

形象地讲,飞机在空中的气动平衡就像一个人挑水。

肩膀是飞机升力的总焦点,重心就是前面的水桶,水平尾翼就是后面的水桶。

升力的总焦点不随飞机迎角的变化而变化,永远固定在一个点上。

首先,重心是在升力总焦点的前部,所以它起的作用是起低头力矩。

由此可知,水平尾翼和机翼的功能恰恰相反,它是用来产生负升力的,所以它起的作用是抬头力矩,以达到飞机配平的目的。

由此可知,水平尾翼只能采用双凸对称翼型和平板翼型,不能采用有升力平凸翼型。

水平尾翼的面积应为机翼面积的20-25%。

我选定22%,计算后得出水平尾翼的面积为89100平方毫米。

同时要注意,水平尾翼的宽度约等于0.7个机翼的弦长。

11、确定升降舵面积
升降舵的面积约为水平尾翼积的20-25%。

如果是特技机,升降舵面积可增大。

12、确定水平尾翼的安装位置
从机翼前缘到水平尾翼之间的距离(就是尾力臂的长度),大致等于翼弦长的3倍。

此距离短时,操纵时反应灵敏,但是俯仰不精确。

此距离长时,操纵反应稍慢,但俯仰较精确。

F3A的机身长度大于翼展就是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精确。

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和尾力臂这三个要素合起来,就是“尾容量”。

尾容量的大小,是说它对飞机的稳定和姿态变化贡献的大小。

这个问题我们用真飞机来说明一下。

像米格15和F16高速飞行的飞机,为了保证在高速飞行时的纵向稳定,其垂直尾翼设计得又大又高。

像SU27和F18甚至设计成双垂直尾翼。

而像运输机和客机,垂直尾翼就小得多。

13、确定起落架
一般飞机的起落架分前三点和后三点两种。

前三点起落架,起飞降落时方向容易控制。

但着陆粗暴时很容易损坏起落架,转弯速度较快时容易向一边侧翻,导致机翼和螺旋桨受损。

后三点虽然在起飞降落时的方向控不如前三点好。

但是其它方面较前三点都好。

尤其是它能承受粗暴着陆,大大增加了初学者的信心。

前起落架的安装位置一定要在飞机的重心前8公分左右,以免滑跑时折跟头。

14、确定发动机
一般讲,滑翔机的功重比为0.5左右。

普通飞机的功重比为0.8—1左右。

特技机功重比大于1以上。

安装发动机时,要有向下和向右安装角,以解决螺旋桨的滑流对飞机模型左偏航和高速飞行时因升力增大引起飞机模型抬头的影响。

其方法是以拉力轴线为基准,从后往前看,发动机应有右拉2度,下拉1.5度的安装角。

当然,根据飞机的不同,这个角度还要根据飞行中的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调整。

就功重比而言,我们的航模飞机与真飞机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们航模的功重比都能轻松的达到1,而真飞机的功重比大都在0.3至0.6之间,唯有高性能战斗机才能接近或超过1。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飞航模中很多飞行都是在临界失速和不严重的失速的情况下飞行的,如低速度下的急转弯、急上升、吊机等。

只是由于发动机的拉力大,把失速这一情况掩盖罢了。

所以我们在飞航模时,很少能飞出真飞机那种感觉。

这也是我们很多朋友在飞像真机时,很容易出现失速坠机的主要原因。

第二步,绘制三面图
根据上面的设计和计算结果,我们就可以绘制出自己需要的飞机了。

绘制三面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您想要的飞机效果,并确定每个部件的形状和位置。

使您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一个基本的蓝图。

第三步,绘制结构图
绘制结构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个部件的布局和制作步骤。

如:哪个部件用什么材料,先做哪个部件后作哪个部件,部件与部件的结合方法等等。

如果您胸有成竹,这一步可以省略。

第四步,放样和组装
根据您绘制的图纸,应做一比一的放样图。

目的是在组装飞机各部件时,在放样图上粘接各部件。

这样能做到直观准确,提高工作质量。

网上有很多介绍制作方面的精品文章,大家可以参考,我就不再赘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