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航模入门必读基础知识

祝小白们早日成为老鸟!加油
⑤舵面
接下来介绍各种舵面的作用。舵面主要有以下四种:副翼,襟翼,升降舵和方向舵。
在介绍各舵面的作用之前,我先说说模型飞机的三轴,横轴,纵轴,立轴。纵轴是与机身的几何对称轴,穿过机身;横轴与纵轴垂直且穿过机翼的一条直线;立轴是与上述二者皆垂直的直线。这三者交与一点,这一点就是模型飞机重力的合力点,即重心。
副翼:机翼后面可以上下运动且两侧差动的舵面;襟翼:机翼后面只能向下运动且两侧只能同向运动的舵面;升降舵:水平尾翼后面可以上下运动的舵面;方向舵:垂直尾翼后面可以左右摆动的舵面。
副翼的作用是使飞机绕纵轴做旋转运动;方向舵使飞机绕立轴做旋转运动,这个旋转运动与飞机向前的合速度即为转弯的实际速度方向;升降舵使飞机绕横轴做旋转运动;襟翼的作用是减速,也叫空气刹车。
②通道及映射
习惯性的,我们会把1通用来控制幅翼,2通用来控制升降舵,3通(不会自动回中的那个通道)用来控制油门,4通用来控制方向舵。
③具体操作及模型的响应
正反舵:首先机尾对着自己。然后从1通道,向左打(左幅翼,飞机绕纵轴逆时针旋转),左侧幅翼向上旋转;向右打(右幅翼,飞机绕纵轴顺时针旋转),右侧机翼向上旋转。2通,向下(拉杆,抬头),升降舵向上旋转;向上(推杆,低头),升降舵向下旋转。3通,杆在最下面动力应该是最小的,内燃机的话,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电动机的话,应该停转。4通,向左(左方向,飞机绕立轴向左旋转),方向舵向左旋转,向右(右方向,飞机绕立轴向右旋转),方向舵向右旋转。
航空模型介绍
一组成
首先,航空模型分为五个基本的部分:1机头,2机翼,3机身,4发动机,5尾翼,6起落架
二定义
航空模型的定义:凡是 1翼展小于5米;2带有或不带有动力装置;3不能载人;4密度大于空气 的飞行器统成航空模型。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基础知识要点一、航模的组成航模一般由动力源、螺旋桨、安定器、电池、遥控器等其他配件组成。
1、动力源:航模的动力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燃油发动机,一种是电动机。
燃油发动机航模的优点是马力大,不需要电源,飞行时间长,但需要燃烧汽油,有污染。
电动机航模的优点是噪音小,马力大,环保,但飞行时间短。
2、螺旋桨:螺旋桨是航模飞行的直接动力部分,通过旋转产生升力,推动航模飞行。
根据飞行需要,可选择不同规格的螺旋桨。
3、安定器:安定器是航模的重要配件,主要作用是稳定航模飞行,减少航模的摇晃和旋转。
4、电池:电池是航模的能源来源,一般使用聚合物锂电池。
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倍率会影响航模的飞行时间和性能。
5、遥控器:遥控器是操纵航模的设备,通过遥控器上的操纵杆和控制按钮,飞行员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方向、高度、速度等。
二、航模的性能航模的性能主要分为三种:最大飞行速度、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
1、最大飞行速度:指航模在正常飞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最大爬升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爬升速度。
3、最大下降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下降速度。
三、航模的飞行环境航模的飞行环境对其飞行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飞行员需要了解航模的最佳飞行环境。
1、高度:航模的飞行高度受到空气密度、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适合在1000米以下飞行。
2、气象条件:航模一般适合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飞行,风速一般不超过10米/秒。
大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不适合飞行。
3、地形:航模的飞行场地需要选择平坦、开阔、无障碍物的地形,以保证航模的安全飞行。
四、航模的操纵技巧操纵航模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操纵技巧:1、控制油门:油门是控制发动机或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油门的大小,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速度和高度。
2、控制姿态:通过控制遥控器的操纵杆,可以控制航模的姿态,如俯冲、爬升、侧滑等。
3、调整重心:航模的重心位置会影响航模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通过调整配重,可以调整航模的重心位置。
《航模基础知识》课件

第七部分:安全与维护
1 安全飞行的注意事项
分享航模飞行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 航模的维护和保养
介绍保持航模正常运行所需的维护和保养步骤。
3 故障排除及维修技巧
指导故障排除以及维修航模的技巧和方法。
遥控器原理及使用
介绍航模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的使用方法
讲解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电子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六部分:飞行技巧
起飞和着陆技巧
分享航模起飞和着陆时的技巧 和注意事项。
基本飞行动作技巧
教授航模基本飞行动作的技巧 和窍门。
天气状况对飞行的影响
探讨不同天气状况对航模飞行 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讨论航模设计中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要素。
第四部分:零件制作与安装
1
三视图和剖视图的理解与绘制
解释航模设计中的三视图和剖视图,并
零件制作的基本工艺
2
教授如何绘制。
分享航模零件制作过程中的基本工艺。
3
零件的安装和调试
指导安装和调试航模零件的步骤和技巧。
第五部分:电子控制系统
电机选择与控制
讲解如何选择和控制航模电机。
探索航模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第二部分:材料与工具
1
常用材料及其特性
介绍航模常用的材料种类和特性。
2
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探索航模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第三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计理论基础
空气动力学基础
讲解航模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和原理。
标准大气模型
介绍标准大气模型在航模设计中的应用。
稳定性和控制性
《航模基础知识》PPT课 件
航模基础知识

(1)伯努利原理如果两手各拿一张薄纸,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4~6厘米。
然后用嘴向这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这两张纸不但没有分开,反而相互靠近了,而且用最吹出的气体速度越大,两张纸就越靠近。
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当两纸中间有空气流过时,压强变小了,纸外压强比纸内大,内外的压强差就把两纸往中间压去。
中间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纸内外的压强差也就越大。
(2)机翼升力原理飞机机翼地翼剖面又叫做翼型,一般翼型的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
前端点叫做前缘,后端点叫做后缘,两点之间的连线叫做翼弦。
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时,由于机翼地插入,被分成上下两股。
通过机翼后,在后缘又重合成一股。
由于机翼上表面拱起,是上方的那股气流的通道变窄。
根据气流的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机翼上方的压强比机翼下方的压强小,也就是说,机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要大,这个压力差就是机翼产生的升力。
(3)失速原理在机翼迎角较小的范围内,升力随着迎角的加大而增大。
但是,当迎角加大到某个值时,升力就不再增加了。
这时候的迎角叫做临界迎角。
当超过临界迎角后,迎角再加大,阻力增加,升力反而减小。
这现象就叫做失速。
产生失速的原因是:由于迎角的增加,机翼上表面从前缘到最高点压强减小和从最高点到后缘压强增大的情况更加突出。
当超过临界迎角以后,气流在流过机翼的最高点不多远,就从翼表面上分离;了,在翼面后半部分产生很大的涡流,造成阻力增加,升力减小。
(4)人工扰流方案要推迟失速的发生,就要想办法使气流晚些从机翼上分离。
机翼表面如果是层流边界层,气流比较容易分离;如果是絮流边界层,气流比较难分离。
也就是说,为了推迟失速,在机翼表面要造成絮流边界层。
一般来说,雷诺数增大,机翼表面的层流边界层容易变成絮流边界层。
但是,模型飞机的速度很低,翼弦很小,所以雷诺数不可能增大很大。
要推迟模型飞机失速的发生,就必须要想别的办法。
(2024年)航模入门基本知识

偏航角调整
通过改变方向舵角度,控制飞机左右 转向。
滚转角调整
通过改变副翼角度,控制飞机左右倾 斜。
2024/3/26
15
性能参数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飞行速度
评估航模在不同飞行阶段的速 度表现。
爬升率与下滑率
评估航模爬升和下滑的能力及 效率。
续航时间
评估航模在一次充电或加油后 的持续飞行时间。
载荷能力
13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01
02
03
伯努利定理
流体流速越快,压力越低 ;流速越慢,压力越高。
2024/3/26
升力产生原因
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快, 下表面空气流速慢,产生 向上的升力。
阻力与升力关系
在飞行中,阻力与升力并 存,需通过设计优化减小 阻力。
14
飞行姿态调整技巧
俯仰角调整
通过改变升降舵角度,控制飞机抬头 或低头。
评估航模携带设备或完成任务 的能力。
2024/3/26
16
飞行安全注意事项
飞行场地选择
选择空旷、无遮挡物的 场地进行飞行。
2024/3/26
气象条件关注
避免在恶劣天气下飞行 ,如风大、雨雪等。
电池安全管理
遥控器操作规范
确保电池充电、放电过 程安全,避免过充、过
放。
17
熟悉遥控器操作,避免 误操作导致飞行事故。
传感器技术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航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飞行姿态的稳定和控制精度的提高上。例如,陀螺仪可以检测 航模的角速度信息,通过反馈控制实现飞行姿态的稳定;GPS则可以提供航模的精确位置信息,实现 定点悬停、自动返航等高级飞行功能。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航模是一种模拟真实飞行的模型飞机,其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模型飞行原理:1.大气动力学原理:航模飞行时受到气流的作用,包括升力、阻力、重力和推力等力的相互作用。
模型飞机需要通过翼面产生升力来维持飞行高度,并通过推力提供动力。
2.控制原理:航模飞机通过控制表面(如方向舵、升降舵、副翼等)的运动来改变其姿态和方向。
操纵杆和舵机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实现对控制表面的精确控制。
3.飞行稳定原理:航模飞行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包括静稳定和动态稳定两个方面。
定翼航模通过设置翼面的远心点位置来实现静态稳定性,而控制面的设计和操纵杆的操作则保证动态稳定。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1.机身:模型飞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机翼、机身和尾翼。
机身主要用于容纳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
2.机翼:模型飞机的升力产生部分,具有翼型、翼展和翼面积等特征,通过改变翼面的攻角来产生升力。
3.尾翼:包括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
升降舵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方向舵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左右转向,副翼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横滚运动。
5.舵机: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控制表面,将电子信号转换为机械运动。
6.遥控系统:遥控器和接收机组成的遥控系统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姿态和方向。
三、航模飞行的基本知识:1.飞行理论:了解飞行原理、飞行姿态和飞行控制等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升力、阻力、重力、推力、迎角、侧滑等概念。
2.翼型知识:了解不同翼型的特征和表现,掌握常见的对称翼型、半对称翼型和弯曲翼型。
3.翼展和翼面积:翼展影响飞机的横向稳定性和机动性能,翼面积影响飞机的升力产生能力。
4.飞行控制知识:包括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操作原理、机动动作和配平技巧等。
5.飞行安全知识:了解飞行场地的选择、飞行规则以及飞行器的安全性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6.电子设备知识:了解遥控器、接收机、舵机、电机和电池等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总结:航模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大气动力学原理和控制原理来模拟真实的飞行。
航模课程大纲

航模课程大纲航模课程简介:航模课程是一门以模型飞机操控为核心的实践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航空知识和模型操控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本课程将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了解航模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控模型飞机,提高学生在空中操作和飞行控制方面的技能。
一、课程目标和重点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航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模型飞行控制能力,并通过积极参与航模活动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课程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航模基础知识:介绍航模概念、模型飞机的组成结构、动力来源以及不同类型航模的特点等;2.航模原理与技术:讲解模型飞机的飞行原理、遥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飞行控制技术与技巧;3.模型飞行操控: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器和现场飞行,让学生掌握模型飞机的起飞、盘旋、滑翔、定高、翻转等基本操控技能;4.模型维修与安全:教授模型飞机的基本维修方法,让学生了解模型飞行的安全事项并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安排和内容1.航模基础知识a) 航模概述b) 模型飞机的组成结构c) 模型飞机的动力来源d) 不同类型航模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航模原理与技术a) 飞行物理学基础b) 模型飞机的飞行原理c) 遥控系统的工作原理d) 飞行控制技术与技巧3.模型飞行操控a) 模拟器操作训练b) 实地训练与指导4.模型维修与安全a) 模型飞机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b) 模型飞行的安全事项与注意事项三、评估和考核方式为保证学生对航模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掌握,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和考核方式:1.课堂参与和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提问和表达能力;2.模拟器操作训练成绩:根据学生在模拟器上完成的任务和操作技巧进行评估;3.实地飞行成绩:根据学生在课程安排的实地飞行训练中的操作表现进行评估;4.综合考核:通过定期考试或项目作业,检验学生对航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和要求为确保本课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以下教学资源和要求的支持:1.模型飞机和设备:提供适合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模型飞机和相应遥控设备;2.机场场地:提供航模实地飞行训练所需的安全飞行场地;3.模拟器软件:提供能够模拟模型飞行的软件及相应的操作设备;4.课程资料和教辅材料:提供相关课程资料和教辅材料,包括教学教案、参考书籍和模型飞行技巧指南等。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是指模仿真实飞机原理和结构,通过模型制作的飞行器。
它可以飞行、模拟飞行和进行相关实验,并在飞行过程中采集数据。
航模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涉及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是航模基础知识的要点介绍。
一、飞行原理:1.升力的产生:航模的飞行依靠翅膀产生的升力。
升力的产生与机翼的气动特性有关,如充气方式、翼型、机翼横断面、机翼悬挂方式等。
2.推力的产生:推力的产生与发动机和螺旋桨有关。
常见的推力方式有喷气推力和螺旋桨推力。
3.驱动方式:航模的驱动方式有遥控和自动驾驶两种。
遥控驱动需要通过遥控设备来控制航模的运动,而自动驾驶是指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控制航模的运动。
二、材料科学:1.结构材料:航模的结构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以实现轻量化和强度要求。
2.制造工艺:航模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制作、材料选择、剪裁、分层和成型等。
模具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以保证航模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光洁度。
3.节能材料:航模中还广泛应用了一些具有节能特性的材料,如空气动力学中的流线型设计、减阻材料等,以增加航模的飞行效率。
三、控制系统:1.操纵系统:航模的操纵系统包括遥控器、舵机、控制杆等。
通过操纵杆控制舵机的运动,进而控制航模的姿态。
2.自动控制系统:航模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航向控制、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等。
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实现航模的自动控制。
四、空气动力学:1.升力与阻力:航模在飞行时会受到气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使航模能够飞行,在设计航模时需要根据升力和重力平衡关系来确定机翼的形状和大小。
阻力会影响航模的速度和飞行续航能力,因此需要进行降低阻力的设计。
2.气动性能:航模的气动性能取决于机翼的几何形状、气动特性和航模的重量。
要提高航模的气动性能,需要注意机翼和机身的流线型设计,减小飞行阻力。
五、航模制作与调试:1.比例缩小:航模制作时需要考虑飞机模型与真实飞机的比例关系,以保证航模的结构和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真实飞机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航空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1)航空模型空气动力学原理1、力的平衡飞行中的飞机要求手里平衡,才能平稳的飞行。
如果手里不平衡,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
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
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x及y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
图1-1飞机会偏航、Z图2在这里当然是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么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
?图1-3图1-4图1-53、翼型的种类1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
2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
3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
4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
5内凹翼:下弧线在翼弦在线,升力系数大,常见于早期飞机及牵引滑翔机,所有的鸟类除蜂鸟外都是这种翼型。
基本航模的翼型选测规律:2厚的翼型阻力大,但不易失速。
64、飞行中的阻力一架飞行中飞机阻力可分成四大类:1磨擦阻力:空气分子与飞机磨擦产生的阻力,这是最容易理解的阻力但不很重要,只占总阻力的一小部分,当然为减少磨擦阻力还是尽量把飞机磨光。
2形状阻力:物体前后压力差引起的阻力,平常汽车广告所说的风阻系数就是指形状阻力系数﹝如图3-3﹞,飞机做得越流线形,形状阻力就越小,尖锥状的物体形状阻力不见得最小,反而是有一点钝头的物体阻力小,读者如果有机会看到油轮船头水底下那部分,你会看到一个大头,高级滑翔机大部分也有一个大头,除了提供载人的空间外也是为了减少形状阻力。
从机轮及轮架、拉杆等除本身的原有的阻力以外,另外衍生出来的阻力﹝如图3-7,3-8﹞。
一架飞机的总阻力就是以上四种阻力的总合,但飞机的阻力互相影响的,以上的分类只是让讨论方便而已,另外诱导阻力不只出现在翼端,其它舵面都会产生,只是翼端比较严重,磨擦阻力、形状阻力、寄生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诱导阻力则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如图3-9﹞,所以要减少阻力的话,无动力飞机重点在减少诱导阻力,高速飞机重点在减少形状阻力与寄生阻力。
5、机翼负载翼面负载就是主翼每单位面积所分担的重量,这是评估一架飞机性能很重要的指针,模型飞机采用的单位是每平方公寸多少公克﹝g/dm2﹞,实机的的单位则是每平方公尺多少牛顿﹝N/m2﹞,翼面负载越大意思就是相同翼面积要负担更大的重量,如果买飞机套件的话大部分翼面负载都标示在设计图上,计算翼面负载很简单,把飞机﹝全配重量不加油﹞秤重以公克计,再把翼面积计算出来以平方公寸计﹝一般为简化计算,与机身结合部分仍算在内﹞两个相除就得出翼面负载,例如一架30级练习机重1700公克,主翼面积30平方公寸,则翼面负载为56.7g/dm2。
练习机一般在50~70左右,特技机约在60~90,热气流滑翔机30~50,像真机110以内还可忍受,牵引滑详机约12~15左右,6、展弦比从雷诺数的观点机翼越宽、大部分的马力。
都是cm样不用求平均翼弦,3-15﹞跟F104﹝如图3-16﹞,U2为高空侦察机,为长时间U2展弦比为10.5,F104为高速拦截机,速度达2倍音速以高速、灵活,所以展弦比低。
滑翔机没有动力,采取高展弦比以降低阻力是唯一的方法,展弦比高的机翼一般翼弦都比较窄,雷诺数小,所以要仔细选择翼型,避免过早失速,另外高展弦比代表滚转的转动惯量大,所以也不要指望做出滚转的特技了。
7、翼面翼平面即是主翼平面投影的形状,当我们已假定飞机重量、翼面负载后,主翼面积即可算出,展弦比亦已大致决定,这时就要确定主翼平面形状,考虑的因素有1失速的特性、2应力分布、3制作难易度、4美观,模型飞机的速度离音速还差一大截,不须考虑空气压缩性,也没有前后座视野的问题,所以后掠翼不需考虑,当然为美观或像真机除外,常见的平面形状及特性如下:1矩形翼:﹝如图4-1﹞从左至右翼弦都一样宽,练习机常用的形状,因为制作简单,失速的特性是从中间开始失速,失速后容易补救。
2和缓的锥形翼:﹝如图4-2﹞从翼根往翼端渐缩,制作难易度中等,合理的翼面应力分布,缓和的翼端失速,特技机最常见的意形式。
3尖锐的锥形翼:﹝如图4-3﹞同样从翼往翼端渐缩,但翼端极窄,恶劣的的翼端失速。
4椭圆翼:﹝如图4-4上最优美的翼面形式。
布于所有翼面,可以依需求、制作难易度及美观采取各种组合。
2)遥控系统100MHz100MHz的航模厂商的把目光投向ISM频段尤其是全球免费频段2.4G的数字无线传输模块上。
而传统的模拟低频无线航模远控系统日益受到信号干扰严重、通讯间隔有限、同场信道少等缺点的制约。
飞机模型的无线电遥控,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传送操作者对模型动作的指令模型根据指令做出各种飞行姿态。
用无线电技术对模型进行飞行控制的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不过,由于当时民间。
用无线电制航模面临十分复杂的法律手续,而且当时的遥控设备既笨重又极不可,因此,遥控航模未能推广开来到了本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各种应用于航模控制的无线电设备也开始普及,时至今日,无线遥控设备已广泛地用于各种航空、航海和陆上模型。
以四通道比例遥控设备系统为例,它由发射机、接收机、舵机、电源等部分组成。
图2通图2所示的,是接收机和舵机以及接收机电源装置,其中接收机用来接收从发射机传来的指令信号,经处理后,指挥舵机作出与发射机指令相对应的动作。
电池组给接收机和舵机提供工作能源,它由4节普通5号干电池串联而成。
如果是电动航模则将其中一个舵机换为电子调速器(俗称电调)。
电子调速器连接电源和电机,而且接收机也直接由电子调速器连接的电源供电。
所谓比例控制,简单说来,就是当我们把发射机上的操纵杆由中立位置向某一方向偏移一角度时,与该动作相对应的舵机摇臂也同时偏移相应的角度,舵机摇臂偏转角度与发射机操纵杆偏移角度成比例.图3显示了发射机执行舵机与飞机模型舵面的动作关系。
当发射机操纵杆(或对应的微调杆)往左、右偏转或回复中立时,执行舵机的摇臂也随之相应地往左、右偏转或回复中立,带动模型的舵面往左,右偏转或回复中立,操纵杆(或微调杆)、舵机摇臂、模型舵面偏转的角度大小成比例。
4因此,如果能熟练地运用遥控设备和充分地掌,操纵者可象驾驶载人飞机一样控制模型在天空自由发射机的组成如图4所示,它基本上是由操纵器、编码电路、开关电路、高频电路组成。
操纵器与可变电位器电路连接可变电位器又信号发生电路—编码器连接,编码鸡器发生的信号搭载在高频无线电波上由天线发送出去,这个过程有点像用火车运载货物,操纵者相当于货运调度员,动作指令信号相当于货物,而高频无线电波相当于火车,把\"货物\"搬上\"火车\"的过程称为调制。
4通道遥控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波如图5所示,Ta_d操纵杆用脉冲信号及Ts矩形波(共5个信号)组成一个周波,在1秒时间内大约自动重复出现30个周波。
Ta_d分别与和操纵杆连接的可变电位器相对应,当操纵杆运作时,Ta_d的信号随之改变其时间宽度,促使与接收机连接的舵机边做出相应成比例的动作.Ts信号不是用于操纵杆的、短有较长的时间宽度,当接收机由于杂音信号干扰而引起信号排列紊乱时,它能自动整形。
在脉冲信号之间的To是没有无线电信号的间隔期,它能使接收机可靠地区别多个信号。
接收机组成如图6所示,它基本上可分成接收电路、译码电路等部分。
从接收电路出来的低频输出通过译码电路就能分别独立地取出由发射机发出的操纵杆动作信号Ta_d。
这个过程有点像货物运达目的地车站后;把货物卸下来并分类送给不同的使用者。
接收电路相当于接货、卸货人员,她们把“货物”卸下来后,由货物分类人员(译码电路)把“货物”送给不同的用户—各个执行舵机。
??舵机的组成如图7所示。
舵机由能够取出与发射机操纵杆动作成比例的信号的电路和能够作出与该信号相对应动作的马达和齿轮减速机构组成。
作为发射机操作杆动作与模型动作之间的动作媒介,舵机的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
舵机动作摇臂常用的形状如图8所示。
这些摇臂因用途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力臂半、半径、强度。
六通道遥控器电路如图3)动力系统航空模型的动力,带动飞机前进。
有刷电机电机工有刷电机有碳1、也不会在负载突变时产生振荡和失步。
2、;而无刷制器却比有刷控制器成本高。
无刷电机常识:无刷电机上标有2212KV1400等参数,前面的四位数是电机形状的参数,22表示直径,12表示电机的长度。
而kv1400则表示该电机在1V电压下每分钟的转速为1400转,如果是在10V电压下工作则转速时14000转每分钟。
2208KV2200则表示电机直径22mm,长度8mm,1V电压下工作每分钟转速为2200转。
计算公式为:电机的转速(空载)=KV值X电压;例如KV1000的电机在10V电压下它的转速(空载)就是10000转/分钟。
电机的KV值越高,提供出来的扭力就越小。
电机与浆的搭配:3S电池下;KV900-1000的电机配1060或1047浆,9寸浆也可KV1200-1400配9050(9寸浆)至8*6浆KV1600-1800左右的7寸至6寸浆KV2200-2800左右的5寸浆KV3000-3500左右的4530浆2S各型号电机与不同桨组合的推力测试数据:A2212KV930:GWS1047桨:11V12.1A6430转788克;10.5V11.6A6270转750克;10V10.9A6130转710克;9.5V10.1A5900转650克。
GWS1060HD桨,11V9.9A,7130转,推力650克。
10V8.6A,6690转,推力575克。
A2212,KV1000:GWS1047RS桨,11V15.6A,6810转,推力886克。
10V14A,6530转,推力820克。
GWS1060HD桨,11V13.1A,7630转,推力745克。
10V11.6A,7260转,推力675克。